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肌散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千保健,萬保健,心理平衡是關鍵。千養(yǎng)生,萬養(yǎng)生,心理平衡是“真經(jīng)”。自有人類文明以來,長生不老是很多人的目標,養(yǎng)生不應只是調侃或者賣弄,而是必須認真地踐行??茖W的中醫(yī)養(yǎng)生是怎么進行的呢為滿足您的需求,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編輯了“解肌散的功效與作用”,相信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解肌散屬于是一種中藥方劑,在平時的時候是可以治療一些疾病的。并且使用解肌散對于人體的健康是很有好處的。接下來我們?yōu)榇蠹以敿毜慕榻B一下。
【處方】麻黃1兩(去根節(jié)),石膏2兩,川升麻1兩,甘草1兩(炙微赤,銼),赤芍藥1兩,柴胡1兩(去苗),桔梗1兩(去蘆頭),杏仁1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制法】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熱病1日,頭痛身熱,四肢煩疼。
【用法用量】每服5錢,以水1大盞,入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不拘時候熱服。衣覆取汗,未汗再服。
【摘錄】《圣惠》卷十七
【處方】麻黃2分(去根節(jié)),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赤芍藥半兩,貝母半兩(煨微黃),石膏1兩(細研),柴胡半兩(去苗),葛根半兩(銼),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小兒時氣壯熱,頭疼咳嗽,不能食。
【用法用量】每服1錢,以水1小盞,煎至5分,去滓,不拘時候溫服。
【摘錄】《圣惠》卷八十四
【處方】人參3錢,釣藤3錢,桔梗3錢,甘草3錢,川芎3錢,葶藶1錢(炒),白茯苓2錢,杏仁49個(去皮尖),石膏(煅)4錢,麻黃(去節(jié))4錢。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嬰孩傷寒風,面部紅赤,(口茲)呀,渾身壯熱,咳嗽,齁(鼻合),咽喉間如拽鋸之聲,服人參散后得熱退,患稍輕,脈候不洪數(shù),面不大赤,不加煩躁,呻吟譫語,為輕可之候者。
【用法用量】每服2錢,加大棗1枚,水1盞,煎半盞服。
【注意】若是麻痘瘡疹,便不得下此藥。
【摘錄】《嬰童百問》卷十
【處方】麻黃3分(去根節(jié)),葛根半兩(銼),赤芍藥半兩,黃芩半兩,川升麻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小兒熱病,頭痛口干,身體壯熱,心神煩躁。
【用法用量】每服1錢,以水1小盞,入蔥白5寸,煎至5分,去滓,不拘時候溫服。令有汗出即愈。
【摘錄】《圣惠》卷八十四
【處方】葛根1兩(銼),柴胡1兩(去苗),麻黃3分(去根節(jié)),赤芍藥半兩,黃芩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桂心半兩,石膏2兩。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時氣5-7日,頭痛,余熱不解。
【用法用量】每服5錢,以水1大盞,入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不拘時候溫服之。
【摘錄】《圣惠》卷十六
【處方】知母1兩,川升麻1兩,天門冬(去心)1兩,黃芩1兩,葛根(銼)1兩,柴胡(去苗)1兩,石膏1兩半。
【制法】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傷寒汗后,余熱不除。
【用法用量】每服5錢,以水1大盞,煎至5分,去滓,不拘時候溫服。
