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麥湯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你有一萬種功能,你可以征服世界,甚至改變?nèi)朔N,你沒有健康,只能是空談。”人類的發(fā)展歷史中,養(yǎng)生觀念不斷更新,要作生活的主人,我們必須注意養(yǎng)生。關(guān)于中醫(yī)養(yǎng)生有哪些知識需要掌握呢?為此,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從網(wǎng)絡(luò)上為大家精心整理了《參麥湯的功效與作用》,供您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制作中藥方劑,不但需要自信心和耐心,而且要對各種食材的營養(yǎng)成分有所了解,否則,搭配不當(dāng),將影響方劑的藥用價值和味道。下面我們?yōu)榇蠹彝扑]一種做法。頗受人們歡迎的方劑參麥湯。
【處方】人參9克 干麥冬(帶心)12克 生山藥18克 清半夏6克 牛蒡子(炒,搗)9克 蘇子(炒,搗)6克 生杭芍9克 甘草4.5克
【功能主治】主陰分虧損已久,漸至肺虛有痰,咳嗽勞喘,或肺有結(jié)核者。
【備注】方中人參補肺,而有肺熱還傷肺之虞,有麥冬以佐之,則轉(zhuǎn)能退熱。麥冬潤肺,而有咳嗽忌用之說,有半夏以佐之,則轉(zhuǎn)能止嗽。山藥收澀,能助人參以補氣,其粘潤,能助麥冬以滋液,雖多服久服,或有壅滯,而牛蒡子之滑利,實又可以相濟。且牛蒡子能降肺氣之逆,半夏能降胃氣、沖氣之逆,蘇子與人參同用,又能降逆氣之因虛而逆,平其逆氣,則喘與嗽不治自愈。肺金虛損,不能鎮(zhèn)肝木,則肝火恒恣橫而上逆,故用芍藥以斂戢其火。且芍藥與甘草同用,甘苦化合,味近人參,即功近人參,而又為補肺之品。
【摘錄】《醫(yī)學(xué)衷中參西錄》上冊
【處方】麻黃根、牡蠣、浮小麥、黃耆、人參、麥冬、川芎、赤芍、生地、當(dāng)歸、甘草、陳皮、香附、防風(fēng)、丹皮、蔥白。
【功能主治】產(chǎn)后陰虛于內(nèi),陽氣獨盛于外,汗出不止者。
【各家論述】汗多亡陽,衛(wèi)敗也;血去亡陰,榮竭也。產(chǎn)后去血多,已亡陰矣,加于汗出不止,重亡其陽,是陰陽俱失,榮衛(wèi)兩傷。治宜峻補其血,血盛則陽有所附,陰陽和則陽自能衛(wèi)于外,陰自能斂于內(nèi),汗不止而自止矣。人參、麥冬安神養(yǎng)血,配四物,丹皮使陰不內(nèi)虛,麻根、牡蠣、小麥、黃耆止汗固表,配人參、甘草使陽不至獨盛、防風(fēng)、蔥白佐黃耆而行表,陳皮、香附佐人參而益氣。汗止而陰血自固,陰血生而陽有所附,又何亡陽之慮哉?
【摘錄】《陳素庵婦科補解》卷五
【處方】人參3錢,干麥冬(帶心)4錢,生山藥6錢,清半夏2錢,牛蒡子(炒,搗)3錢,蘇子(炒,搗)3錢,生杭芍3錢,甘草1錢半。
【功能主治】陰分虧損已久,浸至肺虛有痰,咳嗽勞喘,或兼肺有結(jié)核者。
【各家論述】人參為補肺之主藥,而有肺熱還傷肺之虞,有麥冬以佐之,則轉(zhuǎn)能退熱;麥冬為潤肺之要品,而有咳嗽忌用之說,有半夏以佐之,則轉(zhuǎn)能止嗽;至于山藥,其收澀也,能助人參以補氣,其粘潤也,能助麥冬以滋液,雖多服久服,或有壅滯,而牛蒡子之滑利,實又可以相濟;且牛蒡子能降肺氣之逆,半夏能降胃氣、沖氣之逆;蘇子與人參同用,又能降逆氣之因虛而逆,平其逆氣,則喘與嗽不治自愈矣。用白芍者,因肝為肺之對宮,肺金虛損,不能清肅下行以鎮(zhèn)肝木,則肝火恒恣橫而上逆,故加芍藥以斂戢其火,且芍藥與甘草同用,甘苦化合,味近人參,即功近人參,而又為補肺之品也。
【摘錄】《衷中參西》上冊
以上就是為大家介紹的參麥湯這種中藥方劑的相關(guān)知識,通過上述文章能夠清楚的了解到參麥湯有著很多對人體的好處和作用,所以大家可以用參麥湯來治療一些疾病。ys630.COm
yS630.Com相關(guān)推薦
參麥顆粒能夠治療食欲不振,對于腰膝酸痛也有很好的治療功效,它屬于一種顆粒劑型,是比較常見的一種中成藥,對于津少口渴,食欲不振,眼暈頭花都有很好的治療作用,屬于養(yǎng)陰生津的一類中成藥,在用藥期間也要了解一些注意事項,飲食方面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最好要戒煙戒酒。
參麥顆粒的功效:
參麥顆粒為淡黃棕色的顆粒;味甜、微酸。養(yǎng)陰生津。用于面黃肌瘦,津少口渴,腰膝酸軟,食欲不振,頭暈眼花,心悸氣短,神經(jīng)衰弱。
參麥顆粒對于身體有著養(yǎng)陰生津的功效,當(dāng)然也是可以治療食欲不振、頭暈眼花等現(xiàn)象,減少了氣短的現(xiàn)象,而且參麥顆粒中也是有枸杞子等名貴的藥材,對于這些現(xiàn)象都是很有效的治療,那么在服用參麥顆粒的過程中需要注意哪些事項呢?
