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參根的功效有哪些
飲食養(yǎng)生的功效有哪些。
“不怕工資低,就怕命歸西。不怕掙錢少,就怕死得早?!睆墓胖两瘢P于養(yǎng)生有很多膾炙人口的詩句或名言,養(yǎng)生的道理大家都懂,但真正踐行的并不多。關于中醫(yī)養(yǎng)生,我們要掌握哪些知識呢?考慮到您的需要,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編輯了“石參根的功效有哪些”,相信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藥在醫(yī)治某一些疾病上總是會有著出乎人意料的功效,所以對于中藥的挑選大家可放心的進行,但是患者在挑選中藥時,需對于藥材進行深入的認識,這樣在醫(yī)治疾病時,才會清楚哪種藥時最好的選擇,石參根就是中藥的一種藥材,那么,石參根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呢? 別名石豇豆、巖參。
功效作用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主濕熱瀉痢;肺熱咳喘;跌打腫痛;流行性感冒;流行性乙型腦炎。
藥性平、藥味苦。
形態(tài)特征
一般體長25~30厘米,略呈橢圓形??谄诟姑妫杏|手20個。肛門偏于背面,周圍有5個石灰質小齒。背面隆起光滑,有稀疏的管足。腹面平坦,管足排列成3縱帶,中間一帶較稀,排得較寬。體色變化較大,一般背面為黃褐色或紫褐色,并有許多灰白色不規(guī)則的橫斑,肛門周圍灰白色,腹面顏色較淺。
干品體長扁圓形。背部開膛。背部淺黑色,兩側下沿及腹部均為白色間帶黃色。無肉刺,背部有疣狀突起,腹部有粉狀石灰質層。一般按單只重量分為三種規(guī)格。大的每500克15只,中的25只,小的50只以上。以體條完整、肉質較厚、腹部石灰層薄、不破肚、無爛孔的為上品。
原株形態(tài)
直立亞灌木。莖和枝有短柔毛。單數(shù)羽狀復葉互生,小葉3-7片,有時9片;小葉片長圓形、卵狀披針形或卵形,長5-10cm,寬2-4cm,上面無毛或中脈略拔毛,下面有短柔毛;小葉柄長約2mm;葉柄長5-10cm,小托葉針狀;托葉長三角形。
花紫色,總狀花序頂生,有緊密聚集的花,成長時長10-20cm,寬達2.5cm;花柄每2個在一起,彎曲如弓形,有毛,長的毛白色,短的毛頂端鉤狀;花萼裂片近相等;花冠蝶形,長約6mm;雄蕊10mm,單體。莢果2-4節(jié),扭曲重疊,有短柔毛,花柱長而彎曲。主根肥大,粗且長。
生長習性
喜冷涼濕潤氣候。在降雨量700毫米以上地區(qū)生長良好??购^強,地溫3~4℃時種子發(fā)芽,抽穗期適宜溫度18~19℃。越冬性好。春季氣溫高于5℃時開始返青,秋季氣溫低于5℃停止生長。較耐淹浸,不耐干旱。在35℃以上的持續(xù)高溫干燥條件下,不能安渡夏季。要求中性及弱酸性土壤,以ph值5.3~7.7時為最適宜。耐堿性較弱,在石灰質含量多的土壤上生長不良。
生態(tài)價值
