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湯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飲食貴在節(jié),讀書貴在精,鍛煉貴在恒,節(jié)飲食養(yǎng)胃,多讀書養(yǎng)膽,喜運動延生!自有人類文明以來,長生不老是很多人的目標,勿以善小而不為,養(yǎng)生的“善”在于平日的積累。中醫(yī)養(yǎng)生這方面的知識您掌握多少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此仔細地整理了以下內(nèi)容《活血湯的功效與作用》,希望能為您提供更多的參考。
活血湯是一個很好很好的中藥方劑,對很多疾病都有不錯的療效,不過對于它的食用有著一些方式方法,一起來看一下。
【處方】當歸尾 赤芍 桃仁(去皮、尖)牡丹皮 元胡索 烏藥 香附子 枳殼(去瓤)各3克 紅花 官桂 木香(另磨汁)各1.5克 川芎2克 甘草0.6克
【制法】上藥十三味,銼作一劑。
【功能主治】活血行氣。治瘀血阻滯,脅下有塊作痛。
【用法用量】加生姜1片,水煎服。
【摘錄】《壽世保元》卷五
【處方】桃仁9克,紅花9克,歸尾9克,澤蘭9克,白芍9克,香附9克,陳皮9克,牛膝9克,益母草12克,丹參30克,柴胡6克,甘草3克。
【功能主治】活血理氣。主氣滯血瘀。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摘錄】孫一民方
【處方】歸尾5分,赤芍5分,桃仁(去皮)5分,官桂5分,玄胡索1錢,烏藥1錢,香附1錢,枳殼(去瓤)1錢,紅花5分,牡丹皮7分,川芎7分,木香5分(另磨),甘草2分。
【制法】上銼1劑。
【功能主治】死血、血結(jié)之腹痛。
【用法用量】方中烏藥,《濟陽綱目》作“青皮”。
【摘錄】《回春》卷五
【處方】紅花3分,蔓荊子5分,細辛5分,生地黃(夏月加之)1錢,熟地黃1錢,藁本1錢5分,川芎1錢5分,防風2錢,羌活2錢,獨活2錢,甘草(炙)2錢,柴胡(去苗)2錢,當歸身(酒洗)2錢,葛根2錢,白芍藥(炒)3錢,升麻3錢。
【功能主治】補血養(yǎng)血,生血益陽。主發(fā)熱,自汗,盜汗,頭暈口干,四肢無力;婦女崩漏太多,昏冒不省。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5錢,清水2盞,煎至1盞,去滓,食前稍熱服。
【摘錄】《中國醫(yī)學大辭典》引《全生指迷方》
【處方】當歸、赤芍藥、紅花、丹皮、川芎、澤瀉、郁金、木通、秦艽。
【功能主治】血痹,半身不遂。
【摘錄】《癥因脈治》卷一
【處方】當歸、赤芍藥、丹皮、紅花。
【功能主治】血虛勞傷之血痹癥。
【用法用量】煎湯服。
【摘錄】《癥因脈治》卷二
【處方】熟地黃3錢,當歸3錢,川芎3錢,白芍(炒)3錢,生地黃8分,黃柏(酒炒)5分,麥冬(去心)5分,山梔仁(炒)5分,生姜3片,大棗2枚。
【功能主治】妊娠血少,三焦火盛之消渴。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葉氏女科》卷二
【處方】歸尾、生地、赤芍、蘇木、甘草、牡丹皮、山楂、柴胡、黃芩、黃連、紅花、知母、連翹。
【功能主治】黑痘,似煤炭,血不紅活。
【用法用量】童便煎濃服。
【摘錄】《痘疹會通》卷三
【處方】生地1錢,紅花1錢,當歸1錢,槐花1錢8分,木通1錢,地骨皮1錢,陳皮1錢,青皮1錢,香附1錢,烏藥1錢,白芷1錢,甘草。
【功能主治】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方中甘草用量原缺。www.cndadi.net
