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子方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身體是智能的載體,是事業(yè)的本錢。對自己晚年負(fù)責(zé),就不應(yīng)該對晚年的健康透支。隨著社會的進步,養(yǎng)生不再是一個玄而又玄的學(xué)問,很多人生活的不幸,源于沒有注意平日的養(yǎng)生。有沒有更好的中醫(yī)養(yǎng)生方法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雞子方的功效與作用”,但愿對您的養(yǎng)生帶來幫助。
在日常生活中會看到不少人使用中藥方劑治療一些疾病,那么這種做法的療效如何呢?答案毋庸置疑。傳統(tǒng)中醫(yī)中藥已存在幾千年的歷史,足以驗證它的正確性。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一種中藥方劑雞子方。
【處方】雞子1枚,膩粉1兩。
【制法】上將雞子開破頭,傾去黃,留白和膩粉卻入殼內(nèi),濕紙蓋頭,更以濕紙裹5-6重,飯甑上蒸熟,入新汲水浸,候冷去紙,勿令水入。
【功能主治】瘰疬。
【用法用量】10-15歲分3服,7-10歲分10服,五更熟水送下。若病在膈上即吐出蟲,在下即瀉出疬子,后以訶黎勒皮少許搗末,并好茶相和,煎服。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九○
【處方】雞子3顆。
【功能主治】諸瘺下血不止,肌體黃瘦,四肢無力。
【用法用量】上以米下蒸半日,取出用黃,炒令黑色。先拭瘡汁令干,以藥納瘡孔中,即愈。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二七
看了上面的文章想必大家已經(jīng)基本上了解了雞子方的功效與作用了吧?雞子方的藥用價值極高,對調(diào)理人的身體健康有著顯著的效果。有需要的朋友可以試一試。
yS630.Com相關(guān)推薦
很多人對一些像沒藥雞子酒方之類的藥酒并不是很了解,這樣的藥酒也是比較多的,下面就詳細(xì)的介紹下沒藥雞子酒方,使得大家能有一個很好的認(rèn)識。
沒藥雞子酒方——(跌打損傷)
跌打損傷指跌打、打傷、摔傷、金刃傷、竹木傷等外傷病和燒傷、凍傷、毒蟲咬(螯)傷、毒蛇咬傷、狂犬病等損傷性疾病的范疇。選擇藥酒,應(yīng)注重辨證論治。
(《太平圣惠方》
【配方】沒藥(研末)半兩,生雞子三枚,細(xì)酒一升。
【制法】上藥先將雞子開破,取白去黃,盛碗內(nèi),入沒藥,以酒暖令熱,投于碗中令勻。
【主治】治墜落車馬,筋骨疼痛不止。
【用法】不計時候溫服。
說明:《普濟方》方中細(xì)酒作“陳酒”,余皆同上。
其實,治療疾病的方法有很多種,而采用藥酒是一個風(fēng)險比較小的方法,上文也介紹了沒藥雞子酒方對于一些疾病有一定程度的緩解,可見還是可以放心的。
雞子黃的簡介
雞子黃,中藥名。為雉科動物家雞的蛋黃。
雞子黃的功效與作用
1、富含物質(zhì)
雞子黃含大量脂肪性物質(zhì)(雞子白只含約0.1%),其中約10%是磷脂,而磷脂中又以卵磷脂為主;上述卵黃磷蛋白,在雞子黃中就是與卵磷脂相結(jié)合的。脂肪性物質(zhì)中的脂肪酸,主要是油酸(占脂肪酸46.7%)、亞油酸(19%)、亞麻酸(2.9%)、飽和酸(31.4%)。又雞子黃含膽甾醇約1.3%,葡萄糖(化合及游離)約0.3%。
2、功效作用
滋陰潤燥,養(yǎng)血息風(fēng)。治心煩不得眠,熱病痙厥,虛勞吐血,嘔逆,下痢,胎漏下血,燙傷,熱瘡,濕疹,小兒消化不良。內(nèi)服:生服、煮食或以藥汁沖服。外用:調(diào)藥涂或煮熟熬油涂敷。
3、臨床應(yīng)用
3.1、《本草逢原》:治產(chǎn)后胞衣不下,并用生者,又以煮熟去白取黃,用亂發(fā)香油熬化,涂嬰兒胎毒熱瘡。
3.2、《中國動物藥》:滋陰潤燥,養(yǎng)血息風(fēng),殺蟲解毒。治心煩不眠,虛勞吐血,肝炎,消化不良,腹瀉,漏瘡等。