石參耐貧瘠、干旱,根系發(fā)達,適合不宜林地種植,能保持水土。石參根系有根瘤,具有固氮作用。建議在沙地、旱坡地上種植。在油茶幼林期間種石參,既能起保持水土的作用,又有經濟收益。
藥用價值
北有人參,南有石參”,可見石參之價值。石參全草含有黃酮甘、糖類和酵素及維生素。根具有助脾運化的功效,全草能涼血止血、清熱化痰,并有驅蟲作用。全草主治小兒疳積、小兒發(fā)育不良、脾結不開、咯血吐血、尿血便血、感冒咳嗽、胸部壓悶、瘧疾忽寒忽熱、血絲蟲病等。
(1)石參的主要化學成分含黃胴甙,有清熱解毒、止血、消痛之功效。對治咳嗽、肺痛、吐血、咯血、尿血、脫肛、子宮下垂、腫毒、胃炎及十二指腸潰瘍均有一定療效?!侗静菥V目》記載石參根:溫補腎陽、滋陰、清肝去濕,對失眠、多夢有一定療效。
(2)用石參根作湯料,風味獨特,甘醇清香,令人食后回味無窮,常飲可治勞累過度、腰腿酸痛等。
經過以上關于中藥石參根的功效以及作用的
ys630.coM延伸閱讀
中醫(yī)中藥是中國人的傳統(tǒng),對于很多中國人來說,有病看中醫(yī)吃中藥是他們的傳統(tǒng)和習慣,所以中藥是很多人都喜歡的,蘭花石參是我們常見的一種中藥材,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
【別名】巖蘭花、雞肉參、土沙參、紫花參、小石參、土桔梗、山鵝兒腸、土人參
【來源】藥材基源:為桔梗科植物西南風鈴草的根。
【原形態(tài)】西南風鈴草 多年生草本,高達60cm。根胡蘿卜狀,有時僅比莖稍粗。莖單生,少分支,上升或直立,被開展的硬毛。莖下部的葉有帶翅的柄,上部的無柄;葉片橢圓形,鞭狀橢圓形或長圓形,長1-4cm,寬0.5-1.5cm,先端急尖或鈍,邊緣有疏鋸齒或近全緣,上面被貼生伏剛毛,下面僅葉脈具剛毛或密被硬毛?;ㄏ麓梗斏谥髑o及分枝上,有時組成聚傘花序;花萼筒部圓錐狀,被粗剛毛,裂片三角形至三角狀鉆形,長3-7mm,寬1-5mm,全緣或有細齒,背面僅脈上具剛毛或全面被剛毛;花冠紫色或藍紫色或藍色,和狀鐘形,長8-15cm,分裂達1/3-1/2;花柱長不及花冠長的2/3,內藏冠筒內。蒴果倒圓錐狀。種子長圓形,稍扁?;ㄆ?-9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000-4000m的山坡草地和疏林下。
【性味】味甘;性溫
【歸經】歸肺;肝經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補虛止血。主風濕痹痛;癱瘓;破傷風;虛癆咳血;病后體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或燉肉。
【注意】《云南中草藥》:"忌酸冷、豆類。"
【摘錄】《中華本草》
本文向我們介紹了什么是蘭花石參,我們知道蘭花石參是有著非常高的藥用效果的,但要提醒大家的是,蘭花石參一般都是不可以亂吃的,否則會引起嚴重的后果的,希望大家謹慎對待。
石茯是一種比較常見的中成藥,里面主要的功效就是可以治療陰虛還有身體的燥熱現(xiàn)象,還比較有發(fā)揮作用的。另外石茯能夠滋陰養(yǎng)顏健脾開胃,同時對保護肝臟也有著充分的功效,所以在平時的時候還是比較受歡迎的。
1.疏清虛熱
