決壅破飲丸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運動可以代替保健品,但所有的藥物和保健品都不能代替運動。隨著社會觀念的更新,養(yǎng)生的理念也在不斷刷新,健康離不開養(yǎng)生,積極的心理離不開養(yǎng)生。有效的中醫(yī)養(yǎng)生是如何做的呢?請您閱讀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輯為您編輯整理的《決壅破飲丸的功效與作用》,歡迎閱讀,希望您能夠喜歡并分享!
在日常生活中會看到不少人使用中藥方劑治療一些疾病,那么這種做法的療效如何呢?答案毋庸置疑。傳統(tǒng)中醫(yī)中藥已存在幾千年的歷史,足以驗證它的正確性。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一種中藥方劑決壅破飲丸。
【處方】半夏(湯泡7次)、桔梗(炒)、枳實(去瓤,麩炒)、天南星(湯泡7次)、青皮(去瓤)、麥糵(炒)各等分。
【制法】上為細末,姜汁煮糊為,如梧桐子大,焙干。
【功能主治】趕逐痰飲,快氣利膈。主脾胃冷,膈隘生痰,飲食遲化,涎沫壅塞,咽喉不利,酒后尤盛。
【用法用量】每服30-40丸,食后溫米飲送下,或生姜紫蘇湯送下。
【摘錄】《魏氏家藏方》卷二
最后提醒下決壅破飲丸雖是一個治療疾病的好選擇,但是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如果可以的放話,選擇日常多注意飲食,因為科學的生活方式才是擁有健康身體的根本。
yS630.Com相關推薦
決明丸是一種中藥方劑,看起來并不怎么好看,但是決明丸卻有很多的功效,下面就來看看吧。
【處方】石決明15克 車前子 黃連(去須)各60克
【制法】上三味,搗羅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目暴赤腫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15丸,食后米飲下,日二服。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O六
【處方】石決明(燒)、石膽、光明砂、芒消(蒸)、空青、黃連(不用漬)、青葙子、決明子(以苦酒漬,經(jīng)3日曬干)、蕤仁、防風、鯉魚膽、細辛各等分。
【制法】上為極細末,魚膽和丸,如梧桐子大,曬干研碎,銅器貯之,勿泄。
【功能主治】眼風虛勞熱,暗運內(nèi)起。
【用法用量】每取黃米粒大納眥中,日1夜1。稍稍加,以知為度。
【摘錄】《千金翼》卷十一
【處方】決明子1分,車前子1分,菊花1分,川芎1分,宣連1分,當歸1分,大黃半分,子芩半分。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小綠豆大及麻子大。
【功能主治】肝臟壅熱,眼生翳障。
【用法用量】《普濟方》無子芩,有紫參。
【摘錄】《幼幼新書》卷三十三引《家寶》
【處方】石決明1兩,黃連1兩(去須),車前子1兩,細辛1兩(去苗葉),枳殼(去瓤,麩炒)1兩,梔子仁半兩,大黃半兩(銼,炒),黃芩半兩(去黑心),羚羊角半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傷寒后眼目昏暗,赤痛生瘡。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后煎竹葉湯送下。
【摘錄】《圣濟總錄》卷三十二
【別名】退膜丸
【處方】決明子半兩(微炒),車前子半兩,山梔子仁半兩,枸杞子半兩,熊膽汁(干者亦得)半兩,黃連3分(去須),牽牛子3分(炒熟),甘草(炙,銼)3分,牛膽汁半合,豬膽汁5枚。
【制法】上為末,3味膽汁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陽氣炎上,血脈貫沖,目赤腫痛,瞼眥生瘡,暴生釘翳,漸染睛輪,視物羞澀,緊急難開。
【用法用量】退膜丸(《普濟方》卷一一○)。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一○
【處方】決明子1兩,天雄1兩(炮裂,去皮臍),柏子仁1兩,熟干地黃1兩,菟絲子1兩(酒浸3日,焙干,別搗為末),枸杞子1兩。
