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尸神授丸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養(yǎng)生之道,常欲小勞,但莫大疲,及強(qiáng)所不能耳?!彪S著社會(huì)觀念的更新,養(yǎng)生的理念也在不斷刷新,健康離不開養(yǎng)生,積極的心理離不開養(yǎng)生。關(guān)于中醫(yī)養(yǎng)生,我們該如何去看待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此仔細(xì)地整理了以下內(nèi)容《傳尸神授丸的功效與作用》,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不同中藥方劑的藥用價(jià)值都是不一樣的,只有正確的了解它們才能夠很好的運(yùn)用。那么你知道傳尸神授丸的藥用價(jià)值是什么嗎?
【處方】天靈蓋3錢(酥炙黃色,為末),虎糞內(nèi)骨1錢(人骨為上,獸骨次之;殺虎,大腸內(nèi)者亦可用;同青蛇腦小豆許或綠豆許,同酥炙,色轉(zhuǎn)為度,無蛇腦,只醋炙亦得),鱉甲(極大者,9肋者尤妙;酥炙黃色,為末)1兩,安息香半兩,桃仁1分(去皮尖,研),以上為末,絹篩過,青蒿(取近梢3-4寸,細(xì)銼)6兩,豉300粒,蔥白21個(gè)(打破),東引桃7莖、柳7莖、李7莖、桑枝7莖(如箸頭大,各長7寸,細(xì)銼),麝香1錢(別研),楓葉21片(如無亦得,初不曾用),童子小便半升,檳榔1分(別為細(xì)末)。
【制法】先將青蒿、桃、柳、李、桑枝、楓葉、蔥、豉,以官省升量水3升,煎至半升許,去滓,安息香、天靈蓋、虎糞內(nèi)骨、鱉甲、桃仁與童子小便同煎取汁,去滓,有4-5合;將檳榔、麝香同研勻,調(diào)作1服。
【功能主治】傳尸勞。
【用法用量】早晨溫服,以被蓋覆出汗;恐汗內(nèi)有細(xì)蟲,以帛子拭之,即焚此帛;相次須瀉,必有蟲下,如未死,以大火焚之,并棄長流水內(nèi)。所用藥切不得令病人知,日后亦然。10來日后氣體復(fù)原,再進(jìn)1服,依前焚棄,至無蟲而止。
【臨床應(yīng)用】傳尸勞:袁州寄居武節(jié)郎李應(yīng),本相州法司,嘗以吏役事韓似天樞密。兵火后,忽于宜春見之,云從岳侯軍得官,今閑居于此。從容問其家事,潛然淚下,曰:應(yīng)先有兒女3人,長子因議買宅,入空無人所居之室,忽覺心動(dòng),背寒凜凜,遂感勞瘵之疾,垂殆傳于其次,次,室女也。長子既死,女病尋亟繼又傳于第三子,證候一同。開元寺前有一人曰:聞?wù)峡鄠魇瑒?,貧道有一藥方奉傳。又言:此藥以天靈蓋、虎糞內(nèi)骨為主,切須仔細(xì)尋覓;青蛇腦如無亦可。敬如其言,治藥既成,于病榻之前服藥。食頃,臟腑大下,得蟲七枚,色如紅燠肉而腹白,長約一寸。試以火焚之,以鐵火箸(艸合刂)刺不能入。病頓減,后又服一劑,得小蟲四枚,自此遂安。今已十年,肌體悅澤,不復(fù)有疾。
【摘錄】《百一》卷四,名見《不居集》上集卷十一
今天給大家講解了一些關(guān)于傳尸神授丸的食療方法等,你是否有記住一些呢,其實(shí)如果生病的話不僅要積極配合醫(yī)生的治療,還應(yīng)該在飲食上多加注意,這樣才會(huì)讓身體更快的恢復(fù)健康。
Ys630.com相關(guān)知識
傳尸將軍丸是一種中藥方劑,能起到增強(qiáng)身體免疫力,調(diào)理機(jī)能的作用,那么你知道傳尸將軍丸要用到哪些藥材原料嗎?一起來看一下。
【拼音名】chuanshijiangjunwan
【處方】錦紋大黃(9蒸,曬,焙)、麝香1錢,管仲、牙皂(去皮,醋炙)、桃仁3錢(炒),檳榔1兩,雷丸1兩,鱉甲(醋炙黃)1兩,茱萸5錢。
【制法】上為末,先將藁葉2兩,東邊桃、柳、李、桑葉各7片,水1碗,煎熟去滓,入蜜1盞,再熬成膏,入前藥及安息香搗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虛損癆瘵。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棗湯送下。
【摘錄】《醫(yī)碥》卷六
上面介紹了傳尸將軍丸是怎樣制作出來的,飲用傳尸將軍丸可以幫助我們治療一些方面的問題。但是想要體會(huì)到方劑帶來的好處或是功效,只有去食用它們才知道哦。大家有沒有興趣試一試呢。
你知道神授散嗎?日常生活中要如何利用神授散治療呢?神授散的治療效果怎么樣呢?一起來簡單的了解一下吧。
【處方】青皮(去白)、桂心、牡丹皮、陳橘皮(去白)、白芍藥,各五兩;紅花一兩半,百合(水浸洗)、干姜(炮)、甘草(炙)、當(dāng)歸、川芎,各二兩;神僸(炒)、人參(去蘆)、麥蘗(炒),各三兩。(一本不用紅花)
