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上瀉火湯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知足者常樂,能忍者自安,忍饑者長壽,耐寒者體健。”養(yǎng)生也日漸被很多人提到了生活中的重要位置,每個人要想提升自己的生活質(zhì)量,不能忽視養(yǎng)生。關(guān)于中醫(yī)養(yǎng)生有哪些知識需要掌握呢?為滿足您的需求,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編輯了“清上瀉火湯的功效與作用”,歡迎閱讀,希望您能夠喜歡并分享!
有人不愛吃方劑,因為覺得有股苦澀味,其實大多數(shù)的方劑的味道確實不怎么好入口。但中藥方劑卻能很好的治愈疾病。清上瀉火湯就是一種非常好的方劑。
【處方】荊芥穗 川芎各0.6克 蔓荊子 當(dāng)歸身 蒼術(shù)各0.9克 酒黃連 生地黃 藁本 生甘草各1.5克 升麻 防風(fēng)各2.1克 酒黃柏 炙甘草 黃耆各3克 酒黃芩 酒知母各4.5克 羌活9克 柴胡15克 細(xì)辛少許 紅花少許
【功能主治】治熱厥頭痛,得寒則止,遇熱則作。
【用法用量】上藥銼碎,分作二服。每服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食后稍熱服。
【摘錄】《蘭室秘藏》卷中
以上就是對中藥方劑清上瀉火湯的介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其實生病不怕,怕的就是有些人明知生病了卻不肯去看病更不肯醫(yī)治,這種心態(tài)是不能有的,如若不然的話,會使自己的健康受損。
擴(kuò)展閱讀
固胎瀉火湯已經(jīng)被很多人所熟知,但是固胎瀉火湯怎么吃有些人并非知道的很詳細(xì),那么固胎瀉火湯到底該什么情況下吃呢?接下來就為大家一一解答。
【處方】當(dāng)歸4錢,川芎2錢,白芍3錢,黃芩3錢,連翹3錢,寸冬3錢,丹皮2錢,石決明3錢,芥穗2錢(炒黑),艾葉2錢,菟絲子3錢,枳殼2錢,甘草1錢。
【功能主治】兼胎病目癥(妊娠性彌漫性淺層角膜炎)。頭疼目赤,白膜隱隱,流淚酸疼。
【用法用量】水煎服。
【臨床應(yīng)用】兼胎病目癥:觀城姜某某,女,三十歲。懷孕四個月,忽覺頭疼目脹,熱淚恒流,脈兩關(guān)洪大。視其目,二目皆紅,白膜層起,乃肝胃之火上沖,波及于腦所致。先刺上星,合谷,以瀉肝胃之火;繼服固胎瀉火湯二三劑,目疼止,只覺小腹疼痛,又改服保胎無憂散五劑即愈。
【摘錄】《眼科臨癥筆記》
服用固胎瀉火湯來進(jìn)行治療是個緩慢的過程,但是只要積極接受治療并樂觀應(yīng)對,肯定會有療效的。
很多人對除濕清火湯并不是很了解,所以在選擇之前,對除濕清火湯的成分、適應(yīng)癥都是要進(jìn)行很好認(rèn)識,這樣對疾病治療才會有很好的幫助,使得疾病得到很好改善。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
【處方】當(dāng)歸6錢,赤芍3錢,黃芩3錢,梔子3錢,蒼術(shù)3錢(炒),茵陳3錢,夏枯草3錢,胡黃連3錢,地膚子3錢,連翹3錢,甘草1錢。
【功能主治】陰陽漏癥(淚囊炎),腫脹赤癢,大眥清黃液常流。
【用法用量】田三七5分為末,上藥煎水沖服。外用化腐生肌散。
【摘錄】《眼科臨癥筆記》
【處方】廣皮、半夏、枳殼、厚樸、大黃、黃連、赤芍、丹皮。
