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陳煎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你有一萬種功能,你可以征服世界,甚至改變?nèi)朔N,你沒有健康,只能是空談?!钡查L壽健康之人,一般都很注重養(yǎng)生,我們不僅要知道養(yǎng)生,更要懂得養(yǎng)生。正確有效的中醫(yī)養(yǎng)生是如何進(jìn)行的呢?以下是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柴陳煎的功效與作用”,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們都知道中藥方劑柴陳煎是由純天然的中藥材制成的,副作用很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每個人的身體狀況都是不一樣的,所以大家在食用的時候還是按照正確的食用方法來,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
【處方】柴胡6~9克 陳皮4.5克 半夏6克茯苓6克 甘草3克 生姜3~7片
【功能主治】解表發(fā)汗,化痰止咳。主傷風(fēng)兼寒,咳嗽發(fā)熱,痞滿多痰者。
【用法用量】用水220毫升,煎至160毫升,空腹時溫服。
【摘錄】《景岳全書》卷五十一
【處方】柴胡、蘇葉、細(xì)辛、廣皮、半夏、茯苓、甘草、杏仁、白芥子。
【功能主治】外感風(fēng)寒,咳嗽發(fā)熱,多痰痞滿。
【摘錄】《醫(yī)級》卷七
以上就是對柴陳煎配方的詳細(xì)介紹,是一個不錯之選,不過制作的時候需要適量,過多會造成資源浪費(fèi)也對身體有很大影響。
擴(kuò)展閱讀
中藥方劑對大家來說都或多或少的聽說過,日常生活中也經(jīng)常能看到它們的身影,這些都是對人體有非常大的益處的,柴芩煎這種方劑也不例外,那么柴芩煎有什么樣神奇的功效和作用呢,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處方】柴胡6~9克 黃芩 梔子 澤瀉 木通各6克 枳殼4.5克
【功能主治】解表清里。主傷寒表邪未解,外內(nèi)俱熱,瀉利煩渴,喜冷氣壯,脈滑數(shù);瘧痢并行,內(nèi)熱出血,兼表邪發(fā)黃者。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溫服。
【摘錄】《景岳全書》卷五十一
【處方】柴胡2錢,梔子2錢,黃芩2錢,澤瀉2錢,木通2錢,甘草1錢,白芍1錢半,枳殼1錢半。
【功能主治】傷寒表邪未解,內(nèi)外俱熱,煩渴喜冷,下利脈實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會約》卷四
通過文章我們對柴芩煎有了個全面的了解,知道它對很多疾病都有很好的防治作用,在服用柴芩煎時一定要經(jīng)過中醫(yī)師的指導(dǎo),無論它有無副作用我們都不應(yīng)該胡亂服用。
對于柴陳解托湯,我想有些人可能聽說過,甚至服用過,但是有些人就是沒有聽說過了。沒有聽說過的沒關(guān)系,接下來我就來給大家好好講講什么是柴陳解托湯。
【處方】柴胡6分,干葛6分,半夏6分,厚樸6分,澤瀉6分,甘草3分,秦艽6分,藿香6分,陳皮5分,生姜、大棗、山楂8分。
【功能主治】外感之癥,寒熱往來,寒重?zé)彷p,有似虛勞寒熱者。
【用法用量】
【各家論述】此方小柴胡合二陳加減,仿佛乎正瘧之治,以其熱輕于寒,故去黃芩;以其寒重于熱,故加厚樸;有二陳之祛痰、藿香之快氣、山楂之導(dǎo)滯啟胃、澤瀉之分利陰陽,加秦艽以治太陽,葛根以治陽明,倘二經(jīng)伏有余邪,而邪無不托出矣。
【摘錄】《不居集》上集卷十
上文主要介紹了柴陳解托湯的作用以及怎么吃。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需要食用,希望今天的文章可以幫到大家。
