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附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運動可以代替保健品,但所有的藥物和保健品都不能代替運動。對于養(yǎng)生,不乏很多流傳很廣的詩句與名言,不注意養(yǎng)生,將為我們的生活埋下悲劇的種子。如何分辯關于中醫(yī)養(yǎng)生話題的對錯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此仔細地整理了以下內容《土附的功效與作用》,但愿對您的養(yǎng)生帶來幫助。
對于土附大家了解嗎,它是一種常見的藥材,一般在很多的地方都會用土附來作為原料,它還能夠治療很多身體疾病,下面我們來看看土附的相關知識吧。
【別名】土部、鱸鱧、蕩部、蕩魚(《演繁露》),吐哺(《三才藻異》),土鮒魚(姚可成《食物本草》),菜花魚(《嘉興縣志》),鮒魚(《湖州府志》),土鶩、土哺(《錢塘縣志》),上鮒(《隨息居飲食譜》)。
【來源】為塘鱧魚科動物 塘鱧魚 的 全體 。
【原形態(tài)】體粗壯,前部呈圓筒形,后部側扁。體長10余厘米。頭部大,稍扁平,且較軀體為闊。口上位,口裂寬大,下頜長于上頜,上下頜都有細齒,呈帶狀排列。鰓耙上有小刺。眼小,上位,眼間隔凹入。體側及背部被櫛鱗,腹部為圓鱗,側線鱗33~37。生殖乳突明顯,雌者較寬大,末端分叉,雄者三角形,末端尖細。背鰭2個,第1背鰭7~8,鰭條不分枝。第2背鰭18~9。臀鰭17。胸鰭大,腹鰭胸位,尾鰭圓形。背部黑褐色,體側有黑色斑紋,腹部淡黃色,無黑色斑點,各鰭都有淡黃色與黑色相間的條紋。
【生境分布】分布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湖北、湖南等地。
【性味】姚可成《食物本草》:"味甘,溫,無毒。"
【功能主治】①姚可成《食物本草》:"補脾胃,益元氣,養(yǎng)榮血。"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本草綱目拾遺》》
以上就是對土附的藥用價值的詳細介紹,在吃土附的時候,也是有著一些方式方法的,以上的吃法對調理人體各方面問題都是有著很好的幫助,因此可以放心進行。
ys630.COm精選閱讀
土香薷的簡介
一年生芳香草本,高達90厘米。莖直立,四棱形,紫褐色,多分枝,有短柔毛。葉對生,有細柄,葉面有短毛,下面略呈紫色。夏末秋初開花,假穗狀花序頂生,直立或上部稍彎;花小,密集,偏向花序一側著生;4個小堅果卵形,棕褐色,包圍于被毛的宿萼內,萼齒刺狀。
土香薷的功效與作用
功效主治:治傷風感冒,發(fā)熱,嘔吐,胸膈脹滿,腹瀉,黃疸,小兒疳積。夏季感冒,發(fā)熱無汗,中暑,急性胃腸炎,胸悶,口臭,小便不利。
作用:
1、治脾胃不和,胸膈痞滯,內感風冷,外受寒邪,憎寒壯熱,身體疼痛,肢節(jié)倦怠,霍亂嘔吐,脾疼翻胃,中酒不醒,四時傷寒頭痛:香薷(去土)二兩,甘草(炙)半兩,白扁豆(炒)、厚樸(去皮,姜汁炒)、茯神各一兩。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沸湯入鹽點服。
2、治霍亂吐利,四肢煩疼,冷汗出,多渴:香薷二兩,蓼子一兩。上二味粗搗篩。每服二錢匕,水一盞,煎七分,去渣溫服,日三。
3、治霍亂腹痛吐痢:生香薷(切)一升,小蒜一升(碎),厚樸六兩(炙),生姜十兩。上四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得吐痢止,每服皆須溫。
4、治暴水風水氣,水腫,或瘡中水,通身皆腫:干香薷一斤,白術七兩。上二味搗術下篩;濃煮香薷取汁,和術為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丸,日夜四、五服,利小便極良。夏取花、葉合用亦佳。忌青魚、海藻、菘菜、桃、李、雀肉。
5、治舌上忽出血如鉆孔者:香薷汁服一升,日三。
6、傷暑(暑天臥濕當風,或生冷不節(jié),頭痛發(fā)熱,轉筋,干嘔,四肢發(fā)冷等)。用香薷一斤、厚樸(姜汁炙過)、白扁豆(微炒)各半斤,銼散。每服五錢,加水二碗,酒半碗,煎成一碗,放水中等冷定后服下。連進二服,很有效。此方名香薷飲。方中的扁豆,可用黃連(姜汁炒)代替。