【摘錄】《跌打損傷方》
【處方】當歸尾9g,桃仁9g,紅花9g,澤蘭9g,益母草12g,丹參30g,白芍9g,柴胡6g,香附9g,廣陳皮9g,牛膝9g,甘草3g。
【功能主治】活血理氣。主閉經(jīng)(氣滯血瘀型)。月經(jīng)數(shù)月不行,小腹硬痛,乳房脹痛,脈沉澀,舌質(zhì)紫,苔白。
【用法用量】水煎服。
【各家論述】方用當歸尾、桃仁、紅花、澤蘭、丹參、益母草活血去瘀通經(jīng);柴胡、白芍、香附、廣陳皮舒肝理氣;牛膝活血祛瘀,引血下行。
【摘錄】《臨證醫(yī)案醫(yī)方》
大家看過對活血湯的介紹之后,肯定有很多的想法吧,有沒有覺得很長知識呢,活到老學到老啊,中醫(yī)文化博大精深,我們一定要繼承和發(fā)揚下去。
yS630.Com相關(guān)推薦
當歸活血湯大家吃過嗎?當歸活血湯其實是一味很好的中藥方劑,應(yīng)用也非常廣泛,那么當歸活血湯的功效與作用大家知道嗎?不知道的話,趕緊來了解一下吧。
【別名】桃花散(《奇效良方》卷十三)。
【處方】當歸身 升麻各3克 槐花 青皮 荊芥穗 熟地黃 白術(shù)各18克 川芎12克
【制法】上藥為末。
【功能主治】主腸澼下血。
【用法用量】每服9克,米飲調(diào)下,不拘時服。
【摘錄】《奇效良方》卷十三
【處方】當歸(酒浸)杜仲(姜汁炒去絲)各15克 赤芍藥 白芷 威靈仙各9克 肉桂3克
【功能主治】主寒濕氣血凝滯之腰痛。
【用法用量】上藥用水、酒各150毫升,煎至150毫升,空腹時服。
【摘錄】《醫(yī)便》卷三
【處方】當歸 紅花 桃仁 山楂肉 甘草 牡丹皮
【功能主治】主勞役痢,下痢純血,腰背酸楚,脅肋作痛,肢體倦怠,嗜臥食減,勞重即發(fā)。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癥因脈治》卷四
【處方】歸尾、黃耆、沒藥、川芎、蒼術(shù)、熟地、生地、赤芍、蒺藜、紅花、香附、牛膝各等分。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驚振內(nèi)障,或后生人患云翳小小,陰看不大,陽看不小,不見三光者。
【用法用量】水煎,食后溫服。
【摘錄】《眼科全書》卷三
【處方】當歸8分,赤芍藥3分,甘草3分,紅花3分,桂心3分,干姜3分,枳殼3分,生地黃1錢,人參8分,柴胡8分,桃仁泥3分。
【功能主治】傷寒挾血,無頭痛、無惡寒,止身熱發(fā)渴,小便利,大便黑,語言無倫,神志昏沉,如見鬼祟。
【用法用量】方中諸藥用量原缺,據(jù)《傷寒六書纂要辯疑》補?!稄埵厢t(yī)通》有茯苓,無人參。
【摘錄】《傷寒六書》卷三
【處方】當歸、川芎、赤芍、生地、紅花、紫草、黃芩、黃連、大黃。
【功能主治】痘之毒火入于血分,灼傷陰血,痘體干枯。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金鑒》卷五十七
【處方】當歸、赤芍、川芎、牛膝、紫蘇、生地、烏豆、蒲黃、桂心、乳香、沒藥。
【功能主治】被物撞破外障,撞久血滯不散,無疼痛。
【用法用量】水煎,食后服。
【摘錄】《眼科全書》卷四
【處方】當歸4錢,川芎2錢,白鮮皮2錢,銀花3錢,白芍3錢,蒺藜3錢(炒),防風2錢,大貝3錢,荊芥穗2錢(炒),白芷3錢,青皮2錢,甘草1錢,地膚子3錢。
【功能主治】眼瞼瘙癢,猶如蟲行,不紅不疼,癢無定時,兩眼胞帶黑暗色,視力稍減。
【用法用量】水煎服。
