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和靈寶飲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今天不養(yǎng)生,明天養(yǎng)醫(yī)生?!惫磐駚?,人們都普通注意養(yǎng)生!很多人身體不好,和他們不注重養(yǎng)生有關(guān)系。關(guān)于中醫(yī)養(yǎng)生,我們要掌握哪些知識呢?經(jīng)過搜索和整理,小編為大家呈現(xiàn)“沖和靈寶飲的功效與作用”,希望對您的養(yǎng)生有所幫助。
大家都知道沖和靈寶飲對人的健康是非常有好處的,但是很多人卻并不了解它的功效。其實了解這些功效是很有必要的,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
【處方】羌活、防風(fēng)、川芎、生地黃、細辛、黃芩、柴胡、知母、干葛、石膏。
【功能主治】兩感傷寒,頭疼身熱惡寒,舌干口燥。
【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棗,水煎,臨服加薄荷10片,煎1沸熱服,中病即止。
【摘錄】《魯府禁方》卷一
【處方】羌活、防風(fēng)、川芎、生地黃、細辛、黃芩、柴胡、甘草、干葛、白芷、石膏。
【功能主治】兩感傷寒,頭痛惡寒發(fā)熱,口燥咽干。
【用法用量】《醫(yī)方簡義》本方用生甘草一錢,防風(fēng)一錢五分,生地四錢,柴胡一錢五分,細辛四分,白芷八分,川芎、葛根各一錢,石膏三錢,黃芩一錢。
【摘錄】《傷寒六書》卷三
大家看過對沖和靈寶飲的介紹之后,肯定有很多的想法吧,有沒有覺得很長知識呢,活到老學(xué)到老啊,中醫(yī)文化博大精深,我們一定要繼承和發(fā)揚下去。
yS630.Com相關(guān)推薦
基本上一提到?jīng)_和湯,大家都不是太陌生,但對于沖和湯具體有哪些功效,它又該怎么吃等,很多人還是不太了解,今天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
【處方】生姜120克(切,焙)草果仁(去皮)22.5克 甘草(炙)22.5克 半夏曲(炙)7.5克 白鹽(炒)30克
【制法】上為細末,入鹽和勻。
【功能主治】醒酒快膈,消痰助胃。主酒食過傷,嘔逆惡心,不思飲食。
【用法用量】每服6克,沸湯調(diào)下。
【摘錄】《楊氏家藏方》卷十六
【處方】山萸肉6克 棗仁6克(炒,研)當(dāng)歸6克 白芍4.5克(酒炒)人參6克 茯神6克 甘草1.5克 沙苑蒺藜9克 紅棗5枚 橘餅12克
【功能主治】主郁火脅痛,心煩意躁,筋節(jié)不利,入夜不寐。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醫(yī)醇剩義》卷二
【處方】柴胡1錢,黃耆1錢,當(dāng)歸(酒洗)1錢,半夏(煮)1錢,人參1錢,升麻8分,橘皮8分,甘草(炙)7分,黃柏(酒洗)5分,芍藥5分,黃芩(酒洗)4分。
【功能主治】半身不遂,語言謇澀,心神昏憒,煩躁自汗,表虛惡風(fēng),如灑冰雪,口不知味,鼻不聞香臭,聞木音則驚怖,小便頻多,大便結(jié)燥,痰嗽嗌干,疼痛不利。
【用法用量】上銼散。水煎,熱服。
【摘錄】《杏苑》卷三
【處方】羌活1錢,蒼術(shù)(制)1錢,防風(fēng)1錢,黃連1錢,川芎1錢,白芷1錢,細辛6分,甘草5分。
【功能主治】解表。主因于失調(diào),內(nèi)郁五臟,外發(fā)眼目,暴赤之發(fā),如天地疾風(fēng)暴雨之狀。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蔥頭1個(長5寸),煎熱服。次1劑不用蔥。外以2至散洗之。如重,用玄靈圣藥點之。