【制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膽虛冷,神思昏沉,頭眩目暗。
【用法用量】按:本方方名,《普濟方》引作"決明子丸"?!夺t(yī)方類聚》卷十引《神巧萬全方》無熟干地黃,有細辛、芎藭。
【摘錄】《圣惠》卷三
【處方】決明子1兩,青葙子1兩,茺蔚子1兩,車前子1兩,地膚子1兩,五味子1兩(炒),枸杞子1兩(去莖蒂),細辛1兩(去苗葉),麥門冬1兩(去心,焙),生干地黃1兩(焙),赤茯苓1兩(去黑皮),桂1兩(去粗皮),澤瀉1兩,甜葶藶1兩(紙上炒紫色),防風1兩(去叉),芎藭1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肝虛膈熱,眼目昏暗,漸成障蔽,或見黑花,不能遠視。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后良久米飲送下,日3次。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二
【處方】石決明1兩(研,水飛),甘菊花1兩,細辛半兩,熟干地黃2兩,人參1兩(去蘆頭),地膚子1兩,五味子1兩半,兔肝1具(炙干),防風2兩(去蘆頭)。
【制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風毒赤眼久不愈。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及晚后食前煎鹽湯送下;或竹葉白湯亦可。漸加至30丸。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五
【處方】石決明2兩,車前子2兩,黃連(去須)2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目暴腫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15丸,食后以米飲送下,日2次。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六
【處方】草決明(湯洗3遍,曬干)、菥蓂子、甘草(炙)、細辛、京芎、甘菊花、荊芥穗、木賊、旋覆花、蒼術(河水浸,切作片子,曬干)各等分。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櫻桃大。
【功能主治】眼目風毒昏暗。
【用法用量】每服1丸,不拘時候,細嚼茶酒送下。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八
【處方】石決明1兩(洗),茺蔚子1兩,車前子1兩,防風1兩(去叉),細辛1兩(去苗葉),桔梗1兩(銼,炒),人參1兩,白茯苓1兩(去黑皮),山萸1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烏風內(nèi)障,無翳,但瞳仁小,3-5年內(nèi)結成翳,青白色,視物有花。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以鹽湯送下。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一二
【處方】決明子1分,青葙子1分,蒼術1分,木賊1分,川芎1分,羌活1分,防風1分,甘草1分,楮實1分,菊花1分,蟬殼1分,石膏1分,蛇皮1條,仙靈脾半兩,谷精草半兩。
【制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櫻桃大。
【功能主治】脾虛膈熱,眼目昏暗,翳膜遮障,隱澀羞明。
【用法用量】每服2丸,食后細嚼米飲送下。
【摘錄】《雞峰》卷二十一
【處方】石決明1兩(煅),川芎1兩,黃柏1兩,蒼術半兩(米泔浸)。
【制法】上為末,用兔肝(或無,以白羯羊肝代之)研爛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豆瘡入眼,雖赤白障翳膜遮漫黑睛,但瞳子不陷者。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食后臨臥以米泔送下。
【摘錄】《得效》卷十一