參脈顆粒的注意事項:
在服用參麥顆粒的過程中是要注意一定要禁止吸煙、喝酒、食用生冷或者是油膩的食物;
在服用參麥顆粒的同時不要同時服用其他的藥物;是主要適合于咽喉腫痛等癥狀;如果患者患得了風(fēng)寒或者是有輕度的感冒者,這種情況是不可以使用的,主要是表現(xiàn)在流鼻涕、頭痛等,如有高血壓或者是腎病等嚴(yán)重的患者是要在醫(yī)生的指導(dǎo)下服用;
如果患者患的腹痛或者是腹瀉者要謹慎使用;如果在3天或者是胸悶等癥狀,要去醫(yī)院診斷;像還有小孩、老年者是一定要下醫(yī)生的指導(dǎo)下服用;
在六天之內(nèi)是一定要將參麥顆粒食用完;對本產(chǎn)品過敏者要禁止使用;一旦本產(chǎn)品的性狀發(fā)生變化,要立即停止使用。
對于人類來說,養(yǎng)生是很重要的,畢竟身體會健康,而且氣色也會改善不少,這讓很多人為之心動,不過,養(yǎng)生的方法有很多種,很多朋友不知道用哪一種好,對此,下面就為朋友們說一說中藥方劑蘆參湯,它是一種效果非常好的養(yǎng)生法,并且也是很多朋友共同使用的養(yǎng)生秘訣。
【處方】蘆根(銼)2兩,人參1兩,麥門冬(去心,焙)1兩,赤茯苓(去黑皮)1兩,枇杷葉(拭去毛,炙)1分。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傷寒后霍亂,心煩干嘔。
【用法用量】每服5錢匕,水1盞半,加薤白3寸,煎至1盞,去滓溫服,日3次。
【摘錄】《圣濟總錄》卷二十六
通過以上介紹,對蘆參湯成分、功能主治都有了很好的了解,因此在對蘆參湯這樣藥物的選擇上可以放心進行,不過在吃的時候,需要適量的進行,這樣才不會對身體造成不適。
說起黑參湯很多朋友都不知道它是什么,這也很正常,畢竟黑參湯主要是用來治病的,在平時的生活中出現(xiàn)的不多。下面我們就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
【處方】黑參 黃芩 生地黃 赤芍藥 菊花 青葙子 白蒺藜
【制法】上藥為末。
【功能主治】清肝滋陰,祛風(fēng)明目。治肝經(jīng)鳳熱上攻,眼目有黑花,狀如蠅翅者。現(xiàn)用于玻璃體混濁屬于肝經(jīng)風(fēng)熱者。
【用法用量】每次12克,水煎服。
【備注】方中之玄參既能清肝經(jīng)之邪熱,又能滋陰降火為君;菊花、青葙子清肝祛風(fēng),白蒺藜疏肝行氣,均為治風(fēng)明目之要藥為臣;黃芩、赤芍、生地黃清肝涼血,且地黃助玄參能增強滋陰之力,合為佐使。諸藥同用,共奏清肝滋陰,祛風(fēng)明日之功。
【摘錄】《銀海精微》卷上
【處方】黑參2錢,苦參2錢,梔子(研)2錢,菊花2錢,黃連2錢,枳殼(麩炒)2錢,草決明2錢,車前子2錢,防風(fēng)2錢,大黃(炒)2錢,升麻2錢。
【功能主治】心經(jīng)實火,大眥肉色深紅,時覺疼痛。
【用法用量】水煎,食后服。
【摘錄】《金鑒》卷六十五
方劑是按照中醫(yī)理論為某一種或幾種病癥專門研制的。大家在服用前一定要對其有所了解。
對于參歸湯這種方劑,我們應(yīng)該要先了解它的藥用價值和注意事項之后,才可以食用。下面是關(guān)于參歸湯怎么吃的相關(guān)介紹,希望大家能夠好好閱讀一下,對食用有很大的幫助。
【處方】人參 當(dāng)歸 麥冬 熟地各6克 肉桂12克 白芍3克 生地2.4克 竹葉10片
【功能主治】主產(chǎn)后氣血不足,手足拘攣疼痛。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嵩崖尊生》卷十四
【處方】川芎 當(dāng)歸 人參各3克 干姜 肉桂各1.5克
【功能主治】主產(chǎn)后血暈。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竹林女科證治》卷三
