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清涼散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寡欲以清心,寡染以清身,寡言以清口。”隨著生活的提升,養(yǎng)生已經(jīng)成為社會性的關(guān)注焦點,沒有好的身體,萬事事皆休。如何避免走入有關(guān)中醫(yī)養(yǎng)生方面的誤區(qū)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此仔細(xì)地整理了以下內(nèi)容《小清涼散的功效與作用》,歡迎您閱讀和收藏,并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最近食用中藥方劑的人開始越來越多,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小清涼散,那么小清涼散的功效作用呢?如果不清楚的話,就來看一看下面這篇文章吧。
【處方】白僵蠶(炒)9克 蟬蛻10個 銀花 澤蘭 當(dāng)歸 生地各6克 石膏9克 黃連 黃芩 梔子(酒炒)牡丹皮 紫草各3克
【功能主治】治溫病壯熱煩躁,頭沉面赤,咽喉不利,或唇口頰腮腫者。
【用法用量】上藥水煎去滓,加蜜、酒、童便,冷服。
【摘錄】《傷寒溫疫條辨》卷四
【處方】犀黃1.2克,粉口兒茶3克 龍腦 薄荷尖各1.2克 青黛15克 月石6克 元明粉3克 人中白9克(煅)生珠3克(乳細(xì))大梅片3克
【制法】上藥共為極細(xì)末,瓷瓶密貯。
【功能主治】治咽喉腫痛。
【用法用量】用時將藥粉吹患處。
【摘錄】《外科方外奇方》卷三
通過本文,相信你學(xué)到更多的小清涼散食用方法了吧!小清涼散可以增強我們身體的抵抗力,調(diào)理各個系統(tǒng)的機能,了解了小清涼散這么多的功效,大家不妨試一試。
擴(kuò)展閱讀
中藥方劑是傳統(tǒng)醫(yī)學(xué)的一枚瑰寶,它主要依賴于君、臣、佐、使藥這幾大部分。雖然見效慢,但是因為對人體幾乎沒有任何的副作用而備受養(yǎng)生人群的青睞。解毒清涼散就是一種中藥方劑,你對它了解嗎?
【處方】芙蓉葉5錢,大青葉5錢,青黛2錢,人中黃2錢。
【制法】上研末,鮮菊葉、天荷葉搗汁調(diào)勻。
【功能主治】泄其熱毒以消腫。主赤膈傷寒。胸膈赤腫熱疼,外發(fā)紫皰,舌胎邊紅,中黃糙起刺,甚或黃中夾現(xiàn)黑點。
【用法用量】先以細(xì)銀針刺腫處出紫血,即以薄棉拭干滋水,再以此散涂敷患處。
【摘錄】《重訂通俗傷寒論》
上面是關(guān)于解毒清涼散這種中藥方劑的一個簡單的介紹,通過這些我們可以了解到解毒清涼散中含有各種各樣的營養(yǎng)元素,對于治療和預(yù)防一些疾病都有很大的功效。日常生活中大家可以在有關(guān)人士的指導(dǎo)下食用。
大清涼散是我們?nèi)粘I钪谐R姷囊环N方劑,但是不經(jīng)常服用這種藥的人對于大清涼散的了解也不多,那么究竟大清涼散是怎樣的呢,它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
【處方】白僵蠶(酒炒)3錢,蟬蛻(全)12個,全蝎(去毒)3個,當(dāng)歸2錢,生地(酒洗)2錢,金銀花2錢,澤蘭2錢,澤瀉1錢,木通1錢,車前子(炒,研)1錢,黃連(姜汁炒)1錢,黃芩1錢,梔仁(炒黑)1錢,五味子1錢,麥冬(去心)1錢,龍膽草(酒炒)1錢,丹皮1錢,知母1錢,甘草(生)5分。
【功能主治】通瀉三焦之熱,清熱利水。主溫病表里三焦大熱,胸滿脅痛,耳聾目赤,口鼻出血,唇干舌燥,口苦自汗,咽喉腫痛,譫語狂亂者。
【用法用量】《血證論》有天門冬。
