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漆丸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心靜乾坤大,心安理數(shù)明,只有理性的清靜才能大智大慧,大徹大悟?!彪S著社會的進步,養(yǎng)生不再是一個玄而又玄的學問,養(yǎng)生的道理大家都懂,但真正踐行的并不多。進行中醫(yī)養(yǎng)生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陳漆丸的功效與作用”,但愿對您的養(yǎng)生帶來幫助。
我們知道現(xiàn)在很多家庭都喜歡做各種各樣的藥膳方劑來服用,而一些經(jīng)典的中藥方劑對身體是很有好處的哦,下面一起來看一下陳漆丸有哪些功效作用吧。
【處方】陳漆2升(以綿絞去滓),大黃6兩(為末),薏苡仁5兩(為末),無灰酒5升,蔓菁子3升(為末)。
【制法】上先以清酒和蔓菁子末煎,不住手攪至半日許,濾去滓后,用銀石器盛,重湯煮之,以竹篦子不住手攪一復時,后下陳漆、大黃、薏苡仁等末,更煮一復時,候藥可丸,即丸如梧桐子大,置于不津器中,密封。
【功能主治】延年養(yǎng)性,黑須發(fā)。主傳尸,飛尸,注氣,癖塊積氣,上喘,水病,腳氣,鬼注蠱毒,宿食不消,腹中如復杯,或九蟲,婦人帶下赤白,皮膚惡瘡,腹大羸瘦,黃疸諸疾。
【用法用量】遇有患者,經(jīng)宿勿食,明日清旦空心溫酒送下10丸。年高或冷疾者,加至15丸,服之100日后,須發(fā)如漆色,有積年瘡痕皆滅。初服4-7日內(nèi),瀉出宿食或魚粘膿血瘀惡物,勿疑。
【摘錄】《圣濟總錄》卷九十三
以上陳漆丸的中藥方劑,是根據(jù)中醫(yī)辨證治療的原則進行配藥治療,大家可根據(jù)自身的情況選用合適的治療方法。
擴展閱讀
只要一提到檳漆丸,大多數(shù)人都知道它是由幾種中藥材組成的,但你知道具體是哪幾種嗎?它們各自的量又是多少呢?大部分人肯定不太清楚吧,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處方】檳榔1兩半,干漆(燒令煙盡)半兩,龍膽1兩。
【制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制蟲,解勞,悅澤肌膚,去勞熱。主
【用法用量】每服10-15丸,熟水吞下。
【各家論述】《本事方釋義》:檳榔氣味辛溫,入足太陰、陽明;龍膽草氣味苦寒,入足厥陰;干漆氣味辛溫,入足厥陰。因蟲積發(fā)熱致肌膚不潤,容色不澤,以上三味,最能殺蟲解熱,故用之屢效。
【摘錄】方出《本事》卷七,名見《本事方釋義》卷七
通過對這篇文章的閱讀,相信大家對檳漆丸的作用與功效已經(jīng)有所了解了,也讓我們?yōu)楣湃肆粝碌呢敻桓械襟@嘆。
參漆丸是由幾種中藥材經(jīng)過提取低溫干燥等工藝生產(chǎn)而成的一種中藥方劑,適合很多種病癥的治療,對人體正常生理功能無不良影響,也無其它方面副作用,是很多人都熱衷的選擇。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下參漆丸的相關(guān)信息。
【別名】參山漆丸
【處方】生大黃4兩(一半藕汁浸,一半韭汁浸,先蒸后浸,曬干,如法9次),真野參山漆1兩(生,研),川郁金1兩(生,研),真西血琥珀1兩(同燈草研),懷牛膝2兩(酒炒),當歸頭2兩(酒浸,炒)。
【制法】上為極細末,如飛塵,水泛為丸。
【功能主治】祛瘀血,生新血。主吐血。暴起失血,或嘔或吐,成碗成盞,一時難止者。
【用法用量】參山漆丸(《飼鶴亭集方》)。
【摘錄】《良方集腋》卷上
通過上文介紹可知參漆丸是由中藥材經(jīng)過一系列工藝制成的, 適合很多疾病的治療,而且由于 參漆丸為純中藥制劑,對人體正常生理功能無不良影響,也無其它方面副作用,有需要的朋友不妨試一試。
你知道二陳丸嗎?在對它沒有足夠的了解的情況下人們在選擇二陳丸時會產(chǎn)生很多的猶豫和顧慮,例如它的效果如何?它應(yīng)該怎么吃?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做一個回答。
【處方】陳皮250g 半夏(制)250g 茯苓150g 甘草75g
【性狀】本品為灰棕色至黃棕色的水丸;氣微香,味甘、微辛。
