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棗丸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寡欲以清心,寡染以清身,寡言以清口?!睂τ陴B(yǎng)生,不乏很多流傳很廣的詩句與名言,生活中睿智的人,一般都是對養(yǎng)生頗有心得的人。中醫(yī)養(yǎng)生有哪些好的理念呢?以下是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參棗丸的功效與作用”,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參棗丸是由幾種中藥材經(jīng)過提取低溫干燥等工藝生產(chǎn)而成的一種中藥方劑,適合很多種病癥的治療,對人體正常生理功能無不良影響,也無其它方面副作用,是很多人都熱衷的選擇。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下參棗丸的相關(guān)信息。
【處方】人參 酸棗仁各30克 辰砂15克 乳香6克
【制法】上藥為末,蜜丸如彈子大。
【功能主治】主心驚膽怯。
【用法用量】每服1丸,薄荷煎湯化下。
【摘錄】《醫(yī)學(xué)入門》卷二十
【別名】安志膏
【處方】人參1兩,酸棗仁1兩,辰砂5錢,乳香2錢。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www.cndadi.net
【功能主治】一切驚心怖膽。
【用法用量】安志膏(《濟(jì)陽綱目》卷五十四)。
【摘錄】《醫(yī)學(xué)入門》卷七
關(guān)于參棗丸的用法用量還有功效作用等,大家已經(jīng)了解了。雖然說這類藥物對于治療許多疾病都有很好的療效,但是本藥物一定要在醫(yī)生的指導(dǎo)下服用,大家要注意了。
yS630.Com相關(guān)推薦
二參丸這個方子傳承了數(shù)千年,所以他能夠流傳到至今而且還在中醫(yī)中還能夠被人們廣泛的應(yīng)用可見其療效是多么的好。今天我們就來探索一下。
【處方】人參15克 桂(去粗皮)牡蠣(煅,研成粉)山芋 黃柏(去粗皮,拿炙,銼)細(xì)辛(去苗葉)附子(炮裂,去皮、臍)苦參各22.5克 麥門冬(去心,焙)澤瀉各30克 干姜(炮)生干地黃(焙)各7.5克 菟絲子(酒浸一宿,別搗)15克
【制法】上藥十三味,搗羅為細(xì)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主虛勞,小便余瀝及失精。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時用溫酒進(jìn)下。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九十二
【處方】玄參2兩,烏頭(炮裂,去皮臍)2兩,何首烏2兩,苦參2兩,丁香1分。
【制法】上為末,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熱瘡。
【用法用量】每服20丸至30丸,空心鹽湯送下,每日3次。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一三三
通過上文對二參丸的介紹我們可以知道,其實在現(xiàn)實生活中養(yǎng)生方劑有許多,不管是什么類型的都是擁有著自己獨有的營養(yǎng)還有對食用者的功效與作用。不過想要更方便的食用到這樣的養(yǎng)生方劑,只有學(xué)會這樣的制作方法才可以。
參橘丸大家吃過嗎?參橘丸其實是一味很好的中藥方劑,應(yīng)用也非常廣泛,那么參橘丸的功效與作用大家知道嗎?不知道的話,趕緊來了解一下吧。
【處方】橘皮3兩(洗),麥門冬(去心)1兩,人參(去蘆)1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熱從腹起,上循胸腋,繞頸額,初微而漸至大熱,發(fā)無時,遇饑則劇,中脘不利,善食而瘦,其色蒼黃,肌肉不澤,口唇干燥,由脾氣素弱,曾因他病,誤服熱藥入于脾,脾熱則消谷引飲,善消肌肉,其脈濡弱而疾。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米飲送下。
【摘錄】《全生指迷方》卷二
【處方】人參2兩,神曲2兩,半夏(泡7次)2兩,縮砂仁2兩,麥糵2兩(炒),白茯苓(去皮)4兩,橘紅1斤(去白,用生姜1斤同搗,曬干)。
【制法】上為細(xì)末,姜汁打糊為丸。
【功能主治】壯脾進(jìn)食,消飲下痰。主
【用法用量】每服50丸,姜汁送下,熱水亦得。
【摘錄】《朱氏集驗方》卷四引梁國佐方
【處方】橘皮4兩(洗),人參1兩。
