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后長水泡怎么辦
艾灸養(yǎng)生。
“一笑煩惱跑,二笑怒氣消,三笑憾事了,四笑病魔逃,五笑人不老,六笑樂逍遙。天天開口笑,壽比彭祖高。”生活中,人們越來越關注養(yǎng)生方面的話題,作好了養(yǎng)生我們的生活質量才更好。如何避免走入有關中醫(yī)養(yǎng)生方面的誤區(qū)呢?經過搜索和整理,小編為大家呈現“艾灸后長水泡怎么辦”,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艾灸這是一種非常天然的而且沒有副作用的保健方法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盡管艾灸對于人們的身體健康有著非常多的好處,但是許多的年輕人特別是女性朋友卻不敢嘗試,這是為什么呢,原因就是艾灸后長水泡,水泡這是一件非??植赖氖虑?,因為處理不當就會在身上留下疤痕,因此女性盡管知道艾灸對于身體的好處非常的多,但是還是不敢嘗試,那么你知道艾灸后長水泡怎么辦嗎?下面我們就來具體的看一看。
艾灸如果出現了水泡,心理上不要有太大的負擔,起水泡對于健康益處大于害處,艾灸是利用艾草的疏通經絡的特性來調節(jié)身體系統(tǒng)的,艾灸結束了,由于水泡存在,對于經絡的刺激還在繼續(xù),等于處長了艾灸發(fā)揮作用的效果,所以這是好現象。對于出現的水泡,一般不需要處理,更不要刺破,時間長了水泡會縮小直到消失,這樣不會留下疤痕。
出現水泡后,由于平時不注意將水泡搞破了,容易引起感染,出現化膿。在直接灸時,灸后幾天內也會出現灸處化膿的現象,中醫(yī)認為這是好現象,說明通過艾灸刺激了身體的免疫力。
采用溫和灸,一般不會出現水泡,因為灸的過程中可以隨時調節(jié)艾條或灸盒,避免灸點皮膚溫度過高,這就需要朋友們注意一旦皮膚感覺過熱時要及時調節(jié),因為當感覺皮膚溫度過高時,由于神經傳導需要一定時間,這時皮膚的實際溫度要比感覺高多了,不及時調節(jié)會引起水泡。
艾灸后長水泡怎么辦,看著上面的解釋相信大家對于為什么艾灸會長水泡以及怎么樣應對這些水泡有了自己的認識,那就是不要去戳破水泡,因為在我們的身邊許多的人都喜歡戳破水泡,還有就是不是任何的艾灸都會長水泡的,因此女性朋友不用擔心艾灸后長水泡哦,也可以嘗試艾灸療法哦。
Ys630.com相關知識
一般臉上長滿的水泡叫做水痘,成年人較少,大部分在發(fā)在青少年時期,多集中在春季,易傳染。水痘戳破容易留下永久性疤痕,所以需要好好護理,那么,臉上長水泡怎么辦?
1、選用具有清熱利水作用的食物:如蕹菜、菠菜、莧菜、薺菜、冬瓜、西瓜、黃豆、黑豆、赤小豆、綠豆、蠶豆、竹筍、萵苣、茭白、馬蘭、葫蘆、葡萄、薏苡仁等。
2、多吃富含粗纖維的食物:多吃些帶葉子的蔬菜,如白菜、芹菜、菠菜、豆芽菜,帶葉子的蔬菜中含有較多的粗纖維,可助于清除體內積熱而通大便,也可吃清熱利濕的冬瓜、黃瓜等。
3、補充水分:在出水痘期間,患病的孩子因發(fā)熱可出現大便干燥,此時需要補充足夠的水分,要多飲水,多吃新鮮水果及蔬菜,如飲用西瓜汁、鮮梨汁、鮮橘汁和番茄汁。
4、水痘護理過程要注意。發(fā)生水痘的時候,也是很容易發(fā)發(fā)橫傳染的情況的,因此,及時的護理也是和關鍵的。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和水痘皰疹液接觸傳播,患者為主要傳染源。從發(fā)病前到全部皮疹干燥結痂,整個過程均有傳染性,傳染率高達90%以上,但該病為自限性疾病,一次發(fā)病愈后可終身免疫。