【炮制】以上四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另取生姜50g,搗碎,加水適量,壓榨取汁,與上述粉末泛丸,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燥濕化痰,理氣和胃。用于痰濕停滯導致的咳嗽痰多,胸脘脹悶,惡心嘔吐。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9~15g,一日2次。
【貯藏】密閉,防潮。
【摘錄】《中國藥典》
上文是關(guān)于二陳丸的介紹和分析,希望在大家的生活中能有參考的價值。另外 一定要合理的用藥,這才是保證生命健康的標準。
由于現(xiàn)在我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大家吃的是越來越好,再加上不合理的生活方式,所以得病的人是越來越多了。中醫(yī)中的方劑治療是一種十分溫和的方法,可以在對抗疾病的同時調(diào)理身體機能,滋潤修復,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種:陳曲丸。
【處方】陳曲45克 干姜(炮)官桂(不見火)白術(shù) 厚樸(去粗皮,姜汁炙)人參(去蘆)當歸(去蘆,薄切,焙干)甘草(炙)各15克
【制法】上藥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主積滯瀉痢,心腹冷痛。
【用法用量】每服30~40丸,空腹時用酒或淡醋湯下,日服二次。
【摘錄】《普濟本事方》卷四
【處方】陳曲(炒黃)8兩,木香8兩,厚樸(去粗皮,生姜汁炙)8兩,甘草8兩,檳榔8兩,青橘皮(去白)8兩,白術(shù)8兩,枳殼(麩炒,去瓤)8兩,京三棱(炮)8兩,干姜(炮)12兩,桂(去粗皮)12兩。
【制法】上為末,水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中寒胃虛,飲食遲化,氣不升降,嘔逆惡心,留飲寒痰,癖結(jié)動氣,脅下逆滿,有時而痛,按之有形,或按有聲,膈脘虛痞,食物多傷,噫氣醋臭,心腹常疼,霍亂吐逆,煩悶不安。
【用法用量】每服5-7丸,溫米飲送下,不拘時候。
【摘錄】《圣濟總錄》卷五十四
【處方】陳曲(炒)2兩,干姜(炮)2兩,枳殼(去瓤,麩炒)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人參1兩,蜀椒(去目并合口,炒出汁)1兩,甘草(炙)1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脾臟虛冷,宿食不消。
【用法用量】每服20丸,早、晚食前服。
【摘錄】《圣濟總錄》卷四十四
【處方】陳曲(搗,炒黃)1兩,干姜(炮)1兩半,白術(shù)1兩半,人參1兩半,甘草(炙)1兩,枳殼(去瓤,麩炒)1兩,大麥糵(炒黃)1兩,厚樸(去粗皮,生姜汁炙)1兩,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黃,別研)1兩,桂(去粗皮)3分。
【制法】上除杏仁外,為末,加杏仁同研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傷寒后腸胃虛冷,食不能化。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溫酒送下,1日2次。
【摘錄】《圣濟總錄》卷三十二
【處方】陳曲1兩半,干姜(炮)半兩,官桂(不見火)半兩,白術(shù)半兩,厚樸(去粗皮,姜汁炙)半兩,人參(去蘆)半兩,當歸(去蘆,薄切,焙干)半兩,甘草(炙)半兩。
【制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磨積,止泄痢。主泄痢,心腹冷痛。
【用法用量】每服30-40丸,酒或淡醋湯送下,空心食前服,1日2次。發(fā)時不時增數(shù)。
【各家論述】《本事方釋義》:本方以理中護其中,以歸、桂和其榮,曲、樸疏其滯?;蚓苹虼诇驼?,引至病所也。此邪少虛多之治法也。
【摘錄】《本事》卷四
