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熱方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笑一笑,十年少,笑口常開,健康常在。愁一愁,白了頭,天天發(fā)愁,添病減壽?!彪S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對養(yǎng)生這種件越來越關注,養(yǎng)生除帶給我們好的身體,更有心靈的健康。如何分辯關于中醫(yī)養(yǎng)生話題的對錯呢?考慮到您的需要,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編輯了“解熱方的功效與作用”,希望對您的養(yǎng)生有所幫助。
中藥方劑解熱方在我國已有幾千年的歷史。而且解熱方營養(yǎng)豐富,含有很多醫(yī)藥成分,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處方】小黑豆2合,紫蘇1莖,姜7片。
【制法】上細銼。
【功能主治】瘰疬四畔紅腫多汁,屬熱證者。
【用法用量】煎湯,食后服。
【摘錄】《直指》卷二十二
【處方】生車前草。
【制法】研細。
【功能主治】黃疸,熱淋。
【用法用量】井水調下。
【摘錄】《直指》卷十六
【處方】車前子。
【制法】炒,為末。
【功能主治】洞泄,五疸。
【用法用量】米飲調下。
【摘錄】《直指》卷十六
今天給大家講解了一些關于解熱方的食療方法等,你是否有記住一些呢,其實如果生病的話不僅要積極配合醫(yī)生的治療,還應該在飲食上多加注意,這樣才會讓身體更快的恢復健康。
ys630.COm精選閱讀
人類身體結構的特殊性使得身體更加的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襲,需要時刻的關注身體的變化,當出現(xiàn)不適的時候需要及時的做診斷和治療。解熱退燒浸膏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方劑。下面我們來看一下解熱退燒浸膏的功效與作用主要有哪些。
【處方】柴胡60斤,赤芍40斤,甘草20斤,板藍根60斤,葛根60斤,桔梗60斤,黃芩(去朽)80斤,生石膏200斤,白芷40斤,羌活40斤。
【制法】將白芷、赤芍打碎塊,生石膏打碎渣;煮提:生石膏(先煎4小時再下群藥),柴胡、赤芍、甘草、桔梗、黃芩、板藍根、葛根提三次;提油:白芷、羌活(約24小時)油盡收藥液;合并以上藥液,沉淀過濾,減壓濃縮成稠膏,兌入老蜜50%加熱攪勻,待膏涼到48~52℃時兌入揮發(fā)油混勻,每百斤成品膏兌入防腐劑0.5%(苯甲酸鈉0.4%、尼泊金乙脂0.1%、用乙醇溶化)攪勻,每2錢5分作一支。
【功能主治】清熱退燒。主外感發(fā)熱作冷,頭痛口渴,全身倦痛。
【用法用量】每服1支,每日3次,熱開水沖服。
【摘錄】《北京市中成藥規(guī)范》
通過本篇文章,相信大家可以快速的了解解熱退燒浸膏的制作方法。其實,在生活中,通過方劑來養(yǎng)生要比吃西藥強上百倍。
解熱消暑散是一種很好的中藥方劑,它的藥用價值很高,而且還能治療很多疾病,那么你知道解熱消暑散的功效有哪些嗎?吃解熱消暑散的注意事項有哪些呢?想知道的話那就來看一下這篇文章吧。
【處方】青蒿1兩,干葛1錢,香薷1錢,茯苓1兩,白術3錢,白扁豆2錢,陳皮1錢。
【功能主治】感犯暑邪,上吐下瀉。
【各家論述】此方妙在用青蒿、茯苓為君,青蒿最能解暑而去熱,一物而兩用之,引其暑熱盡從膀胱而出;干葛、香薷之類不過佐青蒿以去暑也;尤妙在用白術以健脾胃之氣,則暑熱退而胃氣不傷,勝于香薷飲多矣。
【摘錄】《石室秘錄》卷六
上文是對解熱消暑散的一些相關介紹,我們知道中藥是中國傳統(tǒng)治病、調養(yǎng)的一種有效手段,而只要是藥物一般情況下都會有副作用,只是大小程度不同而已,解熱消暑散也不例外,所以我們在食用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用量。
你知道解熱飲子嗎?日常生活中要如何利用解熱飲子治療呢?解熱飲子的治療效果怎么樣呢?一起來簡單的了解一下吧。
【別名】解熱飲
【處方】赤芍藥半兩,白芍藥半兩,當歸1兩,川芎1兩,炙甘草1兩,大黃(蒸)1兩,木鱉子(去殼)1兩。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氣虛熱壅,耳內聾閉徹痛,膿血流出。