【功能主治】蟲,由木盛乘虛侮脾,晝時小腹苦痛,飲食不思,便閉不解。
【各家論述】痛本屬蟲而燥氣逼之,便閉不解。用廣皮、半夏以除脾濕,枳殼、厚樸以除脾滯,大黃以除久閉之熱,黃連、赤芍、丹皮以清心肝二經(jīng)之火,大便通而腹痛止矣。
【摘錄】《證因方論集要》卷三
上面已經(jīng)詳細(xì)為大家推薦了除濕清火湯,大家可根據(jù)自己的需要,熬制不同的養(yǎng)生方劑,尤其是家中有老人和小孩的家庭,更應(yīng)該照顧老人和小孩的身體需要。
中藥方劑有很多種,有一些是大家很熟悉的,有一些大家不是很熟,那么大家知道補脾胃瀉陰火升陽湯是什么嗎?關(guān)于補脾胃瀉陰火升陽湯大家又知道多少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別名】瀉陰火升陽湯、升陽泄火湯、升陽降火湯
【處方】柴胡1兩5錢,甘草(炙)1兩,黃耆1兩,蒼術(shù)(泔浸,去黑皮,切作片子,曬干,銼碎,炒)1兩,羌活1兩,升麻8錢,人參7錢,黃芩7錢,黃連(去須,酒制)5錢(炒),石膏少許(長夏微用,過時去之,從權(quán))。
【功能主治】飲食損胃,勞倦傷脾,火邪乘之而生大熱。
【用法用量】瀉陰火升陽湯(《玉機(jī)微義》卷十)、升陽泄火湯(《準(zhǔn)繩·類方》卷一)、升陽降火湯(《便覽》卷一)。
【注意】服藥之時宜減食,宜美食。服藥訖忌語話1-2時辰許,及酒、濕面大料之類,恐大熱之物,復(fù)助火邪而愈損元氣也。亦忌冷水及寒涼淡滲之物及諸果,恐陽氣不能生旺也。宜溫食及薄滋味以助陽氣。
【摘錄】《脾胃論》卷上
由上文可知補脾胃瀉陰火升陽湯的原料是幾種我們生活中都不算陌生的中藥材,對某些疾病特別有效果,參照上面的功效和主治疾病,如果有需要的話,不妨試一試。
對于目前許多疾病的病因,到今天為止都尚未完全清楚,因為導(dǎo)致疾病的直接與間接的因素有很多種,但醫(yī)學(xué)一般都認(rèn)為它與體內(nèi)各個機(jī)能系統(tǒng)的損毀和破壞都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而中藥方劑恰恰就能夠彌補這方面的不足,今天就向大家介紹一下瀉腎湯這種方劑。
【處方】枸杞子36克 生地黃 黃柏(酒洗,炒)知母(酒洗,炒)麥門冬(去心)山萸肉(去核)白芍 歸尾各3克 五味子7粒 白茯苓 獨活各2.5克
【制法】上藥銼。
【功能主治】治食辛辣炙博之物過多致瞳人散大者。
【用法用量】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熱服。
【摘錄】《審視瑤函》卷五
看了上文的介紹,我們知道像瀉腎湯這種方劑已經(jīng)成為了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種養(yǎng)生方法,尤其是比較傳統(tǒng)的朋友對于方劑更是情有獨鐘。隨著中國歷史的不斷演變和推進(jìn),對于方劑的分類也越來越細(xì)分,經(jīng)過不同工藝的處理,各方面也都有所改善,相信會發(fā)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對于瀉榮湯,我想有些人可能聽說過,甚至服用過,但是有些人就是沒有聽說過了。沒有聽說過的沒關(guān)系,接下來我就來給大家好好講講什么是瀉榮湯。
【別名】補氣瀉榮湯(《東垣試效方》卷九)。
【處方】連翹 升麻各1.8克 桔梗1.5克 生黃芩 生地黃各1.2克 黃耆 蘇木 黃連 地龍 全蝎 當(dāng)歸各0.9克 白豆蔻 人參各0.6克 甘草0.45克 梧桐淚0.3克 麝香少許 桃仁3個 虻蟲(去翅、足,炒)3個 水蛭3個(炒令煙盡)
