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歸湯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心靜乾坤大,心安理數(shù)明,只有理性的清靜才能大智大慧,大徹大悟。”古今的人們對養(yǎng)生有很多相關的勸諭和詩句,養(yǎng)生在于平日一點一滴的積累,而非一蹴而就!日常生活中關于中醫(yī)養(yǎng)生我們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考慮到您的需要,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編輯了“參歸湯的功效與作用”,歡迎您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助益!
對于參歸湯這種方劑,我們應該要先了解它的藥用價值和注意事項之后,才可以食用。下面是關于參歸湯怎么吃的相關介紹,希望大家能夠好好閱讀一下,對食用有很大的幫助。
【處方】人參 當歸 麥冬 熟地各6克 肉桂12克 白芍3克 生地2.4克 竹葉10片
【功能主治】主產后氣血不足,手足拘攣疼痛。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嵩崖尊生》卷十四
【處方】川芎 當歸 人參各3克 干姜 肉桂各1.5克
【功能主治】主產后血暈。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竹林女科證治》卷三
【處方】川芎1錢,當歸1錢,人參1錢,干姜5分,肉桂5分。
【功能主治】臨產失血過多,虛熱太甚,目暗神昏,手足厥冷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葉氏女科》卷三
【處方】人參2兩,當歸2兩,荊芥1錢。
【功能主治】產后下利厥逆,躁不得臥,或厥不得止。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石室秘錄》卷六
【別名】參歸化毒湯
【處方】黃耆、人參、當歸、牛蒡子、甘草。
【功能主治】痘疹虛弱不靨。
【用法用量】參歸化毒湯(《片玉痘疹》卷十)。
【摘錄】《萬氏家抄方》卷六
【處方】當歸7分,人參7分,黃耆7分,白術7分,甘草3分,川芎7分,陳皮3分,茯苓7分。
【功能主治】痘瘡氣血俱虛4-5日稠密,根窠不紅,頂陷者。
【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棗,水煎服。
【摘錄】《萬氏家抄方》卷六
【處方】人參7錢,歸身7錢,酒芍3錢。
【功能主治】嬰兒未滿1歲出痘,血氣不足,瘡不肥滿。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與乳母共服。
【摘錄】《痘疹仁端錄》卷十一
【處方】黃耆7分,甘草5分,生地黃5分,柴胡4分,草豆蔻仁4分,升麻4分,當歸身3分,熟地黃2分,人參2分,益智仁少許,紅花少許。
【制法】上銼,如麻豆大,都作1服。
【功能主治】氣血不足。
【用法用量】水2盞,煎至1盞,去滓,食遠服。
【摘錄】《蘭室秘藏》卷下
【處方】當歸(酒洗),炮姜1錢,人參8分,白芍(炒)8分,川芎8分,炙草8分。
【功能主治】產后陰陽不和,乍寒乍熱。
【用法用量】方中當歸用量原缺。
【摘錄】《胎產心法》卷下
通過本文,相信你學到更多的參歸湯食用方法了吧!參歸湯可以增強我們身體的抵抗力,調理各個系統(tǒng)的機能,了解了參歸湯這么多的功效,大家不妨試一試。
擴展閱讀
大家想養(yǎng)生的話不妨通過一些中藥方劑來調節(jié),這樣既可以維持身心的健康,同時,又不會對身體產生不良的影響。那么今天就來看一看參歸鱉申湯到底有哪些功效吧。
