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減十味香薷湯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笑一笑,十年少,笑口常開,健康常在。愁一愁,白了頭,天天發(fā)愁,添病減壽。”隨著社會觀念的更新,養(yǎng)生的理念也在不斷刷新,養(yǎng)生關(guān)系著每一個的生活質(zhì)量。如何分辯關(guān)于中醫(yī)養(yǎng)生話題的對錯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為您收集整理“加減十味香薷湯的功效與作用”,歡迎閱讀,希望您能夠喜歡并分享!
大家都清楚,現(xiàn)代都市的生活節(jié)奏越來越快,每天疲憊不堪,對身體健康的關(guān)注自然就降低了,導致很多疾病的趁虛而入,而中藥中的方劑就可以逐步的改善身體,達到調(diào)理治愈地 效果,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加減十味香薷湯。
【處方】香薷穗4兩,白扁豆(炒)2兩,厚樸(姜制)2兩,茯神(去皮木)2兩,紫蘇葉2兩,甘草2兩,陳皮(去白)2兩,檀香1兩,干木瓜2兩,丁香半兩。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夏月常服清頭目,去暑濕,順氣清神,理脾。主
【用法用量】百沸湯調(diào)服。
【摘錄】《普濟方》卷一一七引《經(jīng)驗良方》
上面介紹了加減十味香薷湯是怎樣制作出來的,飲用加減十味香薷湯可以幫助我們治療一些方面的問題。但是想要體會到方劑帶來的好處或是功效,只有去食用它們才知道哦。大家有沒有興趣試一試呢。
ys630.coM延伸閱讀
最近食用中藥方劑的人開始越來越多,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加減香薷飲,那么加減香薷飲的功效作用呢?如果不清楚的話,就來看一看下面這篇文章吧。
【處方】葛根、茯苓、麥冬(去心)、香薷、橘紅、花粉、厚樸(姜制)、木瓜、薄荷、藿香。
【功能主治】中暑。
【用法用量】水煎,冷服。
【摘錄】《誠書》卷八
【處方】香薷4錢,姜厚樸3錢,毛蒼術(shù)5錢,陳皮4錢,廣縮砂3錢,云茯苓4錢,人參2錢,生姜6錢(切片),甘草2錢。
【功能主治】傷暑脈象虛大,身熱自汗,因倦懶言者。
【用法用量】水煎,溫服。若嘔吐,并宜用鋒針刺尺澤紫脈出血。
【摘錄】《醫(yī)學探驪集》卷三
通過以上對加減香薷飲的功效與作用以及它有沒有副作用的講解,相信我們現(xiàn)在對它的認識是更深的了。我們一定要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看自己是否能服用加減香薷飲。
加減八味湯大家吃過嗎?加減八味湯其實是一味很好的中藥方劑,應用也非常廣泛,那么加減八味湯的功效與作用大家知道嗎?不知道的話,趕緊來了解一下吧。
【處方】熟地1兩,山茱萸5錢,丹皮5錢,澤瀉2錢,茯苓3錢,山藥5錢,麥冬5錢,北五味1錢,肉桂2錢。
【功能主治】腎中水火兩虛,耳中作痛,或癢發(fā)不已,或流臭水,作于交感之后,以涼物投入則快甚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辨證錄》卷三
【處方】熟地5錢,萸肉3錢,附子1兩半(炮),肉桂1錢半(去皮),山藥3錢(炒),白芍1錢半(酒炒),五味1錢半,益智3錢(鹽水炒),覆盆子3錢(炒)。
【功能主治】腎虛遺溺,脈弱者。
【用法用量】水煎,去滓溫服。
【各家論述】附子補火逐冷,肉桂暖血溫經(jīng),熟地補陰滋腎,萸肉秘氣澀精,山藥補脾陰以固下,白芍斂陰血以固經(jīng),益智補火通心,兼攝涎水,五味補肺滋腎,收斂津液,覆盆子益腎膀以縮小便也。水煎溫服,使火壯陽回,則關(guān)門扃固而蓄泄有權(quán),豈有遺溺之患乎!
