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氣阿魏圓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靜能養(yǎng)生,靜能開悟,靜能生慧,靜能明道。心靜則清,心清則明,心明則靈,心靈則聰慧清醒。”那些健康而長壽的人,他們在養(yǎng)生方面都有自己的心得。養(yǎng)生和養(yǎng)性必不可分,它帶給我們的是健康。養(yǎng)生達人是如何進行中醫(yī)養(yǎng)生的呢?下面是由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撞氣阿魏圓的功效與作用”,歡迎閱讀,希望您能閱讀并收藏。
我們都知道撞氣阿魏圓是一種中藥方劑,但大家是否知道服用撞氣阿魏圓其實也是有很多講究的,如果服用方法不對的話,是不能讓這種方劑發(fā)揮出最大的功效的,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
【處方】茴香(炒)、青皮(去白)、甘草(炒)、蓬莪術(shù)(炮)、川芎、陳皮(去白),各一兩。白芷半兩,丁香皮(炮)一兩,縮砂仁、肉桂(去皮),各半兩。生姜(切作片子.用鹽半兩,淹一宿.炒黑色)四兩,胡椒、阿魏(醋浸一宿.以面同為糊),各二錢半。
【炮制】上搗為末,用阿魏糊和圓,如雞頭大,每藥圓一斤,用朱砂七錢為衣。
【功能主治】治五種噎疾,九般心痛,倂癖氣塊,冷氣攻刺,及脾胃停寒,胸滿膨脹,腹痛腸鳴,嘔吐酸水,丈夫小腸氣,婦人血氣、血刺等疾。
【用法用量】丈夫氣痛,炒姜鹽湯下一粒至二粒;婦人血氣,醋湯下。常服一粒,爛嚼,茶、酒任下。
【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怎么樣?看完了上文對于撞氣阿魏圓的簡單介紹后是不是感嘆中醫(yī)的神奇?我們老祖宗留給我們的文化源遠流長,所以我們一定要傳承下去。
相關(guān)閱讀
阿魏撞氣丸是一種中藥方劑,看起來并不怎么好看,但是阿魏撞氣丸卻有很多的功效,下面就來看看吧。
【處方】小茴1兩,青皮1兩,甘草1兩,陳皮1兩,莪術(shù)1兩,川芎1兩,生姜4兩(用鹽5錢,淹1宿),胡椒5錢,白芷5錢,肉桂5錢,砂仁5錢,丁香皮(炒)5錢。
【制法】上為末,用阿魏一錢半,和面糊為丸,如芡實大,每藥一斤,用朱砂七錢為衣。
【功能主治】五種噎疾,九種心痛,痃癖氣塊,冷氣攻刺,腹痛腸鳴,嘔吐酸水,男子疝氣,女人血氣。
【用法用量】每服3-5丸,男子氣痛,炒姜鹽湯送下;婦人血氣痛,醋湯送下。
【摘錄】《醫(yī)學入門》卷七
以上就是本文對于阿魏撞氣丸這種中藥方劑的一些介紹,現(xiàn)在人們對養(yǎng)生都已經(jīng)重視起來,特別是各大電視上都會報道一些有關(guān)養(yǎng)生的方法,從飲食方面到運動方面等。大家也可以多學習一些這樣的方法,對自己的身體進行好的調(diào)養(yǎng)。
對于積氣圓,有的人或許還不太熟悉,其實積氣圓是一種中藥方劑,對很多的疾病都有很好的治療效果。關(guān)于積氣圓的功效與作用將會在下文中給您介紹。
【處方】巴豆(一百個.去皮.心.膜.出油取霜)三錢,桃仁(去皮.尖.麩炒.別研)一兩半,附子(炮.去皮.臍)四兩,米醋(五升.以大黃同用慢火熬成膏大黃.面裹.煨.去面.為末)、干漆(炒焦)、木香、鱉甲(醋炙黃),各一兩。三棱(煨.乘熱搗碎)、肉桂(去粗皮),各二兩。朱砂(研飛)、麝香(別研),各二錢半。
【炮制】上為細末,入研藥勻,以醋膏為圓,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陰陽不和,臟腑虛弱,寒冷之氣留滯于內(nèi),使氣積不散,胸脅支滿,食即氣噎,心腹膨脹,氣刺氣急(一本作氣急刺痛),宿食不化,心腹引痛,噎氣吞酸,停飲浸漬,惡心嘔逆,癖塊疼痛,臟腑不調(diào),飲食不進,往來寒熱,漸覺羸瘦,以致著床,面黃肌熱,精神困頓。
【用法用量】每服二圓,炒生姜湯溫下,或木香湯亦得,食后,臨臥服。更看虛實,加減服之。
【注意】忌生冷、硬物。
【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通過本篇文章對積氣圓的相關(guān)介紹,我們可以詳細的了解到積氣圓對疾病癥狀的緩解。如果患者服用此類藥物效果不明顯,可以及時的接受治療并咨詢醫(yī)師的建議。在日常堅持鍛煉也是能夠緩解疾病的癥狀的。
驚氣圓作為一種中藥方劑,不僅對疾病的治療效果令人非常滿意,而且 應(yīng)用范圍也非常廣泛。對于驚氣圓這種比較受歡迎的方劑,我們更應(yīng)該要了解它的吃法,這樣我們就可以在生活更好的運用它了。
【處方】紫蘇子(炒)一兩,橘紅、南木香、附子(生.去皮.臍)、麻黃(去根.節(jié))、花蛇(酒浸.炙.去皮.骨)、白僵蠶(微炒)、南星(洗浸.薄切.姜汁浸一宿)、天麻(去苗),各半兩。朱砂(研)一分半(為衣),干蝎(去尾針.微炒)一分。
【炮制】上為末,入研腦、麝少許,同研極停,煉蜜杵,圓如龍眼大。