【處方】人參5分,青皮(去瓤)8分,黃耆(蜜水炒)8分,鱉甲(醋炙)8分,當歸(酒洗)8分,茯苓8分,白術(去蘆)8分,厚樸(姜汁炒)8分,香附8分,撫芎8分,砂仁5分,山楂(去子)5分,枳實(麩炒)5分,甘草3分。
【制法】上銼1劑。加生姜1片,大棗2個,烏梅1個,水煎,食前溫服。如制丸藥,加阿魏醋煮化,和前藥末,再用水醋少許打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老瘧,腹脅有塊成瘧母。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米湯吞下。
【摘錄】《回春》卷三
了解了這么多關于參歸鱉申湯的知識,大家應該大致都清楚了參歸鱉申湯的作用。中藥方劑對身體幾乎沒有什么副作用,所以大家不妨試一試,相信會有驚喜。
我們知道參歸益元湯對人體健康是十分有益處的,市面上也很多參歸益元湯,但你知道哪些人適合吃參歸益元湯嗎?什么時候吃效果會更好?今天就給大家仔細分析下參歸益元湯的相關知識。
【處方】人參(去蘆)5分,當歸1錢,白芍1錢,熟地黃1錢,白茯苓(去皮)1錢,麥門冬(去心)1錢,五味子10粒,陳皮7分,黃柏(酒炒)7分,知母(酒炒)7分,甘草1分。
【制法】上銼1劑。
【功能主治】注夏病。陰血虛,元氣不足,夏初春末頭眩眼花、腿酸腳軟、五心煩熱,口苦舌干、精神困倦、無力好睡、飲食減少、胸膈不利、形如虛怯、脈數(shù)無力。
【用法用量】加大棗1個,烏梅1個,炒米一撮,水煎服。
【摘錄】《回春》卷二
通過本文對參歸益元湯的介紹,我們知道參歸益元湯還有很多其他的功效,大家要注意選擇適合自己的中藥方劑哦!希望介紹的這些參歸益元湯的相關知識可以幫助大家健康養(yǎng)生!
參歸養(yǎng)榮湯對于許多人來說都是有點陌生的,其實它是一種中藥方劑,對一些特定的疾病有著很好的治療效果,一起來看一下。
【處方】人參1錢,半夏3錢,生姜(炮)3錢,甘草(炙)1錢,白芍(酒炒)1錢半,當歸2錢,生地2錢,熟地3錢,大棗2錢。
【功能主治】稟賦嬌怯,或素病虧損,邪留心下,令人痞滿,因下益虛,失其健運,愈令痞滿。
【用法用量】水煎,溫服。
【摘錄】《寒溫條辨》卷四
【處方】人參、當歸、川芎、白芍、熟地黃、白術、白茯苓、陳皮、甘草。
【制法】上銼1劑。
【功能主治】一切痓病。破傷風,生瘡潰后受風者,因生瘡潰而未合,失于調護,風邪乘虛侵入瘡口,先從瘡圍起粟作癢,重則牙緊項輪下視。
【用法用量】加生姜1片,大棗1個,水煎,溫服。
【摘錄】《回春》卷五
【處方】人參、當歸、熟地黃、白術(去蘆)、茯苓(去皮)、白芍(酒炒),陳皮、黃柏(酒炒)、知母(灑炒)、牛膝(去蘆,酒洗)、杜仲(姜,酒炒)、破故紙(酒炒)各等分,甘草減半。
【制法】上銼。
【功能主治】痿癥氣血虛損,屬虛熱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回春》卷五
【處方】人參、當歸、茯苓(去皮)、白術(去蘆)、陳皮、砂仁、厚樸(姜汁炒)、山藥(炒)、蓮肉(炒)、芍藥(酒炒)、熟地黃、甘草(炙)各等分。
【制法】上銼1劑。
【功能主治】瘧疾截住后調養(yǎng)血氣。主
【用法用量】加大棗2個,水煎,溫服。
【摘錄】《回春》卷三
雖然說參歸養(yǎng)榮湯的功效是非常顯著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服用,因此在服用這類藥物之前最好提前咨詢醫(yī)生。
說起參歸散很多朋友都不知道它是什么,這也很正常,畢竟參歸散主要是用來治病的,在平時的生活中出現(xiàn)的不多。下面我們就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
