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癥丸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養(yǎng)生之道,常欲小勞,但莫大疲,及強所不能耳?!鄙鐣陌l(fā)展,人們對養(yǎng)生越來越看重,那些不注重養(yǎng)生的人,必然會遭到生活的報復(fù)。中醫(yī)養(yǎng)生有哪些好的理念呢?考慮到您的需要,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編輯了“酒癥丸的功效與作用”,大家不妨來參考。希望您能喜歡!
酒癥丸,大家估計不會陌生吧,都應(yīng)該多多少少知道一點。但是你真的了解酒癥丸嗎?如果不是很清楚的話,不妨瀏覽一下本篇文章哦。
【處方】雄黃(揀)6個(如皂莢子大),巴豆(不去皮,不出油)15個,蝎梢15個。
【制法】上為細末。入白面稱5兩半,滴水和如豌豆大,候稍干,入麩內(nèi)同炒香。將1粒放水中,如藥粒浮于水上,即去麩不用。
【功能主治】飲酒過度,頭旋惡心,嘔吐不止;及酒積停于胃間,遇飲即吐,久而成癖。
【用法用量】每服2粒,食后溫酒送下。尋常傷酒,每服1粒,茶、酒任下。
【摘錄】《局方》卷三(紹興續(xù)添方)
【處方】寒食面半斤,神曲3兩,雄黃2錢,巴豆50個(去皮心膜,不去油)。
【制法】上為細末,滴水為丸,如梧桐子大,陰干,用谷糠同藥丸一處,炒令糠焦為度。
【功能主治】男子婦人一切酒食所傷,日久成積,心腹脹滿,不思飲食,四支無力,時發(fā)寒熱,涎痰咳嗽,兩脅刺痛及肚里疼。
【用法用量】每服2-3丸,茶、酒任下,不拘時候。傷食后溫水送下;心氣痛,醋湯送下。若取轉(zhuǎn)使物隱破2丸,臨臥冷水送下。常服1丸,食后茶、酒任下。
【注意】孕婦人不可服。
【摘錄】《御藥院方》卷三
【處方】甘草半兩,半夏(生姜制)半兩,白茯苓半兩,神曲半兩,麥糵半兩,大戟半兩,葛根半兩,雄黃半兩,巴豆2錢(去油)。
【制法】上為細末,水浸蒸餅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消酒積。主積聚。
【用法用量】每服7丸,生姜湯送下。以利為效。
【摘錄】《醫(yī)方類聚》卷一一三引《醫(yī)林方》
【處方】大麥糵不拘多少(醋浸半日取出,炒,如芽子熟取出,掾子芽子在,炒干)。
【制法】上為細末,醋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積聚。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熱酒送下,不拘時候。
【摘錄】《醫(yī)方類聚》卷一一三引《煙霞圣效》
【處方】川黃連1兩,巴豆半兩(和皮用)。
【制法】上為細末。雄黃一分別研極細,與前2味同研勻,用寒食曲10兩,如無,以白面代之,與前3味同研極勻,滴水為丸,如梧桐子大,用平底兒鐺,于木炭火上,不住手攪之,直候水內(nèi)浮為度。
【功能主治】酒癥。
【用法用量】每服1丸。如是傷酒,每服2丸,燒生姜1塊,細嚼,酒送下。
【摘錄】《醫(yī)方類聚》卷一一三引《煙霞圣效》
