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藥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身體是智能的載體,是事業(yè)的本錢。對自己晚年負責,就不應該對晚年的健康透支。隨著社會的進步,養(yǎng)生不再是一個玄而又玄的學問,沒有好的身體,萬事事皆休。中醫(yī)養(yǎng)生這方面的知識您掌握多少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經過搜集和處理,為您提供膏藥的功效與作用,歡迎閱讀,希望您能閱讀并收藏。
最近食用中藥方劑的人開始越來越多,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膏藥,那么膏藥的功效作用呢?如果不清楚的話,就來看一看下面這篇文章吧。
【處方】柏子油1斤(用文武火熬至黑色,再入鉛粉8兩,熬至滴水成珠,取起,入后藥末),輕粉3錢,象皮3錢,乳香4錢,沒藥4錢(2味去油)。
【制法】上為末,入煎油內。
【功能主治】裙邊瘡及久爛者。
【用法用量】紙攤貼。
【摘錄】《醫(yī)部全錄》卷二一四引葉心仰方
【處方】當歸半兩,官桂半兩,川烏半兩,香白芷半兩,草烏半兩,玄參半兩,大黃半兩,干地黃半兩,赤芍藥半兩,桃枝21寸,柳枝21寸,紅丹半斤,白膠香半斤,蠟2兩半,密陀僧1兩半。
【制法】上用清油10兩,先將當歸、桃柳枝等10味入油內煎,以黑為度,去滓,濾凈油,慢火再煎,徐徐卻入紅丹,用長柳枝頻頻攪勻,藥將成,入白膠香,次入蠟,又次入密陀僧,將藥滴入水中成珠為度,出藥,坐水中1日夜,出火毒可用。
【功能主治】發(fā)背瘡。
【摘錄】《醫(yī)方類聚》卷一七七引《經驗良方》
【處方】鳳仙花(連根花葉,曬干)4兩,蒼耳葉(嫩頭)4兩,血余3兩,鹿角屑(生刮)2兩,絡石2兩,虎骨2兩,百部2兩,茜草2兩,剪草2兩,人指甲5錢,穿山甲1兩,羌活1兩,龍骨1兩,麻黃1兩,蘄艾1兩,威靈仙1兩。
【制法】上用麻油1斤,同熬至滴水不散,絞去滓,離火,再下鉛粉4兩,銀朱4兩,黃蠟2兩,乳香2兩和勻,瓷器收貯。
【功能主治】鵝掌風,指甲變厚,及風癩頑癬,死肌麻痹。
【用法用量】臨用隔湯燉化,攤貼。
【摘錄】《瘍醫(yī)大全》卷十九引《濟生》
【處方】好芝麻油半斤,當歸半兩,杏仁49個(去皮),桃枝49條(長4指),柳枝49條(長4指)。
【制法】上用桃柳2大枝,新綿一葉包藥,系于一枝上,納油中,外一枝于盛油鐵器中攪之,煎成,加黃丹3兩,一處熬,滴水中成珠為度。
【功能主治】瘡瘍。
【摘錄】《保命集》卷下
【處方】木鱉子仁、五靈脂、巴豆肉5粒,芫花(如無,爐甘石代亦得)、黃丹、白膠香、香油。
【制法】上為末,先將前5味同油煎赤色,濾去滓,入丹、膠香熬,無油珠不粘手為度。
【功能主治】一切毒瘡腫毒。
【用法用量】方中除巴豆肉外,余藥用量原缺。
【摘錄】《普濟方》卷三一三
【處方】蜂房1個。
【制法】拭盡孔內渣穢,不可損破,將松香研極細末,放入孔內8分滿即止,再用香油灌入,以溢出為度,置于極大舊鐵金鍬上,以鐵鉗夾穩(wěn),下以文武火燒之,候蜂房溶化為膏,滴水成珠,便是火候,取出。
【功能主治】一切惡毒。
【用法用量】以帛攤用。
【摘錄】《易簡方便》卷四