【臨床應(yīng)用】賈某某,男。素日身體衰弱,頭暈耳鳴,忽覺兩目癢極難當,針藥罔效。經(jīng)余診治:六脈短澀,惟少陰為甚,面帶黑色,精神恍惚,此陰陽將脫之證。以本方加黃耆1兩,黨參8錢,棗仁3錢,連服4劑,癢雖愈而黑色不退。隔數(shù)日又癢,再服前方無效。后聞此人不數(shù)日而亡。書之以為后車之戒。
【摘錄】《眼科臨癥筆記》
【別名】當歸活血散
【處方】當歸1錢,川芎1錢,赤芍藥1錢,紅花1錢,紫草1錢,生地黃1錢5分(取汁更良)。
【功能主治】活血涼血。主痘瘡血熱壅滯者。
【用法用量】當歸活血散(《治痘全書》卷十三)。
【各家論述】色紫為血熱,色枯為血滯。熱者涼之,枯者澤之,調(diào)血之道也。是方也,生地黃,涼血之品也;當歸、川芎、赤芍藥、紅花、紫草、滑血之品也。涼者性寒,滑者質(zhì)潤,氣利而已。
【摘錄】《醫(yī)方考》卷六
【處方】當歸、川芎、荊芥、薄荷、芍藥、紅花、甘草、牡丹皮、桔梗、防風、山梔、黃芩、連翹、白芷各等分。
【制法】上銼1劑。
【功能主治】鼻準頭紫黑,血冷凝滯。
【用法用量】加生姜1片,細茶1撮,水煎,食后溫服。
【摘錄】《回春》卷五
【處方】當歸1錢,芍藥1錢,撫芎1錢,桃仁(去皮尖)1錢,紅花5分,牡丹皮3分,香附3分,烏藥3分,枳殼(去瓤)3分,青皮3分,官桂3分,干姜(炒黑)3分,甘草3分。
【制法】上銼1劑。
【功能主治】血郁證。
【用法用量】加生姜1片,水煎服。
【摘錄】《回春》卷二
當歸活血湯屬于是一種傳統(tǒng)的中藥方劑,使用的主要是一些中藥材和制而成的。對于人們的身體上的一些疾病具備不錯的治療效果。
人這一輩子很可能會有大大小小的疾病纏身,但是這也是沒有辦法阻擋的。當我們?nèi)梭w患病了之后,我們大多數(shù)情況下,必然是要靠藥物治療的,中藥方劑由于可以從根本上治愈且無副作用,受到人們的喜愛。下面來介紹一種:活血通經(jīng)湯。
【處方】芍藥5分,升麻1錢,葛根1錢,人參1錢,當歸身1錢,炙甘草1錢,酒黃柏2錢,桂枝2錢。
【制法】上銼,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活血通經(jīng),緩急潤燥。主風氣暴至,六脈俱弦甚,按之洪實有力,攣急,大便秘澀,面赤熱。
【用法用量】都作1服,水2大盞,煎至1盞,熱服,不拘時候。令暖房中近火摩搓其手。
【各家論述】用桂枝、甘草以卻其寒邪而緩其急搐;以黃柏之苦寒以瀉其實而潤燥,急救腎水;用升麻、葛根以升陽氣,行手足陽明之經(jīng),不令遏絕;更以桂枝辛熱入手陽明之經(jīng),為引用,潤燥;復以芍藥、甘草專補脾氣,使不受風寒之邪而退木邪,專益肺經(jīng)也;加人參以補元氣,為之輔佐;加當歸身去里急而和血潤燥。
【摘錄】《蘭寶秘藏》卷下
【處方】當歸2錢,延胡錢半,生地2錢,丹參2錢,木香4分,獨活1錢,桃仁錢半,炙沒藥1錢,紅花5分,淮牛膝5錢,桑枝3錢。
【功能主治】閃挫折傷,腰痛脊駝?wù)摺?/p>
【摘錄】《馬培之醫(yī)案》
看了上文對活血通經(jīng)湯的介紹,相信我們可以收獲很多。其實對于疾病,大多數(shù)人都是通過吃西藥來緩解,但這種方法治標不治本,其效果也是暫時的,關(guān)鍵還是在于擁有健康科學的生活方式。
現(xiàn)在經(jīng)濟飛速發(fā)展,人們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時也更重視養(yǎng)生。很多人都知道活血補氣湯可以治療很多疾病,對人體有很多好處,接下來我們就帶大家了解一下活血補氣湯。
【處方】當歸8錢,川芎3錢,白芍4錢,黃耆5錢,防風3錢,白芷3錢,二花4錢,寸冬3錢,酒黃芩3錢,菊花3錢,甘草1錢。
【功能主治】活血補氣。主產(chǎn)后病目癥(繼發(fā)性點狀角膜炎)。兩眼微紅,頭暈羞明,風輪之上星翳四起,視物昏蒙。
