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附膏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心亂則百病生,心靜則百病息。心靜才是養(yǎng)生之本。從古至今,關(guān)于養(yǎng)生有很多膾炙人口的詩句或名言,不注意養(yǎng)生,將為我們的生活埋下悲劇的種子。積極而有效的中醫(yī)養(yǎng)生是如何進(jìn)行的呢?以下是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收集整理的“沉附膏的功效與作用”,供您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說起中藥方劑,很多人都不陌生,但你知道為何中藥藥劑可以有這么大的作用嗎?下面介紹一種沉附膏來為大家一一說明。
【處方】附子2只(重7錢者。慢火炮,去皮臍),沉香3錢,烏藥3錢。
【功能主治】滋助真氣。主男子真氣傷憊,形羸氣劣,漸成癆瘵,將不救者。
【用法用量】將附子以快刀薄切如紙,平分作3服,每服別用沉香、烏藥各1錢,各用水1分,于粗瓷器中磨膏子,別頓;取前附子1分,以水8分浸附子在銀器內(nèi),用物畫記水痕,更入水1大盞,慢火煎至所記痕處,去附子滓,卻入烏沉膏子,和調(diào)再煎,略沸傾出,夏月則用冰雪浸極冷服之,冬則露1宿,來日早服。將附子滓用熱蒸餅和吃,或留滓焙干為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服之亦得。
【摘錄】《魏氏家藏方》卷四
以上就是關(guān)于沉附膏的一些簡單的介紹了,雖然說沉附膏可以很方便服用,但是長期吃藥還是不好的,所以對于我們來說日常最重要的還是從根本上提高身體的抵抗力,這樣才能減少疾病的危害,讓自己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ys630.coM延伸閱讀
大家是否知道沉水膏這種中藥方劑呢?可以說沉水膏在臨床中的應(yīng)用是相當(dāng)?shù)膹V泛的,那么沉水膏都具有哪些特點(diǎn)呢?日常生活中沉水膏都得到了哪些方面的應(yīng)用呢?一起來簡單的了解一下吧。
【處方】白及、白蘞、黃柏、黃連、黃丹各等分。
【制法】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癰疽腫熱,硬痛不止。
【用法用量】以新水調(diào)涂腫痛處。
【摘錄】《施圓端效方》引樂德全方(見《醫(yī)方類聚》卷一七七)
【處方】大南星3分,白及半兩,白芷半兩,赤小豆半兩,半夏(生)半兩,貝母半兩,木鱉子仁(去油)2錢半,乳香2錢半,沒藥2錢半,雄黃1錢。
【制法】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排膿斂毒。主癰疽發(fā)背。
【用法用量】以井水加蜜調(diào)敷,紗貼。
【摘錄】《直指》卷二十二
【處方】白及1兩,白蘞1兩,乳香3錢。
【制法】上為末,看瘡大小,以水一碗,抄藥在水中,以鐵篦子打散,令藥自澄,作白膏藥。
【功能主治】瘡腫腫起。
【用法用量】看瘡勢,以紙花子攤貼之。
【摘錄】《雞峰》卷二十二
看完了本文對沉水膏的介紹之后,大家是不是在碰到類似的癥狀時學(xué)會去應(yīng)用了呢,其實(shí)中藥相比西藥來說更加的治本,這也是很多時候人們往往都會選擇中醫(yī)的緣由。
金沉膏的作用是比較強(qiáng)大的,它在臨床上的應(yīng)用也比較廣泛,所以我們不僅要知道它的治療效果,也要知道金沉膏使用的用法用量等,現(xiàn)在就讓我們來看看吧。
【處方】云里砂、斑蝥20個,紅娘子30個,川山甲5錢(銼),海金沙5錢,乳香3錢(研),沒藥5錢(研),血竭3錢,桑柴灰5斤,棗柴灰5斤(上二灰一處和)。
【制法】用滾水?dāng)?shù)碗,淋灰水12碗,入砂鍋內(nèi)熬百十余沸,先下斑蝥、紅娘子,再滾百十余沸,下川山甲、海金沙,再滾百十余沸,熬至3碗,濾去滓,再入鍋內(nèi)熬,卻下乳香、沒藥、血竭,再滾百十余沸,熬成膏子,用瓷器盛頓,牢封口。