【處方】千里光自然汁10兩,煮酒6兩,肉當歸5錢,大黃5錢,赤芍5錢,肉桂5錢,生地5錢,元參5錢,苦參5錢,躑躅花5錢。yS630.cOM
【制法】文火煎濃,約存汁1碗許;用麻油24兩,加頭發(fā)3兩,煎至滴水成珠,入前藥汁,文火煎和,加研細鉛粉,密陀僧各5兩,緩緩攪轉,候火候卻好,滴水不老不嫩,離火,加入研細乳香、沒藥、黃占、白占各3錢,麝香3分,粉霜1錢,收罐坐水中,去火毒。
【功能主治】拔毒吸膿,暖筋骨,長肌肉。主楊梅瘡及癬瘡、鵝掌風,結毒破爛。
【用法用量】攤之,用重湯頓軟貼。
【摘錄】《外科圖說》卷四
【處方】豬毛3斤(清水洗凈,曬干),松香3斤(炙過,2味于鐵鍋內,將鍋立起架鐵條,火燒成珠,只用4兩),蔥半斤,蒜半斤,姜半斤(3味搗爛,擰取汁),定油2斤,黃丹12兩(飛過,炒),朝腦1錢5分。
【制法】將汁、油先入鍋內,煉得煙盡,方下黃丹,熬至滴水成珠,溫時再下朝腦、毛灰,攪勻。
【功能主治】水瀉痢疾;及跌打損傷疼痛。
【用法用量】攤貼。
【摘錄】《良朋匯集》卷三
【處方】荊芥3兩,防風3兩,白芷3兩,羌活3兩,黃芩3兩,阿魏3兩,大黃3兩,生地3兩,水龍骨(即船上的油灰)3兩,僵蠶3兩,乳香5錢,沒藥5錢,血竭5錢,雄黃5錢,輕粉5錢,全蝎5錢,川山甲1兩,蟬退1兩,蜈蚣1兩,宮粉5錢。
【制法】先將粗藥入香油1斤煎黑色,去滓成膏后,用細藥收之聽用。
【功能主治】珍珠風。遍身疙瘩塊,久而不治,遍身作癢。
【摘錄】《秘傳大麻瘋方》
【處方】桐油4兩,黃丹4兩,龍骨1兩,乳香5錢,沒藥5錢,大風油8兩,蛇床5錢,血竭5錢,輕粉5錢,人發(fā)5錢,川椒5錢,雄黃5錢,疏黃1兩。
【制法】先將粗藥入桐油煎黑,去滓,煎好成膏,下細藥。收貯聽用。
【功能主治】紫云風。
【摘錄】《秘傳大麻瘋方》
【處方】嫩松香2斤,姜汁1碗,蔥汁1碗,醋1碗。
【制法】先將姜、蔥渣再煮1碗,將松香入內浸透,煮后再入前汁,等煮至白泡沫不起,再入阿魏2兩,標朱3兩,乳香(去油)1兩,沒藥(去油)1兩,麝香2錢,和透再煉。麻油夏用4兩,冬用8兩,熬好。
【功能主治】軟堅止痛發(fā)散。主痰毒腫塊。
【用法用量】攤大膏藥用。
【摘錄】《青囊秘傳》
【處方】麻油5兩,巴豆28粒,柳條28寸。
【制法】用火煎之,候巴豆黑色,濾去滓,以黃丹2兩逐漸放入,用柳枝不住手攪,滴水中不散,成膏不粘手,住火,再加乳香1錢和勻,瓦器盛之。
【功能主治】諸瘡。
【用法用量】候冷攤用。
【摘錄】《急救仙方》卷五
【處方】川烏1兩,甘草1兩,大黃6錢,當歸8錢,赤芍5錢,白芷5錢,連翹1兩,白蘞1兩,官桂5錢,木鱉子5錢,槐枝8錢,柳枝8錢,桃枝8錢,桑枝8錢,棗枝8錢,苦參1錢,皂角8錢。
【制法】上(口父)咀,用真麻油2斤,浸藥1日,以火熬油老,滴水成珠,以綿子濾去滓,將油再熬一滾,入飛過黃丹12兩,用柳枝頻攪,滴攤油紙上以不粘手為度,收起待冷聽用。
【功能主治】風寒濕氣所傷,跌撲閃傷;一切疼痛,心腹痛,吼喘咳嗽,瀉痢,頭痛,眼痛;一切無名腫毒,疔、臁、發(fā)背、流注、癤毒、瘡瘍。
【用法用量】風寒濕氣所傷,跌撲閃傷,一切疼痛,心腹痛,吼喘咳嗽,貼背心;瀉痢,貼臍;頭痛,眼痛,貼太陽穴;一切無名腫毒,疔、臁、發(fā)背、流注、癤毒瘡瘍,俱貼患處。
【摘錄】《秘傳打損撲跌藥方》
【處方】雄黃2錢半,黃丹1兩,老松脂1錢,輕粉1錢,龍骨2錢,乳香1錢半,降真香2錢,巴豆2錢半。
【制法】上用香油2兩半煎熬末藥,候巴豆黃黑色為度,再入松脂,又入丹收成膏。入雄黃等,攤貼。
