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子常山丸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一笑煩惱跑,二笑怒氣消,三笑憾事了,四笑病魔逃,五笑人不老,六笑樂逍遙。天天開口笑,壽比彭祖高?!鄙钪薪洺A鱾鬟@些關于養(yǎng)生的名句或者順口溜,如果不需要我們的生活成悲劇,就必須注意養(yǎng)生。中醫(yī)養(yǎng)生這方面的知識您掌握多少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為您收集整理“雞子常山丸的功效與作用”,僅供您在養(yǎng)生參考。
不同的人群應該如何養(yǎng)生呢,相信這是很多人感到困擾的問題,今天就向大家推薦一種傳統(tǒng)的養(yǎng)生方法方劑養(yǎng)生。下面來介紹一下雞子常山丸。
【處方】雞子、常山、白蜜。
【制法】取雞子一枚,斷開頭,出黃及白令盡,置小鐺子中,又取常山細末,量滿前空殼,又傾鐺子中,又量白蜜還令滿殼,復傾鐺于中。三味同攪,微火煎之,勿停手,微冷可丸則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瘧疾。
【用法用量】如病人午時發(fā),巳時服30丸,欲至發(fā)時,又服30丸,用飲汁送下。欲吐任吐。如前服迄更不發(fā)者,不須服。
【注意】服藥后禁脂膩、油面、生菜、瓜果七日。
【摘錄】《外臺》卷五引《小品方》
【處方】常山3兩。
【制法】上為末,雞子白和為丸。
【功能主治】寒熱諸瘧。
【用法用量】空腹30丸,去發(fā)食久30丸,發(fā)時30丸。或吐或否。從服藥至過發(fā)時勿飲食。
【注意】忌生蔥、生菜。
【摘錄】方出《肘后方》卷三,名見《外臺》卷五
以上就是關于雞子常山丸的相關小常識,其實生活中有許多的養(yǎng)生小常識都是我們不知道的,我們平時可以多多了解一些,就能很容易的達到養(yǎng)生的效果了。
ys630.COm精選閱讀
人的一生到了一定的年齡,新陳代謝減慢,免疫機能下降,無一不提醒著我們應該好好調理身體了,中藥方劑就可以循序漸進的改善體質,增強免疫力等,下面就為大家介紹虎骨常山丸這款方劑。
【處方】虎骨頭(炙)、常山、甘草(炙)、鱉甲(炙)、烏梅(熬)、萎蕤、白薇、升麻、茯苓、石膏(研)、知母、麥門冬(去心)、豆豉(熬)、地骨白皮各等分。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瘧疾。
【用法用量】未發(fā)前,日晚空肚服20丸;至發(fā)日,平旦服40丸,如人行10里,食白粥1碗;欲發(fā)時,亦服30丸。
【注意】忌海藻、菘菜、大酢、生蔥、生菜、莧菜,3日內慎生冷。
【摘錄】《外臺》卷五引《必效方》
看了上面對虎骨常山丸的介紹我們知道,養(yǎng)生是現(xiàn)在很多人喜愛做的一件事情,養(yǎng)生對身體的幫助比較大,養(yǎng)生的方法有很多,我們一定要根據自己自身的體質狀況來選擇才是正確的養(yǎng)生之道。
隨著人們對中藥的研究的深入,人們逐漸的了解了各種中藥中的詳細的成分,也知道這些成分對于大家的健康的影響。下面就為各位朋友推薦一種中藥常山,詳細的描述一下常山的功效,希望對各位的學習和研究有一定幫助。
【英文名】RADIX DICHROAE
【別名】黃常山、雞骨常山、雞骨風、風骨木、白常山、大金刀、蜀漆[葉]
【來源】本品為虎耳草科植物 常山 Dichroa febrifuga Lour. 的干燥 根 。其嫩葉稱“ 蜀漆 ”,亦供藥用。根秋季采挖,除去須根,洗凈,曬干。枝葉夏季采集,曬干。
【性狀】本品呈圓柱形,常彎曲扭轉,或有分枝,長9~15cm,直徑0.5~2cm。表面棕黃色,具細縱紋,外皮易剝落,剝落處露出淡黃色木部。質堅硬,不易折斷,折斷時有粉塵飛揚;橫切面黃白色,射線類白色,呈放射狀。無臭,味苦。
