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連平胃散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天下只有養(yǎng)生之道,沒有長生之藥。古往今來,人們都普通注意養(yǎng)生!健康離不開養(yǎng)生,積極的心理離不開養(yǎng)生。如何避免關(guān)于中醫(yī)養(yǎng)生的誤區(qū)呢?為此,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從網(wǎng)絡(luò)上為大家精心整理了《黃連平胃散的功效與作用》,相信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說到養(yǎng)生,自然是春夏秋冬都各有各的養(yǎng)生辦法,畢竟天氣不同,情況也不一樣,人體需求的物質(zhì)也不同,而中藥方劑也是就是一種很好的養(yǎng)生方法,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下黃連平胃散。
【處方】黃連15克 陳皮 厚樸(姜炒)各9克 甘草(生)6克 蒼術(shù)(炒)30克
【制法】上藥共研細末。
【功能主治】除濕熱,消積滯。治臍癰,臍中不痛不腫,甚癢,時流黃水,屬腸胃濕熱積久者。
【用法用量】每服9克,白滾水調(diào)服。
【注意】服藥期間,忌吃酒、面、生冷果萊。
【摘錄】《醫(yī)宗金鑒》卷六十七
【處方】黃連5錢,陳皮3錢,厚樸(姜炒)3錢,甘草(生)2錢,蒼術(shù)(炒)1兩。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臍癰潰后,腸胃濕熱積久,臍中不痛、不腫,甚癢,時津黃水。
【用法用量】每服3錢,白滾水調(diào)服。外用三妙散干撒滲濕即愈。
【注意】忌酒、面、生冷、果菜,不致再發(fā)。
【摘錄】《金鑒》卷六十七
以上就是對黃連平胃散的一些簡單的介紹了,當然了日常如果要用藥的話,最好可以咨詢一下相關(guān)的醫(yī)生。
擴展閱讀
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養(yǎng)生的重要性了,生活中養(yǎng)生的方法有很多,而中藥的方劑可以說就是一種很好的養(yǎng)生方法,下面為大家介紹一種叫做胡黃連散的方劑。
【處方】胡黃連1分,母丁香1分,桂心1分,木香1分,犀角屑半分,肉豆蔻1分(去殼),當歸1分(銼,微炒),麝香1分(細研)。
【制法】上為細散。
【功能主治】小兒冷熱氣不和,惡暴下痢,腹內(nèi)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半錢,以粥飲調(diào)下,日3-4服。
【摘錄】《圣惠》卷九十三
【處方】胡黃連半兩,旱蓮子半兩,龍膽半兩,青黛半兩,烏梅肉(微炒)半兩,知母半兩,牛黃1分。
【制法】上為散,棗瓤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小兒疳渴黃瘦,壯熱不乳。
【用法用量】每服5丸,甘草湯下,日3次。
【摘錄】《幼幼新書》卷二十六
【處方】胡黃連1分,犀角屑1分,白羊肝(切,焙,為末)1分,麝香(研)1錢。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小兒干疳瘦瘁。
【用法用量】每服半錢匕,空心、日午用生地黃汁小半盞調(diào)下。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七二
【處方】胡黃連1分,知母1分,鱉甲半兩(涂醋,炙令黃,去裙襕),柴胡半兩(去苗),地骨皮1分,黃芩1兩,梔子仁1分,川升麻1分,犀角屑1分,甘草1分(炙微赤,銼),杏仁1分(湯浸,去皮尖仁雙,麩炒微黃)。
【制法】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小兒骨熱瘦瘁,心神煩躁,不得睡臥。
【用法用量】每服1錢,以水1小盞,煎至5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圣惠》卷八十八
