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扣草的功效有哪些
【www.cndadi.net - 飲食養(yǎng)生的功效有哪些】
倒扣草其實也是一種中藥材,如果能夠正確健康的利用它們,那么對幫助自己治療一些疾病,就可以發(fā)揮很好的效果,同時倒扣草,在現(xiàn)在的臨床上被廣泛地運用, 那么下面就來為大家分析介紹一下,倒扣草的藥用價值,希望每個人都能夠了解它的這些功效有,效的治療疾病。
【藥理作用】
1.本品酊劑用試管稀釋法,1:32對白喉桿菌和溶血性鏈球菌,1:16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均有抑制作用;本品10%酊劑1ml與白喉毒素1個量小致死量,置于試管內(nèi)混全半小時后,給豚鼠皮上注射,有一定程度的保護作用。上述作用煎劑均較酊劑為弱。
2.倒扣草堿0.5mg/ml的濃度在體外能使蛙腹直肌收縮,且不為箭毒堿所阻斷;對狗有降低血壓和心率,擴張血管,增加呼吸頻率和幅度的作用;0.5mg/kg給大鼠灌胃有利尿和導(dǎo)瀉作用;對大鼠微有解熱作用。
3.自種子分得的皂甙混和物能使離體蛙心、豚鼠心和兔心的收縮力增強;心臟乳頭肌衰竭時,應(yīng)用該皂甙增強心肌收縮力的作用比用洋地黃快,但作用時間較短。
【鑒別】取本品粉末0.2g,加乙醇5ml,回流10分鐘,濾過。取濾液2ml,蒸發(fā)至干,加醋酐1ml使溶,傾入小試管,沿壁加入濃硫酸1ml,顯棕紅色環(huán)。(檢查皂甙)
【性味】苦;酸;性微寒
【歸經(jīng)】肝;肺;膀胱經(jīng)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利尿通淋;清熱解表。主經(jīng)閉;痛經(jīng);月經(jīng)不調(diào);跌打損傷;風(fēng)濕關(guān)節(jié)痛;淋病;水腫;濕熱帶下,外感發(fā)熱;瘧疾;咽痛;疔瘡癰腫
通過了解倒扣草的功效以及作用之后,我們就可以觀察自己的身體,患病的話是否適合使用,倒扣草行治療和解決,只有注意這些問題,才可以有效的避免更多副作用,還有其他對身體健康的傷害,大家在生活當中都應(yīng)該科學(xué)的認識倒扣草的效果。
相關(guān)閱讀
倒扣草是一種中藥,除了日常我們知道的功效外,其實倒扣草還有很多其它方面的功效和作用的,我們馬上來看看。
【別名】牛舌大黃、牛舌頭、魚鱗菜(《嶺南采藥錄》),倒鉤草、倒梗草(《廣州植物志》),破布粘、白基牛膝、雞骨草(《福建民間草藥》),牛七風(fēng)、白牛七、鵝膝(《廣西中獸醫(yī)藥植》),倒捋草(《南寧市藥物志》),倒吞吞、倒掛草(《野生藥植圖說》),雞骨癀、牛獺鼻(《泉州本草》),倒刺草(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虎鞭草、粘身草,鴨腳節(jié)(《福建中草藥》),鐵馬鞭、撮鼻草(《實用中草藥》),倒勒草(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
