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傷活血湯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身體是智能的載體,是事業(yè)的本錢。對自己晚年負責,就不應該對晚年的健康透支。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更好注重養(yǎng)生,很多人身體不好,和他們不注重養(yǎng)生有關系。怎樣才能實現科學的中醫(yī)養(yǎng)生呢?經過搜索和整理,小編為大家呈現“和傷活血湯的功效與作用”,歡迎閱讀,希望您能閱讀并收藏。
和傷活血湯已經被很多人所熟知,但是和傷活血湯怎么吃有些人并非知道的很詳細,那么和傷活血湯到底該什么情況下吃呢?接下來就為大家一一解答。
【處方】大黃15克 桃仁(打碎)15克 穿山甲(炒,碾)當歸尾 威靈仙 紅花 蘇木 生地 五加皮各6克 乳香(去油)天花粉 沒藥(去油)川芎各1.5克 血竭0.6克 甘草1克
【功能主治】治損傷瘀血,腹脹內壅,紅腫暗青瘀痛,昏悶欲死者。
【用法用量】上藥以水、酒各,300毫升,煎至300毫升,入童便100毫升和服。以瀉出瘀血為效。
【摘錄】《瘍醫(yī)大全》卷三十六
【處方】當歸4兩,蘇木(捶碎)4兩,紅花4兩,胡桃肉4兩。
【功能主治】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好酒10碗,煎至4碗,任飲醉,滓乘熱敷傷處。
【摘錄】《瘍醫(yī)大全》卷三十六
【處方】羊躑躅(炒黃)3錢,大黃3錢,赤芍藥3錢,當歸3錢,紅花3錢,生地5錢,牡丹皮2錢,土狗10個(捶碎),土虱30個(搗爛)。
【功能主治】傷損骨折。
【用法用量】酒煎去滓,入自然銅(火煅醋淬7次,研細)1錢調服。1夜其骨自合。
【摘錄】《瘍醫(yī)大全》卷三十六
【處方】澤蘭葉3錢,百部3錢,劉寄奴1錢,猴姜1錢,蘇木1錢,陳皮5分,乳香(去油)6分,甘草3分,沒藥(去油)6分,金銀花1錢5分。
【功能主治】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酒煎服。蓋暖出汗。
【摘錄】《瘍醫(yī)大全》卷三十六
【處方】五加皮1錢5分,茜草1錢5分,劉寄奴1錢5分,紅花1錢5分,青木香1錢,枳殼1錢,蓬莪術1錢,烏藥1錢,京三棱1錢,桃仁1錢,赤芍藥1錢,當歸2錢。
【功能主治】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頭生酒2斤,煎1斤半,雞鳴時服。
【摘錄】《瘍醫(yī)大全》卷三十六
以上就是和傷活血湯的一個介紹, 希望通過以上的了解之后,大家對于這一個養(yǎng)生方劑的選擇問題可以更加的注重,只有我們運用一些比較科學的方法,幫助自己達到養(yǎng)生的目的才更利于我們的身體健康。
Ys630.com相關知識
活血湯是一個很好很好的中藥方劑,對很多疾病都有不錯的療效,不過對于它的食用有著一些方式方法,一起來看一下。
【處方】當歸尾 赤芍 桃仁(去皮、尖)牡丹皮 元胡索 烏藥 香附子 枳殼(去瓤)各3克 紅花 官桂 木香(另磨汁)各1.5克 川芎2克 甘草0.6克
【制法】上藥十三味,銼作一劑。
【功能主治】活血行氣。治瘀血阻滯,脅下有塊作痛。
【用法用量】加生姜1片,水煎服。
【摘錄】《壽世保元》卷五
【處方】桃仁9克,紅花9克,歸尾9克,澤蘭9克,白芍9克,香附9克,陳皮9克,牛膝9克,益母草12克,丹參30克,柴胡6克,甘草3克。
【功能主治】活血理氣。主氣滯血瘀。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摘錄】孫一民方
【處方】歸尾5分,赤芍5分,桃仁(去皮)5分,官桂5分,玄胡索1錢,烏藥1錢,香附1錢,枳殼(去瓤)1錢,紅花5分,牡丹皮7分,川芎7分,木香5分(另磨),甘草2分。
【制法】上銼1劑。