【炮制】上為末。
【功能主治】治產(chǎn)后一切疾病,不問大小,以至危篤者。
【用法用量】每服二錢,水一盞,姜三片,棗一個(gè),煎至七分,空心服。
【注意】孕婦不得服。
【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處方】陳石榴(焙干)
【制法】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治久痢不愈。
【用法用量】米湯調(diào)下9~12克。
【摘錄】《普濟(jì)方》卷二一二
看了這篇文章之后,應(yīng)該就能了解神授散是什么了吧。神授散在中醫(yī)可以治療很多問題,是一種很有效的中藥方劑。
神授衛(wèi)生湯大家了解嗎,它是一種中藥方劑,能夠讓我們的身體狀況得到改善,大家應(yīng)該都知道神授衛(wèi)生湯功效是挺多的,對于具體的神授衛(wèi)生湯的作用,我們來看看下面的介紹。
【處方】羌活2.4克 防風(fēng) 白芷 穿山甲(土炒,研)沉香 紅花 連翹 石決明(煅)各1.8克 金銀花 皂角刺 歸尾 甘草節(jié) 花粉各3克 乳香1.5克 大黃(酒拌炒)6克
【功能主治】治癰疽發(fā)背,腦疽對口,丹瘤瘰疬,惡毒疔瘡,濕痰流注;及嬰兒楊梅毒,通身糜爛。
【用法用量】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病在上部,先服藥,隨后飲酒適量,病在下部,先飲酒適量,隨后服藥,以行藥勢。使未成者即消,已成者即潰。
【摘錄】《外科正宗》卷一
以上就是對中藥方劑神授衛(wèi)生湯的介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其實(shí)生病不怕,怕的就是有些人明知生病了卻不肯去看病更不肯醫(yī)治,這種心態(tài)是不能有的,如若不然的話,會(huì)使自己的健康受損。
說起朝貴秘授神妙紫金丸,可能對很多人來說有些陌生,只能猜出它是一種中藥方劑,對于朝貴秘授神妙紫金丸的作用等都不是很清楚,接下來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
【處方】紫金皮(卷向外,內(nèi)如紫鐵色者,頭末)半斤,光浮草烏(去皮尖)3兩(為末),木鱉子(用肉)3兩(細(xì)切,米醋浸透,研如泥)。
【制法】上用木鱉子膏搜和前2味,醋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諸般寒濕冷痹,筋骨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30-40丸,加至50丸,臂痛,臨臥服;腿痛夜深,空腹服,煎木瓜酒冷送下。
【注意】服后忌食熱物。
【摘錄】《醫(yī)統(tǒng)》卷九十三
通過上文我們可以清楚的知道朝貴秘授神妙紫金丸的功效和作用等,其實(shí)無論是食物還是方劑都是為了讓我們?nèi)ダ玫嚼锩嫠械臓I養(yǎng)成分,這樣才能發(fā)揮出更高的價(jià)值,所以我們要對它們有個(gè)很好的了解才行。
二神丸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是包含了一些大家比較熟悉的中藥材,是藥食同源的純天然配方,下面我們就去看看相關(guān)的介紹吧。
【處方】破故紙120克(炒香)肉豆蔻60克(生)
【制法】上藥研為細(xì)末。另用大肥棗49個(gè),生姜120克,切片同煮,棗爛去姜,取棗剝?nèi)テず?,用肉研為膏,入上藥末杵勻,丸如梧桐子大?/p>
【功能主治】主脾腎虛弱,全不進(jìn)食。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鹽湯送下。
【摘錄】《普濟(jì)本事方》卷二
【處方】何首烏1斤,牛膝1斤。
【制法】好酒1斤,浸7宿,曬干,石臼內(nèi)杵末,棗肉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腰膝疼痛,遍身搔癢。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空心酒送下。
【摘錄】《仙拈集》卷一
【別名】鉆胃丸
【處方】破故紙4兩(炒香),肉豆蔻2兩(生)。
【制法】上為細(xì)末,加大肥棗49個(gè),生姜4兩,切片同煮,棗爛去姜,取棗剝?nèi)テず?,用肉研為膏,入藥和杵為丸,如梧桐子大?/p>
【功能主治】溫脾暖胃,進(jìn)食固腸。主脾腎虛寒,五更泄瀉,不思飲食,或食而不化,或作嘔,或作瀉,或久瀉不止。腰痛,水腫。瘡瘍,因脾腎陰虛泄瀉。老人胃冷脾瀉。腎瀉,脾瀉。腰痛腎虛,全不進(jìn)食?;鹚ゲ荒苌?,脾胃虛寒,食少瀉痢,腰痛脾瀉,屢投補(bǔ)劑不應(yīng)者。