【鑒別】(1) 本品橫切面:木栓細胞數列。皮層窄,少數細胞內含樹脂塊或草酸鈣針晶束。韌皮部較窄,草酸鈣針晶束較多。形成層顯不規(guī)則波狀環(huán)。木質部占主要部分,均木化,射線寬窄不一;導管多角形,單個散在或數個相聚,有的含黃色侵填體。薄壁細胞含淀粉粒。
【炮制】 常山 :除去雜質,分開大小,浸泡,潤透,切薄片,曬干。
【性味】苦、辛,寒;有毒。
【歸經】歸肺、肝、心經。
【功能主治】截瘧,劫痰。用于瘧疾。 蜀漆 功能主治與常山略同,但作用稍差。
【用法用量】5~9g。
【注意】有催吐副作用,用量不宜過大,孕婦慎用。
【貯藏】置通風干燥處。
【摘錄】《中國藥典》
【出處】《本經》
常山不僅有多種功效,而且它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多種食用方法,因而得到很多人的喜愛。
現(xiàn)代人壓力很大,不少朋友的工作是需要長期加班的。長期熬夜加班會很容易導致身體差。而中藥方劑其實就可以緩慢的調理人的身體,今天就向大家介紹一下常山酒的制作方法。
【處方】恒山3分,烏梅肉半兩(生用),甘草半兩(生用)。
【制法】上銼細。
【功能主治】痰實瘧,發(fā)歇不止。
【用法用量】以酒1大盞,浸1宿,早晨去滓,暖令溫,頓服。良久,以箸入喉中引之,吐出惡物立愈。
【摘錄】方出《圣惠》卷五十二,名見《圣濟總錄》卷三十五
【處方】常山1兩(切),獨頭蒜1顆(去根莖,橫切),糯米100粒,烏豆100粒,清酒1升。
【功能主治】瘧疾。
【用法用量】病未發(fā)前1日,以酒浸上藥于碗中,以白紙1張覆之,碗上橫1刀,欲發(fā)時3分飲1分,如未吐更服1分。得吐則愈。
【注意】忌生菜、生蔥。
【摘錄】《外臺》卷五引《必效方》
【處方】常山3兩,鱉甲2兩(炙),鯪鯉甲1兩(炙),烏賊魚骨1兩(炙),烏梅肉7枚,桃仁49枚(去皮尖,別搗如泥),竹葉(切)1升,豉3合(熬令香),蔥白(切)1升。
【制法】上細切。
【功能主治】瘧久難愈者。
【用法用量】合以酒3升漬,經再宿,空腹早朝溫服1合,良久取吐;如不吐,至齋午以來服之。4服如不愈,隔日更依前服必愈。
【注意】愈后10日內,不得吃冷水、粘滑、人莧、生菜。
【摘錄】《外臺》卷五引《近效方》
以上就是對中藥方劑常山酒的介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其實生病不怕,怕的就是有些人明知生病了卻不肯去看病更不肯醫(yī)治,這種心態(tài)是不能有的,如若不然的話,會使自己的健康受損。
滇常山是一種很普通的中藥。雖然它很普通,卻是有著很多神奇的功效。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別名】臭牡丹、矮桐子、臭茉莉、滇赪桐
【來源】馬鞭草科赪桐屬植物 滇常山 Clerodendron yunnanense Hu ex Hand.-Mazz.,以 根 及 葉 入藥。秋季采收根、葉,洗凈曬干。
【性味】辛,溫。
【功能主治】祛風止痛,降血壓。
【用法用量】根:0.5~1兩;葉外用適量,煎水洗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出處】《植物名實圖考》
滇常山作為一種常見的中藥材料,卻常常被人們所遺忘,其實他的功效和作用是你意想不到的,只有大家善于食用,用對方法,我相信,它對各位的身體一定會有很大的幫助的。
雞子黃的簡介
雞子黃,中藥名。為雉科動物家雞的蛋黃。
雞子黃的功效與作用
1、富含物質
雞子黃含大量脂肪性物質(雞子白只含約0.1%),其中約10%是磷脂,而磷脂中又以卵磷脂為主;上述卵黃磷蛋白,在雞子黃中就是與卵磷脂相結合的。脂肪性物質中的脂肪酸,主要是油酸(占脂肪酸46.7%)、亞油酸(19%)、亞麻酸(2.9%)、飽和酸(31.4%)。又雞子黃含膽甾醇約1.3%,葡萄糖(化合及游離)約0.3%。
2、功效作用
