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子藥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飲食貴在節(jié),讀書貴在精,鍛煉貴在恒,節(jié)飲食養(yǎng)胃,多讀書養(yǎng)膽,喜運動延生!隨著時間的失衡,養(yǎng)生這個話題走入大眾視野,養(yǎng)生和養(yǎng)性必不可分,它帶給我們的是健康。對于中醫(yī)養(yǎng)生您想了解哪方面的知識呢?請您閱讀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輯為您編輯整理的《膏子藥的功效與作用》,僅供您在養(yǎng)生參考。
所有的藥物都要了解它的注意事項和適用人群后,才可以進行服用。對于中藥方劑膏子藥來說也是一樣,接下來為大家介紹一下。
【處方】天門冬(去心)2兩,麥門冬(去心)半兩,黃柏(蜜炙)2兩,知母1兩半,當歸身1兩,白芍藥1兩,白術8錢,菖蒲1兩半,甘草半兩。
【制法】大約藥1兩,用水2大碗,熬至1碗,去滓,再熬成膏。
【功能主治】補陰。主陰虛。
【用法用量】每服2匙,食前白湯調下。
【摘錄】《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四
【別名】蜜調藥、膏滋藥
【處方】薄荷、玉丹、川貝母、燈草灰、甘草、冰片、百草霜。
【制法】先將玉丹、百草霜研和勻后,入燈草灰再研,入薄荷、甘草、貝母,研極細,方入冰片,再研和。
【功能主治】喉癰、喉癬、喉菌。
【用法用量】蜜調藥(原書)、膏滋藥(《瘍醫(yī)大全》卷十七)。本方方名,《雜病源流犀燭》引作“膠子蜜調藥”。
【摘錄】《尤氏喉科秘書》
膏子藥采用傳統(tǒng)的幾種純天然中藥材制成,對一些病癥有著極好的治療效果,而且無絲毫的副作用,對一些患者來說,的確是一種非常明智的選擇。
ys630.coM延伸閱讀
中藥方劑是種好東西,大自然界中的藥材經過泡制等工序后都會變成養(yǎng)生的好利器,黃耆膏子煎丸也是其中之一。那么你知道黃耆膏子煎丸的功效與作用是什么嗎?
【處方】人參1兩半,白術1兩半,柴胡1兩,黃芩1兩,白芷半兩,知母半兩,甘草(炙)半兩,鱉甲1個(半手指大,酥炙)。
【制法】上為細末,黃耆膏子(上用黃耆半斤,為粗末,水2斗,熬1斗,去滓,再熬,令不住攪成膏,至半斤,入白蜜1兩,餳1兩,再熬令蜜、餳熟,得膏10兩,放冷)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除煩解勞,去肺熱。主上焦熱,咳衄,心熱驚悸;脾胃熱,口甘,吐血;肝膽熱,泣出口苦;腎熱,神志不定;上而酒毒,膈熱消渴,下而血滯,五淋血崩。氣虛,呼吸少氣,懶言語,無力動作,目無睛光,面色(白光)白。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空心以百沸湯送下。
【摘錄】《元戎》
通過本篇文章向大家介紹了關于黃耆膏子煎丸的知識,相信很多人看完之后對黃耆膏子煎丸的認識是很多的。我們對藥材的認識越多的話,在使用的時候才會更加清楚這個藥物有什么作用,這樣就不會怕使用錯誤的情況出現(xiàn)。
鳥藥是一味中藥,是烏藥的塊根部位。烏藥生長在向陽的灌木林、曠野等處,一般生長在江浙一帶,冬季、春季采挖,挖去后去除須根曬干即可。鳥藥的功效與作用有很多,具有止痛、散寒、順氣、開郁等功效,孕婦以及體虛的人不宜服用。下面是鳥藥的具體介紹,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烏藥,性溫,味辛。歸肺經、脾經、腎經、膀胱經。
【中藥名】烏藥 wuyao。
【別名】天臺烏藥、臺烏、臺烏藥。
【英文名】Linderae Radix。
【來源】樟科植物烏藥Lindera aggregata (Sims) Kosterm.的塊根。
【植物形態(tài)】常綠灌木或小喬木。根木質,膨大粗壯,略呈念珠狀。樹皮灰綠色。小枝幼時密被銹色短柔毛,老時平滑無毛;莖枝堅韌,不易斷。葉互生,革質,橢圓形至倒卵形,先端漸尖或尾狀漸尖,基部圓形或廣楔形,全緣,上面綠色,有光澤,除中脈外,均光滑無毛,下面灰白色,被淡褐色長柔毛,后變光滑,基出三脈,極明顯;葉柄短有短柔毛。傘形花序腋生,幾無總梗;小花梗被毛,簇生多數(shù)小花;花單性,雌雄異株,黃綠色;花被廣橢圓形,雄花有雄蕊9枚,排成3輪,最內一輪的基部有腺體;雌花有退化雄蕊多枚,子房上位,球形,1室,胚珠1枚。核果近球形,初綠色,成熟后變黑色。花期3~4月,果期9~10月。
【產地分布】生于向陽山坡灌木林中或林緣以及山麓、曠野等處。分布于江蘇、安徽、浙江等地。
【采收加工】冬、春二季采挖;以初夏采者粉性大,質量好。挖取后,除去須根,洗凈曬干,商品稱為“烏藥個”。如刮去栓皮,切片,烘干者,稱為“烏藥片”。
【藥材性狀】根紡錘形,略彎曲,有的中部收縮成連珠狀,稱“烏藥珠”。長5~ 15厘米.直徑1~3厘米。表面黃棕色或灰棕色,有細縱紋及稀疏的細根痕,有的中有環(huán)狀裂紋。質極堅硬,不易折斷,斷面棕白色。氣芳香,味微苦、辛,有清涼感。烏藥片近圓形,厚1~5毫米或更薄,切面黃白色至淡黃色而微紅,有放射性紋理(木射線)和環(huán)紋(年輪)。
【性味歸經】性溫,味辛。歸肺經、脾經、腎經、膀胱經。