【功能主治】治癘風(fēng),滿面連頭極癢,眉毛脫落。
【用法用量】上銼如麻豆大,除連翹、梧桐淚、白豆蔻另為細(xì)末,麝香、虻蟲、水蛭三味同為細(xì)末,都作一服。水300毫升,酒150毫升,入連翹,煎至150毫升,去滓,再入白豆蔻三味并麝香等,再煎至100毫升,稍熱,早飯后、午前服之。
【注意】服藥期間,忌酒、濕面、生冷、硬物。
【摘錄】《蘭室秘藏》卷下
看完了本文對瀉榮湯的介紹之后,大家是不是在碰到類似的癥狀時學(xué)會去應(yīng)用了呢,其實中藥相比西藥來說更加的治本,這也是很多時候人們往往都會選擇中醫(yī)的緣由。
如果你細(xì)心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在我們的平時生活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中藥方劑的身影,可見方劑在我們的生活中的應(yīng)用還是比較廣泛的。那么大家知道清上補下丸嗎?如果不知道,就看一下本篇文章吧。
【處方】懷生地黃(炒,鍋內(nèi)酒拌,蒸黑)120克 南棗(酒蒸,去核)60克 懷山藥45克 白茯苓(去皮)45克 牡丹皮45克 澤瀉45克 遼五味子45克 天門冬(去心)45克 枳實(麩炒)45克 貝母45克 麥門冬(去心)45克 桔梗(去蘆)45克 黃連(姜炒)45克 杏仁(去皮)45克 半夏(姜炒)45克 瓜蔞仁(去油)45克 枯芩(酒炒)45克 甘草15克
【制法】上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清肺補腎,化痰平喘。治久有哮喘,每遇寒即發(fā),發(fā)則上氣喘急,咳嗽,痰涎上壅,年久不愈者。
【用法用量】每服9克,空腹時用淡姜湯送下。
【摘錄】《壽世保元》卷三
以上就是為大家介紹的清上補下丸的食用方法等,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大家平時不妨試試,相信對于改善疾病的情況肯定是有幫助的。
人這一輩子很可能會有大大小小的疾病纏身,但是這也是沒有辦法阻擋的。當(dāng)我們?nèi)梭w患病了之后,我們大多數(shù)情況下,必然是要靠藥物治療的,中藥方劑由于可以從根本上治愈且無副作用,受到人們的喜愛。下面來介紹一種:化痰清火丸。
【處方】犀角1兩,歸尾8錢,連翹1兩,赤芍6錢,牛子3錢,生地2兩,丹皮1兩,川連4錢。
【制法】上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
【功能主治】麻出之時,實熱不宣,咳嗽氣喘,唇紅舌赤,熱伏于內(nèi),煩躁不寧,口鼻出血者。
【用法用量】竹葉湯下。
【摘錄】《種痘新書》卷十一
以上就是向大家介紹了關(guān)于化痰清火丸的知識,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對于化痰清火丸的認(rèn)識會更加清晰?;登寤鹜鑼τ谝恍┘膊碚f,幫助是很大的。多學(xué)習(xí)一些相關(guān)的知識對于自己的身體健康也是很有幫助的,要懂得調(diào)理身體。