【用法用量】鉆胃丸(《東醫(yī)寶鑒·雜病篇》卷四)。
【各家論述】1.《增補(bǔ)內(nèi)經(jīng)拾遺》:方用肉豆蔻以補(bǔ)脾,破故紙以安腎,故稱二神。
【臨床應(yīng)用】1.不食:有人全不進(jìn)食,服補(bǔ)脾藥皆不驗(yàn),予授此方,服之欣然能食。此病不可全作脾虛,蓋因腎氣怯弱,真元衰劣,自是不能消化飲食。譬如鼎釜之中,置諸米谷,下無火力,雖終日米不熟,其何能化。
【摘錄】《本事》卷二
通過文章的詳細(xì)介紹,相信大家對二神丸的作用應(yīng)該有比較深刻的認(rèn)識了,這會(huì)讓我們在生活中得到很大的幫助,更好的保證我們的身體健康。
大家都知道保神丸是一味很好的中藥方劑,那知不知道保神丸的功效和作用呢?保神丸的食用方法呢?下面就一一的為大家解惑。
【處方】胡椒2錢半,木香2錢半,全蝎7只,巴豆霜2分半。
【制法】上為末,湯浸蒸餅為丸,朱砂為衣。
【功能主治】脅下脹痛,大便不通。
【摘錄】《一盤珠》卷二
【處方】白茯苓2兩,黃連2兩,菖蒲1兩,遠(yuǎn)志1兩,朱砂半兩(為衣)。
【制法】上為細(xì)末,水浸蒸餅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調(diào)和心腎,補(bǔ)養(yǎng)精神。主
【用法用量】每服50丸,漸加至80丸,臨臥煎人參湯送下。
【摘錄】《御藥院方》卷六
以上就是為大家介紹的保神丸的食用方法等,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大家平時(shí)不妨試試,相信對于改善疾病的情況肯定是有幫助的。
神保丸是什么你知道嗎?神保丸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你知道嗎?下面就讓我們通過這篇文章來了解一下吧。
【別名】遇仙丹(《醫(yī)學(xué)集成》卷三)。
【處方】木香0.3克 胡椒0.3克 巴豆10枚(去皮、心,研)干蝎1枚
【制法】上藥以湯釋蒸餅為丸,如麻子大,朱砂為衣。
【功能主治】治心膈痛,腹痛,脅下痛,氣喘,氣噎,大便秘結(jié)。
【用法用量】每服3丸,心膈痛,柿蒂湯或燈心同柿蒂湯下;腹痛,柿蒂、煨姜湯下;血痛,炒姜、醋湯下;小便不通,燈心湯下;血痢臟毒,楮葉湯下;肺氣甚者,白礬、蚌粉各0.9克,黃丹0.3克同研為散,煎桑白皮、糯米飲調(diào)下3丸,若小喘,只用桑皮、糯米飲下;腎氣脅下痛,茴香酒下,大便不通,蜜湯調(diào)檳榔末3克同下;氣噎,木香湯下;宿食不消,茶、酒、漿飲任下。
【摘錄】《蘇沈良方》卷四引(靈苑方》
神保丸雖然能夠很好的緩解我們?nèi)粘R恍┘膊?。但是靠著方劑的功效來緩解是遠(yuǎn)遠(yuǎn)不夠的,我們首先應(yīng)該改善飲食習(xí)慣,這才是非常重要的。
神芎丸是人們還算比較熟悉的一款方劑,神芎丸的作用有很多,可以提高免疫力,增強(qiáng)人體的某些功能等,今天就向大家詳細(xì)介紹一下神芎丸如何吃最好。
【處方】大黃 黃芩各60克 牽牛 滑石各120克 薄荷 黃連 川芎各15克
【制法】上為細(xì)末,滴水為丸,如小豆大,或煉蜜為丸更佳。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攻下積滯。治熱毒積滯為患。頭目昏眩,鼻衄如注,口舌生瘡,牙痛齦腫,眼目赤腫,煩躁作渴,腹脹便秘,或遍身瘡疥,或小兒驚風(fēng)抽搐。
【用法用量】溫水下10~15丸,以后每服加10丸,一日三次,冷水下亦得,或久病熱郁,無問瘦悴老弱,并一切證可下者,始自10丸,以后每服再加10丸,以利為度。或熱甚,必須急下者,便服40~50丸,未利再服,以意消息。
【注意】脾胃虛寒及孕婦忌服。
【摘錄】《宣明論方》卷四
中藥方劑的發(fā)展在現(xiàn)代科技的支持下取得了越來越好的前景,療效的提高,副作用的進(jìn)一步減少都昭示著其正確性。我們相信類似于神芎丸等中藥方劑在現(xiàn)代醫(yī)學(xué)的研究下一定會(huì)發(fā)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四神丸的功效與作用
1、四神丸的功效與作用
四神丸由《普濟(jì)本事方》的二神丸與五味子散兩方組合而成。二神丸(肉豆蔻、補(bǔ)骨脂)主治“脾腎虛弱,全不進(jìn)食”;五味子散(五味子、吳茱萸)專治“腎泄”。兩方相合,則溫補(bǔ)脾腎、固澀止瀉之功益佳。肉蔻四神丸方中各成分作用分別如下:
1.1、方中重用補(bǔ)骨脂辛苦性溫,補(bǔ)命門之火以溫養(yǎng)脾土,《本草綱目》謂其“治腎泄”,故為君藥。
1.2、臣以肉豆蔻溫中澀腸,與補(bǔ)骨脂相伍,既可增溫腎暖脾之力,又能澀腸止瀉。