7、水腫:香薷五十斤,銼入鍋中,加水久煮,去渣再濃煎,濃到可以捏丸時,即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丸,一天服三次,藥量可以逐日加一點以小便能暢為愈。 此方名香薷煎。又方:香薷葉一斤,水一斗,熬爛,去渣,再熬成膏,加白術末七兩作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丸,米湯送下。此方名深師薷術丸。
8、心煩脅痛。用香薷搗搗汁一、二升服。
9、鼻血不止。用香薷研累,水沖服一錢。
10、治中暑煩渴 香薷二兩。上一味,搗羅為散,每服二錢匕,水一盞,煎服七分,不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11、治水病洪腫氣脹,不消食 干香薷五十斤。上一味細銼,內釜中,以水淹之出香薷數(shù)寸煮,去滓,清澄之,漸火煎,令可丸,服五丸如梧桐子大,日三,稍加之,以小便利為度。無所思。
12、治小兒白禿,發(fā)不生,汗出,慘痛 濃煮陳香薷汁少許,脂和胡粉敷上。
13、治口臭:香薷一把,以水一斗煮,取三升,稍稍含之。
14、治多發(fā)性癤腫,痱子 鮮華薺苧適量。搗爛外敷。
15、治皮膚瘙癢,陰部濕疹 華薺苧全草適量。水煎外洗。
16、刀豆香薷飲:刀豆子25克,香薷10克,甘草3克。將以上三味水煎后,加適量冰糖或蜂蜜調勻,飲服。
土香薷的市場信息
1、土香薷的價格
尚不明確。
2、土香薷的選購方法
干燥全草,帶根或不帶根,長約30~40厘米,莖粗約2~3毫米,表面灰綠色,微顯棕紫色,密被毛茸,節(jié)明顯,節(jié)間長2~3厘米;易折斷,斷面纖維性,黃綠色。葉皺縮,綠色,完整者為卵圓形,表面有短小毛茸。多無花序。氣微香。以葉多、色綠,無花序,去根者為佳。
3、土香薷的保存方法
夏、秋季采收、切段,曬干,或鮮用。
土當歸是一種藥材,如果我們對于它的藥用價值有一些了解,就可以在生活中正確的利用土當歸去治療一些相關的疾病了。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來源】為五加科植物 食用楤木 的 根莖 及 根 .
【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高1~2米。根莖粗壯,橫生,根莖下方散生多數(shù)圓柱形的根。莖有縱溝紋,分枝多,老枝近于無毛,幼枝疏生短柔毛。葉互生,2~3回羽狀復葉,長達30~40厘米,有托葉;小葉有柄,長1~8厘米,頂端的小葉柄比較長;小葉片9B形或心臟形,長4~12厘米,寬2~9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圓形或腎形,邊緣有鋸齒或重鋸齒,兩面疏生短柔毛。圓錐狀復傘形花序頂生或腋生,總花梗長4.6~11厘米,被有短柔毛;總苞片或小苞片有或無;每一小傘形花序有花約20~35朵;花萼杯形,先端5齒裂,裂片三角形;花瓣6。白色或淡黃色,卵形,先端稍尖;雄蕊5,花絲甚短;子房下位,花柱長約為雄蕊的一半,柱頭5裂。漿果圓球狀,長2~3毫米。種子6粒?;ㄆ?叫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生于山地。分布于河北、河南、安徽、江蘇、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云南等地。
【性味】《綱目》:"辛,溫,無毒。"
【功能主治】①《綱目》:"除風和血,煎酒服之;閃拗手足,同荊芥、蔥白煎湯淋洗之。"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2~4錢。外用:煎水洗。
【附方】治偏頭風:土當歸四錢,桑寄生三錢,秦艽二錢,防風二錢,竹瀝一杯。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摘錄】《*辭典》
【出處】《吉林中草藥》
以上就是對土當歸的功效的一些簡單的介紹,希望對所有的朋友都能所幫助,總得來說土當歸的養(yǎng)生功效是非常強大的,因此日常生活中可以利用土當歸來更好的促進身體健康 。