【摘錄】《醫(yī)略六書》卷二十六
通過以上文章的閱讀,相信大家對加減八味湯有了很多的了解吧,加減八味湯是一味很好的中藥方劑,最重要的是加減八味湯的功效與作用的也是很多的,所以大家在生活中要好好的利用哦。
隨著社會生活節(jié)奏的不斷的提升,人們的生活質(zhì)量卻在慢慢的下降,有很多人在生活中會這樣那樣的疾病,那么選擇什么藥物好呢?中藥方劑可不可以呢?那么接下來就給大家介紹一種應用非常廣泛的方劑香薷湯。
【處方】白扁豆(炒)、茯神、厚樸(去粗皮.姜汁炒),各一兩。香薷(去土)二兩,甘草(炙)半兩。
【炮制】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寬中和氣,謂榮衛(wèi)。治飲食不節(jié),饑飽失時,或冷物過多,或硬物壅駐,或食畢便睡,或驚憂恚怒,或勞役動氣,便欲飲食,致令脾胃不和,三痞滯;
【用法用量】每服二錢,沸湯點服,入鹽點亦得,不拘時。
【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處方】白扁豆(炒)茯神 厚樸(去粗皮,銼,姜汁炒)各30克 香薷(去土)60克 甘草(炙)15克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治感受暑濕,飲食不節(jié),脾胃不和,憎寒壯熱,身體疼痛,胸膈滿悶,霍亂嘔吐。
【用法用量】每服6克,沸湯點服,入鹽點亦得,不拘時。
【摘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二
通過本文對香薷湯的介紹,我們知道香薷湯還有很多其他的功效,大家要注意選擇適合自己的中藥方劑哦!希望介紹的這些香薷湯的相關(guān)知識可以幫助大家健康養(yǎng)生!
加減十全湯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是包含了一些大家比較熟悉的中藥材,是藥食同源的純天然配方,下面我們就去看看相關(guān)的介紹吧。
【處方】川芎1兩,川當歸(去蘆,酒浸)1兩,白芍藥1兩,熟干地黃(酒浸)1兩,半夏(湯泡7次,焙)1兩,秦艽(去蘆)1兩,人參(去蘆)1兩,白術(shù)(炒)1兩,金釵石斛(酒浸)1兩,甘草(炙)1兩,鹿角膠(銼,麩炒成珠)1兩,白茯苓(去皮)1兩,黃耆(蜜炙)1兩,肉桂(去粗皮,不見火)2兩,銀州柴胡(去蘆)2兩。
【功能主治】調(diào)營衛(wèi),壯力,退熱,收虛汗,美飲食,悅顏色。主諸虛百損。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3大錢,水1盞半,加生姜5片,棗子1枚,入餳1塊,煎7分,去滓熱服,不拘時候。
【摘錄】《魏氏家藏方》卷四
【處方】人參、炙草、熟地、枸杞、炒杜仲、炮姜、江西術(shù)、白茯苓、歸身、懷牛膝、生白芍。
【功能主治】痢傷氣血,形弱神衰,正虛邪少者。
【摘錄】《鎬京直指》
以上就是本文為大家介紹的關(guān)于加減十全湯的一些小常識,希望大家可以在平時生活中運用起來,也不要忘了分享給朋友哦。
大家都知道黃連香薷湯是一味很好的中藥方劑,那知不知道黃連香薷湯的功效和作用呢?黃連香薷湯的食用方法呢?下面就一一的為大家解惑。
【處方】香薷(三錢) 厚樸(姜制.二錢) 黃連(二錢)
【功能主治】治伏暑傷冷,霍亂轉(zhuǎn)筋,心腹撮痛,四肢厥冷。
【用法用量】上先將厚樸、黃連二味,同用生姜四錢,一處搗細于銀石器內(nèi),慢火同炒令紫色。取起入香薷,入水一盞,酒一盞,煎八分。去滓,用磁器盛于新汲水中,沉令極冷服。
【注意】如炒煮藥,莫犯銅鐵器。
