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益甘草丸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人逢古稀喜相聚,滿座白發(fā)盡笑語。身處盛世盼歲長,往事茫茫如煙雨。勤于紙上尋歡樂,珍惜今天保身體。多在人間看春光,又是桃紅滿地綠。”那些健康而長壽的人,他們在養(yǎng)生方面都有自己的心得。我們不僅要知道養(yǎng)生,更要懂得養(yǎng)生。中醫(yī)養(yǎng)生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請您閱讀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輯為您編輯整理的《補益甘草丸的功效與作用》,歡迎大家與身邊的朋友分享吧!
面對著醫(yī)學(xué)的多元素發(fā)展,對于疾病的治療也出現(xiàn)了越來越多的實施手段,其實,中藥方劑不失為一種很好的方法,因為其副作用小,藥材種類也很多,受到了大部分人的推薦。下面來看一下補益甘草丸。
【處方】甘草1兩(炙微赤,銼),薯蕷1兩,遠(yuǎn)志1兩(去心),續(xù)斷1兩,桂心1兩,牛膝1兩半(去苗),人參1兩(去蘆頭),澤瀉1兩,防風(fēng)1兩(去蘆頭),天雄1兩(炮裂,去皮臍),石斛1兩(去根,銼),茯神1兩,覆盆子1兩,車前子1兩,五味子1兩,肉蓯蓉1兩(酒浸1宿,刮去皺皮,炙令干),鹿茸1兩(去毛,涂酥炙微黃),菟絲子2兩(酒浸3日,曬干,別搗為末),楮實1兩(水掏去浮者,焙干),山茱萸1兩,蛇床子1兩,杜仲1兩(去皺皮,炙微黃),巴戟1兩,萆薢1兩(銼),白龍腦半兩(細(xì)研入),狗脊1兩,黃耆1兩(銼),生干地黃2兩,鐘乳粉2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虛勞羸瘦,膝冷腰疼,神思昏沉,肢節(jié)無力,少精乏氣,睡臥多驚。
【用法用量】每日30丸,空心以溫酒送下,晚食前再服。
【摘錄】《圣惠》卷二十八
上文是關(guān)于補益甘草丸的介紹和分析,希望在大家的生活中能有參考的價值。另外 一定要合理的用藥,這才是保證生命健康的標(biāo)準(zhǔn)。
ys630.COm精選閱讀
談到養(yǎng)生,并不光是女性朋友感興趣,很多男性朋友也是有興趣的,尤其是現(xiàn)代人對食品的追求越來越高,不但要吃得健康,還要吃出功效,為此,很多專家不斷的學(xué)習(xí)研究做一些新的方劑出來,其中,甘草丸對一些疾病的效果就非常好,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具體的介紹。
【處方】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桂心1分,杏仁1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更研如膏)。
【制法】上為散,入杏仁研令勻,煉蜜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兒未滿百日,咳嗽上氣。
【用法用量】每服3丸,以乳汁研化服之,日3-4次。
【摘錄】《圣惠》卷八十三
【處方】甘草3分(炙微赤,銼),人參3分(去蘆頭),麥門冬1兩半(去心,焙),烏梅肉3分(微炒),栝樓根3分,寒水石1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
【功能主治】口舌干燥煩熱。
【用法用量】每服1丸,含咽津。
【摘錄】《圣惠》卷三十六
【處方】甘草18分。
【制法】上藥治下篩,煉蜜為丸。
【功能主治】小兒無辜,面黃發(fā)直,時壯熱,飲食不生肌膚,積經(jīng)日月,遂致死。
【用法用量】1歲兒服如小豆粒20丸,日3次,不妨食及乳,服盡更合。
【摘錄】方出《醫(yī)心方》卷二十五引《古今錄驗》,名見《普濟(jì)方》卷三九三
【處方】甘草(炙,銼)1兩,當(dāng)歸(切,焙)1兩,芍藥1兩,干姜(炮)半兩,芎藭半兩,人參半兩,黃芩(去黑心)半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彈丸大。
【功能主治】強(qiáng)神益氣。主虛勞脫營,羸瘦少氣,精神毀減。