【摘錄】《圣惠》卷十
【處方】石膏、寒水石、滑石、甘草(炙)、半夏(制)各等分。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小兒傷寒發(fā)渴。
【用法用量】每服1錢,以水1小盞,加生姜3片,薄荷1葉,煎至2分,溫服。
【摘錄】《普濟方》卷三六八
【處方】地骨皮半兩,檳榔半兩,芍藥半兩,當歸半兩,甘草(灸)1分,石膏1分,麻黃(去節(jié),用湯浸洗)1錢。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小兒傷寒壯熱。
【用法用量】每服半錢,水1盞,煎至6分,溫服。
【摘錄】《普濟方》卷三六八
【處方】麻黃1兩(去根節(jié)),川升麻1兩,赤芍藥1兩,石膏1兩,貝齒3枚,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杏仁1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制法】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時氣1日,頭痛壯熱,四肢煩疼。
【用法用量】每服5錢,以水1大盞,入生姜半分,大棗3枚,煎至5分,去滓,不拘時候熱服。衣覆取汗。
【摘錄】《圣惠》卷十五
【處方】白術、人參、白茯苓、甘草(炙)、麻黃、干葛、天麻、朱砂。
【功能主治】傷寒身熱,頭痛煩渴。
【摘錄】《活幼口議》卷二十
【處方】赤芍藥2錢半,甘草2錢,干葛1錢,麻黃(去節(jié))1錢,黃芩1錢,川升麻2錢。
【功能主治】小兒火丹。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半錢,桃、柳條各7寸,水6分,同煎,溫服。如發(fā)熱氣壅,宜先用虎睛丸、麥煎散。
【摘錄】《普濟方》卷四○六
【處方】赤芍藥半兩,杏仁1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麻黃3分(去根節(jié)),桂心1分,川大黃1分(銼碎,微炒),甘草1分(炙微赤,銼)。
【制法】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小兒傷寒發(fā)熱,四肢煩疼。
【用法用量】每服1錢,以水1小盞,煎至5分,濾去滓,不拘時候溫服。
【摘錄】《圣惠》卷八十四
通過上文對解肌散的介紹我們可以知道,其實在現(xiàn)實生活中養(yǎng)生方劑有許多,不管是什么類型的都是擁有著自己獨有的營養(yǎng)還有對食用者的功效與作用。不過想要更方便的食用到這樣的養(yǎng)生方劑,只有學會這樣的制作方法才可以。
yS630.Com相關推薦
生活中很多人對于藥材的認識不足,現(xiàn)在以中藥材為原材料的補品越來越多,解帶散就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方劑,下面大家來了解一下解帶散。
【處方】歸身1錢半,川芎8分,白芍(酒炒)1錢2分,白術(炒)1錢2分,蒼術(米泔浸,炒)1錢,香附(醋炒)1錢,丹皮(酒洗)1錢,茯苓(去皮)1錢,陳皮(去白)1錢,玄胡(炒)8分,甘草(炙)4分。
【制法】上銼1劑。
【功能主治】婦人血氣不調,濕熱白帶,四肢倦怠,五心煩熱,痰郁嘈雜。
【用法用量】生姜煎,空心服。
【摘錄】《古今醫(yī)鑒》卷十一
【處方】當歸2兩,蒼術1兩(炒),白芍1兩半(炒),香附2兩(醋炒),茯苓1兩,丹皮1兩,白術2兩(炒),川芎1兩,甘草5錢。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濕熱白帶。沖任為濕熱所傷,而帶脈不能收引,故帶下色白淫溢不已,脈緩澀者。
【用法用量】每服3錢,空心米飲調下。
【各家論述】蒼術燥濕強脾,白術健脾燥濕,當歸養(yǎng)血榮經(jīng)脈,白芍斂陰和血脈,茯苓滲濕以清經(jīng)氣,丹皮涼血以清伏熱,香附調氣解郁,川芎活血調經(jīng),甘草緩中以和胃氣也。為散以散之,米飲以和之,使脾胃調和,則濕熱自化而帶脈完固,何帶下之淫溢不已哉?