【處方】白茯苓半兩,木豬苓半兩,蒲黃半兩,神曲1兩,白丁香1兩,大麥糵1兩,干葛1兩,葛花1兩(生用)。
【制法】上8味,以神曲末2兩半,滴水調(diào)成糊,拌和前末為丸,如梧桐子大,放1宿,用陳粟米同炒藥丸,每丸子有竅出,香熟為度。
【功能主治】酒癖引飲,唾涎,頭痛背倦,小便赤數(shù)。
【用法用量】每服5-7丸,酒送下,不拘時候。
【摘錄】《雞峰》卷九
【處方】巴豆160個(150個去皮膜,紙上炒去油,10個不去皮生用),半夏1錢半,粉霜1錢半,神曲半兩,乳香1錢,面1斤,硇砂1錢半,輕粉1錢半。
【制法】上將麥糵末半兩,用水半碗,熬麥糵末至8分一盞,去滓,再入黃連2-3錢熬成水黃,和硬軟得所,少水只熬黃連,水添為丸,如小豆大,曬干,用陳粟米半升炒丸子如銀褐色為度。
【功能主治】開胃取痰。主酒積。
【用法用量】每服1-2丸,食前開胃口,食后止痰涎嗽,生姜酒送下;消食,濃煎蘿卜湯送下,中酒,嚼丁香,生姜酒送下3丸。
【摘錄】《雞峰》卷九
【處方】大藥半兩,小藥半兩,半夏半兩,巴豆2錢,大麥糵半兩,雄黃5銖。
【制法】上為細末,卻合作一處,再研勻細,蒸餅劑為丸,如梧桐子大,放半日之間,欲干不干,卻于銚內(nèi)用麩炒令香熟,勿令大焦,放水上藥丸于浮為度。
【功能主治】酒積,諸藥不效者。
【用法用量】用溫酒下1丸為候,若服2丸,微利,取下酒積食勞之病。
【摘錄】《雞峰》卷九
上文是對酒癥丸的一些相關(guān)介紹,我們知道中藥是中國傳統(tǒng)治病、調(diào)養(yǎng)的一種有效手段,而只要是藥物一般情況下都會有副作用,只是大小程度不同而已,酒癥丸也不例外,所以我們在食用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用量。
Ys630.com相關(guān)知識
說到酒積丸,大家都能猜到它是一種藥方,但是這個藥方的配方,以及它是用來治療什么病的等等,基本都不知曉。那么,下面就來一一介紹一下。
【處方】烏梅肉30克 半夏曲21克 青木香12克 枳實15克 砂仁1.5克 杏仁9克 巴豆霜3克 黃連(酒浸一宿)30克
【制法】上為末,蒸餅為丸,綠豆大。
【功能主治】治飲酒受傷成積,面色黃黑,腹部腆脹,時嘔痰水者。
【用法用量】每次8丸,白湯吞下。
【備注】本方在原書中無方名,現(xiàn)據(jù)《東醫(yī)寶鑒·雜病篇》卷六補。
【摘錄】《醫(yī)學(xué)綱目》卷二十五
【處方】神曲(炒)1錢,麥糵(炒)1錢,硇砂1字(別研),白面4兩,巴豆60粒(取霜),黃連1字。
【制法】上為細末,沸湯和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酒癖不消,心腹脹悶,噫酢吞酸,噦逆不食,脅肋刺痛。
【用法用量】每服3丸,嚼,食后煨生姜溫酒下。
【摘錄】《楊氏家藏方》卷五
以上就是本文對酒積丸的一些介紹,其實養(yǎng)生方劑還是很值得我們來研究的,因為,它在中醫(yī)養(yǎng)生領(lǐng)域占了一席之地,而且獨樹一幟,有自己的特色和風(fēng)格。
中藥方劑是傳統(tǒng)醫(yī)學(xué)的一枚瑰寶,它主要依賴于君、臣、佐、使藥這幾大部分。雖然見效慢,但是因為對人體幾乎沒有任何的副作用而備受養(yǎng)生人群的青睞。化癥丸就是一種中藥方劑,你對它了解嗎?