【處方】知母(炒)人參(炒)秦艽(去尖蘆)北柴胡(同術炒)鱉甲(麥湯浸七次)前胡各15克 烏梅3個 地骨皮 川常山(酒浸三日)川歸(同柴胡炒)甘草 白茯苓各23克
【功能主治】主虛勞骨蒸。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脈因癥治》卷上
【處方】知母(炒)半兩,人參(炒)半兩,秦艽(去尖蘆)半兩,北柴胡(同術炒)半兩,鱉甲(麥湯浸7次)半兩,前胡半兩,烏梅3個,地骨皮7錢半,川常山(酒浸3日)7錢半,川歸(同柴胡炒)7錢半,甘草7錢半,白茯苓7錢半。
【功能主治】骨蒸勞。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脈因證治》卷上
使用參歸散來恢復注定不會是個太快的治療過程,但是只要積極接受并樂觀應對,肯定會有所改善的。對于一些疾病我們應該及早預防。
參歸腰子怎么吃?參歸腰子雖為中醫(yī)的一味方劑,但對很多疾病都是有治療效果的,那么根據(jù)不同的疾病,參歸腰子應該怎么吃呢?下面為大家揭曉答案。
【別名】參歸腰子丸(《攝生眾妙方》卷七)。
【處方】人參15克(細切)當歸15克(上去蘆,下去細者,取中段,切)豬腰子1只
【功能主治】主心氣虛損,怔忡,自汗。
【用法用量】先將腰子用水500毫升,煮至230毫升,將腰子細切,加入?yún)?、歸二味,同煎至180毫升。吃腰子,以湯汁送下。如吃不盡腰子,可同上二味藥滓焙干,研為細末,山藥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50丸,此藥多服為佳。
【摘錄】《壽親養(yǎng)老新書》
【別名】參歸腰子丸、壯陽種子方
【處方】人參半兩(細切),當歸半兩(上去蘆,下去細者,取中段切),豬腰子1只。
【功能主治】心氣虛損,怔忡而自汗。
【用法用量】參歸腰子丸(《攝生眾妙方》卷七)、壯陽種子方(《墨寶齋集驗方》卷上)。
【摘錄】《壽親養(yǎng)老》卷四
相信大家看了上面的的文章之后,對參歸腰子的功效與作用有了很深層次的了解了吧,那么大家知道之后,以后使用參歸腰子一定要注意這些,這樣才會保證身體能更加健康。
大家都知道中藥是很神奇的,每種藥材都有自己特定的屬性,當它們中的幾種融合在一起又會發(fā)生什么呢?接下來就為大家推薦參歸丸這種中藥方劑,為我們來揭曉答案。
【處方】人參、熟艾,石蒲3兩,白術1兩4錢,扁豆2兩,白芍2兩,川芎2兩,山藥2兩,吳茱萸2兩。
【制法】糯米為丸。
【功能主治】一切淋瀝,白帶日夕無度,腹冷腰疼,小腹膨脹,內熱頭眩,或成五色者。
【用法用量】方中人參、熟艾用量原缺。
【摘錄】《女科萬金方》
【處方】人參、當歸、大黃、瞿麥、赤芍藥、苦葶藶(制)、白茯苓、桂心各等分。
【制法】上為末,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脾血受病,經水不通,血化黃水,流入肢體浮腫。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米飲送下。
【摘錄】《普濟方》卷三三三
【處方】苦參(凈末)4兩,當歸(凈末)2兩。
【制法】上用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清熱涼血。主血熱入肺之酒渣鼻。血燥風濕,頭面生瘡,粉刺疙瘩,口舌糜爛。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引作“歸參丸”。
【摘錄】《古今醫(yī)鑒》卷九
對于參歸丸等很多中藥方劑來說,如果改變各個中藥材的數(shù)量,配比或是制作方法等,都將會得出不同的效果,所以我們要嚴格按照醫(yī)師的叮囑服用,不要擅自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