1.3、吳茱萸溫脾暖胃以散陰寒。
1.4、五味子酸溫,固腎澀腸,合吳茱萸以助君、臣藥溫澀止瀉之力,為佐藥。用法中姜、棗同煮,棗肉為丸,意在溫補(bǔ)脾胃,鼓舞運(yùn)化。
四神丸方中諸藥合用,俾火旺土強(qiáng),腎泄自愈。方名“四神”,正如《絳雪園古方選注》所說:“四種之藥,治腎泄有神功也?!迸R床上肉蔻四神丸主要用于腎陽不足所致的泄瀉,癥見腸鳴腹脹、五更溏瀉、食少不化、久瀉不止、面黃肢冷。
2、四神丸的用法用量
四神丸是一種淺褐色至褐色的水丸,氣味微香,味道有點(diǎn)苦、制成品略帶點(diǎn)酸和辛。四神丸的主要成分有肉豆蔻(煨)、補(bǔ)骨脂(鹽炒)、五味子(醋制)、吳茱萸(制)、大棗(去核)。四神丸具有溫腎散寒,澀腸止瀉的功效。主要用于腎陽不足所致的泄瀉,癥見腸鳴腹脹、五更溏瀉、食少不化、久瀉不止、面黃肢冷等癥狀。四神丸的用法用量很簡單:溫水送服,一次9克,一日1—2次。
3、四神丸的禁忌人群
四神丸并不是適合所有患者使用的,有些疾病患者是禁止服用四神丸的,例如:心臟病特別是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冠心病、二尖瓣狹窄等患者、反流性食管炎、胃腸道阻塞性疾患、青光眼(閉角型或潛在型)、急性出血伴有心血管功能不全、肝腎功能中度損害、高血壓、前列腺肥大、尿路非阻塞性(膀胱張力減低)疾病及尿路阻塞性疾病等患者。所以,有以上病癥的患者朋友切忌不能服用四神丸。
什么是腎泄
腎泄即五更泄,又名雞鳴泄。病因是由腎陽不足,命門火衰,陰寒內(nèi)盛所致。
中醫(yī)認(rèn)為,此病主要由于脾腎陽虛所致?;颊叱龖?yīng)注重腹部保暖、忌食生冷食物外,適當(dāng)食療亦可收到滿意效果。
病久漸虛,脾病損腎,則見脾腎陽虛。腎陽不足,命門火衰,不能蒸化致病。黎明之前,陰氣盛,陽氣未復(fù),脾腎陽虛者,胃關(guān)不固,隱痛而作,腸鳴即瀉,又稱“五更泄”、“雞鳴泄”;瀉后腑氣通則安;腎虧則腰膝酸冷,脘腹畏寒,形寒肢冷,四肢不溫;腎陽虛衰,命門火衰,溫煦無力,小便清長,夜間尿頻;舌質(zhì)淡,舌體胖有齒印,脈沉細(xì)無力,均為脾腎陽虛之征。
此癥多見于由炎夏轉(zhuǎn)入秋涼時(shí)期,男性多于女性,多見于中老年人。這類腹瀉往往積年累月,給病人帶來很大煩惱。
四神丸可以長期吃嗎
四神丸不宜是不適宜長期吃的,尤其是不宜單方服用過久。原因是五更瀉差不多都是由腎虛、營虛證引起,從根源講,要治好五更瀉不補(bǔ)虛情,不能完全康復(fù)。而四神丸并不是個(gè)虛證的方子,它基本上是應(yīng)證方??梢粫r(shí)改善,卻不可康復(fù),離藥后不久又會(huì)發(fā)作。
一般情況下,一種藥物是不適宜長期吃的,不僅容易產(chǎn)生耐藥性,副作用也可能會(huì)隨之突顯,所以,建議患者在醫(yī)生的指導(dǎo)下使用四神丸,并按療程服用,服用時(shí)間不宜過長。
三神丸這個(gè)方子傳承了數(shù)千年,所以他能夠流傳到至今而且還在中醫(yī)中還能夠被人們廣泛的應(yīng)用可見其療效是多么的好。今天我們就來探索一下。
【處方】蒺藜子(炒)海桐皮(鉸)草烏頭(鹽炒熟,去鹽不用)各30克
【制法】上藥同研細(xì)末,面糊為九,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治一切癬疾。
【用法用量】每服10~15丸,溫水或鹽湯送下。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一三七
【處方】橘紅60克 玄胡索(去皮醋煮)30克 當(dāng)歸(去蘆,酒浸,銼,略炒)30克
【制法】上藥研為細(xì)末,酒煮米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室女血?dú)庀嗖?,腹中刺痛,病引心端,?jīng)行澀少,或經(jīng)事不調(diào),以致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70丸,加至100丸,空腹時(shí)用艾湯送下,米飲亦可。
【摘錄】《重訂嚴(yán)氏濟(jì)生方》
【處方】枳殼(炒,去瓤)皂角(燒存性)五倍子各等分
【制法】上藥研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痔疾。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空腹時(shí)用溫水送下。
【摘錄】《外科精義》卷下
如果大家之前對三神丸不是很了解的話,相信看了這篇文章后一定都對三神丸有了一定的印象,不少人都喜歡三神丸,如果有需要的話,不妨試試吧!