5、孩子發(fā)生水痘要注意及時的治療。當家長發(fā)現孩子感染水痘后,不必過于驚慌,應第一時間就醫(yī),不能再去幼兒園和學校,以免傳染給其他孩子。,
艾灸肚臍出水泡怎么辦
1、正?,F象。
艾灸的朋友基本上都有出過水泡,不用慌張,出水泡是艾灸中很正常的現象,是我們體內排毒的過程,可以堅持繼續(xù)艾灸。
2、水泡出現后。
一般有輕微疼痛,有的人則沒有任何痛感。遇到水泡后,不用害怕,可以繼續(xù)在水泡的位置施灸,數次后水泡就會自行潰破。潰破后仍然可以繼續(xù)施灸知道結痂,結痂后還可以施灸,這時會有液體狀的物質從痂體下滲透出來。以上的種種表現均為艾灸后的排病反應,而流出來的液體狀物質也大多為人體瘀滯的廢物,這些廢物的不斷流出會加速身體的康復。所以是件好事。
3、禁忌。
水泡出現后也不會化膿,所以一般不需要消炎藥水消毒。如果盲目消炎,反而為畫蛇添足之舉。此時應當相信你身體的自愈能力,所以不久,水泡破裂后會很快結痂,基本上不會出現化膿發(fā)炎。但是患者傷口如果接觸了不干凈的物質或在不潔的環(huán)境中活動,那就另當別論了。
常用艾灸臍兩法
1、第一法。
艾炷直接灸。將燃燒的艾炷直接懸在臍中上方(1厘米左右)施灸,以覺得有溫熱感為度。每次灸15~30分鐘,每日1次,連灸10次為1療程。全年可不定時灸3~5個療程,秋冬季施灸效果更佳。因體質素虛而出現的胃腸功能紊亂、神經衰弱等疾病用此法防治效果較好。
2、第二法。
神闕隔姜灸。把姜片上穿刺數孔,覆蓋于臍上,點燃艾炷在姜片中啄灸,以感溫熱且舒適為度。每次灸15~20分鐘,隔日1次,每月灸10次,冬至開始灸最好。此法對寒邪引起的消化不良、腹痛諸癥有預防作用。
對女性有效的艾灸治療
1、臉上痘痘長得成片的女性。
往往有嚴重的帶下病,“清熱解毒”往往沒有任何效果,因為她們的這種熱往往是虛熱,而不是實熱,補充陽能尚且不逮,何況雪上加霜。所以艾灸是最佳的選擇。
2、臉上長有黃褐斑的女性。
往往肝腎虧虛,體質嚴重偏于酸性,用艾灸治療,往往會出現意想不到的效果。
3、虛胖的女性。
并不是營養(yǎng)過剩,但營養(yǎng)過剩不過是西醫(yī)上的一個概念,中醫(yī)里面沒有這樣的說法,如果哪個中醫(yī)也這樣瞎嚷嚷,那肯定個半吊子。即使是肥胖的小孩子,也往往并不是營養(yǎng)過剩,而是陽能不足,往往是因為在懷孕期間,父母還有不少的性生活,導致孩子先天不足,肝腎機能失衡,脾臟運化無力。虛胖女性則往往有崩漏暗疾,失血過多。太過肥胖往往是因為脾腎陽虛,太過瘦弱,則往往是肝腎不足。
4、乳頭過早地顏色變暗淡,或者乳頭凹陷的女性。
往往嚴重肝腎虧虛,沖脈,任脈虛寒,有的甚至還有咳嗽的毛病。這些問題艾灸都有很好的效果。
5、熱敏灸治療女性黃褐斑。
熱敏灸治療女性黃褐斑的方法:在陽白、顴髎、曲池、血海、太沖、膈俞等穴區(qū),采用熱敏灸Ⅲ號艾條,將其點燃,距離皮膚5厘米左右,當探及穴位熱敏化反應時,即在其上進行懸灸,每穴艾灸時間以上述熱敏化現象消失為度。每日1次,10日為1療程,共治療2個療程,每個療程間休息3~5天。
6、女性體寒。
