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角子丸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知生也者,不以害生,養(yǎng)生之謂也。”隨著社會觀念的更新,養(yǎng)生的理念也在不斷刷新,勿以善小而不為,養(yǎng)生的“善”在于平日的積累。積極而有效的中醫(yī)養(yǎng)生是如何進行的呢?以下是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槐角子丸的功效與作用”,歡迎您閱讀和收藏,并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槐角子丸在中醫(yī)學上屬于是一種效果很好的中藥方劑。根據(jù)相關的一些醫(yī)學研究上認為,這樣的中藥試劑十分的安全、有效,適合很多疾病的癥狀,下面就去認識下槐角子丸這種方劑吧。
【處方】皂角(去皮弦,醋炙)1兩,黃耆(蜜炙)1兩,荊芥穗1兩,木香1兩,露蜂房1兩,猬皮(炙焦黃,銼)1兩,鱉甲(淡醋煮,去裙膜,洗凈,酸醋炙黃)1兩,槐子1兩,桔梗(炒)1兩,穿山甲(銼碎,蚌粉炒)1兩,芍藥1兩,大黃(濕紙裹,甑上蒸)半兩。
【制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痔有鼠乳結核,作渴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食前溫湯送下,1日3次。未知,加至50丸。
【摘錄】方出《本事》卷五,名見《楊氏家藏方》卷十三
以上是關于槐角子丸怎么吃的相關介紹,希望大家看完這篇你文章后能夠對槐角子丸有一定的認識,這樣有助于在生活中更好的運用它。
Ys630.com相關知識
加味槐角丸是人們還算比較熟悉的一款方劑,加味槐角丸的作用有很多,可以提高免疫力,增強人體的某些功能等,今天就向大家詳細介紹一下加味槐角丸如何吃最好。
【處方】槐角 生地 當歸身 黃耆各60克 川芎 阿膠各15克 黃連 條芩 枳殼 秦艽 防風 連翹 地榆 升麻各30克 白芷15克
【制法】上藥為末,煉蜜丸,或酒糊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痔漏及腸風下血。
【用法用量】每服50丸,加至100丸,空腹時用溫酒或米湯送下。
【摘錄】《丹溪心法附余》卷十一
【處方】槐角(炒)、枳殼(麩炒)、當歸、黃芩、皂角仁(炒)、猬皮(炙)、秦艽、白芷各等分。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痔瘡腫痛或下血。
【用法用量】每服1-2錢,水煎服;或蜜為丸服。
【摘錄】《保嬰撮要》卷十四
通過本篇文章對加味槐角丸的相關介紹,我們可以詳細的了解到加味槐角丸對疾病癥狀的緩解。如果患者服用此類藥物效果不明顯,可以及時的接受治療并咨詢醫(yī)師的建議。在日常堅持鍛煉也是能夠緩解疾病的癥狀的。
隨著社會生活節(jié)奏的不斷的提升,人們的生活質量卻在慢慢的下降,有很多人在生活中會這樣那樣的疾病,那么選擇什么藥物好呢?中藥方劑可不可以呢?那么接下來就給大家介紹一種應用非常廣泛的方劑地榆槐角丸。
【處方】當歸(酒洗)2兩,川芎1兩,白芍(酒炒)1兩,生地黃2兩,黃連(酒炒)1兩,條芩(酒洗)1兩,黃柏(酒炒)1兩,梔子(炒)1兩,連翹1兩,地榆2兩,槐角1兩半,防風1兩,荊芥5錢,枳殼(去瓤)2兩,茜根5錢,側柏葉5錢,茯神5錢,陳皮5錢。