【功能主治】治驚憂積氣,心受風邪,發(fā)作牙關(guān)緊急,涎潮昏塞,醒則精神若癡,大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一粒,用金銀薄荷湯化下,溫酒亦得。
【備注】此方,戊申年軍中一人犯法,衣將受刃,得釋,神失如癡,與一粒服訖而寐,及覺,疾已失。江東提轄張載陽妻避寇,失心數(shù)年,受此方,不終劑而愈。又,巡檢黃彥妻狂厥逾年,授此方去附子加鐵粉,不終劑而愈。鐵粉,化痰、鎮(zhèn)心、抑肝邪,若多恚怒,肝邪大盛,鐵粉能制伏之。(素問)言:「陽厥狂怒,治以鐵粉」,金克木之意也。
【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上文就是對驚氣圓的相關(guān)知識的簡單介紹,生活中也許我們不常吃到這些,但是多掌握一些藥材的藥理作用,總會對生活有所幫助的。
環(huán)境的惡劣變化讓我們的身體來不及調(diào)整,所以導致了越來越多的 疾病的產(chǎn)生。要想能夠成功抵御疾病的侵襲,我們就應(yīng)該在平時調(diào)理身體,讓身體做好準備。中藥方劑在此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今天我們就來為大家介紹木香分氣圓這種方劑。
【處方】木香、甘松(洗去泥),各一兩。甘草(炙)六兩,香附子十六兩,蓬莪參(煨)八兩。
【炮制】上為細末,水糊為圓。
【功能主治】治一切氣逆,心胸滿悶,腹脅虛脹,飲食不消,干嘔吐逆,胸膈痞滿,上氣咳嗽冷痰,氣不升降,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二十粒,煎生姜橘皮湯下,不計時。
【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處方】木香、丁香皮、香附子(炒.去毛)、蓬莪茂(煨)、縮砂仁、甘草,各四兩;藿香葉、川姜黃、檀香、甘松(洗),各一兩。
【炮制】上十味曬干,不見火,搗,羅為細末,稀糊為圓,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一切氣逆,心胸滿悶,腹脅虛脹,飲食不消,干嘔吐逆,胸膈痞滿,上氣咳嗽冷痰,氣不升降,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二十圓至三十圓,生姜橘皮湯吞下,不計時候。
【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上文所說的關(guān)于木香分氣圓的功效和制作方法等大家是不是都了解了呢?我們應(yīng)該根據(jù)自己的飲食習慣來進行調(diào)節(jié)養(yǎng)生,這樣才可以對身體起到很好的養(yǎng)生效果。
阿魏的簡介
阿魏,中藥名,別名:熏渠、魏去疾、哈昔泥、五彩魏、臭阿魏。為傘形科植物新疆阿魏Ferula sinkiangensisK. M. Shen或阜康阿魏Ferula fukanensis K.M.Shen的樹脂。春末夏初盛花期至初果期均可采收,但以盛花期采收為佳。分次由莖上部往下斜割,收集滲出的乳狀樹脂,陰干。
阿魏的功效與作用
1、富含物質(zhì)
為傘形科植物阿魏、新疆阿魏、乞康阿魏等分泌的樹脂。含揮發(fā)油、樹脂、樹膠、傘花內(nèi)酯、阿魏酸。
2、功效作用
2.1、味辛;平;無毒。 內(nèi)服:入丸、散,1-1.5g。外用:適量,熬制藥膏或研末入膏藥內(nèi)敷貼。
2.2、《唐本草》:味辛,平,無毒。
2.3、《海藥本草》:味辛,溫。
2.4、《日華子本草》:熱。
2.5、《本草正》:味苦辛,性熱,有毒。
3、臨床應(yīng)用
3.1、治一切痞塊癥瘕,食次血氣成積者:阿魏五錢,白芥子四兩,白術(shù)三兩,三棱、莪術(shù)各二兩。后四味俱炒燥,研為細末,以阿魏熱酒溶化,和入為丸,黍米大。每早晚各服二錢,白湯下。婦人病此,本方加當歸、川芎、干漆,俱酒炒各-兩。(《何日中手集》) 。
3.2、治痞:阿魏、乳香、沒藥、芒硝各二兩,俱研細,聽用。外用大黃二兩,白芥子三兩,木鱉子二十一個(去殼),穿山甲、肉桂、川獨活各一兩五錢,亂發(fā)二兩;用香油四十兩,煎黑去渣,待油冷凝,入鍋內(nèi),乘油冷時加水飛凈細炒燥黃丹二十兩,將油煎滾,用鐵箸不住手攪,以黃丹黑熟,軟硬得所,提起,將凝,加入阿魏、乳、沒、硝四味細末在內(nèi)攪勻,即成膏矣。凡貼膏藥時,先用芒硝研細,隨患處鋪半指厚,以紙蓋定,用熱熨良久,如硝耗,再加熨之,二時許,方貼膏藥。(《何日中手集》) 。
3.3、治小兒食積,腹如蜘蛛狀,肚痛,小便白濁:阿魏(醋浸一宿,研如泥)半兩,黃連(炒)半兩,花堿(研如粉)三錢,山查肉一兩,連翹一兩半,半夏(皂角浸一宿)一兩。上為末,炒神曲糊丸,如蘿卜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米飲下。(《醫(yī)學綱目》阿魏丸) 。