固神丸的作用是比較強(qiáng)大的,它在臨床上的應(yīng)用也比較廣泛,所以我們不僅要知道它的治療效果,也要知道固神丸使用的用法用量等,現(xiàn)在就讓我們來看看吧。
【處方】白術(shù)6兩(炒),枳實(shí)(去瓤,麩炒)3兩,川芎3兩,當(dāng)歸3兩,陳皮8兩,甘草(炙)1兩,麥芽(炒)1兩,人參1兩,白茯苓(去皮)8兩,山楂(去核)8兩,干葛8兩,神曲(炒)2兩,木香1兩。
【制法】上為末。陳米飯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年老胃氣虛弱,不能飲食。
【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用溫水送下。
【摘錄】《便覽》卷三
以上就是向大家介紹了關(guān)于固神丸的作用資料,希望對有需要的人有幫助。固神丸的作用是比較多的,只有多了解的它的人才可以將它的作用發(fā)揮出來,所以說在生活中應(yīng)該要多去認(rèn)識一些疾病和藥材,這樣對自己是挺有幫助的。
中藥方劑可以說是有很多的種類,黑神丸就是其中的一種,那么黑神丸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處方】漆180克(半生,半用重湯煮半日令香)神曲120克 茴香120克 木香 椒紅 丁香各15克 檳榔4個(gè)
【制法】上藥除椒外,五物皆半生半炒,煉蜜為丸,如彈子大。
【功能主治】治五膈,痃癖,七疝,血崩,難產(chǎn),死胎不下,產(chǎn)后諸血,漏下赤白。
【用法用量】取茴香末360克,鋪蓋陰地,陰干。候外干,并茴香收器中,極干乃去茴香。死胎,服1丸,用酒送下;難產(chǎn),加炒葵子49枚,搗碎用酒煎下1丸。
【摘錄】《蘇沈良方》卷四
【處方】草烏頭(炒令黑存性)90克 地龍(去土,瓦上焙過)30克 五靈脂15克 麝香(研)7.5克
【制法】上四味,除麝香外,研為細(xì)末,再和勻,醋煮面糊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治歷節(jié)風(fēng),身體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用溫酒送下。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十
【處方】香墨8兩,沒藥(炙)8兩,天麻12兩,紅花6兩,當(dāng)歸6兩,百草霜8兩。
【制法】上為細(xì)末,過羅,每16兩細(xì)末用神曲面3兩3錢打糊為丸,濕重1錢7分,朱砂為衣。
【功能主治】化瘀生新,活血定痛。主經(jīng)期腹痛,胸脅脹滿,產(chǎn)后頭痛。
【用法用量】每服2丸,砸碎,溫開水送下。
【注意】孕婦忌服。
【摘錄】《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處方】硫黃(研)1兩,丹砂(研)1兩,雄黃(研)1兩,水銀2兩(上4味同結(jié)沙子),鉛丹(研)2兩,消石(研)2兩,定粉(研)2兩,烏蛇肉1兩,藿香葉1兩,干蝎(去土,炒)1兩,白僵蠶(炒)1兩,麻黃(去根節(jié))1兩,天麻1兩,天南星(炮,去皮)1兩,白附子(炮)1兩,白芷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麝香(研)1兩。
【制法】上將前4味先結(jié)沙子,研末,次入鉛丹、消石、定粉3味同炒黑色住火,次10味并用酒浸1宿,焙干,搗羅為末,與前藥并后麝香合研令勻,用頭醋煎膏為丸,如皂子大。
【功能主治】破傷中風(fēng),身體強(qiáng)直,口噤不開;傷寒,一切風(fēng)痰。
【用法用量】每服1丸,傷寒,生姜、蔥、酒磨下;中風(fēng),豆淋酒磨下;一切風(fēng)痰,荊芥、薄荷湯磨下。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六
【處方】烏頭1兩,草烏(并炮,去皮)1兩,芎1兩,香白芷1兩,白僵蠶1兩,羌活1兩,甘草1兩,靈脂(凈洗)1兩(修事洗凈,一處焙,研為末),好墨1寸(同藥為末),麝香1字。