【制法】上為細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便血。
【用法用量】每服70丸,空心白滾水送下,或加細茶亦可。
【摘錄】《回春》卷四
上文主要介紹了地榆槐角丸的作用以及怎么吃。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需要食用,希望今天的文章可以幫到大家。
中藥方劑作為傳統(tǒng)醫(yī)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它所包含的種類包羅萬象,隨著現(xiàn)在應用的越來越廣泛,人們對它也越來越熟悉,今天就向大家介紹介紹槐角煎丸這種方劑。
【處方】天麻1兩,川芎1兩,甘草(炙)1兩,黃藥子1兩,甘菊花1兩,人參1兩,何首烏1兩5錢,苦參1兩5錢,荊芥穗2兩,防風2兩,槐角(并仁,另放)4兩,皂角(不蛀者)4兩(水1斗煮軟,揉汁去滓,取仁熬成膏子,其皂角取肉研成膏子為用者)。
【制法】上除皂角膏外,槐仁與諸藥為細末,入膏內(nèi)溲和,煉蜜為丸,如豌豆大。
【功能主治】瘡瘍瘰疬,疥癬赤腫等瘡。
【用法用量】每服50丸,食后竹葉湯送下。
【摘錄】《外科精義》卷下
像槐角煎丸之類的這些中藥的方劑都是把幾種中藥材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后再經(jīng)過反復的療效驗證其可行性后才會運用的,大家可以放心服用。但如果出現(xiàn)什么不適,一定要即時就診。
大家是否知道槐角地榆丸這種中藥方劑呢?可以說槐角地榆丸在臨床中的應用是相當?shù)膹V泛的,那么槐角地榆丸都具有哪些特點呢?日常生活中槐角地榆丸都得到了哪些方面的應用呢?一起來簡單的了解一下吧。
【別名】地榆丸
【處方】槐角8兩,防風4兩,黃柏6兩,當歸4兩,大艽4兩,枳殼4兩,地榆炭4兩,山梔4兩,熟軍4兩,黃連2兩,生地4兩,黃芩4兩。
【制法】上共為細末,蜜丸2錢重。
【功能主治】清熱涼血。主腸風便血,大腸積熱,絡脈受傷,先血后便,痔瘡下血,痔瘡破裂,淋漓下血,搔癢難堪,疼痛異常。
【用法用量】每服2錢,米湯或開白水送下。
【注意】忌食辛辣。
【摘錄】《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撫順方)
【處方】槐角4兩(炒黃),地榆(炒黑)2兩,地黃(炒焦)2兩,黃芩(炒)2兩,荊芥(炒)2兩,枳殼1兩5錢,歸尾1兩。
【制法】上共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痔漏腫痛出血。
【用法用量】每服3錢,空心白滾湯送下,1日2次。
【注意】忌煎炒熱物。
【摘錄】《外科大成》卷二
看了上面的文章想必大家已經(jīng)基本上了解了槐角地榆丸的功效與作用了吧?槐角地榆丸的藥用價值極高,對調理人的身體健康有著顯著的效果。有需要的朋友可以試一試。
腸風槐角丸大家吃過嗎?腸風槐角丸其實是一味很好的中藥方劑,應用也非常廣泛,那么腸風槐角丸的功效與作用大家知道嗎?不知道的話,趕緊來了解一下吧。
【處方】槐角8兩,地榆8兩,黃耆8兩,當歸8兩,川芎4兩,阿膠2兩,升麻8兩,生地8兩,條芩8兩,連翹8兩,秦艽8兩,防風4兩,白芷4兩,川連4兩。
【制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祛風消毒,解熱潤臟,寬腸利氣,和血定痛。主腸風痔漏,痛癢火盛。