【各家論述】《血證論》:諸藥清熱利水,使瘟毒伏熱,從小便去;妙在三蟲引藥及酒達(dá)于外,使外邪俱豁然而解,是徹內(nèi)徹外之方。
【摘錄】《傷寒溫疫條辨》卷四
以上就是關(guān)于大清涼散的相關(guān)小常識,其實生活中有許多的養(yǎng)生小常識都是我們不知道的,我們平時可以多多了解一些,就能很容易的達(dá)到養(yǎng)生的效果了。
很多人對清涼膏并不是很了解,所以在選擇之前,對清涼膏的成分、適應(yīng)癥都是要進(jìn)行很好認(rèn)識,這樣對疾病治療才會有很好的幫助,使得疾病得到很好改善。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
【處方】梔子仁7.5克 黃連7,5克(去須)生地黃60克 蔥白10枚(擘)白芷7.5克 黃蠟15克 清麻油120克
【制法】上藥細(xì)銼。于油鍋中煎,以地黃焦黑為度,綿濾去滓,澄清,再于鍋中入蠟,慢火熬,候蠟消,傾于瓷盒內(nèi)。
【功能主治】治燙傷,燒傷。
【用法用量】用時涂于瘡面。
【摘錄】《太平圣惠方》卷六十八
【處方】川當(dāng)歸 香白芷 木鱉子肉 白及 芍藥 黃柏 白蘞各30克 乳香(別研)膩粉各少許 白膠少許 黃丹90克
【制法】上用清麻油300克,煎前六味,候紫色,去之;入槐、柳枝各22厘米,再煎少頃,又去之;入黃丹150克,熬成;入乳香等,重綿濾,入罐子內(nèi)貯之。
【功能主治】治發(fā)背。
【用法用量】先服白散子下之,次用此藥貼之。
【摘錄】《中藏經(jīng)·附錄》
【處方】生山芋
【制法】上一味,不拘多少,去皮,研爛成膏。
【功能主治】治燙傷,燒傷。
【用法用量】涂于患處,疼痛立止,不成瘢痕。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一三四
【處方】生南星 薄荷葉各15克 荊芥 百藥煎各9克
【制法】上藥為末。
【功能主治】治眼目紅赤腫脹,不能開合,痛如針刺,悶熱淚如雨。
【用法用量】用冷水調(diào)成膏,貼眼角上。
【摘錄】《證治準(zhǔn)繩·類方》卷七
【處方】石灰60克
【功能主治】治燙傷,燒傷,痛不可忍者。
【用法用量】用水500毫升,攪混澄清,取清汁125毫升,加香油60毫升,以筷子攪打千百下如糊,取面上稠者,涂擦傷處。
【摘錄】《外科正宗》卷四
【處方】當(dāng)歸30克 紫草6克 大黃面4.5克 香油500克 黃蠟120~180克
【制法】以香油浸泡當(dāng)歸、紫草三日后,用微火熬至焦黃,離火,將油濾凈去滓,再人黃蠟加火熔勻,待冷后加大黃面攪勻成膏。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涼血止痛。治燙傷、燒傷等清潔瘡面;多型紅斑(血風(fēng)瘡)、牛皮癬(白疕)等炎癥性干燥脫屑皮損。
【用法用量】外敷患處。
【注意】陰瘡、陰疽慎用。
【摘錄】《趙炳南臨床經(jīng)驗集》
上文主要介紹了清涼膏的作用以及怎么吃。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需要食用,希望今天的文章可以幫到大家。
清涼丹已經(jīng)被很多人所熟知,但是清涼丹怎么吃有些人并非知道的很詳細(xì),那么清涼丹到底該什么情況下吃呢?接下來就為大家一一解答。
【處方】片腦(半兩.另研) 牛黃(三兩.另研) 蝎稍(去毒.炒.一兩半) 石膏(一兩半) 白花蛇(酒浸取肉.一兩) 犀牛角(一兩) 防風(fēng)(去叉.一兩) 甘草(炙.一兩) 珍珠末(一兩) 朱砂(一兩) 大黃(一兩) 南星(末.四兩.臘月黃牛膽制者)
【炮制】上為細(xì)末,煉蜜為丸,每兩作十丸。
【功能主治】治風(fēng)熱壅實,上攻頭面,口眼歪斜,語言不正,肌肉瞤動,面若蟲行;及治傷寒熱盛,狂言昏則,剛痓及一切風(fēng)熱,并皆治之。