中藥土丹參的功效與作用是非常大的,我們生活中可以常見到土丹參,利用土丹參的藥性和食療性,將給我們養(yǎng)生保健帶來很多預想不到的收獲,下面我們看看中藥土丹參。
【來源】藥材基源:為唇形科植物蕎麥地鼠尾草的根。
【原形態(tài)】蕎麥地鼠尾草,多年生草本,高20-50cm。莖四棱形,具槽,被黃褐色柔毛。主根條狀伸長,長達40cm,粗達2.5cm,扭曲狀,木質,外皮剝落顯紅色。葉對生;葉柄長9-21cm,被毛;葉片卵圓形,長4-15cm,寬2-10cm,先端銳尖,基部以形,邊緣具圓齒,苤薄紙質,布滿黃褐色腺點。輪傘花序,每輪2-4花,組成頂生總狀或總狀圓錐花序;苞片寬卵圓形,全緣,具緣毛,花梗長約3mm;花萼窄鐘狀或鐘形,二唇形,唇裂不及萼長1/3,下唇與上唇近等長;花冠紫褐色或紅色,冠筒圓柱狀,冠檐二唇形;能育雄蕊伸至上唇,花絲扁平;花柱與花冠上唇等長,先端2淺裂。小堅果暗褐色,倒卵圓形,先端圓,背部具條紋。花期5-11月,果期11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荒野、草地、山坡。
【化學成份】根含丹參酮(tanshinone)Ⅰ、ⅡA,亞甲基丹參醌(methylene tanshiquinone),原兒茶醛(protocatechualdehyde)。
【藥理作用】土丹參水溶性部位射液以相當于30g/(生藥)/kg劑量給小鼠腹腔注射,給藥后1.5h可見土丹參極顯著提高小鼠常壓耐缺氧能力。
【性味】味苦;性微寒
【功能主治】活血調經;化瘀止痛。主月經不調;痛經;經閉;產后瘀陰腹痛;肝脾腫大;關節(jié)痛;胸絞痛;心悸;失眠。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5g;或入丸、散。
【摘錄】《中華本草》
土丹參作為一種常見的中藥材料,卻常常被人們所遺忘,其實他的功效和作用是你意想不到的,只有大家善于食用,用對方法,我相信,它對各位的身體一定會有很大的幫助的。
土馬鬃在我們的生活中土馬鬃因為具有極高的醫(yī)藥價值受到了我們的關注。下面我們來具體的看一下土馬鬃是什么?
【別名】大金發(fā)蘚、獨根草、眼丹藥、小松柏、一口血、矮松樹、萬年杉、拳頭草、千年松、一寸松、千年樅
【來源】藥材基源:為金發(fā)蘚科植物金發(fā)蘚的植物體。
【原形態(tài)】植物體粗壯,深綠色、綠褐色,莖高10-25cm,單一或稀分枝。葉傾立,干時卷曲,濕時展開。葉片上部較尖,基部鞘狀,鞘部以上的中肋及葉背均具刺突,櫛片21-55,幾布滿上部葉片,櫛片高4-6細胞,先端細胞呈駝峰狀。葉莖細胞黃褐色,長線形,中部細胞呈方形,上部細胞近橢圓形。雌雄異株。雄株稍短,頂端雄器狀似花苞;雌株較高大,頂生孢蒴,蒴柄長10cm,紅棕色,雌苞葉長而窄,中肋及頂。蒴具四棱角,長方形;蒴帽覆蓋全蒴;蒴蓋扁平,具短喙;蒴齒單層;孢子小圓形,黃色,平滑。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野陰濕土坡、森林沼澤、酸性土壤上或巖石表土層上。四季可見。
【性狀】1.性狀鑒別 本品為數(shù)株叢集在一起的團塊,株長8-25cm,黃綠色或黃褐色,濕潤分離后,每株莖單一,有的扭曲,葉叢生在莖上部,展平后上部葉披針形,漸尖,中肋突出葉尖呈刺狀,腹面可見櫛片,葉緣有密銳齒,基部鞘狀較寬;下部葉鱗片狀。莖下部可見須狀假根,有的雌株具棕紅色四棱柱形的孢蒴,脫蓋后的孢蒴口具64個蒴齒。氣微,味淡。
【化學成份】植物體含二氧雜環(huán)己烷木質素(dioxane lignin),苯酚類化合物(phenol),甾醇酯類(steryl ester),蠟酯類(wax ester),植醇酯(phytol ester),牻牛兒基牻牛兒醇酯(geranylgeraniol ester),葉綠素(chloronhyll),單糖基二甘油酯類(monoglycosyl diglycerides),雙糖基二甘油酯類(diglycosyldiglycerides)和脂類(lipid)。