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心散的功效與作用
【www.cndadi.net -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養(yǎng)生孰為本,元氣不可虧;養(yǎng)生孰為先,養(yǎng)心須樂觀?!别B(yǎng)生已經(jīng)成為很多中老年人關(guān)注的話題,作好了養(yǎng)生我們的生活質(zhì)量才更好。怎么才能作好中醫(yī)養(yǎng)生呢?下面是由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清心散的功效與作用”,歡迎閱讀,希望您能夠喜歡并分享!
對于清心散這種方劑,我們應(yīng)該要先了解它的藥用價值和注意事項之后,才可以食用。下面是關(guān)于清心散怎么吃的相關(guān)介紹,希望大家能夠好好閱讀一下,對食用有很大的幫助。
【處方】青黛6克 硼砂6克 冰片0.9克 牛黃0.9克 薄荷6克
【制法】上藥為末。
【功能主治】治中風舌強不能言。
【用法用量】先以蜜水洗舌上,后以姜汁擦之,再將此藥用蜜水稀調(diào),涂舌本上。
【摘錄】《古今醫(yī)鑒》卷二
【處方】赤茯苓(去皮)3克 酸棗仁3克 麥門冬(去心)3克 遠志(甘草水泡,去心)1.5克 黃連3克 胡麻仁3克 枳殼(去瓤)2.4克 小木通2.4克 小甘草0.6克
【制法】上藥銼碎。
【功能主治】治情志不遂,心經(jīng)熱盛,舌青黑有刺者。
【用法用量】水煎,溫服。
【摘錄】《壽世保元》卷六
通過以上文章的閱讀,相信大家對清心散有了很多的了解吧,清心散是一味很好的中藥方劑,最重要的是清心散的功效與作用的也是很多的,所以大家在生活中要好好的利用哦。
擴展閱讀
由于現(xiàn)在我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大家吃的是越來越好,再加上不合理的生活方式,所以得病的人是越來越多了。中醫(yī)中的方劑治療是一種十分溫和的方法,可以在對抗疾病的同時調(diào)理身體機能,滋潤修復,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種:清心丸。
【處方】黃柏(去粗皮,銼)30克
【制法】上一味,搗羅為末。入龍腦3克同研勻,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熱盛夢泄,怔忡恍惚,胸膈痞悶,舌干。
【用法用量】每服10~15丸,濃煎麥門冬湯下。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八五
【處方】人參 蝎梢 郁金 生地 天麻 南星各等分
【制法】上為末,蒸餅糊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心受邪熱,精神恍惚,狂言呼叫,睡臥不寧。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人參煎湯下。
【摘錄】《簡易方》引《葉氏錄驗方》(錄自《醫(yī)方類聚》卷一九五)
【處方】密陀僧60克 黃連30克
【制法】上為細末。湯泡蒸餅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消渴。
【用法用量】用濃煎茄根、空繭湯送下5~10丸。
【摘錄】《魏氏家藏方》卷九
【處方】黃連(凈)30克 茯神(去木)微赤茯苓各15克
【制法】上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清心瀉火。治心經(jīng)血熱所致的痔瘡。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食前米飲送下。
【備注】本方原名“清心湯”與劑型不符,現(xiàn)據(jù)《丹溪心法》卷四改。
【摘錄】《仁齋直指》卷二十三
【處方】生地(酒洗)120克 丹參60克 黃柏15克 牡蠣 山藥 棗仁(炒)茯苓 茯神 麥冬各45克 北五味 車前子 遠志各30克
【制法】上藥研末,用金櫻膏為丸。
【功能主治】治遺精。
【用法用量】每服9克,開水送下。
【摘錄】《醫(yī)學心悟》卷四
【處方】白礬30克(半生、半熟)荊芥穗60克
【制法】上藥為末,面糊為丸,如粟米大,朱砂為衣。
【功能主治】治癲癇。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腹時用生姜湯送下。
【摘錄】《仙拈集》卷二
上文主要介紹了清心丸的作用以及怎么吃。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需要食用,希望今天的文章可以幫到大家。
現(xiàn)實生活中有許多人對牛黃清心丸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并不是很清楚,下面我們就詳細的介紹下。
【處方】羚羊角(鎊.另研.一兩) 麝香(另研.一兩) 龍腦(另研.一兩) 人參(去蘆.二兩半) 蒲黃(二兩半) 白茯苓(去皮.二錢半) 芎藭(一兩六錢半) 柴胡(一兩六錢半) 杏仁(另研.一兩六錢半) 桔梗(一兩六錢半) 防風(去蘆.一兩半) 白術(shù)(一兩半) 白芍藥(一兩半) 麥門冬(一兩半) 黃芩(一兩半) 神曲(一兩半) 當歸(一兩半) 阿膠(炒.一兩七錢半) 大豆黃卷(一兩七錢半) 肉桂(一兩七錢半) 干姜(七錢半) 牛黃(另研.一兩二錢) 犀角(另研.二兩) 雄黃(另研 八錢) 金箔(一千二百箔) 甘草(五錢) 乾山藥(十兩) 白蘞(七錢半) 大棗(另研.一百個)