【處方】青葙子1兩(炒),防風1兩,枳殼1兩,茺蔚子半兩,細辛半兩,枸杞子半兩,澤瀉半兩,生干地黃半兩,石決明(燒)半兩,土當歸(酒浸)2兩,宣連半兩(去須),車前子2兩(炒),麥門冬(去心)2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諸般眼患,因熱病后毒氣攻目,生翳膜遮障。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濟方》引作"決明子丸"。
【摘錄】《得效》卷十六
【處方】石決明1兩,車前子1兩,五味子半兩,細辛半兩,大黃1兩,茯苓1兩,知母1兩,茺蔚子1兩,黑參1兩,防風1兩,黃芩1兩。
【制法】上為細未,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下行實熱。主滑翳內(nèi)障。
【用法用量】每服3錢,食前茶清送下。
【摘錄】《金鑒》卷七十七
【處方】決明子1兩(微炒),蕤仁1兩(去皮,研),茯神1兩(去木),桔梗1兩(炒),麥門冬1兩(去心,焙),黃連(去須)1兩,青葙子3分,枳殼3分(去瓤,麩炒),防風3分(去叉),玄參3分,犀角3分(鎊),檳榔3分(煨,銼),升麻3分,生干地黃3分(焙),龍膽3分,沙參3分,紫菀(去苗土)3分,百合半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肝肺熱,毒風目昏。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原書人衛(wèi)本作"決明子丸"。
【摘錄】《圣濟總錄》(文瑞樓本)卷一○七
【處方】決明子、牛黃(別研)、蕤仁等分。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兒赤眼。
【用法用量】每服2丸,臨臥時以乳汁送下。如熱痛不可忍者,用豬膽汁為丸。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八一
對于決明丸的功效和性質您現(xiàn)在了解了嗎?在這里也提醒各位朋友,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生病會給生活帶來一些不利的影響,因此在平時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及時鍛煉,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才是。
心情煩悶的時候總是感覺沒有什么食欲,這時食用菊楂決明飲最適合不過了。下面為大家介紹菊楂決明飲的做法和功效,不僅可以平和心情,而且具有養(yǎng)生功效,美味而不膩。
菊楂決明飲
【來源】民間驗方
【原料】菊花10克 生山楂片15克 草決明子15克
【制法】將決明子打碎,同菊花、生山楂片水煎。
【用法】代茶飲,可酌加白糖。
【功效】疏風散熱平肝,潤腸通便降壓。適用于高血壓兼有冠心病患者,對陰虛陽亢、大便秘結等癥更有效。
以上就是菊楂決明飲的用法和功效等,我們在制作的時候,可以按照以上的方法進行,不僅對治療疾病有幫助,而且在改善身體體質上,也是有著不錯的效果。
鎮(zhèn)肝決明丸是一種應用非常廣泛的中藥方劑,在治愈疾病的同時調理身體的機能,受到很多人的喜愛,但是它在服用時也是有一些注意事項的,接下來就一起來看一下。
【處方】決明子90克 地膚子60克 茯苓45克 遠志45克 青葙子45克 茺蔚子 蔓荊子 薯蕷各45克 玄參60克 車前子60克 地骨皮45克 柏子仁45克 大黃45克 細辛30克 人參45克 黃芩45克 甘草30克 黃連75克 防風45克
【制法】上搗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虛熱眼暗。
【用法用量】每次20丸,食后用米飲送下。漸加至40丸。
【摘錄】《醫(yī)方類聚》卷六十五引《龍樹菩薩眼論》
通過上文我們可以清楚的知道鎮(zhèn)肝決明丸的功效和作用等,其實無論是食物還是方劑都是為了讓我們?nèi)ダ玫嚼锩嫠械臓I養(yǎng)成分,這樣才能發(fā)揮出更高的價值,所以我們要對它們有個很好的了解才行。
由于現(xiàn)在我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大家吃的是越來越好,再加上不合理的生活方式,所以得病的人是越來越多了。中醫(yī)中的方劑治療是一種十分溫和的方法,可以在對抗疾病的同時調理身體機能,滋潤修復,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種:滑翳決明丸。