【摘錄】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別名】黃連香薷散、黃連香薷飲
【處方】香薷3錢,厚樸2錢(姜制),黃連2錢。
【制法】上先將厚樸、黃連2味,同生姜4錢,一處搗細,于銀石器內(nèi)慢火同炒令紫色,取起,入香薷,入水1盞,酒1盞,煎8分,去滓,用瓷器盛,于新汲水中沉令極冷服。
【功能主治】伏暑傷冷,霍亂轉(zhuǎn)筋,心腹撮痛,四肢厥冷。中暑熱盛,口渴心煩,或下鮮血。
【用法用量】黃連香薷散(原書卷十三)、黃連香薷飲(《雜病源流犀燭》卷十五)。
【注意】如炒、煮藥,莫犯銅鐵器。
【摘錄】《奇效良方》卷五
經(jīng)過上面詳細的分析之后大家也都知道了黃連香薷湯的功效作用等,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平時要多注意自身的鍛煉,增強抵抗力,這樣才能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藥物也只是一個輔助的手段。
半夏十味湯是我們?nèi)粘I钪谐R姷囊环N方劑,但是不經(jīng)常服用這種藥的人對于半夏十味湯的了解也不多,那么究竟半夏十味湯是怎樣的呢,它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
【處方】半夏5兩(熊州者,湯洗去滑,汁盡),干姜3兩,吳茱萸2兩,桂心1兩,白術(shù)3兩,細辛3兩,柴胡3兩,牡丹皮3兩,大黃5兩,芒硝2兩。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天行病。服生蘆根等8味飲子飲之,諸狀不歇,漸不下食,心腹結(jié)硬,不得手近,有時觸著,痛不可忍,既是熱病,體氣合熱,骨肉疼痛,脈合洪數(shù),口合苦爽,食合嘔逆,體氣反涼,脈反沉細,飯食反下,反不知痛惱,大小便秘塞,心上如石,痛不可近,視唇急鼻張,手眼尋繹,狂言妄語,此由熱極,將息酷冷,飲食寢寐,唯冷是求,熱結(jié)在心,無因通泄。但加身體黃,眼白睛色如黃柏,此是急黃。
【用法用量】以水1斗,煮取3升,去滓,納芒消,攪令消盡,分溫3服,每服如人行10里久。若服1服利后,須伺候?qū)⑾?,勿更進湯藥,但研好粟米作汁飲,細細與之。如覺利傷多,可以醉飯止,稠醉漿粥亦得。
【注意】忌羊肉、餳、生蔥、生菜、桃李、雀肉、胡荽等。
【摘錄】《外臺》卷三引許仁則方
上面所講的就是關(guān)于半夏十味湯的一些小常識,這些方劑都是具有針對性的,而對于大多數(shù)朋友們來說,根據(jù)自身的實際情況來選擇是非常有必要的。
大家都知道加減四味飲子的副作用很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即使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在服用前也還是要了解一下它的功效才能放心。下面就一起去看看吧,希望對于您的生活有點幫助。
【處方】當歸(孩子體骨多熱多驚,則倍于分數(shù)用之)、川大黃(先蒸2炊飯久,薄切焙干,或孩子小便赤少,大便多熱則倍用)、赤芍藥(細銼炒,孩子四肢多熱,多驚,大便多瀉青黃色,直倍用之)、甘草(孩子熱即生用,孩子寒多瀉多即炙倍用)。
【制法】上件藥,平常用即等分,各細銼和勻。
【功能主治】臟腑實熱,或風熱毒氣與血脈壅滯,心煩口渴,睡臥不寧,驚癇抽掣,及目赤咽痛,口舌生瘡,頭面瘡癤,皮膚疹毒,瘰疬結(jié)核,痔瘡腫痛,大便秘結(jié)等。
【用法用量】清涼飲子(《局方》卷十)、四順散(《活人書》卷二十)、當歸湯(《圣濟總錄》卷一四三)、四順飲子(《雞峰》卷十三)、四順清涼飲子(《衛(wèi)生總微》卷三)、四順飲(《易簡》)。清涼飲(《直指》卷二十三)、四順清涼飲(《得效》卷八)、清涼散(《普濟方》卷二九五)、四味大黃飲子(《普濟方》卷四○五)、四配清中飲(《瘍醫(yī)大全》卷三十三)。