【功能主治】諸般惡毒瘡。
【用法用量】如瘡末破,再將去殼巴豆1枚(搗爛)置膏中,貼患處。
【摘錄】《普濟方》卷三一三
【處方】清油1斤,頭發(fā)2兩(并煎至溶),甘草節(jié)2兩,當歸尾2兩,黃連2兩,巴豆2兩,蓖麻子2兩,黃栝樓2兩,木鱉子2兩。
【制法】上煎2沸,去滓,再入水粉5兩,又煎至沸,入黃丹7兩,又煎至沸,入乳香末1兩,用桃柳枝不住手攪,挑入水中,滴水成珠,不粘手,則膏成矣。
【功能主治】諸瘡。
【摘錄】《急救仙方》卷五
【處方】人言4錢(研末),巴豆霜4錢(研末),紅棗100個(煮,去皮核)。
【制法】將前二味同棗肉搗勻,做大者如芡實大,小者如黃豆大。
【功能主治】痢疾。
【用法用量】如瀉,蔥搽肚臍,入藥,量大小1丸,納臍上,無論何膏藥蓋之。
【摘錄】《良朋匯集》卷一
【處方】金星鳳尾草1兩5錢(如無,鴨掌金星亦可),水竹葉1兩(鳳尾竹葉尤佳),蔥根(連須)30根,朝東側柏葉1兩2錢,白芷1兩2錢。
【制法】上銼,用真香油1斤2兩浸藥1日,用火熬,看白芷焦黃為度,用棉紙兜濾去滓,拭鍋干凈,方入鍋,用火再熬,每油1斤,入上好鉛粉1兩,用竹杖攪勻,文武火熬沸,看起黑煙,再入鉛粉1兩,用竹杖不住手攪,看黑煙起,又投鋁粉1兩,如此四次為度,滴水中成珠不散,已成膏,取起連鍋,坐土凹中,去火毒。
【功能主治】無名腫毒。
【用法用量】任用。
【摘錄】《虺后方》
【處方】牛皮膠1斤,姜汁半斤,瓦上白霜2兩。
【制法】蒼耳草汁1碗,共熬成膏。
【功能主治】風寒濕氣,左癱右瘓,3-5年不能動。
【用法用量】布攤貼。
【摘錄】《虺后方》
【處方】當歸6錢,白芷6錢,黃連6錢,白及6錢,白蘞6錢,黃柏6錢,厚樸6錢,五倍子6錢,雄黃6錢,沒藥6錢,血竭6錢,海螵蛸6錢,黃丹(飛)6錢,乳香2錢半,輕粉1錢。
【制法】上為末,香油熬熟,調成膏。
【功能主治】內外臁瘡。
【用法用量】貼之,外用布包定。有膿水,常洗去之,藥水內加鹽洗之效。
【摘錄】《外科啟玄》卷十二
【處方】瀝青1兩,萆麻1兩。
【制法】上同搗爛,攤紙上。
【功能主治】諸瘡,一切打傷腫毒。
【用法用量】貼瘡。
【摘錄】《普濟方》卷三一五
【處方】真麻油半斤,清桐油半斤,豬毛3兩。
【制法】二油煎滾,下豬毛熬化后,下黃丹8兩,滴水成珠,去火毒。
【功能主治】發(fā)背諸瘡。
【用法用量】攤貼。
【摘錄】《外科啟玄》卷十一
【處方】豬油(熬去滓)1兩,香油3錢,乳香5錢,沒藥5錢,孩兒茶7錢,冰片1分,輕粉5分,麝香1分。
【制法】二油同熬,離火稍冷,加乳香、沒藥攪勻,再入孩兒茶攪勻,又入冰片、輕粉、麝香,待冷,做膏藥。
【功能主治】楊梅瘡漏。
【用法用量】貼患處。
【摘錄】《赤水玄珠》卷三十
【處方】真香油1斤,黃丹半斤,巴豆70粒,木鱉子5枚,川山甲5片。
【制法】香油用鐵鍋熬滾,下川山甲,煎黃色取出,卻下木鱉子,亦煎黃色取出,然后下巴豆熬黃色取出,用生絹濾去滓,將油入砂鍋內浸;火再熬,下丹,用柳枝三條不住手攪一時久,候沫高三寸可住手,將油滴水中不散成珠為度。
【功能主治】一切惡瘡,打撲走注瘡痛。
【摘錄】《普濟方》卷三一五
【處方】香油1斤,野大黃根半斤。
【制法】煎枯,去滓,入黃丹6兩,熬成膏。
【功能主治】一切寒涼腰氣,筋骨流痰。
【用法用量】攤貼之。
【摘錄】《奇方類編》卷下
【處方】沉香、麝香、輕粉、銀朱、荔枝肉各等分。
【制法】入熟魚膠搗成膏。