還含藜蘆酸甲酯(methylveratrate),異半蒎酸二甲酯(dimethyl isohemipate),間半蒎酸二甲酯(dimethyl metahemipate),4,7,9-三甲氧基-2-二苯并呋喃羧酸甲酯(methyl 4,7,9-trimethoxy-2-dibenzofurancarboxylate),3-(4,7,9-三甲氧基-2-二苯呋喃基)-丙酸甲酯(methyl 3-(4,7,9-trimethoxy-2-dibenzofuranyl)-propanoate],還含胡蘿卜素(carotene),堇黃質(violaxanthin),新黃質(neoxanthin),葉黃素(lutein),花藥黃質(antheraxanthin),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
【性味】甘;寒;酸;咸;苦;涼;淡;平;無毒
【歸經】肺;肝;大腸經
【功能主治】滋陰清熱;涼血止血。主陰虛骨蒸;潮熱盜汗;肺癆咳嗽;血熱吐血;衄血;咯血;便血;崩漏;二便不通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30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搗敷;或研末調涂。
【摘錄】《中華本草》
上文為大家介紹了土馬鬃的作用,希望對大家在生活中有所幫助。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胡亂的和其他食物搭配,應該咨詢專業(yè)人士后再決定。
不認識土麥冬的朋友們不會了解土麥冬有什么功效和作用,土麥冬是一種中藥材,很多人都只是在形態(tài)上認識,所以很難了解到土麥冬真正能夠帶給人們的身體哪些好處,這些需要我們深入去認識土麥冬這種藥材了。
【別名】麥門冬
【來源】藥材基源:為百合科植物山麥冬、闊葉山麥冬的塊根。
【原形態(tài)】1.山麥冬 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粗短,生有許多長而細的須根,其中部膨大成連珠狀或紡錘形的肉質小塊根。葉叢生;葉柄有膜質鞘;葉片革質,條形,長15-30cm,寬4-7mm。花莖直立,高15-30cm,總狀花序頂生,長達12cm,有花多數(shù),常l-4朵聚生于苞腋,花被淡紫色或淺藍色,長圓形或被針形;花梗長約3-4mm子房上位。漿果球形,熟時藍黑色?;ㄆ?-7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1.生于山野間陰濕處,山谷林下及路旁;南方常有栽培。 2.生于低山山地,山谷,疏、密林下或陰濕處。
【性狀】1.性狀鑒別 (1)山麥冬 塊根呈紡錘形,略彎曲,兩端狹尖,中部略粗,長1.5-3.5cm,直徑3-5mm。表面淡黃色,有的黃棕色,不飽滿,具粗糙的縱皺紋。纖維性強,斷面黃白色,蠟質樣。味較淡。
【化學成份】1.山麥冬:塊根含甾體皂甙:土麥冬皂甙(spicatoside)A、B,土麥冬皂甙A的原皂甙元Ⅱ(prosapogeninⅡ of spicatoside A)及原皂甙元Ⅲ(prosapogenin Ⅲ of spicatosideA),麥冬皂甙 B(ophiopognin B),β-谷甾醇葡萄糖甙(β-sitosterolglucoside)。另含黃酮類。
【藥理作用】1.強心、擴冠作用:豚鼠離體心臟冠脈流量試驗證明,低劑量(25% 1.5ml)土麥冬注射液灌注可見冠脈流量明顯增加(+54.59%),高劑量(200% l.5ml)時冠脈流量反而減少(-38.20%)。冠脈流量增加時心臟收縮增強,但心率無明顯影響;當冠脈流量減少時心臟收縮減弱,心率減慢,甚至出現(xiàn)房室傳導阻滯與心室纖顫等。在位兔心試驗表明,靜注土麥冬注射液劑量為 2.5g/kg和5.0g/kg時,心收縮為明顯增強,收縮幅度增加58.23%-97.35%。2.5g/kg時的正性肌力作用不被普萘洛爾阻斷,且對心率也無明顯影響,說明其正性肌力作用似與β-受體無關。本品還能提高小鼠心臟對86Rb的攝取率。土麥冬水溶性提取物給麻醉貓靜脈注射1.75g/kg其心室內壓變化速率(LVdp/dt max)增加86%,左心室開始收縮至射血時間(t-dp/dt max)縮短28%,心輸出量(CO)、心臟指數(shù)(CI)、每搏指數(shù)(SI)和左室作功指數(shù)(LVWI)分別增加146%,151%,150%和194%。心率輕度減慢,全身血管阻力(SVR)降低48%。本品0.7g/kg靜脈注射,LVdp/dt max增加38%,CO增加44%,t-dp/dt max縮短20%,SVR降低20%。進一步說明本品有強心作用,且能改善心臟泵功能。