【摘錄】《眼科秘訣》卷一
【處方】甘草2錢半(炙),黃芩1錢半,柴胡(去梗)半兩,人參(去蘆)半兩,半夏(湯泡7次)半兩。
【功能主治】暑瘧,寒熱多痰。
【用法用量】每服3錢,水1盞半,生姜5片,大棗2枚,煎至7分,去滓溫服。
【摘錄】《魏氏家藏方》卷一
【別名】中和湯、沖元湯
【處方】人參2錢,黃耆1錢半,白術(shù)1錢半,當(dāng)歸1錢半,白芷1錢半,茯苓1錢半,川芎1錢半,皂角刺(炒)1錢半,乳香1錢半,沒藥1錢半,金銀花1錢,陳皮2錢,甘草節(jié)1錢。
【功能主治】元氣虛弱,失于補托,瘡屬半陰半陽,似潰非潰,似腫非腫。
【用法用量】中和湯(《準(zhǔn)繩·瘍醫(yī)》卷一)、沖元湯(《顧氏醫(yī)徑》卷六)。
【摘錄】《外科樞要》卷四
【別名】加減防風(fēng)通圣散
【處方】通圣散1料(內(nèi)除去芒消、黃芩不用,滑石減半)加防風(fēng)半兩,荊芥7錢半,薄荷半兩,甘草3兩(炒1兩7錢半,生用1兩2錢半),蒼術(shù)(去皮)2兩半。
【功能主治】感冒3-4日不解,微生煩渴口干。
【用法用量】加生姜、蔥白煎服。
【摘錄】《醫(yī)方類聚》卷二十三引《經(jīng)驗秘方》
【處方】生姜4兩(切、焙),草果仁(去皮)7錢半,甘草7錢半(炙),半夏曲2錢半(炙),白鹽1兩(炒)。
【制法】上為細末,入鹽和勻。
【功能主治】醒酒快膈,消痰助胃。主
【用法用量】每服2錢,沸湯點服。
【摘錄】《楊氏家藏方》卷二十
知道了沖和湯主要治療那些疾病之后,也可以了解一下沖和湯的禁忌等,以免給身體帶來一些不好的影響。
說到養(yǎng)生,很多人會侃侃而談,由此可知,大家對于養(yǎng)生的關(guān)注。那么大家了解中藥方劑嗎?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中藥方劑靈寶丸的有關(guān)介紹。
【處方】天麻(洗)1兩,天南星1兩,白附子1兩,獨活1兩,白僵蠶1兩,川烏頭(炮)1兩,羌活(洗)1兩,干蝎(全者)1兩,牛黃1分,龍腦1分(研細),麝香半兩(研細,旋入眾藥)。
【制法】上凈洗,日內(nèi)曬干,不用近水,杵為細末,煉蜜為丸,如豌豆大。
【功能主治】小兒疥瘡,及三十六種風(fēng)疾。
【用法用量】諸色風(fēng)疾,每服5丸,薄荷、溫酒送下;女人血風(fēng),更入少當(dāng)歸末,溫酒送下;如癱瘓風(fēng),下床不得,每服30丸,先用白礬半兩為末,蔥10莖,煎湯溫浴,后用薄荷汁、溫酒送下;衣被蓋出汗,別服補藥;如是男子、婦人疥癬、瘰疬,并須依前法洗浴,服30丸,出汗,當(dāng)日必愈;小兒瘡疥亦須如常浴,每1歲1丸,并須出汗,并愈。
【注意】忌食面、豬肉、魚、毒等物。
【摘錄】《博濟》卷四
【處方】天麻2兩,烏蛇(酒浸,去皮骨,炙)2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白附子1兩,芎?1兩,天南星2兩,白僵蠶(微炒)1兩,蔓荊實1兩,干姜(炮)1兩,桂(去粗皮)1兩,麻黃(去根節(jié))2兩3分,防風(fēng)(去叉)1兩半,當(dāng)歸(切,焙)3分,龍腦(研)1分,麝香(研)1分。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雞頭子大,以丹砂末為衣。
【功能主治】風(fēng)氣攻作,陰盛則厥逆,陽盛則煩惋。
【用法用量】每服1丸,溫酒送下;如急風(fēng)癱緩,每服2丸,薄荷湯送下。衣覆出汗立效。
【摘錄】《圣濟總錄》卷十二
【處方】滑石(好白者)2兩,膩粉1兩。
【制法】上先搗研滑石令極細,次入膩粉和勻,熬木瓜濃汁成膏,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十種水氣。