【功能主治】死血、血結之腹痛。
【用法用量】方中烏藥,《濟陽綱目》作“青皮”。
【摘錄】《回春》卷五
【處方】紅花3分,蔓荊子5分,細辛5分,生地黃(夏月加之)1錢,熟地黃1錢,藁本1錢5分,川芎1錢5分,防風2錢,羌活2錢,獨活2錢,甘草(炙)2錢,柴胡(去苗)2錢,當歸身(酒洗)2錢,葛根2錢,白芍藥(炒)3錢,升麻3錢。
【功能主治】補血養(yǎng)血,生血益陽。主發(fā)熱,自汗,盜汗,頭暈口干,四肢無力;婦女崩漏太多,昏冒不省。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5錢,清水2盞,煎至1盞,去滓,食前稍熱服。
【摘錄】《中國醫(yī)學大辭典》引《全生指迷方》
【處方】當歸、赤芍藥、紅花、丹皮、川芎、澤瀉、郁金、木通、秦艽。
【功能主治】血痹,半身不遂。
【摘錄】《癥因脈治》卷一
【處方】當歸、赤芍藥、丹皮、紅花。
【功能主治】血虛勞傷之血痹癥。
【用法用量】煎湯服。
【摘錄】《癥因脈治》卷二
【處方】熟地黃3錢,當歸3錢,川芎3錢,白芍(炒)3錢,生地黃8分,黃柏(酒炒)5分,麥冬(去心)5分,山梔仁(炒)5分,生姜3片,大棗2枚。
【功能主治】妊娠血少,三焦火盛之消渴。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葉氏女科》卷二
【處方】歸尾、生地、赤芍、蘇木、甘草、牡丹皮、山楂、柴胡、黃芩、黃連、紅花、知母、連翹。
【功能主治】黑痘,似煤炭,血不紅活。
【用法用量】童便煎濃服。
【摘錄】《痘疹會通》卷三
【處方】生地1錢,紅花1錢,當歸1錢,槐花1錢8分,木通1錢,地骨皮1錢,陳皮1錢,青皮1錢,香附1錢,烏藥1錢,白芷1錢,甘草。
【功能主治】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方中甘草用量原缺。
【摘錄】《跌打損傷方》
【處方】當歸尾9g,桃仁9g,紅花9g,澤蘭9g,益母草12g,丹參30g,白芍9g,柴胡6g,香附9g,廣陳皮9g,牛膝9g,甘草3g。
【功能主治】活血理氣。主閉經(氣滯血瘀型)。月經數月不行,小腹硬痛,乳房脹痛,脈沉澀,舌質紫,苔白。
【用法用量】水煎服。
【各家論述】方用當歸尾、桃仁、紅花、澤蘭、丹參、益母草活血去瘀通經;柴胡、白芍、香附、廣陳皮舒肝理氣;牛膝活血祛瘀,引血下行。
【摘錄】《臨證醫(yī)案醫(yī)方》
大家看過對活血湯的介紹之后,肯定有很多的想法吧,有沒有覺得很長知識呢,活到老學到老啊,中醫(yī)文化博大精深,我們一定要繼承和發(fā)揚下去。
不同中藥方劑的藥用價值都是不一樣的,只有正確的了解它們才能夠很好的運用。那么你知道和傷末藥的藥用價值是什么嗎?
【處方】歸尾2兩,延胡2兩,紫荊皮2兩,大茴香2兩,川烏(姜汁炒黑)2兩,草烏(姜汁炒黑)2兩,甘草節(jié)2兩,自然銅(醋煅)2兩,紅花(炒)2兩,蒲黃2兩,丹參2兩,五靈脂(陳酒飛)2兩,甘松2兩,山奈2兩,砂仁2兩。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跌打損傷,閃氣腰疼,傷筋傷骨。
【用法用量】每服1錢5分,重者2錢,輕者1錢,陳酒調,即以酒送下,盡醉為度。至重之傷,3服可愈。
【摘錄】《瘍科心得集·家用膏丹丸散方》
看完了上文對于和傷末藥的一些介紹,我們可以感受到中醫(yī)文化是中國五千年傳統文化中的一塊艷麗的瑰寶,淵遠流長博大精深,有許多方面值得我們去探索。
人類身體結構的特殊性使得身體更加的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襲,需要時刻的關注身體的變化,當出現不適的時候需要及時的做診斷和治療。和傷方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方劑。下面我們來看一下和傷方的功效與作用主要有哪些。
