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風當歸散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笑一笑,十年少,笑口常開,健康常在。愁一愁,白了頭,天天發(fā)愁,添病減壽?!比祟惖臍v史長河中,圍繞養(yǎng)生有非常多的名句流傳,養(yǎng)生和養(yǎng)性必不可分,它帶給我們的是健康。有效的中醫(yī)養(yǎng)生是如何做的呢?急您所急,小編為朋友們了收集和編輯了“防風當歸散的功效與作用”,大家不妨來參考。希望您能喜歡!
所有的藥物都要了解它的注意事項和適用人群后,才可以進行服用。對于中藥方劑防風當歸散來說也是一樣,接下來為大家介紹一下。
【處方】防風15克 甘草節(jié)15克 赤芍藥15克 綿黃耆15克 當歸 白芷各15克 左纏藤75克 皂角刺75克 肉桂15克或3克(陰證用15克,陽證用3克)大黃15克或3克(陽證用15克,陰證用3克)
【制法】上藥哎咀。
【功能主治】主熱毒瘡癤。
【用法用量】用水800毫升,煎至400毫升,加好酒200毫升,再煎至400毫升,去滓溫服。
【摘錄】《瑞竹堂經(jīng)驗方》卷五
【別名】防風當歸湯、防風當歸飲
【處方】防風1兩,當歸1兩,川芎1兩,地黃1兩。
【制法】上銼。
【功能主治】祛風養(yǎng)血。主發(fā)汗過多,發(fā)熱頭面搖,卒口噤,背反張者,太陽兼陽明及產(chǎn)后痙。
【用法用量】防風當歸湯(《醫(yī)學正傳》卷五)、防風當歸飲(《證治匯補》卷三)。
【摘錄】《此事難知》
【處方】防風半兩,甘草節(jié)半兩,赤芍藥半兩,綿黃耆半兩,當歸半兩,白芷半兩,左纏藤加眾藥5倍,皂角刺加眾藥5倍,肉桂(陰證)半兩,肉桂(陽證)1錢,大黃(陽證)半兩,大黃(陰證)1錢。Ys630.com
【功能主治】諸般瘡癤及熱毒瘡。
【用法用量】水4碗,砂瓶內(nèi)煎至2碗;加好酒1碗,再煎至2碗,放溫作數(shù)起服。
【摘錄】《瑞竹堂方》卷五
有時候人們往往會莫名其妙的感覺自己情緒煩躁,無來由的發(fā)火等,這是臟腑中需要調(diào)理的征兆。中藥方劑可以溫和的梳理潛藏在我們身體中的各種負面元素,使得我們心情變得平靜。
Ys630.com相關知識
你知道防風當歸湯嗎?日常生活中要如何利用防風當歸湯治療呢?防風當歸湯的治療效果怎么樣呢?一起來簡單的了解一下吧。
【處方】防風1錢5分,當歸1錢5分,赤茯苓1錢,獨活1錢,秦艽1錢,赤芍藥1錢,黃芩1錢,杏仁、甘草5分,桂心4分,生姜5片。
【功能主治】血痹,皮膚不仁。
【用法用量】方中杏仁用量原缺。
【摘錄】《杏苑》卷五
【處方】金銀花、山茨菇、青木香、當歸、赤芍藥、白芷、防風、荊芥、連翹、升麻、羌活、獨活、甘草、大黃。
【功能主治】疔瘡發(fā)熱,大便實者。
【用法用量】加薄荷、生地黃,水煎服。
【摘錄】《準繩·瘍醫(yī)》卷二
上文就是對防風當歸湯的相關知識的簡單介紹,生活中也許我們不常吃到這些,但是多掌握一些藥材的藥理作用,總會對生活有所幫助的。
防風當歸飲子是一種中藥方劑,看起來并不怎么好看,但是防風當歸飲子卻有很多的功效,下面就來看看吧。
【別名】防風當歸飲
【處方】防風1兩,當歸1兩,大黃1兩,柴胡1兩,人參1兩,黃芩1兩,甘草1兩(炙),芍藥1兩,滑石6兩。
【制法】上銼。
【功能主治】宣通氣血,調(diào)順飲食,瀉心肝之陽,補脾腎之陰。主脾腎真陰損虛,肝心風熱郁甚,陽勝陰衰,邪氣上逆,上實下虛,怯弱不耐;或表熱而身熱惡寒;或里熱而燥熱煩渴;或邪熱半在表,半在里,進退出入不已,而為寒熱往來;或表多則惡寒,里多則發(fā)熱;或表之陽分正氣與邪相助,并甚于里,蓄熱極深而外無陽氣,里熱極甚,陽極似陰而寒戰(zhàn),腹?jié)M,煩渴者;或里之陰分正氣反助邪氣并甚于表,則燥熱煩渴而汗出也;或邪熱壅塞者;或煩熱痛者;或熱結(jié)極甚,陽氣不通而反覺冷痛;或中外熱郁煩躁甚,喜涼畏熱者;或熱極閉寒不得宣通,陽極似陰,中外喜熱而反畏寒者;或燥熱煩渴者;或濕熱極甚而腹?jié)M不渴者;或一切風熱壅滯,頭目昏眩,暗風眼黑,偏正頭痛,口干鼻塞,耳鳴耳聾,咽嗌不利;或目赤腫痛,口瘡舌痹;或上氣痰嗽,心脅郁痞,腸胃燥澀,便溺淋秘;或是皮膚瘙癢,手足麻痹;又或筋脈拘急,肢體倦??;或渾身肌肉跳動,心忪驚悸;或口眼?斜,語言謇澀;或狂妄昏惑,健忘失志;及或腸胃燥熱,怫郁而饑,不欲食,或濕熱內(nèi)余而消谷善饑,然能食而反瘦弱;或誤服燥熱毒藥,及妄食熱物過多而耗損脾腎,則風熱郁甚而多有如此,不必全見也。
