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元湯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終生保健,終生康健;終生養(yǎng)生,終生康寧。對于養(yǎng)生,不乏很多流傳很廣的詩句與名言,沒有好的身體,萬事事皆休。養(yǎng)生達人是如何進行中醫(yī)養(yǎng)生的呢?急您所急,小編為朋友們了收集和編輯了“復元湯的功效與作用”,歡迎閱讀,希望您能閱讀并收藏。
中藥方劑對于大家來說應該不算陌生,很多人也知道它的好處,今天為大家?guī)淼氖菑驮獪?/p>
【處方】熱附 黃連 甘草 人參 五味子 麥門冬 知母 芍藥 童便
【功能主治】治傷寒汗下太過,下元虛弱,無根虛火泛上,身微熱,無頭痛,無惡寒,面赤微渴,目無精光,語無倫次,脈數無力,名戴陽癥。
【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棗煎,臨服入蔥白2莖,搗汁調之,溫服。
【摘錄】《魯府禁方》卷一
【處方】荊芥穗 藿香葉 臭椿皮各等分
【制法】上哎咀。
【功能主治】治產后子宮不收。
【用法用量】煎湯熏洗。子宮即入。
【摘錄】《濟陰綱目》卷十四
上面就是關于復元湯的一個功效介紹,從這些介紹我們就可以了解到,復元湯確實可以幫助我們解決一些疾病的困擾,但是要注意絕對不能夠盲目服用。
ys630.coM延伸閱讀
對于人類來說,養(yǎng)生是很重要的,畢竟身體會健康,而且氣色也會改善不少,這讓很多人為之心動,不過,養(yǎng)生的方法有很多種,很多朋友不知道用哪一種好,對此,下面就為朋友們說一說中藥方劑復元活血湯,它是一種效果非常好的養(yǎng)生法,并且也是很多朋友共同使用的養(yǎng)生秘訣。
【處方】柴胡15克 瓜蔞根 當歸各9克 紅花 甘草 穿山甲(炮)各6克 大黃(酒浸)30克 桃仁(酒浸,去皮、尖,研如泥)50個
【制法】上藥除桃仁外,銼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疏肝通絡,活血祛瘀。治跌打損傷,惡血留于脅下,痛不可忍,或小腹作痛,或痞悶及便毒初起腫痛。
【用法用量】每服30克,用水225毫升,酒75毫升,同煮至210毫升,去滓,空腹時大溫服之。以利為度,得利痛減,不盡服。
【備注】方中柴胡疏肝膽之氣,當歸養(yǎng)血活血,山甲破瘀通絡,桃仁、紅花祛瘀生新,蔞根潤燥散血,甘草緩急止痛,重用大黃蕩滌凝瘀敗血。諸藥合用,氣血暢行,肝絡疏通,則脅痛自平。張秉成云:“去者去,生者生,痛自舒而元自復矣?!惫史揭浴皬驮睘槊?/p>
【摘錄】《醫(yī)學發(fā)明》卷三
【處方】玄胡1.5克 當歸6克 甘草1.8克 山甲2.1克 熟莊黃9克 桃仁5~7粒(研)紅花0.9克 花粉1.5克
【功能主治】治腰痛。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醫(yī)方一盤珠》卷二
在了解了復元活血湯這味方劑之后,我們不妨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試一試。相信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在日常生活中會看到不少人使用中藥方劑治療一些疾病,那么這種做法的療效如何呢?答案毋庸置疑。傳統(tǒng)中醫(yī)中藥已存在幾千年的歷史,足以驗證它的正確性。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一種中藥方劑復元通氣湯。
【別名】復元通氣散(《醫(yī)學入門》卷八)。