【處方】胡黃連1分,葛根(銼)1分,玄參1分,枇杷葉(拭去毛,炙黃)1分,甘草(炙)1分,麥門冬(去心,焙)半兩。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小兒疳渴,引飲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1錢匕,以水1盞,入生姜少許,煎至5分,去滓,入蜜少許,再煎1兩沸,放溫服。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七二
【處方】胡黃連1分,犀角屑1分,生地黃汁2合,羊子肝1具(研,取汁),麝香半錢(細研),蜜半合。
【制法】上搗胡黃連、犀角,細研為散,入麝香令勻,以羊子肝汁、地黃汁、蜜等調(diào)令勻。
【功能主治】小兒疳熱,渴,干瘦。
【用法用量】每服1茶匙,煎竹葉熟水調(diào)下藥汁。
【摘錄】《圣惠》卷八十七
【處方】胡黃連1分,珍珠末1分(研入),梔子仁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制法】上為細散,入珍珠粉,同研令勻。
【功能主治】小兒肝臟久積風(fēng)熱毒上攻,兩眼赤痛。
【用法用量】每服1字,濃煎竹葉湯調(diào)下,不拘時候。
【摘錄】《圣惠》卷八十九
【處方】胡黃連、麥門冬、干葛、玄參、甘草(炙)、枇杷葉(炙去毛)各等分。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解諸熱。主小兒諸渴及疳渴。
【用法用量】每服1錢,水7分,生姜1片,煎5分,入蜜3-5滴,同煎至4分,溫服。
【摘錄】《幼幼新書》卷二十引《茅先生方》
【處方】胡黃連1分,牛黃1分(細研),麝香半分(細研),犀角屑1分,朱砂半兩(細研,水飛過)。
【制法】上為細散。
【功能主治】小兒驚熱不退。
【用法用量】用乳汁調(diào)下1字,2歲以上,用溫水調(diào)下半錢,不拘時候。
【摘錄】《圣惠》卷八十五
【處方】胡黃連1分,獺肝(炙)1分,蕪荑仁(焙)1分,秦艽(去苗土)1分,白術(shù)(銼)1分,柴胡(去苗)半兩,鱉甲(去裙襕,醋炙)半兩。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虛勞,嗜欲過傷,腎氣衰竭,咳嗽唾涎,瘦弱不能食。
【用法用量】每服3錢匕,取豬腎1只,小便1合,別煎酒2合沸,浸小便與腎,入藥,以碗蓋,候通口即服,豬腎不吃。
【摘錄】《圣濟總錄》卷八十六
【處方】胡黃連1兩,人參3分(去蘆頭),赤茯苓1兩半,柴胡1兩半(去苗),鱉甲1兩半(涂醋炙令微黃,去裙襕),梔子仁3分,麥門冬1兩半(去心,焙),赤芍藥3分,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桔梗1兩(去蘆頭),檳榔半兩。
【制法】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虛勞骨熱,四肢煩疼,口干心躁。
【用法用量】每服4錢,以童子小便1中盞,入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注意】忌莧菜。
【摘錄】《圣惠》卷二十七
【處方】胡黃連1分,犀角屑1分,牛黃1分(細研),龍膽1分(去蘆頭),川大黃1兩(銼碎,微炒),麥門冬半兩(去心,焙),甘草1分(炙微赤,銼),知母1分。
【制法】上為細散。
【功能主治】小兒溫壯,常欲飲水。
【用法用量】每服半錢,以沙糖水調(diào)下。
【摘錄】《圣惠》卷八十二
【處方】胡黃連半兩,胡粉半兩,白礬灰1分。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陰腫生瘡。
【用法用量】粉連散、胡連散(《普濟方》卷四○七)。
【摘錄】《幼幼新書》卷三十一引張渙方
【處方】胡黃連3分,天靈蓋1兩(涂醋,炙令黃),鱉甲1兩半(涂醋,炙令黃,去裙襕),柴胡1兩(去苗),赤芍藥3分,生干地黃1兩,當歸3分,地骨皮1兩,黃耆1兩(銼),麝香1分(細研),大黃1分,木香1分,青蒿1分,黃芩1分,犀角1分。
【制法】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婦人熱勞體瘦,經(jīng)脈不通,四肢疼痛,口干煩渴,不得眠臥,飲食全少。