季節(jié)變化時身體很容易感到“躁動”,口干舌燥、心煩躁動,而中醫(yī)中的方劑就可以有效的調(diào)節(jié)身體中的各個機(jī)能,緩解心情。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解毒瀉肝湯這種方劑,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處方】柴胡9g,龍膽草3g,酒黃芩9g,銀花30g,川黃連6g,生地9g,元參9g,赤芍9g,牡丹皮9g。
【功能主治】清肝瀉火,解毒除風(fēng)。主花翳白陷。肝膽風(fēng)熱火毒熾盛,癥見抱輪紅赤,白陷深入風(fēng)輪內(nèi)層,色黃帶綠,發(fā)展迅速者。
【各家論述】方中柴胡、龍膽草、酒黃芩以清肝瀉火,柴胡且有疏風(fēng)之力;銀花清熱解毒,疏散風(fēng)熱;用川黃連有肝實瀉子之意;用生地、元參、恐火灼腎陰、損及瞳神;赤芍,牡丹皮皆能入肝,以清肝經(jīng)血分。
【摘錄】《張皆春眼科證治》
【處方】防風(fēng)2錢,山梔2錢,石膏2錢,黃芩2錢,蒼術(shù)2錢,木通2錢,生甘草2錢。
【功能主治】肝脾風(fēng)濕攻注之田螺泡。生足掌,初如火燎,隨生紫白黃泡,悶?zāi)[硬疼,不能著地,連生數(shù)泡,皮厚難于自破,3-5日成片濕爛,甚則足跗俱腫,寒熱往來者。
【用法用量】加燈心30根,水、酒各半煎,食前服。外先用苦參、菖蒲、野艾熬湯熱洗,次用線針將泡挑破,泄去毒水,貼洞天膏。內(nèi)服此湯。如濕重流水者,則以五美散撒之,更用膏蓋貼。
【摘錄】《外科證治全書》卷三
像解毒瀉肝湯之類的這些中藥的方劑都是把幾種中藥材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后再經(jīng)過反復(fù)的療效驗證其可行性后才會運用的,大家可以放心服用。但如果出現(xiàn)什么不適,一定要即時就診。
每年到了季節(jié)交替的時候,各種身體不適也就紛紛而至,補養(yǎng)身體的時候到了,多喝點中藥方劑是很有效的,一起來看一下金鈴瀉肝湯的功效和作用吧。
【處方】川楝子5錢(搗),生明乳香4錢,生明沒藥4錢,三棱3錢,莪術(shù)3錢,甘草1錢。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脅下焮疼。
【用法用量】口服。
【各家論述】劉河間有金鈴子散,即楝子之核與玄胡索等分,為末服之,以治心腹脅下作疼,其病因由于熱者,甚效。誠以金鈴子能引心包之火及肝膽所寄之相火下行,又佐以玄胡素以開通氣血,故其疼自止也。而愚用其方,效者固多,而間有不效者。后擬得此方,莫不隨手奏效。蓋金鈴子佐以玄胡索,雖能開氣分之郁,而實不能化氣。所謂化氣者,無事開破,能使氣之郁者,融化于無形,方中之乳香、沒藥是也;去玄胡索,加三棱、莪術(shù)者,因玄胡索性過猛烈,且其開破之力多趨下焦,不加三棱、莪術(shù)性較和平,且善于理肝也;用甘草者,所以防金鈴子有小毒也。此方不僅治脅疼甚效,凡心腹作疼而非寒涼者,用之皆甚效驗。
【臨床應(yīng)用】脅下焮痛:仲冬,劉某某兄,病左脅焮疼,諸治無效,詢方子弟,授以活絡(luò)效靈丹方,服之不應(yīng)。因延為視診,脈象他部皆微弱,惟左關(guān)沉而有力,治以金鈴瀉肝湯加當(dāng)歸數(shù)錢,服一劑,翌日降下若干綠色粘滯之物,遂然而愈。蓋此方原注明治脅下焮疼,由此知兄所擬方各有主治。方病相投,莫不神效也。
【摘錄】《衷中參西》上冊
文中不僅給大家介紹了金鈴瀉肝湯的功效作用,還給大家分析了金鈴瀉肝湯是由哪幾種中藥材組成,對于怎么吃也有所提及,我們可以試著記一下,說不定哪天就能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