夏秋之季,我?guī)缀趺恐芏家年P元穴三次,將艾柱點燃,對準關元穴熏灸,使局部有溫熱感,灸至局部皮膚紅暈為止。關元在下腹部,身體的正中線上,臍下3寸的位置。對女性來說,這個穴位主要是蓄血之用,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足少陰腎經與任脈交會于此,艾灸之下,凡所過經脈之病,都會有改善。
女性尤需要注意灸關元穴,因為女性為陰,腹部為中央脾土,先天的陽氣不足,什么脾胃功能、消化功能、肝氣不舒、血液瘀滯、肚腹冷痛、痛經等問題都是常見毛病,灸關元則可以補腎壯陽、溫通經絡、理氣和血、補虛益損,壯一身之元氣。
艾灸后濕疹怎么辦
1、艾灸后濕疹怎么辦
艾灸治療濕疹,濕疹有的時候的確會全部發(fā)出來,我們一般會艾灸阿是穴、曲池穴、陰陵泉,此外還需要了解配穴,如果屬于濕熱型的濕疹,那么我們就需要加肺俞、脾俞、水道。而如果屬于脾虛濕盛那么需要加脾俞、胃俞。假如患者是血虛風燥加膈腧、血海,在這些穴位的配合之下艾灸對濕疹治療才會取得更好的效果。
2、艾灸后濕疹怎么回事
艾灸之后人們發(fā)現肌膚上突然出現了很多濕疹,這其實是因為自己體內已經有濕疹導致的,艾灸可以有效的幫助人們治療濕疹,主要是因為艾灸可以幫助人們祛除體內的濕氣。并且也可以幫助人們促進血液循環(huán),疏通經血,可以幫助人們解除濕疹的困擾。
艾灸可以幫助人體補充陽氣,可以幫助人們提高身體抵抗力,并且可以打通經略,經絡恢復暢通之后,氣血運行會更加順利,人們祛除體內的濕氣也會去除,而當濕氣排出來的時候,濕疹疾病以及其他的病癥也會得到很好的緩解,一般情況下濕疹在夏天最為嚴重,所以我們完全可以在夏天艾灸,這樣也可以起到預防疾病的效果。
3、濕疹有哪些類型
急性濕疹
自覺劇烈瘙癢,皮損多形性、紅斑、丘疹、丘皰疹或水皰密集成片,易滲出,境界不清,周圍散在小丘疹、丘皰疹,常伴糜爛、結痂,如繼發(fā)感染,可出現膿包或濃痂。處理適當則炎癥減輕,皮損可在2~3周后消退。在早期或急性階段,患處有成片的紅斑,密集或疏散的小丘疹,或是肉眼難見的水皰,嚴重時有大片滲液及糜爛。
亞急性濕疹
急性濕疹炎癥減輕后,仍有劇烈瘙癢,皮損以丘疹、結痂和鱗屑為主,可見少量丘皰疹,輕度糜爛。在亞急性狀態(tài),滲液減少及結痂,患處由鮮紅變暗紅,沒有大片的糜爛。
慢性濕疹
常因急性、亞急性濕疹反復發(fā)作不愈而轉為慢性濕疹;亦可開始不明顯,因經常搔抓、摩擦或其他刺激,以致發(fā)病開始時即為慢性濕疹。其表現為患處皮膚浸潤肥厚,表面粗糙,呈暗紅色或伴色素沉著,皮損多為局限性斑塊,常見于手足、小腿、肘窩、乳房、外陰、肛門等處,邊緣清楚。病程慢性,可長達數月或數年,也可因刺激而急性發(fā)作。
中醫(yī)治療濕疹的偏方
藥酒療法
處方:豆薯子(又稱地瓜子、土瓜)100克,75%酒精500毫升。
用法:藥炒黃、研碎,放酒精中浸泡48小時候,濕敷患處。日2次,每次20分鐘。本品有毒,不可內服。
療效:用藥1-3周,治愈率達100%
非藥物療法
品名:馬鈴薯100克
用法:洗凈,去皮,磨成泥狀,貼敷患處0.5厘米厚,紗布包扎,日換3次。
療效:敷藥7天,治愈率達100%。對滲透性濕疹效果尤佳。
地膚子、蛇床子各15g,枯礬9g。
制用法:水煎濃液,每天1劑,分2次涂擦患處。
療效:2—3劑痊愈。
長期濕疹的危害有哪些
1、皮膚損害,影響患者外觀形象。濕疹病發(fā),會產生紅斑、丘疹、水皰、糜爛、結痂、皮損開裂等皮膚損害,也會導致皮膚產生色素沉著。在皮紋尤其運動程度較大的部位容易發(fā)生裂口,長期摩擦、搔抓,會引起明顯的苔蘚樣化。不僅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患者的外觀形象,更給患者帶來病痛折磨。
