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蘇溫肺飲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寡欲以清心,寡染以清身,寡言以清口。”對于養(yǎng)生,不乏很多流傳很廣的詩句與名言,不注意平日的養(yǎng)生,好比千里之堤,潰于蟻穴。有效的中醫(yī)養(yǎng)生是如何實現(xiàn)的呢?為滿足您的需求,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編輯了“參蘇溫肺飲的功效與作用”,大家不妨來參考。希望您能喜歡!
參蘇溫肺飲是一種中藥方劑,這類藥物還是常見到的,而且它對人體疾病改善有著很好的效果,對它的選擇也可以放心進行,不過在吃這類藥的時候,還需要一些方式方法。一起來看一下。
【處方】人參1錢半,蘇葉1錢半,肉桂1錢半(去皮),茯苓1錢半,白術(shù)1錢半(炒),五味8分,半夏1錢半(制),陳皮1錢半,甘草5分。
【功能主治】補肺散寒。主肺虛寒滯喘促,脈緊細。
【用法用量】水煎,去滓溫服。
【各家論述】寒束肺虛,阻遏肺氣,失其升降之權(quán),故呼吸不利,喘促不寧焉。人參扶元氣補肺;蘇葉疏肺絡(luò)散邪;肉桂溫營暖血,專祛寒邪遏伏;半夏燥濕化痰,兼理脾胃真元;白術(shù)培肺母以生金;五味收耗散以保肺;茯苓滲濕,理痰生之源;陳皮利氣,杜生痰之因;更以甘草緩中和藥也。
【摘錄】《醫(yī)略六書》卷二十二
如果大家之前對參蘇溫肺飲不是很了解的話,相信看了這篇文章后一定都對參蘇溫肺飲有了一定的印象,不少人都喜歡參蘇溫肺飲,如果有需要的話,不妨試試吧!
yS630.Com相關(guān)推薦
如果你細心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在我們的平時生活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中藥方劑的身影,可見方劑在我們的生活中的應(yīng)用還是比較廣泛的。那么大家知道加減參蘇飲嗎?如果不知道,就看一下本篇文章吧。
【處方】陳皮、半夏、甘草、茯苓、紫蘇、葛根、前胡、桔梗。
【制法】上銼。
【功能主治】風(fēng)寒壯熱,痰嗽,身痛,頭疼。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溫服。
【摘錄】《痘疹傳心錄》卷十五
【處方】蘇葉、陳皮、枯梗、前胡、木香(另研)、茯苓。
【功能主治】吐血初起,兼外感者。
【用法用量】童便為引,水煎服2劑。
【摘錄】《醫(yī)鈔類編》卷七引洪玉友方
【處方】前胡、白芷、桔梗、枳殼、甘草、防風(fēng)、人參、紫蘇葉、葛根、陳皮、羌活。
【功能主治】痘疹應(yīng)出不出,外感風(fēng)寒,頭疼身痛,發(fā)熱無汗,喜蓋覆偎倚懷中。
【用法用量】竹葉為引,水煎服。
【摘錄】《痘疹全書》卷下
【處方】人參1錢,紫蘇1錢,陳皮1錢,茯苓1錢,甘草1錢,枳殼1錢,桔梗1錢,前胡1錢,黃芩1錢,生姜6分,薄荷葉3分。
【功能主治】妊婦外冒風(fēng)寒,咳嗽,發(fā)熱惡寒,鼻塞流涕。
【用法用量】水煎,熱服。得微汗而解。
【摘錄】《會約》卷十四
【處方】蘇葉1錢,干葛錢半,前胡8分,陳皮7分,枳殼6分,桔梗4分,甘草4分。
【功能主治】痘疹初熱見點,表邪未達,而元氣強壯,或痘前后感冒風(fēng)寒者。
【用法用量】水1鐘半,加生姜3片,水煎服。
【摘錄】《景岳全書》卷六十三
【處方】人參5分(虛甚者,加至1錢),蘇葉1錢,干葛1錢,去白陳皮5分,制半夏5分,白茯苓6分,甘草3分,香附5分,白芷5分,小川芎5分,防風(fēng)5分。
【功能主治】內(nèi)傷挾外感,初起1-2日,寒邪尚在表而體弱者。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同煎,熱服取汗。
【摘錄】《醫(yī)林繩墨大全》卷四
【處方】紫蘇葉、前胡、粉葛、茯苓、枳殼、桔梗、甘草、生姜。
【功能主治】發(fā)散解表,清胃火。主麻疹初出。
【用法用量】蔥白為引,水煎服。
【摘錄】《麻科活人》卷一
【處方】蘇葉1錢,杏仁1錢,橘紅1錢,枳殼(炒)7分,前胡8分,木香3分,桔梗7分,干葛7分,桑皮7分,甘草4分。