【處方】陳曲末(炒)1兩,白茯苓(去黑皮)1兩,黃連(去須,微炒)1兩,黃柏(去粗皮,炙)1兩,干姜(炮)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龍骨1兩,赤石脂半兩,甘草(炙,銼)半兩,人參半兩,當歸(切,焙)半兩。
【制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大便不禁,腹內(nèi)(疒丂)痛。
【用法用量】每服15丸,空心米飲送下,1日2次。
【摘錄】《圣濟總錄》卷九十六
陳曲丸的功效和用途非常廣泛,對老百姓而言是一個很好的良藥。大家有需要時不妨試一試,因為它幾乎沒有副作用,所以可以放心服用。
相信很多朋友的身體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問題,那種不適的感覺是最痛苦的事情,怎么樣能改善這樣的現(xiàn)象呢?中醫(yī)方劑是一種非常好的方法。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陳橘丸的制作方法。
【處方】陳橘皮(去瓤)1兩,檳榔(銼細)半兩,木香1分,羌活(去蘆頭)半兩,防風(去蘆頭)半兩,青皮(去瓤)半兩,枳殼(麩炒,去瓤)半兩,不蛀皂角兩挺(去黑皮,酥炙黃),郁李仁1兩(去皮尖,炒黃),牽牛(微炒,杵細,羅取末)2兩。
【制法】上為末,郁李仁、牽牛同研拌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老人大腸風燥氣秘。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前用生姜湯送下。未利,漸加30丸,以利為度。
【摘錄】《養(yǎng)老奉親》
文中不僅給大家介紹了陳橘丸的功效作用,還給大家分析了陳橘丸是由哪幾種中藥材組成,對于怎么吃也有所提及,我們可以試著記一下,說不定哪天就能用上。
陳橘皮丸在生活中是蠻常見的中藥方劑,采用純天然藥材配比而成,但仍然有很多人對陳橘皮丸還不是很熟悉,所以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一下。
【處方】陳橘皮1兩(湯浸,去白瓤,焙),干姜半兩(炮裂,銼),蓽茇3分,桂心半兩,人參半兩(去蘆頭),甘草半兩(炙微赤,銼),白術(shù)1兩,神曲1兩(炒微黃),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霍亂,脾胃虛冷氣逆,嘔吐不止。
【用法用量】本方蓽茇用量,《普濟方》引作“三兩”。
【摘錄】方出《圣惠》卷四十七,名見《普濟方》卷二○一
【處方】陳橘皮(去白,焙)4兩,厚樸(去粗皮,生姜汁炙,銼)1兩,肉豆蔻(去殼)3分,干姜(炮裂)3分,木香3分,吳茱萸(醋炒,焙)3分,白術(shù)(銼,炒)3分,訶黎勒皮3分,桂(去粗皮)3分,甘草(炙,銼)1分,枳殼(去瓤,麩炒)半兩,沉香(銼)半兩,芍藥(炒)半兩,丁香半兩,阿魏半兩(酒煮后細研,更用酒煎,入少陳曲末同煎成膏,丸諸藥末)。
【制法】上將前十四味為末,用阿魏煎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脾胃氣虛弱,嘔吐不食,腹中虛鳴。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米飲送下。
【摘錄】《圣濟總錄》卷六十三
【處方】陳橘皮1兩(湯浸,去白瓤,焙),厚樸3分(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神曲1兩(微炒),木香半兩,檳榔3分,人參半兩(去蘆頭),桂心半兩,柴胡3分(去苗),白術(shù)3分,訶黎勒3分(煨,用皮),白豆蔻3分(去皮),高良姜半兩(銼),白茯苓3分,沉香3分,枳實3分(麩炒令微黃)。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氣勞,脾胃乏弱,飲食不消,四肢羸瘦。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生姜、大棗湯送下,不拘時候。
【摘錄】《圣惠》卷二十八