【處方】舶上茴香(炒)穿山甲(蛤粉炒胖)木香各45克 延胡索 白丑(頭末)炙草 陳皮(去白)各30克 乳香(末)沒藥(末)各15克 當歸45克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治氣疝作痛。
【用法用量】每服6克,空腹時用熱酒調下。
【摘錄】《保命歌括》卷十六
看完了上面的介紹后,大家是否對復元通氣湯有一定的了解了呢。其實復元通氣湯本身是沒有什么害處的,但是因為每個人的體質不同,有些人不適合服用,所以大家一定要在吃之前,咨詢醫(yī)生,問清楚后再食用。
不同的人群應該如何養(yǎng)生呢,相信這是很多人感到困擾的問題,今天就向大家推薦一種傳統(tǒng)的養(yǎng)生方法方劑養(yǎng)生。下面來介紹一下安神復元湯。
【處方】黃耆(蜜炙)1錢5分,人參1錢5分,當歸(酒洗)1錢5分,柴胡1錢,升麻5分,黃連(酒炒)1錢,黃芩(酒炒)1錢,黃柏(酒炒)3錢,知母1錢,防風1錢,蔓荊子7分,麥門冬1錢,茯神1錢,酸棗(炒)1錢5分,川芎1錢,甘草5分,甘枸杞子1錢5分。
【功能主治】思慮煩心而神散,精脫于下,真陰不上泥丸,而氣不聚,耳鳴耳重聽,及耳內癢。
【用法用量】上銼1劑,加龍眼肉3枚,水煎服。
【摘錄】《壽世保元》卷六
以上就是為大家介紹的安神復元湯功效和用法等。通過上述文章的介紹,大家可以看到雖然安神復元湯的好處很多,但是還是要在充分了解它的情況下再去服用。
中藥方劑作為傳統(tǒng)醫(yī)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它所包含的種類包羅萬象,隨著現在應用的越來越廣泛,人們對它也越來越熟悉,今天就向大家介紹介紹復元散這種方劑。
【處方】土鱉蟲不拘多少(用壁喜窠包蟲在內,以苧麻線縛定,將黃泥包封,火煅)紅花(為末)1.5克 大仙人柴(火煅醋淬,為末)1.5克 古文錢(火煅,為末)3克 自然銅(煅三次,為末)1.5克 乳香 沒藥各1.5克(為末)
【制法】上藥研細和勻。
【功能主治】治小兒撲跌損傷,瘀凝不散,寒熱疼痛,舉動不能。
【用法用量】每服0.6克,空腹時用好酒調下,小兒用0.3克。
【摘錄】《痘疹傳心錄》卷十八
【處方】貝母 百合 阿膠(炒)枇杷葉(蜜炙,去毛)桔梗 罌粟殼(炒)各3克
【制法】為末。
【功能主治】治麻疹喘急,鼻孔干黑如煤。
【用法用量】用桑白皮煎湯下3克。
【摘錄】《麻科活人全書》卷一
【處方】萬年灰1兩,象皮4分,冰片3分,麝香1分。
【制法】上為極細末,瓷瓶盛之備用。
【功能主治】鼻衄。
【用法用量】先服加味犀角地黃湯1-2劑,再以本方聞之。
【摘錄】《醫(yī)學探驪集》卷四
【處方】貝母1錢,百合1錢,阿膠(炒)1錢,枇杷葉(蜜炙,去毛)1錢,桔梗1錢,罌粟殼(炒)1錢。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麻后喘急,鼻孔干黑如煤。
【用法用量】每服1錢,用桑白皮煎湯送下。
【摘錄】《麻科活人》卷一
上文為大家介紹了復元散的功效和用法用量等,其實要想擁有一個好的身體,還是應該從生活做起。保持一定量的體育鍛煉,擁有合理的飲食習慣比什么都管用。
中藥是目前毒副作用最少的藥物,復元通氣散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中藥方劑,那么它主治哪些病?注意事項有哪些?用量及成分需要多少?接下來就為大家一一解答。
【處方】舶上茴香(炒)、穿山甲(蛤粉炒.去粉),各二兩;南木香(不見火)一兩半,延胡索(擦去皮)、白牽牛(炒.取末)、陳皮(去白)、甘草(炒),各一兩。
【炮制】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治瘡癤癰疽,方作赤,初發(fā)疼痛,及膿已潰、未潰,小腸氣、腎癰、便毒,腰痛氣刺,腿膝生瘡,及婦人吹奶。
【用法用量】每服一大錢,熱酒調。