【鑒別】理化鑒別:在紫外光燈下,山麥冬的薄片不顯熒光,而大麥冬的薄片則顯藍色熒光。
【性味】甘;微苦;微寒
【功能主治】養(yǎng)陰生津。主陰虛肺燥;咳嗽痰粘;胃陰不足;口燥咽干;腸燥便秘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15g。
【摘錄】《中華本草》
對于文章介紹的土麥冬,希望大家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去了解一些相關的資料,這樣就可以在面對疾病的困擾時正確的進行治療。
對于土草果,大家是比較熟悉的,當然有些人比較陌生。其實土草果是一種比較常見的中藥材。那么土草果究竟有什么作用呢?
【別名】砂仁、土砂
【來源】藥材基源:為姜科植物廣西豆蔻的果實。
【原形態(tài)】廣西豆蔻,多年生常綠草本,高l-1.5m。葉幾無柄;葉舌長2-4mm;葉片披針形,長10-70cm,寬1.5-8.5cm,先端長漸尖,邊緣有短剛毛,基部通常楔形,下面主脈兩側密被貼伏的短柔毛。穗狀花序自接近莖基的根莖上斜出;總花梗長1.5-33cm,生于地下,鱗片長0.5-5cm,近無毛;苞片披針形,長3.5-6cm,寬0.5-1.5cm,白色;小苞片三角狀被針形,長0.9-3.5cm,不呈管狀;花萼管長3.3-4.5cm,一側淺裂,近無毛,先端三裂,裂片長8mm;花冠管白色,長3-4.5cm,內面有毛,裂片被針形,近等大,長3.5-4cm,寬0.8-l.2cm,兜狀,后方的1枚具短尖頭;唇瓣扇形或近匙形,長3.5-4cm,寬2.5-3cm,爪部紫紅色,內面有疏柔毛,朱端淡黃色,基部與花絲連成一長0.7-1.3cm的管;側生退化雄藍錐狀,長4mm;花絲長7mm,花藥長1.1-1.4cm,藥隔附屬體全線,長約5mm;花柱絲狀,子房被短柔毛。蒴果成熟時淡紫色,扁球形或近球形,直徑1-2cm,具12條縱線條,有時不明顯,表面常有疏短毛和小凸起,先端具花柱殘跡。種子多數(shù)。花期5-6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約650m的山坡林下陰濕處。
【性味】味辛;性溫
【功能主治】理氣;開胃;安胎。主脘腹脹痛;食欲不振;胎動不安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2-6g。
【摘錄】《中華本草》
相信通過本篇文章對土草果的詳細介紹,大家可以了解到關于土草果的功效和藥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藥對我們的身體有著不同的功效,可以對我們的身體進行調理。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味中藥:土連翹,它具體有哪些功效與作用呢?一起來看看吧。
【別名】梅宋戈
【來源】為茜草科土連翹屬植物 土連翹 Hymenodictyon excelsum(Roxb.)Wall.,以 樹皮 及 葉 入藥。全年可采,切片曬干備用。
【性味】苦,涼。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止咳,抗瘧。用于外感高熱,咳嗽痰多,瘧疾。葉外用治關節(jié)紅腫,瘡癤腫毒。
【用法用量】樹皮0.5~1兩;葉外用適量,搗爛敷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出處】《西藏常用中草藥》
本文介紹了藥材土連翹的一些基本常識,土連翹在治療人體的一些相關疾病的時候效果都非常好。而且土連翹對身體還有一定的調理作用,平時可以適量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