【處方】陳橘皮2兩(湯浸,去白瓤,焙),檳榔1兩,柴胡1兩半(去苗),訶黎勒皮1兩,白芍藥1兩,紫菀1兩(去苗土),川大黃2兩(銼碎,微炒),木香3分,杏仁1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虛勞咳嗽,腹脅妨悶,大腹氣滯,肢節(jié)煩疼。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粥飲送下。
【摘錄】《圣惠》卷二十七
【處方】陳橘皮(湯浸,去白,焙)2兩,紫蘇子3分,防己半兩,桑根白皮(銼)1兩,赤茯苓(去黑皮)1兩,木通(銼)1兩,郁李仁(湯浸,去皮尖,微炒)1兩,甜葶藶(微炒)1兩。
【制法】上為散,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虛勞上氣喘促,坐臥不安。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生姜、大棗湯送下,不拘時候。
【摘錄】《圣濟總錄》卷八十八
【處方】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半兩,麥門冬(去心,焙)半兩,赤茯苓半兩,連翹半兩,海藻(洗去咸味)半兩,商陸(干者)半兩,杏仁1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羊靨3枚(炙黃),檳榔3分。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小兒癭氣,咽喉噎塞。
【用法用量】2-3歲兒以溫水送下7丸;兒大者,綿裹1丸如皂莢子大,含咽津。不拘時候。
【摘錄】《圣惠》卷八十九
【處方】陳橘皮(湯浸,去白,炒)1兩,木香1兩,厚樸(去粗皮,姜汁浸)1兩,檳榔(生,銼)1兩,硫黃(細研)1兩,大黃(銼,炒)1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虛勞堅癖,腹脹羸瘦,食久不消,面色萎黃,四肢少力。
【用法用量】每服20丸,溫酒或米飲送下。
【摘錄】《圣濟總錄》卷九十一
【處方】陳橘皮(酒浸,去白,焙)1兩,白茯苓(去黑皮)3分,陟厘(微炒)半兩,麥糵(炒熟)3分,白石脂1兩,赤石脂3分,無食子3枚(燒令煙出),龍骨1兩,酸石榴皮(炙黃)1兩。
【制法】上為末,用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氣痢年深不愈。
【用法用量】每服25丸,空心以溫漿水送下,日午再服。
【摘錄】《圣濟總錄》卷七十七
【處方】陳橘皮(湯浸,去白,炒干)1兩,白茯苓(去黑皮)1兩,白術(shù)2兩,甘草(炙)2兩,干姜(炮)2兩,半夏(溫水洗去滑7遍)2兩,枳實(去瓤,麩炒)2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涂酥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妊娠阻病,心中煩悶,頭眩,惡聞食氣,聞便嘔吐,悶亂顛倒,四肢怠墮,不自勝舉。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生姜湯送下,食前服。先服半夏湯2劑后,再服此方。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五四
【處方】陳橘皮1兩(湯浸,去白瓤,焙),赤芍藥半兩,當歸1兩(銼,微炒),吳茱萸1分(湯浸7遍,焙干,微炒),芎?3分,甘草1分(炙微赤,鐵),干姜半兩(炮裂,銼),艾葉半兩(炒微黃)。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妊娠阻病,心胸氣滿,腹脅(疒丂)痛,腰重。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以粥飲送下,不拘時候。
【摘錄】《圣惠》卷七十五
【處方】陳橘皮1兩(湯浸,去白瓤,焙),豬苓1兩(去黑皮),紫菀1兩(洗去苗土),桂心1兩,郁李仁1兩(湯浸,去皮,微炒),桑根白皮1兩(銼),人參1兩(去蘆頭),麻黃1兩(去根節(ji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杏仁1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甜葶藶1兩(隔紙炒令紫色)。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上氣喘急,或心腹氣滯,身面浮腫,吃食減少。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以溫粥飲送下。