【功效與作用】順氣、開郁、散寒、止痛。屬理氣藥。
【臨床應用】用量3~9克;磨汁或人丸、散。用治氣逆胸腹脹痛、宿食不消、反胃吐食、寒疝、腳氣、小便頻數(shù)等。
【主要成分】主要含揮發(fā)油成分。含多種倍半萜類成分,有一些屬于桉烷的生物堿,有一些屬于烏藥烷的衍生物;此外,還含有生物堿。有增強胃腸活動、止痛、止血、保肝、抗菌、平喘、抗癌等藥理作用,其興奮中樞、改善血流等作用值得研究。
【使用禁忌】氣虛及內熱證患者禁服,孕婦及體虛者慎服。
不知道大家有沒聽說過蟲牙藥。蟲牙藥對調理我們的身體有著很大的好處,在一些疾病上也可發(fā)揮不錯的作用,今天讓我們來看下蟲牙藥的相關知識。
【別名】三叉金、三托艾、傷寒頭、大箭根(《廣西藥植名錄》),三姐妹(《廣西中草藥》),牛尾草、三葉掃把、馬鹿尾(《中國高等植物圖鑒》)。
【來源】為唇形科植物 三葉香茶菜 的 全草 或 根 。夏、秋采收。
【原形態(tài)】三葉香茶菜,又名:細葉香茶菜。
【生境分布】生于山野草坡。
【性味】辛微苦,溫。
【功能主治】祛風散寒,化痰理濕。治感冒,咳嗽,黃疸,風濕腫痛,齒痛,刀傷出血。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0.5~1兩。外用:搗敷或煎洗。
【注意】①治牙痛:蟲牙藥少許,加食鹽共搗,放于患處;或用蟲牙藥根搗爛,放于患處。(《貴州民間藥物》)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貴州民間藥物》
通過上文的描述我們知道了什么是蟲牙藥,蟲牙藥有著怎樣的功效。蟲牙藥的藥用價值很高,有利于免疫系統(tǒng)的改善,是我們一個值得的選擇。
黑藥,作為傳統(tǒng)中藥方劑在我國應用的歷史已很悠久。我國很多的藥物學著作中都將其列為上品,且記述了黑藥的神奇功效。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處方】干過臘魚霜2錢,山椒(為霜)2錢。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打撲損傷。
【用法用量】溫酒送下。
【摘錄】《接骨圖說》
【處方】沒食子1兩,石榴皮1兩,干荷葉(另搗)1兩,五倍子1兩,訶子皮1兩,百藥煎1兩,金絲礬1兩,綠礬少許(另研,旋點諸藥)。
【制法】上為細末,炒熟面5-6匙,入好醋打面糊,和藥末。
【功能主治】烏須發(fā)。主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濟方》引作“烏頭藥”。方中五倍子以下五味藥用量原缺,據《普濟方》補。
【摘錄】《儒門事親》卷十五
上文是關于黑藥的介紹和分析,希望在大家的生活中能有參考的價值。另外 一定要合理的用藥,這才是保證生命健康的標準。
青藥是一味很好的藥材,在中醫(yī)里面經常要用到青藥給患者治病,有著極高的藥用價值,下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青藥的幾個方面。
【別名】水白菊
【來源】為菊科植物 青藥 的 全草 。秋季采收。
【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莖直立,高30~50厘米,上部被密毛?;~叢生,有長柄,葉片披針形或狹橢圓形,邊緣有疏鋸齒,兩面均散生白毛,脈上較密;莖生葉互生,上部葉較密,葉片線狀披針形,比基部葉小,兩面有毛。頭狀花少數(shù),有長梗,著生于莖頂及枝頂,傘房狀排列;苞片2列,覆瓦狀排列,有毛;舌狀花白色,后漸帶紅紫色;管狀花黃色,冠毛灰白色。
【生境分布】生于低洼濕地及水邊。分布貴州等地。
【性味】辛苦,涼。
【功能主治】清熱驅風。
【附方】①治感冒發(fā)燒:青藥三錢,魚鰍串五錢。煨水服。
【摘錄】《*辭典》
由上文我們可以看出中藥青藥具有非常高的藥用價值,所以在生活中我們可以考慮將青藥應用起來。
草果藥是一味很好的藥材,在中醫(yī)里面經常要用到草果藥給患者治病,有著極高的藥用價值,下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草果藥的幾個方面。
【別名】野姜、獨葉臺、四合紅、草果(《云南中草藥》)。
【來源】為姜科植物 草果藥 的 果實 。
【原形態(tài)】草果藥,又名:良姜花(《滇南本草圖譜》),野姜花。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陰濕處。分布四川、云南等地。
【性味】《滇南本草》:"性大溫,味辛微苦。"
【功能主治】溫胃,燥濕,理氣,消食。治胃寒疼痛,食積腹脹,寒疝,瘧疾。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3錢;或研末。
【附方】治九種胃氣疼痛,面寒疼,痞塊疼痛:草果藥(新瓦焙)二兩,木香三錢。共為細末。每服一錢,熱燒酒服。(《滇南本草》)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滇南本草》
其實只有在實踐后才會知道它的好處。就如同上面介紹的中藥草果藥,原來草果藥還可以治療一些其他的疾病。所以適量的食用還是有不少好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