3.3、《藥性論》:和常山末為丸,竹葉煎湯下,洽久瘧不差。治漆瘡,涂之。醋煮,治產(chǎn)后虛及痢,主小兒發(fā)熱。煎服,主痢,除煩熱。煉之,主嘔逆。
3.4、《千金·食治》:主除熱,火灼、爛瘡,痓。
3.5、《本草求真》:利產(chǎn)安胎。
3.6、《本草綱目》:補陰血,解熱毒,治下痢。
3.7、《本草再新》:補中益氣,養(yǎng)腎益陰,潤肺止咳,能使心腎交,能教肺腎還。虛勞吐血,均有功焉。
3.8、治少陰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煩,不得眠:黃連四兩,黃芩二兩,芍藥二兩,雞子黃二枚,阿膠三兩。上五味,以水六升,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滓,納膠烊盡,小冷,納雞子黃,攪令相得,溫服七合,日三服。(《傷寒論》黃連阿膠湯)。
3.9、治溫邪久踞下焦,既厥且噦,脈細(xì)而勁:雞子黃一枚(生用),真阿膠二錢,生龜版六錢,童便一杯,淡菜三錢。水五杯,先煮龜版、淡菜,約二杯,去滓人阿膠,上火烊化,納雞子黃,攪令相得,再沖童便,頓服之。(《溫病條辨》小定風(fēng)珠)。
3.10、治小兒驚痼:雞子黃和乳汁,量兒大小服之。(《普濟方》)。
雞子黃的市場信息
1、雞子黃的價格
雞子黃的價格約為4.5元/500克。
2、雞子黃的選購方法
為雉科動物家雞的蛋黃。因飼料能影響蛋黃的顏色,肯定蛋黃還含其它種種色素。
3、雞子黃的保存方法
雞子黃可擱置在陰涼通風(fēng)處,置干燥處。
雞子餅是一種對很多疾病都有一定療效的中藥方劑,雞子餅主要是由幾種中藥材按照一定比例制作而成的,可以說是不會對人體產(chǎn)生的任何傷害的,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下。
【別名】雞子餌
【處方】雞子2枚(取白),胡粉2錢,蠟1兩。
【制法】上熬蠟消,下雞子、胡粉,候成餅。
【功能主治】小兒一歲以上,二歲以下,赤白痢久不愈;小兒秋、夏中暴冷,忽下痢腹脹,乍寒乍熱,渴甚。
【用法用量】雞子餌(《壽親養(yǎng)老》卷四)。
【摘錄】《外臺》卷三十六引《必效方》
【處方】雞子3枚(打去殼,醋炒熟)。
【制法】上入面少許,和作餅子炙熟。
【功能主治】水痢,臍腹(疒丂)痛。
【用法用量】空腹食之。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八九
【處方】雞子1枚,胡粉1丸(碎,絹篩)。
【制法】將胡粉合雞子黃白,共搗研調(diào),熬令熟,如常雞子餅。
【功能主治】小兒秋、夏暴冷痢,腹脹,乍寒乍熱,白滯下。
【用法用量】兒年1歲食半餅,1日2次。不過2餅即愈。兒大倍作。凡羸弱不堪與藥,宜與此餅。
【摘錄】《準(zhǔn)繩·幼科》卷七引《肘后方》
有時候人們往往會莫名其妙的感覺自己情緒煩躁,無來由的發(fā)火等,這是臟腑中需要調(diào)理的征兆。中藥方劑可以溫和的梳理潛藏在我們身體中的各種負(fù)面元素,使得我們心情變得平靜。
雞子殼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中藥,對天一些體質(zhì)不好的人來說,吃雞子殼可以讓我們更好的保健身體,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雞子殼。
【別名】雞卵殼(《醫(yī)學(xué)入門》),混沌池、鳳凰蛻(《綱目》),混沌皮(《醫(yī)林纂要》),雞子蛻(《中國醫(yī)學(xué)大辭典》)。
【來源】為雉科動物 家雞 的 蛋殼 。
【化學(xué)成份】含碳酸鈣91.96~95.76%,有機物3.55~6.45%,碳酸鎂、磷酸鈣及膠質(zhì)等。殼的色素有卟啉。
【功能主治】治停飲脘痛,反胃,小兒佝僂病,各種出血,眼生翳膜,頭身瘡癤,聘耳流膿。
【用法用量】內(nèi)服:研細(xì)為散,0.5~2錢。外用:煅存性研末撒或油調(diào)敷。
【附方】①治反胃:抱出雞卵殼為末,酒調(diào)服二錢。(《綱目》)
【臨床應(yīng)用】①治療小兒營養(yǎng)不良、佝僂病、手足搐搦癥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日華子本草》。