【摘錄】《醫(yī)略六書》卷二十六
【處方】海帶、海藻、昆布、益智、木香、雷元、蘿卜子、皂皂黃各等分。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水腫,腹脹如鼓,上氣喘急,前后心刺痞,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2錢,酒1盞,煎之。服后須分泄百次,不拘時候。
【摘錄】《雞峰》卷十九
大家看過對解帶散的介紹之后,肯定有很多的想法吧,有沒有覺得很長知識呢,活到老學到老啊,中醫(yī)文化博大精深,我們一定要繼承和發(fā)揚下去。
最近食用中藥方劑的人開始越來越多,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換肌散,那么換肌散的功效作用呢?如果不清楚的話,就來看一看下面這篇文章吧。
【處方】白花蛇 黑烏蛇(各酒浸一宿)地龍(去土)蔓荊子 威靈仙 荊芥 甘菊花 沙苑蒺藜 苦參 紫參 沙參 甘草(炙)不灰木 木賊 九節(jié)菖蒲 天門冬 赤芍藥 定風草 何首烏 胡麻子(炒黃)木鱉子 草烏(去皮)蒼術 川芎各90克 天麻60克 細辛 當歸 白芷各30克
【制法】上藥二十八味,為末。
【功能主治】治麻風年久不愈,以至眉毛墮落,鼻梁崩塌,額顱腫破。
【用法用量】每服15克,溫酒調下,食后。酒多為妙,服至逾月,取效如神。
【摘錄】《衛(wèi)生寶鑒》卷九
【處方】胡麻子半兩,蔓荊子半兩,枸杞子半兩,牛蒡子半兩(并炒熟),防風(去蘆頭)半兩,苦參半兩,白蒺藜半兩,栝樓根半兩(并生用),輕粉4錢(別研)。
【制法】上為細末,和勻。
【功能主治】大風毒氣,蘊積攻沖,潰瘍。
【用法用量】每服2錢,用淡茶清湯調下,煎甘草、貫眾湯漱口,每日3次,不拘時候。
【摘錄】《楊氏家藏方》卷一
【處方】密陀僧(研細,炒)1錢,膩粉1錢,黃柏皮(研為末,用炒)1錢半。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下疳,兼一切惡瘡。
【用法用量】先以溫湯洗,軟帛挹干,摻上?;忌跽卟贿^3次,敷藥即愈。
【摘錄】《普濟方》卷三○一引《衛(wèi)生家寶》
【處方】土茯苓、銀花、荊芥、熟地、制首烏。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
【功能主治】婦女疥瘡久不愈,肌膚粗裂。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據(jù)劑型,當作“換肌丸”。
【摘錄】《女科切要》卷八
【處方】洗麩腳3兩(炒黃色),柏葉1兩(炒黃色)。
【制法】上為細末,用清麻油調稀。
【功能主治】湯火傷,疼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翎毛揾藥拂傷處。疼痛立止。
【摘錄】《楊氏家藏方》卷十四
有時候人們往往會莫名其妙的感覺自己情緒煩躁,無來由的發(fā)火等,這是臟腑中需要調理的征兆。中藥方劑可以溫和的梳理潛藏在我們身體中的各種負面元素,使得我們心情變得平靜。
現(xiàn)代人壓力很大,不少朋友的工作是需要長期加班的。長期熬夜加班會很容易導致身體差。而中藥方劑其實就可以緩慢的調理人的身體,今天就向大家介紹一下凈肌散的制作方法。
【處方】雄黃、海螵蛸、大柏皮、宣連、水粉、輕粉、蚌粉、杏仁。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一切惡瘡。
【用法用量】用真清油調敷。
【摘錄】《得效》卷十九
【處方】枯礬、膠香、黃丹、輕粉、雄黃。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一切臀腿手足濕爛瘡。
【用法用量】真清麻油調末,敷患處。
【摘錄】《普濟方》卷三○○引《鮑氏方》
怎么樣?看完了上文對于凈肌散的簡單介紹后是不是感嘆中醫(yī)的神奇?我們老祖宗留給我們的文化源遠流長,所以我們一定要傳承下去。
長肌散的作用是比較強大的,它在臨床上的應用也比較廣泛,所以我們不僅要知道它的治療效果,也要知道長肌散使用的用法用量等,現(xiàn)在就讓我們來看看吧。
【處方】珍珠1兩,乳香3錢,血竭3錢,頭發(fā)(煅灰)1錢,絲綿(煅灰)1錢,冰片1錢。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疳瘡,蛀疳。
【用法用量】摻患處。
【摘錄】《玉案》卷六
【處方】乳香、沒藥、三七、象皮、龍骨飛丹、兒茶、軟石膏(煅、飛)各等分。