【處方】硇砂半兩(細研),巴豆10枚(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五靈脂半兩,干姜半兩(炮裂,銼),雄雀糞半兩(微炒黃),豬牙皂莢半兩(去皮,涂醋,炙令黃,去子)。
【制法】上為末,同研令勻,用醋煮面糊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婦人食癥,腹脹氣急,面目浮腫,四肢無力。
【用法用量】每服5丸,空心以溫酒送下。
【摘錄】《圣惠》卷七十一
【處方】巴豆5兩(去油膜),蓬莪術(shù)3兩(醋煮),荊三棱3兩(醋煮),丁香皮2兩,木香1兩半,厚樸3兩,石菖蒲2兩,良姜1兩,虻蟲1兩半,川牛膝1兩,香附子4兩,石蓮2兩。
【制法】上為細末,稀面糊為丸,如小綠豆大。
【功能主治】丈夫、婦人、小兒年深日近,沉積癥塊,面色黃青,時上搶心,吐水吞酸,舌生白沫,婦人積年月經(jīng)不調(diào),漸成血氣或蠱塊,中焦之間,覆如杯碗,連年累月,漸至瘦瘠,寒熱往來,一切脾胃受寒,久不痊愈之疾。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醫(yī)學(xué)綱目》引作“治癥丸”?!夺t(yī)學(xué)綱目》有丁香、薏苡仁、使君子。
【摘錄】《續(xù)本事》卷一
以上就是對于化癥丸的一些介紹,由于每個人的體質(zhì)等的不盡相同,同一種方劑起到的效果很可能也是不太一樣的,所以大家應(yīng)該根據(jù)自身的實際情況服用,不要盲目跟風(fēng)。
認識讀書丸酒是正確使用讀書丸酒的前提。雖然服用簡便,卻也要對它的配方和制作方法以及功效作用等有一定的了解才行。下面是一些關(guān)于讀書丸酒的簡單 介紹。
讀書丸酒
【來源】《經(jīng)驗方》
【原料】遠志、熟地、菟絲子、五味子各36克,石菖蒲、川芎各24克,地骨皮48克,白酒1200克。
【制作】將上藥加工粗碎,裝入細紗布袋扎緊口,放入壇內(nèi),倒入白酒,加蓋封固,置陰涼處,經(jīng)常搖動。7天後開封過濾即可。
【功效】補益心腎,益智健腦。適用于健忘,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多夢,心悸怔忡,頭昏目眩,耳鳴,腰膝酸軟等癥。
【用法】早、晚各一次,每次15—30毫升。
通過上文我們已經(jīng)知道讀書丸酒對我們的身體還是有著不錯的調(diào)理效果的,不過讀書丸酒雖說可以治療病癥,但是還是不能夠過量的食用,這樣會對身體非常不利。
對于酒浸牛膝丸,有的人或許還不太熟悉,其實酒浸牛膝丸是一種中藥方劑,對很多的疾病都有很好的治療效果。關(guān)于酒浸牛膝丸的功效與作用將會在下文中給您介紹。
【別名】牛膝丸
【處方】牛膝3兩(炙黃),川椒半兩(去目并合口者),附子1個(炮,去皮臍),虎脛骨(真者)半兩(醋炙黃)。
【制法】上(口父)咀。用生絹袋入藥扎口,用煮酒1斗,春、秋浸10日,夏浸7日,冬浸14日。
【功能主治】腰酸腳軟,腳氣寒痛。腳氣枯瘦,冷淡。寒勝無汗,攣急掣痛。
【用法用量】牛膝丸(《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九)。
【注意】忌食動風(fēng)等物。
【摘錄】《本事備錄》卷四
像酒浸牛膝丸之類的這些中藥的方劑都是把幾種中藥材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后再經(jīng)過反復(fù)的療效驗證其可行性后才會運用的,大家可以放心服用。但如果出現(xiàn)什么不適,一定要即時就診。
酒蒸黃連丸屬于是一種中藥方劑,在平時的時候是可以治療一些疾病的。并且使用酒蒸黃連丸對于人體的健康是很有好處的。接下來我們?yōu)榇蠹以敿毜慕榻B一下。
【別名】酒煮黃連丸、酒連丸、黃龍丸、小黃龍丸、獨連丸
【處方】黃連4兩(以無灰好酒浸面上約1寸,以重湯熬干)。