【功能主治】一切瘤子,瘰疬。
【用法用量】方中云里砂劑量原缺。
【摘錄】《醫(yī)方類聚》卷一九四引《經(jīng)驗(yàn)秘方》
金沉膏是一種可以幫助我們治療疾病的藥物,并且這種藥物沒有多少副作用。只要我們按照醫(yī)生的建議去使用,相信很快就可以幫助我們治好身體上的頑疾的。
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養(yǎng)生的重要性了,生活中養(yǎng)生的方法有很多,而中藥的方劑可以說就是一種很好的養(yǎng)生方法,下面為大家介紹一種叫做附桂膏的方劑。
【處方】真香麻油3斤,柏枝尖5斤,松毛心5斤,生大附子(切片)半斤,肉桂(研極細(xì)末)半斤,黃丹10兩,鉛粉10兩。
【制法】先將麻油入鍋燒滾,下柏枝、松枝、附子,次第入油鍋熬枯,去滓,下肉桂末再熬,下黃丹、鉛粉,不住手?jǐn)囍恋嗡芍?,入瓦器?nèi),浸水中,拔去火毒,用布攤貼。
【功能主治】感受風(fēng)濕,手足麻木。筋骨疼痛,肚腹畏寒。
【用法用量】肚腹畏寒者,貼肚臍,用大張連臍服貼,并貼背后腎俞穴;其余筋骨麻木酸痛,俱貼患處。
【摘錄】《驗(yàn)方新編》卷十一
看了上文對附桂膏的介紹,相信我們可以收獲很多。其實(shí)對于疾病,大多數(shù)人都是通過吃西藥來緩解,但這種方法治標(biāo)不治本,其效果也是暫時的,關(guān)鍵還是在于擁有健康科學(xué)的生活方式。
中藥方劑是什么呢?其實(shí)就是幾種中草藥按照一定的數(shù)量比例混合后制成的產(chǎn)品。附桂紫金膏就是一種中藥方劑,你知道它的作用功效嗎?不清楚的話現(xiàn)在就來了解一下吧!
【處方】當(dāng)歸1兩,胡椒1兩,川牛膝1兩,側(cè)柏(生)1兩,靈仙1兩,柳枝1兩,槐枝1兩,艾把1兩,木鱉子1兩,官桂1兩,川附片1兩,木瓜1兩,干姜1兩,白芷8錢,烏藥8錢,橘皮8錢,赤芍8錢,靈脂8錢,甘草8錢,杜仲(生)8錢,寄生8錢,羌活8錢,續(xù)斷8錢,防風(fēng)8錢,獨(dú)活8錢,骨皮8錢,蟬退8錢,腹皮8錢,紅花8錢,清風(fēng)藤8錢,川芎5錢,五加皮5錢,蛇退5錢。
【制法】上藥酌予碎斷。用香油二百四十兩炸枯黑,過濾去滓,煉至滴水成珠,入章丹一百兩攪勻成膏,取出放入冷水中,出火毒后加熱溶化。另兌細(xì)料:乳香二兩,沒藥二兩,潮腦二兩,官桂二兩,附子二兩,硫黃二兩。六味共為細(xì)粉,攪勻,攤貼,每張油重五錢。
【功能主治】暖腰固本,補(bǔ)氣散寒。主男婦老少諸虛百損,腰酸腿軟,胸腹冷痛。
【用法用量】貼肚臍、腰部。
【摘錄】《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處方】防風(fēng)2兩,生杜仲2兩,木瓜2兩,白芷2兩,生靈脂2兩,獨(dú)活2兩,當(dāng)歸2兩,川芎2兩,羌活2兩,生附子2兩。
【制法】上用香油15斤,炸枯去滓濾凈,煉至滴水成珠,再入章丹90兩攪勻成膏。每15斤膏藥油兌乳香面、沒藥面、廣木香面、肉桂面各2兩,攪勻。每大張凈油1兩重;小張凈油5錢重。
【功能主治】溫經(jīng)散寒,補(bǔ)氣養(yǎng)血。主婦女經(jīng)血不調(diào),血??仗?,行經(jīng)腹痛,經(jīng)來黑紫,肚腹脹疼,以及體虧氣弱,腰腿無力,周身酸疼。
【用法用量】貼肚腹。
【注意】孕婦勿貼。
【摘錄】《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天津方)
【處方】生地1兩,當(dāng)歸1兩,干姜1兩,桂枝1兩,麻黃1兩,白芷1兩,甘草1兩,蒼術(shù)1兩,枳殼3錢,五加皮3錢,莪術(shù)3錢,桃仁3錢,山柰3錢,川烏3錢,陳皮3錢,臺烏3錢,三棱3錢,細(xì)辛3錢,首烏3錢,草烏3錢,柴胡3錢,防風(fēng)3錢,寄奴3錢,牙皂3錢,川芎3錢,威靈仙3錢,羌活3錢,赤芍3錢,藁本3錢,續(xù)斷3錢,獨(dú)活3錢,連翹3錢,血余1團(tuán),天雄8兩,小茴3錢,香附3錢,荊芥3錢,海風(fēng)藤3錢。