【制法】上為細(xì)末,用糯米2兩研為末,煮糊為丸,陰干。
【功能主治】頭風(fēng),小兒驚風(fēng),傷寒,身上生瘡,腸風(fēng)痔疾,婦人血?dú)?、血風(fēng)。
【用法用量】藥使如后:頭風(fēng),茶湯嚼下1丸;傷寒,生姜、蔥、茶嚼下1丸;身上生瘡,蜜酒嚼下1丸;腸風(fēng)痔疾,煎胡桃酒嚼下1丸;婦人血?dú)?、血風(fēng),當(dāng)歸湯嚼下1丸;小兒驚風(fēng),薄荷水磨下,每1丸為2服;頭痛,菊花酒嚼下1丸;老人常服以好酒嚼下1丸。
【摘錄】《幼幼新書》卷九引《張氏家傳》
【處方】巴豆、血余灰、百草霜。
【制法】上各分停,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積聚,宿食不消。
【用法用量】每服5-7丸。
【摘錄】《普濟(jì)方》卷一七二
【別名】鎮(zhèn)風(fēng)丹
【處方】草烏頭(不去皮,生用)、五靈脂(揀如鼠糞)各等分。
【制法】上為末,6月6日滴水為丸,如彈子大。
【功能主治】一切癱瘓風(fēng)、風(fēng)濕麻木。
【用法用量】鎮(zhèn)風(fēng)丹(《袖珍》卷二)。
【各家論述】《本事方釋義》:草烏頭氣味苦辛大熱,入足太陽、少陰,五靈脂氣味甘溫,入足厥陰。此因中風(fēng)癱瘓年久不愈,五臟雖無傷,而經(jīng)絡(luò)四肢為邪痹阻,伸縮不能自如者,非辛熱有毒之藥及通瘀行血之品不能直走病所,故服藥后欲其微知麻者,取其藥性到也。
【摘錄】《本事》卷一
【處方】葫蘆巴4兩,石菖蒲4兩,皂角(去皮弦)2錢。
【制法】面糊為丸。
【功能主治】少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1錢半。
【摘錄】《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八
【處方】白蘞1斤,白及4兩,當(dāng)歸4兩,白芍、南星6兩,川烏3兩,骨碎補(bǔ)(制)8兩,牛膝9兩,百草霜半兩,赤小豆1升。
【制法】上為末,醋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諸傷勞損,踒折筋骨,風(fēng)濕攣拳。
【用法用量】方中白芍用量原缺。
【注意】孕婦勿服。
【摘錄】《永類鈐方》卷二十二
【處方】川芎4兩,南星1兩(裂),半夏2錢半(姜制),天麻半兩(炮裂),防風(fēng)4兩,何首烏4兩(米泔水浸1宿,去皮),甘松4兩(洗凈),白芷6兩(大者),川烏半兩(炮),華陰細(xì)辛2兩(凈),甘草2兩,桔梗4兩,桂半兩(去皮),皂角絢2斤4兩(燒灰存性),干姜1兩(炮)。
【制法】上為細(xì)末,蜜打糯米粉子為劑,用棒錘約打一千余錘,勻?yàn)橥瑁畿蛯?shí)大。
【功能主治】風(fēng)疾,左癱右瘓,口眼?斜,不省人事,筋骨疼痛,手足戰(zhàn)動(dòng);頭疼暗風(fēng);肝腎沖攻,脾胃虛弱;小兒天吊風(fēng),倒地不醒;冷氣沖攻,心腹疼痛;瀉??;瘧疾;風(fēng)牙;婦人血?dú)怙L(fēng);小兒驚風(fēng);沖冒霜露,不伏水土,山嵐瘴氣。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不拘時(shí)候。如風(fēng)疾,左癱右瘓,口眼?斜,不省人事,筋骨疼痛,手足戰(zhàn)動(dòng),芝麻汁或蔥湯送下;頭疼暗風(fēng),茶清下;肝腎攻沖,脾胃虛弱,溫酒下;小兒天吊風(fēng),倒地不醒,濃煎姜湯下;冷氣攻沖,心腹疼痛,生姜湯下;瀉痢,甘草湯下;瘧疾,烏梅湯下;風(fēng)牙,細(xì)嚼填牙竅內(nèi);婦人血?dú)怙L(fēng),當(dāng)歸湯下;小兒驚風(fēng),加輕粉少許,薄荷湯下;沖冒霜露,不伏水土,山嵐瘴氣,當(dāng)噙化。常服之效,進(jìn)飲食。
【摘錄】《普濟(jì)方》卷一一五
【處方】牡丹皮4兩,白芍藥4兩,川芎4兩,麻黃(去根節(jié))4兩,赤芍藥10兩,甘草10兩,荊芥6兩,草烏(炮)6兩,烏豆8兩,何首烏(米泔浸,切,焙)12兩。
【制法】上為細(xì)末,水糊為丸,如芡實(shí)大。
