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減黑膏湯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善養(yǎng)生者慎起居,節(jié)飲食,導(dǎo)引關(guān)節(jié),吐故納新?!比祟惖陌l(fā)展歷史中,養(yǎng)生觀念不斷更新,養(yǎng)生不應(yīng)只是延年益壽的投機(jī),而應(yīng)從年輕開始。就中醫(yī)養(yǎng)生話題,您是如何看待的呢?請您閱讀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輯為您編輯整理的《加減黑膏湯的功效與作用》,歡迎閱讀,希望您能閱讀并收藏。
加減黑膏湯是一種中藥方劑,看起來并不怎么好看,但是加減黑膏湯卻有很多的功效,下面就來看看吧。
【處方】生地15克 淡豉4.5克 連翹9克 荊芥4.5克 甘草1.5克 蔥白3枚
【功能主治】滋陰解表。治妊娠陰虛,外感溫邪,脈浮數(shù)者。
【用法用量】水煎,去滓溫服。取微汗。
【摘錄】《醫(yī)略六書》卷二十八
【處方】淡豆豉9克 薄荷葉2.4克 連翹殼9克 炙僵蠶9克 鮮生地12克 熟石膏12克 京赤芍6克 凈蟬衣2.4克 鮮石斛12克 生甘草1.8克 象貝母9克 浮萍草9克 鮮竹葉30張 茅根(去心)蘆根(去節(jié))各30克
【功能主治】治疫邪不達(dá),消爍陰液,痧麻布而不透,發(fā)熱無汗,咽喉腫紅燥痛白腐,口渴煩躁,舌紅絳起刺,或舌黑糙無津之重癥。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喉痧癥治概要》
沒有想到吧,加減黑膏湯也是讓人很驚訝,中醫(yī)果然博大精深,希望我們可以繼續(xù)把我們的傳統(tǒng)醫(yī)學(xué)發(fā)揚(yáng)光大,繼承下去。
ys630.cOmyS630.Com相關(guān)推薦
中藥方劑對大家來說都或多或少的聽說過,日常生活中也經(jīng)常能看到它們的身影,這些都是對人體有非常大的益處的,加減黑神散這種方劑也不例外,那么加減黑神散有什么樣神奇的功效和作用呢,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處方】生地 赤芍 桂心 歸梢 蒲黃 鹿角屑 紅花 白芷 樸消 附米 益母草
【功能主治】治妊娠熱病六七日后,臟腑極熱,熏蒸其胎,致胎死腹中,不能自出,產(chǎn)母舌色青黑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古今醫(yī)鑒》卷十二
【處方】歸尾2錢,赤芍2錢,蒲黃1錢,桂心1錢,炮姜1錢,甘草1錢,炒黑豆5錢,川芎2錢。
【功能主治】祛寒行瘀。主產(chǎn)后惡露不下,腹痛嘔吐,四肢微冷,時惡寒而不發(fā)熱,唇淡口和,苔白底淡,脈沉遲無力。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中醫(yī)婦科治療學(xué)》
有關(guān)加減黑神散的功效的問題就講解到這里,希望對您有幫助。雖然加減黑神散的價值非常高,但是我們在食用的時候也要注意用量,一定要謹(jǐn)慎服用。
加減黑逍遙散已經(jīng)被很多人所熟知,但是加減黑逍遙散怎么吃有些人并非知道的很詳細(xì),那么加減黑逍遙散到底該什么情況下吃呢?接下來就為大家一一解答。
【處方】生地150克 柴胡15克(鹽水炒)白芍45克(醋炒)丹皮45克(炒黑)山藥90克(炒)茯苓45克(入乳拌蒸)阿膠90克(蒲灰炒)荊芥灰45克 地榆90克(炒炭)
【制法】上藥為散。
【功能主治】治溺出純血,脈弦數(shù)濡澀者。(尿血)
【用法用量】用童便調(diào)下9克。
【備注】熱郁傷陰,沖任不攝而血不能藏,故滲入膀胱,溺出純血。方中地黃滋陰壯水,生用最能止血;柴胡解熱升清,鹽炒引之達(dá)下,阿膠補(bǔ)陰益血,蒲灰炒珠更能散血定血;白芍?jǐn)筷幰嫜?,釅醋炒黃,引入肝脾斂血;茯苓滲利溺竅,乳拌不耗陰血;山藥補(bǔ)益脾陰,炒黃兼能攝血;丹皮涼血止血;荊芥和血理血;地榆涼血澀血,以止溺血。為散童便調(diào)服,使小便清利,熱從溺泄而沖任完復(fù),血室寧靜,血無不歸,則溺血自愈。
【摘錄】《醫(yī)略六書》卷二十六
加減黑逍遙散是一種可以幫助我們治療疾病的藥物,并且這種藥物沒有多少副作用。只要我們按照醫(yī)生的建議去使用,相信很快就可以幫助我們治好身體上的頑疾的。
中藥方劑是傳統(tǒng)醫(yī)學(xué)的一枚瑰寶,它主要依賴于君、臣、佐、使藥這幾大部分。雖然見效慢,但是因?yàn)閷θ梭w幾乎沒有任何的副作用而備受養(yǎng)生人群的青睞。石膏湯就是一種中藥方劑,你對它了解嗎?