【摘錄】《圣惠》卷八十八
通過上文的介紹,大家對加減四味飲子的功效與作用了解了嗎?其實加減四味飲子還具有很多的功效,大家可以在以后的生活中慢慢發(fā)現(xiàn)哦。
生活中很多人對于藥材的認識不足,現(xiàn)在以中藥材為原材料的補品越來越多,加減八味丸就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方劑,下面大家來了解一下加減八味丸。
【處方】熟干地黃(揀好者買,制度過,焙,銼)60克 真山藥(銼細,微炒)山茱萸(去核取肉,焙干)各30克 肉桂(削去粗皮,銼,不見火,用30克別研,取凈細末)15克 澤瀉(水洗,銼作塊,用無灰酒濕潤,瓦器上蒸五次,銼,焙)牡丹皮(去心、枝梗,銼,炒)白茯苓(去黑皮,銼,焙)各24克 北真五味子(揀去枝梗,慢火炒至透,別研過篩)45克
【制法】上藥研末過篩,取細末,煉蜜候冷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消渴。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時用無灰酒或鹽湯任下。
【備注】原書中說:癰疽預服此方,可"不生渴疾";"未發(fā)疽人,或先有渴癥,合服此藥,渴疾既安,疽亦不作"。
【摘錄】《集驗背疽方》
【處方】懷生地黃250克(好酒拌,砂鍋內(nèi)蒸半日,搗膏)山藥30克 石棗120克(凈肉,酒蒸,搗膏)桂心(去皮)澤瀉(切片,蒸,焙干)白茯苓(去皮)牡丹皮各15克 遼五味子75克
【制法】上藥為末,入棗膏,加煉蜜少許,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生腎水,降心火。治癰疽瘡瘍?nèi)蠹皩⑷?,腎水枯竭,不能上潤,以致心火上炎,水火不能既濟,心中煩躁,口干渴甚,小便頻數(shù);或白濁陽痿,飲食不多,肌膚漸削;或腿腫腳先瘦,口舌生瘡不絕。
【用法用量】每服60~70丸,空腹時用鹽湯送下。
【摘錄】《壽世保元》卷九
【處方】茯苓120克,山藥120克,丹皮120克,澤瀉(蒸)90克,五味子(炒)90克,肉桂18克,熟地(搗膏酒煮)240克,山萸肉150克。
【功能主治】益肝腎,補氣血,通經(jīng)絡。主肝腎陰虛。
【用法用量】煉密為丸,每服6克,空心鹽湯送下。
【摘錄】《外科正宗》
【處方】熟地8兩,棗皮4兩,淮山藥4兩,茯苓3兩(或不用),附子4兩,肉桂3兩,補骨脂(鹽炒)3兩,杜仲(鹽炒)3兩,蓮芯3兩(少則用蓮須),牡蠣(煅,醋淬,如是者3次。凈粉)3兩,巴戟(去心,酒浸)4兩,金櫻子(去刺,半生者佳)3兩。
【制法】煉蜜為丸。
【功能主治】命門火衰,腎無關(guān)鍵,其淋如膏,不痛不澀,日夜頻流,卻不自知,兩尺脈虛而澀。
【用法用量】口服。
【摘錄】《會約》卷十一
【處方】熟地5兩,附子3兩(炮),肉桂3兩(去皮),萸肉3兩,澤瀉1兩半,當歸3兩,吳茱1兩半(醋泡,炒),陽起石3兩(煅),干姜1兩半(炒)。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
【功能主治】陰內(nèi)冰冷。不孕,脈細者。
【用法用量】每服3錢,川椒湯送下。
【各家論述】熟地補先天之血,附子補真陽之火,萸肉澀精秘氣,肉桂暖血溫經(jīng),當歸養(yǎng)血脈以榮經(jīng)脈,澤瀉瀉濁陰以清子宮,吳茱溫肝逐冷,干姜暖胃祛寒,陽起石以壯陽暖子臟也。白蜜丸之,椒湯下之,使火壯陽回則寒冷消散而子宮溫暖,何有陰冷之疴,以致不孕之愆哉!