【用法用量】水煎服。
【臨床應(yīng)用】產(chǎn)后病目癥:濮陽李某某,女二十九歲。產(chǎn)后忽覺頭暈?zāi)砍啵釢呙鳎曃锊磺?。按其脈,六脈細數(shù);視其目,二目微紅。此乃虛火上攻頭目,以致頭暈?zāi)砍?,視物昏花。先將攢竹、瞳子髎刺之,再服活血補氣湯,三四劑即可。
【摘錄】《眼科臨癥筆記》
以上就是關(guān)于活血補氣湯的一些簡單的介紹了,雖然說活血補氣湯可以很方便服用,但是長期吃藥還是不好的,所以對于我們來說日常最重要的還是從根本上提高身體的抵抗力,這樣才能減少疾病的危害,讓自己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理氣活血湯怎么吃?想必不少人對理氣活血湯的功效與作用都有所耳聞,但是如何用理氣活血湯來治愈疾病卻是不太清楚的。今天就帶著大家看看它是如何結(jié)合養(yǎng)生。
【處方】酒大黃6g,枳殼6g,生地15g,劉寄奴9g,赤芍9g,炒桃仁9g。
【功能主治】活血理氣,祛瘀消腫。主撞擊傷目。
【各家論述】方中酒大黃逐瘀通經(jīng),消腫止痛;枳殼行氣;劉寄奴、炒桃仁活血祛瘀;赤芍、生地涼血活血,祛瘀消腫。
【摘錄】《張皆春眼科證治》
【處方】柴胡6g,杭白芍9g,歸尾9g,牡丹皮9g,香附9g,青皮3g,炒梔子6g。
【功能主治】疏肝解郁,理氣活血。主暴盲。
【各家論述】方中柴胡、香附、青皮疏肝理氣,白芍、歸尾、牡丹皮活血、柔肝、祛瘀,少佐以炒梔子清心瀉火,以防肝郁化火耗損腎陰。
【摘錄】《張皆春眼科證治》
通過上面對理氣活血湯各個方面的詳細介紹,相信大家對于理氣活血湯的用途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基本知道了理氣活血湯對于一些疾病的功效。
許多喜歡養(yǎng)生的人士都知道活血解毒湯,但是你們知道怎樣正確的利用活血解毒湯嗎?活血解毒湯的功效有哪些呢,不太清楚的話就接著往下看吧!
【處方】當歸10克,生地15克,赤芍15克,薏苡仁30克,板藍根30克,銀花30克,元參15克,夏枯草30克,何首烏15克。
【功能主治】活血涼血,清熱解毒。主素體陽盛,感受熱毒,入于營血。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3次。
【摘錄】王蘭根方
【處方】葶藶子5錢(炒),黃芩3錢,大黃4錢,黃柏3錢,靈脂3錢,當歸4錢,地骨皮3錢,赤芍3錢,銀花6錢,石膏8錢,防風2錢,大貝4錢,龍膽草3錢,白芷2錢,牛膝3錢,甘草1錢。
【功能主治】活血解毒。主腫脹如杯癥(炎性瞼腫):兩眼目珠赤疼,羞明胞癢,腫脹堅硬,熱淚如湯,氣輪起紅泡,刺之血少;又治旋螺突出癥:風輪高脹,偏突而起,眉骨微疼,此乃肝木獨旺,膽液壅塞,火乘風起,上沖于腦。。
【臨床應(yīng)用】旋螺突出:陽谷縣康某某,男四十歲。秉性暴躁,素日嗜酒,半夜忽覺頭疼目脹,忍疼待旦,急來就診。按其脈,六脈弦數(shù),惟厥陰為甚;觀其目,風輪高起。此乃五臟積熱,肝火旺盛,上攻于頭目,以致左目旋螺突出,疼痛不已,熱淚常流。先刺內(nèi)迎香出血,繼又將后溪、目窗略刺;授以活血解毒湯,加田三七五分煎服之,隔日疼止,連服七劑,紅退而旋螺亦縮小大半。后又改用疏肝解肌湯常服,以消炎散常洗罨,月余能分五指,以后間服黃連上清丸,年余高脹雖退,但瘢痕終身未免。
【摘錄】《眼科臨癥筆記》
【處方】防風、荊芥、生地、赤芍、當歸、連翹、牛子、黃連、紫草、甘草、蒼術(shù)、薄荷、川芎、木通各等分。
【功能主治】活血解毒。主痘后余毒。
【用法用量】方中蒼術(shù),《簡明醫(yī)彀》作“白術(shù)”;《種痘新書》作“白芷”。