3.4、治氣積,肉積,心腹膨滿,結(jié)塊疼痛,或引脅肋疼痛,或痛連背膂,不思飲食:木香(不見火)、檳榔各半兩,胡椒、阿魏(用醋化開)各二錢半。上為細末,用阿魏膏子,并粟米飯,杵和為丸,如桐子大。每服四十丸,不拘時候,生姜皮湯下。(《濟生方》阿魏丸) 。
3.5、治瘧疾:胭脂、阿魏各一大豆許,同研。以大蒜肉研和為膏,用大核桃一枚,劈開去仁,取一片以藥膏子填在核內(nèi)。瘧發(fā)時,用藥核桃覆在手虎口上,男左女右,令藥著肉,以緋帛系定,經(jīng)宿乃去。(《圣濟總錄》扼虎膏)。
阿魏的市場信息
1、阿魏的價格
阿魏的價格大約10元/50克。
2、阿魏的選購方法
阿魏呈不規(guī)則的塊狀和脂膏狀。顏色深淺不一,表面蠟黃色至棕黃色。塊狀者體輕,質(zhì)地似蠟,斷面稍有孔隙;新鮮切面顏色較淺,放置后色漸深。脂膏狀者黏稠,灰白色。具強烈而持久的蒜樣特異臭氣,味辛辣,嚼之有灼燒感。
3、阿魏的保存方法
可擱置在陰涼通風處,置干燥處。
隨著大眾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也更重視養(yǎng)生。很多人都知道中藥香阿魏對身體有好處,能夠治療很多很多疾病。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
【別名】類阿魏
【來源】藥材基源:為傘形科植物多傘阿魏的樹脂。
【原形態(tài)】多年生一次結(jié)果的草本,高1-1.5m。根紡錘形,粗大,頂端殘留枯萎葉鞘纖維。莖單一,稀2-4,粗壯,被疏柔毛,從近基部向上分枝成圓錐狀?;~葉柄擴展成鞘;葉片輪廓為廣卵形,三出四回羽狀全裂,末回裂片卵形,長約10mm,再深裂為全緣或具齒的小裂片;莖生葉向上簡化,上部僅有卵狀披針形葉鞘。復(fù)傘形花序頂生或側(cè)生,直徑約2cm,無總苞片;傘輻通常4,近等長;側(cè)生枝上的花序為單傘形花序,3-8輪生,因多處輪生,形如串珠狀;小傘形花序有花10,小總苞片鱗片狀,脫落;萼齒小;花瓣黃色,卵形,先端內(nèi)彎;花柱基扁圓錐形,花柱延長,柱頭增粗為頭狀。分生果橢圓形,長3-7mm,寬1.5-3mm,背棱絲狀,側(cè)棱狹翅狀;每棱槽內(nèi)有油管1,合生面油管2?;ㄆ?月,果期6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沙丘、沙地和礫石質(zhì)的蒿屬植物荒漠中。
【化學成份】根的親脂性成分中含愈創(chuàng)薁醇(guaiol),β-谷甾醇(β-sitcoterol),β-二羥基苯甲酸(β-resorcylic acid)和甲氧基間二羥基苯甲酸(methoxyresocylic acid)。
【性味】味辛;性溫
【功能主治】健胃消積;散寒止痛。主食積;消化不良;脘脅冷痛;風濕關(guān)節(jié)痛
【用法用量】內(nèi)服:研末,1-2g。外用:適量,熬制藥膏或研末入膏藥內(nèi)敷貼。
【摘錄】《中華本草》
香阿魏不僅有多種功效,而且它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多種食用方法,因而得到很多人的喜愛。
阿偉是一種生長在戈壁灘和荒漠的一種植物,在中國新疆能夠找到他們的身影。若要做藥用,是一種呈膏狀的棕黃色物質(zhì),具有強烈的臭味,食之有辛辣味。看起來這種物質(zhì)是一種常人不太喜歡的東西。那為什么有人還是會食用呢?這種中藥阿魏的功效和作用又是什么呢?我們來了解一下這種物質(zhì)的。
本品為不規(guī)則的塊狀和脂膏狀。顏色深淺不一,表面蠟黃色至棕黃色。塊狀者體輕、質(zhì)地似蠟,斷面稍有孔隙;新鮮切面顏色較淺,放置后色漸深。脂膏狀者黏稠,灰白色。具強烈而持久的蒜樣特異臭氣,味辛辣,嚼之有灼燒感。
阿魏的功效和作用
1、阿魏是一種味道辛辣的植物,它性質(zhì)溫和,具有理氣消腫的作用,對人類出現(xiàn)的氣血不合以及全身浮腫有明顯的功效。
2、阿魏還是一種殺蟲功效出色的特色藥材,可以殺死人體中多種寄生蟲,對自然界中的一些常見害蟲杏忻饗韻滅作用,因此在生活中人們常常用它來治療瘧疾。
3、阿魏還有促進消化和治療腸炎的功效,阿魏這種中藥中有大量的消炎成分,可以殺死人體中多種病菌,對金色璉球菌和痢疾桿菌的作用最為明顯,人們食用以后可以減少積食和拉肚子等癥狀的出現(xiàn)。
阿魏是怎樣收取的
阿魏這種中藥并不是植物的葉子或者根部,而是取自阿魏體內(nèi)的液體。這種植物與橡膠有很大的相似之處,在它開花以前,人們用刀把它的莖部割開,就會有白色的液體流出, 這時把它的葉子蓋在上面,過十多天以后,成塊的阿魏就會出現(xiàn),人們把這些成塊的阿魏收取經(jīng)過加工,就是我們看到的中藥阿魏了。
阿魏自古以來就是普遍適用的特效釣魚捕魚喂食,特別是鯽魚、胡子鯰、黑魚、青魚、鯉魚等非常喜好。
我國漁業(yè)資源豐富,釣魚捕魚的歷史悠久,釣魚捕魚的經(jīng)驗也是相當豐富。千百年來,漁民都想法設(shè)法去打聽或者購買阿魏,為什么呢?因為根據(jù),使用的經(jīng)驗,用阿魏釣魚捕魚可以提高上魚或者捕魚的速度、數(shù)量,效果獨特。