【摘錄】《鱗爪集》卷二
【處方】槐角2兩,炒枳殼1兩,當歸(酒制)1兩,地榆炭1兩,防風1兩,黃芩(酒炒)1兩。
【制法】上為細末,酒調米糊為丸。
【功能主治】大腸熱盛,腸紅下血,濕熱郁積,痔漏臟毒。
【用法用量】每服3錢,空腹以米飲湯或開水送下。
【摘錄】《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杭州方)
最后提醒下腸風槐角丸雖是一個治療疾病的好選擇,但是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如果可以的放話,選擇日常多注意飲食,因為科學的生活方式才是擁有健康身體的根本。
槐角的簡介
槐角為我國常用中藥材,又稱為槐實(《本經(jīng)》),槐子(陶弘景),槐豆(《本草原始》),槐連燈、九連燈、天豆(《河南中藥手冊》),槐連豆(《中藥材手冊》)。豆科植物槐(Sophora japonica L.)的干燥花及花蕾、成熟果實。藥材商品將花稱槐花,花蕾稱槐米,果實稱槐角。別名:槐實、槐子、槐豆、天豆、槐連豆槐米、槐角在醫(yī)療方面,不僅用于中醫(yī)配方,而且是中藥工業(yè)和醫(yī)藥工業(yè)的重要原料。其性寒、味苦,有涼血止血、清肝明目的功效,可治療痔瘡出血、腸風下血、血痢、崩漏、血淋肝熱目赤、頭暈目眩等病癥。據(jù)統(tǒng)計,以槐米、槐角為原料生產(chǎn)的降壓丸、京萬紅、槐角丸達30多種;70年代,隨著醫(yī)藥工業(yè)的發(fā)展,生產(chǎn)出蘆丁、脈通、維腦路通等,對治療冠心病、高血壓、腦血管栓塞等癥,療效顯著。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1990年版收載。藥材商品將花稱槐花,花蕾稱槐米,果實稱槐角。
槐角的功效與作用
1、富含物質
含9個黃酮類和異黃酮類化合物,其中有染料木素、槐屬甙、槐屬雙甙、山柰酚糖甙-C、槐屬黃酮甙和蕓香甙、蕓香甙的含量很高,幼果中達46%?;睂龠昂繛?.5~2.0%.槐屬黃酮甙含量為0.8%。另含槐糖0.4%。 種子含油9.9%。游離或結合的脂肪酸中,油酸為22.3%,亞油酸為53%,亞麻酸為12%。
2、功效作用
清熱,潤肝,涼血,止血。治腸風瀉血,痔血,崩漏,血淋,血痢,心胸煩悶,風眩欲倒,陰瘡濕癢。內(nèi)服:煎湯,2~5錢;或入丸,散;嫩角搗汁用。外用:燒存性研末調敷。
3、臨床應用
3.1、《本草經(jīng)疏》:槐實,其主五內(nèi)邪氣熱者,乃熱邪實也:唾涎多者,脾胃有熱也;傷絕之病,其血必熱;五痔由于大腸火熱,火瘡,乃血為火傷;婦人乳瘕,肝家氣結血熱所成;子藏急痛,由于血熱燥火?;睘榭嗪冴幹?為涼血要品,故能除一切熱,散一切結,清一切火,如上諸病,莫不由斯三者而成,故悉主之。
3.2、《本經(jīng)逢原》:槐者,益腎清火,與黃柏同類異治。蓋黃柏專滋腎經(jīng)血燥,此則專滋腎家津枯。觀《本經(jīng)》主治,皆脾胃有熱,陰津不足之病。止涎唾,腎司閉藏之職也。下焦痔瘺腸風,風熱便血,年久不止者,用此一味熬膏,煉蜜收服。婦人乳瘕,子藏急痛,皆肝家血熟之患,用以清熱滋燥,諸證自安。上皆指槐角而言,其角中核子,專主明目。久服須發(fā)不白,益腎之功可知。
3.3、《本草求真》:槐角,書所云能疏肝經(jīng)風熱者,非是具有表性,得此則疏,實因熱除而風自息之意。凡書所著治功,多有如此立說,不可不細體會而詳究耳。
槐角的市場信息
1、槐角的價格