【摘錄】《赤水玄珠》卷二十八
以上就是本文對于活血解毒湯這種中藥方劑的一些介紹,現(xiàn)在人們對養(yǎng)生都已經(jīng)重視起來,特別是各大電視上都會報道一些有關(guān)養(yǎng)生的方法,從飲食方面到運動方面等。大家也可以多學習一些這樣的方法,對自己的身體進行好的調(diào)養(yǎng)。
人們對于健康越來越重視,中藥方劑吃的人也越來越多了,那么你知道活血化痰湯是什么嗎?是不是很想多了解一些活血化痰湯的相關(guān)知識呢?一起來看一下這篇文章吧。
【處方】陳皮、半夏、白茯苓、甘草、大腹皮、枳殼、木香、玄胡、歸尾、黃芩。
【功能主治】青筋。惡寒發(fā)熱,狀似風寒,但胸腹作痛,遍身發(fā)麻,或唇口作麻。此因郁怒傷肝,木邪賊土,觸動濕痰,氣逆而血亦逆,故令痛脹欲死,脈來洪數(shù)。
【摘錄】《醫(yī)學傳燈》卷上
【處方】當歸、川芎、白芍、生地黃、陳皮、半夏(姜炒)、白茯苓(去皮)、甘草各等分。
【制法】上銼1劑。
【功能主治】活血化痰、調(diào)經(jīng)。主經(jīng)水過期而來,色淡,痰多者。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服。
【摘錄】《回春》卷六
【處方】白術(shù)(炒)5錢,當歸(酒制)5錢,白芍(炒)5錢,牡丹皮1錢2分,貝母1錢,麥冬1錢,枸杞子1錢,黃芩(炒)8分,甘草(炒)2分,青皮4分,桃仁(炒,去皮尖)1錢,山梔(炒黑)1錢,桔梗1錢。
【功能主治】活血化痰。主痰中見血。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便覽》卷三
總得來說活血化痰湯就是一種對很多疾病都有一定療效的中藥制劑,因此在臨床的應(yīng)用可以說是非常 廣泛的,因為采用的是純天然的中藥材制成,副作用很小,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氣溫的變化不定讓身體體質(zhì)本來就弱的朋友更是感到各種不適,下面就介紹一種一應(yīng)用非常廣泛的中藥方劑活血益氣湯,讓大家都能健康起來。
【處方】黃耆8錢,黨參5錢,當歸4錢,川芎2錢,白芍3錢,白術(shù)3錢(炒),柴胡2錢,枸杞3錢,荊子3錢,升麻3錢,荊皮1錢半,甘草1錢。
【功能主治】皮急緊小癥(瞼裂變?。┲跗?。兩眼微紅,不疼不癢,抽澀昏酸而無強視力。
【用法用量】水煎服。
【臨床應(yīng)用】皮急緊小癥:余鄉(xiāng)馬某某,女,20歲。勞動忘餐,時常兩目搐昏,初覺兩小眥赤爛,有時不治而愈,以后眼漸漸皮急緊小。按其脈,厥陰沉細,太陰虛弱,是知肝血不足,脾胃不健,脂肪缺乏,以致兩目干澀緊小,視揚昏蒙。即將強間、三陽絡(luò)、少澤略刺,內(nèi)服活血益氣湯,十余劑而大輕。待脾健氣盛,再服活血除風湯三劑,緊小之弊徐徐而愈。
【摘錄】《眼科臨癥筆記》
看了上文的介紹,我們知道像活血益氣湯這種方劑已經(jīng)成為了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種養(yǎng)生方法,尤其是比較傳統(tǒng)的朋友對于方劑更是情有獨鐘。隨著中國歷史的不斷演變和推進,對于方劑的分類也越來越細分,經(jīng)過不同工藝的處理,各方面也都有所改善,相信會發(fā)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通竅活血湯大家了解嗎,它是一種中藥方劑,能夠讓我們的身體狀況得到改善,大家應(yīng)該都知道通竅活血湯功效是挺多的,對于具體的通竅活血湯的作用,我們來看看下面的介紹。