【摘錄】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以上就是向大家介紹了關(guān)于清涼丹的作用資料,希望對有需要的人有幫助。清涼丹的作用是比較多的,只有多了解的它的人才可以將它的作用發(fā)揮出來,所以說在生活中應(yīng)該要多去認(rèn)識一些疾病和藥材,這樣對自己是挺有幫助的。
清涼飲子是在傳統(tǒng)的中醫(yī)的理念下研究出來的,治療效果很好,無副作用。能從根本上解決患者對疾病的困擾,一起來看一下清涼飲子的相關(guān)知識。
【處方】大黃、赤芍藥、當(dāng)歸、甘草(炒),各二錢。
【功能主治】火證通治。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鐘,煎至一鐘,去滓溫服。
【摘錄】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處方】當(dāng)歸(去蘆.酒浸)、甘草(炙)、大黃(蒸.焙)、赤芍藥,各等分。
【炮制】為粗末。
【功能主治】治小兒血脈壅實,腑臟生熱,頰赤多渴,五心煩躁,睡臥不寧,四肢驚掣,及因乳哺不時,寒溫失度,令兒血氣不理,腸胃不調(diào),或溫壯連滯,欲成伏熱,或壯熱不歇,欲發(fā)驚俌。
【用法用量】每服一錢,水一中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量兒大小,虛實加減,微溏利為度,食后,臨臥服。
【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處方】當(dāng)歸(去蘆,酒浸)甘草(炙)大黃(蒸、焙)赤芍藥各等分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治小兒血脈壅實,臟腑生熱,頰赤多渴,五心煩躁,睡臥不寧,四肢驚掣;哺乳不按時,寒溫失度,腸胃不調(diào),嘔吐,大便秘結(jié);頭面生瘡癤,目赤咽痛,瘡疹余毒。
【用法用量】每服3克,用水250毫升,煎至175毫升,去滓,食后及臨臥時溫服。
【摘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十
上文為大家介紹了清涼飲子的功效和用法用量等,其實要想擁有一個好的身體,還是應(yīng)該從生活做起。保持一定量的體育鍛煉,擁有合理的飲食習(xí)慣比什么都管用。
大家是否知道清涼甘露飲這種中藥方劑呢?可以說清涼甘露飲在臨床中的應(yīng)用是相當(dāng)?shù)膹V泛的,那么清涼甘露飲都具有哪些特點呢?日常生活中清涼甘露飲都得到了哪些方面的應(yīng)用呢?一起來簡單的了解一下吧。
【處方】犀角 銀柴胡 茵陳 石斛 枳殼 麥門冬 甘草 生地 黃芩 知母 枇杷葉各3克
【功能主治】清熱養(yǎng)陰。治情志不遂,過食膏粱厚味,痰火內(nèi)蘊,致患繭唇,唇部高突堅硬,或損破流血。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加淡竹葉20片,燈心20根,煎至320毫升,食后服。
【摘錄】《外科正宗》卷四
【處方】茵陳3克,銀柴胡3克,石斛3克,枳殼3克,麥冬3克,甘草3克,生地3克,黃芩3克,知母3克,枇杷葉3克,淡竹葉20片,燈心草20片。
【功能主治】清心解毒。主熱毒上蒸。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食后服。
【摘錄】《外科正宗》
上文介紹了清涼甘露飲的功效與作用有很多,清涼甘露飲可以保護(hù)人體,還有自己的適宜人群,所以在食用的是侯一定要注意。