槐角的價格約為0.56元/克。
2、槐角的選購方法
本品呈連株狀,長1~6cm,直徑0.6~1cm。表面黃綠色或黃褐色,皺縮而粗糙,背縫線一側呈黃色。質柔潤,干燥皺縮,易在收縮處折斷,斷面黃綠色,有黏性。種子1~6粒,腎形,長約8mm,表面光滑,棕黑色,一側有灰白色圓形種臍;質堅硬,子葉2,黃綠色。果肉氣微,味苦,種子嚼之有豆腥氣。
3、槐角的保存方法
槐角可擱置在陰涼通風處,置干燥處。
中藥方劑對于大家來說應該不算陌生,很多人也知道它的好處,今天為大家?guī)淼氖腔苯羌濉?/p>
【處方】槐角4兩(慢火麩炒黃黑),荊芥穗3兩,菊花2兩,皂角(去皮弦子,酥炙黃)1兩。
【制法】上同為細末,煉蜜為丸,每1兩作10丸。
【功能主治】治風涼血。主頭目旋運,涕唾稠粘,皮膚瘙癢。
【用法用量】每服1丸,細嚼,食后茶清送下。
【摘錄】《楊氏家藏方》卷二
【處方】鳳眼草(用仁子,此乃樗坂殼)1兩,槐角1兩,地榆1兩,枳殼1兩,荊芥穗半兩,密陀僧(火煅)半兩,槐花半兩。
【制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男子婦人下血。
【用法用量】每服15丸,不拘時候,婦人淡醋湯送下。
【摘錄】《雞峰》卷十七
看完了本文為大家?guī)砹岁P于槐角煎的食用方法之后,是不是覺得關于槐角煎的學問非常的多?那么喜歡養(yǎng)生的朋友就快快行動起來吧。
導讀:中藥槐角的功效與作用專區(qū),為您詳細介紹槐角的功效與作用、槐角圖片、槐角的藥用價值、槐角的副作用等,要想知道更多槐角的功效與作用相關知識,不妨來關注一下。
槐角簡介槐角圖片槐角的功效與作用槐角的藥用價值槐角的用法與用量槐角的副作用槐角的炮制方法槐角的采收加工槐角簡介
槐角,為我國常用中藥材,豆科植物槐的干燥花及花蕾、成熟果實。藥材商品將花稱槐花,花蕾稱槐米,果實稱槐角。
槐角呈連珠狀,長1-6厘米,直徑0.6-1厘米。表面黃綠色或黃棕色,皺縮而粗糙,背縫線一側呈黃色。質柔潤、干燥,易在收縮處折斷,斷面黃綠色,有粘性。種子1-6粒,腎形,長約8毫米,表面光滑,棕黑色,一側有灰白色圓形種臍;質堅硬,子葉2,黃綠色。果肉氣微,味苦,種子嚼之有豆腥氣。
槐角圖片
槐角的功效與作用
清肝明目,涼血,止血。治腸風瀉血,痔血,崩漏,血淋,血痢,心胸煩悶,風眩欲倒,陰瘡濕癢。
1、《本經(jīng)》:主五內(nèi)邪氣熱,止涎唾,補絕傷,五痔,火瘡,婦人乳瘕,子藏急痛。
2、《別錄》:墮胎。
3、《本草拾遺》:殺蟲去風,明目除熱淚,頭腦心胸間熱風煩悶,風眩欲倒,心頭吐涎如醉,漾漾如船車上者。
4、《日華子本草》:治丈夫女人陰瘡濕癢。
5、李杲:治口齒風,涼大腸,潤肝燥。
6、《滇南本草》:止血散疽。治五痔腸風下血,赤白熱瀉痢疾。
7、《會約醫(yī)鏡》:清心、肺、脾、肝、大腸之火。治心腹熱痛。
8、《本草求原》:槐角潤肝養(yǎng)血。治疳,疔,血痢,崩血;其角中核子,補腦,殺蟲。
槐角的藥用價值
1、治五種腸風瀉血,糞前有血名外痔,糞后有血名內(nèi)痔,大腸不收名脫肛,谷道四面胬肉如奶名舉痔,頭上有孔名瘺,并皆治之:槐角(去枝梗炒)一斤,地榆、當歸(酒浸一宿,焙)、防風(去蘆)、黃芩。枳殼(去穰,麩炒)各半斤。上為末,酒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米坎下,不拘時候。(《局方》槐角丸)
2、治婦人崩淋下血:槐角子八兩(酒洗,炒),丹參四兩(醋拌,炒),香附二兩(童便浸,炒)。共為末,飴糖為丸,梧子大。每早雕五錢,米湯下。(《陳氏產(chǎn)寶》)