【用法用量】每服1丸,溫酒化下,空腹夜臥服。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九十一
【處方】甘草(炙)1兩,桂(去粗皮)1兩,蘆薈(別研)1兩,蜀椒(去目及閉口,炒出汗)1兩,豉(微炒)1兩,木香1兩,柏子仁1兩,蕪荑1兩。
【制法】上藥除蘆薈外,搗羅為末,入蘆薈研令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痃氣成塊,在臍兩邊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后、臨臥用溫酒送下。漸加至30丸。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七十三
【處方】甘草1寸(炙赤色),杏仁20枚(湯浸去皮、尖、雙仁,研),黃連末1分。
【制法】上為末,和勻。
【功能主治】口糜生瘡,痛不得食。
【用法用量】每服如杏仁大。綿裹含化咽津。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一一七
【處方】甘草6分(炙),人參6分,半夏6分(洗),烏悔肉6分,棗膏10分。
【制法】上5味,搗篩4味,棗膏相和,入蜜為丸,如彈子大。
【功能主治】口熱干燥。
【用法用量】本方《千金》有生姜。
【摘錄】《外臺》卷二十二引《刪繁方》
【處方】防己2兩,甘草2兩,葶藶2兩。
【制法】上為末,苦酒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消腫。主大腹水病。
【用法用量】每服3丸,日3次。
【摘錄】方出《肘后方》卷四,名見《圣濟(jì)總錄》卷七十九
【處方】甘草(炙)5兩,當(dāng)歸2兩,干姜2兩,人參2兩,術(shù)2兩。
【制法】上藥治下篩,煉蜜為丸,如彈子大。
【功能主治】補虛,去血,止痛。主產(chǎn)后虛損。
【用法用量】磨納1升酒中,作1服,日3次。
【摘錄】《普濟(jì)方》卷三五二
【處方】甘草4兩(炙),人參2兩,白術(shù)2兩,芍藥2兩,黃耆2兩,遠(yuǎn)志2兩(去心),大麥糵2兩(熬令黃)。
【制法】上為散,以棗膏和蜜攪調(diào)和藥,令成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安養(yǎng)五臟,長肌肉,調(diào)經(jīng)脈,下氣,補脾胃,益精神,令人能食,強(qiáng)健倍力。主
【用法用量】食后少時,以酒或飲任下5丸,漸加至7丸,日2次,長服勿絕,盡即更合,非止1劑即停,多分兩恐難盡又壞;分兩少,服盡更常得新藥。
【注意】忌海藻、菘菜、桃、李、雀肉。
【摘錄】《外臺》卷十七引《延年秘錄》
【處方】甘草3兩,人參2兩,遠(yuǎn)志3兩,麥門冬2兩,菖蒲3兩,澤瀉1兩(如無,以白術(shù)代之),桂心1兩,干姜2兩,茯苓2兩,大棗50枚。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大豆大。
【功能主治】產(chǎn)后心虛不足,虛悸,心神不安,吸吸乏氣,或若恍恍惚惚,不自覺知者。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酒送下,日4-5次,夜再服。不知稍加。
【各家論述】《千金方衍義》:《千金》用參、苓補虛,多兼姜、桂,化熱多兼門冬,不獨甘草丸為然;菖蒲、遠(yuǎn)志引領(lǐng)諸味,桂心、澤瀉淡滲,專導(dǎo)虛熱下泄。
【摘錄】《千金》卷三
【處方】甘草2分(炙),瓜蒂1分。
【制法】上藥治下篩,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留飲。
【用法用量】欲下病,服3丸,日1次。3丸不下,增之,以吐為度。
【摘錄】《醫(yī)心方》卷九引《效驗方》
【處方】甘草1兩(炙微赤,銼),人參1兩(去蘆頭),生干地黃1兩,烏梅肉1兩(微炒)。
【制法】上為末,以棗瓤并煉蜜為丸,如彈子大。
【功能主治】虛勞,口干舌燥。
【用法用量】每服1丸,綿裹含咽津,日4-5次。
【摘錄】《圣惠》卷二十七
【處方】甘草(炙,銼)1兩,人參1兩,烏梅肉(炒)1兩,棗肉(焙)1兩,石膏(碎)1兩,半夏(湯洗去滑,生姜汁制)1分。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彈丸大。
【功能主治】口干心熱。