【處方】赤芍3克 川芎3克 桃仁9克(研泥)紅棗7個(去核)紅花9克 老蔥3根(切碎)鮮姜9克(切碎)麝香0.15克(絹包)
【功能主治】活血通竅。治頭發(fā)脫落,眼疼白珠紅,酒渣鼻,久聾,紫白癜風,牙疳,婦女干血勞,小兒疳證等。
【用法用量】用黃酒250毫升,將前七味煎至150毫升,去滓,將麝香入酒內(nèi),再煎二沸,臨臥服。
【備注】原書云:“方內(nèi)黃酒,各處分兩不同,寧可多60毫升,不可少,煎至150毫升,酒亦無味,雖不能飲酒之人亦可服。方內(nèi)麝香最要緊,必買好的方妥,若買當門子更佳。大人一連三晚吃3付,隔一日再吃3付;若七八歲小兒,兩晚吃1付,兩三歲小兒,三晚吃1付。麝香可煎三次,再換新的?!?/p>
【摘錄】《弘醫(yī)林改錯》卷上
以上就是對中藥方劑通竅活血湯的介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其實生病不怕,怕的就是有些人明知生病了卻不肯去看病更不肯醫(yī)治,這種心態(tài)是不能有的,如若不然的話,會使自己的健康受損。
中藥方劑對大家來說都或多或少的聽說過,日常生活中也經(jīng)常能看到它們的身影,這些都是對人體有非常大的益處的,解毒活血湯這種方劑也不例外,那么解毒活血湯有什么樣神奇的功效和作用呢,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處方】連翹6克 葛根6克 柴胡9克 當歸6克 生地15克 赤芍9克 桃仁24克(研)紅花15克 枳殼3克 甘草6克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涼血活血。治瘟毒吐瀉初起?,F(xiàn)用于麻疹、腦炎、腦膜炎后遺癥,灰質(zhì)炎后遺癥等。
【用法用量】水煎服。
【注意】若見汗多,肢冷,眼塌,不可用。
【備注】方中連翹、葛根、柴胡、甘草清熱解毒;生地清熱涼血;當歸、赤芍、桃仁、紅花活血祛瘀;氣為血帥,氣行血行,故復佐少量枳殼理氣,以助活血之力。全方共奏清熱解毒,涼血活血之效。
【摘錄】《醫(yī)林改錯》卷下
【處方】銀花30克,玄參20克,當歸20克,丹參20克,紅花10克,蒲公英10克,紫花地丁10克,制乳香7.5克,制沒藥7.5克,生甘草5克。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活血止痛。主瘀血阻滯,日久化熱。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摘錄】葉漢幟方
【處方】連翹3錢,絲瓜絡(luò)3錢,淡紫菜3錢,石菖蒲1錢,川連(吳萸水炒)2錢,原蠶砂地丁5錢,益母草5錢,生苡仁8錢,銀花4錢。
【功能主治】溫暑痧邪,深入營分,轉(zhuǎn)筋吐下,肢厥汗多,脈伏溺無,口渴腹痛,面黑目陷,勢極可危之證。
【用法用量】地漿或陰陽水煮生綠豆4兩,取清湯煎藥。和入生藕汁或白茅根汁,或童便1杯,稍涼徐徐服。
【摘錄】《霍亂論》卷四
【處方】連翹3錢,柴胡2錢,葛根2錢,生地5錢,赤芍3錢,紅花5錢,桃仁8錢,川樸1錢(后下),當歸1錢半,甘草2錢,蘇木2兩。
【功能主治】鼠疫。脈道阻滯,形容慘淡,神氣模糊,惡核痛甚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輕證初起,每三點鐘服1次,危證初起,兩點鐘服1次,或合數(shù)劑熬膏,連連服之。
【摘錄】《衷中參西》中冊