【用法用量】每服7丸,五更空心溫米飲送下,日只1服。服至5-7日,覺臍腹撮痛,小便多為效。覺效便服補脾胃藥。
【注意】忌鹽一百日。
【摘錄】《圣濟總錄》卷七十九
靈寶丸雖然能夠很好的緩解我們?nèi)粘R恍┘膊 5强恐絼┑墓π砭徑馐沁h遠不夠的,我們首先應(yīng)該改善飲食習(xí)慣,這才是非常重要的。
大家都知道沖和散是一味很好的中藥方劑,那知不知道沖和散的功效和作用呢?沖和散的食用方法呢?下面就一一的為大家解惑。
【別名】蒼荊散(《醫(yī)學(xué)入門》卷八)。
【處方】蒼術(shù)1.8千克 荊芥穗900克 甘草375克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主外感風(fēng)寒挾濕,身體沉重,肢節(jié)酸疼,項背拘急,頭目不清,鼻塞聲重,伸欠淚出,氣壅上盛,咽渴不利,胸膈凝滯,飲食不入。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230毫升,煎至180毫升,去滓熱服,不計時候;藥滓再煎。
【摘錄】《百一選方》卷七
【別名】敗毒散
【處方】白藥子1分,甘草(炙)1分,雄黃1錢(醋淬)。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退熱解躁。主小兒斑痘瘡。
【用法用量】敗毒散(《普濟方》卷四○三)。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六九
【別名】蒼荊散
【處方】蒼術(shù)60兩,荊芥穗30兩,甘草12兩半。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寒溫不節(jié),將攝失宜,或乍暖脫衣,盛熱飲冷,或坐臥當(dāng)風(fēng),居處暴露,風(fēng)雨行路,沖冒霜冷,凌晨早出,呼吸冷氣,或久晴暴暖,忽變陰寒,久雨積寒,致生陰濕。使人身體沉重,肢節(jié)酸疼,項背拘急,頭目不清,鼻塞聲重,伸欠淚出,氣壅上盛,咽渴不利,胸膈凝滯,飲食不入。傷風(fēng)、覺勞倦。
【用法用量】蒼荊散(《醫(yī)學(xué)入門》卷八)?!夺t(yī)學(xué)入門》本方用蒼術(shù)、荊芥各等分,甘草減半。
【摘錄】《百一》卷七
【處方】荊皮1兩,獨活5錢,赤芍5錢,白芷3錢,南星1錢半,半夏1錢半,南木香2錢,菖蒲2錢。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咽喉病屬陰證者。
【用法用量】調(diào)白酒敷。
【摘錄】《喉舌備要》
【處方】紫荊皮5兩(炒),獨活3兩(炒),赤豆2兩(炒),白芷1兩(生研),石菖蒲1兩(生研)。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活血消腫。主癰疽初起,紅腫疼痛。
【用法用量】以蔥頭煎濃湯,或用溫酒,調(diào)敷患處。
【摘錄】《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南京方)
經(jīng)過上面詳細的分析之后大家也都知道了沖和散的功效作用等,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平時要多注意自身的鍛煉,增強抵抗力,這樣才能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藥物也只是一個輔助的手段。
中藥方劑是種好東西,大自然界中的藥材經(jīng)過泡制等工序后都會變成養(yǎng)生的好利器,靈寶丹也是其中之一。那么你知道靈寶丹的功效與作用是什么嗎?