【處方】遠年地坑中坑砂(其坑雖不必在露天,卻要透風,有日光照著者為妙。其砂取淌水石畔鑿下,厚3-4寸者更佳,放屋中凈瓦溜中,風吹雨灑,日曬夜露,常常翻轉,4-5個月,看兩面俱白,巳無臭氣)。
【制法】上為極細末,每兩配入辰砂2-3分。
【功能主治】跌打損傷;一切虛勞吐血發(fā)熱;婦人一切血瘀,干血癆癥。
【用法用量】每服5-6分,空心放舌上,陳酒送下。
【摘錄】《種福堂方》卷四
看了上面對于和傷方這種中醫(yī)方劑的簡單介紹,大家是否對它有所了解呢?其實方劑的種類還有很多,一些新的方劑也正在被創(chuàng)造出來,我們期待它的更好的發(fā)展。
你知道肺傷湯嗎?日常生活中要如何利用肺傷湯治療呢?肺傷湯的治療效果怎么樣呢?一起來簡單的了解一下吧。
【處方】人參2兩,生姜(切)2兩,桂心2兩,阿膠(炙)1兩,紫菀1兩,干地黃4兩,桑根白皮1斤,飴糖1斤。
【功能主治】肺氣不足而短氣,咳唾膿血不得臥。脅下有痛處。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1斗5升,煮桑根白皮20沸,去滓,納藥;煮取2升5合,次納飴糖令烊。分3服。
【摘錄】《千金翼》卷十五
【處方】五味子1兩,紫菀1兩,熟地黃2兩,阿膠2兩(炒),人參半兩,杏仁1兩(炒,去皮尖),黃耆1兩(蜜炙),川當歸2兩,桑白皮1兩(炒),甘草1兩(炙),款冬花1兩,桂1分,枳殼半兩(去皮瓤,炒),干姜1兩半(炮),青蒿半兩(小便浸),黃芩半兩。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遠近一切嗽疾,渾身勞倦,脅下疼,時作潮熱,飲食減少。
【用法用量】每服3錢,水1盞,入生姜3片,棗子、烏梅各1枚,煎至7分,去滓,空心溫服,1日3次。
【摘錄】《普濟方》卷一五七引《衛(wèi)生家寶》
看完上面的對于肺傷湯的相關描述后,大家是否感覺到了我們傳統醫(yī)學的偉大和神秘?我們平時生活中可以多看一些這方面的知識,會對大家有所幫助的。
對于人類來說,養(yǎng)生是很重要的,畢竟身體會健康,而且氣色也會改善不少,這讓很多人為之心動,不過,養(yǎng)生的方法有很多種,很多朋友不知道用哪一種好,對此,下面就為朋友們說一說中藥方劑復元活血湯,它是一種效果非常好的養(yǎng)生法,并且也是很多朋友共同使用的養(yǎng)生秘訣。
【處方】柴胡15克 瓜蔞根 當歸各9克 紅花 甘草 穿山甲(炮)各6克 大黃(酒浸)30克 桃仁(酒浸,去皮、尖,研如泥)50個
【制法】上藥除桃仁外,銼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疏肝通絡,活血祛瘀。治跌打損傷,惡血留于脅下,痛不可忍,或小腹作痛,或痞悶及便毒初起腫痛。
【用法用量】每服30克,用水225毫升,酒75毫升,同煮至210毫升,去滓,空腹時大溫服之。以利為度,得利痛減,不盡服。
【備注】方中柴胡疏肝膽之氣,當歸養(yǎng)血活血,山甲破瘀通絡,桃仁、紅花祛瘀生新,蔞根潤燥散血,甘草緩急止痛,重用大黃蕩滌凝瘀敗血。諸藥合用,氣血暢行,肝絡疏通,則脅痛自平。張秉成云:“去者去,生者生,痛自舒而元自復矣。”故方以“復元”為名。
【摘錄】《醫(yī)學發(fā)明》卷三
【處方】玄胡1.5克 當歸6克 甘草1.8克 山甲2.1克 熟莊黃9克 桃仁5~7粒(研)紅花0.9克 花粉1.5克
【功能主治】治腰痛。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醫(yī)方一盤珠》卷二
在了解了復元活血湯這味方劑之后,我們不妨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試一試。相信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當歸活血湯大家吃過嗎?當歸活血湯其實是一味很好的中藥方劑,應用也非常廣泛,那么當歸活血湯的功效與作用大家知道嗎?不知道的話,趕緊來了解一下吧。
【別名】桃花散(《奇效良方》卷十三)。