【制法】上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補氣,順氣。主氣病。心下似硬,按之即無,常覺膨脹,多食則吐,氣引前后,噫氣不除,由思慮過多,氣不以時而行則氣結(jié),脈澀滯。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米飲送下。
【摘錄】《全生指迷方》卷二
看完了上文對于參橘丸的一些介紹,我們可以感受到中醫(yī)文化是中國五千年傳統(tǒng)文化中的一塊艷麗的瑰寶,淵遠(yuǎn)流長博大精深,有許多方面值得我們?nèi)ヌ剿鳌?/p>
對于治療疾病,很多人會選擇中醫(yī)來調(diào)理,事實也證明中醫(yī)調(diào)理時間雖然長了些,但效果是很不錯的,今天就為大家推薦一種療效非常好的中藥方劑參連丸,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處方】艾葉(用糯米糊拌,焙,取細(xì)末)45克 干姜(炮,取末)60克(同艾末用米醋900毫升,慢火熬成稠膏)宣黃連45克(銼如豆大,用吳茱萸45克同炒紫色,揀去吳茱萸不用)木香45克(別用黃連45克為粗末,用水600毫升,慢火煮盡水,去黃連不用,將木香薄切,焙干)酸石榴皮(炒)白茯苓(去皮)地榆 百草霜(別研)當(dāng)歸(洗,焙)各45克 龍骨39克(火煅通紅)赤石脂39克 訶子(煨,去核)30克 阿膠60克(蛤粉炒)罌粟殼60克(蜜炙)
【制法】上為細(xì)末,將前項艾膏和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主腸胃虛弱,冷熱不調(diào),泄利腸鳴,日夜無度。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腹時用陳米飲下。
【摘錄】《楊氏家藏方》卷七
【處方】苦參1兩半,黃連(去須)3兩3分,栝樓根1兩3分,牡蠣(煅)1兩3分,知母(焙)1兩3分,麥門冬(去心,焙)1兩3分。
【制法】上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傳尸勞骨蒸。
【用法用量】每服10丸,食后米飲送下,1日2次。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九十三
上面已經(jīng)詳細(xì)為大家推薦了參連丸,大家可根據(jù)自己的需要,熬制不同的養(yǎng)生方劑,尤其是家中有老人和小孩的家庭,更應(yīng)該照顧老人和小孩的身體需要。
參漆丸是由幾種中藥材經(jīng)過提取低溫干燥等工藝生產(chǎn)而成的一種中藥方劑,適合很多種病癥的治療,對人體正常生理功能無不良影響,也無其它方面副作用,是很多人都熱衷的選擇。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下參漆丸的相關(guān)信息。
【別名】參山漆丸
【處方】生大黃4兩(一半藕汁浸,一半韭汁浸,先蒸后浸,曬干,如法9次),真野參山漆1兩(生,研),川郁金1兩(生,研),真西血琥珀1兩(同燈草研),懷牛膝2兩(酒炒),當(dāng)歸頭2兩(酒浸,炒)。
【制法】上為極細(xì)末,如飛塵,水泛為丸。
【功能主治】祛瘀血,生新血。主吐血。暴起失血,或嘔或吐,成碗成盞,一時難止者。
【用法用量】參山漆丸(《飼鶴亭集方》)。
【摘錄】《良方集腋》卷上
通過上文介紹可知參漆丸是由中藥材經(jīng)過一系列工藝制成的, 適合很多疾病的治療,而且由于 參漆丸為純中藥制劑,對人體正常生理功能無不良影響,也無其它方面副作用,有需要的朋友不妨試一試。
參乳丸,大家估計不會陌生吧,都應(yīng)該多多少少知道一點。但是你真的了解參乳丸嗎?如果不是很清楚的話,不妨瀏覽一下本篇文章哦。
【處方】人參半兩,當(dāng)歸1兩(曬干),乳香1錢半(研)。
【制法】上為末。山藥煮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心氣不足,怔忪自汗。
【用法用量】每服30-40丸,食后棗湯送下。
【摘錄】《直指》卷十一
【處方】人參末、人乳粉各等分。
【制法】煉蜜為丸。
【功能主治】交補氣血,滋燥降火。主一切虛怯。
【用法用量】燉乳取粉法,取無病年少婦人乳,用銀瓢或錫瓢,傾乳少許,浮滾水上燉,再浮冷水上立干,刮取粉用,如攤粉皮法。
【注意】人乳能濕脾、滑腸、膩膈,久服亦有不相宜者。惟制為粉,則有益無損。須用一婦人之乳為佳,乳雜則其氣雜:又須旋用,經(jīng)久則油膻。
【各家論述】1.《醫(yī)方集解》:人參大補元氣,人乳本血液化成,用之以交補氣血,實平淡之神奇也。
【摘錄】《醫(yī)方集解》
看了這篇文章之后,應(yīng)該就能了解參乳丸是什么了吧。參乳丸在中醫(yī)可以治療很多問題,是一種很有效的中藥方劑。
許多喜歡養(yǎng)生的人士都知道參苓丸,但是你們知道怎樣正確的利用參苓丸嗎?參苓丸的功效有哪些呢,不太清楚的話就接著往下看吧!