【別名】歸命丹、返魂丹
【處方】硫黃(打如皂莢子大.絹袋盛.以無灰酒煮三伏時.取出研如粉)一兩,自然銅(打碎.研細如粉)一兩,雄黃(打如皂莢子大.絹袋盛.以米醋煮三伏時.取出研如粉)一兩,光明砂(打如皂莢子大.絹袋盛.以蕎麥灰汁煮三伏時.取出研如粉)一兩半。
【功能主治】治中風(fēng)手足不仁,言語蹇澀?;蛲催B骨髓,或痹襲皮膚,瘙癢如蟲行,頑痹如鐵石,或多痰好睡;或健忘多嗔,血脈不行,肉色干瘦;或久在床枕,起便須人,語澀面浮,惟覺不健;或偶縈疾苦,卒暴而終,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凡治風(fēng)病及撲傷肢節(jié),不問輕重年月淺深,先以茶清調(diào)下紅雪通中散一、二錢(方見卷之六)。須臾,以熱茶投令宣瀉一、兩行,便依法煎生姜黑豆湯,下三粒。當(dāng)以他人熱手更摩所患處,須覺熱徹,當(dāng)覺肉內(nèi)有物如火至病所。一、二百日及一年內(nèi)風(fēng)疾下床不得者,十服后便可行步。如患至重者,每利一度后,隔日服五粒,又住三、五日即更利,不過三十粒,平復(fù)如故。若打撲損多年,每遇天陰疼痛動不得者,可五、七服。如患風(fēng)疾及撲傷肢節(jié),十年五歲運動不能者,但依法服之,十粒便效,重者不過三十粒。
【備注】有三名,一名歸命丹,又名返魂丹,入芒硝者名破棺丹。
【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別名】歸命丹、返魂丹
【處方】光明砂1兩半(打如皂莢子大,絹袋子盛,以蕎麥灰汁煮3復(fù)時取出,研如粉),硫黃1兩(打如皂莢子大,絹袋子盛、以無灰酒煮3復(fù)時,取出研如粉),雄黃1兩(打如皂莢子大,絹袋子盛,以米醋煮3復(fù)時,取出研如粉),自然銅1兩(先搗碎,細研如粉)。以上4味,用1有蓋瓷瓶子,先以金箔3片,鋪子瓶子底上,便入硫黃,又以金箔2片蓋之;次入雄黃,又以金箔2片蓋之;次入朱砂,又以金箔2片蓋之;次入自然銅;又以金箔3片蓋之;以瓶子蓋合,卻不用固濟,于灰池內(nèi)坐瓶子令穩(wěn),以火養(yǎng)3日3夜。第1日用熟炭火半斤,圍瓶子,去瓶子3寸;第二日用熟火10兩,去瓶子2寸半;第3日用火1斤,去瓶子2寸;以火盡為度。候冷,取藥出瓶子,以紙3重裹藥,于凈濕土中培,至來旦取出,更研令細。磁石(以醋淬20遍,搗羅,細研如粉)3分,陽起石(研如粉)3分,長理石(細研如粉)3分,紫石英(細研如粉)3分。用1有蓋瓷瓶子,先磁石,次入陽起石,次入長理石,次入紫石英,其所入金箔,1依前法,以蓋子合之,其口不固濟、用火養(yǎng)3日3夜。第1日用熟炭火1斤,去瓶子3寸;第2日用火3斤,去瓶子2寸;第3日用火半秤,去瓶子3寸。1日至夜,任火自消,候冷取出藥,用紙裹入濕土中培,至來旦取出,更研令極細。