【處方】石決明1兩,車前子1兩,五味子半兩,細辛半兩,大黃1兩,茯苓1兩,知母1兩,茺蔚子1兩,黑參1兩,防風1兩,黃芩1兩。
【制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下利實熱。主滑翳內(nèi)障。瞳心內(nèi)一點如水銀銀珠子之狀,微含黃色,不癢不疼,無淚而遮蔽瞳神,漸漸失明,后則左右相牽俱損。
【用法用量】每服3錢,食前茶清送下。
【摘錄】《金鑒》卷七十七
雖然說滑翳決明丸的功效是非常顯著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服用,因此在服用這類藥物之前最好提前咨詢醫(yī)生。
春夏交際是人抵抗力最差的一個時刻,這個時候的我們很容易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出現(xiàn),中藥方劑在這些小病癥上的效果都是非常好的,下面我們來介紹一種中藥方劑決明益陰丸。
【處方】羌活5錢,獨活5錢,黃連(酒制)1兩,防風5錢,黃芩1兩,歸尾(酒制)5錢,五味子5錢,石決明(煅)3錢,草決明1兩,甘草(炙)5錢,黃柏1兩,知母1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眼目畏日惡火,沙澀難開,眵淚俱多,久病不痊。
【用法用量】每服50丸,加至100丸,茶湯送下。
【各家論述】上方以羌活、獨活升清陽為君;黃連去熱毒,當歸尾行血,五味收斂為臣;石決明明目磨障,草決明益腎療盲,防風散滯祛風,黃芩去目中赤腫為佐;甘草協(xié)和諸藥,黃柏助腎水,知母瀉相火為使。此蓋益水抑火之藥也,內(nèi)急外馳之病并皆服之。
【摘錄】《原機啟微》卷下
以上就是本文對于決明益陰丸這種方劑的介紹了,現(xiàn)代人在物質水平提高了之后就開始關注養(yǎng)生了,這對于我們大家的身體還是非常好的。關于養(yǎng)生的方法是有很多的,大家一定要選擇一種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桔梗破氣丸是一種中藥方劑,這類藥物還是常見到的,而且它對人體疾病改善有著很好的效果,對它的選擇也可以放心進行,不過在吃這類藥的時候,還需要一些方式方法。一起來看一下。
【處方】桔梗3分,橘皮3分,干姜3分,厚樸3分,枳實3分,細辛3分,葶藶3分,胡椒2分,蜀椒2分,烏頭2分,蓽茇10分,人參5分,桂心5分,附子5分,茯苓5分,前胡5分,防葵5分,芎藭5分,甘草8分,大黃8分,檳榔8分,當歸8分,白術6分,吳茱萸6分。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氣上下痞塞不能息。
【用法用量】酒服10丸,日3次;有熱者,空腹服之。
【各家論述】《千金方衍義》:上下痞塞不能布息,故用桔梗、橘皮、前胡以散痞,防、葵、葶藶、大黃以蕩實,檳榔、枳實、厚樸以泄滯,烏頭、附子、細辛以破結,川椒、吳萸、胡椒、蓽茇以下氣,干姜、桂心以溫中,川芎、當歸以和血,人參、白術、茯苓、甘草以安正氣而助藥力也。
【摘錄】《千金》卷十七
以上就是本文對于桔梗破氣丸的一些介紹,不過要注意,雖然桔梗破氣丸適合各年齡段人群食用,但也不是適合所有人。我們要根據(jù)自身的體質情況決定。
氣溫的變化不定讓身體體質本來就弱的朋友更是感到各種不適,下面就介紹一種一應用非常廣泛的中藥方劑辰砂破涎丸,讓大家都能健康起來。
【處方】辰砂2錢(研),真珠末2錢,半夏2兩(湯洗去滑),人參(去蘆頭)2兩,青橘皮(去白)1兩,天南星半兩(泡)。
【制法】上為細末,生姜自然汁煮面糊為丸,如黍米大,別用朱砂為衣。
【功能主治】小兒痰涎停積,結聚不散,咽膈不利,呀呷有聲,咳嗽氣粗,胃隔痞悶,一切風涎。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乳食后、臨臥溫生姜湯送下。
【摘錄】《楊氏家藏方》卷十九
上面是關于辰砂破涎丸這種中藥方劑的一個簡單的介紹,通過這些我們可以了解到辰砂破涎丸中含有各種各樣的營養(yǎng)元素,對于治療和預防一些疾病都有很大的功效。日常生活中大家可以在有關人士的指導下食用。