2、導致精神萎靡、煩躁等精神障礙。濕疹病發(fā),瘙癢劇烈,夜間加劇,患者常受困擾,睡不著覺。由此,不僅影響患者正常生活,耽誤工作及學習。濕疹反復不愈,還會使患者產生精神萎靡、煩躁等精神障礙。
3、濕疹炎癥感染。會并發(fā)常見的金黃色葡萄球菌皮膚感染,也會引起少見的單純皰疹病毒感染、疣、或是傳染性斑塊,危害患者健康。
4、具有遺傳性,給下一代埋下健康隱患。濕疹是五大易遺傳的疾病之一,遺傳幾率為50%。濕疹有可能遺傳給下一代,對他們的健康構成一定的威脅。
熱情的夏日陽光離現在也不遠了,更多的人為了感受它的熱情跪去渡假的也不少,而在海邊渡假最遭罪的就是皮膚了,那么大的陽光曬得人的皮膚發(fā)紅、腫痛、瘙癢,而曬傷之后長水泡那就是比較嚴重的曬傷了,其實要避免這個情況的發(fā)生就要做好防曬的工作,如果水泡一旦長出來,也要做好護理,使皮膚恢復正常,下面就來說說曬出水光要怎樣處理。
日光曬傷是指在短時間內大量接觸紫外線的照射而引起的一種光毒反應。輕者照光的局部皮膚紅腫,重者出現水皰。累加曬傷的次數越多,造成的損傷越嚴重。
1、
曬傷后起水泡了,怎么處理?普通曬傷現象經過正確護理,會很快得到痊愈。沒必要擔心曬傷后會起水泡。但是呢,我們也要多加注意才是正確的,由于強烈日光照射局部皮膚后,是對皮膚一個很大的傷害。2、
曬傷后起水泡了,怎么處理?夏天一到,我們不是很喜歡吃西瓜嗎,那么這個西瓜皮就是一個可以利用的。我們用西瓜皮反復擦拭和涂抹,曬傷的部位上。這樣西瓜皮的汁液被吸收,水泡就減下去了。3、
除了用西瓜皮反復擦拭呢,我的建議可以選擇用燒傷膏。如同西瓜擦拭的原理,用藥膏的作用是使得皮膚的曬傷癥狀減輕。然后又能直達病灶。藥膏敷在這個起水泡的地方,更有利于皮膚充分。曬傷后起水泡了,怎么處理?普通曬傷現象經過正確護理,會很快得到痊愈。沒必要擔心曬傷后會起水泡。但是呢,我們也要多加注意才是正確的,由于強烈日光照射局部皮膚后,是對皮膚一個很大的傷害。
現在很多人都比較喜歡艾灸這種治療疾病的方法,但是在進行艾灸治療的時候,也會有一些小小的意外的,比如燙傷就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現象,所以在做艾灸的時候要注意很多的事情。很多人在進行了艾灸之后會在做艾灸的部位出現一些水泡,在處理水泡的時候要根據水泡的大小來分別處理。
小水泡的處理
自行吸收
由于艾灸,出現小水泡的時候,自己沒有什么特殊不適的感覺的時候,可以不做特殊的處理,水泡里面的液體可以自行吸收的。
水泡處皮膚保持清潔
艾灸有小水泡的時候,在小水泡的皮膚要注意保持清潔,避免接觸到硬物刺破水泡,又或者是硬物的磨損導致小水泡破裂,自己不注意清潔的話,很容易就引起感染了。
大水泡的處理
也可以讓其自行吸收
艾灸后出現大水泡的時候,如果你自己感覺水泡不緊繃的,也就是水泡張力不大的,而且也不影響你日?;顒拥?,也可以讓其自然吸收,參照小水泡的處理了。
可以挑破水泡
艾灸后出現的大水泡如果張力大的話,就是那種有積漲感的水泡,表面是透亮透亮的,很飽滿的,有先條件的話可以將水泡處進行皮膚消毒,然后用無破菌針挑破水泡,將水泡內的液體釋放出來,減輕不適感。沒有條件的話,可以去醫(yī)院進行挑破。
避免沾染水
艾灸水泡挑破后,局部要避免沾染水,以免影響局部皮膚,導致化膿感染現象的發(fā)生。
局部涂抹藥物
