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清肝開竅湯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知生也者,不以害生,養(yǎng)生之謂也?!毕嘈抨P(guān)于養(yǎng)生的道理,很多人并不陌生,勿以惡小而為之,不注意養(yǎng)生,這種“惡”會報復(fù)我們的身體。對于中醫(yī)養(yǎng)生您想了解哪方面的知識呢?急您所急,小編為朋友們了收集和編輯了“加味清肝開竅湯的功效與作用”,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藥是目前毒副作用最少的藥物,加味清肝開竅湯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中藥方劑,那么它主治哪些病?注意事項有哪些?用量及成分需要多少?接下來就為大家一一解答。
【處方】生耆15g,當歸10g,赤芍15g,白芍15g,何首烏藤30g,茵陳15g,藿香10g,佩蘭10g,杏仁10g,橘紅10g,郁金10g,遠志10g,菖蒲10g,川連4.5g,琥珀粉1.2g(沖服),羚羊粉0.6g(沖服)。
【功能主治】調(diào)補氣血,芳化痰濕,清肝開竅。主氣血兩虛,肝膽余熱未清,濕痰蒙竅引起的慢性肝昏迷。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劑。
【臨床應(yīng)用】慢性肝昏迷劉某,男,37歲。于1975年5月30日初診?;颊咭蚋斡不?972年行脾切除術(shù),術(shù)后逐漸失眠,甚至通宵不寐,漸至夜間發(fā)作性舌謇,上唇麻木,兩臂不能抬高,有時出現(xiàn)無意識動作,說胡話,白天頭暈頭痛,記憶力極差,缺乏思考能力,急躁易怒,鼻衄,視物不清,大便干硬難解,曾經(jīng)中西醫(yī)多方治療未效。來診時,血液檢查:谷丙轉(zhuǎn)氨酶180單位,血氨0.18mg%,舌苔黃,脈沉弦,投以加味清肝開竅湯,加棗仁15g,百合12g,合歡皮12g,服藥百劑左右,睡眠日漸好轉(zhuǎn),頭痛頭暈,急躁易怒等癥狀基本消失,視物清楚,記憶力和思考力有所恢復(fù),舌苔薄白,脈轉(zhuǎn)沉滑、谷丙轉(zhuǎn)氨酶正常、血氨降至0.1mg%,追訪半年未再發(fā)作。
【摘錄】《千家妙方》卷上引關(guān)幼波方
加味清肝開竅湯的作用很多,對于一些病癥真的是很有效果的,但是大家在服用的時候還是要多了解一些,看看自己是不是適合吃,避免造成身體不適。
Ys630.com相關(guān)知識
中醫(yī)的很多東西都神秘莫測,讓人充滿一探究竟的好奇心。清肝湯作為中藥方劑的一種,也是非常的神奇,不僅治愈療效好,而且應(yīng)用廣泛,那么大家知道清肝湯的成分是哪些嗎?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處方】川芎 當歸各3克 白芍4.5克 柴胡2.4克 山梔(炒)牡丹皮各1.2克
【功能主治】治肝經(jīng)血虛有火。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醫(yī)學入門》卷八
【處方】川芎15克,川牛膝15克,地骨皮15克,菊花20克,地龍10克,夏枯草30克,玉米須30克。
【功能主治】平肝清熱,通絡(luò)止痛。主肝火上擾清空。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摘錄】龔志賢方
清肝湯作為一種家喻戶曉的中藥方劑,卻常常被人們所遺忘,其實他的功效和作用是出乎我們預(yù)料的,所以大家平時在生活中只要對清肝湯多一些了解,一定對大家的身體有很大的幫助的。
開竅消痰湯大家了解嗎,它是一種中藥方劑,能夠讓我們的身體狀況得到改善,大家應(yīng)該都知道開竅消痰湯功效是挺多的,對于具體的開竅消痰湯的作用,我們來看看下面的介紹。
【處方】人參9克,白術(shù)9克 半夏9克 皂角末3克 陳皮3克
【功能主治】治中痰氣虛。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石室秘錄》卷一
【處方】人參3錢,白術(shù)3錢,半夏3錢,皂角末1錢,陳皮1錢。
【功能主治】中邪。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原書萱永堂本作“開竅消痰飲”。
【各家論述】此方之妙,在皂角能開人之孔竅,引人參、白術(shù)、半夏之類直入心經(jīng),而痰之迷滯無不盡開。痰去,邪將何留?
【摘錄】《石室秘錄》(北京科技本)卷一
在我們閱讀完上文后可以發(fā)現(xiàn)開竅消痰湯不僅僅可以增強抵抗力還是治病的良方,我們只要掌握了正確的方法,了解開竅消痰湯的特性就能很好的利用,很容易就能達到養(yǎng)生保健的效果哦!