現(xiàn)代人壓力很大,不少朋友的工作是需要長期加班的。長期熬夜加班會很容易導致身體差。而中藥方劑其實就可以緩慢的調理人的身體,今天就向大家介紹一下導飲丸的制作方法。
【處方】青皮 陳皮 京三棱(炮)廣茂(炮)黃連 枳殼(麩炒)各30克 大黃 黃柏各90克 香附子(炒)黑牽牛各120克
【制法】上藥為細末,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主氣滯水停,兩脅刺痛,中滿不能食,頭目眩暈,冷食不消,宿酒不散,身熱惡寒戰(zhàn)栗,頭項痛,腰脊強,狀如傷寒;以及饑困傷暑,食飲不進,時時嘔吐,口中常流痰水,腹脅作痛。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食后生姜湯下。
【摘錄】《儒門事親》卷十二
【處方】蒼術1兩,白茯苓1兩,獨活7錢,黃連5錢,吳茱萸3錢。
【制法】上為細末,神曲糊為丸服。
【功能主治】水飲。
【用法用量】口服。
【摘錄】《濟陽綱目》卷十一
【處方】木香1兩,茴香1兩,檳榔1兩,青皮1兩,橘皮1兩,黑牽牛2兩,甘遂2兩,大戟2兩,干姜1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傷寒心下痞鞭痛,噫氣不轉,腹與右脅滿痛者。
【用法用量】每服3丸或5丸,以飲送下。
【摘錄】《普濟方》卷一三九
【處方】京三棱(炮)3兩2錢,蓬莪術(炒)3兩2錢,青皮(去白)1兩半,陳皮(去白)1兩半,白術1兩半,檳榔1兩,枳殼(麩炒,去瓤)1兩,木香1兩,白茯苓(去皮)1兩半,半夏1兩。
【制法】上為細末,水面糊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去痰涎,進飲食。主風痰氣澀,膈脘痞滿,停飲不消,頭目昏眩,手足麻痹,聲重鼻塞,神困多睡,志意不清。
【用法用量】每服50丸,食后以生姜湯送下。漸加至100丸。
【注意】忌豬肉、蕎面。
【摘錄】《御藥院方》卷五
看了上文對導飲丸的介紹,相信我們可以收獲很多。其實對于疾病,大多數(shù)人都是通過吃西藥來緩解,但這種方法治標不治本,其效果也是暫時的,關鍵還是在于擁有健康科學的生活方式。
對于除飲丸,有的人或許還不太熟悉,其實除飲丸是一種中藥方劑,對很多的疾病都有很好的治療效果。關于除飲丸的功效與作用將會在下文中給您介紹。
【處方】天南星4兩,半夏(2味同銼細,以生姜自然汁浸1宿,同姜汁慢火炒干為度)4兩,青皮(湯浸,去白)4兩,陳皮(湯浸,去白)4兩,紫蘇子4兩,赤茯苓4兩,枳殼(湯浸,去瓤,麩炒)4兩,桔梗(炒)4兩,檳榔2兩,干姜(炮)2兩,高良姜(銼細,同巴豆14粒捶碎,同炒焦黃色,用紙包定,安土地上候冷,去巴豆)2兩,縮砂仁2兩,白扁豆2兩,大腹皮(蜜炙)2兩。
【功能主治】一切久積痰癖停飲及中酒。
【用法用量】上為細末,用神曲半斤,麥糵半斤,以生姜自然汁煮糊為丸,內(nèi)不得著水,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70丸,以生姜湯送下,不拘時候。
【摘錄】《普濟方》卷一六六引《衛(wèi)生家寶方》
除飲丸的做法大家都學會了吧,我們平時不僅可以自己試一試,還可以分享給朋友親人,讓他們的身體也多一份保障。
滌飲丸大家食用過嗎?肯定很多人都沒有服用過吧,滌飲丸是很好的中藥方劑,對人體的好處也有很多,那么滌飲丸的功效與作用又有哪些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處方】黑丑3兩,枳實1兩半(炒),樸消3兩,白礬3兩,牙皂3兩,枳殼1兩半(炒)。
【制法】上為末,蘿卜汁為丸。
【功能主治】逐飲滌結。主留飲。大腹脹滿,便閉,脈沉緊數(shù)者。
【用法用量】每服2-3錢,白湯送下。以脹退、大腹和軟為度。
【各家論述】飲留于中,氣結不化,故大腹脹滿,大便不通焉。黑丑逐飲,枳實破結,樸消蕩熱逐留飲,枳殼瀉滯通便閉,白礬、牙皂消溶水濕以通竅也。蘿卜汁為丸,白湯下,使飲化氣行,則腸胃肅清,而大便無不通,脹滿無不退矣。此逐飲滌結之劑,為留飲氣結脹閉之專方。
【摘錄】《醫(yī)略六書》卷十九
以上就是本文對滌飲丸的一些介紹,其實養(yǎng)生方劑還是很值得我們來研究的,因為,它在中醫(yī)養(yǎng)生領域占了一席之地,而且獨樹一幟,有自己的特色和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