【來源】為莧科植物 粗毛牛膝 的 全草 。
【原形態(tài)】一年或二年生直立草本,高約1米。莖多分枝,披散,圓柱形,紫紅色,常有黃褐色縱行紋理,節(jié)明顯而膨大,幼枝呈四方形,有縱棱,青綠色或紫紅色,被白色短毛,老則漸次脫落。葉對生,矩圓狀倒卵形至橢圓形或倒卵形,長3~10厘米,寬1~4厘米,先端漸尖,基部狹,全緣,兩面密被伏生毛茸。穗狀花序頂生,延伸,長4~15厘米,花綠色,長約4毫米,芽時直立,開放后緊貼花軸;小苞片2枚,錐尖,堅挺,通常較萼略短,基部兩側(cè)膜質(zhì),透明;雄蕊5枚,丁字藥,花絲紫紅色,退化雄蕊睫毛狀,圍于子房四周;子房倒圓錐形,花柱單一,柱頭不裂。蒴果細小,長圓形,宿萼包著不露出,淺褐色,長約3毫米,倒生于花軸上?;ㄆ谙那镏烈钅甏杭?。
【生境分布】分布廣東、廣西、云南、貴州、福建、湖南、山東、江蘇等地。
【性味】苦辛,寒。
【功能主治】清熱,解表,利水,活血。治感冒發(fā)熱,痢疾,瘧疾,喉痛,腳氣,淋病。水腫,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5錢(鮮者1~2兩)。外用:煎水洗或搗敷。
【注意】《福建民間草藥》:"孕婦忌用。"
【附方】①治淋?。夯⒈薏蒗r全草六錢至一兩(干的四至六錢)。水煎飯前服,日服一次。(《福建民間草藥》)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嶺南采藥錄》
以上就是倒扣草的一些相關(guān)知識的介紹,是不是對它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呢?希望大家可以把倒扣草運用到生活中,為我們的健康服務(wù)。
說起燈籠草,可能很多人都不是太了解的。經(jīng)過調(diào)查研究之后發(fā)現(xiàn),這所謂的燈籠草,其實就是一種植物,而從本質(zhì)上來說,它還屬于一種中草藥,一般全身都可以拿來做藥的。那么,作為藥物的燈籠草有哪些功效呢?為了全面了解這個問題,大家最好能夠認真閱讀以下的內(nèi)容。
嫩枝暗棕褐色,有短柔毛,枝內(nèi)中髓致密,干后不中空。葉矩圓形,矩圓狀披針形或倒卵狀披針形,頂端漸尖,基部寬楔形,全緣或有不規(guī)則鋸齒;聚傘花序腋生,短于葉,有花3-9朵;花萼紫紅色;花冠淡紅色或白色。果實近球形,熟時深藍色,藏于萼內(nèi)。
民間用全草入藥,治功能性子宮出血、膽囊炎、黃膽型肝炎、感冒頭痛、腹痛、小兒疳積、火眼、跌打損傷、療瘡、皮膚瘡瘍、蛇及狂犬咬傷、爛腳丫、爛頭療及痔瘡等癥。
分布于我國南部。根入藥,有清熱降火、消炎拔毒之效,內(nèi)服主治感冒發(fā)燒、口腔炎、胃痛、跌打扭傷、瘡癤膿腫;外用多以鮮葉倒爛或干根研粉調(diào)敷患處。
本品全長約30~60厘米。莖圓柱形,上部多分枝,有直線紋,嫩部被短柔毛;體輕,易折斷。斷面中空。葉常卷縮,展平后卵形至橢圓形,長5~8厘米,頂端漸尖或短尖,基部楔形,邊緣淺波狀,通常淡綠色或灰黃綠色,兩面無毛或脈上被毛?;S色或淡黃色,干時不鮮明,單生葉腋,常脫落。宿萼膨脹成燈籠狀,常壓扁,長1.5~2.5厘米,黃白色,紙質(zhì),有5棱和網(wǎng)狀脈紋,內(nèi)包藏一顆球形、徑1.2厘米的漿果。氣無,味苦。以葉多、黃綠色、帶果萼多者為佳。性味和功用:苦,微寒。歸肺經(jīng)。清熱解毒,利尿去濕。用于癍痧發(fā)熱,感冒,腮腺炎,喉痛,咳嗽,睪丸炎,大皰瘡。常用量15~30克;外用適量。