【摘錄】《圣惠》卷四十二
【處方】陳橘皮2兩(湯浸,去白瓤,焙),川樸消1兩,木香1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五膈氣,胸背俱悶,不下飲食。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以熱酒送下,不拘時候。
【摘錄】方出《圣惠》卷五十,名見《普濟方》卷二○四
【處方】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半兩,當歸(銼,微炒)半兩,人參(去蘆頭)半兩,白芍藥半兩,芎?半兩,甘草1分(炙微赤,銼)。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小兒內(nèi)冷,大便青,不欲食,皆是胎寒。
【用法用量】3歲兒,每服7丸,以溫粥飲送下,日3次。
【摘錄】《圣惠》卷九十二
【處方】陳橘皮2兩(湯浸,去白瓤,焙),紫蘇子3分(微炒),郁李仁1兩(湯浸,去皮尖,微炒),甘遂半兩(煨微黃),漢防己半兩,桑根白皮1兩(銼),甜葶藶1兩(隔紙炒令紫色),赤茯苓1兩,木通1兩(銼)。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虛勞,心胸壅悶,喘促,大小便不利,四肢浮腫。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及晚食前以生姜、大棗湯送下。
【摘錄】《圣惠》卷三十
通過上述內(nèi)容的介紹,可以了解到陳橘皮丸在很多方面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夠幫助很多深受各種疾病困擾的人擺脫痛苦,是很多人的不二選擇。
由于現(xiàn)在我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大家吃的是越來越好,再加上不合理的生活方式,所以得病的人是越來越多了。中醫(yī)中的方劑治療是一種十分溫和的方法,可以在對抗疾病的同時調(diào)理身體機能,滋潤修復,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種:沉香陳曲丸。
【處方】沉香半兩,陳曲(微炒)1兩,木香1兩,檳榔(銼)1兩,半夏(湯洗7遍,焙)1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1兩,人參1兩,白豆蔻(去皮)1兩,麥糵(微炒)1兩,訶黎勒皮2兩,厚樸(去粗皮,生姜汁炙)2兩,白術(shù)2兩,丁香半兩,蓽澄茄半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脾胃氣虛,食少無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食前以米飲送下。
【摘錄】《圣濟總錄》卷四十六
上面介紹了沉香陳曲丸是怎樣制作出來的,飲用沉香陳曲丸可以幫助我們治療一些方面的問題。但是想要體會到方劑帶來的好處或是功效,只有去食用它們才知道哦。大家有沒有興趣試一試呢。
中醫(yī)學認為,陳橘皮煎丸是一種非常好的中藥方劑。把中藥材進行適當?shù)募庸?,然后再按一定比例進行調(diào)配,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要說的陳橘皮煎丸。
【處方】陳橘皮(湯浸,去白,焙)15兩(別搗羅為末),巴戟天(去心)3兩,石斛(去根)3兩,牛膝(酒浸,切,焙)3兩,肉蓯蓉(酒浸,切,焙)3兩,鹿茸(去毛,酒炙)3兩,菟絲子(酒浸3日,別搗,焙)3兩,杜仲(去粗皮,炙,銼)3兩,陽起石(酒浸,研如粉)3兩,厚樸(去粗皮,生姜汁炙)3兩,附子(炮裂,去皮臍)3兩,吳茱萸(湯洗,焙干,炒)3兩,當歸(切,焙)3兩,干姜(炮)3兩,京三棱(煨,銼)3兩,萆薢3兩,甘草(炙,銼)1兩。