艾灸引起的水泡,如果水泡破裂后,可以在局部涂抹一些促進愈合的藥物。
停止艾灸
艾灸后出現水泡的時候,需要停止艾灸治療,特別是同一處的艾灸,以免加重水泡的形成,導致損傷加重。
注意:
如果上西藥,可能會堵截毒物的排出,反而可能容易發(fā)炎霉爛,好后疤痕較大。用酒精消毒,不破皮還行,破皮后,刺激太大。而且酒精只能消炎表皮,不能深層消炎。艾灸懸灸,即可表皮消炎,也可深層消炎,而且對傷口刺激不大。
艾灸在生活中其實還是比較多見的,但是有部分朋友在進行了艾灸之后身上會出現水泡的情況,對于這類的問題,原因一般是有幾個的,比如施灸過量、排病反應等。身體進行艾灸,一定要到正規(guī)的地方,千萬不要到一些小診所去進行,沒有任何保障。
1、艾灸后起水泡怎么回事
1.1、施灸過量
艾灸時間太長,灸量過頭,容易導致出水泡的現象出現,這種情況下最好縮短艾灸的時間或減少艾灸次數。
1.2、排病反應
有的人艾灸后出水泡屬于排病反應,人體病邪之氣較重,出水泡也可能是機體正氣恢復,祛除病邪的過程,這種出水泡利于疾病痊愈。
2、艾灸后會出現哪些癥狀
2.1、紅白相間斑點。如果灸后皮膚潮紅不均勻,潮紅中間夾雜大小不一的淺白色斑點,有的甚至白色多紅色少!這是由于局部經脈不通、氣血運行不暢所致,提示要繼續(xù)進行艾灸治療,直到灸處溫熱感增強,灸后皮膚白色斑點消失,出現均勻的潮紅、汗出為一個療程的充足劑量。
2.2、皮膚成片潮紅、有水汽。在艾灸過程中,穴位周圍皮膚還會出現成片的潮紅,甚至有水汽,手摸起來有潮潤的感覺(一般在用灸盒或灸罐施灸的情況下出現這種現象,艾灸懸灸較少出現這種反應),這種反應多是表明一次的灸量已經相對足夠,可以停止本次施灸。
3、艾灸后多久能吃東西
通常情況下,艾灸后立即吃東西沒啥大礙。只要艾灸完之后,注意防寒保暖,避免過度飲酒、及吃冷凍寒涼等食物即可。艾灸主要是通過溫熱之性起到活血的作用,主要是作用于機體表面的,沒有太大必要擔心吃什么食物。不過,一般實際建議還是艾灸后隔半小時吃飯比較好,這樣對艾灸后效果保持要好些,以免艾灸后吃東西食物消化影響血液運行。
艾灸后建議多喝溫開水,因此艾灸是生發(fā)陽氣,多喝溫開水有助于排毒,也讓體內寒氣隨尿液排走,可加強艾灸的效果。
艾灸要注意哪些事項
1、艾灸順序問題
傳統(tǒng)規(guī)矩:先上后下,先背面后正面,先左邊再右邊,先身軀后四肢。有些個別穴位會有個別順序。
2、艾灸頻率問題
剛開始艾灸的時候要慢慢來,講究循序漸進,剛開始可以天天艾灸,灸半個月左右,也就是十五天,之后中間休息兩天,之后再天天艾灸,如果前半個月艾灸感覺身體好很多,或者時間不充足,那么可以選擇隔天艾灸的方法,或者一個星期灸兩次到三次!
平時身體沒有病痛的話,每隔3天艾灸保健穴即可,每穴位25分鐘左右。如果身體寒癥較重,或者其它需要治療的病癥,那么還是按照以前的方法,每天必灸!
3、艾灸時間問題
有很多灸友問,什么時間艾灸最好?白天沒有時間晚上可以艾灸嗎?原則上一天任意時間都可以艾灸,上午是艾灸的最佳時間,上午下午晚上,如果睡眠沒問題,晚上是可以艾灸的,如果睡眠有問題,就盡量在晚上10點前結束艾灸,否則容易影響睡眠。
艾灸這種中醫(yī)治療方法在我們國家是非常受歡迎的,而且當前的季節(jié)對于每一個人來說都是非常適合艾灸的,就算不拿來治療疾病,用來調理身體狀態(tài)也是可以的。不過艾灸期間還是有很多注意事項的,所以大家一定要提前搞清楚,否則艾灸就會發(fā)揮不出來原有的功效。那么,艾灸后吹風了怎么辦呢?