其原理就是:民間常常利用阿魏的奇臭和消積(促饑餓、開胃作用獨特)的神奇特點來釣魚捕魚,因為這樣才能更快的誘魚、聚魚、留魚、引導魚開口、魚的進食量也大增(魚吃了餓得快,提早魚的再次搶食時間)。所以,釣魚捕魚效果尤其明顯,魚獲甚豐。
阿魏[圖]的營養(yǎng)價值豐富,藥用價值也很高,下面我們就來詳細介紹下中藥阿魏[圖]的功效與作用。
【英文名】RESINA FERULAE
【別名】臭阿魏、細葉阿魏
【來源】本品為傘形科植物 新疆阿魏 Ferula sinkiangensis K. M. Shen 或 阜康阿魏 Ferula fukanensis K. M. Shen 的 樹脂 。春末夏初盛花期至初果期,分次由莖上部往下斜割,收集滲出的乳狀樹脂,陰干。
【性狀】本品為不規(guī)則的塊狀和脂膏狀。顏色深淺不一,表面蠟黃色至棕黃色。塊狀者體輕、質(zhì)地似蠟,斷面稍有孔隙;新鮮切面顏色較淺,放置后色漸深。脂膏狀者黏稠,灰白色。具強烈而持久的蒜樣特異臭氣,味辛辣,嚼之有灼燒感。
【鑒別】(1) 取本品少量,加硫酸數(shù)滴使溶解,顯黃棕色至紅棕色,再滴加氨試液使呈堿性,置紫外光燈(365nm) 下觀察,顯亮天藍色熒光。
【含量測定】取本品 5~10g ,照揮發(fā)油測定法(附錄Ⅹ D)測定。
【性味】苦、辛,溫。
【歸經(jīng)】歸脾、胃經(jīng)。
【功能主治】消積,散痞,殺蟲。用于肉食積滯,瘀血癥瘕,腹中痞塊,蟲積腹痛。
【用法用量】1~1.5g,多入丸散和外用膏藥。
【注意】孕婦禁用。
【貯藏】密閉,置陰涼干燥處。
【摘錄】《中國藥典》
【出處】《唐本草》
上面對阿魏[圖]進行了詳細的剖析,大家了解了阿魏[圖]的各種功效,一定要牢記這些療效哦,這樣就可以遇到這些問題的時候用阿魏[圖]的神奇功效還他們一份健康和快樂。
生病會給我們身體帶來巨大的危害,嚴重的可導致身體功能紊亂等問題,中藥方劑在一些疾病上有著非常好的效果,今天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阿魏丸。
【處方】木香(不見火)檳榔各15克 胡椒 阿魏(用醋化開,旋入)各7.5克
【制法】上為細末,用阿魏膏子并粟米飯,杵和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氣積、肉積,心腹臌滿,結(jié)塊疼痛?;蛞{肋疼痛,或痛連背膂,不思飲食者。
【用法用量】每服40丸,不拘時候,用生姜、橘皮湯送下。
【摘錄】《重訂嚴氏濟生方》
【處方】連翹30克 山楂60克 黃連36克 阿魏助克(醋煮作糊)
【制法】上藥為末,醋煮阿魏糊作丸。
【功能主治】肉積。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用白湯送下。脾虛者,須以補脾藥佐之,切不可獨用。
【摘錄】《丹溪心法》卷三
【處方】山楂 南星(皂角水浸)半夏(皂角水浸)麥芽(炒)神曲(炒)黃連各30克 連翹 阿魏(醋浸)栝樓 貝母各15克 風化消 石堿 蘿卜子(蒸)胡黃連7.5克
【制法】上藥為末,姜汁浸,蒸餅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諸般積聚、癥瘕、痞塊。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腹時用生姜湯送下。
【摘錄】《丹溪心法》卷三
【處方】阿魏(沸湯泡)2錢半,雄黃(研末)2錢半,辰砂(研末)1錢半。
【制法】面糊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瘧母。
【摘錄】《陳氏幼科秘訣》
【處方】黃雄雞硬肝內(nèi)黃皮3具,五靈脂3錢,水仙子3錢,乳香3錢,沒藥3錢,阿魏3錢,急性子3錢,全蝎5錢。
【制法】上為末,醋打大麥芽末為丸,如粟米大。
【功能主治】痞。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好酒送下。外以黃丹、樸消、大蒜共搗爛,夾紙貼患處。一飯時即去,不然皮起泡爛。
【摘錄】《痘疹傳心錄》卷十七
【處方】鱉甲(醋炙)5錢,三棱(醋浸,炒)1兩,莪術(shù)(醋浸,炒)1兩,香附子(米泔浸)1兩,陳皮5錢,真阿魏5錢。
【制法】上為末,醋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久瘧,腹中痞塊。
【用法用量】每服30丸,淡姜湯送下。
【摘錄】《壽世保元》卷三
【處方】阿魏3分,木香1兩,檳榔1兩,肉豆蔻半兩(去殼),青橘皮3分(湯浸去白瓤,焙),當歸1兩(銼,微炒),訶黎勒1兩(煨,用皮),桃仁3兩(湯浸去皮尖雙仁,研令如膏),丁香半兩,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桂心半兩,白術(shù)3分。
【制法】上為末,用童便煎阿魏、桃仁成膏。入前藥末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婦人臟氣久虛,腹脹不能食。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以溫生姜酒送下,不拘時候。