【制法】上藥各為極細末,和勻。
【功能主治】止血定痛,生肉收口。主金瘡。
【用法用量】摻患處。內以本婦衣帶2寸燒灰,以酒調服。
【摘錄】《簡明醫(yī)彀》卷四
【處方】黃連、黃柏、甘草、地骨皮、五倍子各等分。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糜爛。
【用法用量】干摻之。
【摘錄】《痘疹傳心錄》卷十五
看了上面對于長肌散這種中醫(yī)方劑的簡單介紹,大家是否對它有所了解呢?其實方劑的種類還有很多,一些新的方劑也正在被創(chuàng)造出來,我們期待它的更好的發(fā)展。
中藥方劑對大家來說都或多或少的聽說過,日常生活中也經(jīng)常能看到它們的身影,這些都是對人體有非常大的益處的,滑肌散這種方劑也不例外,那么滑肌散有什么樣神奇的功效和作用呢,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處方】剪草七兩(不見火),輕粉一錢。
【炮制】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治風邪客于肌中,渾身瘙癢,致生瘡疥,及脾肺風毒攻沖,遍身瘡疥皺裂,干濕發(fā)瘡,日久不瘥,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瘡濕,用藥干摻;瘡干,用麻油調藥傅之。
【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處方】剪草7兩(不見火),輕粉1錢。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風邪客于肌中,渾身瘙癢,致生瘡疥;及脾肺風毒攻沖,遍身瘡疥皴裂,干濕發(fā)瘡,日久不愈。
【用法用量】瘡濕,用藥干摻;瘡干,用麻油調藥敷之。
【摘錄】《局方》卷八(寶慶新增方)
【處方】滑石6兩,甘草2兩,綠豆粉3兩。
【制法】上為極細末。
【功能主治】痘漿足半靨,紅暈未收,壯熱未和。
【用法用量】包于絹內撲之。
【摘錄】《救偏瑣言·備用良方》
通過本文的介紹我們發(fā)現(xiàn)滑肌散的好不僅體現(xiàn)在對某些疾病的治療效果上,而且它的副作用小更是從古至今都受人推崇,養(yǎng)生效果真的超贊。
還肌散,大家估計不會陌生吧,都應該多多少少知道一點。但是你真的了解還肌散嗎?如果不是很清楚的話,不妨瀏覽一下本篇文章哦。
【處方】肉豆蔻1個,訶子3個(去核),沒石子1個(三味各用大麥面裹,慢火煨黃熟,勿令煙出)。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小兒泄瀉、聚瀉、疳瀉等肌膚瘦弱,乳食不進。
【用法用量】每服半錢,米飲調下,如人行5里久,再1服。須用陳米飲下。
【摘錄】《衛(wèi)生總微》卷十
【處方】肉豆蔻1個,訶子2個(去核),沒石子1個(三味各用大麥面裹,慢火煨焦黃香透,勿令有煙出),木香半皂子大。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小兒疳瀉,及洞瀉谷不化。
【用法用量】每服半錢,米飲調下,如人行5里久,更進1服。仍須用陳米飲調服。
【摘錄】《衛(wèi)生總微》卷十二
以上就是本文對還肌散的一些介紹,我們在平時生活中可以多多積累這方面的信息,一定會對周圍的人有所幫助的。
說起中藥方劑,很多人都不陌生,但你知道為何中藥藥劑可以有這么大的作用嗎?下面介紹一種完肌散來為大家一一說明。
【處方】密陀僧 桑白皮(新者)龍骨各120克 陳石灰60克 黃丹15克 麝香3克(另研)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治刀斧傷。
【用法用量】干摻患處。
【摘錄】《外科精義》卷下
【處方】淀粉2錢,枯礬2錢,黃連2錢,乳香2錢,龍骨2錢,黃丹1錢,輕粉1錢。
【制法】上為極細末。
【功能主治】生肌長肉。主瘡瘍。
【用法用量】看輕重貼瘡口。
【摘錄】《玉機微義》卷十五
使用完肌散來恢復注定不會是個太快的治療過程,但是只要積極接受并樂觀應對,肯定會有所改善的。對于一些疾病我們應該及早預防。
基本上一提到補肌散,大家都不是太陌生,但對于補肌散具體有哪些功效,它又該怎么吃等,很多人還是不太了解,今天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
【處方】地黃苗 地松 青蒿 蒼耳苗 赤芍藥(水煎取汁)各150克 生艾汁300毫升