中醫(yī)學(xué)認(rèn)為,陳橘皮煎丸是一種非常好的中藥方劑。把中藥材進(jìn)行適當(dāng)?shù)募庸?,然后再按一定比例進(jìn)行調(diào)配,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要說的陳橘皮煎丸。
【處方】陳橘皮(湯浸,去白,焙)15兩(別搗羅為末),巴戟天(去心)3兩,石斛(去根)3兩,牛膝(酒浸,切,焙)3兩,肉蓯蓉(酒浸,切,焙)3兩,鹿茸(去毛,酒炙)3兩,菟絲子(酒浸3日,別搗,焙)3兩,杜仲(去粗皮,炙,銼)3兩,陽起石(酒浸,研如粉)3兩,厚樸(去粗皮,生姜汁炙)3兩,附子(炮裂,去皮臍)3兩,吳茱萸(湯洗,焙干,炒)3兩,當(dāng)歸(切,焙)3兩,干姜(炮)3兩,京三棱(煨,銼)3兩,萆薢3兩,甘草(炙,銼)1兩。
【制法】上為末。先以好酒五碗,于銀石器內(nèi)煎橘皮末,令如餳,入諸藥攪勻,稍干,更入酒少許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久積冷氣,攻心腹疼痛,痰癖嘔逆,腹脹不思飲食,肌膚瘦瘁,腰膝倦痛,下痢泄瀉,瘧疾腸風(fēng),并婦人血海久冷無子。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空心溫酒送下,鹽湯亦得。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七十二
【處方】陳橘皮1斤(湯浸,去白瓤,焙干,搗羅為末,用酒1斗入于銀器中,以慢火成膏),附子2兩(炮裂,去皮臍),萆薢3兩(銼),京三棱3兩(炮,銼),當(dāng)歸3兩,桂心3兩,干姜3兩(炮裂,銼),桃仁3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制法】上為末,入前橘皮煎中,和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虛勞癥瘕,食不消化,面色萎黃,四肢羸瘦,吃食全少,腹內(nèi)常多冷氣,大腸不調(diào),腰胯疼痛。
【用法用量】方中萆薢,《普濟(jì)方》作“黃柏”。
【摘錄】《圣惠》卷二十八
【處方】陳橘皮1斤(用水浸,去白,焙干,杵為細(xì)末,醋1斗熬為膏),沉香(銼)2兩,干姜(炮裂)4兩,桂(去粗皮)4兩,附子(炮裂,去皮臍)4兩,萆薢(銼)2兩,當(dāng)歸(洗,切,焙干)2兩,京三棱(炮熟,銼)2兩,厚樸(去粗皮,生姜汁炙令黑色)4兩。
【制法】上藥杵八味為末,用陳橘皮膏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脾胃虛弱,面黃肌瘦,腰膝疼痛,寒痰嘔逆,腹脅痃癖氣痛。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食前溫酒送下,不嚼。陳米飲送下亦得。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四十六
以上就是為大家介紹的陳橘皮煎丸這種中藥方劑的相關(guān)知識,通過上述文章能夠清楚的了解到陳橘皮煎丸有著很多對人體的好處和作用,所以大家可以用陳橘皮煎丸來治療一些疾病。
中藥方劑可以說是有很多的種類,和胃二陳煎就是其中的一種,那么和胃二陳煎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處方】干姜(炒)3~6克 砂仁1.2~1.5克 陳皮 半夏 茯苓各4.5克 炙甘草2.1克
【功能主治】治胃寒生痰,惡心嘔吐,胸膈滿悶,噯氣時作。
【用法用量】用水300毫升,煎至200毫升,不拘時候溫服。
【摘錄】《景岳全書》卷五十一
【處方】茯苓3錢,姜半夏1錢5分,陳皮1錢,炙甘草5分,炮姜5分,杏仁(去皮尖)3錢。
【功能主治】虛體患痢,用黃連解毒湯后邪去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醫(yī)方簡義》卷三
看完了上文對于和胃二陳煎的一些介紹,我們可以感受到中醫(yī)文化是中國五千年傳統(tǒng)文化中的一塊艷麗的瑰寶,淵遠(yuǎn)流長博大精深,有許多方面值得我們?nèi)ヌ剿鳌?/p>