【用法用量】解熱飲(《證治寶鑒》卷十)。本方方名,《中國醫(yī)學大辭典》引作“解倉飲”。
【摘錄】《準繩·類方》卷八
【處方】麥門冬、小蘆根、竹葉、干葛、漏蘆、犀角屑。
【功能主治】小兒赤游腫,或如丹,煩渴,渾身赤瘤,壯熱。
【用法用量】上用水4合,藥半兩,煎1合,無問食前后,徐徐與之。
【摘錄】《顱囟經(jīng)》卷下
方劑是按照中醫(yī)理論為某一種或幾種病癥專門研制的。大家在服用前一定要對其有所了解。
各種中藥方劑都有自己獨特的功效,在電視上大家應該都看過關于中藥方劑的介紹,它能夠很好的提高人體的免疫力,而且沒有什么副作用,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中藥方劑解熱辟瘟丹的作用。
【處方】佩蘭4兩,郁金4兩,桔梗4兩,豆豉6兩,杏仁6兩,苡仁8兩,薄荷3兩,蟬蛻4兩,枳殼3兩,神曲4兩,澤瀉4兩,銀花4兩,連翹4兩。
【制法】曬脆研細末,水法為丸。
【功能主治】驅上焦邪氣。主溫疫。先畏寒,隨壯熱,頭重嘔惡,胸悶煩躁,口不作渴者。
【用法用量】每服3錢,開水送下。輕者2副,重者4副,小兒減半,其病可退。
【注意】此方只宜于夏、秋,不宜于春、冬兩季。
【摘錄】《青囊立效秘方》卷二
通過以上對解熱辟瘟丹的功效與作用以及它有沒有副作用的講解,相信我們現(xiàn)在對它的認識是更深的了。我們一定要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看自己是否能服用解熱辟瘟丹。
解熱化斑湯是一種應用非常廣泛的中藥方劑,對很多疾病都有不錯的效果,解熱化斑湯可以說是醫(yī)者喜用,患者樂意接受的一味方劑,但運用不當,服食方法不對,療效會減弱。下面來談談解熱化斑湯的主要功效與服用時候需要注意的事項,希望能夠為大家?guī)韼椭?/p>
【處方】前胡、桔梗、山楂、木通、丹參、連翹(去心)、黃連、蘆根、知母、紫草、山梔、銀花、荷鼻(荷葉近梗處之蒂)。
【功能主治】五臟大熱,血凝不化,痘窠粒不分,腳地不清。
【用法用量】以上分兩,各隨經(jīng)絡見癥,斟酌多寡用之。
【注意】非五經(jīng)血熱火盛不宜輕用。
【各家論述】方中前胡解肌安表;桔梗利咽喉,清氣道,能發(fā)散,善開提,為諸藥之舟揖;山楂理滯氣郁結;木通能開熱閉;丹參清心火,涼心血;連翹除膈熱,并解六經(jīng)之火;荷鼻破斑;黃連瀉心火,銀花解肝火,蘆根解脾火,知母解腎火,紫草解胃火,山梔解心肝二經(jīng)火;何以既用黃連、銀花,而又用山梔者,蓋肝乃木臟,心乃火臟,木能生火,二臟火獨盛也。
【摘錄】《痧痘集解》卷六
上文為大家介紹了解熱化斑湯的功效和用法用量等,其實要想擁有一個好的身體,還是應該從生活做起。保持一定量的體育鍛煉,擁有合理的飲食習慣比什么都管用。
中藥是目前毒副作用最少的藥物,兜肚方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中藥方劑,那么它主治哪些病?注意事項有哪些?用量及成分需要多少?接下來就為大家一一解答。
【處方】檀香1兩,排草1兩,沉香5錢,丁香5錢,丁皮6錢,廣零陵香6錢,馬蹄草6錢,白芷6錢,甘松2錢,附子2錢,乳香2錢,麝香9分。
【制法】上為末,和揉艾鋪綿中,用帛做成兜肚,以線釘定,勿令移動。
【功能主治】令人有子。主腹中寒積,痼冷不散。
【用法用量】裹肚及小腹,兼丹田、神闕。初裹1夜,日去之,漸漸至2夜1去,又漸至5夜1去,方可常裹。男婦皆可用。
【注意】有孕勿用。
【摘錄】《醫(yī)統(tǒng)》卷二十二
【處方】白檀香1兩,零陵香5錢,馬蹄香5錢,香白芷5錢,馬兜鈴5錢,木鱉子8錢,羚羊角1兩,甘松5錢,升麻5錢,丁皮7錢,血竭5錢,麝香9分。
【制法】上為末,用蘄艾絮綿裝白綾兜肚內,做成3個兜肚。
【功能主治】痞積,遺精,白濁,婦人赤白帶下,及婦人經(jīng)脈不調,久不受孕。
【用法用量】初服者,用3日后1解,至第5日復服,至1月后常服。
【注意】有孕婦人不可服。
【摘錄】《攝生眾妙方》卷十一
以上就是為大家介紹的兜肚方功效和用法等。通過上述文章的介紹,大家可以看到雖然兜肚方的好處很多,但是還是要在充分了解它的情況下再去服用。
人這一輩子很可能會有大大小小的疾病纏身,但是這也是沒有辦法阻擋的。當我們人體患病了之后,我們大多數(shù)情況下,必然是要靠藥物治療的,中藥方劑由于可以從根本上治愈且無副作用,受到人們的喜愛。下面來介紹一種:接骨方。