加味清涼飲這個方子傳承了數(shù)千年,所以他能夠流傳到至今而且還在中醫(yī)中還能夠被人們廣泛的應(yīng)用可見其療效是多么的好。今天我們就來探索一下。
【處方】大熟地4錢,黃芩4錢,梔子3錢,滑石3錢,廣陳皮2錢,黃柏3錢,木通3錢,茯苓3錢,甘草1錢,大海3個,山豆根3錢。
【功能主治】傷寒咽痛,已得出大汗,脈靜自安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醫(yī)學(xué)探驪集》卷三
【處方】當(dāng)歸3分,赤芍藥3分,甘草(炙)3分,大黃(炒)3分,山梔(炒)3分,牛蒡子(炒,杵)4分。
【功能主治】熱毒積毒在內(nèi),患瘡瘍,大便不通,欲痛作渴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保嬰撮要》卷十二
【處方】大黃、連翹、赤藥、羌活、當(dāng)歸、防風(fēng)、梔子、荊芥、白芷、黃芩、甘草。
【功能主治】面生瘡。
【摘錄】《嵩崖尊生》卷六
【處方】《直指》四順清涼飲加川芎、柴胡。
【功能主治】小兒頭熱身熱,口中熱氣,大便黃赤。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直指小兒》卷三
相信大家看了上面的的文章之后,對加味清涼飲的功效與作用有了很深層次的了解了吧,那么大家知道之后,以后使用加味清涼飲一定要注意這些,這樣才會保證身體能更加健康。
我們都知道龍須散(甘草散)對于我們的健康來講是有著極大的幫助的,但是很多人對于龍須散(甘草散)都不是非常的了解,根本不知道這是一種什么樣的藥物,那么下面我們一起詳細(xì)了解下這個問題。
【處方】五倍子(一作五味子.二兩) 烏梅(去仁.二兩) 甘草(炙.一兩半) 飛羅面(二兩.一方用清明日面.尤佳) 白礬(枯.一兩.一方生用)
【炮制】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治冒暑伏熱,心膈煩悶,飲水過度,不知人事;及霍亂作瀉作渴,衄血吐血,小便下血,頭旋目暈。
【用法用量】每服二大錢,新汲水調(diào)下一服,一服即愈。亦解諸毒物。
【備注】一方加訶子肉,滴水為丸,謂之龍涎丸,仍以末調(diào)下。
【摘錄】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關(guān)于龍須散(甘草散)的用法用量還有功效作用等,大家已經(jīng)了解了。雖然說這類藥物對于治療許多疾病都有很好的療效,但是本藥物一定要在醫(yī)生的指導(dǎo)下服用,大家要注意了。
四順清涼飲子對于人體是有很好的補充作用的,往往人們在生病的時候會選擇用四順清涼飲子,因為四順清涼飲子不僅對疾病有著非常好的療效,而且能為人體提供各種所需的營養(yǎng)物質(zhì)?,F(xiàn)在就來揭開它的神秘面紗吧。
【處方】當(dāng)歸身 龍膽草(酒洗,炒)黃芩 桑皮(蜜制)車前子 生地黃 赤芍 枳殼各2.4克 炙甘草0.9克 熟大黃 防風(fēng) 川芎 川黃連(炒)木賊草 羌活 柴胡各1.8克
【制法】上銼一劑。
【功能主治】治凝脂翳癥。生于風(fēng)輪上,初起如星,色白,中有凹陷,如針刺傷,后漸漸長大,變?yōu)辄S色。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至300毫升,去滓,食遠(yuǎn)服。
【摘錄】《審視瑤函》卷三
上文介紹了四順清涼飲子的妙用,可見它的功能有很多,是不可多得的好方劑。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服用前請一定要了解清楚相關(guān)的用藥禁忌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