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導痰飲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心靜乾坤大,心安理數(shù)明,只有理性的清靜才能大智大慧,大徹大悟?!比祟惖臍v史長河中,圍繞養(yǎng)生有非常多的名句流傳,每個人要想提升自己的生活質量,不能忽視養(yǎng)生。就中醫(yī)養(yǎng)生話題,您是如何看待的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經(jīng)過搜集和處理,為您提供加味導痰飲的功效與作用,希望對您的養(yǎng)生有所幫助。
加味導痰飲是一個很好很好的中藥方劑,對很多疾病都有不錯的療效,不過對于它的食用有著一些方式方法,一起來看一下。
【處方】制半夏3錢,茯苓3錢,陳皮2錢,甘草1錢,枳實1錢半,川芎1錢半,生姜2片,青皮5錢,鱉甲2兩。
【功能主治】導痰消積,化瘀。主婦人癥瘕痰積證。身體肥胖,平素多痰,膚色(白光)白,頭眩耳鳴,恍惚不寐,肉瞤筋惕,時作時止,白帶甚多,月經(jīng)停閉,積久則腹大如懷孕狀,若結為癥則堅硬不移,形成瘕則動無定處,惡心嘔吐,舌淡苔白膩,或灰膩,脈弦細而滑。
【用法用量】水煎,溫服。www.cndadi.net
【摘錄】《中醫(yī)婦科治療學》
看了上面對加味導痰飲的介紹我們知道,養(yǎng)生是現(xiàn)在很多人喜愛做的一件事情,養(yǎng)生對身體的幫助比較大,養(yǎng)生的方法有很多,我們一定要根據(jù)自己自身的體質狀況來選擇才是正確的養(yǎng)生之道。
ys630.coM延伸閱讀
加味導氣湯的做法你知道了嗎?積累點點滴滴健康知識會給您的身體帶來意想不到收獲哦。
【處方】木香3錢,川楝3錢,小茴香4錢,吳茱萸4錢,升麻2錢,巴戟天3錢,葫蘆巴3錢,川椒1錢,炮姜2錢。
【功能主治】因下部受寒涼而得之疝氣,初起少腹微痛,日久生一氣管,直通腎囊,不痛其管即空,偶觸寒涼,少腹作痛,其管即脹起,復通腎囊。
【用法用量】水煎,溫服。
【各家論述】此方以川楝為君,乃治疝之要藥;以川椒、炮姜、小茴為臣,清其少腹之寒;以升麻、巴戟、吳萸、蘆巴為佐,止其少腹之痛;以木香為使,通行其三焦之氣。寒散痛止,而疝愈矣。
【摘錄】《醫(yī)學探驪集》卷五
通過本文對于加味導氣湯的一些介紹,我們知道隨著現(xiàn)在時代的不斷進步,各式各樣的養(yǎng)生方法不斷的沖擊著人們的視線,值得我們注意的是要選擇對適合自己的,因為不一樣的養(yǎng)生方劑是有針對性的。
大家都知道中藥是很神奇的,每種藥材都有自己特定的屬性,當它們中的幾種融合在一起又會發(fā)生什么呢?接下來就為大家推薦加味導痰湯這種中藥方劑,為我們來揭曉答案。
【處方】茯苓、半夏、南星、枳實、黃芩、白術、陳皮、甘草、桔梗、黃連、瓜蔞仁、人參。
【功能主治】濕熱痰飲,頭痛眩暈,心惕怔忡,昏沉多臥;內傷七情,致痰迷心竅,神不守舍,而憎寒壯熱,頭痛,昏沉迷悶,上氣喘急,日出涎沫,名曰挾痰或吐痰,或氣口大滑于人迎,其人喜暗惡明,痰證而致多臥,喜朝里睡。
【用法用量】水2鐘,加生姜3片,大棗2個,水煎服。臨服捶法入竹瀝、姜汁溫服。年力壯盛,先用吐痰法,次服此湯。
【摘錄】《傷寒六書》卷三
【處方】南星(姜湯泡)2錢,半夏(姜湯泡)2錢,枳實(麩炒)1錢,黃芩1錢,橘紅1錢,茯苓1錢,天麻7分,全蝎7分,黃連7分,甘草4分。
【制法】上銼。
【功能主治】痰迷心竅,發(fā)癇。
【用法用量】水煎,加竹瀝2匙,姜汁半酒盞,食遠服。
【摘錄】《濟陽綱目》卷四十五
【處方】陳皮、枳實、半夏、茯苓、南星、甘草、竹瀝、大蛤殼、白芥子。
【功能主治】產后咽喉生瘡,舌上有白苔,久不愈,屬痰飲者。
【用法用量】水煎,入竹瀝更溫服。
【摘錄】《產科發(fā)蒙》卷四
【處方】陳皮(去白)2錢,茯苓2錢,枳殼(炒)2錢,真膽星2錢,杏仁(去皮尖,炒,研)2錢,桔梗2錢,桑白皮1錢半,法夏4錢,甘草1錢半(或加石膏知母瓜蔞霜老姜汁)。
【功能主治】咽喉痛失音,起于4-5日,肥人痰多體實者。
【摘錄】《喉科心法》
【處方】半夏、陳皮、白茯苓、甘草、枳實、黃連、川芎。
【功能主治】軀脂經(jīng)閉。
【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服。
【各家論述】《醫(yī)略六書》:軀脂壅遏,阻塞胞門,氣上迫肺,故心氣不得下通,而月事不來焉。枳、連、芎、半導痰清火,力能入血海以化滯通經(jīng);陳、草、姜、苓和中化氣,功專入氣海以浹壅通閉也。水煎溫服,使軀脂默運,則氣不上迫而心氣無不下通,經(jīng)血自當順流而下,何月事之不來足患哉。
【摘錄】《濟陰綱目》卷二
【處方】大天南星(姜汁浸3日,銼,曬干)1兩,大半夏(生用)1兩,枳實(麩炒,去瓤)半兩,桔粳半兩,赤茯苓半兩,沉香半兩,木香半兩,陳皮半兩。