滋陰潤燥,養(yǎng)血息風。治心煩不得眠,熱病痙厥,虛勞吐血,嘔逆,下痢,胎漏下血,燙傷,熱瘡,濕疹,小兒消化不良。內服:生服、煮食或以藥汁沖服。外用:調藥涂或煮熟熬油涂敷。
3、臨床應用
3.1、《本草逢原》:治產后胞衣不下,并用生者,又以煮熟去白取黃,用亂發(fā)香油熬化,涂嬰兒胎毒熱瘡。
3.2、《中國動物藥》:滋陰潤燥,養(yǎng)血息風,殺蟲解毒。治心煩不眠,虛勞吐血,肝炎,消化不良,腹瀉,漏瘡等。
3.3、《藥性論》:和常山末為丸,竹葉煎湯下,洽久瘧不差。治漆瘡,涂之。醋煮,治產后虛及痢,主小兒發(fā)熱。煎服,主痢,除煩熱。煉之,主嘔逆。
3.4、《千金·食治》:主除熱,火灼、爛瘡,痓。
3.5、《本草求真》:利產安胎。
3.6、《本草綱目》:補陰血,解熱毒,治下痢。
3.7、《本草再新》:補中益氣,養(yǎng)腎益陰,潤肺止咳,能使心腎交,能教肺腎還。虛勞吐血,均有功焉。
3.8、治少陰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煩,不得眠:黃連四兩,黃芩二兩,芍藥二兩,雞子黃二枚,阿膠三兩。上五味,以水六升,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滓,納膠烊盡,小冷,納雞子黃,攪令相得,溫服七合,日三服。(《傷寒論》黃連阿膠湯)。
3.9、治溫邪久踞下焦,既厥且噦,脈細而勁:雞子黃一枚(生用),真阿膠二錢,生龜版六錢,童便一杯,淡菜三錢。水五杯,先煮龜版、淡菜,約二杯,去滓人阿膠,上火烊化,納雞子黃,攪令相得,再沖童便,頓服之。(《溫病條辨》小定風珠)。
3.10、治小兒驚痼:雞子黃和乳汁,量兒大小服之。(《普濟方》)。
雞子黃的市場信息
1、雞子黃的價格
雞子黃的價格約為4.5元/500克。
2、雞子黃的選購方法
為雉科動物家雞的蛋黃。因飼料能影響蛋黃的顏色,肯定蛋黃還含其它種種色素。
3、雞子黃的保存方法
雞子黃可擱置在陰涼通風處,置干燥處。
雞子餅是一種對很多疾病都有一定療效的中藥方劑,雞子餅主要是由幾種中藥材按照一定比例制作而成的,可以說是不會對人體產生的任何傷害的,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下。
【別名】雞子餌
【處方】雞子2枚(取白),胡粉2錢,蠟1兩。
【制法】上熬蠟消,下雞子、胡粉,候成餅。
【功能主治】小兒一歲以上,二歲以下,赤白痢久不愈;小兒秋、夏中暴冷,忽下痢腹脹,乍寒乍熱,渴甚。
【用法用量】雞子餌(《壽親養(yǎng)老》卷四)。
【摘錄】《外臺》卷三十六引《必效方》
【處方】雞子3枚(打去殼,醋炒熟)。
【制法】上入面少許,和作餅子炙熟。
【功能主治】水痢,臍腹(疒丂)痛。
【用法用量】空腹食之。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八九
【處方】雞子1枚,胡粉1丸(碎,絹篩)。
【制法】將胡粉合雞子黃白,共搗研調,熬令熟,如常雞子餅。
【功能主治】小兒秋、夏暴冷痢,腹脹,乍寒乍熱,白滯下。
【用法用量】兒年1歲食半餅,1日2次。不過2餅即愈。兒大倍作。凡羸弱不堪與藥,宜與此餅。
【摘錄】《準繩·幼科》卷七引《肘后方》
有時候人們往往會莫名其妙的感覺自己情緒煩躁,無來由的發(fā)火等,這是臟腑中需要調理的征兆。中藥方劑可以溫和的梳理潛藏在我們身體中的各種負面元素,使得我們心情變得平靜。
我們知道現(xiàn)在很多家庭都喜歡做各種各樣的藥膳方劑來服用,而一些經典的中藥方劑對身體是很有好處的哦,下面一起來看一下常山散有哪些功效作用吧。
【處方】常山38克 升麻15克 蜀漆7.5克
【制法】上三味,搗篩為散。
【功能主治】主瘧疾。
【用法用量】每服6克,加米15克,用井花水200毫升煎,去滓頓服,少間則吐,吐訖則愈。
【摘錄】《外臺秘要)卷五引《廣濟方》
【處方】川常山半兩,川大黃半兩,甘草(炙)半兩,桂心1分,烏梅肉1分。
【制法】上銼細。
【功能主治】小兒發(fā)瘧,痰壅煩悶。
【用法用量】每服1錢,井水1小盞,煎至半,候冷,未發(fā)前與之。