【功能主治】一切風(fēng)疾,及癱瘓風(fēng),手足顫掉,渾身麻痹,肩背拘急,骨節(jié)疼痛;及婦人血風(fēng),頭旋眼暈,精神困倦;流注;小兒驚風(fēng),傷風(fēng)咳嗽,頭痛。
【用法用量】每服1丸,細(xì)嚼,茶、酒任下,不拘時(shí)候。婦人血風(fēng)流注,用黑豆淋酒下;小兒驚風(fēng),煎金銀湯下;傷風(fēng)咳嗽,酒煎麻黃下;頭痛,蔥茶下。
【摘錄】《局方》卷一(續(xù)添諸局經(jīng)驗(yàn)秘方)
【處方】巴豆1兩(麩炒,去皮心膜,出油),硫黃(研)1分,干姜(炮)半兩,皂莢3挺(不蚛者,燒令煙盡,與硫黃同研)。
【制法】上搗干姜為細(xì)末,與3味同研令勻,用蒸餅去皮湯浸,搦干,紙裹煨透,和藥搗勻?yàn)橥瑁缥嗤┳哟蟆?/p>
【功能主治】大腸秘澀不通,風(fēng)結(jié)。
【用法用量】每服3丸,加至4丸,空心生姜湯送下。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九十七
【處方】皂莢1斤(可長1寸,卻于鐺子內(nèi)炒令煙盡黑色,后依次序下),杏仁1兩(去尖),半夏1兩,知母1兩,貝母1兩。
【制法】上炒令黑色,便入酥1兩,攪令勻后,更入巴豆半兩摻藥上,不得攪動(dòng),便急器物蓋,令不出煙,四面以濕紙固濟(jì)其縫,候冷,更出于地上,以紙襯勻蓋覆,出火毒1宿,搗羅,面糊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消食化痰。主肺癰。肺臟壅實(shí),痰嗽秘滯。
【用法用量】方中半夏用量原缺,據(jù)《圣濟(jì)總錄》補(bǔ)。
【摘錄】《傳家秘寶》卷中
【別名】烏犀丸
【處方】熟干地黃(凈洗)6兩,赤小豆(生)6兩,干姜(炮)6兩,藁本(洗,去蘆)6兩,麻黃(銼,去節(jié),湯去沫)6兩,川芎6兩,羌活(不見火)3兩,甘松(洗去土)3兩,當(dāng)歸(洗,去蘆)3兩,川烏(炮,去皮臍)18兩,甘草(銼)18兩,藿香(洗去土)半斤,香墨(燒,醋淬)半斤,草烏(炮,去皮尖)1斤,白芷12兩。
【制法】上為細(xì)末,以水煮面糊為丸,如龍眼大。
【功能主治】左癱右瘓,腳手頑麻,腰膝疼痛,走注四肢百節(jié)疼痛;婦人血風(fēng),腳手疼痛;打撲損傷。
【用法用量】烏犀丸(《朱氏集驗(yàn)方》卷一)。
【摘錄】《局方》卷一(寶慶新增方)
【別名】醉驚丸
【處方】膩粉1錢半,墨1錢,白面1錢,蘆薈(炙)1錢,麝香5分,龍腦5分,牛黃5分,青黛5分,使君子(去殼,面裹煨熟)5分。
【制法】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小兒急驚風(fēng)、慢驚風(fēng)。
【用法用量】醉驚丸(《蘇沈良方》卷十)。本方方名,《幼幼新書》引作“黑丸”。
【摘錄】《蘇沈良方》卷十
【處方】巴豆1枚(去皮心膜,不出油),鐺墨1錢,杏仁7枚(去雙仁皮尖,炒)。
【制法】上為極細(xì)末,以糯米粥為丸,如秫米大。
【功能主治】水瀉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1丸,冷水下,立止;甚者,再服1丸。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七十四
【處方】京墨1兩(用水研),飛羅面1錢2分,天麻(細(xì)末)2錢,佛面真金5貼,百草霜2錢(再研)。
【制法】上為丸40粒。
【功能主治】產(chǎn)后一切病癥。
【用法用量】每服1丸,用四物湯送下。
【摘錄】《良朋匯集》卷四
【處方】桔梗4兩,麻黃(去節(jié))4兩,川芎4兩,防風(fēng)4兩,香白芷4兩,木賊4兩,桂心(去皮)4兩,紅豆4兩,縮砂仁4兩,釜墨4兩,大川烏頭(湯洗,去皮臍)1斤,天南星(灰炒黃裂為度)半斤,天臺烏藥1兩,沉香1兩,麝香1錢。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龍眼大。
【功能主治】活血駐顏。主一切左癱右瘓,小兒驚風(fēng),婦人產(chǎn)后中風(fēng),心神恍惚,頭目昏暈眩;及傷風(fēng)鼻塞頭痛,山嵐瘴氣。