艾灸后可以吹風嗎
不可以吹風。艾灸是排出體內寒氣,補充體內陽氣的,同時艾灸過程中會打通排出體外的通道,所以艾灸過后注意不要吹風,防止寒氣進入。就是這樣的原理了。
艾灸以后,身體的毛細血管,得到了擴張,身體的血液循環(huán)的加速,這個時候應該是需要避風寒的,如果需要到外面吹風的話至少需要過兩個小時。
艾灸的注意事項
1、要專心致志,耐心堅持。施灸時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時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條移動,不在穴位上,徒傷皮肉,浪費時間。對于灸,則要長期堅持,偶爾灸是不能收到預期效果的。
2、要注意體位、穴位的準確性。體位一方面要適合艾灸的需要,同時要注意體位舒適、自然,要根據處方找準部位、穴位,以保證艾灸的效果。
3、防火。施灸時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時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滾脫落。用艾條灸后,可將艾條點燃的一頭塞人直徑比艾條略大的瓶內,以利于熄滅。
4、要注意防暑。因施灸時要暴露部分體表部位,在夏天高溫時要防中暑,同時還要注意室內溫度的調節(jié)和開換氣扇,及時換取新鮮空氣。
5、要防止感染?;摼幕蛞蚴┚牟划敚植繝C傷可能起瘡,產生灸瘡,一定不要把瘡搞破,如果已經破潰感染,要及時使用消炎藥。
6、要掌握施灸的程序。如果灸的穴位多且分散,應按先背部后胸腹,先頭身后四肢的順序進行。
艾灸后出風疹了怎么辦
1、艾灸后出風疹了怎么辦
一般的人這種癥狀幾天后會自行消失,所以不用采取措施,繼續(xù)堅持艾灸即可。如果實在是太癢了,那么我們可以試試艾灸曲池、血海等穴位,可以幫助止癢。
2、艾灸后為什么會出風疹
有些人出現灸后發(fā)癢出風疹的問題,其實就是艾灸之后,我們的肝、脾、腎之陽氣得到有效補充和恢復,功能加強,排毒和自愈能力加強。
當我們與外邪有了抗爭的實力,使得外邪被趕出內臟、血液和其他組織器官而走入皮膚,而正在排出的時候,皮膚上就會出現瘙癢,或者是冒出一粒粒的疹子,此時無須緊張,其實這只是中醫(yī)所說的排毒、排病反應中常見的一種。
這個時候,有的人會覺得瘙癢難忍,有的疼痛難受,有的干燥起皮……越是瘙癢,說明毒氣越重越深,對內臟、血液、器官損害越嚴重。外邪能深入到這種地步,也可判斷外邪進入已久,此時就要給艾灸一段時間,給身體排毒一段時間,著急不得。
皮膚是人體最大的組織器官,人身上大量的毛孔可以排掉體內的垃圾毒素,可以說是人體重要的排毒器官。中醫(yī)認為:“任何問題的發(fā)生,都先受制于內而后發(fā)于外?!敝灰馨l(fā)出來,就不是什么大問題,這就要看我們能否給外邪排出的機會,能否堅持到外邪完全排出。
總而言之,艾灸出現發(fā)癢是好的表現,起碼機體有了信號,灸后發(fā)癢意味著體內的濕氣、寒氣、邪氣等在艾灸的刺激下開始從體表排除。
3、艾灸后皮膚很癢怎么辦
有癢的表現大多應該是風寒濕邪的體表提現,這個時候,如果想控制癢,那么一是在這里點刺放血后拔罐,二是在體表刮痧,給病邪出處,三是繼續(xù)艾灸,如果用這三種方法,綜合治療,效果應該是很好的。
中醫(yī)認為,肺主皮毛,也就是說肺主一身之皮毛,皮膚有問題當然得考慮肺;肺和大腸相表里,肺在內,大腸在外,肺里的垃圾本應通過大腸排出。如果巨癢,還可以艾灸曲池,是大腸經的合穴,血海,膈俞可以止癢并減少和避免出現大片的紅疹和疙瘩等。