【處方】銀花9g,連翹6g,赤芍9g,牡丹皮9g,酒黃芩9g,天花粉9g,荊芥3g,防風3g,枳殼3g。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活瘀除風。主椒瘡。因脾胃積熱,外受風熱毒邪,結(jié)于胞瞼,絡(luò)脈不暢,氣血瘀滯而致。瞼內(nèi)發(fā)生細小顆粒,色紅而堅,狀如花椒。
【用法用量】
【各家論述】方中銀花、連翹清熱解毒散結(jié);酒黃芩、天花粉清除胃中積熱;赤芍,牡丹皮活血涼血,祛瘀通絡(luò);枳殼行脾胃之氣。
【摘錄】《張皆春眼科證治》
【處方】首烏15g,夏枯草15g,雞血藤24g,澤蘭24g,金銀花24g,玄胡12g,郁金12g,乳香6g,沒藥6g,血竭6g,丹參21g,元參21g。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清熱解毒。主血瘀毒熱證。癥見皮膚無名腫脹,發(fā)硬,色素沉著,皮膚光亮萎縮,舌質(zhì)紫黯,苔黃,脈細數(shù)有力。應(yīng)用于硬皮病,雷諾氏癥等。
【用法用量】
【摘錄】《古今名方》引天津259醫(yī)院方
看完了上面的介紹后,大家是否對解毒活血湯有一定的了解了呢。其實解毒活血湯本身是沒有什么害處的,但是因為每個人的體質(zhì)不同,有些人不適合服用,所以大家一定要在吃之前,咨詢醫(yī)生,問清楚后再食用。
我們都知道活血散癭湯對于我們的健康來講是有著極大的幫助的,但是很多人對于活血散癭湯都不是非常的了解,根本不知道這是一種什么樣的藥物,那么下面我們一起詳細了解下這個問題。
【處方】白芍 當歸 陳皮 川芎 半夏 熟地 人參 茯苓 丹皮各3克 紅花 昆布 木香 甘草節(jié)各1.5克 青皮 肉桂各1克
【功能主治】益氣補血,化痰消癭。治癭瘤已成,日久漸大,無痛無癢,氣血虛弱者。
【用法用量】上藥十五味,清水400毫升,煎320毫升。量病上下飲服,服后飲酒適量。
【摘錄】《外科正宗》卷二
【處方】白芍1錢,當歸1錢,陳皮1錢,川芎1錢,半夏1錢,熟地1錢,人參1錢,茯苓1錢,丹皮1錢,紅花5分,昆布5分,木香5分,甘草節(jié)5分,青皮3分,肉桂3分。
【功能主治】活血散癭。主癭瘤已成,日久漸大,無痛無癢,氣血虛弱者。
【用法用量】水2鐘,煎8分,量病上下服,再飲酒1小杯。
【摘錄】《外科正宗》卷六
通過上文的介紹,我們知道活血散癭湯是一種應(yīng)用很廣泛的中藥方劑,但在使用活血散癭湯之前還是要結(jié)合一下自身的體質(zhì),畢竟如果不注意的話,也會給人體的健康帶來很大的影響的。
疏筋活血湯是一種應(yīng)用非常廣泛的中藥方劑,對很多疾病都有不錯的效果,疏筋活血湯可以說是醫(yī)者喜用,患者樂意接受的一味方劑,但運用不當,服食方法不對,療效會減弱。下面來談?wù)勈杞罨钛獪闹饕πc服用時候需要注意的事項,希望能夠為大家?guī)韼椭?/p>
【處方】川芎1.8克 當歸(酒洗)3.6克 白芍(酒洗)7.5克 生地黃(酒洗)4.5克 羌活1.8克 白茯苓(去皮)2.1克 蒼術(shù)(米泔浸,炒)3克 桃仁(炒)3克 牛膝(酒炒)6克 漢防己1.8克 陳皮3克 白芷1.8克 龍膽草(酒洗)2.4克 威靈仙(酒洗)3克 防風1.8克 甘草(炙)1.2克
【功能主治】疏筋活血。治遍身走痛如刺。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古今醫(yī)鑒》卷十
上文所說的關(guān)于疏筋活血湯的功效和制作方法等大家是不是都了解了呢?我們應(yīng)該根據(jù)自己的飲食習慣來進行調(diào)節(jié)養(yǎng)生,這樣才可以對身體起到很好的養(yǎng)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