【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處方】舶上茴香(炒)穿山甲(銼,蛤粉炒,去粉)各60克 南木香(不見火)45克 延胡索(擦去皮)白牽牛(炒,取末)陳皮(去白)甘草(炒)各30克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治瘡癤癰疽初起,焮赤疼痛,及小腸氣,腎癰,便毒,腰痛氣刺,腿膝生瘡,婦人吹奶。
【用法用量】每服5克,熱酒調,病在上食后服,病在下食前服;不飲酒人,煎南木香湯調下。
【摘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八
【處方】青皮 陳皮各120克 甘草90克(生熟各半)穿山甲(炮)栝樓根各60克 金銀花30克 連翹30克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治諸氣澀閉,耳聾,腹癰,便癰,瘡疽無頭。
【用法用量】熱酒調下。
【摘錄】《活法機要》
【處方】木香 茴香 青皮 穿山甲(炙酥)陳皮 白芷 甘草 貝母(去心,姜制)漏蘆各等分
【制法】共為細末。
【功能主治】治癰疽腫毒,打撲損傷,氣滯作痛,疝氣。
【用法用量】每服3~6克,溫酒調服;若為哎咀,水煎服亦可。
【摘錄】《秘傳外科方》
【處方】當歸5錢,穿山甲(煨脆)5錢,川芎1兩,天花粉(炒)1兩,青皮1兩,陳皮1兩,大黃5錢,甘草5錢,黑丑(取頭末)5錢。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諸瘡。
【用法用量】每服2錢,溫酒調下。
【摘錄】《醫(yī)學正傳》卷六引《局方》
【別名】復原通氣散
【處方】穿山甲(酒浸,炙焦)2兩,天花粉(酒浸1宿,焙)1兩,白芷1兩,舶上茴香(炒)1兩,白牽牛末(炒)1兩,延胡索(擦去皮)1兩,南木香1兩,當歸1兩,甘草(炙)1兩,青木香半兩。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便毒初發(fā)。
【用法用量】復原通氣散(《準繩·瘍醫(yī)》卷四)。
【摘錄】《直指》卷二十三
【處方】木香3錢,大黃(煨)3錢,粉草(炙)3錢,皂角刺(銼,炒)3錢,瓜蔞子(炒)半兩,青木香半兩,天花粉半兩,黃荊子半兩,穿山甲(地灰炒焦)半兩,白芷半兩。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癰癤,發(fā)背,惡瘡,遍身生瘡,氣不順,胸膈刺痛,挫氣腰疼,腎氣發(fā)動。
【用法用量】每服2錢,溫酒調下。
【摘錄】《醫(yī)方類聚》卷八十八引《管見良方》
【別名】復元通圣散
【處方】舶上茴香(炒)2兩,穿山甲(銼,蛤粉炒,去粉)2兩,南木香(不見火)1兩半,延胡索(擦去皮)1兩,白牽牛(炒,取末)1兩,陳皮(去白)1兩,甘草(炒)1兩。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瘡癤癰疽,方作焮赤,初發(fā)疼痛,及膿已潰、未潰,小腸氣、腎癰、便毒,腰痛氣刺,腿膝生瘡,及婦人吹奶。氣不宣流或成瘡癤,并閃挫腰脅,氣滯疼痛。
【用法用量】復元通圣散(《萬氏家抄方》卷三)。本方方名,《準繩·類方》引作“復原通氣散”。
【摘錄】《局方》卷八(續(xù)添諸局經驗秘方)
【處方】陳皮2兩,青皮(去白)2兩,白藥子1兩半(半兩炒),廣木香半兩,甘草1兩8錢(半生半熟),川山甲1兩3錢(酥炙),牡蠣(燒)半兩,乳香半兩(另研),江米5錢,白僵蠶5錢。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諸風諸氣,氣滯不通,肢節(jié)煩痛,半身不遂,口眼?斜,語言謇澀。
【用法用量】每服3錢,酒調下。病在上,食后服;病在下,食前服。如大便燥,后服通氣丸。
【摘錄】《普濟方》卷一八二