【摘錄】《圣惠》卷七十一
【處方】砒霜1分,朱砂1分,阿魏1分,麝香1分。
【制法】上為細末,面糊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寒瘧。
【用法用量】每服1丸,未發(fā)前以冷醋湯送下。
【注意】忌食熱物。
【摘錄】方出《圣惠》卷五十二,名見《普濟方》卷一九八
【處方】阿魏1兩半(面裹煨,令面熟為度),當歸半兩(銼,微炒),桂心3兩,青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白術(shù)半兩,木香半兩,芎?半兩,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蓬莪荗1兩,延胡3分,吳茱萸半兩(湯浸7遍,焙干微炒)。
【制法】上為末,醋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丈夫元氣,婦人血氣,一切心腹脹滿,臍脅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以醋湯送下。
【摘錄】《圣惠》卷九十八
【處方】阿魏1兩半,當歸1兩半(切,醋炒),官桂半兩,陳皮半兩(去白,細切,醋炒),白及3分,吳白芷半兩,蓬術(shù)1兩,延胡索半兩(銼碎,醋炒),木香3分,吳茱萸半兩(醋炒),川芎半兩(醋炒),附子半兩(炮,去皮臍),干姜1兩(炮),肉豆蔻3分(研細末),朱砂3分(研細末)。
【制法】上除阿魏、朱砂外,同為細末,以頭醋半升,浸阿魏經(jīng)宿,同生絹袋取汁,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以朱砂為衣。
【功能主治】男婦一切氣攻刺疼痛,呼吸不得,大腸滑泄。
【用法用量】每服5丸,溫酒送下;橘皮湯亦可;婦人,醋湯送下。
【摘錄】《博濟》卷二
【處方】阿魏半分,麝香半分,雄黃半分,丹砂(4味并研)半分,鼠骨1分,牛骨1分,虎骨1分,兔骨1分,龍骨1分,蛇骨1分,馬骨1分,羊骨1分,猴骨1分,雞骨1分,犬骨1分,豬骨(十二味并酒炙,同為末)1分。
【制法】上為末,以阿魏水煮糊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勞瘧久瘧,連延不愈。
【用法用量】每服15丸,空心溫酒送下。
【摘錄】《圣濟總錄》卷三十五
【別名】金七、七號晉象方
【處方】玄胡索1兩,蘇木1兩,五靈脂1兩,天仙子1兩,蓬術(shù)7錢,廣皮7錢,枳實7錢,三棱7錢,厚樸7錢,檳榔7錢,姜黃7錢,烏藥5錢,降香3錢,沉香3錢,阿魏2錢,香附4錢,卜子1兩。
【制法】水泛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食積壅阻痧毒,氣滯血凝,疼痛難忍,頭面黑色,手足俱腫,胸腹脹悶。
【用法用量】金七(《痧癥全書》卷下)、七號晉象方(《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一)。
【摘錄】《痧脹玉衡》卷下
【處方】阿魏1分,青橘皮(湯浸去白,焙)1分,酸石榴皮半兩,五味子半兩,陳曲(炒)1兩。
【制法】上先搗后四味為細末,與阿魏同研令勻,用糯米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霍亂,不吐不利,氣脹滿悶欲絕者。
【用法用量】每服20丸,溫熟水送下。如腳轉(zhuǎn)筋絕甚者,研開,溫熟水調(diào)下。
【摘錄】《圣濟總錄》卷三十八
【處方】木香(不見火)半兩,檳榔半兩,胡椒2錢半,阿魏(用醋化開,旋入)2錢半。
【制法】上為細末,用阿魏膏子并粟米飯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氣積、肉積,心腹膨滿,結(jié)塊疼痛,或引脅疼痛,或痛連背脊,不思飲食。
【用法用量】每服40丸,用生姜、橘皮湯送下,不拘時候。
【摘錄】《醫(yī)方類聚》卷一一一引《濟生續(xù)方》
【處方】高良姜(東壁土炒)8兩,黑牽牛8兩,蓬術(shù)4兩,赤豆4兩,砂仁4兩,三棱1兩,青皮1兩,陳皮1兩,干姜1兩,草豆蔻1兩,檳榔1兩,肉桂1兩,真阿魏5錢。
【制法】醋調(diào)神曲糊為丸。
【功能主治】男婦腸胃內(nèi)外或食積、血積成塊、蟲積久聚,經(jīng)絡(luò)肌理之間,寒痰濕氣留滯不通,久則成痞塊,癥瘕。
【用法用量】每服1錢,午前、午后姜湯吞服。
【摘錄】《活人方》卷四
【處方】阿魏(研)、砒霜(研)、丹砂(研)各皂子大,畫鐘馗紙(燒灰)2錢。
【制法】上為細末,用寒食面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鬼瘧。
【用法用量】每服1丸,發(fā)時冷水送下。宜用正月十五、五月五日合。
【摘錄】《圣濟總錄》卷三十五
【處方】茴香1兩,青皮(去白)1兩,甘草(炙)1兩,橘紅1兩,蓬術(shù)1兩,胡椒5錢,白芷5錢,肉桂5錢,縮砂仁5錢,丁香皮5錢,川芎1兩,生姜4兩(切片,用鹽半兩腌1宿,曬干,焙),阿魏2錢5分(用好醋浸爛,研入糊中)。