【炮制】上除大棗、杏仁、金箔、羚羊角、犀角、麝香、龍腦、雄黃另研,余藥別研為細末,入羚羊角等七味。入內(nèi)再研和勻。將大棗煮熟去皮核,搗爛如泥。同煉蜜為丸,每一兩作十丸,金箔為衣。
【功能主治】治諸風緩縱不隨,言語蹇澀,痰涎壅盛,心怔健忘,或發(fā)癲狂,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每服一丸,食后溫水下。
【摘錄】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處方】白芍藥 麥門冬(去心)黃芩 當歸(去苗)防風(去苗)白術(shù)各45克 柴胡 桔梗 芎藭 白茯苓(去皮)杏仁(去皮、尖、雙仁,麩炒黃,別研)各37.5克 神曲(研)蒲黃(炒)人參(去蘆)各75克 羚羊角末 麝香(研)龍腦(研)各30克 肉桂(去粗皮)大豆黃卷(碎炒)阿膠(碎炒)各53克 白蘞 干姜(炮)各22.5克 牛黃(研)36克 犀角末60克 雄黃(研,飛)24克 干山藥210克 甘草大棗
【制法】上除棗、杏仁、金箔、二角末、牛黃、麝香、雄黃、龍腦外,余為細末,入余藥和勻,用煉蜜與棗膏為丸,每30克作l0丸,用金箔為衣。
【功能主治】治諸風,緩縱不隨,語言謇澀,心悸健忘,精神恍惚,頭目眩暈,胸中煩郁,痰涎壅塞;心氣不足,神志不定,驚恐悲憂,喜怒無時,虛煩少睡,或發(fā)狂癲,神情昏亂。
【用法用量】每服1丸,食后用溫水化下。小兒驚癇,以竹葉湯溫化下。
【摘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一
【別名】萬氏牛黃清心丸(《景岳全書》卷六十二)。
【處方】黃連(生)15克 黃芩 山梔仁各9克 郁金6克 辰砂4.5克 牛黃0.75克
【制法】共研細末,臘雪調(diào)面糊丸,如黍米大。
【藥理作用】對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抑制和降溫作用 《中成藥研究》1986(11):29~31,實驗表明,本方對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具有明顯抑制作用,其作用部位主要在腦干及大腦。能降低大鼠正常體溫及酵母菌致熱大鼠的體溫,作用較強且持久,還能提高小鼠耐高溫的能力,顯著提高小鼠耐缺氧能力。其藥理作用是多方面的,既有顯著鎮(zhèn)靜、鎮(zhèn)驚、解熱作用,又能提高小鼠耐高溫、耐缺氧能力。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開竅安神。治溫邪內(nèi)陷,熱入心包,身熱煩躁,神昏詁語;中風痰熱內(nèi)閉,神昏語謇,及小兒驚風,發(fā)熱抽搐。
【用法用量】每服7~8丸,燈心湯下。
【備注】方用牛黃清心解毒,豁痰開竅為君;黃連,黃芩、山梔清熱瀉火為臣;郁金芳香開閉,朱砂寒涼重鎮(zhèn),用以開竅安神,共為佐使。諸藥合用,共奏清熱解毒,開竅安神之功。
【摘錄】《痘疹心法》卷二十二
看完了上文對于牛黃清心丸這種方劑的介紹,我們可以了解到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養(yǎng)生成為了許多人都非常重視的問題。不管是飲食方面還是茶品方面這是一個值得肯定的現(xiàn)象。
不同中藥方劑的藥用價值都是不一樣的,只有正確的了解它們才能夠很好的運用。那么你知道清心蓮子飲的藥用價值是什么嗎?
【處方】黃芩、麥門冬(去心)、地骨皮、車前子、甘草(炙),各半兩;石蓮肉(去心)、白茯苓、黃獸(蜜炙)、人參,各七兩半。
【炮制】上散。
【功能主治】治心中蓄積,時常煩躁,因而思慮勞力,憂愁抑郁,是致小便白濁,或有沙膜,夜夢走泄,遺瀝澀痛,便赤如血,或因酒色過度,上盛下虛,心火炎上,肺金受克,口舌干燥,漸成消渴,睡臥不安,四肢倦怠,男子五淋,婦人帶下赤白;及病后氣不收斂,陽浮于外,五心煩熱。藥性溫平,不冷不熱,常服清心養(yǎng)神,秘精補虛,滋潤腸胃,調(diào)順血氣。
【用法用量】每三錢,麥門冬十粒,水一盞半,煎取八分,去滓,水中沉泠,空心,食前服。發(fā)熱加柴胡、薄荷煎。
【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處方】黃芩 麥門冬(去心)地骨皮 車前子 炙甘草各15克 石蓮肉茯苓
【制法】上藥銼散。
【功能主治】清心利濕,益氣養(yǎng)陰。治心火妄動,氣陰兩虛,濕熱下注,遺精白濁,婦人帶下赤白;肺腎虧虛,心火刑金,口舌干燥,漸成消渴,睡臥不安,四肢倦怠,病后氣不收斂,陽浮于外,五心煩熱。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麥門冬10粒,水225毫升,煎取180毫升,去滓,水中沉冷,空腹時服。
【摘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五
以上就是對清心蓮子飲這種中藥方劑的藥用價值的詳細介紹,在吃清心蓮子飲的時候,也是有著一些方式方法的,以上的吃法對調(diào)理人體各方面問題都是有著很好的幫助,因此可以放心進行。
養(yǎng)生的方法很多,實踐證明中藥中的方劑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今天為大家介紹一種療效非常好的方劑高麗清心丸!