【處方】柴胡(去白)3分,桂(去粗皮)3分,桃仁(去皮尖雙仁,麩炒黃)3分,木香3分,吳茱萸3分,干姜(炮)3分,細辛(去毛葉)3分,桔梗(銼)3分,赤茯苓(去黑皮)3分,芎?3分,大黃(銼,炒)2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和血。內消瘡腫。主諸氣澀閉,耳聾頭痛,腹皮癰瘡無頭,一切刺痛、癰腫。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糖劑型,當作“復元通氣丸”。
【摘錄】《普濟方》卷一八二
【處方】木香、青皮、白芷、貝母、金銀花、陳皮、穿山甲(炮)、紫蘇、當歸、川芎、連翹、甘草節(jié)、木通、瓜蔞仁。
【功能主治】乳發(fā)。
【用法用量】內服。
【摘錄】《瘡瘍經驗全書》卷二
【處方】青皮4兩,陳皮(去白)4兩,甘草3寸半(炙),連翹1兩。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止痛消腫。主諸氣澀耳聾,腹癰,便癰,瘡疽無頭。
【用法用量】熱酒調下。
【摘錄】《赤水玄珠》卷三
【別名】復元通氣湯
【處方】陳皮1錢,白丑1錢,甘草1錢,玄胡索1錢,茴香1錢半,穿山甲1錢半,木香1錢半,當歸1錢半,乳香5分,沒藥5分。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一切氣不宣通,瘀血凝滯,周身走痛;并跌墜損傷,或負重挫閃,氣滯血分作痛。氣疝作痛。
【用法用量】復元通氣湯(《保命歌括》卷十六)。
【摘錄】《醫(yī)學入門》卷八
看完了上文的介紹,你對復元通氣散的食用方法了解了嗎?但復元通氣散畢竟是中藥方劑,可能有些人的體質會不太適合,所以一定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
復元活血湯可能我們不太清楚是什么,那是因為在生活中我們不是能夠經常接觸到,但是我們會覺得它的名字很是特別,一聽就有想要了解的沖動。其實大家有所不知復元活血湯是一種中藥方劑,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復元活血湯的藥用價值有哪些吧。
【名稱】復元活血湯
分類
理血劑-活血祛瘀。
組成
柴胡半兩(9g) 瓜蔞根 當歸各三錢(各9g) 紅花 甘草 穿山甲炮,各二錢(各6g) 大黃酒浸,一兩(12g) 桃仁酒浸,去皮尖,研如泥,五十個(9g)。
用法
除桃仁外,銼如麻豆大,每服一兩(30g),水一盞半,酒半盞,同煎至七分,去滓,大溫服之,食前,以利為度,得利痛減,不盡服。
功效
活血祛瘀,疏肝通絡。
方解
本方證系外傷損絡,血離經脈,停滯于脅肋所致。脅肋是肝經循行的部位,跌打損傷,瘀血停滯于脅下,血瘀氣滯,以致脅肋疼痛,甚則痛不可忍。治當活血祛瘀為主,兼以疏肝行氣通絡。方中重用酒制大黃蕩滌留瘀敗血,引瘀血下行;柴胡疏肝理氣,使氣行血活,且兼可引諸藥入肝經;兩藥合用,一升一降,以攻散脅下之瘀滯,共為君藥。
當歸、桃仁、紅花活血祛瘀,消腫止痛,共為臣藥。穿山甲破瘀通絡;天花粉既能入血分消瘀血而續(xù)絕傷,又能清熱散結消腫,共為佐藥。甘草緩急止痛,調和諸藥,是為使藥。加酒煎藥,以增強活血通絡之力。諸藥合用,使瘀去新生,氣行絡通。服藥后以利為度,提示瘀血已下,免傷正氣。
方歌
復元活血湯柴胡,花粉當歸山甲俱, 桃仁紅花大黃草,損傷瘀血酒煎去。
結語:通過以上文章的介紹大家是不是對復元活血湯的功效與作用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呢,我們雖然了解了它的組成、作用與功效,但是還是不能輕易的使用,要使用一定要經過專業(yè)人士的指導哦,我們不可以隨便嘗試,以免造成嚴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