【制法】上為細末,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膈熱,解酒毒。除熱氣,止煩渴,厚腸胃。主胃腸積熱,瀉痢,消渴,反胃嘔吐。暑毒伏深,及伏暑發(fā)渴者。酒痔下血。嘔吐惡心,傷酒過多,臟毒下血,大便泄瀉。消癉。傷于酒,每晨起必瀉,身熱下痢鮮血,煩渴多渴,或傷熱物過度。三消。一切熱瀉。嘈雜吞酸,噎膈反胃,吐酸、干嘔、胃痛、挾蟲者。酒癉。砂疥。
【用法用量】酒煮黃連丸(《雞峰》卷五)、酒連丸(《三因》卷十五)、黃龍丸(《局方》卷二吳直閣增諸家名方)、小黃龍丸(《得效》卷二)、獨連丸(《普濟方》卷一七七引《神效方》)。
【各家論述】《醫(yī)方考》:黃連,苦寒枯燥之物也??嗪誓軇贌?;枯燥,故能勝濕。而必煮以酒者,非酒不能引之入血也。
【摘錄】《活人書》卷十八
【處方】黃連1斤(用好酒浸2日,入鍋內(nèi)蒸透為度,取出曬干,留酒和面糊),干姜半斤,枳殼半斤,木香4兩。
【制法】上為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解酒毒。主酒食過度,便血臟毒,諸種痔滿,瀉痢赤白,臟腑(疒丂)痛,胸膈痞悶,氣不舒暢。
【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飯飲送下,不拘時候。
【摘錄】《普濟方》卷三十七引《德生堂方》
【處方】黃連1斤(酒浸蒸),苦參2兩。
【制法】上為末。黃連余酒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諸痔瘡及便血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50-60丸,米飯送下,不拘時候。
【摘錄】《普濟方》卷二九六引《德生堂方》
上面是關(guān)于酒蒸黃連丸這種中藥方劑的一個簡單的介紹,通過這些我們可以了解到酒蒸黃連丸中含有各種各樣的營養(yǎng)元素,對于治療和預(yù)防一些疾病都有很大的功效。日常生活中大家可以在有關(guān)人士的指導(dǎo)下食用。
酒煮當歸丸是在傳統(tǒng)的中醫(yī)的理念下研究出來的,治療效果很好,無副作用。能從根本上解決患者對疾病的困擾,一起來看一下酒煮當歸丸的相關(guān)知識。
【處方】茴香5錢,黑附子(炮制,去皮臍)7錢,良姜7錢,當歸1兩(上4味銼如麻豆大,以上等好酒1升半同煎至酒盡,焙干),炙甘草5錢,苦楝(生用)5錢,丁香5錢,木香1錢,升麻1錢,柴胡2錢,炒黃鹽3錢,全蝎3錢,延胡索4錢。
【制法】上與前4味藥同為細末,酒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升陽勝濕。主(疒頹)疝,白帶下注,腳氣。腰以下如在冰雪中,以火焙炕,重重厚綿衣蓋其上,猶寒冷不任,面白如枯魚之象,肌肉如刀割削瘦。小便不止,與白帶長流而不禁固,自不知不覺,面白目青,藍如菜色,目(目巟)(目巟)無所見,身重如山,行步倚側(cè),不能安地,腿膝枯細,大便難秘,口不能言,無力之極,食不下,心下痞,煩心懊憹,不任其苦,面停垢,背惡寒,小便遺而不知,此上中下三陽真氣俱虛竭。胃虛之極,噦嘔不止,脈沉厥緊而澀,按之空虛。小腹下痛。
【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空心淡醋湯送下。
【摘錄】《蘭室秘藏》卷中
以上就是本文對酒煮當歸丸的一些介紹,我們在平時生活中可以多多積累這方面的信息,一定會對周圍的人有所幫助的。
在日常生活中會看到不少人使用中藥方劑治療一些疾病,那么這種做法的療效如何呢?答案毋庸置疑。傳統(tǒng)中醫(yī)中藥已存在幾千年的歷史,足以驗證它的正確性。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一種中藥方劑酒煮黃連丸。
【處方】黃連(去須)150克 厚樸(去粗皮)90克 肉豆蔻30克(面裹煨)
【制法】上并銼,用無灰酒,米醋各200毫升,慢火熬盡,曬干為末,再用酒、醋打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厚腸胃,止泄瀉。治泄瀉,痢疾。
【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米飲送下。
【摘錄】《魏氏家藏方》卷七