每個人所表現出的病癥不一樣,您自己需要多觀察,相信,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艾灸,你身體內的毒素排的差不多的時候,這種巨癢就會過去。
哪些人不適合艾灸
由于艾灸以火熏灸,施灸不注意有可能引起局部皮膚的燙傷,另一方面,施灸的過程中要耗傷一些精血,所以有些部位或有些人是不能施灸的。下面,我們就具體去了解一下:
陰虛體質,陰虛體質的陰精不足,人容易火旺,睡眠差,不宜艾灸。
熱性體質(口腔潰瘍、膿包、怕熱不怕冷、便秘等)人群。
面部或身體上的痤瘡、急性濕疹、身發(fā)高熱、局部皮膚破損的不能使用。
女性在懷孕和經期不能使用艾灸。
極度疲勞,過饑、過飽、酒醉、大汗淋漓、情緒不穩(wěn)忌灸。
某些傳染病、高熱、昏迷、抽風期間,或身體極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灸。
無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
皮薄、肌少、筋肉結聚處,男女的乳頭、陰部、睪丸等不要施灸。
大血管處、心臟部位不要灸,眼球屬顏面部,也不要灸。
平日容易有皮膚過敏者,宜先少量試用,觀察其反應,如有癢、腫、紅、痛等現象時應禁用。
關節(jié)部位不要直接灸。
艾灸前、中、后注意事項
艾灸前
因為艾灸時不能吹到風,艾灸前請關小門窗,房間內不可以通風。夏天也是,不可通風不可開空調。
飯后不可以馬上艾灸,飯后1小時后才可以灸,因為過飽不可以艾灸。
艾灸中
艾灸時不可以過飽或過饑,心情大悲大喜大怒也不可以艾灸,要保持心情平靜舒緩。
艾灸中必須多喝溫開水,便于排毒,水溫可以稍微高點。不可以喝冷開水,夏天也是。
艾灸中如果皮膚表面出現水氣,是體內濕氣排出。
艾灸后
艾灸完半小時內,不可以用冷水洗手洗臉。艾灸完畢,全身毛細孔打開,易受寒涼。
艾灸后不可馬上洗澡。道理同上。一般情況下,我都是洗好澡后再艾灸?;蛘甙耐?隔開幾小時后再洗澡。
艾灸完,如果出現疲勞乏力精神不濟,屬正?,F象。此時身體在進行休整,可稍事休息,不必勞累。
艾灸肚臍后拉肚子怎么辦
1、艾灸有很強的溫通作用,氣血通暢以后可能會有寒熱相搏然后腹瀉的情況,個人覺得很正常。很多人艾灸腹部以后會覺得翻江倒海,也是這個道理。您可以繼續(xù)艾灸神闕,然后加上中脘,足三里來調理脾胃功能就比較好了。
2、因為艾灸之后,人體陽氣提升,在體內運行,腸胃功能開始恢復,大腸的蠕動也會加強,陽氣將臟腑以及經脈中的寒邪化開,被排出體外,這種方式可能是出汗,或者腹瀉,或者排尿增多,如果腹瀉則一般說明腸胃有問題,陰邪化開之后就會以腹瀉的方式表現出來,這就像雪化成水尋找一個正常的排泄途徑一樣。
3、艾灸后腹瀉處理方法:艾灸神闕,關元、足三里,培補元氣,增強正氣,使寒濕等外邪盡快排出體外。若因腹瀉出現虛脫,同時伴有嘔吐等其他癥狀,就需要配合一些藥物調理。如果是脫水的話,就要喝點糖鹽水,在溫水中加入適當精鹽、白糖。
4、艾灸后胃部或肚子脹氣處理方法:應一邊按摩胃部或肚子,一邊繼續(xù)灸。直至體內廢氣排出,脹氣減輕或消失。
5、無論出現何種排病反應,灸友們大可放心繼續(xù)艾灸,只要堅持下來,把臟腑中的濁氣排出體外,這些不適的癥狀就會消失。
艾灸肚臍的作用
1、神闕穴也就是肚臍眼。古代歷來禁止在此處扎針。有的小孩子愛摳肚臍眼,一定不要讓他們摳,這塊特別容易感染。