【用法用量】每服4錢,以水1中盞,入生姜半分,桃、柳心各7莖,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圣惠》卷七十
【處方】胡黃連1兩,人參1兩(去蘆頭),赤茯苓1兩,柴胡1兩(去苗),梔子仁1兩,麥門冬1兩(去心),犀角屑1兩,青橘皮3分(湯浸,去白瓤,焙),桔梗1兩(去蘆頭),檳榔半兩,鱉甲2兩(涂醋炙令黃,去裙襕)。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熱勞,心神煩熱,食少乏力。
【用法用量】每服4錢以童子小便1中盞,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注意】忌豬肉、莧菜、醋物。
【摘錄】《圣惠》卷三十一
【處方】胡黃連1分,升麻半兩,鉛霜(研)1分。
【制法】上除鉛霜外,搗羅為散,再同和勻。
【功能主治】咽喉中壅塞如核,連頰腫痛。
【用法用量】每服半錢匕,綿裹含化咽津,1日3-5度,不拘時候。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二二
【處方】胡黃連末半兩,白龍骨末半兩,白礬半兩(燒令汁盡),胡粉1分(微炒)。
【制法】上為細散。
【功能主治】小兒疳痢久不愈,肌肉消瘦,面黃發(fā)焦,啼叫不恒。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幼幼新書》引作“黃連散”。
【摘錄】《圣惠》卷九十三
【處方】胡黃連半兩,檳榔半兩,麝香少許(別研)。
【制法】上為細末,研細點之。
【功能主治】一切新久赤目疼痛,不能坐臥,并大小人口瘡。
【用法用量】如口瘡,每服半錢,麝香1字,和勻貼之。
【注意】忌食魚、豬、油膩物。
【摘錄】《宣明論》卷十四
【處方】胡黃連5分,細辛3錢,宣黃連3錢,藿香1錢。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口糜。
【用法用量】每用半錢,干摻口內(nèi),漱千漱吐之。
【摘錄】《衛(wèi)生寶鑒》卷十一引麻孝卿方
【處方】生地黃、胡黃連各等分。
【制法】上為末,用豬膽汁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吐血,衄血。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據(jù)劑型,當作“胡黃連丸”。
【摘錄】《普濟方》卷一八九
【處方】胡黃連半兩,梔子仁半兩,牛黃(細研)半兩,甘草(炙微赤,銼)半兩,子芩1兩。
【制法】上為細散,研入牛黃令勻。
【功能主治】小兒熱病,壯熱心悶。
【用法用量】每服半錢,以蜜水調(diào)下,不拘時候。
【摘錄】《普濟方》卷三六九
【處方】人參、胡黃連、草果、檳榔、甘草、柴胡各等分。
【制法】上銼散。
【功能主治】小兒瘧疾。
【用法用量】水1盞,煎之3分服。
【摘錄】《嬰童百問》卷十
【處方】胡黃連1錢,五倍子5分,孩兒茶2分,麝2厘。
【制法】上為極細末。
【功能主治】疳瘡。
【用法用量】先洗,后上藥。
【摘錄】《醫(yī)統(tǒng)》卷八十一
【處方】胡黃連2兩,黃連(去須)2兩,龍膽2兩,桑螵蛸1兩,知母1兩,秦艽(去苗土)1兩,柴胡1兩,枳殼(去瓤)1兩,人參1兩,桔梗1兩,射干1兩,白術(shù)1兩。
【制法】上洗,銼,炒黃為散。
【功能主治】急勞發(fā)熱,羸瘦頰赤,口干,心神煩躁。
【用法用量】每服3錢匕,以蔥、薤白、槐柳心、烏梅肉浸童子小便調(diào)下,或只用槐技、小麥煎亦得,空心、日午、夜臥各1次。
【摘錄】《圣濟總錄》卷八十七
【處方】胡黃連2兩,菊花2兩,黃芩(去黑心)1兩,大黃(銼)1兩,井泉石1兩。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目風(fēng)瞼眥暴腫,日漸長大,如梅李核,或胬肉疼痛,或小兒疳障。
【用法用量】每服2錢匕,用豬子肝2兩,竹刀細銼,以新汲水3合,攪和濾取汁調(diào)下。小兒每服1錢匕。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六
上文我們介紹了什么是胡黃連散,我們知道胡黃連散是一種常見的中藥方劑,有很好的養(yǎng)生和保健作用,對人體有很多好處,可以緩解很多癥狀,怎么樣,你了解了嗎?