雖然燈籠草是一種植物,但是它卻是可以入藥服用的。作為藥物而言,燈籠草的功效還是比較多的,比如常服燈籠草,便可以幫助大家清熱、消炎、降火、去毒等等。與此同時,對于胃部經(jīng)常痛的人、口腔炎患者以及患有感冒發(fā)燒的人,燈籠草也是有著很好的治療效果的。
犁頭草這種藥材我們在生活中主要是用于治療產(chǎn)后淤血以及癰疽疔瘡的,而且它對于治療蛇咬傷也是有一定療效的,所以我們建議大家應(yīng)該要知道犁頭草的功效與作用??赡芎芏嗯笥讯疾恢览珙^草是怎么樣的,希望你們可以多去查閱犁頭草的資料,這樣可以增加你們對犁頭草的利用。
①治瘩背:瘩背草根,打爛加糖或紅胡椒拌效患處;并在周圍用面飛沫作圍。
②治癰疽疔瘡,無名腫毒:鮮犁頭草、鮮野菊花葉各等量。同搗爛,敷患處;或鮮犁頭草全草,加白糖少許,搗敷亦可,每日換一次。同時搗汁一酒杯內(nèi)服。
③治癰腫、疔瘡、瘰疬、乳癰、指疔:鮮犁頭草搗爛敷;或曬干研末,雞蛋白調(diào)敷,一日換一、二次。
④治疔瘡:犁頭草研末,米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九丸,開水送下。
⑤治婦人產(chǎn)后瘀血痛如刀刺:鮮犁頭草一兩,切碎,雞上兩個同攪和,加油略炒,再加水煎服。
⑥治毒蛇咬傷;鮮犁頭草搗爛敷患處,一日換一、二次。治療角膜實質(zhì)炎及匐行性角膜潰瘍:取鮮犁頭草洗凈搗成糊狀,加2-4倍生理鹽水拌勻,用消毒紗布反復(fù)過濾。
⑦治外傷出血:犁頭草、醉漿草各適量,搗爛,外敷患處,紗布加壓包扎;或單用犁頭草搗敷。
⑧治療白喉:取犁頭草了兩,小葉金錢草5錢,洗凈、切碎、搗爛,用開水和適量砂糖攪拌成糊伏,紗布過濾,取汁內(nèi)服,每日2-3次,直至痊愈。
從上面對于犁頭草的功效價值介紹,相信你們應(yīng)該都知道犁頭草這種藥材是可以用于治療白喉以及外傷出血等疾病的吧。我們在生活中想要治療各種疑難雜癥,我們是可以采用犁頭草來治療它,建議你們記住這篇文章介紹的藥用價值。
相信大家都知道咽炎這種疾病,很多人會反復(fù)受到該疾病的困擾,不同原因造成的咽炎,患者出現(xiàn)的癥狀會有所不同,最容易出現(xiàn)的癥狀是咽喉部的不適感,比如咽喉疼痛以及聲音嘶啞等等,另外有些患者會出現(xiàn)頭暈頭痛以及全身乏力等癥狀,現(xiàn)在治療咽炎的方法很多,有一種專門治療的中藥叫咽炎草,這種中藥還有下列這些作用。
咽炎草的功效:
近正是吃野菜的好時機,什么馬齒莧、蒲公英啥的,跑到路邊挖的人特別多。就是有一種草特別受冷遇,因為這種草實在是太苦了,做成菜非常難下咽,它就是——蛤蟆草。
但是,良藥苦口利于病,這句老話講的還真是一點不錯,蛤蟆草就是這句話的典型代表。雖然它苦、不好吃,但是人家的功效可是很多的,是一味不可多得的中草藥。
慢性咽炎的克星