3、治血淋并婦人崩漏不止:槐子(炒黃),管仲(炒黃)各等分。共為末。每服五錢,用釅醋一鐘煎,滾三、五沸,去渣溫服。(《良朋匯集》槐子散)
4、治小便尿血:槐角子三錢,車前,茯苓、木通各二錢,甘草七分。水煎服。(《楊氏簡易方》)
5、治赤痢毒血:槐角子四兩(酒洗,炒),白芍藥二兩(醋炒),木香五錢(焙)。共為末。每早服二錢,白湯調下。(《本草匯言》)
6、治吐血、咯血、嘔血、唾血,或鼻衄、齒衄、舌衄、耳衄:槐角子八兩,麥門冬(去心)五兩。用凈水五十大碗,煎汁十五碗,慢火熬膏。每早午晚各服三大匙,白湯下。(《本草匯言》)
7、治脫肛:槐花;槐角。上二味等分,炒香黃,為細末。用羊血蘸藥,炙熟食之,以酒送下,或以豬膘去皮,蘸藥炙服。(《百一選方》)
8、治陰疝腫縮:槐子(炒)一兩。搗羅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溫酒下,空心服。(《圣濟總錄》槐子丸)
9、治眼熱目睹:槐子、黃連(去須)各二兩。搗羅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后以溫漿水下二十丸,夜臨臥再服。(《圣惠方》明目槐子丸)
10、治燙傷:槐角子燒存性,用麻油調敷患處。(《驗方選集》)
槐角的用法與用量
內(nèi)服:煎湯,6~15g;或入丸、散;或嫩角搗汁。外用:適量,水煎洗;或研末摻或油調敷。
槐角的副作用
脾胃虛寒、食少便溏及孕婦慎服槐角。景天為之使;病人虛寒,脾胃作泄及陰虛血熱而非實熱者,外證似同,內(nèi)因實異,即不宜服槐角。
槐角的炮制方法
1、蜜槐角:先取槐角置鍋內(nèi)用文火炒至鼓起,噴入蜜水,再炒至外皮光亮、不粘手為度,取出放涼(每槐角100斤,用煉熱蜂蜜5斤)。
2、槐角炭:將凈槐角置鍋內(nèi),文火炒至外表呈焦黑色,內(nèi)呈老黃色為度,取出放涼。
槐角的采收加工
槐栽植8-10年后,即可采收商品。
1、槐米:一般于6月下旬至7月中旬,花未開放時采摘。將整個花枝折下,及時曝曬,曬干后打下花蕾,除去枝梗及雜質,即為商品。如遇陰雨天,可炕干或烘干,烘時溫度約40℃。
2、槐花:于7-8月花盛期采收。可將花打落,或收取自然落下的花,及時曬干,除去枝梗、泥沙等雜質。
3、槐角:9-11月果實成熟近干燥時,打落或摘下。過早不成熟,過晚則多膠質,不易干。以曬干為好,防止凍干,切忌翻動,否則變色。曬干后,除去枝梗及雜質,即可。
以上就是一些槐角的相關知識,如果想認識更多的中草藥,請繼續(xù)關注中醫(yī)養(yǎng)生頻道。
我們知道中藥方劑有很多的分類,而不同的方劑功效作用也不一樣,那么你知道槐角地榆散有哪些功效與作用嗎?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處方】槐角4兩,地榆2兩,黃芩2兩,當歸2兩,防風2兩,枳殼2兩,生地黃2兩,茯苓2兩,雄黃2兩,白礬2兩,寒水石(炒過)2兩,文蛤2兩,熊膽2錢,牛黃1錢,片腦2錢。
【制法】上為末,入瓶內(nèi),黃蠟封口,不可泄氣。
【功能主治】五種痔瘡。
【用法用量】用時看瘡大小,大者3錢,小者2錢,以滾湯2碗,入新瓶內(nèi)包好,重湯煮滾,將瓶對瘡口熏之,待溫,傾出小缽內(nèi),熏洗7次。其瘡自愈。
【摘錄】《瘍科選粹》卷五
以上就是本文對槐角地榆散的簡單介紹,大家平時也可以多了解下?;苯堑赜苌⒑推渌絼┯行┫嗤墓πВ灿衅涮厥庵帲谑秤脮r大家可以根據(jù)自己所需達到的效果來選擇。