【處方】川芎1錢,當(dāng)歸1錢,人參1錢,干姜5分,肉桂5分。
【功能主治】臨產(chǎn)失血過多,虛熱太甚,目暗神昏,手足厥冷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葉氏女科》卷三
【處方】人參2兩,當(dāng)歸2兩,荊芥1錢。
【功能主治】產(chǎn)后下利厥逆,躁不得臥,或厥不得止。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石室秘錄》卷六
【別名】參歸化毒湯
【處方】黃耆、人參、當(dāng)歸、牛蒡子、甘草。
【功能主治】痘疹虛弱不靨。
【用法用量】參歸化毒湯(《片玉痘疹》卷十)。
【摘錄】《萬氏家抄方》卷六
【處方】當(dāng)歸7分,人參7分,黃耆7分,白術(shù)7分,甘草3分,川芎7分,陳皮3分,茯苓7分。
【功能主治】痘瘡氣血俱虛4-5日稠密,根窠不紅,頂陷者。
【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棗,水煎服。
【摘錄】《萬氏家抄方》卷六
【處方】人參7錢,歸身7錢,酒芍3錢。
【功能主治】嬰兒未滿1歲出痘,血氣不足,瘡不肥滿。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與乳母共服。
【摘錄】《痘疹仁端錄》卷十一
【處方】黃耆7分,甘草5分,生地黃5分,柴胡4分,草豆蔻仁4分,升麻4分,當(dāng)歸身3分,熟地黃2分,人參2分,益智仁少許,紅花少許。
【制法】上銼,如麻豆大,都作1服。
【功能主治】氣血不足。
【用法用量】水2盞,煎至1盞,去滓,食遠服。
【摘錄】《蘭室秘藏》卷下
【處方】當(dāng)歸(酒洗),炮姜1錢,人參8分,白芍(炒)8分,川芎8分,炙草8分。
【功能主治】產(chǎn)后陰陽不和,乍寒乍熱。
【用法用量】方中當(dāng)歸用量原缺。
【摘錄】《胎產(chǎn)心法》卷下
通過本文,相信你學(xué)到更多的參歸湯食用方法了吧!參歸湯可以增強我們身體的抵抗力,調(diào)理各個系統(tǒng)的機能,了解了參歸湯這么多的功效,大家不妨試一試。
中藥方劑可以說是有很多的種類,參橘湯就是其中的一種,那么參橘湯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處方】人參半兩,真橘紅半兩,石蓮肉半兩,透明乳香1錢半。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翻胃。
【用法用量】每服1錢,姜湯點服。
【摘錄】《直指》卷七
【處方】洋參1兩,橘紅1錢。
【功能主治】喉證。元陽飛越,痰如拽鋸者。
【用法用量】濃煎,加姜汁,竹瀝沖服。緩則不救。
【摘錄】《醫(yī)學(xué)集成》卷二
【處方】人參1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1兩,前胡(去蘆頭)半兩,白術(shù)半兩,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半兩,枇杷葉(去毛,姜汁炙)半兩,甘草(炙)1分。
【制法】上為粉末。
【功能主治】傷寒后脾肺未和,痰壅欲吐,不思飲食。
【用法用量】每服5錢匕,水1盞半,煎至7分,去滓,食前溫服。
【摘錄】《圣濟總錄》卷三十二
以上就是參橘湯的一個介紹, 希望通過以上的了解之后,大家對于這一個養(yǎng)生方劑的選擇問題可以更加的注重,只有我們運用一些比較科學(xué)的方法去,幫助自己達到養(yǎng)生的目的才更利于我們的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