【用法用量】每服半丸,蔥白1寸同嚼,茶酒任下,不拘時(shí)候。
【摘錄】《幼幼新書》卷十引《張氏家傳》
【處方】百草霜1兩,巴豆5錢。
【制法】上為末,面糊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打死胎。主
【用法用量】每服9丸,煎紅花湯下。
【摘錄】《便覽》卷四
【處方】巴豆半兩(以水2碗煮盡,去皮心,出油),白姜半兩(炮),肉桂半兩(去皮),黑附子半兩(炮,去皮)。
【制法】上為末,曲糊為丸,如蘿卜子大。
【功能主治】產(chǎn)后諸疾。產(chǎn)后小便出血,大便澀痛。
【用法用量】每服3-5丸,冷茶下。熱茶投之,瀉下3-5行了,以粥止瀉。
【注意】一日內(nèi)忌熱食。
【摘錄】《普濟(jì)方》卷三四五引《楊氏家藏方》
【處方】木香1兩,官桂2兩,附子1兩,當(dāng)歸2兩,干姜2兩,細(xì)墨1兩,白術(shù)2兩,荊三棱2兩,陳橘皮4兩(去白),芫花4兩(以醋炒),巴豆2兩(以好醋煮數(shù)沸,焙干,炒),檳榔3兩,硇砂半兩(入面煮糊),大黃半兩(入面煮糊)。
【制法】上為末,用醋面糊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消癥瘕,化酒食。主積聚,酒食毒,冷氣膨脹,五膈噎氣,婦人血?dú)?,多年厭食?/p>
【用法用量】如常服、化酒食,茶湯下3-5丸;心腹脹,橘皮湯下;癥塊,生姜湯下;婦人血?dú)?,紅花酒下;多年厭食,干柿裹10丸,生姜湯下,臨臥服。
【摘錄】《普濟(jì)方》卷一七三
【處方】硫黃半兩(細(xì)研),朱砂半兩(細(xì)研),水銀半兩,雄黃半兩(細(xì)研)上先用硫黃、雄黃于銚子內(nèi)消作汁,次下水銀、朱砂,便攪結(jié)為沙子,后用一瓷盒子,蓋上鉆一孔子似黃米大,即安沙子在內(nèi),便用鹽泥固濟(jì),只留孔子,放干,先用火半斤,去盒子四面,4寸以來至一食間,即八面加火,放黑氣出盡,即角濕紙片子搭盒上孔子,才干則換,至30片為度,其藥已成,候冷細(xì)研,入后藥。麻黃1兩(去根節(jié)),天麻半兩,白附子1分(炮裂),烏蛇3分(酒浸,去皮骨,炙微黃),白僵蠶1分(微炒),桂心1分,干蝎1分(微炒),天南星1分(炮裂),天雄1分(炮裂,去皮臍),獨(dú)活1分,川烏頭1分(炮裂,去皮臍),麝香1分(細(xì)研)。
【制法】上為末,每石藥1兩,用草藥2兩,入相和令勻,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豇豆大。
【功能主治】風(fēng)證。
【用法用量】每服3丸,以豆淋酒嚼破送下。
【注意】忌動(dòng)風(fēng)物。
【摘錄】《圣惠》卷二十五
【別名】催生丸、益母丸
【處方】益母草(研末)。
【制法】上以粥為丸。
【功能主治】催生易產(chǎn),生新血,去舊血。主
【用法用量】催生丸、益母丸。
【摘錄】《準(zhǔn)繩·女科》卷四
【處方】木香半兩,硇砂(研)半兩,蓬莪術(shù)(煨,銼)半兩,京三棱(煨,銼)半兩,桂(去粗皮)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干姜(炮)1兩,干漆(搗碎,炒煙出)1兩,大黃(煨,別為末)1兩,青橘皮(湯浸,去白,焙)1兩,墨(燒過)1兩,巴豆(去皮心膜,細(xì)研出油)1兩。
【制法】上以好醋1大碗,先熬硇砂令沸,入巴豆又熬數(shù)沸,次又入大黃末熬成膏,余藥并搗羅為末,以膏杵和為丸,如萊菔子大。
【功能主治】消積化氣進(jìn)食。主小腸疝氣,婦人血?dú)狻?/p>
【用法用量】每服3丸、5丸,茶、酒任下;如消食化氣,生姜、橘皮湯下;小腸疝氣,茴香酒下;婦人血?dú)猓?dāng)歸酒下。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七十二
黑神丸采用傳統(tǒng)的幾種純天然中藥材制成,對一些病癥有著極好的治療效果,而且無絲毫的副作用,對一些患者來說,的確是一種非常明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