《本草綱目拾遺》、《本草衍義》分別記載“清胃除虛熱,”“痔胃中虛熱”。與普通清熱藥物相比,石斛所清的虛熱完全是一種虛熱,是以陰虛,熱盛為特點的。藥理實驗表明,石斛能夠顯著的降低熱盛家兔的發(fā)熱高峰值和體溫反應指數(shù),縮短發(fā)揮熱時間。
2.滋養(yǎng)陰津
《中國藥學大詞典》稱其“專滋肺胃之氣液,氣液沖旺,腎水自生,“說他善于養(yǎng)陰生津,治療陰虛津虧諸癥。
3.補益脾胃
石斛是益胃生津藥,《神農本草經》、《本草再新》中均有記載,人民稱他為“腸胃藥”,是治療胃脘痛,上腹?jié)q痛的常用藥物。現(xiàn)代實驗證實,石斛對脾胃病中常見的致病菌—幽門螺桿菌有較好的抑制作用,有助于治療萎縮性胃炎,淺表性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幽門螺桿菌陽性的病癥,同時,口服石斛煎液能夠促進胃液的分泌,增強胃的排空能力,幫助消化。
4.護肝利膽
石斛有較好的利膽作用,歷代醫(yī)家都認為“鐵皮楓斗”具有滋養(yǎng)肝陰的作用,是治療各種肝膽并的要藥,可用于治療肝炎、膽囊炎、膽結石等肝膽疾病。
玉竹參是中藥材中的其中一種,玉竹參不管是作為藥材還是食用都是都諸多的好處的,玉竹參除了具備養(yǎng)陰潤燥和生津止渴的功效之外,還具有其它的一些功效,可是生活當中有不少的人都并不清楚,那么,到底玉竹參功效和作用是什么呢?下面我們就隨著專家一起來詳細的了解一下吧。
玉竹參具有抗衰老的功效。
玉竹參中含多糖、維他命A與煙酸,能夠增強人體抗病能力,推遲衰老。
滋陰養(yǎng)氣、潤燥潤肺的功效。
玉竹參對于肺陰虛所致的干咳少痰,咽舌燥和溫熱病,對食欲不振,胃部不適均有一定的療效。
玉竹參還具有鎮(zhèn)靜神經,強心的作用。
玉竹參對心悸、心絞痛,各種心臟病引起的心力衰竭有一定的療效作用。
降血脂、血糖的作用。
玉竹參還可治療上火。
用玉竹參煮湯,可以清心養(yǎng)陰,降心火的作用。
治療慢性胃炎。
與山藥、扁豆、川楝子、沙參、石斛、百合、麥冬、白芍等中藥配合,可以治療胃陰不足。
玉竹參還可以治療肺氣腫。
玉竹參與貝母、沙參、麥冬、五味子、杏仁一起煎服,可治療氣津兩傷型。
玉竹參具有美容護膚的作用。
玉竹參富含維生素A類物質和粘液質,維生素A有改善干裂、粗糙的皮膚的作用。
玉竹參還可以祛除黑斑。
玉竹參具有潤膚、淡化膚色的療效。
玉竹參還具有改善睡眠的作用。
玉竹參與沙參同煮,具有養(yǎng)陰潤燥、生津止渴、有助于改善睡眠,讓人安神入睡的功效。
玉竹參還具有增強身體免疫力的作用。
玉竹參中含有抗氧化作用的成分,可調節(jié)人體免疫力,常服用玉竹參可提高身體素資,遠離各種疾病。
通過上面專家關于玉竹參功效和作用是什么的詳細介紹,相信現(xiàn)在大家對于玉竹參這一味中藥材應該已經有了一個新的認識了吧,希望大家在平時能夠正確的使用玉竹參的功能,玉竹參不但能夠觀賞,還能夠泡茶,入藥,是一味很好的中藥材。
鐵皮石觚在中醫(yī)理論中認為具有生津養(yǎng)胃、滋陰清熱、潤肺益腎和明目強腰的作用,所以一直被人們認為是比較珍貴的材料。由于野生的鐵皮石觚對生長條件的要求特別高,其繁殖能力還比較低,因此鐵皮石觚被列為國家重點保護的瀕危植物。鐵皮石觚具有食用和藥用的價值,具有非常高的養(yǎng)生保健作用。