【摘錄】《醫(yī)略六書》卷二十六
【處方】茯苓4兩,山藥4兩,山萸3兩,丹皮3兩,澤瀉3兩,五味3兩,麥冬3兩,肉桂6錢,熟地8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癰疽已潰未潰,口干作渴者。
【用法用量】每服2錢,空心淡鹽湯送下。
【摘錄】《仙拈集》卷四
沒有想到吧,加減八味丸也是讓人很驚訝,中醫(yī)果然博大精深,希望我們可以繼續(xù)把我們的傳統(tǒng)醫(yī)學發(fā)揚光大,繼承下去。
眾所周知,加減六味丸是一種對很多病癥都有治療效果的中藥方劑,中醫(yī)很早就有關(guān)于加減六味丸的相關(guān)描述?,F(xiàn)代醫(yī)學也證明了加減六味丸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那么你知道它應該如何食用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
【處方】大熟地(九蒸九曬)大生地(酒洗)各90克 山藥(乳蒸)茯苓(乳蒸)丹皮(酒蒸)各45克 澤瀉(鹽水蒸)30克 當歸(酒蒸)白芍(酒炒)柏子仁(去殼,隔紙炒)丹參(酒蒸)各60克 自敗龜版(浸凈童便,炙酥,研為極細末)遠志(去心,甘草水泡,蒸)各120克
【制法】共為末,用金石斛120克、金銀花360克熬膏,和煉蜜為丸。
【功能主治】治痔瘡。
【用法用量】每早淡鹽湯送下12克。
【摘錄】《醫(yī)學心悟》卷四
【處方】熟地9-15克,山藥6克,茯苓3克,山萸肉4.5克,鹽水炒杜仲6克,枸杞子6克,五味子0.9克。
【功能主治】補腎氣,益腎陰。主腎虛。(妊娠腰痛)
【用法用量】上為末,煉蜜為丸,每服6克,空腹時淡鹽湯送下。
【摘錄】《羅氏會約醫(yī)鏡》卷十四
【處方】六味丸去山茱萸,加葳蕤4兩。
【功能主治】陰虛咳嗽,吐血骨蒸,及童勞晡熱消瘦。
【用法用量】亦可作膏。
【摘錄】《張氏醫(yī)通》卷十六
【處方】熟地3-5錢,山藥2錢,茯苓1錢,棗皮1錢半,杜仲(鹽水炒)2錢,枸杞2錢,五味3分。
【功能主治】婦女腎虛腰痛,或入房不節(jié),致傷胞系而痛,脈大而空,兩尺更甚。
【用法用量】空心服。
【摘錄】《會約》卷十四
【處方】六味地黃丸去澤瀉,茯苓1兩,加蓮須1兩,龍骨1兩,線膠1兩。
【功能主治】腎虛夢遺,關(guān)元不閉。
【摘錄】《外科證治全書》卷五
【處方】熟地黃2兩,茯苓2兩,丹皮2兩,山茱萸2兩,山藥2兩,蓮須2兩,芡實2兩,菟絲子2兩,龍骨1兩,牡蠣1兩,澤瀉1兩,五味子5錢。
【制法】蜜為丸。
【功能主治】滋補下元。主勞倦傷中氣,酒色傷腎陰,尿濁或赤或白,尿短欠而無痛澀者。
【用法用量】口服。
【摘錄】《類證治裁》卷七
看完上面這篇文章,現(xiàn)在大家知道加減六味丸了吧。加減六味丸的藥用價值也是很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