【功能主治】瘰疬硬核不消不破。
【用法用量】貼患處。
【摘錄】《外科啟玄》卷十二
【處方】蒺藜4錢,冰片1分,麝香1分,乳香(去油)1錢,沒藥(去油)1錢,輕粉1錢,青龍骨2錢,象皮2錢。
【制法】上為末,用麻油4兩,蒸滾,先放松香2兩,熬至滴水成珠,入鉛粉2錢,黃丹1兩,取起。
【功能主治】裙邊瘡。
【用法用量】貼患處。
【摘錄】《醫(yī)部全錄》卷一九四引葉心仰方
看完上面這篇文章,現在大家知道膏藥了吧。膏藥的藥用價值也是很高的。
擴展閱讀
三七這種膏藥一般都是用來治療跌打損傷的,而且他治療跌打損傷的效果也是比較好的,我們一般吃的都是三七片和三七膠囊,也有一些得了關節(jié)炎的患者會貼三七膏藥,因為它具有活血化瘀止痛的功效,而且這種膏藥的價格比較便宜,適合各種各樣的痛感疾病,那么三七膏藥都有哪些功效與作用呢?
三七具有散瘀止血,消腫定痛的功效,為急、慢性軟組織扭挫傷類非處方藥藥品。
1、三七傷片和三七膠囊成分相同,只不過是劑型不同而已,可以使用三七片的情況下,可以用三七膠囊替代。
2、芬必得是止痛藥物,如果伴有疼痛,則是可以吃的,在服用期間要注意該藥對胃的損害。
籠統(tǒng)的說,三七有生吃和熟吃兩種食用方法,以達到不同的功效。是為生三七和熟三七。
三七具有“生打熟補”功效:
生三七針對血液方面的疾病及保健功能,即服生三七,能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參治跌打勞傷有效,主治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傷出血,胸腹刺痛,跌仆腫痛?!侗静菥V目》云:“三七止血,散血,定痛?!薄队窬舅幗狻吩疲骸叭吆蜖I止血,通脈行瘀,行瘀血而斂新血?!?
服熟三七(用雞油或其他油將生三七炸黃即成熟三七),能補血強身。經科學研究并通過臨床試驗證明:三七與人參一樣,含有四環(huán)三萜等補養(yǎng)成份,而且比人含參含量還高, 三七所含的酮類化合物,能促進血液循環(huán), 擴張冠狀動脈,降低心臟耗氧量,減輕心肌工作負擔。
對于治療疾病,很多人會選擇中醫(yī)來調理,事實也證明中醫(yī)調理時間雖然長了些,但效果是很不錯的,今天就為大家推薦一種療效非常好的中藥方劑布膏藥,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處方】生地3錢,當歸3錢,首烏3錢,川芎3錢,川斷3錢,紅花3錢,加皮3錢,川草烏3錢,茅術3錢,良姜3錢,官桂3錢,香附3錢,烏藥3錢,枳殼3錢,陳皮3錢,柴胡3錢,白芷3錢,羌獨活3錢,靈仙3錢,麻黃3錢,莪術3錢,三棱3錢,寄奴3錢,荊芥3錢,防風3錢,赤芍3錢,青皮3錢,桃紅3錢,川軍3錢,牙皂3錢,藁本3錢,連翹3錢,南星3錢,山奈3錢,姜半夏3錢,海風藤3錢,甘松3錢,細料方:麝香1錢,附子2錢,冰片5分,洋樟3錢,木香3錢,肉桂1錢,乳沒藥3錢,細辛3錢,阿魏3錢,八角3錢,茴香3錢(共研末)。
【制法】麻油4斤,入藥煎枯,下凈血余3兩,溶化,再下飛廣丹30兩,熬膏。再下后細料藥,攪勻用之。
【功能主治】男子艱嗣,夢遺精滑,婦人半產漏下,白帶及跌打損傷,遍身筋骨疼痛,腰腳酸痛,足膝無力,左癱右瘓,水瀉痢疾,手足麻痹,腰脅氣痛,哮喘咳嗽,癥瘕痞癖,心腹肚痛,嘔吐,木腎疝氣,偏正頭風,漏肩鶴膝,瘧疾,瘀血作痛。