【制法】上藥用麻油四斤,入藥煎枯去滓,再下黃丹三十兩熬成膏,候半冷,再下后列細(xì)料藥:中安桂一兩,麝香三分,廣木香二錢,冰片四錢,樟腦三錢,乳香、沒藥各三錢。共為細(xì)末,攪入膏內(nèi)令勻,退火攤用。
【功能主治】風(fēng)濕風(fēng)寒,勞傷癱瘓,積聚痞塊,流注瘰疬,寒濕腳氣,鶴膝酸痛,疝氣遺精等癥。
【用法用量】用時將膏藥在火上烘融攤開,貼患處。
【注意】非因寒濕致病及有發(fā)炎癥狀者忌貼。孕婦忌用。
【摘錄】《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沙市方)
上面介紹了附桂紫金膏是怎樣制作出來的,飲用附桂紫金膏可以幫助我們治療一些方面的問題。但是想要體會到方劑帶來的好處或是功效,只有去食用它們才知道哦。大家有沒有興趣試一試呢。
對于土附大家了解嗎,它是一種常見的藥材,一般在很多的地方都會用土附來作為原料,它還能夠治療很多身體疾病,下面我們來看看土附的相關(guān)知識吧。
【別名】土部、鱸鱧、蕩部、蕩魚(《演繁露》),吐哺(《三才藻異》),土鮒魚(姚可成《食物本草》),菜花魚(《嘉興縣志》),鮒魚(《湖州府志》),土鶩、土哺(《錢塘縣志》),上鮒(《隨息居飲食譜》)。
【來源】為塘鱧魚科動物 塘鱧魚 的 全體 。
【原形態(tài)】體粗壯,前部呈圓筒形,后部側(cè)扁。體長10余厘米。頭部大,稍扁平,且較軀體為闊??谏衔?,口裂寬大,下頜長于上頜,上下頜都有細(xì)齒,呈帶狀排列。鰓耙上有小刺。眼小,上位,眼間隔凹入。體側(cè)及背部被櫛鱗,腹部為圓鱗,側(cè)線鱗33~37。生殖乳突明顯,雌者較寬大,末端分叉,雄者三角形,末端尖細(xì)。背鰭2個,第1背鰭7~8,鰭條不分枝。第2背鰭18~9。臀鰭17。胸鰭大,腹鰭胸位,尾鰭圓形。背部黑褐色,體側(cè)有黑色斑紋,腹部淡黃色,無黑色斑點(diǎn),各鰭都有淡黃色與黑色相間的條紋。
【生境分布】分布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湖北、湖南等地。
【性味】姚可成《食物本草》:"味甘,溫,無毒。"
【功能主治】①姚可成《食物本草》:"補(bǔ)脾胃,益元?dú)?,養(yǎng)榮血。"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本草綱目拾遺》》
以上就是對土附的藥用價值的詳細(xì)介紹,在吃土附的時候,也是有著一些方式方法的,以上的吃法對調(diào)理人體各方面問題都是有著很好的幫助,因此可以放心進(jìn)行。
季節(jié)的交替容易引發(fā)一些疾病,讓人心情很低落。那么你知道有哪些中藥方劑有益健康呢?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一種方劑水沉散。
【別名】水沉湯(《朱氏集驗(yàn)方》卷一)。
【處方】香薷葉90克 白茯苓30克(去皮)厚樸(去粗皮,蘸生姜汁炙令紫色)90克 白扁豆30克 丁香15克 甘草15克(炙)
【制法】上藥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治伏暑傷冷,霍亂轉(zhuǎn)筋,虛煩躁渴,心腹撮痛,吐利交作,四肢逆冷。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入好酒75毫升,同煎至150毫升,水中沉冷服,不拘時候。
【摘錄】《楊氏家藏方》卷三
通過上文的介紹,我們知道水沉散是一種應(yīng)用很廣泛的中藥方劑,但在使用水沉散之前還是要結(jié)合一下自身的體質(zhì),畢竟如果不注意的話,也會給人體的健康帶來很大的影響的。
各種疾病的侵襲是現(xiàn)代人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大多是因?yàn)樯罟ぷ鲏毫Υ笤斐傻模彩巧盍?xí)慣不規(guī)律的一個重要表現(xiàn)。而且也容易導(dǎo)致人體出現(xiàn)提前衰老的跡象。中藥方劑是一個幫您擺脫各類疾病的好方法。下面為大家講一下沉魏丹的做法。