通過上文的描述我們知道了什么是雞子殼,雞子殼有著怎樣的功效。雞子殼的藥用價值很高,有利于免疫系統(tǒng)的改善,是我們一個值得的選擇。
大家都知道雞子膏對人的健康是非常有好處的,但是很多人卻并不了解它的功效。其實了解這些功效是很有必要的,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
【處方】雞羽(燒存性)。
【功能主治】蠼螋尿射人,令人遍體瘡如湯火所傷。
【用法用量】麻油調(diào)敷。
【摘錄】方出《直指》卷二十五,名見《普濟方》卷三○八
【處方】新雞子2枚(去殼),膩粉半兩,麝香1分(研細(xì)),婦人油頭發(fā)1團(如雞子大)。
【制法】上先將雞子入銚子內(nèi)熬,次下發(fā)令消,以綿濾過,入膩粉、麝香,攪令勻,以瓷盒盛。上先將雞子入銚子內(nèi)熬,次下發(fā)令消,以綿濾過,入膩粉、麝香,攪令勻,以瓷盒盛。
【功能主治】小兒頭瘡及白禿瘡。
【用法用量】每用先洗凈患處,拭干,涂之。
【摘錄】《圣惠》卷九十
【處方】雞子5-7枚。
【功能主治】瘡痕。
【用法用量】上熟煮取黃,于鐺中炒如黑脂成膏。以布先揩破瘡瘢,然后涂膏,1日2-3次,自然瘢滅,與舊肉無別。
【摘錄】方出《圣惠》卷四十,名見《圣濟總錄》卷一○一
通過上文我們知道雞子膏對人的身體非常有好處,又是純中藥制劑,無副作用,但如果沒有需要還是不建議濫服的。
在日常生活中會看到不少人使用中藥方劑治療一些疾病,那么這種做法的療效如何呢?答案毋庸置疑。傳統(tǒng)中醫(yī)中藥已存在幾千年的歷史,足以驗證它的正確性。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一種中藥方劑雞子散。
【處方】雞蛋1個(連殼燒,研)。
【功能主治】黃疸三十六癥。
【用法用量】醋1合和勻,溫服。鼻中蟲出為效,重者不過3服。
【摘錄】《惠直堂方》卷二
【處方】人參1錢,白術(shù)1錢,茯苓1錢,甘草5分,木鱉子2錢。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小兒疳眼,生昏翳者。
【用法用量】與雞卵同煮食之。
【摘錄】《眼科錦囊》卷四
雞子散采用傳統(tǒng)的幾種純天然中藥材制成,對一些病癥有著極好的治療效果,而且無絲毫的副作用,對一些患者來說,的確是一種非常明智的選擇。
雞子白是功效非常廣泛的一種中藥材,我們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用到雞子白,雞子白也在很多疾病的治療和緩解上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現(xiàn)在我們來了解一下雞子白。
【別名】雞卵白(《別錄》),雞子清(《食療本草》)。
【來源】為雉科動物 家雞 的 蛋白 。
【化學(xué)成份】雞子白至少有3層,外層及內(nèi)層都比較稀薄,中層約占全雞子白的65%,因為其中約含0.3%的纖維狀粘蛋白,故較粘稠,而內(nèi)外2層則含此種粘蛋白極少。
【性味】甘,涼。
【功能主治】潤肺利咽,清熱解毒。治咽痛,目赤,咳逆,下肉,瘧疾,燒傷,熱毒腫痛。
【用法用量】內(nèi)服:生服、煮食,或與藥汁調(diào)服。外用:涂敷。
【注意】《食療本草》:"動心氣。不宜多食。"
【附方】①治少陰病,咽中傷生瘡,不能言語,聲不出者:半夏(洗,破如棗核)十四枚,雞子一枚(開孔去黃)。納半夏著苦酒中,以雞子殼安火上,令三沸,去滓。少少含咽之,不瘥,更作三劑。(《傷寒論》苦酒湯)
【臨床應(yīng)用】①防治瘧疾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本草經(jīng)集注》。
雞子白的功效作用等已經(jīng)在上文中有了比較詳細(xì)的描述,相信大家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對于雞子白是否還有其它的療效這個問題還需要大家進一步的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