【功能主治】妊娠子嗽,因外感風(fēng)寒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胎產(chǎn)秘書》卷上
【處方】蘇葉6分,人參4分,陳皮4分,川芎4分,羌活4分,防風(fēng)4分,荊芥4分,桔梗3分,白芷3分,甘草3分。
【功能主治】痘為風(fēng)寒束蔽而出不快者。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同煎帶熱服。但不可出汗。
【摘錄】《痘疹活幼至寶》卷終
知道了加減參蘇飲主要治療那些疾病之后,也可以了解一下加減參蘇飲的禁忌等,以免給身體帶來一些不好的影響。
參蘇飲可能我們不太清楚是什么,那是因為在生活中我們不是能夠經(jīng)常接觸到,但是我們會覺得它的名字很是特別,一聽就有想要了解的沖動。其實大家有所不知參蘇飲是一種中藥方劑,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參蘇飲的藥用價值有哪些吧。
參蘇飲
【名稱】參蘇飲。
【分類】解表劑-扶正解表。
組成
人參 紫蘇葉 葛根 半夏湯洗,姜汁炒 前胡 茯苓各三分(6g) 木香 枳殼麩炒 桔梗 陳皮 炙甘草各半兩(各4g)
用法
呚咀,每服四錢(12g),水一盞半,姜七片,棗一個,煎六分,去滓,微熱服,不拘時。
功效
益氣解表,理氣化痰
方解
本方證為脾肺氣虛,外感風(fēng)寒所致。風(fēng)寒束表,肺氣閉郁,則惡寒發(fā)熱,無汗,頭痛鼻塞;外寒引動內(nèi)飲,則咳嗽痰白,胸膈滿悶。表證應(yīng)當(dāng)脈浮,今脈反弱,且見倦怠乏力,氣短懶言,乃正氣不足證。治宜益氣解表,理氣化痰。
方中蘇葉、葛根為君,發(fā)散風(fēng)寒,解肌透邪。前胡、半夏、桔梗止咳化痰,宣降肺氣;陳皮、枳殼理氣寬胸,為臣藥。如此化痰與理氣兼顧,既寓治痰先治氣之意,又使升降復(fù)常,有助于表邪之宣散,肺氣之開合。人參益氣,扶正托邪;茯苓健脾,滲濕消痰;木香行氣,醒脾暢中,是為佐藥。甘草補氣安中,兼和諸藥,為佐使。諸藥合用,共奏益氣解表,理氣化痰之效。
參蘇飲與敗毒散都有人參,均用于風(fēng)寒表證,兼顧氣虛之體。但參蘇飲偏于理肺化痰,用于外感風(fēng)寒,內(nèi)有痰阻氣滯者;敗毒散則偏于解表,主治風(fēng)寒濕邪在表之證。
方歌
參蘇飲內(nèi)用陳皮,枳殼前胡半夏齊,干葛木香甘桔茯,氣虛外感最相宜。
結(jié)語:通過以上文章的介紹大家是不是對參蘇飲的功效與作用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呢,我們雖然了解了它的組成、作用與功效,但是還是不能輕易的使用,要使用一定要經(jīng)過專業(yè)人士的指導(dǎo)哦,我們不可以隨便嘗試,以免造成嚴重后果。
參蘇理肺丸大家吃過嗎?參蘇理肺丸其實是一味很好的中藥方劑,應(yīng)用也非常廣泛,那么參蘇理肺丸的功效與作用大家知道嗎?不知道的話,趕緊來了解一下吧。
【處方】葛根80兩,前胡80兩,法半夏80兩,沙參80兩,茯苓80兩,木香14兩,蘇葉160兩,枳殼(炒)80兩,桔梗80兩,甘草40兩,橘皮80兩。
【制法】上為細末,過羅,用鮮姜16兩、紅棗16兩熬湯,泛為小丸。每16兩用滑石3兩3錢為衣,闖亮。
【功能主治】宣解肺熱,表散寒邪。主肺經(jīng)濕熱,感冒風(fēng)寒,咳嗽痰盛,鼻塞聲重。
【用法用量】每服2錢,溫開水送下,1日2次。
【摘錄】《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上面已經(jīng)詳細為大家推薦了參蘇理肺丸,大家可根據(jù)自己的需要,熬制不同的養(yǎng)生方劑,尤其是家中有老人和小孩的家庭,更應(yīng)該照顧老人和小孩的身體需要。
參蘇理肺糖漿作為一種中藥方劑已經(jīng)被許多的人所接受,那么如何根據(jù)自己的身體情況來服用參蘇理肺糖漿就成為了一門學(xué)問,今天就來教大家如何食用參蘇理肺糖漿。
【處方】浙貝母8公斤,桔梗4公斤,北沙參8公斤,桔紅16公斤,厚樸(鹽制)4公斤,前胡16公斤,黃芩8公斤,葛根8公斤,天花粉8公斤,生半夏16公斤,紫蘇葉16公斤,杏仁8公斤。
【制法】浙貝母、桔梗、北沙參、桔紅、前胡、厚樸、黃芩、葛根、天花粉、按浸漬法提出浸液。生半夏用水泡透心,加入生姜同煎。紫蘇葉提取揮發(fā)油,殘余藥渣略加濃縮。杏仁先加熱榨油,然后水解蒸餾,得杏仁水24升,將第三次滓液及第二次回收液放在容器中,加入杏仁水,再加沙參等浸液,最后兌入蘇葉油,再加入單糖漿攪拌均勻,靜置7天即得。