【制法】上為末,用面糊和阿魏為丸,如梧桐子大,每藥一斤,用朱砂七錢為衣。
【功能主治】心腹疼痛,痃癖,男疝,女血氣。
【用法用量】每服40丸。男氣疼,用姜鹽湯;女氣疼,用醋湯,食遠送下。
【摘錄】《杏苑》卷六
【處方】血竭3錢,硇砂3錢,丁香2錢,蓬術(shù)半兩,荊三棱半兩,沒藥半兩,芫青(炒)2錢,紅娘子2錢,虻蟲2錢,水蛭(炒)2錢,阿魏半兩,干漆4錢(炒令煙盡),地膽半兩,斑蝥2錢(炒,去翅),海馬1對(炒),甘遂半兩,人參半兩,當歸1兩,豬脊半兩,麝香少許,穿山甲3錢(蛤粉炒)。
【制法】上為細末,醋糊為丸。
【功能主治】婦人干血,氣血癥塊。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醋湯送下。
【摘錄】《普濟方》卷三二四
【處方】白術(shù)5兩(用酥油炒3兩,土炒2兩),蒼術(shù)3兩(米泔水浸2日,去皮,再用芝麻2兩,同浸,磨下,取粉曬干),半夏(姜制)1兩,白茯苓(去皮)1兩,陳皮1兩,黃連(酒炒)2兩,山楂(去核)1兩,麥芽(炒)1兩,枳實(面炒)2兩,蘿卜子(炒)2兩,當歸2兩,紅花1兩,楮實子(炒)2兩,牛黃1錢,水紅花子(炒)3兩,小桃紅子(炒)3兩,蘆薈1兩,阿魏1兩,酥油2兩,人中白(火煅)5錢,黃蠟3兩(二味同化入藥末內(nèi)),桃仁(去皮)1兩,海帶2兩,紫菜3兩,干堿(炒)2兩,三棱(煨)1兩,莪術(shù)(煨)1兩,胡黃連1兩,沉香1兩。
【制法】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小兒癖疾。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水紅花子煎湯送下;白湯、黃酒亦可。
【摘錄】《古今醫(yī)鑒》卷十三引鮑思齋方
【處方】阿魏(酒浸化,施入)半兩,官桂(不見火)半兩,蓬術(shù)(炮)半兩,麥糵(炒)半兩,神曲(炒)半兩,青皮(去白)半兩,蘿卜子(炒)半兩,白術(shù)半兩,干姜(炮)半兩,百草霜3錢,巴豆(去殼油)3-7個。
【制法】上為細末,和勻,用薄糊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脾胃怯弱,食肉食面,或食生果,停滯中焦,不能克化,致腹脹疼痛,嘔惡不食,或痢或秘。
【用法用量】每服20丸,姜湯送下,不拘時候;面?zhèn)妹鏈拖?;生果傷,用麝香湯送下?/p>
【摘錄】《濟生》卷四
【處方】阿魏1分(面裹煨,面熟為度),桃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木香半兩,干蝎半兩(微炒),硇砂1分,自然銅1分(細研),白礬半兩(燒灰)。
【制法】上為末,醋煮面糊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腎臟積冷氣攻心腹,疼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以熱生姜酒送下,不拘時候。
【摘錄】《圣惠》卷七
【處方】阿魏半兩(面裹煨,面熟為度,別研),桃仁1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別研),桂心3兩,青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干蝎3分(微炒),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木香3分,檳榔3分,自然銅半兩(細研)。
【制法】上為末,以童便2升,入桃仁、阿魏于銀鍋子內(nèi),慢火煎令稠,入諸藥末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腎臟冷氣卒攻臍腹,疼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以熱酒送下,不拘時候。
【摘錄】《圣惠》卷七
【處方】阿魏1兩(面裹煨,面熟為度),當歸1兩(銼,微炒),桂心1兩,芎?1兩,青橘皮1兩(湯浸去白瓤,焙),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白術(shù)1兩,吳茱萸3分(湯浸7遍,焙干,微炒),朱砂1兩(細研,水飛過),干姜3分(炮裂,銼),木香3分,延胡索1兩,肉豆蔻1兩(去殼),蓬莪荗、檳榔1兩。
【制法】上為末,先以醋1升,煎阿魏成膏和藥末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婦人血氣攻心疼痛,及一切積冷氣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以熱酒嚼下。
【摘錄】《圣惠》卷七十一
【處方】阿魏(研)半兩,蝎梢(炒,搗)1分,麝香(研)1分,丹砂(研)半分,桃仁49枚(去皮尖雙仁,生研)。