【處方】藕節(jié) 菱角肉各30克 人參 白茯苓各15克 石蓮肉30克
【制法】上藥為末,用黃酒煮糊為丸,如梧桐子大。煅土朱為衣。
【功能主治】主泄精無常。
【用法用量】每服30丸,溫酒送下。
【摘錄】《普濟(jì)方》卷三十三引《經(jīng)驗良方》
【別名】參蒲丸
【處方】人參1兩,赤茯苓(去黑皮)1兩,菖蒲1兩,遠(yuǎn)志(去心)1兩,地骨皮1兩,牛膝(酒浸,切、焙)1兩。
【制法】上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食亦。胃中熱結(jié),消谷善食,不生肌肉。肉極,身上淫淫如鼠走,體上干黑。
【用法用量】參蒲丸(《醫(yī)學(xué)綱目》卷二十一)。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四十七
【處方】人參1兩,赤茯苓(去黑皮)1兩,干姜(炮)1兩,桂(去粗皮)1兩,甘草(炙)1兩,細(xì)辛(去苗葉)1兩,芍藥1兩,枳殼(去瓤,麩炒)1兩,訶黎勒皮(炒)1兩半,檳榔(銼)1兩半。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膈氣嘔逆,不下飲食;或優(yōu)恚氣結(jié),不得宣通。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溫酒送下。如覺有物在喉中,即丸3-5丸,如彈子大,每次1丸,含化咽津。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六十二
【處方】人參3分,天南星(炮)3分,赤茯苓(去黑皮)3分,半夏1兩,生姜1兩,晉礬1兩。
【制法】上6味,先取天南星、半夏于砂盆內(nèi)擦洗令凈,用生姜同搗爛,拍作餅子,慢火炙令黃,同余3味,搗羅為末,薄荷汁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支飲不消,胸膈滿悶。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后生姜蜜湯送下。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六十三
【處方】人參1兩1分,赤茯苓(去黑皮)1兩1分,細(xì)辛(去苗土)1兩1分,枳殼(去瓤麩炒)1兩1分,熟干地黃(焙)1兩1分,當(dāng)歸(切,焙)1兩1分,麥門冬(去心,焙)1兩1分,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1分,干姜(炮)1兩1分,大黃(銼,炒)1兩1分,厚樸(去粗皮,涂生姜汁炙)1兩1分,桂(去粗皮)1兩1分,甘草(炙,銼)1兩1分,烏頭(炮裂,去皮臍)1兩,桔梗(炒)1兩,紫菀(去苗土)1兩,蜀椒(去目共閉口,炒出汗)1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積聚脹悶,減食黃瘦。
【用法用量】每服7丸,空心溫酒送下,1日3次。漸加至10丸,以知為度。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七十二
以上就是本文對于參苓丸這種方劑的介紹了,現(xiàn)代人在物質(zhì)水平提高了之后就開始關(guān)注養(yǎng)生了,這對于我們大家的身體還是非常好的。關(guān)于養(yǎng)生的方法是有很多的,大家一定要選擇一種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