【用法用量】筋骨疼痛,腰腿酸軟,四肢無力,貼兩膏盲及腎俞;男子艱嗣,夢遺精滑,貼命門;婦女漏下半產,白帶,貼子宮穴;左癱右瘓,手足麻木,貼肩井、曲池、環(huán)跳;跌打損傷,貼痛處;鶴膝風,貼膝眼;赤白痢疾,貼丹田;漏肩風,貼肩井;脅肋氣痛,貼期門、章門;大、小瘧疾,貼肺俞;心腹痛、嘔吐,貼中脘;癥瘕痞癖,貼痛處、氣海;哮喘咳嗽,貼肺俞,中脘;木腎疝氣,貼丹田、腎俞;瘀血作痛,貼丹田、氣海;腰背疼痛、偏正頭風,貼太陽、風門。
【摘錄】《青囊秘傳》
通過以上介紹,我們對布膏藥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不過要注意的是,對那些不知道該不該選擇它的人,要根據醫(yī)生建議進行使用。
中藥方劑是傳統(tǒng)醫(yī)學的一個分支,是中醫(yī)體系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在治療疾病方面有著非常大的作用,白膏藥就是中藥方劑的一種,一起來了解了解。
【處方】蓖麻子(去皮,研為泥)。
【功能主治】消腫散毒。主癰疽,惡瘡,發(fā)背,附骨癰。
【用法用量】旋攤膏藥貼之。
【摘錄】《普濟方》卷二八四
【處方】白及1兩,豬脂油6兩,蕓香4兩,樟腦4兩,輕粉2錢,乳香2錢,沒藥2錢,孩兒茶2錢,片腦5分。
【制法】上藥各為末,將油銅鍋化開,先下白及,次下蕓香、樟腦、兒茶,1-2時取出,離火,方下乳香等藥,候冷,又下片腦、輕粉,膏成,將瓷罐內盛之。
【功能主治】生肌。主跌打或刀斧所傷,外傷出血;瘡毒。
【用法用量】每用油紙攤貼患處。如外傷出血,候血盡,用蔥、花椒煎水,將患處洗凈拭干,敷藥,不必包裹。
【摘錄】《回春》卷八
【處方】光粉2兩,甘石(煅,水淬,飛過)1錢,白石脂(煅)1錢,龍骨1錢,乳香1錢,沒藥1錢,楓香1錢,樟腦1錢,水銀1錢,麝香1分,片腦1分,黃蠟半兩,柏蠟1兩半,豬油1兩半。
【制法】上為末,先熔蠟,次入油,和勻候冷,調末攪勻,油紙攤貼。
【功能主治】杖瘡,臁瘡。
【用法用量】臁瘡,作隔紙膏貼之。
【摘錄】《準繩·瘍醫(yī)》卷六
【處方】臘月豬油4兩。嫩柳條49寸,黃蠟2兩,朝腦3錢,輕粉1錢5分,乳香1錢,沒藥1錢。
【制法】將臘月豬油沙鍋內熬,加嫩柳條油內熬焦為度,去柳枝,隨加黃蠟熔開,下火,入朝腦,煙盡為度,后加輕粉、乳香、沒藥。
【功能主治】止疼。主燙火傷,各樣杖瘡。
【用法用量】貼。
【摘錄】《便覽》卷四
【處方】凈巴豆肉12兩,蓖麻子(去殼)12兩,香油3斤,蛤蟆(各銜人發(fā)一團)5個,活鯽魚10尾。
【制法】先將巴豆肉、蓖麻子入油內浸3日,再將蛤蟆浸1宿,臨熬時入活鯽魚共炸焦,去滓凈,慢火熬油,滴水成珠,離火傾于凈鍋內,再加官粉2斤半、乳香末5錢,不時攪之,冷定為度。
【功能主治】諸瘡腫毒,潰破流膿。
【用法用量】用時重湯燉化,薄紙攤貼。
【摘錄】《金鑒》卷六十二
【處方】爐甘石1兩(先以黃芩、黃柏、黃連用童便煮汁,候冷,方將甘石入傾銀罐內煅紅,淬入童便汁內許久),水龍骨1兩(數百年水中石灰更妙,船底石灰亦可),乳香(去油)5錢,沒藥(去油)5錢,川連5錢,龍骨5錢(煅),官粉1兩,麝香5分,冰片1錢,輕粉3錢,黃蠟3錢,白蠟1錢。
【制法】上為細末。用公豬油4兩,熬油去滓,入黃蠟、白蠟溶化,略冷,入藥末攪成膏,若硬,加香油些須。
【功能主治】夏月瘡毒不收口;傷手瘡。