【制法】上為末,酒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通和五臟。主脾胃虛寒,宿食不消,腹脹腸鳴。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不嚼,溫酒送下,早晨、日午、臨臥各1服。
【摘錄】《圣濟總錄》卷四十四
【處方】阿魏(醋浸1宿,研如泥)半兩,黃連(炒)半兩,花堿(研如粉)3錢,山楂肉1兩,連翹1兩半,半夏(皂角水浸1宿)1兩。
【制法】上為末,炒神曲糊為丸,如卜子大。
【功能主治】小兒食積,腹如蜘蛛狀,肚痛,小便白濁。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米飲送下。
【摘錄】《醫(yī)學綱目》卷三十八引丹溪方
【處方】阿魏1分,臭黃1分,砒黃1分,雄黃1分。
【制法】上為細散,以端午日粽子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牙疼。
【用法用量】如牙疼在右邊,即納左邊鼻中,以紙捻子塞之,合口閉氣,良久即定。如患蛀牙,納1丸,有涎即吐去。
【摘錄】《圣惠》卷三十四
【處方】山楂2兩,蘿卜子2兩,神曲2兩,麥芽2兩,陳皮2兩,青皮2兩,香附2兩,阿魏1兩(醋煮軟,另研)。
【制法】上為末,炊餅為丸。
【功能主治】肉積。
【用法用量】口服。
【注意】脾虛者勿服。
【摘錄】《丹溪心法》卷三
【處方】阿魏1分(面裹煨,面熟為度),蛜(蟲祁)1分(微炒),木香1分,肉豆蔻1分(去殼),桃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別研),硇砂半分。
【制法】上為末,入桃仁,以醋煮面糊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腎臟冷氣卒攻臍腹,疼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每服15丸,煎茴香酒送下,不拘時候。
【摘錄】《圣惠》卷七
【處方】阿魏(細研)1兩,當歸(切,炒)1兩,蕪荑仁(炒)1兩,雌黃(研)半兩,豬牙皂莢(去皮子,酥炙)半兩,麝香(研)3分,蓬莪術(shù)(煨,銼)3分,柴胡(去苗)2兩,白檳榔(銼)2兩。
【制法】上為末,和勻再羅,用羊肉半斤,去皮爛煮,細切,研如膏,入諸藥末,和搗三千杵,如硬,即添肉汁,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傳尸骨蒸,女人血氣,月候經(jīng)年不通,痰嗽黃瘦,四肢羸弱,盜汗骨蒸,或時憎寒,飲食減少。
【用法用量】每服50丸,五更溫酒送下。仍飲令醉,以青絹被蓋之,睡覺汗出通身,必有細蟲在被間,日光內(nèi)看,急須燒之,或瀉下惡物并蟲等是效。
【摘錄】《圣濟總錄》卷九十三
【處方】阿魏(面裹煨熟,細研)1分,丁香1分,木香1分,茴香子(微炒)1分,白芷1分,陳橘皮(湯洗去白,焙)1分,檳榔(銼)1分,香附子(炒)1分,甘草(炙,銼)半兩,生姜(去皮,薄切,曬干)半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櫻桃大。
【功能主治】大能下氣。主妊娠腹?jié)M,喘逆脹悶,心腹虛脹。
【用法用量】每服1丸,爛嚼,煎蘿卜湯送下;溫酒或鹽湯、生姜湯下亦得。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五五
【處方】阿魏半兩(細研,用白面1兩,拌溲作餅子,爆令黃焦),木香1兩,補骨脂2兩(微炒),青橘皮1兩(湯浸去白瓤,焙),干姜2兩(炮裂,銼),附子2兩(炮裂,去皮臍),茴香子2兩(微炒),檳榔2兩,肉桂2兩(去皺皮),吳茱萸2兩(湯浸7遍,焙干,微炒)。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順氣思食,兼暖脾腎。主虛勞,心腹或臍下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15丸,食前以溫酒送下;生姜湯下亦得。
【摘錄】《圣惠》卷二十八
【處方】阿魏(別研)1分,桂(去粗皮,為末)半兩,木香(為末)半兩,安息香1分(酒浸,別研),獨頭蒜2顆(煨熟,去皮,研爛)。
【制法】上為極細末,溫酒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丈夫,婦人久患白滯痢,如魚腦。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陳米飲送下,日午再服。
【摘錄】《圣濟總錄》卷七十五
【處方】阿魏2錢半,青皮1兩,莪術(shù)1兩,茴香1兩,胡椒1兩,丁香5錢,白芷5錢,砂仁5錢,肉桂5錢,川芎5錢。
【制法】醋阿魏打糊為丸,朱砂為衣。
【功能主治】積聚癥瘕。
【用法用量】淡鹽姜湯送下。
【摘錄】《李氏醫(yī)鑒》卷五
【處方】阿魏5錢,雷丸1兩,天竺黃7錢5分,蘆薈7錢5分,胡連1兩,麝香1錢,牙皂1兩,乳香3錢(去油),沒藥3錢(去油),硼砂3錢,朱砂3錢,硇砂1錢5分,大黃1兩(酒蒸,曬干)。