增強免疫功能:
鐵皮石斛具有滋陰養(yǎng)血的功能。含有豐富的多糖類物質,具有增強免疫功能的作用。現(xiàn)代藥理研究還表明:鐵皮石斛能提高應激能力,具有良好的抗疲勞、耐缺氧作用。
抗衰老:
《神農本草經》將鐵皮石斛列為具有“輕身延年”作用的圣藥。現(xiàn)代藥理學研究證實:鐵皮石斛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對于人體的健康長壽有著密切的關系,對人體的抗衰老作用比一般的藥物更廣泛、更全面。
護肝利膽:
鐵皮石斛有較好的利膽作用。歷代醫(yī)家都認為“鐵皮石斛”具有滋養(yǎng)肝陰的作用,是治療各種肝膽病的要藥,可用于治療肝炎、膽囊炎、膽結石等肝膽疾病。
抗風濕:
人進入中年以后,陰津開始衰弱,筋骨功能逐漸減退,鐵皮石斛能夠滋養(yǎng)陰液、潤滑關節(jié),從而達到強筋健骨、流利關節(jié)、增強抗風濕的效果;
降低血糖血脂:
鐵皮石斛功能養(yǎng)陰清熱潤燥,自古以來就是治療糖尿病的專用藥。臨床研究表明,鐵皮石斛不僅可以增強胰島素活性,同時能顯著降低血糖水平,使血正常;可促進循環(huán)、擴張血管、降低血膽固醇和甘油三脂。
增強體質
石斛具有滋陰養(yǎng)血的功能,清代《藥性論》說石斛能補腎積精、養(yǎng)胃陰、益氣力;石斛內含有豐富的多糖類物質。實驗證明石斛多糖具有增強免疫功能的作用,可增強腹腔巨噬細胞對雞紅細胞的吞噬能力。
強筋降脂
人進入中年以后,陰津開始衰弱,筋骨功能逐漸減退,鐵皮石斛能夠滋養(yǎng)陰液、潤滑關節(jié),從而達到強筋健骨、流利關節(jié)、增強抗風濕的效果?,F(xiàn)代藥理研究還表明:鐵皮石斛能提高應激能力,具有良好的抗疲勞、耐缺氧作用。
抑制腫瘤
鐵皮石斛對肺癌、卵巢癌和早幼粒細胞性白血病等惡性腫瘤的某些細胞有殺滅作用,具有較強的抗腫瘤活性。臨床用于惡性腫瘤的輔助治療,能改善腫瘤患者的癥狀,減輕放、化療的副作用,增強免疫力,提高生存質量,延長生存時間。
多穗石柯根在中醫(yī)中通常被當做藥材使用。這也是因為多穗石柯根本身的藥用價值,那么關于多穗石柯根的相關知識今天就來跟大家說一下。
【別名】甜茶根
【來源】藥材基源:為殼斗科植物多穗石櫟的根。
【原形態(tài)】常綠喬木,高11-15m。小枝幼時淡褐色,老時干后暗褐黑色。葉互生;葉柄長2-2.5cm,基部增粗,常呈暗褐色,有時被灰白色粉霜;葉片革質,長橢圓形或卵狀長橢圓形,長7-14cm,寬3-4cm,先端急尖或突然漸尖,基部楔形,全緣,無毛,下面稍帶灰白色,側脈7-10對,支脈纖細,疏離,稍明顯,小脈通常不明顯。雄花序極少復穗狀;雌花3朵一簇,常1朵結實。果序長8-10cm,軸纖細,直徑約5mm;殼斗淺盤形,包圍堅果基部,直徑9-14mm,高3-5mm;鱗狀苞片輪狀排列,細小,除頂部外與殼斗愈合,被褐黑色絨毛;堅果扁球形,直徑1.6-1.8cm,長9-13mm,未成熟時頂部錐尖狀,成熟時近平坦,中央有短尖頭,基部截平,無毛;果臍深內陷,直徑6-8mm?;ㄆ?-9月,果期翌年5-9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400-2000m的山地密林中,路邊的灌叢中偶見。