牛黃1兩,龍腦1兩,麝香1兩,膃肭臍(酒刷,微炙)1兩,龍齒1兩,虎脛骨(涂酒炙令黃)1兩(上6味為末,更細研如粉),鐘乳10兩(以絹袋子盛,先以長流水煮半日,后棄其水,別用水5斗,煎取1斗,煮后草藥,留鐘乳水3合,磨生犀角3分),遠志(去心)1兩1分,巴戟1兩1分,苦參1兩1分,烏蛇(酒浸,去皮骨,微炙)1兩1分,仙靈脾1兩1分,天麻1兩1分(上6味,粗羅為散,以前鐘乳水1斗,煎至7升,用生絹袋濾去滓,澄清)。木香1兩半,肉豆蔻(去殼)1兩半,鹿茸(去毛,涂酥炙微黃)1兩半,桂心1兩半,延胡索3分,木胡桐淚3分(上6味,為粗末,以前鐘乳汁7升、煎至4升,以生絹濾去滓,澄清),半夏(湯洗7遍,去滑)1兩,當(dāng)歸1兩(上二味,為粗散,以前鐘乳汁4升,煎至3升,以生絹濾去滓,澄清),皂莢子仁1兩半(搗羅,研如粉),川芒消1兩(細研),生地黃汁1升,無灰酒、童便1升。
【制法】上件地黃汁等,合前藥汁,共計6升,納銀鍋中,于靜室內(nèi),以文火養(yǎng)至1升,下金石藥末在內(nèi),以柳木篦攪,勿令住手,看稀稠得所,去火,然后入牛黃等6味,攪令極勻,即下皂莢仁末,及磨了犀角水,以綿濾過,入藥內(nèi),然后于乳缽內(nèi),以乳槌用力研3000-5000下,緣此藥極粘如膠。研訖,分為三分,一份入上件芒硝,別更研令勻,并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中一切風(fēng),牙關(guān)緊急,及尸厥暴亡者;或打撲損多年,天陰即疼痛,動不得者。
【用法用量】本方加芒消,名“破棺丹”。
【摘錄】《圣惠》卷二十五
【處方】天靈蓋1枚,(涂酥炙),鬼箭羽1兩,白術(shù)(炒)1兩,虎頭骨(涂酥炙)1兩。
【制法】上為末,別入丹砂、雄黃、麝香各5錢,同研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虛勞,精神恍惚,悸動不定,煩熱體痛。
【用法用量】每服10-20丸。煎安息香湯送下;米飲亦得,1日2次。
【摘錄】《普濟方》卷二三三
【處方】木香半錢,沉香半錢,乳香半錢。
【制法】上為末,將巴豆皮退去凈,去油用2錢,加大棗2個,去皮搗成膏,和藥收之。
【功能主治】推積滯,除腹痛。主一切無名腫毒、惡瘡。
【用法用量】每服1丸,如綠豆大,涼水送下。如欲過3行,先吃涼水3口,然后用涼水送下。如欲五行、六行,依數(shù)吃水。
【摘錄】《臞仙活人方》卷下
【處方】茅術(shù)1兩5錢,辰砂3兩,麝香2錢5分,甘草1兩,麻黃1兩,丁香3錢,天麻1兩,大黃1兩,月石5錢,雄黃1兩5錢,冰片5分,沉香3錢,蟾酥4錢5分。
【制法】上為細末,燒酒泛為丸,辰砂為衣,如芥子大。
【功能主治】耳根毒。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甘菊湯送下。
【摘錄】《瘍科捷徑》卷上
【處方】川烏(去皮尖,略炮)3兩,五靈脂3兩,沒藥1兩半,胡椒半兩,木香1分,乳香(研)1分,朱砂(研)1分,麝香1分(和朱砂為衣)。
【制法】上將前五味為細末,擇辰日辰時,取東方井花水,入乳香末和前藥末為丸,如豆大,以朱砂、麝香為衣。
【功能主治】一切諸風(fēng),癱瘓傷風(fēng)。