黃連香薷散對于人體是有很好的補充作用的,往往人們在生病的時候會選擇用黃連香薷散,因為黃連香薷散不僅對疾病有著非常好的療效,而且能為人體提供各種所需的營養(yǎng)物質(zhì)?,F(xiàn)在就來揭開它的神秘面紗吧。
【處方】香薷散(香薷、厚樸、白扁豆)、加黃連2兩。
【功能主治】暑瘧?yīng)殶?,躁煩,大渴引飲,小便不利,或背寒面垢?/p>
【用法用量】每服加燈心20莖,麥門冬(去心)20粒,淡竹葉7皮,車前草2根,晚禾根1握,檳榔1個(切片),水煎服,不拘時候。
【摘錄】《得效》卷二
【別名】黃連香薷飲
【處方】香薷3錢,厚樸7分,甘草(生用)5分,白扁豆6分,黃連(姜汁拌炒)5分。
【制法】上銼。
【功能主治】中暑久而不解,遂成伏暑,內(nèi)外俱熱,煩躁大渴喜冷。外感中暑瀉之癥,時值夏秋之令,忽然腹痛,煩悶口渴,板齒干焦,暴瀉糞水,腸鳴飧泄,痛瀉交作,此暑熱之癥,脈洪滑熱重者。
【用法用量】黃連香薷飲(《癥因脈治》卷四)。
【摘錄】《杏苑》卷三
【別名】黃連香薷飲
【處方】川黃連、香薷、白扁豆、厚樸。
【功能主治】暑濕腹痛之癥,熱令當權(quán),忽爾腹中作痛,腸中作響,痛瀉交作,脈洪大者,此暑濕霍亂之類。暑熱所逼而致夏月鼻衄,脈虛身熱,大汗口渴者。
【用法用量】黃連香薷飲(《外科大成》卷三)。《外科大成》本方用法:水煎熟,冷服。
【摘錄】《癥因脈治》卷四
黃連香薷散的作用很多,對于一些病癥真的是很有效果的,但是大家在服用的時候還是要多了解一些,看看自己是不是適合吃,避免造成身體不適。
黃連檳榔散是由幾種中藥材經(jīng)過提取低溫干燥等工藝生產(chǎn)而成的一種中藥方劑,適合很多種病癥的治療,對人體正常生理功能無不良影響,也無其它方面副作用,是很多人都熱衷的選擇。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下黃連檳榔散的相關(guān)信息。
【處方】黃連(為末,用麻油、輕粉調(diào)得所,攤于碗中,將艾1撮燒煙,碗覆其上熏之,續(xù)再加其艾熏用)、麻黃(去節(jié))、雞心檳榔、當歸須、生干地黃、川芎、赤芍藥、川獨活、牽牛(微炒取末)、蒼術(shù)(炒)、桑白皮(炒)、枳殼(治)、甘草(微炙)各等分,細辛2錢,蒺藜(炒去刺)5錢。
【制法】上銼散。
【功能主治】禿頭瘡。
【用法用量】每服3錢,入黑豆70粒,紫蘇5葉,生姜5片,水煎服。次用貝母膏敷瘡。
【摘錄】《普濟方》卷二九九
上面所講的就是關(guān)于黃連檳榔散的一些小常識,這些方劑都是具有針對性的,而對于大多數(shù)朋友們來說,根據(jù)自身的實際情況來選擇是非常有必要的。
對于黃連消毒散,有的人或許還不太熟悉,其實黃連消毒散是一種中藥方劑,對很多的疾病都有很好的治療效果。關(guān)于黃連消毒散的功效與作用將會在下文中給您介紹。
【別名】黃連消毒湯(《衛(wèi)生寶鑒》卷十三),黃連消毒飲(《醫(yī)學(xué)正傳》卷六)。
【處方】黃連3克 黃芩1.5克 黃柏1.5克 生地黃1.2克 知母1.2克(以上酒洗)羌活3克 獨活1.2克 防風(fēng)1.2克 藁本1.5克 當歸尾1.2克 當歸身1.5克 桔梗1.5克 黃耆0.6克 人參1克 甘草1克 連翹1.2克 蘇木0.6克 防己1.5克 澤瀉0.6克 橘皮0.6克
【制法】上藥銼如麻豆大,都作一服。
【功能主治】治癰疽焮痛,或不痛而麻木。
【用法用量】用水750毫升,煎至380毫升,去滓溫服,食后。
【摘錄】《東垣試效方》卷三
以上就是關(guān)于黃連消毒散的一些簡單的介紹了,雖然說黃連消毒散可以很方便服用,但是長期吃藥還是不好的,所以對于我們來說日常最重要的還是從根本上提高身體的抵抗力,這樣才能減少疾病的危害,讓自己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黃連爐甘石散的作用是很多的,只是大家不知道怎么利用而已。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黃連爐甘石散的功效和食用方法等。
【處方】爐甘石500克 黃連120克 龍腦適量
【制法】先以爐甘石置巨火中,煅通紅為度,另用水250毫升,瓷器盛貯,納黃連入水內(nèi),卻以通紅爐甘石淬七次,就以所貯瓷器置日中曬干,然后同黃連研為細末。
【功能主治】清熱斂濕。治眼眶破爛,眵多眊矂,畏日羞明,赤脈貫睛,大便秘結(jié)。
【用法用量】欲用時,以30~60克再研極細,酌量入龍腦。每用少許,井花水調(diào)如稠糊,臨睡時以筷子頭蘸敷破爛處。不破爛者,點眼內(nèi)眥、銳眥尤佳,不宜使入眼內(nèi)。
【摘錄】《原機啟微》卷下
在通過上文對黃連爐甘石散的講解我們可以知道,養(yǎng)生上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喜愛進行,不過在養(yǎng)生的時候,也是要注意方法選擇,對一些不太適合自己的養(yǎng)生方式是不要選擇的,否則對身體也是會有影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