【性味】甘;澀;性平
【功能主治】補肝腎;祛風濕。主腎虛腰痛;風濕痹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
【摘錄】《中華本草》
對于多穗石柯根的藥用價值本文就介紹到這里,其實多穗石柯根藥用的時候有很多不同的作用,都對人體有著不小的好處。大家可以試一試。
太子參是一種中藥藥材,它可以用來止汗生津。尤其適合一些容易出虛汗的人來使用。同時對咳嗽之癥,也有良好的功效。很多病后初愈的病人,都容易感覺到氣血虧損,而太子參就有針對這種癥狀的功效,而且它服用起來也非常方便,可以直接用水泡,代替茶來喝。不過在食用的時候,我們也需要注意注意,以免弄錯藥物
1.太子參甘、微苦,平。歸脾、肺經。體潤性和、補氣生津;太子參主治脾虛食少、倦怠乏力、心悸自汗、肺虛咳嗽、津虧口渴等癥?!√訁⑴潲湺?,補肺并潤肺養(yǎng)陰,用治肺陰虧虛的肺虛咳嗽最宜;太子參配白術,共奏補脾肺之功。同治虛勞,勞倦乏力者;太子參配黃芪,補益之效大增,常用治勞倦乏力為效。
2. 太子參治病后氣血虧虛,神疲乏力:太子參15克,黃芪12克,五味子3克,炒白扁豆9克,大棗4枚。煎水代茶飲,有一定效果。 太子參治病后虛熱。
3、太子參治脾虛便溏,飲食減少:太子參12克,白術、茯苓各9克,陳皮、甘草各6克。水煎服,有較好療效。
4、太子參治盜汗(睡覺汗出,醒后汗止):太子參24克,浮小麥30克,大棗5枚。水煎服。
5、太子參治糖尿病
6、太子參治神經衰弱(神經癥)、失眠:太子參15克,當歸、酸棗仁、遠志、炙甘草各9克。水煎服。
太子參用于氣虛津傷的肺虛燥咳及心悸不眠、虛熱汗多、能益氣生津;太子參治氣虛肺燥咳嗽,配北沙參、麥冬等,太子參治氣陰兩虛的心悸不眠、多汗,配酸棗仁、五味子等。但其補氣益陰生津之力,均弱于西洋參。
太子參是一種比較常見的中藥,具有調理身體和保健身體的功效,尤其是在補氣方面的效果非常的好,常用于氣虛引起的脾虛的癥狀表現(xiàn)??梢杂脕碇委熂膊?,同時還有很好的食療功效,比如說可以用太子參來燉肉燉雞做湯沏茶等等,都能發(fā)揮一定的調理和保健身體的功效。
功效作用
1、能益脾氣
用于脾氣虛弱、胃陰不足的食少倦怠。能益脾氣,養(yǎng)胃陰。常配山藥、石斛等同用。但其補益脾氣之力不及黨參。小編推薦:太子參泡水喝的功效
2、用于氣虛津傷的肺虛燥咳
心悸不眠、虛熱汗多。能益氣生津。治氣虛肺燥咳嗽,配北沙參、麥冬等,治氣陰兩虛的心悸不眠、多汗,配酸棗仁、五味子等。但其補氣益陰生津之力,均弱、于西洋參。太子參為石竹科植物,與人參不同科屬,功效雖似人參,但藥力薄弱,須大劑量持續(xù)服用,才能見效。
太子參吃法:
1、銀耳太子參燉鹿肉,功能主治: 鹿肉營養(yǎng)豐富,長期食用可提高機體免疫力,對面黃體虛有一定的改善作用。銀耳可養(yǎng)陰生精,潤肺健脾,對陰液虧虛有一定的食療作用。小編推薦:太子參能經常吃嗎
2、太子參燉柴雞,功能主治:滋陰補虛,溫中益氣。特別適于秋冬女性進補,調養(yǎng)產后虛弱等。
3、黃芪紅棗太子參湯,功能主治:有補肺健脾的功效,適宜反復感冒的孩子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