【處方】三棱(炮)1兩,蓬莪術(shù)(炮)1兩,青皮(去瓤)7錢半,五味子(去枝)7錢半,肉桂(去粗皮,不見火)7錢半,川椒(去目及合口者,炒出汗)7錢半,茴香(淘去沙,炒)7錢半,川楝子(炮,去皮)7錢半,桃仁(炒)7錢半,巴戟(去心)7錢半,附子(炮,去皮臍)半兩,葫蘆巴(炒)半兩,檳榔半兩,破故紙(炒)半兩,茱萸(湯泡7次,炒)半兩,木香(不見火)半兩,沉香(不見火)半兩,阿魏(用醋浸,去砂石,研作糊)半兩,硇砂3錢(醋飛過),全蝎半兩(去毒)。
【制法】將硇砂同阿魏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腹中積塊、氣塊。
【用法用量】每服30-40丸,以生姜鹽湯送下,不拘時候。
【摘錄】《魏氏家藏方》卷二
以上就是本文對沉魏丹的一些介紹,其實(shí)養(yǎng)生方劑還是很值得我們來研究的,因?yàn)?,它在中醫(yī)養(yǎng)生領(lǐng)域占了一席之地,而且獨(dú)樹一幟,有自己的特色和風(fēng)格。
您聽說過中藥方劑丁沉丸嗎?中藥方劑是一種中醫(yī)的治療方法,對很多癥狀有著非常好的改善效果,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處方】甘草(炙)藹 青皮(去瓤,銼,炒)丁香 白豆蔻仁 沉香 木香 檳榔 肉豆寇仁各150克 白術(shù)(銼,微炒)1.2干克 人參(去蘆)茯苓(去皮)訶藜勒(胃,取皮)各300克 肉桂(去粗皮)口 干姜(炮裂)各75克 麝香(別研)30克
【制法】上藥為細(xì)末,入香麝令勻,煉蜜和丸,如酸棗大。
【功能主治】主脾胃寒氣上逆心腹,脅肋脹滿刺痛,胸膈噎塞,痰逆惡心,噫氣吞酸,不思飲食,嘔吐不止,及翻胃膈氣,宿食留飲,心痛霍亂,婦人血?dú)庑母固弁础?/p>
【用法用量】每服1丸,細(xì)嚼,炒生姜、鹽湯送下;溫酒亦可,空腹時服。
【摘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三
【處方】沉香5兩,藁本3兩,白瓜瓣半升,丁香5合,甘草2兩,當(dāng)歸2兩,芎?2兩,麝香2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久服令舉身皆香。主七竅臭氣。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濟(jì)方》引作“丁香丸”、“香遍滿方”。
【摘錄】方出《千金》卷六,名見《圣濟(jì)總錄》卷一○一
【處方】丁香半兩,沉香半兩,木香半兩,檳榔半兩,白豆蔻半兩,云南根半兩,肉豆蔻(去皮)半兩,甘草(炙)半兩,青皮(去白)半兩,人參2兩,茯苓2兩,白術(shù)4兩,官桂1分,丁香皮半兩,訶子1兩(去核),麝香1錢(研),玄參1兩半,柳桂1分,干姜1分(炮),金釵,石斛1兩。
【制法】上為細(xì)末,續(xù)入麝香,和勻,煉蜜為丸,如酸棗大。
【功能主治】理中。主脾胃一切氣不和,吐逆,不思飲食,霍亂不止,心腹刺痛膨悶,胸膈噎塞,久積虛氣,傷酒痰逆,婦人血?dú)饧霸潞虿徽{(diào)。
【用法用量】每服半丸或1丸,爛嚼,炒生姜,橘皮、鹽湯送下,溫酒亦可;婦人炒生姜、橘皮、醋湯送下。
【摘錄】《博濟(jì)》卷二
【處方】丁香1兩,沉香1兩,木香1兩,訶黎勒皮1兩,附子(炮)1兩,硇砂(水飛過)1兩,干姜(炮)1兩,青橘皮(去白)1兩,神曲(別杵)1兩,檳榔1兩半,桃仁120個(湯浸去皮,麩炒黃)。
【制法】上為末,以硇砂、神曲,別以酒煮為膏和搜,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五種膈氣,壅塞氣逆,心腹脹痛,宿食不消。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生姜湯送下。
【摘錄】《醫(yī)方類聚》卷一○六引《神巧萬全方》
【處方】硇砂(湯泡,澄清,以白瓷器貯,飛過)1兩半,桃仁(去皮尖雙仁,麩微炒,研入)1兩半,川大黃(末)1兩,阿魏半兩(酒化),神曲1兩(以上五味,以酒1升,于銀器中慢火熬成膏,和后藥末,如少,更入酒熬),大附子(炮)1兩,丁香1兩,木香1兩,沉香1兩,檳榔2兩(生用),肉豆蔻(去殼)3分,青橘皮(去瓤)3分,厚樸(姜汁浸,炙)3分,荊三棱3分,蓬莪術(shù)3分,當(dāng)歸3分。