2、我們可以經常艾灸神闕,對于身體虛寒,腸胃功能弱的人來說,效果非常好,還有,神闕穴離石門比較遠,如果想要孩子的話,別在關元附近艾灸,索性艾灸神闕就行了。
3、艾灸神闕穴有幾種方法??梢云教芍?用艾灸罐直接灸肚臍眼,以增強人的先天之力,也就是免疫力。有過敏性鼻炎的,艾灸神闕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4、還可以隔姜灸。就是削一塊姜,扎幾個窟窿眼,上面用艾條的細末捻成黃豆大的一團,點著就行。隔姜灸是溫里通氣的,有人肚子里特別脹,大便老下不來,這樣的人只要不是熱性體質,屬于虛寒無力的,都可以用此法。
5、也可以把蔥、鹽炒熱了,分別包在兩個布袋里,交替溫熱神闕。鹽有溫里的作用,蔥能通竅,這兩個交替一弄,肚子就舒服了,一會兒就會放屁,便意也來了。
6、古人經常說要強壯我們的丹田,丹田就是肚臍眼附近,有人說丹田是肚臍眼下三寸,有人說肚臍眼下三寸指的是肚臍眼里邊,丹田在深層。咱們也別管丹田在哪兒,反正您灸肚臍眼附近就能強壯先天之本。
艾灸肚臍后的排病反應
1、灸后上火,表現為口干舌燥、牙齦紅腫、頭暈等,秋冬季艾灸更為易于上火。艾灸所擅長的是扶陽,灸后體內陰陽暫時被打破,陽氣上延,即表現為上火的癥狀,一般為正?,F象。
2、灸時出水汽,灸后起泡,有水泡和膿泡,大都是灸到一定程度寒邪外排所致,很多是灸后自己不知不覺起的(不小心燙傷除外)。泡破邪出,說明灸的有效果了??梢杂冕槾唐?每天手拿艾條懸灸下,艾灸可以殺菌消毒,促進愈合,一般不用包扎。期間可能不斷有水排除,痊愈時間因人而異,一般一個星期到兩個星期之間,期間泡處不要見水。
3、灸時、灸后皮膚奇癢,開始灸出現這種情況說明寒邪在體表,有的是灸了一段時間出現的說明寒邪比較深,都是灸的有效果的表現,堅持灸即可緩解。
4、皮膚灸出花斑或紅點,花斑的皮膚會紅一塊白一塊,紅點的可能帶有癢的感覺?;ò叩亩嘁娦?為體內寒濕重所致,一般灸段時間都會消失,消失的同時,體質大都能感覺到改善。紅點的大多是體內寒濕過重,大都是灸一段時間后才出的,出紅點后,不易用隨身灸來灸,需要煙力直接些的灸法,大都會逐步緩解。
5、灸后失眠或嗜睡,灸后失眠大多出現在艾灸的某個時段,大多是寒邪外排所致,有的會一休不眠,說不出的難受,不過過后,大都能感覺的已有問題的好轉。灸后嗜睡比較常見,灸后陰陽重新建立,體內正氣和邪氣會互相斗爭,而睡眠可以提供一個很好的戰(zhàn)場,有助于身體恢復,此時注意適當休息,不要晚上艾灸太晚。
6、有些人排尿特別多,這也是從尿道排出毒素的一種表現,此時應該多喝水,沒有關系這些反應慢慢都會消失的。一般灸后尿頻的,多提示腎臟和泌尿系統(tǒng)不是很好;女性提示婦科會有問題。
7、有些人出現拉稀,頻繁拉稀,而且拉屎極臭,這也是一種排病氣的反應。有這種反應的,一般胃腸有問題,或有腫瘤發(fā)生。腸道問題居多。
艾灸肚臍方法步驟
1、溫和灸,點燃艾條對準肚臍(神闕穴),距離皮膚約2-3厘米,以感到溫熱為宜,固定不動。
2、回旋灸,點燃艾條對準肚臍(神闕穴),距離皮膚約2-3厘米,做順時針或逆時針往復熏灸。
3、雀啄灸,點燃艾條對準肚臍(神闕穴),距離皮膚約2-3厘米,像麻雀啄食一樣,上下來回熏灸。
4、以上三種灸法可循環(huán)反復施灸。每天施灸15-30分鐘,皮膚泛紅為度。每天灸一會兒對身體能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灸完后喝一杯白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