雖然這種草叫蛤蟆草,但其實癩蛤蟆一點也不喜歡吃這草,只是因為草的葉子表面有點像癩蛤蟆的皮膚,所以才這么叫。蛤蟆草消炎的功效很強大,在《綱目拾遺》和《葛祖遺方》中,都記載蛤蟆草能“治咽喉十八癥”。
如何用蛤蟆草治療慢性咽炎呢?很簡單,洗干凈后嚼著吃就行,每天嚼兩三片葉子,將汁液咽下,渣滓吐掉,堅持一兩個月即可。只是蛤蟆草的味道實在難聞,也很苦,所以咱們可以把它切碎炒雞蛋吃,只是效果差一些,得吃久一點才行。
蛤蟆草治濕疹
蛤蟆草清熱解毒、殺菌消腫的作用也不小,中藥典籍《藥物圖考》中就記載了蛤蟆草能“治濕熱風(fēng)疹,陰癢”,不少老中醫(yī)也指出蛤蟆草能對付由于濕疹導(dǎo)致的多種疾病,并且若是皮膚上出現(xiàn)了帶狀皰疹,也可以用蛤蟆草來治療。
用法:取一顆洗干凈的蛤蟆草(要新鮮的),把它搗爛(注意不要讓汁液灑掉),連枝帶液地敷在患處,早晚一次。如果患處太大,還可以酌情增加蛤蟆草的用量。
蛤蟆草治風(fēng)濕
據(jù)《四川中藥志》記載,蛤蟆草能夠“清肺熱,除風(fēng)濕”,如果總是被風(fēng)濕困擾,渾身筋骨疼痛的話,就可以試試蛤蟆草。方法:去半顆新鮮的蛤蟆草,洗干凈,配上兩三片生姜一起煮成一碗,然后撈出草和姜,只喝湯即可。
食用蛤蟆草的注意事項
蛤蟆草雖好,但其過于苦寒,因此也不是人人都能用蛤蟆草治療上述疾病。體質(zhì)虛弱、腹瀉、脾胃不好、寒性體質(zhì)、孕婦、小孩這幾類人都不適合服用蛤蟆草。其他適宜服用蛤蟆草的人,當病情緩解后也應(yīng)該及時停止用藥,以免不利身體。
以后在路邊再遇上蛤蟆草,就不要錯過啦,雖然它不好吃,但也不失為一味苦口良藥。
牛蒡,是屬于一種中藥草,并且還不是一般的中藥草,單單用這個牛蒡草來制作美食可以讓食材發(fā)揮很大的功效和作用,而牛蒡草還可以用來結(jié)合一些藥材來改善人身體的各種不好的現(xiàn)象,牛蒡草對人的身體也有治病的效果,比如說糖尿病,還可以降低血壓,如果有便秘現(xiàn)象的話,那么采用牛蒡還可以有治療便秘的效果,那么這個牛蒡草到底有哪些功效呢?
牛蒡憑借其獨特的香氣,豐富的營養(yǎng)價值而走俏東南亞市場,更風(fēng)靡日本、臺灣。日本、臺灣民間將牛蒡作為補腎、壯陽、滋陰之圣品。美國著名的保健專家艾爾、敏德爾在他的《抗衰老圣典》一書指出,牛蒡深受全世界人們的喜愛,它是一種可以幫助人體維持良好工作狀態(tài)的溫和營養(yǎng)藥草,而對體內(nèi)系統(tǒng)的平衡具有復(fù)原功效,他還指出,全世界最長壽的日本人就是長期使用牛蒡。
中醫(yī)早對牛蒡的藥用價值給予肯定。牛蒡籽可作解毒、利尿之中藥;牛蒡果可治浮腫、咽喉腫痛、肺炎、猩紅熱及流行性耳下腺炎、感冒;牛蒡根與大腸燉食可以防止痔瘡,搗汁可以防治煩躁。
因于牛蒡有去淤、處郁及促進血液循環(huán)的功能,所以很適用于長期久坐辦公室的上班族,不過牛蒡是很強的堿性食物,患接觸性皮炎或濕疹的人,最好少用
現(xiàn)在國內(nèi)種植牛蒡多供出口,少量供應(yīng)國內(nèi)市場。選購牛蒡有講究,長60厘米以上,直徑2厘米以上,表皮光滑幼嫩,形體正直而新鮮的為上品。牛蒡食用方法很多,可隨意烹飪,拌、炒、煮、涮、煲湯、作餡均可,特別是牛蒡茶,煮沸后味道最佳。