【制法】上為末,入硇砂膏中,和令得所,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補(bǔ)暖下元,去積滯。主痃癖,冷癥塊,及丈夫腰腳。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生姜湯送下;一切氣,刺痛不可忍者,以青皮裹鹽,一彈子大,入火中燒令赤,急挑盞中,酒投放溫,送下30丸。
【摘錄】《醫(yī)方類聚》卷一一一引《神巧萬全方》
【別名】丁香丸
【處方】沉香(銼)1兩,陳橘皮(湯洗,去白,焙)1兩,訶黎勒(煨熟,取皮)1兩,木香半兩,丁香半兩,肉豆蔻(去殼,炮)2枚。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
【功能主治】谷勞嗜臥,四肢怠惰。
【用法用量】丁香丸(《普濟(jì)方》卷二十一)。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四十五
【處方】丁香1分,沉香(銼)1分,木香1分,茴香子(炒)1分,雞舌香半分,胡椒半分,阿魏少許(細(xì)研,醋調(diào)面和作餅,瓦上煿熟,為末)。
【制法】上7味,除阿魏外,搗羅為末,以阿魏末煮糊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三焦虛脹。
【用法用量】每服5-7丸,細(xì)嚼,鹽湯送下;如本臟氣弱,炒茴香子酒送下;婦人血?dú)?,醋湯送下?/p>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五十四
【處方】肉豆蔻(面裹,煨)、丁香(不見火)、白豆蔻仁、木香(不見火)、縮砂仁、檳榔、麥糵(炒)、訶子皮、面姜、青皮(去瓤)、人參(去蘆)、胡椒各等分。
【制法】上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
【功能主治】氣逆,脾胃不和,疰悶胸脅,噎塞不利;或氣時上攻沖,飲食減少。
【用法用量】本方名丁沉丸,但方中無沉香,疑脫。
【摘錄】《魏氏家藏方》卷五
【處方】丁香2兩,沉香1兩,人參(去蘆頭)半兩,肉豆蔻10枚(面裹,煨熟)。
【制法】上為細(xì)末,用甘草10兩,捶碎,入水1斗,揉盡去滓,熬成膏子,為丸如悟桐子大。
【功能主治】胸膈痞悶,嘔逆惡心,腹脅脹滿。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濟(jì)方》卷二○五引作“丁香丸?!?/p>
【摘錄】《楊氏家藏方》卷五
【處方】甘草(炙)5兩,青皮(去瓤,銼,炒)5兩,丁香5兩,白豆蔻仁5兩,沉香5兩,木香5兩,檳榔5兩,肉豆蔻仁5兩,白術(shù)(銼,微炒)40兩,人參(去蘆)10兩,茯苓(去皮)10兩,訶黎勒(煨,取皮)10兩,肉桂(去粗皮)2兩半,干姜(炮裂)2兩半,麝香(別研)1兩。
【制法】上為細(xì)末,入麝香令勻,煉蜜為丸,如酸棗大。
【功能主治】一切冷氣攻心腹,脅肋脹滿刺痛,胸膈噎塞,痰逆惡心,噫氣吞酸,不思飲食,胃中冷逆,嘔吐不止;及翻胃膈氣,宿食留飲,心痛霍亂;婦人血?dú)庑母雇础?/p>
【用法用量】每服1丸,空心、食前細(xì)嚼,炒生姜、鹽湯送下;溫酒亦得。
【摘錄】《局方》卷三
【處方】丁香5錢,人參5錢,沉香3錢,白蔻3錢,訶子3錢,白術(shù)3錢。
【制法】上以甘草膏子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酒病。
【摘錄】《袖珍》卷三
通過本文,相信你學(xué)到更多的丁沉丸食用方法了吧!丁沉丸可以增強(qiáng)我們身體的抵抗力,調(diào)理各個系統(tǒng)的機(jī)能,了解了丁沉丸這么多的功效,大家不妨試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