【功能主治】散風(fēng)解熱,止咳化痰。主四時感冒,風(fēng)寒咳嗽,頭痛無汗,鼻塞聲重,畏風(fēng)惡寒,鼻流清涕,四肢無力。
【用法用量】每服2毫升(1-2湯匙)1日2次,蘇葉每公斤折合蘇葉油1.6毫升。
【摘錄】《天津市中成藥規(guī)范》(附本)
通過上文的介紹,大家對參蘇理肺糖漿的功效與作用了解了嗎?其實參蘇理肺糖漿還具有很多的功效,大家可以在以后的生活中慢慢發(fā)現(xiàn)哦。
氣溫的變化不定讓身體體質(zhì)本來就弱的朋友更是感到各種不適,下面就介紹一種一應(yīng)用非常廣泛的中藥方劑參蘇丸,讓大家都能健康起來。
【處方】黨參75g 紫蘇葉75g 葛根75g 前胡75g 茯苓75g 半夏(制)75g 陳皮50g 枳殼(炒)50g 桔梗50g 甘草50g 木香50g
【性狀】為棕褐色的水丸;氣微,味微苦。
【炮制】上十一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另取生姜30g、大棗30g,分次加水煎煮,濾過。取上述粉末,用煎液泛丸,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疏風(fēng)散寒,祛痰止咳。用于體弱感受風(fēng)寒,惡寒發(fā)熱,頭痛鼻塞,咳嗽痰多,胸悶嘔逆。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9g,一日2~3次。
【貯藏】密閉,防潮。
【摘錄】《中國藥典》
在了解了參蘇丸這味方劑之后,我們不妨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試一試。相信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雞蘇飲屬于是一種中藥方劑,在平時的時候是可以治療一些疾病的。并且使用雞蘇飲對于人體的健康是很有好處的。接下來我們?yōu)榇蠹以敿毜慕榻B一下。
【處方】雞蘇半兩,人參半兩,赤茯苓(去黑皮)半兩,大腹皮半兩,芎?半兩,苧麻根1兩。
【制法】上銼,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妊娠心腹氣脹疼痛,胎不安。
【用法用量】每服3錢匕,水1盞,加生姜3片,煎至7分,去滓溫服。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五五
【處方】雞蘇1兩半,白茯苓(去黑皮)1兩半,射干1兩半,白芷1兩,桔梗1兩,天門冬(去心,焙)1兩,當(dāng)歸(切,焙)1兩,大黃(銼,炒)1兩,甘草(炙)1兩,桂(去粗皮)半兩。
【功能主治】衄血不止。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2錢匕,以水1盞,加生姜3片,煎取6分,去滓,空腹溫服。
【摘錄】《圣濟總錄》卷七十
通過小編介紹的雞蘇飲的詳解,大家是不是對雞蘇飲更有了解了呢?如果沒有很了解的話,大家可以多看幾遍哦,雞蘇飲的功效與作用還有很多,適量的服用還是挺好的,可以使身體更健康呢。
環(huán)境的惡劣變化讓我們的身體來不及調(diào)整,所以導(dǎo)致了越來越多的 疾病的產(chǎn)生。要想能夠成功抵御疾病的侵襲,我們就應(yīng)該在平時調(diào)理身體,讓身體做好準備。中藥方劑在此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今天我們就來為大家介紹杏蘇飲這種方劑。
【處方】杏仁(炒,去皮、尖)紫蘇 前胡 桔梗 枳殼(麩炒)桑皮(炒)黃芩 甘草(生)麥冬(去心)浙貝母(去心)橘紅
【功能主治】治小兒傷風(fēng),發(fā)熱憎寒,頭痛有汗,嚏涕,鼻塞聲重,不時咳嗽,脈浮緩者。
【用法用量】引用生姜,水煎服。
【摘錄】《醫(yī)宗金鑒》卷五十三
【處方】蘇葉 枳殼(麩炒)桔梗 葛根 前胡 陳皮 甘草(生)半夏(姜炒)杏仁(炒,去皮、尖)茯苓
【功能主治】治痘證初起,風(fēng)寒客肺而喘,噴嚏頻頻,鼻流清水。
【用法用量】引用生姜,水煎服。
【摘錄】《醫(yī)宗金鑒》卷五十八
看了上文對于杏蘇飲的介紹,我們對于杏蘇飲的功效和作用等內(nèi)容也有了些許印象,這也是我們在食用前所必須要了解的。