【摘錄】《直指小兒》卷四
【處方】恒山1兩,鱉甲1兩(涂醋,炙令黃,去裙襕),川升麻1兩,梔子仁半兩。
【制法】上為細散。
【功能主治】間日瘧,發(fā)作無時,寒熱不止。
【用法用量】空腹以溫水調2錢服。以微吐為度,未吐再服。
【摘錄】方出《圣惠》卷五十二,名見《圣濟總錄》卷三十四
【處方】鱉甲1兩(涂醋,炙令黃,去裙襕),甘草1兩(生用),冬瓜汁4合,車前葉1握(無葉取于2合),恒山半兩。
【制法】上銼。
【功能主治】溫瘧。
【用法用量】以漿水1大盞半,并冬瓜汁宿浸,欲發(fā)日五更初,以急火煎取1盞,去滓,分為2服,五更1服,取快吐3-5度;至發(fā)時又服,亦取吐3-5度。過時便得吃漿水粥補之。
【摘錄】方出《圣惠》卷五十二,名見《普濟方》卷二○○
【別名】升麻常山湯
【處方】常山5分,升麻2分,蜀漆1分。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瘧疾。
【用法用量】升麻常山湯(《圣濟總錄》卷三十五)。
【注意】忌生蔥、生菜及諸果子、生冷、油膩等物。
【摘錄】《外臺》卷五引《廣濟方》
【處方】常山3兩,羚羊角3兩(炙令焦),烏梅肉3兩,黃芩2兩,甘草1兩半(炙)。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瘧疾,連綿積日不愈。
【用法用量】以竹葉煮飲取6-7合,飲及熱用,調常山散3方寸匕,未發(fā)前1服。若愈停,不愈,臨欲發(fā)又進2方寸匕。
【注意】忌海藻、菘菜、生蔥、生菜。
【摘錄】《外臺》卷五引《備急方》
【處方】常山3兩,干漆3兩(熬煙盡),牡蠣1兩半(熬),桂心3兩,橘皮2兩,杏仁2兩(去皮尖,熬)。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久瘧。
【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先發(fā)熱,飲和服;若先寒,清酒和服之,時取未發(fā)前一食頃服。
【注意】服藥日唯須晚食,7日內慎如藥法,忌生蔥、生菜。
【摘錄】《外臺》卷五引《崔氏方》
【處方】恒山1兩,甘草半兩(生用),麝香1錢(細研)。
【制法】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鬼疰。
【用法用量】每服3錢,以水1中盞,煎至6分,去滓,食前溫服。得大吐即效。
【摘錄】《圣惠》卷五十六
【處方】常山末1兩,砒霜(研)1分,丹砂(研)1錢。
【制法】上為末,入白面糊和作餅子,油內煮焦黑為度,再研極細。
【功能主治】諸瘧,寒熱往來,止而復發(fā)。
【用法用量】每服半錢匕,夜半冷茶清調下。
【摘錄】《圣濟總錄》卷三十四
【處方】常山、梔子仁、桂(去粗皮)、赤茯苓(去黑皮)、甘草(炙,銼)各等分。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瘧病。頭痛發(fā)熱,身面黃色,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2錢匕,溫水調下,不拘時候。
【摘錄】《圣濟總錄》卷三十七
【處方】常山1兩,鱉甲(涂醋,炙令黃,去裙襕)1兩,升麻1兩,赤茯苓(去黑皮)1兩,梔子仁1兩,人參1兩。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瘧病。身黃發(fā)熱,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2錢匕,溫水調服,不拘時候。
【摘錄】《圣濟總錄》卷三十七
上面介紹了常山散是怎樣制作出來的,飲用常山散可以幫助我們治療一些方面的問題。但是想要體會到方劑帶來的好處或是功效,只有去食用它們才知道哦。大家有沒有興趣試一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