【用法用量】任用。
【摘錄】《年氏集驗良方》卷六
【處方】乳香1兩,瀝青2兩,寒水石2兩(并研為末),輕粉45錢(同前3味合研令勻)。
【制法】上同入垍石器內,慢火熔,不住用篦子攪勻如泥,先手上涂油,圓得成膏子,以熟水浸3日,瓷盒子收之。
【功能主治】發(fā)背,諸癰腫惡瘡。
【用法用量】熬時入油少許,如浸3日尚硬,再入少油更熬,亦勿令過,當得所可也。不得犯銅、鐵器。臨用先以溫鹽齏汁洗瘡拭干,攤作紙花子貼之,5日1換。
【注意】忌食辛酸熱毒物。
【摘錄】《雞峰》卷二十二
【處方】頂上爐甘石(以輕能浮水者佳,炭火內燒3-5炷香久,研末,攤地上1日,冷透火氣)。
【制法】用豬油和勻搗溶。
【功能主治】拔毒生肌。主無名腫毒,小兒胎毒,黃水濕瘡無皮,紅肉現露,日久不愈。
【用法用量】攤貼。
【摘錄】《易簡方便》卷四
【處方】官粉4兩,脂麻油9兩。
【功能主治】疔瘡,及一切惡瘡。
【用法用量】上藥沙銚內文武火慢煎,不宜大火,火大色黃,火小透油。
【摘錄】《普濟方》卷二七三
以上就是本文對于白膏藥這種方劑的介紹了,現代人在物質水平提高了之后就開始關注養(yǎng)生了,這對于我們大家的身體還是非常好的。關于養(yǎng)生的方法是有很多的,大家一定要選擇一種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黑膏藥是一種應用非常廣泛的中藥方劑,對很多疾病都有不錯的效果,黑膏藥可以說是醫(yī)者喜用,患者樂意接受的一味方劑,但運用不當,服食方法不對,療效會減弱。下面來談談黑膏藥的主要功效與服用時候需要注意的事項,希望能夠為大家?guī)韼椭?/p>
【處方】防風1兩,荊芥1兩,連翹1兩,大黃1兩,黃連1兩,黃芩1兩,黃柏1兩,當歸1兩,赤芍藥1兩,玄參1兩,紫金皮1兩,木鱉子5錢,白芷5錢,杏仁5錢,桃仁5錢,生地5錢,地芫荽2兩,黃花菀2兩,側柏葉2兩,地薄荷2兩,豬(犭母)聹2兩,乳香1兩,沒藥1兩,兒茶1兩,大黃1兩,當歸1兩,杉皮炭5錢,楓香5錢,龍骨(煅)5錢,赤石脂(煅)5錢,血竭5錢,樟腦5錢,孩兒骨(煅)2錢半,朱砂2錢半,水銀2錢半,麝香5分。
【制法】上將后15味為末,將前21味鍘碎,水煎熬濃汁,濾去滓再煎,令汁如餳樣,入豬油2斤,慢火熬令汁干,入光粉1斤,旋入,攪至黑色成膏,滴水中成珠,可丸不粘手為度,次入黃蠟2兩熔化,出火毒數日,再微熬,熔入乳香后15味末,攪勻,油紙攤貼。
【功能主治】杖瘡及諸瘡。
【用法用量】外用。
【摘錄】《準繩·瘍醫(yī)》卷六
通過上文我們可以清楚的知道黑膏藥的功效和作用等,其實無論是食物還是方劑都是為了讓我們去利用到里面所含有的營養(yǎng)成分,這樣才能發(fā)揮出更高的價值,所以我們要對它們有個很好的了解才行。
地膏藥對于醫(yī)藥方面的價值是我們難以想象的,對于治療一些疾病是很有效的。地膏藥中含有很多對人體有益的物質,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別名】巖白菜、霧水草(《廣西藥植名錄》),兔耳風(《貴州藥植目錄》)。
【來源】為菊科植物 貼生鼠曲草 的 葉 或 全草 。一般多鮮用,也可于秋季采收,曬干備用。
【原形態(tài)】貼生鼠曲草,又名:貼生香青。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路旁草叢。分布云南、貴州、廣西等地。