參蘇飲子是一種藥用價值極高的中藥方劑,因為其良好的治療效果和小到可以忽略的副作用,使得各類人群都非常喜愛。今天就來看看參蘇飲子的功效作用等。
【處方】人參(去蘆)白術(shù) 白茯苓(去皮)甘草(炙)紫蘇葉 干木瓜 香薷葉 厚樸(去皮,姜制)半夏曲 白扁豆(炒)陳橘紅各等分
【制法】上藥銼散。
【功能主治】主小兒伏熱吐瀉,虛煩悶亂,引飲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普濟方》卷三九五
【處方】人參(去蘆頭)、白術(shù)、白茯苓(去皮)、甘草(炙)、紫蘇葉、干木瓜、香薷葉、厚樸(生姜汁制,炒香)、半夏曲(炙)、白扁豆(微炒)、陳橘皮(去白)各等分。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小兒伏熱吐瀉,虛煩悶亂,引飲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2錢,水1盞,煎至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楊氏家藏方》卷十八
通過上文的介紹,我們知道參蘇飲子是一種應(yīng)用很廣泛的中藥方劑,但在使用參蘇飲子之前還是要結(jié)合一下自身的體質(zhì),畢竟如果不注意的話,也會給人體的健康帶來很大的影響的。
中藥方劑是傳統(tǒng)醫(yī)學(xué)的一個分支,是中醫(yī)體系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在治療疾病方面有著非常大的作用,參蘇半夏湯就是中藥方劑的一種,一起來了解了解。
【處方】人參1兩,桂(去粗皮)1兩,甘草(炙)1兩,木香1兩,五味子2兩,桑白皮(炒)2兩,陳皮(去白)2兩,白術(shù)2兩,紫蘇葉2兩,半夏(生姜制)2兩。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咳嗽痰涎,咽膈不利,喘滿,氣不宣通。
【用法用量】每服5錢,水1大盞半,生姜10片,煎至8分,去滓,食后溫服。
【摘錄】《御藥院方》卷五
【處方】半夏2錢,甘草5分,陳皮1錢5分,茯苓1錢5分,桔梗1錢5分,枳殼1錢5分,干葛1錢5分,前胡1錢5分,紫蘇1錢5分,桑皮1錢5分,杏仁1錢5分。
【功能主治】感寒咳嗽。
【用法用量】水1鐘半,加生姜3片,煎服。
【摘錄】《攝生眾妙方》卷四
上文我們介紹了什么是參蘇半夏湯,我們知道參蘇半夏湯是一種常見的中藥方劑,有很好的養(yǎng)生和保健作用,對人體有很多好處,可以緩解很多癥狀,怎么樣,你了解了嗎?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或者食用過中藥的某些方劑,方劑的種類多種多樣,功效也五花八門,今天就為大家推薦加味香蘇飲這款方劑。
【處方】香附10克,橘皮10克,枳殼10克,雞內(nèi)金5克,香櫞皮10克,佛手5克,大腹皮10克,砂仁5克,木香6克,三仙10克。
【功能主治】理氣和血通降。主氣滯食阻,胃失和降。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摘錄】董建華方
【處方】川芎3錢,紫蘇3錢,羌活3錢,防風(fēng)3錢,蒼術(shù)3錢,香附3錢,甘草3錢,荊芥3錢,白芷3錢,葛根1錢,前胡1錢。
【功能主治】傷風(fēng),風(fēng)邪客于腠理,灑浙惡寒,噴嚏呵欠,頭疼發(fā)熱,類于傷寒,但見風(fēng)寒即怕,亦不太甚者。
【用法用量】加蔥頭10枚,生姜3片,水煎服。以被覆取汗為度。
【摘錄】《玉案》卷二
【處方】蘇葉1錢半,陳皮1錢2分,香附1錢2分,防風(fēng)1錢,荊芥1錢,蔓荊子1錢,川芎7分,甘草7分,生姜3片。
【功能主治】時邪感冒,傷風(fēng)傷寒,發(fā)熱,頭痛項強,鼻塞聲重。
【用法用量】水1鐘半煎服。覆似汗。
【摘錄】《內(nèi)科摘錄》卷一
綜上所述,在以后的生活中,要是哪些朋友不小心患上某些疾病可以嘗試服用加味香蘇飲,說不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時除了對特定疾病的治療,加味香蘇飲還可以幫助增強記憶力,有效地增強身體某些方面的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