中藥方劑是傳統(tǒng)醫(yī)學的一枚瑰寶,它主要依賴于君、臣、佐、使藥這幾大部分。雖然見效慢,但是因為對人體幾乎沒有任何的副作用而備受養(yǎng)生人群的青睞。加味龍膽瀉肝湯就是一種中藥方劑,你對它了解嗎?
【處方】柴胡1錢,黃芩7分,生甘草5分,人參5分,黃連5分,天門冬5分,膽草5分,山梔5分,五味子7枚,麥冬5分,知母5分。
【功能主治】膽痹口苦。
【用法用量】水煎服。
【注意】忌辛熱物。
【摘錄】《赤水玄珠》卷三
【處方】龍膽草2錢,當歸2錢,生地3錢,澤瀉2錢,木通3錢,苡仁3錢,柴胡1錢,黃芩3錢,梔子3錢,蓮須2錢,赤芍2錢,甘草1錢。
【功能主治】平肝清熱解郁。主帶下淺紅色,似血非血,脅脹或痛,口苦尿黃,舌紅苔黃,脈弦數(shù)。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中醫(yī)婦科治療學》
通過上面對加味龍膽瀉肝湯各個方面的詳細介紹,相信大家對于加味龍膽瀉肝湯的用途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基本知道了加味龍膽瀉肝湯對于一些疾病的功效。
解毒清肝湯是一種應(yīng)用非常廣泛的中藥方劑,在治愈疾病的同時調(diào)理身體的機能,受到很多人的喜愛,但是它在服用時也是有一些注意事項的,接下來就一起來看一下。
【處方】銀花15g,柴胡6g,歸尾6g,酒黃芩9g,秦皮3g,赤芍9g,車前子9g,防風1.5g。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瀉火除風。主凝脂翳初起,風熱偏盛,胞瞼微浮,白睛赤脈縱橫,羞明流淚,結(jié)眵粘稠,風輪出現(xiàn)肥厚星點,或凝脂成片。
【各家論述】方中銀花清熱解毒;柴胡、酒黃芩清瀉肝膽火邪,秦皮清肝退翳,赤芍、歸尾活血通絡(luò)以退目中之赤腫,車前子清肺養(yǎng)肝以明目,防風搜逐肝中之風以散邪。
【摘錄】《張皆春眼科證治》
以上就是對于解毒清肝湯的一些介紹,由于每個人的體質(zhì)等的不盡相同,同一種方劑起到的效果很可能也是不太一樣的,所以大家應(yīng)該根據(jù)自身的實際情況服用,不要盲目跟風。
柴胡清肝湯是什么大家知道嗎,其實它是一味中藥方劑,而且柴胡清肝湯的功效與作用是非常的大的,能夠治療很多種類型的疾病。那么我們一起來了解些柴胡清肝湯的相關(guān)知識吧。
【處方】川芎 當歸 白芍 生地黃 柴胡 黃芩 山梔 天花粉 防風 牛蒡子 連翹 甘草節(jié)各3克
【制法】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空腹時服。
【功能主治】養(yǎng)血清火,疏肝散結(jié)。主血虛火動,肝氣郁結(jié),致患鬢疽,初起尚未成膿者,毋論陰陽表里,俱可服之。
【摘錄】《外科正宗》卷二
【處方】柴胡、黃芩、甘草、南沙參、川草、黑梔。
【功能主治】怒火上升,憎寒惡熱,肝膽風熱瘡瘍。
【摘錄】《馬培之醫(yī)案》
【處方】北柴胡7分,小生地1錢5分,炒白芍1錢5分,西當歸1錢5分,川貝母1錢,牡蠣粉3錢,北連翹1錢,玄參1錢,炒山甲1片,金銀花1錢5分,甘草7分。
【功能主治】謀慮不決,郁火凝結(jié)少陽膽經(jīng)而成夭疽、銳毒,生于耳后1寸3分高骨之后,左名夭疽,右為銳毒。
【摘錄】《外科真銓》卷上
看了上面的文章想必大家已經(jīng)基本上了解了柴胡清肝湯的功效與作用了吧?柴胡清肝湯的藥用價值極高,對調(diào)理人的身體健康有著顯著的效果。有需要的朋友可以試一試。
解郁清肝湯作為一種中藥方劑已經(jīng)被許多的人所接受,那么如何根據(jù)自己的身體情況來服用解郁清肝湯就成為了一門學問,今天就來教大家如何食用解郁清肝湯。
【處方】柴胡6g,酒黃芩9g,香附9g,青皮3g,銀花12g,青黛0.6g,赤芍9g,牡丹皮9g。
【功能主治】疏肝解郁,清肝瀉火。主風輪激開。因怒氣傷肝,氣血挾郁火沖逆于上,目珠脹痛,白睛赤絲紫脹,風輪泛高,青睛表層驟起裂痕,且兼胸滿脅痛,脈弦有力者。
【各家論述】方中柴胡、香附、青皮疏肝理氣,酒黃芩、青黛、柴胡清解肝中之郁火,赤芍、牡丹皮清肝經(jīng)血熱,銀花清熱解毒。諸藥合用,則有疏肝解郁,清肝瀉火之功。