【制法】上為末,生鵝血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癖積血瘕。
【用法用量】每服1錢,空心韭菜煎酒送下。外貼痞積血痛膏。
【摘錄】《虺后方》
【處方】阿魏1兩(醋煮),黃連6錢,山楂肉1兩半(1方加半夏以皂角同煮透,曬干1兩、石堿3錢)。
【制法】上為末,醋煮神曲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肉積。
【用法用量】每服50-60丸,用白術(shù)3錢,陳皮、茯苓各1錢,(口父)咀,煎湯送下。脾胃虛者,須用補脾胃藥作湯使,切不可單服。
【摘錄】《醫(yī)方類聚》卷一一三引《新效方》
【處方】阿魏(醋化去砂石,面和作餅,炙)半兩,安息香(酒浸,研如粉)半兩,甘草(炙,銼)半兩,木香半兩,檳榔(銼)半兩,豉1合(炒),豬牙皂角14挺(去皮子,冷醋炙),天靈蓋(醋炙)1兩,麝香(研)1兩,人中白(研)1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傳尸尸疰,心神錯亂,狂言驚悸,夢與鬼交,病熱,逐節(jié)氣改變。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用童便浸烏梅3枚、蔥白3莖(切),同煎,五更初送下。
【摘錄】《普濟方》卷二三七
【處方】阿魏1兩,硇砂(用酒1大壺,與阿魏同熬成膏)1兩,苦楝子(炒微黃)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木香3分。
【制法】上為末,入硇砂膏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盲腸氣。
【用法用量】每服10丸,以熱生姜酒送下,不拘時候。
【摘錄】《普濟方》卷二五○
【處方】阿魏(為末)。
【制法】用大蒜半瓣,火炮熟,研爛,和末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兒盤腸吊痛,日夜叫啼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5-6丸,煎艾湯送下,不拘時候。
【摘錄】《衛(wèi)生總微》卷十四
【處方】阿魏(面裹煨,面熟為度)半兩,檳榔半兩,青橘皮(湯浸去白瓤,焙)半兩,胡椒半兩,丁香半兩,蓽茇半兩,白豆蔻(去皮)半兩,桂心半兩,人參(去蘆頭)半兩,附子(炮裂,去皮臍)半兩,干姜(炮裂,銼)半兩,蓬莪荗半兩,訶黎勒(煨,用皮)半兩,麝香1分(細研)。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脾臟久積虛冷氣攻心腹脹痛,胃氣不和,見食即嘔,面色萎黃,四肢無力。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以熱酒送下,不拘時候。
【摘錄】《圣惠》卷五
【處方】三棱(炒)10兩,萊菔子(炒)10兩,莪術(shù)(炙)10兩,枳殼(炒)10兩,檳榔10兩,厚樸(炙)10兩,枳實(炒)10兩,全蝎10兩,青皮(炒)10兩,干蟾(燒)20兩,大黃10兩,山楂20兩,砂仁10兩,雞內(nèi)金(炒)80兩,橘皮10兩,阿魏40兩,香附(炙)10兩,蕪荑40兩。
【制法】上為細末,過羅,用冷開水泛為小丸。
【功能主治】健胃和中,消積化痞。主小兒宿食停滯,積聚痞塊,嘔吐腹脹。
【用法用量】每服5分,溫開水送下,1日2次。周歲內(nèi)兒酌減。
【摘錄】《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處方】臭樗皮1兩,鰻鱺魚1兩,阿魏1兩,芫花1兩。
【制法】上為末,用乳香煎汁為丸,如雞頭子大。
【功能主治】辟蚊蟲及諸蟲。主
【用法用量】燒之。其蟲皆去。
【摘錄】方出《圣惠》卷五十七,名見《普濟方》卷三○六
【處方】阿魏1兩(以醋1碗煎成膏),桂心1兩,干姜1兩(炮裂,銼),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吳茱萸半兩(湯浸7遍,焙干,微炒),當歸1兩(銼,微炒)。
【制法】上為末,用阿魏膏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冷氣攻心腹,久不愈,面色青黃,四肢多冷。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以溫酒送下,不拘時候。
【摘錄】《圣惠》卷四十三
【處方】阿魏1兩,黃連(酒煮)6兩。
【制法】上為末,醋浸阿魏一宿,研如泥,湯浸,蒸餅為丸。
【功能主治】腹脹。
【用法用量】
【摘錄】《醫(yī)學綱目》卷三十八
上文我們介紹了什么是阿魏丸,我們知道阿魏丸是一種中藥方劑,不但可以用來治療疾病而且還有很好的保健功效,所以我們要善于利用阿魏丸來為我們的健康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