中 華 傳 統(tǒng) 藥 膳 牛 蒡 食 療 菜 譜
牛蒡根燉雞 適用于體虛瘦弱、四肢乏力、消渴、水腫、咽喉腫毒,咳嗽等病癥。
牛蒡排骨湯 此菜湯汁清淡,有降火氣之效。
牛蒡燉肉 適用于頭暈、 咽喉熱腫、陰虛、咳嗽,消渴、體虛、乏力、泄瀉等病癥。
牛蒡燉豬大腸 適用于便血、血痢、痔瘡、脫肛、癰腫、消渴、咽喉腫等病癥
牛蒡粥 適用于肺胃虛熱而引起的咽喉腫痛、咳嗽、食欲不佳、便秘等病癥。
牛蒡魚蓉羹 功效:補益脾胃,適用于腦血管疾病,高血壓,冠心病等。
牛蒡豬肚絲 功效:補脾益氣,適用于糖尿病,消渴癥(患者宜空腹食用效果更佳,渴則飲湯。)
牛蒡杜仲羹 功效:補益肝腎,強腎壯骨。中風(fēng)后遺癥
用牛蒡草來治療一些疾病也是有很多作用和功效的,而牛蒡草用來炮制茶和水對身體的好處都是很多的,牛蒡草在夏季的時候飲用還具有清熱的功效,經(jīng)常喝牛蒡茶的話一定要注意飲茶的時間和分量,避免飲茶過多,也要避免在晚上睡覺的時候飲用,這樣對睡眠來說是非常不好的。
人們平時所說的木須草,學(xué)名就叫苜蓿,很多地方的人稱之為金花菜,這是一種多年生的植物,需要強調(diào)的是,苜蓿其實有多種分類,目前國內(nèi)最流行的有三種,每一種的營養(yǎng)價值都很高,經(jīng)常被當成中藥來使用,具有清胃利腸的作用,對于膀胱結(jié)石有很好的治療作用,另外還有下列這些好處。
第一、價值成分
苜蓿為豆科植物紫苜蓿MedicagosativaL.的嫩莖葉。苜蓿的營養(yǎng)價值很高,每百克鮮品含蛋白質(zhì)5.9克,碳水化合物9.7克,胡蘿卜素3.28毫克,維生素C92毫克,維生素B20.36毫克,鈣332毫克,磷115毫克,鐵8毫克。另外還含有止血作用的維生素K。民間有些驗方用它來治胃或痔、腸出血。苜蓿具有清脾胃、利大小腸、下膀胱結(jié)石的功效。
第二、【藥理作用】:
紫苜蓿中提出的苜蓿素對離體豚鼠腸管有松弛作用,但并不使羊引起臌脹。苜蓿素在2×10^-5濃度時能顯著抑制離休兔小腸之收縮,4mg苜蓿素注入在位兔小腸腔,可使蠕動收縮減慢。甲基苜蓿素本身對離體兔小腸無明顯作用,但如先加入浴管中,可輕度拮抗苜蓿素的作用。用紫苜蓿鮮葉作飼料,可能引起動物嚴重臌脹,胃中氣壓太大可壓迫橫膈及血管,使動物窒息而死。苜蓿素尚有輕度的抗氧化作用,可防止腎上腺素的氧化。牲畜飼以南苜蓿的變種MedicagohispidaGaertn.var.denticulata草后,能產(chǎn)生對光過敏性皮炎。
第三、【便方】:
1.風(fēng)濕筋骨痛,神經(jīng)痛:野苜蓿5錢,水煎,一日分2次服。
2.黃疸型肝炎:野苜蓿、茵陳各15克,水煎,一日分2次服。
3.白血?。阂败俎?5克,水煎,一日分2次服(以上寧夏中草藥資料)。
4.毒蛇咬、蜈蚣及黃蜂蜇:鮮草搗爛,涂敷傷口(江西草藥資料)。
千根草一般都是在山地或者是沙質(zhì)的土壤中進行生存,千根草是可以吃的一種植物,而且還可以入藥,常見的吃飯有涼拌和炒食等等,在進行涼拌的時候最好是多用清水進行沖洗,從而讓雜質(zhì)完全的去除,否則會影響到口感的,涼拌前還要用熱水進行燙一下,那么千根草的功效有哪些?