【摘錄】《張皆春眼科證治》
關(guān)于解郁清肝湯的用法用量還有功效作用等,大家已經(jīng)了解了。雖然說這類藥物對于治療許多疾病都有很好的療效,但是本藥物一定要在醫(yī)生的指導下服用,大家要注意了。
清肝解郁湯是一種應(yīng)用非常廣泛的中藥方劑,對很多疾病都有不錯的效果,清肝解郁湯可以說是醫(yī)者喜用,患者樂意接受的一味方劑,但運用不當,服食方法不對,療效會減弱。下面來談?wù)勄甯谓庥魷闹饕πc服用時候需要注意的事項,希望能夠為大家?guī)韼椭?/p>
【處方】當歸 白芍 茯苓 白術(shù) 貝母 熟地 山梔各3克 半夏 人參 柴胡 丹皮 陳皮 香附 川芎各1.8克 甘草1.2克
【功能主治】治肝經(jīng)郁火,發(fā)為鬢疽,頭眩,痛徹兩顳,胸膈痞悶,嘔吐酸水。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加姜3片,煎至320毫升,空腹時服。
【摘錄】《外科正宗》卷二
【處方】陳皮 白芍 川芎 當歸 生地 半夏 香附各2.4克 青皮 遠志 茯神 貝母、蘇葉 桔梗各1.8克 甘草 山梔 木通各1.2克
【功能主治】治憂郁氣滯,乳結(jié)腫硬,不疼不癢,久漸作痛,胸膈不利,肢體倦怠,面色萎黃,飲食減少。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加生姜3片,煎至320毫升,空腹時服。
【摘錄】《外科正宗》卷三
【處方】人參(去蘆)3克,茯苓3克,熟地黃3克,貝母(去心)3克,炒山梔3克,白術(shù)4.5克,當歸4.5克,柴胡2.4克,牡丹皮2. 4克,川芎2.4克,陳皮2.4克,甘草1.5克。
【功能主治】清肝解郁,涼血散結(jié)。主肝膽氣滯血瘀,肝經(jīng)血虛風熱。(乳腺增生)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摘錄】《外科樞要》卷四
通過本文的詳細介紹,你是不是已經(jīng)了解了清肝解郁湯的做法了呢?養(yǎng)生從生活小事做起,希望本文對你有一些幫助!
人的身體是一個復(fù)雜的生理系統(tǒng),如果生病,就會影響身體健康。中藥方劑恰恰可以在治愈病癥的同時順帶調(diào)理修復(fù)其它受損的器官機能,是很多患者的福音,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下加味清胃散這種中藥方劑。
【處方】黃連(炒)4.5克 生地黃 牡丹皮 當歸各3克 升麻6克 犀角 連翹 甘草
【制法】上藥銼散。
【功能主治】清胃涼血。治婦人胃火傷血,唇裂內(nèi)熱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備注】方中犀角、連翹、甘草,原書未載用量。
【摘錄】《校注婦人良方》卷二十四
【別名】加味清胃湯
【處方】《脾胃論》清胃散加柴胡、山梔。
【功能主治】小兒脾胃實火作渴,口舌生瘡,或唇口腫痛,齒齦潰爛,焮連頭面,或惡寒發(fā)熱,或重舌馬牙,吐舌流涎;因乳母情欲厚味,積熱傳兒,致小兒膏淋,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加味清胃湯(《痘疹傳心錄》卷十八)。
【摘錄】《保嬰撮要》卷一
【處方】黃連(炒)1錢,生地黃1錢,升麻1錢,牡丹皮8分,當歸3錢2分,芍藥、柴胡。
【功能主治】脾胃肝膽經(jīng)熱。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口齒類要》
【處方】當歸身(酒浸)1錢,黃連2錢,生地黃(酒洗)2錢,升麻2錢,牡丹皮1錢半,石膏3錢。
【制法】上銼。
【功能主治】膏粱積熱,產(chǎn)后便血。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濟陰綱目》卷十四
【處方】生地、當歸、犀角、連翹、靈脂、升麻、丹皮、川連、甘草、力子、制軍、使君子。
【功能主治】麻癥熱留胃中,余毒上沖,致患牙疳。
【摘錄】《麻癥集成》卷四