由于現(xiàn)在我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大家吃的是越來越好,再加上不合理的生活方式,所以得病的人是越來越多了。中醫(yī)中的方劑治療是一種十分溫和的方法,可以在對抗疾病的同時調(diào)理身體機(jī)能,滋潤修復(fù),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種:柴芩清膈煎。
【處方】川柴胡2.4克 生錦紋(酒浸)4.5克 生枳殼4,5克 焦山梔9克 青子芩4.5克 蘇薄荷4.5克 苦桔梗3克 青連翹6克 生甘草1.8克 鮮淡竹葉36片
【功能主治】攻里兼和解。主少陽表邪,內(nèi)結(jié)膈中,膈上如焚,寒熱如瘧,心煩懊憹,大便不通。
【用法用量】水煎服。
【備注】方中君以涼膈散法,以生軍領(lǐng)梔、芩之苦降,蕩胃實以泄里熱,佐以枳、桔,引荷、翹、甘、竹之辛涼,宣膈熱以解表邪;妙在柴胡合黃芩,分解寒熱。為少陽陽明攻里清膈之良方。
【摘錄】《重訂通俗傷寒論》
【處方】川柴胡8分,生錦紋(酒浸)1錢半,生枳殼1錢半,焦山梔3錢,青子芩1錢半,蘇薄荷1錢半,苦桔梗1錢,青連翹2錢,生甘草6分,鮮淡竹葉36片。
【功能主治】攻里清膈。主少陽表邪,內(nèi)結(jié)膈中,膈上如焚,寒熱如瘧,心煩懊憹,大便不通。
【各家論述】君以涼膈散法,生軍領(lǐng)梔、芩之苦降,蕩胃實以泄里熱;佐以枳、桔,引荷、翹、甘、竹之辛涼,宣膈熱以解表邪;妙在柴胡合黃芩分解寒熱。此為少陽、陽明攻里清膈之良方。
【摘錄】《重訂通俗傷寒論》卷二
上面就是本文對柴芩清膈煎這種方劑的簡單介紹,柴芩清膈煎能夠傳承至今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它是非常好的方劑,所以大家可以放心的服用。
很多人都知道,碎米柴對一些疾病具有獨特的療效,其實,碎米柴的神奇的功效遠(yuǎn)不止于此,下面就為大家詳細(xì)的講述一下碎米柴的功效。
【別名】八宇草(《植物名實圖考》),漆大伯、天小豆(《江西民間草藥》),辮子草、馬尾草、細(xì)鞭打、消黃散、細(xì)葉蘭,逍遙草、斑鳩窩、散風(fēng)散、馬龍通、地盤茶、斑鳩鼻、小木通(《云南中草藥》),路路星、太陽草、紅梗草、大葉關(guān)門草、消毒草(江西《草藥手冊》),馬尾藤、獅子草(《云南中草藥選》),哮靈草(《四川中草藥通訊》(1):30,1972)。
【來源】為豆種植物 小葉三點金草 的 全草 。夏、秋采收。
【原形態(tài)】草本,平臥。根粗,木質(zhì),分枝多。3出復(fù)葉,托葉披針狀鉆形;小葉橢圓形或長圓形,長2~9毫米,有時達(dá)17毫米;先端圓形,具短尖,基部圓形或心形,上面無毛,下面疏被緊貼的短柔毛,葉柄長2~3毫米??偁罨ㄐ蝽斏?,或腋生,疏生6~10~18花;花梗長7~15毫米。花小,粉紅色,長約5毫米;萼長4毫米;萼齒線狀披針形,頂端成刺毛狀,較萼筒長3倍;花冠蝶形,旗瓣圓形,先端微凹,翼瓣貼生于龍骨瓣;雄蕊10,2體;雌蕊1,花柱內(nèi)彎。莢果通常4節(jié),長12毫米,闊3毫米,有時2或3節(jié),被短毛,腹背縫線淺牙齒狀?;ㄆ?~9月。
【生境分布】生草叢中或灌木林中。分布江西、江蘇、安徽、湖南、廣東、廣西、福建、臺灣、四川、貴州、云南等地。
【化學(xué)成份】含生物堿、三萜皂甙、香豆精、糖類、蛋白質(zhì)、油脂、揮發(fā)油、酸性樹脂、鞣質(zhì)和酚類等成分。
【藥理作用】小鼠腹腔注射水浸出物注射劑有顯著鎮(zhèn)咳作用(氨水噴霧引咳法),灌服時未見有祛痰作用(酚紅法)。豚鼠腹腔注射時有明顯的預(yù)防組織胺性哮喘的作用。對離體豚鼠氣管,可以對抗組織胺或乙酰膽堿引起的氣管平滑肌收縮。對離體兔腸能對抗乙酰膽堿、毛果蕓香堿及氯化鋇引起的收縮。據(jù)初步試驗,哮靈草的鎮(zhèn)咳與平喘作用的有效成分主要是水溶部分。在試管內(nèi),水浸出物注射劑僅有微弱的抑制金黃色菊萄球菌的作用。