【用法用量】每服1丸。含化,不拘時候。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一一七
【處方】甘草1兩(炙微赤,銼),犀角屑1兩半,黑豆1兩(炒熟),麝香半兩(細(xì)研),斑蝥半兩(以糯米拌炒,米黃為度,去頭翅足)。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熱毒結(jié)成瘰疬,日夜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7丸,空心以粥飲送下。服后覺瘡?fù)醇醋∷帲黄洳‘?dāng)從小便中出,即于盆子內(nèi)看之。
【摘錄】《圣惠》卷六十六
以上就是對中藥方劑甘草丸的介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其實生病不怕,怕的就是有些人明知生病了卻不肯去看病更不肯醫(yī)治,這種心態(tài)是不能有的,如若不然的話,會使自己的健康受損。
生病會給我們身體帶來巨大的危害,嚴(yán)重的可導(dǎo)致身體功能紊亂等問題,中藥方劑在一些疾病上有著非常好的效果,今天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補益天雄丸。
【處方】天雄(炮裂,去皮臍)1兩,菟絲子(酒浸1宿,焙干別搗)1兩,柏子仁1兩,石斛(去根,銼)1兩,巴戟1兩,天門冬(去心,焙)1兩,牛膝(去苗)1兩,干漆(搗碎,炒令煙出)1兩,肉蓯蓉2兩(酒浸1宿,利去皺皮,炙令干),熟干地黃2兩,肉桂2兩(去皺皮)。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風(fēng)勞氣,身體疼痹,手足無力,氣血虛損,顏色萎黃,精神昏沉,飲食無味。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送下。漸加至40丸。
【摘錄】《圣惠》卷二十七
通過本文對于補益天雄丸的一些介紹,我們知道隨著現(xiàn)在時代的不斷進(jìn)步,各式各樣的養(yǎng)生方法不斷的沖擊著人們的視線,值得我們注意的是要選擇對適合自己的,因為不一樣的養(yǎng)生方劑是有針對性的。
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會受到疾病的困擾,那么面對疾病我們又應(yīng)該如何正確看待呢?遇到疾病應(yīng)該怎么辦?又要如何調(diào)理?今天就給大家推薦一種中藥方劑補益紫金丸,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學(xué)習(xí)下哦。
【處方】青蒿2兩,柴胡(去苗)2兩,芍藥1兩,五加皮1兩,續(xù)斷1兩,石斛(去根)1兩,黃耆1兩,羌活(去蘆頭)1兩,以上銼,以無灰酒2升,童便2升浸,置日中曬3日,逐日轉(zhuǎn)動,日足漉出焙干,搗羅為末,其浸藥之酒,留熬后藥:當(dāng)歸(切,焙)1兩,牛膝(酒浸,切,焙)1兩,桃仁(去皮尖,麩炒)1兩半,肉蓯蓉(酒浸,切,焙)1兩半,地黃汁3升,以上五味,除地黃汁外,搗羅為末,同地黃汁并入前浸藥酒內(nèi),慢火熬,時時攪轉(zhuǎn),令膏凝,即住火。芎?1兩,人參1兩,白茯苓(去黑皮)1兩,桂(去粗皮)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蛇床子(炒)1兩,卷柏(去根土,炒)1兩,蜀椒(去目并閉口炒去汗)1兩,厚樸(去粗皮,姜汁浸炙)1兩,木香1兩,蓽澄茄1兩。
【制法】上為末,并入藥膏,同前八味拌和令勻,干不可丸,即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除百病,肌膚充實,顏色紅潤,進(jìn)飲食,壯筋骨,暖血海,黑髭發(fā)。主形氣衰憊,積氣上攻,心膈不利,身體羸瘦,飲食無味;婦人屢經(jīng)產(chǎn)育,血海冷憊,腰腹氣痛。
【用法用量】每日30丸,空心、日午溫酒送下。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一八五
在了解了補益紫金丸這味方劑之后,我們不妨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試一試。相信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補益柏子仁丸自古被譽為治病的良藥。它對于很多疾病均效果顯著。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補益柏子仁丸的具體的功效。