【處方】當歸身 升麻各3克 槐花 青皮 荊芥穗 熟地黃 白術各18克 川芎12克
【制法】上藥為末。
【功能主治】主腸澼下血。
【用法用量】每服9克,米飲調下,不拘時服。
【摘錄】《奇效良方》卷十三
【處方】當歸(酒浸)杜仲(姜汁炒去絲)各15克 赤芍藥 白芷 威靈仙各9克 肉桂3克
【功能主治】主寒濕氣血凝滯之腰痛。
【用法用量】上藥用水、酒各150毫升,煎至150毫升,空腹時服。
【摘錄】《醫(yī)便》卷三
【處方】當歸 紅花 桃仁 山楂肉 甘草 牡丹皮
【功能主治】主勞役痢,下痢純血,腰背酸楚,脅肋作痛,肢體倦怠,嗜臥食減,勞重即發(fā)。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癥因脈治》卷四
【處方】歸尾、黃耆、沒藥、川芎、蒼術、熟地、生地、赤芍、蒺藜、紅花、香附、牛膝各等分。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驚振內障,或后生人患云翳小小,陰看不大,陽看不小,不見三光者。
【用法用量】水煎,食后溫服。
【摘錄】《眼科全書》卷三
【處方】當歸8分,赤芍藥3分,甘草3分,紅花3分,桂心3分,干姜3分,枳殼3分,生地黃1錢,人參8分,柴胡8分,桃仁泥3分。
【功能主治】傷寒挾血,無頭痛、無惡寒,止身熱發(fā)渴,小便利,大便黑,語言無倫,神志昏沉,如見鬼祟。
【用法用量】方中諸藥用量原缺,據《傷寒六書纂要辯疑》補?!稄埵厢t(yī)通》有茯苓,無人參。
【摘錄】《傷寒六書》卷三
【處方】當歸、川芎、赤芍、生地、紅花、紫草、黃芩、黃連、大黃。
【功能主治】痘之毒火入于血分,灼傷陰血,痘體干枯。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金鑒》卷五十七
【處方】當歸、赤芍、川芎、牛膝、紫蘇、生地、烏豆、蒲黃、桂心、乳香、沒藥。
【功能主治】被物撞破外障,撞久血滯不散,無疼痛。
【用法用量】水煎,食后服。
【摘錄】《眼科全書》卷四
【處方】當歸4錢,川芎2錢,白鮮皮2錢,銀花3錢,白芍3錢,蒺藜3錢(炒),防風2錢,大貝3錢,荊芥穗2錢(炒),白芷3錢,青皮2錢,甘草1錢,地膚子3錢。
【功能主治】眼瞼瘙癢,猶如蟲行,不紅不疼,癢無定時,兩眼胞帶黑暗色,視力稍減。
【用法用量】水煎服。
【臨床應用】賈某某,男。素日身體衰弱,頭暈耳鳴,忽覺兩目癢極難當,針藥罔效。經余診治:六脈短澀,惟少陰為甚,面帶黑色,精神恍惚,此陰陽將脫之證。以本方加黃耆1兩,黨參8錢,棗仁3錢,連服4劑,癢雖愈而黑色不退。隔數日又癢,再服前方無效。后聞此人不數日而亡。書之以為后車之戒。
【摘錄】《眼科臨癥筆記》
【別名】當歸活血散
【處方】當歸1錢,川芎1錢,赤芍藥1錢,紅花1錢,紫草1錢,生地黃1錢5分(取汁更良)。
【功能主治】活血涼血。主痘瘡血熱壅滯者。
【用法用量】當歸活血散(《治痘全書》卷十三)。
【各家論述】色紫為血熱,色枯為血滯。熱者涼之,枯者澤之,調血之道也。是方也,生地黃,涼血之品也;當歸、川芎、赤芍藥、紅花、紫草、滑血之品也。涼者性寒,滑者質潤,氣利而已。
【摘錄】《醫(yī)方考》卷六
【處方】當歸、川芎、荊芥、薄荷、芍藥、紅花、甘草、牡丹皮、桔梗、防風、山梔、黃芩、連翹、白芷各等分。
【制法】上銼1劑。
【功能主治】鼻準頭紫黑,血冷凝滯。
【用法用量】加生姜1片,細茶1撮,水煎,食后溫服。
【摘錄】《回春》卷五
【處方】當歸1錢,芍藥1錢,撫芎1錢,桃仁(去皮尖)1錢,紅花5分,牡丹皮3分,香附3分,烏藥3分,枳殼(去瓤)3分,青皮3分,官桂3分,干姜(炒黑)3分,甘草3分。
【制法】上銼1劑。
【功能主治】血郁證。
【用法用量】加生姜1片,水煎服。
【摘錄】《回春》卷二
當歸活血湯屬于是一種傳統的中藥方劑,使用的主要是一些中藥材和制而成的。對于人們的身體上的一些疾病具備不錯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