【處方】夜合樹(俗謂之萌葛,即合散花,越人謂之烏顆樹,去粗皮,炒黑色)4兩,芥菜子(炒)1兩。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接骨。主打撲損傷骨折。
【用法用量】酒調2錢,澄清臨臥服。又以粗滓罨瘡上,扎縛之。
【摘錄】《濟陽綱目》卷八十六
【處方】糞屎內瓦子(煅紅醋浸,以此7次為度)1兩,甜瓜子3錢(炒過,為末)。
【制法】共一處勻。
【功能主治】折傷。
【用法用量】每服3錢,好酒送下。立止。
【摘錄】《魯府禁方》卷四
【處方】天花粉5錢,瓜蔞仁5錢。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折傷。
【用法用量】3服。點香1炷,先以黃酒熱調3錢3分,香盡3分之1,再服1服如前,香點余3分之1,服盡第3服亦如前。至1炷香盡,覺接患處有聲,其痛止。次日全好如常。
【摘錄】《魯府禁方》卷四
【處方】蟹(焙焦黃)。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折傷。
【用法用量】黃酒調服。
【摘錄】《魯府禁方》卷四
【處方】土鱉1個(焙干),巴豆2個,半夏2個,乳香1分,馬包(即發(fā)包燒灰存性)1錢。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折傷。
【用法用量】每服1-2厘,黃酒送下,日3服。出微汗其骨疼止。
【注意】忌鹽醋。
【摘錄】《魯府禁方》卷四
對于接骨方的功效和性質您現(xiàn)在了解了嗎?在這里也提醒各位朋友,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生病會給生活帶來一些不利的影響,因此在平時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及時鍛煉,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才是。
中藥方劑作為傳統(tǒng)醫(yī)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它所包含的種類包羅萬象,隨著現(xiàn)在應用的越來越廣泛,人們對它也越來越熟悉,今天就向大家介紹介紹附子方這種方劑。
【別名】附子湯
【處方】白術2錢,當歸2錢,陳皮4分,干姜4分,丁香4分,甘草4分,人參1錢,附子5分。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霍亂,氣血虛損,傷食感寒,痛止而手足冷者。
【用法用量】附子湯(《嵩崖尊生》卷十四)。
【摘錄】《胎產(chǎn)指南》卷七
【處方】附子(炮)、石膏(煅)各等分。
【制法】上為末,加腦麝少許。
【功能主治】頭痛。
【用法用量】每服半錢,茶酒送下。
【摘錄】方出《政類本草》卷十引《孫兆口訣》,名見《普濟方》治四十四引《澹寮》
通過上文對附子方的介紹我們不難看出,在對藥物進行選擇的時候,最好的不一定是最適合的,我們一定要從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fā),這樣才能更好更快的治愈疾病。
只要一提到補腎方,大多數(shù)人都知道它是由幾種中藥材組成的,但你知道具體是哪幾種嗎?它們各自的量又是多少呢?大部分人肯定不太清楚吧,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別名】磁石散
【處方】磁石2兩(研,綿裹),生姜2兩,防風2兩,桂心2兩,甘草1兩(炙),五味子2兩,附子1兩(炮),玄參2兩,牡丹皮3兩,大豆24枚。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消疽痔。主腎氣不足,心中悒悒而亂,目視茫茫,心懸少氣,陽氣不足,耳聾,目前如星火;一身悉癢,骨中痛,少腹拘急,乏氣咽干,唾如膠,顏色黑。
【用法用量】磁石散(《普濟方》卷二十九)。
【注意】忌海藻、菘菜、豬肉、冷水、生蔥、胡荽等。
【摘錄】《外臺》卷十七引《深師方》
文章介紹的補腎方的藥用價值,對我們的生活是有很大幫助的。其實很多的身體疾病都可以通過補腎方等一些中藥方劑來調理,博大精深的中醫(yī)文化應該繼續(xù)發(fā)揚光大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