【處方】《脾胃論》清胃散加芍藥、山梔。
【功能主治】脾熱口臭。
【摘錄】《證治匯補》卷四
【處方】升麻、白芷、防風、白芍藥、干葛、甘草、當歸、川芎、羌活、麻黃、紫背浮萍、木賊草各等分。
【功能主治】發(fā)散。主癘風熱毒在表。
【用法用量】每次5-7錢,水煎服。
【摘錄】《準繩·類方》卷五
【處方】當歸尾2錢,生地黃3錢,牡丹皮3錢,升麻4分,黃連6分,防風1錢5分,荊芥1錢,軟石膏3錢。
【制法】上銼1劑。
【功能主治】胃經(jīng)火盛,致牙齒腫痛,上下牙痛,牽引頭腦而熱,其齒喜冷惡熱者;胃中蘊熱,中脘作痛,痛后火氣發(fā)泄,必作寒熱乃止;及齒齦腫痛出血。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壽世保元》卷六
通過上文我們可以清楚的知道加味清胃散的功效和作用等,其實無論是食物還是方劑都是為了讓我們?nèi)ダ玫嚼锩嫠械臓I養(yǎng)成分,這樣才能發(fā)揮出更高的價值,所以我們要對它們有個很好的了解才行。
由于現(xiàn)代人的飲食習慣有很大的變化,疾病的發(fā)生也越來越頻繁,帶來的影響非常不好,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大家的免疫力抵抗疾病呢?其實除了防治各種病外,還可以通過飲食進行調(diào)理,中醫(yī)給大家推薦了一款食療方劑加味清寧膏,一起來看看吧。
【處方】生地4兩(酒拌略蒸),麥冬4兩,白花百合8兩(曬干4兩),桑白皮(蜜炙)3兩,款冬花2兩,百部3兩,玉竹4兩,薄荷3兩,貝母3兩,山藥(蒸熟)6兩(以上3味,研細入膏),桔梗1兩,枇杷葉(蜜炙)8兩,橘紅1兩,米仁(炒)8兩,茯苓2兩,白芍(酒炒)3兩,炙甘草1兩,龍眼肉4兩,大棗6兩。
【制法】上藥煎成膏,加飴糖、白蜜各1斤,俱煎極熟收之,俟冷入薄荷、貝母、山藥末拌勻。
【功能主治】補陰,清肺,益脾,降氣,消痰。主陰虛咳嗽,或多痰,或干咳,或痰血紅,或純血。
【用法用量】時時挑置口中噙化,或白湯調(diào)服亦可,臨臥及睡覺噙之更佳;亦可小劑作煎飲??招募娣j?、回生之屬。
【摘錄】《何氏虛勞心傳》
上文介紹了加味清寧膏的食用方法,我們可以找出適合自己的方法,采納后好好利用加味清寧膏來為我們的健康護航。
在日常生活中會看到不少人使用中藥方劑治療一些疾病,那么這種做法的療效如何呢?答案毋庸置疑。傳統(tǒng)中醫(yī)中藥已存在幾千年的歷史,足以驗證它的正確性。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一種中藥方劑清肝滲濕湯。
【處方】蒼術(shù) 白術(shù) 茯苓 山梔 厚樸 澤瀉 陳皮 木通 天花粉 昆布各3克 甘草1.5克 木香0.9克 川芎 當歸各1.8克
【功能主治】治陰囊玉莖潮濕腫脹,墜重作痛,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空腹時服。
【摘錄】《外科正宗》卷三
【處方】川芎 當歸 白芍 生地 柴胡 龍膽草 山梔 天花粉 黃芩各3克 澤瀉 木通 甘草各1.5克
【功能主治】治肝經(jīng)濕熱下注,致成囊癰,陰囊紅腫,發(fā)熱掀痛,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加燈心20根,煎至320毫升,空腹時服。
【摘錄】《外科正宗》卷三
【處方】川芎 當歸 白芍 生地 山梔 黃連 連翹 龍膽草各3克 銀柴胡 澤瀉 木通各2克 滑石6克 蘆薈1.5克 甘草0.9克 防風2.4克
【功能主治】治肝經(jīng)郁滯,濕火下注,陰部腫痛,時或作癢。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加淡竹葉20片,燈心20莖,煎至320毫升,空腹時服。
【摘錄】《外科正宗》卷四
上文主要介紹了清肝滲濕湯的作用以及怎么吃。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需要食用,希望今天的文章可以幫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