【制法】上為末。先以好酒五碗,于銀石器內(nèi)煎橘皮末,令如餳,入諸藥攪勻,稍干,更入酒少許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久積冷氣,攻心腹疼痛,痰癖嘔逆,腹脹不思飲食,肌膚瘦瘁,腰膝倦痛,下痢泄瀉,瘧疾腸風,并婦人血海久冷無子。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空心溫酒送下,鹽湯亦得。
【摘錄】《圣濟總錄》卷七十二
【處方】陳橘皮1斤(湯浸,去白瓤,焙干,搗羅為末,用酒1斗入于銀器中,以慢火成膏),附子2兩(炮裂,去皮臍),萆薢3兩(銼),京三棱3兩(炮,銼),當歸3兩,桂心3兩,干姜3兩(炮裂,銼),桃仁3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制法】上為末,入前橘皮煎中,和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虛勞癥瘕,食不消化,面色萎黃,四肢羸瘦,吃食全少,腹內(nèi)常多冷氣,大腸不調(diào),腰胯疼痛。
【用法用量】方中萆薢,《普濟方》作“黃柏”。
【摘錄】《圣惠》卷二十八
【處方】陳橘皮1斤(用水浸,去白,焙干,杵為細末,醋1斗熬為膏),沉香(銼)2兩,干姜(炮裂)4兩,桂(去粗皮)4兩,附子(炮裂,去皮臍)4兩,萆薢(銼)2兩,當歸(洗,切,焙干)2兩,京三棱(炮熟,銼)2兩,厚樸(去粗皮,生姜汁炙令黑色)4兩。
【制法】上藥杵八味為末,用陳橘皮膏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脾胃虛弱,面黃肌瘦,腰膝疼痛,寒痰嘔逆,腹脅痃癖氣痛。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食前溫酒送下,不嚼。陳米飲送下亦得。
【摘錄】《圣濟總錄》卷四十六
以上就是為大家介紹的陳橘皮煎丸這種中藥方劑的相關(guān)知識,通過上述文章能夠清楚的了解到陳橘皮煎丸有著很多對人體的好處和作用,所以大家可以用陳橘皮煎丸來治療一些疾病。
大麻漆對于醫(yī)藥方面的價值是我們難以想象的,對于治療一些疾病是很有效的。大麻漆中含有很多對人體有益的物質(zhì),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英文名】Henry pentapanax
【別名】馬腸子樹(云南)。
【來源】藥材基源:為五加科植物犭毛五葉參的根皮。
【原形態(tài)】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2-8m。羽狀復葉,有小葉3-5;葉柄長8-10cm,小葉柄長5mm,頂生者長達3cm;葉片膜質(zhì)至紙質(zhì),卵形至長橢圓形,長5-12cm,寬3-7cm,先端尖或短漸尖,基部圓形至鈍形,稀狹楔形,邊緣鋸齒,齒有刺尖,上面無毛,下面脈腋間有簇毛。圓錐花序頂生,長達30cm,主軸和分枝密被銹色柔毛;傘形花序總狀排列,直徑1.2-2cm,有花多數(shù);總花梗長2-5cm,花梗長,外面具銹色長柔毛;花白色;萼無毛,長約1mm,邊緣有5個卵形小齒;花瓣5,三角狀長圓形,長經(jīng)1.5cm,開花時反曲;雄蕊5,藥絲長約2mm;子房下位,5室;花柱5,合生至中部,先端離生。果實卵球形,直徑6-7mm,黑色?;ㄆ?-10月,果期11-12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200-3000m的陽性林中,稀書刊號灌叢和石山上。
【功能主治】祛風濕;散瘀血;利小便。主風濕痹痛;跌打損傷;淋證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6-9g。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根皮:主治膀胱炎。
【摘錄】《中華本草》
現(xiàn)在知道大麻漆的作用了吧。以前還不知道大麻漆是這等有價值的東西,這說明我們的見識還不夠廣泛,所以在以后的生活中,多去了解一下也不失為一個不錯的養(yǎng)生途徑,其實想要養(yǎng)生,生活處處皆學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