【別名】高麗丸
【處方】寒水石1兩,生石膏1兩,黃芩1兩,甘草1兩,知母1兩,黃柏1兩,滑石1兩,大黃1兩,山梔1兩,黃連5錢,朱砂5錢,雄黃5錢,冰片1錢,牛黃1錢。
【制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1錢4分重,蠟皮封。
【功能主治】消炎緩瀉。主頭痛齒痛,齒齦腫痛,唇焦口臭,暴發(fā)火眼,結(jié)膜腫痛,吐血鼻衄,頭熱眩暈,便秘尿赤,鼻干耳鳴,以及小兒疹后毒熱不凈,牙疳。
【用法用量】大人每服1丸,水送下。
【注意】孕婦忌服。忌食辛辣等物。
【摘錄】《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撫順方)
通過以上介紹,我們對高麗清心丸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不過要注意的是,對那些不知道該不該選擇它的人,要根據(jù)醫(yī)生建議進行使用。
說起蓮子清心飲,可能對很多人來說有些陌生,只能猜出它是一種中藥方劑,對于蓮子清心飲的作用等都不是很清楚,接下來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
【處方】蓮子1錢,潞黨參1錢,生箭耆1錢,麥冬1錢,條芩1錢,骨皮1錢,甘草1錢,大車前子1錢,云苓1錢,遠志1錢,石菖蒲1錢。
【功能主治】酒后色欲受風所致的赤白濁。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王氏醫(yī)存》
【處方】石蓮肉、麥冬、黃芩、地骨皮、人參、車前子、甘草、赤芍、黃耆。
【功能主治】白濁。并治帶下赤白,五心煩熱。
【用法用量】
【摘錄】《鄭氏家傳女科萬金方》卷一
看了上文對蓮子清心飲的介紹,相信我們可以收獲很多。其實對于疾病,大多數(shù)人都是通過吃西藥來緩解,但這種方法治標不治本,其效果也是暫時的,關(guān)鍵還是在于擁有健康科學的生活方式。
牛黃清心圓由于是由純天然的中藥材混合而成,而且沒有什么副作用,所以備受人們關(guān)注。那么到底牛黃清心圓的作用和功效都有哪些呢?為了讓您更加詳細的了解牛黃清心圓,在接下來的文章中就為您詳細的介紹一下。
【處方】白芍藥、麥門冬(去心)、黃芩、當歸(去苗)、防風(去苗)、白術(shù),各一兩半。柴胡、桔梗、芎、白茯苓(去皮)、杏仁(去皮.尖.雙仁.麩炒黃.別研),各一兩二錢半。神曲(研)、蒲黃(炒)、人參(去蘆),各二兩半。羚羊角末、麝香(研)、龍腦(研),各一兩。肉桂(去粗皮)、大豆黃卷(碎炒)、阿膠(碎炒),各一兩七錢半。白干姜(炮)七錢半,牛黃(研)一兩二錢,犀角末二兩,雄黃(研飛)八錢,干山藥,七兩。甘草(炒)五兩,金箔(一千二百箔,內(nèi)四百箔為衣),大棗一百枚(蒸熟.去皮.核.研成膏)。
【炮制】上除棗、杏仁、金箔、二角末及牛黃、麝香、雄黃、龍腦四味外,為細末。入馀藥和勻,用煉蜜與棗膏為圓,每兩作一十圓,用金箔為衣。
【功能主治】治諸風緩縱不隨,語言蹇澀,心怔健忘,恍惚去來,頭目眩冒,胸中煩郁,痰涎壅塞,精神昏憒。又治心氣不足,神志不定,驚恐怕怖,悲憂慘戚,虛煩少睡,喜怒無時,或發(fā)狂顛,神情昏亂。
【用法用量】每服一圓,溫水化下,食后服之。
【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通過上文的介紹,我們知道牛黃清心圓是一種應(yīng)用很廣泛的中藥方劑,但在使用牛黃清心圓之前還是要結(jié)合一下自身的體質(zhì),畢竟如果不注意的話,也會給人體的健康帶來很大的影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