【用法用量】防風當歸飲(《醫(yī)學入門》卷七)。方中“防風”原脫,據(jù)《袖珍方》補?!峨s病源流犀燭》有赤苓,無黃芩。
【各家論述】《丹溪心法附余》:大黃瀉陽明之濕熱從大便出,滑石降三焦之妄火從小便出,黃芩以涼膈,柴胡以解肌,防風以清頭目,人參、甘草以補氣,當歸、芍藥以補血,無半味辛香燥熱之謬藥也。
【摘錄】《宣明論》卷十二
以上就是本文對防風當歸飲子的一些介紹,其實養(yǎng)生方劑還是很值得我們來研究的,因為,它在中醫(yī)養(yǎng)生領域占了一席之地,而且獨樹一幟,有自己的特色和風格。
說到防風荊芥散,大家都能猜到它是一種藥方,但是這個藥方的配方,以及它是用來治療什么病的等等,基本都不知曉。那么,下面就來一一介紹一下。
【處方】當歸1兩(洗,焙),川烏頭1兩(炮,去皮尖),羌活1兩(去蘆頭),防風1兩(去蘆頭),栝樓根1兩,荊芥穗1兩,木賊(去節(jié))1兩,甘草半兩(炙),烏賊魚骨1兩半。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風毒攻注眼目,常多昏暗,冷淚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錢,食后茶清調(diào)下。
【摘錄】《楊氏家藏方》卷十一
【處方】荊芥穗半斤,莎草根(去毛)半斤,甘草(炙,銼)3兩半,甘菊花(揀)半兩,芎?3兩,白芷3兩,羌活3兩(去蘆頭),防風(去叉)3兩。
【制法】上為細末,煉蜜和勻,每1兩分作30餅。
【功能主治】諸風及沐發(fā)未干,致頭皮腫癢,多生白屑。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據(jù)劑型,當作。《普濟方》本方用法:上為細散,每服一錢匕,茶、酒任調(diào)下,不拘時候。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一
看完了上文關于防風荊芥散的簡單介紹,相信大家對防風荊芥散也有了一定的了解,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在服用防風荊芥散的時候,應該按照正確的方法,這樣才能更好地發(fā)揮防風荊芥散的藥效 。
我們都知道中藥方劑防風煮散是由純天然的中藥材制成的,副作用很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每個人的身體狀況都是不一樣的,所以大家在食用的時候還是按照正確的食用方法來,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
【處方】防風1兩3分,茯苓1兩3分,萎蕤1兩3分,白術(shù)1兩3分,橘皮1兩3分,丹參1兩3分,細辛2兩,甘草1兩半,升麻1兩半,黃芩1兩半,大棗3-7枚,射干1兩,酸棗仁3分。
【制法】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肝實熱,夢怒,虛驚。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濟方》引作“防風散”。
【摘錄】《千金》卷十一
【處方】柴胡、川大黃(煨)、元參、木通、酸棗仁(炒)、大腹子、虎骨(醋炙)、芍藥、五加皮、麻黃(去節(jié))、黃耆(炙)、當歸、牛膝、羌活、防風、丹參、海桐皮、官桂、木香、鱉甲(炙)各等分。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骨蒸勞氣,日漸消瘦,腰腳疼痛,寒熱不調(diào)。
【用法用量】每服2錢,水1盞,入青蒿枝同煎至7分,去滓溫服。
【摘錄】《傳家秘寶》
上文為大家介紹了防風煮散的功效和用法用量等,其實要想擁有一個好的身體,還是應該從生活做起。保持一定量的體育鍛煉,擁有合理的飲食習慣比什么都管用。
現(xiàn)今藥物的種類比較多,在選擇時最好不要隨意進行,應該先對藥物進行一定的了解,那么你對附子防風散這種中藥方劑有了解嗎?