【功能主治】反胃嘔吐。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5錢,水1盞半,生姜自然汁1呷,同煎至6分,去滓,澄清汁服。此藥煎時不要攪動,須文武火煎。服此藥后,卻服生料治中湯加沉香,更入生姜煎,濾取澄清,水中浸冷服。
【摘錄】《醫(yī)方類聚》卷一○四引《經(jīng)驗秘方》
以上就是本文對加味導痰湯的一些介紹,其實養(yǎng)生方劑還是很值得我們來研究的,因為,它在中醫(yī)養(yǎng)生領域占了一席之地,而且獨樹一幟,有自己的特色和風格。
驅痰飲子,作為傳統(tǒng)中藥方劑在我國應用的歷史已很悠久。我國很多的藥物學著作中都將其列為上品,且記述了驅痰飲子的神奇功效。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處方】天南星10片(湯浸七次)半夏(湯洗七次)青皮(去白)陳皮(去白)各30克 赤茯苓 草果(去殼,切碎)各15克
【制法】上六味,哎咀。
【功能主治】治痰飲內停,頭痛背疼,飲食嘔惡者。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200毫升,加生姜7片,棗子1枚,煎取140毫升,通口服。如飲酒,先服一服,酒后再一服;或于次日夜,醒又一服,永無痰飲。
【摘錄】《普濟方》卷一六七
通過上文介紹可知驅痰飲子是由中藥材經(jīng)過一系列工藝制成的, 適合很多疾病的治療,而且由于 驅痰飲子為純中藥制劑,對人體正常生理功能無不良影響,也無其它方面副作用,有需要的朋友不妨試一試。
導聚散是人們還算比較熟悉的一款方劑,導聚散的作用有很多,可以提高免疫力,增強人體的某些功能等,今天就向大家詳細介紹一下導聚散如何吃最好。
【處方】當歸3兩,赤芍1兩半(醋炒),桂心1兩半,青皮1兩半,香附3兩(醋炒),木香1兩半。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婦人產后肝脾氣滯,結聚不散,而致惡露不盡,小腹疼痛不止,脈沉弦澀滯者。
【用法用量】每服3錢,水煎,去滓溫服。
【各家論述】當歸養(yǎng)血脈以榮經(jīng),赤芍破血滯以調血,桂心溫經(jīng)通閉,青皮破氣平肝,香附調氣解郁結,木香調氣醒脾胃,為散水煎,務使氣化血調,則結聚無不散,而惡露無不盡,何慮小腹疼痛之不痊哉。
【摘錄】《醫(yī)略六書》卷三十
關于導聚散的用法用量還有功效作用等,大家已經(jīng)了解了。雖然說這類藥物對于治療許多疾病都有很好的療效,但是本藥物一定要在醫(yī)生的指導下服用,大家要注意了。
導痹湯對于大家來說也是很經(jīng)常見到的,那么它和同類的方劑有什么區(qū)別?導痹湯的功效與作用又有哪些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處方】黃耆(銼)4兩,當歸(切,焙)3兩,人參3兩,白茯苓(去黑皮)3兩,龍齒3兩,遠志(去心)3兩,甘草(炙)3兩,桂(去粗皮)5兩,半夏(湯浸,洗7遍,焙)5兩,枳實(去瓤,麩炒)2兩,桔梗(去蘆頭,銼,炒)2兩,茯神(去木)2兩。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脈痹,血道壅澀。
【用法用量】每服先以水2盞,煮粳米半合,米熟去米,即入藥5錢匕、生姜5片、大棗2枚(擘破),同煎數(shù)沸,去滓,取1盞,不拘時候溫服。
【摘錄】《圣濟總錄》卷十九
通過上文對導痹湯的介紹我們可以知道,養(yǎng)生方劑的種類有很多,不同的養(yǎng)生方劑主要的不同點就是配方的問題。只要正確的掌握配方就可以體驗到養(yǎng)生方劑帶來的功效與作用了。
生病吃藥這是天經(jīng)地義的事情,但是對于吃藥的時候我們還是需要先了解一下這些藥物的功效和一些注意事項等,以免出現(xiàn)問題,那么下面我們就了解一下導水散這種中藥方劑。
【別名】導水湯
【處方】王不留行5錢,澤瀉3錢,白術3錢。
【功能主治】逐水,利膀胱。主膀胱火旺,小腸不通,眼睛突出,面紅耳熱,口渴引飲,煩躁不寧。
【用法用量】導水湯(《醫(yī)學集成》卷三)。
【摘錄】《辨證錄》卷九
【處方】當歸2錢,瞿麥3錢,車前子2錢,滑石3錢,赤茯苓3錢,澤瀉2錢,豬苓2錢,木通2錢,石蓮子(去殼)1錢,山梔子3錢,黃連6分,黃柏1錢5分(酒炒),知母1錢5分,甘草8分。
【制法】上銼。
【功能主治】膀胱有熱,小便閉而不通。
【用法用量】燈心煎,空心溫服。
【摘錄】《壽世保元》卷五
【處方】滑石、木通、澤瀉、車前、樸消、大黃、通草、燈心。
【功能主治】痔瘡,大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水2鐘,煎8分,空心服。
【摘錄】《外科啟玄》卷十二
以上導水散的中藥方劑,是根據(jù)中醫(yī)辨證治療的原則進行配藥治療,大家可根據(jù)自身的情況選用合適的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