【用法用量】每服1粒,生姜2片,同嚼,茶酒任下,不拘時候。如傷風(fēng)頭痛,及胎風(fēng),荊芥湯下。
【摘錄】《簡易》引《葉氏方》(見《醫(yī)方類聚》卷二十)
通過小編介紹的靈寶丹的詳解,大家是不是對靈寶丹更有了解了呢?如果沒有很了解的話,大家可以多看幾遍哦,靈寶丹的功效與作用還有很多,適量的服用還是挺好的,可以使身體更健康呢。
春夏交際是人抵抗力最差的一個時刻,這個時候的我們很容易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出現(xiàn),中藥方劑在這些小病癥上的效果都是非常好的,下面我們來介紹一種中藥方劑沖和膏。
【處方】赤芍2兩,白芷1兩,防風(fēng)1兩,獨活3兩,龍腦3錢,石菖蒲1兩5錢。
【制法】各取凈末,以瓷瓶收貯,不可泄氣。
【功能主治】外癥初起,堅腫色淡。
【用法用量】臨用時姜汁、(氵上兇))醋調(diào)敷,日1換。
【摘錄】《古方匯精》卷二
【處方】紫荊皮、乳香、甘草、杭白芷、沒藥各等分。
【制法】上為極細末。
【功能主治】清熱除濕,活血化瘀。主癰瘍之癥,似潰非潰,介于半陰半陽者。
【用法用量】外涂。
【各家論述】此方與《外科正宗》沖和膏不同,無獨活、赤芍、菖蒲,而用乳香、沒藥、甘草,除濕之力輕,而活血通絡(luò)之力重,是其特點。
【摘錄】《慈禧光緒醫(yī)方選議》
經(jīng)常性不注意飲食健康的人們一定要注意,我們在選擇沖和膏等藥物的時候需要根據(jù)我們的體質(zhì)。我們在腸身體不適的時候不能單單靠藥物來化解,還應(yīng)該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xí)慣才能夠很好的遠離疾病。
對于靈寶救苦丹,我想有些人可能聽說過,甚至服用過,但是有些人就是沒有聽說過了。沒有聽說過的沒關(guān)系,接下來我就來給大家好好講講什么是靈寶救苦丹。
【處方】麝香5分,番蟾酥(酒化)5分,真狗寶5分,西牛黃5分,廉珍珠3分,梅冰片2分,明硼砂5分,草河車1錢,真熊膽3分,真山上百草霜1錢(如無,用陳京墨代),真血竭5分,去油乳香5分,去油沒藥5分,生大黃1錢(勿見火),明雄黃(制)5分,飛凈朱砂5分,生玳瑁5分,真琥珀5分,烏沉香2分,青木香3分。
【制法】上為極細末,用頭生男孩人乳和化為丸,每丸1分,真金箔5分為衣。
【功能主治】止痛護心,解毒化膿。主癰疽發(fā)背,疔瘡、內(nèi)癰,惡癘、蠱毒,爛喉丹瘀、霉瘡結(jié)毒,一切無名腫毒,已潰未潰,毒邪毒火。
【用法用量】每服1丸,重者2-3丸,陳紹酒送下,以醉取汗為度。并可外敷。
【注意】孕婦忌服。
【摘錄】《經(jīng)驗各種秘方輯要》
靈寶救苦丹采用傳統(tǒng)的幾種純天然中藥材制成,對一些病癥有著極好的治療效果,而且無絲毫的副作用,對一些患者來說,的確是一種非常明智的選擇。
養(yǎng)生的方法很多,實踐證明中藥中的方劑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今天為大家介紹一種療效非常好的方劑靈寶膏!