在日常生活中會看到不少人使用中藥方劑治療一些疾病,那么這種做法的療效如何呢?答案毋庸置疑。傳統(tǒng)中醫(yī)中藥已存在幾千年的歷史,足以驗證它的正確性。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一種中藥方劑槐角地榆湯。
【處方】地榆 槐角 白芍藥(炒)梔子(炒焦)枳殼(炒)黃芩 荊芥
【功能主治】清腸涼血。治痔漏下血致虛,脈芤者。
【用法用量】上入生地黃,水煎服。
【摘錄】《證治準繩·類方》卷六
【處方】地榆、槐角、白芍藥(炒)、梔子(炒焦)、枳殼(炒)、黃芩、荊芥。
【功能主治】痔漏,脈芤下血者。
【用法用量】上入生地黃,水煎服。
【摘錄】《準繩·類方》卷六
上文是關于槐角地榆湯的介紹和分析,希望在大家的生活中能有參考的價值。另外 一定要合理的用藥,這才是保證生命健康的標準。
槐角丸,屬于中成藥。是理血劑,其主要成分自然是槐角,具有清熱降火,涼血止血的功效。入小腸經(jīng),其中的地榆炭也有很好的止血作用。主要治療便血,痔瘡,腸癰等熱邪導致的腸道癥狀。槐角丸中的當歸和黃芪能補益氣血,達到滋陰降火的效果。但是地榆槐角丸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吃的,有些人要慎用。
組成
地榆(炭)、槐角(蜜炙)、槐花(炒)、大黃、黃芩、地黃、當歸、赤芍、紅花、防風、荊芥穗、枳殼(麩炒)。
主要功效
疏風,涼血,瀉熱潤燥。
適用病癥
臟腑實熱、大腸火盛所致的腸風便血、痔瘡肛瘺、濕熱便秘,肛門腫痛。
現(xiàn)在應用
近年來大量臨床驗證,該藥還常用于治療肛裂、痔瘡、慢性結腸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出血、肛瘺、肛癰、潰瘍型結腸炎、慢性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等疾病。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藥性分析
方中地榆、槐角、槐花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為君藥。黃芩清熱燥濕解毒,大黃瀉火涼血,祛瘀生新,導滯通便,增君藥涼血之功,用為臣藥。當歸、紅花養(yǎng)血活血,地黃清熱養(yǎng)陰,赤芍涼血祛瘀,共助君臣之藥,祛邪而不傷正,防風、荊芥穗祛風止血,枳殼破氣消積,七藥合用為佐藥。全方共奏疏風涼血,瀉熱潤燥之功效。
不良反應
尚不明確。
藥品禁忌
孕婦忌服。
注意事項
1、忌食煙、酒及辛辣食物。
2、三歲以下兒童慎用。
3、失血過多,身體虛弱者禁用。
4、痔瘡便血,發(fā)炎腫痛嚴重和便血呈噴射狀者,應去醫(yī)院就診。
5、未明確診斷的便血,必須去醫(yī)院就診。
6、對本品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慎用。
7、本品性狀發(fā)生改變時禁止使用。
8、兒童必須在成人監(jiān)護下使用。
9、請將本品放在兒童不能接觸的地方。
10、如正在使用其他藥品,使用本品前請咨詢醫(yī)師或藥師。
11、服用前應除去蠟皮、塑料球殼;本品可嚼服,也可分份吞服。
藥物相互作用
如與其他藥物同時使用可能會發(fā)生藥物相互作用,詳情請咨詢醫(yī)師或藥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