【處方】柏子仁1兩,防風(fēng)半兩(去蘆頭),續(xù)斷1兩,桂心3分,白茯苓1兩,羚羊角屑3分,牡丹半兩,人參半兩(去蘆頭),當(dāng)歸半兩(銼,微炒),黃耆3分(銼),白術(shù)半兩,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赤芍藥半兩,木香半兩,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細(xì)辛3分,羌活3分,芎?3分,牛膝1兩(去苗),熟干地黃1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婦人風(fēng)虛勞損,下焦傷冷,膈上風(fēng)痰,頭目旋眩,或時吐逆,心胸?zé)┰辏凰硷嬍场?/p>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送下。
【摘錄】《圣惠》卷七十
以上就是本文對補益柏子仁丸的一些介紹,我們在平時生活中可以多多積累這方面的信息,一定會對周圍的人有所幫助的。
補益石斛丸大家了解嗎,它是一種中藥方劑,能夠讓我們的身體狀況得到改善,大家應(yīng)該都知道補益石斛丸功效是挺多的,對于具體的補益石斛丸的作用,我們來看看下面的介紹。
【處方】石斛1兩半(去根),萆薢1兩(銼),遠(yuǎn)志3分(去心),覆盆子3分,澤瀉1兩,白龍骨1兩,杜仲1兩半(去粗皮,微炙,銼),防風(fēng)3分(去蘆頭),牛膝1兩半(去苗),石龍芮1兩,薯蕷3分,磁石2兩(燒,醋淬7遍,搗碎,水飛過),五味子3分,甘草半兩(炙微赤,銼),黃耆1兩(銼),鹿茸2兩(去毛,涂酥炙微黃),補骨脂1兩(微炒),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人參1兩(去蘆頭),車前子1兩,桂心1兩,白茯苓1兩,熟干地黃1兩,山茱萸3分,鐘乳粉2兩,肉蓯蓉1兩(酒浸1宿,刮去皺皮,炙干),巴戟1兩,菟絲子2兩(酒浸3宿,曬干別搗為末),蛇床子1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虛勞腎氣不足,陰痿,小便余瀝,或精自出,腰腳無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以溫酒送下。
【摘錄】《圣惠》卷二十九
在通過上文對補益石斛丸的講解我們可以知道,養(yǎng)生上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喜愛進(jìn)行,不過在養(yǎng)生的時候,也是要注意方法選擇,對一些不太適合自己的養(yǎng)生方式是不要選擇的,否則對身體也是會有影響的。
婦科補益丸是什么大家知道嗎,其實它是一味中藥方劑,而且婦科補益丸的功效與作用是非常的大的,能夠治療很多種類型的疾病。那么我們一起來了解些婦科補益丸的相關(guān)知識吧。
【別名】人參玉液金丹
【處方】人參2兩,生地1兩2錢,制香附2兩6錢,山楂肉8錢4分,黃耆1兩3錢,淡黃芩1兩5錢,沉香1兩6錢,橘紅1兩6錢,益母草6錢4分,甘草3兩2錢,白芍1兩6錢,川羌活8錢4分,阿膠2兩6錢,當(dāng)歸2兩2錢,紫丹參4兩2錢,大腹皮8兩4錢,杜仲2兩6錢,白茯苓6兩4錢,懷山藥4兩2錢,白術(shù)8錢4分,菟絲子3兩2錢,川芎2兩4錢,血余8錢4分,川續(xù)斷6錢4分,枳亮1兩2錢,蓮子6兩4錢,川厚樸1兩5錢,麥冬2兩5錢,砂仁2兩9錢,廣木香8錢4分,蘇葉2兩5錢,琥珀8錢4分,淡蓯蓉1兩2錢,蘄艾6錢4分,川貝母2兩2錢,沙苑子2兩2錢。
【制法】上為細(xì)末,以大腹皮煎汁和阿膠烊化,加煉蜜為丸,每粒潮重3錢,朱砂為衣,蠟殼封護(hù)。
【功能主治】益氣養(yǎng)血調(diào)經(jīng)。主
【用法用量】每服1粒,開水和服。
【注意】孕婦忌服。
【摘錄】《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南京方)
方劑是按照中醫(yī)理論為某一種或幾種病癥專門研制的。大家在服用前一定要對其有所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