【處方】黃丹3錢,乳香3錢,蜜2兩。
【制法】上以瓷器安藥在中,慢火熬成膏子,地下出火毒。
【功能主治】遠年近日目疾。
【用法用量】每1豆大,涂目四傍。目熱赤,以生地黃汁調(diào),或龍腦薄荷汁調(diào);風(fēng)氣眼,荊芥湯調(diào);爛瞼風(fēng)眼,用楓木水調(diào)。如無楓木水只用飯湯調(diào)涂;虛眼,煎黃耆湯調(diào)涂。
【摘錄】《普濟方》卷八十六引《朱氏家藏方》
【處方】大瓜蔞10枚,(隔2-3年陳者,盡去其皮,留瓤子,約有半升許,用砂盆研細如粉),新胡桃10枚,(不油者,湯去膜,研細如粉),滴乳香10塊(如大指頭,大乳缽內(nèi)研細如粉)。
【制法】上用白沙蜜10兩,同前藥于銀石器內(nèi)極慢火熬3時辰,其稠如餳糖,多合少合準(zhǔn)此。
【功能主治】一切癰疽、腦疽、發(fā)背等疾。
【用法用量】每服2匙,無灰酒半盞調(diào)下,不拘時候。甚者不過2-3服。
【摘錄】《集驗方"洪氏集驗方
以上就是本文對靈寶膏的一些介紹,其實養(yǎng)生方劑還是很值得我們來研究的,因為,它在中醫(yī)養(yǎng)生領(lǐng)域占了一席之地,而且獨樹一幟,有自己的特色和風(fēng)格。
各種中藥方劑都有自己獨特的功效,在電視上大家應(yīng)該都看過關(guān)于中藥方劑的介紹,它能夠很好的提高人體的免疫力,而且沒有什么副作用,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中藥方劑沖和仙膏的作用。
【別名】黃云膏(《集驗方"仙傳外科集驗方》)、仙膏(《集驗方"仙傳外科集驗方》)、陰陽散(《外科樞要》卷四)。
【處方】川紫荊皮150克(炒。又名紅肉,又曰內(nèi)消)獨活90克(炒,不用節(jié))赤芍藥60克(炒)白芷30克(不見火)木蠟(即石菖蒲。隨證加減)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疏風(fēng)散寒,活血消腫。主癰疽發(fā)背,陰陽不和,冷熱不明者。
【用法用量】蔥湯或熱酒調(diào)敷患處。
【注意】如熱勢過盛,只宜用蔥泡湯調(diào)敷,切不可用酒調(diào)敷。
【摘錄】《集驗方"仙傳外科集驗方》
以上就是對中藥方劑沖和仙膏的介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其實生病不怕,怕的就是有些人明知生病了卻不肯去看病更不肯醫(yī)治,這種心態(tài)是不能有的,如若不然的話,會使自己的健康受損。
防風(fēng)沖和湯在中醫(yī)學(xué)上屬于是一種效果很好的中藥方劑。根據(jù)相關(guān)的一些醫(yī)學(xué)研究上認(rèn)為,這樣的中藥試劑十分的安全、有效,適合很多疾病的癥狀,下面就去認(rèn)識下防風(fēng)沖和湯這種方劑吧。
【處方】防風(fēng) 白術(shù) 生地各4.5克 羌活 黃芩 白芷 甘草各3克 川芎1.5克
【功能主治】主傷風(fēng)有汗,脈浮緩。
【用法用量】水煎,溫服。
【摘錄】《醫(yī)學(xué)入門》卷四
【別名】加減沖和湯
【處方】羌活1錢半,防風(fēng)1錢半,白術(shù)1錢,川芎1錢,白芷1錢,生地黃1錢,黃芩1錢,細辛5分,甘草5分。
【制法】上銼。
【功能主治】春夏秋感冒風(fēng)寒,頭痛身熱,自汗惡寒,脈浮緩。
【用法用量】入生姜3片,蔥3莖,煎服。
【摘錄】《東醫(yī)寶鑒·雜病篇》卷三
對于文章介紹的關(guān)于防風(fēng)沖和湯的相關(guān)知識,相信大家都有了不同程度的了解,同時也可以多去了解一些相關(guān)的醫(yī)學(xué)常識,在豐富閱歷的同時增加對醫(yī)藥常識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