【性味】①《江西草藥》:"甘,平。"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解毒。治泌尿系結(jié)石,慢性胃炎,慢性氣管炎,小兒疳積,癰疽發(fā)背,痔瘡,漆瘡。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5錢(鮮品1~2兩)。外用:搗敷或煎水熏洗。
【附方】①治痔瘡:碎米柴二兩。煎水熏洗。(《江西民間草藥》)
【臨床應(yīng)用】治療慢性氣管炎:用干哮靈草煎服。劑量分為3種:1兩,1.5兩并加豬肉1兩,新制1.5兩,均加水約1000毫升,密閉煎煮2小時,得煎劑400~500毫升。每日3次分服,10日為一療程。以上述三種煎劑共觀察270例,結(jié)果近控41例(15.3%),顯效89例(32.9%),好轉(zhuǎn)115例(42.6%),無效25例(9.2%)。對單純型、喘息型均有療效,以止咳、祛痰效果較好,平喘作用次之。服藥后1~3日顯效者達(dá)65.9%。治程中部分患者有頭痛、腹脹、失眠和興奮現(xiàn)象,個別出現(xiàn)皮疹;少數(shù)反映多汗、面潮熱、口干、惡心、眼發(fā)霧,其它無明顯副作用。
【摘錄】《*辭典》
看完了上面關(guān)于碎米柴的功效及其作用的詳細(xì)介紹,相信很多朋友已經(jīng)知道了碎米柴的好處了??梢娝槊撞駥τ谖覀?nèi)梭w是很有益的。如果有需要,大家不妨試一試。
牛奶柴是中醫(yī)醫(yī)藥的一種,對于許多疾病是非常有幫助的。下面我們就對牛奶柴簡單的介紹一下。
【來源】為??浦参? 天仙果 的 莖、葉 。夏、秋采收,洗凈曬干。
【性味】甘淡,溫,無毒。
【歸經(jīng)】入肺、脾、腎三經(jīng)。
【功能主治】補(bǔ)中益氣,健脾化濕,強(qiáng)筋壯骨,消腫,活血解毒。治風(fēng)濕關(guān)節(jié)痛,中氣虛弱,氣血衰微,四肢酸軟,筋骨不利,跌打損傷,經(jīng)閉,乳汁不通。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2兩。
【注意】有外邪風(fēng)熱者忌用;配藥忌五加、白簌花。
【附方】治脫肛:牛奶柴、清水藤各一兩,狗脊七錢,地菍根三錢。煎服。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閩東本草》
通過上述內(nèi)容的介紹,可以了解到牛奶柴在一些疾病方面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中藥牛奶柴的食用也要根據(jù)各自的身體狀況決定,切記不要盲目用藥。
對于雞骨柴大家了解嗎,它是一種常見的藥材,一般在很多的地方都會用雞骨柴來作為原料,它還能夠治療很多身體疾病,下面我們來看看雞骨柴的相關(guān)知識吧。
【別名】雙翔草、老媽媽棵、瘦狗還陽草、酒藥花、紫油蘇
【來源】唇形科 雞骨柴 Elsholtzia fruticosa (D. Don)Rehd.,以 根 入藥。
【生境分布】廣西、湖北、四川、貴州、云南、西藏。
【性味】苦,溫。
【功能主治】溫經(jīng)通絡(luò),祛風(fēng)除濕。主治風(fēng)濕關(guān)節(jié)疼痛。
【用法用量】配藥泡酒服,用量3~5錢。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出處】《晶珠本草》引載了多部藏醫(yī)名著對本品的記載?!毒е楸静荨酚涊d:“息柔巴防傷口腐爛,治疳瘡。分黃黑兩種,黃者為息柔賽保(黃香薷);黑者為息柔那保(黑香薷)”。鈞多吉說:“息柔巴利蟲病”?!栋酥ё葬尅分杏涊d“息柔巴分為黃黑兩種,黑香薷又分藍(lán)、紫兩種。藍(lán)者為息柔俄保,紫者為息柔莫?!??!秷D鑒》中記載“黃香薷生長在高山草甸、泉邊、沼澤草甸。葉狀如蕁麻葉,花穗狀如虎豹尾,花黃色,狀如稷花。氣味濃烈,功效防蟲
通過上面的介紹才發(fā)現(xiàn),原來雞骨柴的藥理作用這么多,而且對于一些疾病也都有不錯的效果。其實我們的生活周圍可能有很多的“寶物”,只是很多時候我們沒有一顆善于發(fā)現(xiàn)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