【處方】白術(shù)30克 白茯苓23克 柴胡45克(去苗)五味子30克 干姜23克(炮裂,切)甘草23克(炙微赤,切)附子23克(炮裂,去皮、臍)桂心15克 防風23克(去蘆頭)
【制法】上藥搗碎,研為粗末。
【功能主治】治傷寒陰痙,閉目合面,手足厥逆,筋脈拘急,汗出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9克,以水150毫升,人生姜4片,煎至90毫升,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摘錄】《類證活人書》卷十七
【別名】防子防風湯
【處方】白術(shù)1兩,白茯苓3分,柴胡1兩半(去苗),五味子1兩,干姜3分(炮裂,切),甘草3分(炙微赤,切),附子3分(炮裂,去皮臍),桂心半兩,防風3分(去蘆頭)。
【制法】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傷寒陰痓,閉目合面,手足厥逆,筋脈拘急,汗出不止。
【用法用量】防子防風湯(《醫(yī)統(tǒng)》卷十四)?!兜眯А酚写ㄜ喝?。
【摘錄】《活人書》卷十七
上文介紹了附子防風散的功效與作用有很多,附子防風散可以保護人體,還有自己的適宜人群,所以在食用的是侯一定要注意。
在日常生活中會看到不少人使用中藥方劑治療一些疾病,那么這種做法的療效如何呢?答案毋庸置疑。傳統(tǒng)中醫(yī)中藥已存在幾千年的歷史,足以驗證它的正確性。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一種中藥方劑地榆防風散。
【處方】地榆 防風 地丁香 馬齒莧各30克
【制法】上藥研為細末。
【功能主治】主破傷風,邪在半表半里之間,頭微汗,身無汗者。
【用法用量】每服9克,熱米湯送服。
【摘錄】《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卷中
【別名】地榆防風湯
【處方】地榆、防風、地丁香、馬齒莧各等分。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破傷中風、半在表、半在里、頭微汗、身無汗。
【用法用量】地榆防風湯(《何氏濟生論》卷三)。方中地丁香,《醫(yī)鈔類編》作“紫花地丁”。
【摘錄】《保命集》卷中
看了上文對地榆防風散的介紹,相信我們可以收獲很多。其實對于疾病,大多數(shù)人都是通過吃西藥來緩解,但這種方法治標不治本,其效果也是暫時的,關鍵還是在于擁有健康科學的生活方式。
人這一輩子很可能會有大大小小的疾病纏身,但是這也是沒有辦法阻擋的。當我們?nèi)梭w患病了之后,我們大多數(shù)情況下,必然是要靠藥物治療的,中藥方劑由于可以從根本上治愈且無副作用,受到人們的喜愛。下面來介紹一種:防風天麻散。
【處方】防風 天麻 川芎羌括 香白芷 草烏頭 白附子 荊芥穗 當歸(焙)甘草各15克 滑石60克
【功能主治】行氣散郁,通脈止痛。主風寒濕痹,肢節(jié)疼痛,走注不定;中風偏枯,暴痞不語。
【用法用量】上藥為末。每服1.5~3克,熱酒化蜜少許調(diào)下。至藥力運行,肌膚微麻為度?;驘捗蹫橥?,如彈子大,每服1丸或半丸,熱酒或白湯化下。
【摘錄】《宣明論方》卷三
【別名】防風天麻湯
【處方】防風半兩,川芎半兩,天麻半兩,羌活半兩,香白芷半兩,草烏頭半兩,白附子半兩,荊芥穗半兩,當歸半兩(焙),甘草半兩,滑石2兩。
【制法】上為末。熱酒化蜜少許,調(diào)半錢,加至1錢,覺藥力運行微麻為度?;驘捗蹫橥?,如彈子大。
【功能主治】散郁結(jié),宣通氣血,解昏眩。主風濕麻痹走注,肢節(jié)疼痛,中風偏枯,或暴喑不語,內(nèi)外風熱壅滯昏眩。
【用法用量】防風天麻湯(《醫(yī)學六要》卷五)。本方改為丸劑,名“防風天麻丸”(見《雜病源流犀燭》)?!蹲C治寶鑒》有獨活。
【注意】熱勢太甚及目疾口瘡、咽喉腫痛者,不宜服之。
【摘錄】《宣明論》卷三
【處方】防風、天麻、川芎、白芷、甘草、川烏1個(炮),麻黃(去節(jié))各等分。
【功能主治】祛風鎮(zhèn)驚。主驚風,頭疼;傷寒夾驚。
【用法用量】上為細末。蔥蜜湯調(diào)下,薄荷湯亦可。
【摘錄】《朱氏集驗方》卷十一
上面給我們介紹了防風天麻散到底是由哪幾種中藥材組合而成,怎么樣?現(xiàn)在了解了嗎?其實中藥方劑還有很多沒有在臨床上得到應用,但我相信隨著科技醫(yī)療的發(fā)展,它一定會實現(xiàn)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