【處方】石膏(研.三分) 白茅根(三分) 扁蓄(三分) 滑石(半兩)
【功能主治】治中風(fēng)頭疼,煩熱口干,小便赤。
【用法用量】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食遠(yuǎn)熱服。
【摘錄】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別名】三黃石膏湯(《傷寒總病論》卷五)
【處方】石膏30克 黃連 黃柏 黃芩各6克 香豉9克(綿裹)梔子9克(擘)麻黃9克(去節(jié))
【功能主治】清熱瀉火,發(fā)汗解表。治傷寒病已八九日,壯熱無汗,身體沉重拘攣,鼻干口渴,煩躁不眠,神志昏憒,或時呼呻,脈滑數(shù)。
【用法用量】上七味,切。以水2升,煮取600毫升,一日分三次服。初服一劑小汗,其后更合一劑,分兩日服。常令微汗出,拘攣煩憒即愈。得數(shù)行利,心開令語,毒折也。
【注意】服藥期間,忌豬肉、冷水。
【備注】本方主治為傷寒表證未解,里熱熾盛,故解表與清里兼顧。方中石膏清熱除煩為君,麻黃、豆豉發(fā)汗解表為臣,黃連、黃柏、黃芩、梔子以瀉三焦之火為佐。配合成方,發(fā)表而不助里熱,清熱而不失治表,洵為表里雙解之良劑。
【摘錄】《外臺秘要》卷一引《深師方》
【處方】石膏30克 知母9克 甘草3克 元參15克 花粉9克
【功能主治】清熱養(yǎng)陰。治肺胃熱盛,咽喉腫痛。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喉科秘訣》卷下
【別名】三黃石膏湯
【處方】石膏2兩,黃連2兩,黃柏2兩,黃芩2兩,香豉1升(綿裹),梔子10枚(擘),麻黃3兩(去節(jié))。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傷寒病己8-9日,邪攻內(nèi)而表未解,三焦熱,其脈滑數(shù),昏憒,身體壯熱,沉重拘攣,或時呼呻,體猶沉重拘攣;傷寒發(fā)汗或下或誤吐后,譫語不休,晝夜喘息,鼻中屢衄而疾勢不解,身目如發(fā)黃,狂躁欲走。
【用法用量】三黃石膏湯(《傷寒總病論》卷五)。
【注意】忌豬肉、冷水。
【各家論述】1.《外臺》引《深師方》:今直用解毒湯,則攣急不愈;直用汗藥,則毒因加劇。而方無表里療者,意思以三黃湯以救其內(nèi),有所增加以解其外,故名石膏湯。
【摘錄】《外臺》卷一引《深師方》
看完了上文對石膏湯的介紹,是不是對石膏湯又有了一些新的了解呢?希望大家可以在平時多接觸這方面的東西,做到有備無患。
大家是否知道蒼術(shù)石膏湯這種中藥方劑呢?可以說蒼術(shù)石膏湯在臨床中的應(yīng)用是相當(dāng)?shù)膹V泛的,那么蒼術(shù)石膏湯都具有哪些特點(diǎn)呢?日常生活中蒼術(shù)石膏湯都得到了哪些方面的應(yīng)用呢?一起來簡單的了解一下吧。
【處方】蒼術(shù)半兩,石膏5錢,知母(銼)1錢半,甘草1錢。
【功能主治】濕溫,身多微涼,微微自汗,四肢沉重。
【用法用量】上藥同和勻,都作1服,水2盞,煎至1盞,溫服。
【各家論述】《古方選注》:蒼術(shù)、石膏剛劑燥之,又得石膏、知母辛咸降之,以甘草佐蒼術(shù),知母佐石膏,剛?cè)嵯嗯?,不傷臟腑之正氣,可謂詳審精密矣。雖與白虎湯相似,其義各有微炒。
【摘錄】《保命集》卷中
上文就是對蒼術(shù)石膏湯的相關(guān)知識的簡單介紹,生活中也許我們不常吃到這些,但是多掌握一些藥材的藥理作用,總會對生活有所幫助的。
黃連石膏湯屬于是一種中藥方劑,在平時的時候是可以治療一些疾病的。并且使用黃連石膏湯對于人體的健康是很有好處的。接下來我們?yōu)榇蠹以敿?xì)的介紹一下。
【處方】黃連、黃芩、知母、石膏、甘草。
【功能主治】吐血。
【用法用量】
【摘錄】《方癥會要》卷三
【處方】升麻7分,川芎7分,白芍藥7分,半夏(炒)7分,干葛5分,生甘草5分,防風(fēng)5分,黃連(酒炒)5分,石膏1錢(火煅過),白術(shù)1錢,白芷3分。
【功能主治】小兒陽明之熱,齒腫,流涎,腮腫,馬牙。
【用法用量】每服2錢,水煎服;若能漱藥者,則含藥漱而吐之。
【摘錄】方出《明醫(yī)雜著》卷五,名見《醫(yī)部全錄》卷四一五
【處方】川黃連(酒炒)1錢,煨石膏3錢,竹茹1錢。
【功能主治】嘔吐有實(shí)火,口渴,腹痛。
【用法用量】灶心土為引。
【摘錄】《一盤珠》卷三
從上面的描述中我們了解到黃連石膏湯對人體的養(yǎng)生功效是顯著的,但對于它的食用方法我們也必須要了解并且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