【制法】以前藥汁拌石灰陰干,入黃丹90克,更杵為細末。
【功能主治】主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凡有傷折出血,用藥包封,不可動,約10日可愈,不腫不膿。
【摘錄】《醫(yī)宗金鑒》卷七十二
【處方】五葉草半兩,木鱉子半兩,雄黃半兩,黃丹半兩,狗頭灰1兩,蜘蛛(大者)2只。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一切惡瘡,膿水不止,疼痛不可忍者。
【用法用量】用蕎面1兩,裹藥末燒煙盡為度。細研為末,摻在瘡口。
【摘錄】《雞峰》卷二十二
【處方】點椒5錢,獸腦骨2錢,紅內消2錢,白芷2錢。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生肌,療傷齒。主跌撲閃挫傷齒。
【用法用量】摻即安?;蛞崖?,有血絲未斷,摻齒齦間,亦可復牢。
【摘錄】《雜病源流犀燭》卷三十
【處方】地黃苗5兩,地菘5兩,青蒿5兩,蒼耳苗5兩,赤芍藥(水煎取汁)5兩,生艾葉3合。
【制法】上五月五、七月七午時修合,以前藥汁拌石灰陰干,入黃丹3兩,為細末。
【功能主治】止血除痛,辟風續(xù)筋骨,生肌肉。主因跌打砍磕而落去牙齒者。
【用法用量】凡有傷折出血,用藥包封。不可動,約10日可愈,不腫不膿。
【摘錄】《金鑒》卷八十八
通過上面的關于補肌散的介紹,相信大家都對補肌散有了一個相對比較清晰的認識,大家可以在醫(yī)生的叮囑下,按照合適的量服用,這對于健康是有很大的幫助的。
中醫(yī)學認為,麻黃解肌湯是一種非常好的中藥方劑。把中藥材進行適當?shù)募庸?,然后再按一定比例進行調配,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要說的麻黃解肌湯。
【處方】麻黃(去根節(jié),陳者佳)甘草 升麻 赤芍藥 石膏各等分
【制法】上藥為末。
【功能主治】治傷寒頭痛,項強急,惡寒發(fā)熱,腰痛,四肢煩疼而無汗者。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300毫升,入杏仁7個,去尖碎之,同煎至160毫升,去滓溫服。用衣被覆蓋,汗出即愈。
【摘錄】《元和紀用經(jīng)》
【處方】麻黃1兩,甘草1兩,升麻1兩,芍藥1兩,石膏1兩,杏仁2枚,貝齒3枚。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解肌。主時行疫癘1-2日,頭痛壯熱煩躁。
【用法用量】以水3升,煮取1升,頓服。覆取汗出。后食豉粥補虛。
【摘錄】《肘后方》卷二
【處方】麻黃(去根節(jié))1兩,石膏(碎)1兩半,葛根(銼)1兩半,甘草(炙)1分半,芍藥半兩,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半兩,桂(去粗皮)3分。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傷寒初患1-2日,體熱頭痛。
【用法用量】每服5錢匕,以水1盞半,加生姜5片,煎至8分,去滓溫服。
【摘錄】《圣濟總錄》卷二十一
從上面的介紹中可以知道麻黃解肌湯的作用十分的廣泛,所以現(xiàn)在很多的科學家都在研究如何可以將其應用到臨床中,預防和治療一些疾病。
中國古代很早已使用單味藥物治療疾病。經(jīng)過長期的醫(yī)療實踐,又學會將幾種藥物配合起來,經(jīng)過煎煮制成湯液,即是我們所說的方劑。今天為大家介紹解肌升麻湯這種方劑。
【處方】升麻1兩,芍藥1兩,石膏1兩,麻黃1兩,甘草1兩,杏仁30枚,貝齒2枚(一作貝母18銖)。
【功能主治】時氣3-4日不解。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3升,煮取1升,盡服。溫覆發(fā)汗便愈。
【各家論述】《千金方衍義》:麻杏甘石湯本治發(fā)汗后汗出而喘無大熱者,乃越婢湯之變方。此治時氣三四日不解,亦用此湯加升麻以治疫瘴,芍藥以護營血,貝齒以鎮(zhèn)邪毒,取其咸潤走血利水而鎮(zhèn)攝時氣之毒,非正傷寒例藥也。
【摘錄】《千金》卷九
相信大家看了解肌升麻湯的介紹之后,肯定覺得解肌升麻湯很神奇,解肌升麻湯對很多疾病都是很有好處的,而且由于它是由天然的中藥材制成,對人體沒有任何不利的影響,有需要的人不妨一試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