第一,千根草的功效有哪些?清熱利濕。千根草全草可以入藥,它入藥以后,性質(zhì)寒涼,能清熱解毒,也能祛除人體內(nèi)的濕氣,而且具有一定的止癢功效,平時人們出現(xiàn)過敏性皮炎和濕疹以及皮膚瘙癢等常見皮膚病時,可以直接用千根草進行治療,治療時最好把干燥以后的千甘草加清水煎制,煎出藥液以后降溫直接清洗患處,每天使用1到2次,三到五天以后癥狀就能明顯好轉(zhuǎn)。
第二,千根草可以炒著吃,到時大家可以采摘那些鮮嫩無污染的千根草,采摘以后用清水幫它洗凈,再用清水浸泡一個小時,取出以后濾掉水分,準備50克的瘦肉絲,適量的香蔥末,在炒鍋中放油以后,把肉絲入鍋炒散,然后加入香蔥末,炒出香氣,隨后把洗好的千根草放入鍋中,快速翻炒,等它變軟以后加入食用鹽和雞精調(diào)味,再翻炒兩分鐘,取出裝盤就可以。
千根草的功效有哪些?消炎止瀉。千根草中含有多種天然的消炎成分,能有效消除人體內(nèi)的大腸桿菌和痢疾桿菌,人類的腸炎與腹瀉有很好的緩解與治療作用!除此以外,千根草還能消腫止痛,平時人們出現(xiàn)痔瘡腫痛,以及乳癰腫痛時,都能用新鮮的牽強進行治療,最好的用法是把新鮮千根草搗碎以后研成泥狀,然后直接敷在腫痛的部位上,每天換藥遇到兩次,就能讓腫痛的癥狀明顯減輕或者消失。
關(guān)于兒不食草有哪一些功效,可以幫助我們治療哪些疾病問題,或許大家在生活當中都不太注重,畢竟不是所有人對這些中草藥材都有科學(xué)的研究,所以對它的治療保健功效也不認識,那么下面就來為大家詳細分析介紹一下,鵝不食草的功效以及治療方法,希望大家都能夠注意。
1治療百日咳
據(jù)300余例的觀察,治愈率一般在90%左右。大都在用藥后24小時內(nèi)典型痙咳開始減輕。治愈時間,短者3~6天,長者10~15天。制劑及劑量:㈠取鮮品5兩,制成煎液500毫升,再加入等量糖漿。按患兒年齡大小,每日用20~40毫升,4次分服。㈡取鮮生藥1斤,制成煎液500毫升,再加入糖漿至1000毫升。1~4歲3~10毫升,5~8歲11~20毫升。每日3次。㈢取全草1500克,制成蒸餾液500毫升,再和入等量糖漿。1~5歲5~10毫升,5歲以上15毫升,日服3~4次
2治療軟組織損傷
將鵝不食草研成粉末,成人每次用2~3錢(小兒減半),以黃酒6~8兩(不飲酒者用酒水各半)、紅糖1~2兩同煮(沸后密蓋勿令泄氣),過濾后溫服;藥渣趁熱敷于患部。亦可用粉劑每日3~6克,或以鮮草1~2兩搗汁,分3次以溫酒沖服。治療胸、背、腰部等軟組織損傷(包括跌傷、打傷、挫傷、扭傷等),均有效。據(jù)數(shù)十例觀察,大多于用藥后1~2天痊愈。除胃痛患者服酒煮劑后間有疼痛外,一般無副作用。亦有將鮮石胡荽制成注射劑(每1500克鮮藥制成500毫升)作穴位注射,治療關(guān)節(jié)扭傷、腰肌勞損、風(fēng)濕疼痛等癥,觀察94例,痊愈31例,好轉(zhuǎn)60例。有效率達97%。用法:于痛點或循經(jīng)取穴注射,每次0.2~0.5毫升,隔日1次,一般3~5次為一療程。
3治療鼻炎
包括急性鼻炎、慢性單純性鼻炎、肥厚性鼻炎、變態(tài)反應(yīng)性鼻炎等。大多數(shù)病例用藥后頭痛、鼻塞等癥狀消失或減輕。用法:將鵝不食草研成細粉吸入鼻孔,每日數(shù)次;或用棉花浸濕擰干后,包藥粉少許,卷成細條塞鼻,20~30分鐘后取出,每日1次;或制成油膏紗條,放置鼻腔內(nèi),1小時后取出。用藥后除初起有噴嚏、流淚與流鼻涕外,余無不良反應(yīng)。
以上就是鵝不食草的一些疾病治療方法,大家應(yīng)該有比較全面的認識了吧,但是也要提醒大家的事,鵝不食草的使用也有一些原則禁忌問題,比如對于孕婦而言是絕對不適合服用鵝不食草,所以在使用這些中草藥之前,大家對這些問題也應(yīng)該先了解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