有關(guān)酒煮黃連丸的食用方法等今天就先為大家介紹到這里,希望能給大家?guī)韼椭?。另外,在生活中還有很多有關(guān)這方面的小常識,大家不妨多多的留意一下,這樣可以很好的幫助改善身體的質(zhì)量,提高生活和工作的效率。
對于治療疾病,很多人會選擇中醫(yī)來調(diào)理,事實也證明中醫(yī)調(diào)理時間雖然長了些,但效果是很不錯的,今天就為大家推薦一種療效非常好的中藥方劑小兒四癥丸,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處方】廣木香6克 蘇葉45克 陳皮 厚樸(姜制)藿香 白術(shù)(麩炒)茯苓(去皮)炒麥芽 炒蒼術(shù)各30克 花粉 澤瀉 山揸 豬苓 制半夏各22.5克 白芷 桔梗 滑石 砂仁各15克 神曲(麩炒)22.5克
【制法】上藥十九味,共為細粉,每細粉456克,對入琥珀面15克,共研細和勻,煉蜜為丸,每丸3克,每500克丸藥用朱砂面9克為衣,蠟皮或蠟紙筒封固。
【功能主治】健脾消食,利尿止瀉。治小兒消化不良,嘔吐腹瀉,小便不利,肚腹脹痛;中暑中寒,頭痛身熱,口渴舌干,煩躁不寧。
【用法用量】每次服1丸,周歲以內(nèi)酌減,白開水化服。
【摘錄】《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天津方)
上文介紹了小兒四癥丸的功效與作用有很多,小兒四癥丸可以保護人體,還有自己的適宜人群,所以在食用的是侯一定要注意。
酒煎干蟾丸怎么吃?酒煎干蟾丸雖為中醫(yī)的一味方劑,但對很多疾病都是有治療效果的,那么根據(jù)不同的疾病,酒煎干蟾丸應(yīng)該怎么吃呢?下面為大家揭曉答案。
【別名】干蟾丸
【處方】干蟾1枚(用無灰酒1升煎其酒半升以來卻去蟾骨,煎令熟,以后于乳缽內(nèi)并酒1時,研令如膏,次用后藥),肉豆蔻2枚(去殼),檳榔1兩,甘草1寸(炙微赤銼),乳香半兩(研人),朱砂1兩(研細),麻黃半兩(去根節(jié)),膩粉1錢(研入),胡黃連半兩,黃連半兩(去須),丁香1分,蘆薈1分(研入),麝香1錢(研細),牛黃1錢(研細)。
【制法】上為末。都研令勻,入蟾膏內(nèi)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小兒五疳,不生肌肉。
【用法用量】干蟾丸(《普濟方》卷三七九)。
【摘錄】《圣惠》卷八十六
通過以上文章的閱讀,相信大家對酒煎干蟾丸有了很多的了解吧,酒煎干蟾丸是一味很好的中藥方劑,最重要的是酒煎干蟾丸的功效與作用的也是很多的,所以大家在生活中要好好的利用哦。
生活中很多人對于藥材的認識不足,現(xiàn)在以中藥材為原材料的補品越來越多,豆淋酒煎附子丸就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方劑,下面大家來了解一下豆淋酒煎附子丸。
【別名】石南丸
【處方】黑豆1升(炒令熟,入酒5升煎20-30沸,濾去滓,煎令稠),附(側(cè))子2分(炮裂,去皮臍),石南半兩,牛膝半兩(去苗),防風(fēng)半兩(去蘆頭),石斛半兩(去根,銼),肉桂半兩(去皺皮),萆薢3兩(銼),麻黃半兩(去根節(jié)),羌活半兩,海桐皮半兩(銼),赤茯苓半兩,茵芋半兩,獨活半兩,天麻半兩,當歸半兩(銼,微炒),烏蛇1兩(酒浸去皮骨,炙令微黃)。
【制法】上為細散,以黑豆煎,和搗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肝臟風(fēng)毒,流注腳膝,筋脈疼痛,四肢緩弱無力。
【用法用量】石南丸(《圣濟總錄》卷四十二)。
【注意】忌豬肉、毒魚等。
【摘錄】《圣惠》卷三
以上就是向大家介紹了關(guān)于豆淋酒煎附子丸的知識,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對于豆淋酒煎附子丸的認識會更加清晰。豆淋酒煎附子丸對于一些疾病來說,幫助是很大的。多學(xué)習(xí)一些相關(guān)的知識對于自己的身體健康也是很有幫助的,要懂得調(diào)理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