【性味】《昆明民間常用草藥》:"苦,寒。"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治痢疾,小兒驚風,口瘡,瘡毒,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5錢。外用:搗敷。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以上就是對地膏藥的作用一些介紹,使用它的時候,可以根據上面所講的需求進行,而且地膏藥在治療某些疾病上也有著很好的幫助。
由于現代人的飲食習慣有很大的變化,疾病的發(fā)生也越來越頻繁,帶來的影響非常不好,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大家的免疫力抵抗疾病呢?其實除了防治各種病外,還可以通過飲食進行調理,中醫(yī)給大家推薦了一款食療方劑金絲膏藥,一起來看看吧。
【處方】當歸5錢,川芎5錢,蒼術5錢,香白芷5錢,赤芍藥5錢,木鱉子5錢,大黃5錢,草烏頭5錢,香油4兩,瀝青半斤,松香半斤,乳香(另研)2錢5分,沒藥(另研)2錢5分。
【制法】前8味同香油4兩熬,去滓;瀝青、松香看熬軟硬,冬軟些,夏硬些;乳香、沒藥攤時用之。
【功能主治】打撲傷損,閃肭疼痛,風濕氣痛。
【摘錄】《馮氏錦囊·雜癥》卷七
上面就是關于金絲膏藥的一個功效介紹,從這些介紹我們就可以了解到,金絲膏藥確實可以幫助我們解決一些疾病的困擾,但是要注意絕對不能夠盲目服用。
季節(jié)變化時身體很容易感到“躁動”,口干舌燥、心煩躁動,而中醫(yī)中的方劑就可以有效的調節(jié)身體中的各個機能,緩解心情。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拔毒膏藥這種方劑,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處方】生金銀(曬干)6兩,蒼耳子4兩,九里明葉半斤,米碎茶葉4兩,烏孔葉4兩,大蛇泡葉4兩,蔥頭2兩(共捶爛,曬干,為末),生諧芋仔5斤(去凈泥,切片,略曬),蜂房4大只,老姜2兩,大蛇殼5條,頭毛仔5斤(米泔水洗凈,曬干),大百足10條,大蝦蟆5只(用真茶油半斤,桐油1斤半,下鍋煮諧芋、百足各物焦黑色,隔滓,滴水成珠,抽鍋離火,下后藥),白松香2兩,樹蠟4兩(熔透,再下后藥末),木鱉仁1兩,連翹1兩5錢,赤芍1兩5錢,花粉1兩5錢,錦黃1兩5錢,歸尾1兩,大風子2兩,蛇床子1兩,牛蒡子1兩,江子油2兩(凈殼),蓖麻子3兩,防風1兩5錢,荊芥1兩5錢,白及2兩(切薄片),川烏1兩,白芷1兩5錢,山甲1兩,輕粉4錢,赤石脂1兩,乳香1兩,沒藥1兩,冰片2錢,丁香5錢,木香5錢,白豆蔻3錢,半夏1兩5錢,阿魏1兩,樟腦1兩2錢,兒茶1兩,南星1兩,草烏1兩(共為細末)。
【制法】篩下飛丹,攪至合適為度。
【功能主治】木石傷、刀鐵傷成毒,或內受毒氣,外起瘡疔、疳漏、無名腫毒。
【用法用量】用時將此藥膏開油紙貼之。
【摘錄】《醫(yī)方易簡》卷十
通過對這篇文章的閱讀,相信大家對拔毒膏藥的作用與功效已經有所了解了,也讓我們?yōu)楣湃肆粝碌呢敻桓械襟@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