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參健脾丸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終生保健,終生康?。唤K生養(yǎng)生,終生康寧。古今的人們對養(yǎng)生有很多相關(guān)的勸諭和詩句,養(yǎng)生關(guān)系著每一個的生活質(zhì)量。有沒有更好的中醫(yī)養(yǎng)生方法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此仔細地整理了以下內(nèi)容《人參健脾丸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歡迎閱讀,希望您能夠喜歡并分享!
人參健脾丸,具有補氣健脾和胃消食的作用,在現(xiàn)在常用于治療面色萎黃,食欲下降,以及一些慢性胃腸炎等問題。其中還含有茯苓人參,山藥等這些藥材,夠起到很好的和胃止瀉作用, 但是因為是一種藥物,如果確實是需要使用的話,可以先咨詢專業(yè)的醫(yī)生,在醫(yī)生的指導下用藥。
1.補氣健脾,和胃消食。
2.用于脾胃虛弱之精神倦怠、面色萎黃、不思飲食、脘腹脹:滿或噶雜泛酸、腸鳴泄瀉等癥。
3.現(xiàn)代多用于慢性胃腸炎、十二指腸潰瘍、消化不良性腹瀉、胃腸功能紊亂、過敏性結(jié)腸炎、營養(yǎng)不良等屬脾胃虛弱、運化失常者。
人參健脾丸的功效作用
人參健脾丸不同的搭配功效應(yīng)用不同:
健脾益氣除濕:人參健脾丸搭配參苓白術(shù)散。參苓白術(shù)散其成分含有人參、茯苓、山藥、蓮子,起到補脾胃,益肺氣作用;人參健脾丸健脾益氣,和胃止瀉,兩方合用有健脾益氣除濕之功效。
脾胃虛寒:人參健脾丸搭配附子理中丸。附子理中丸是一種常用藥方,百姓經(jīng)常用它來治療腸胃上的疾病,具有溫中健脾作用;人參健脾丸具有健脾益氣,和胃止瀉的作用;兩者聯(lián)合服用效果更好。
上述的內(nèi)容分析介紹了,人參健脾丸的功效以及作用,通過這些詳細的內(nèi)容認識和了解, 我們可以知道人參健脾丸可以有效的健脾開胃和胃止瀉,而且正確的用藥,也不會給身體健康造成其他不良的影響和傷害。
ys630.coM延伸閱讀
人參養(yǎng)榮丸可以起到補氣血的功效,因為我們都知道其中會含有人參的一些營養(yǎng)價值,還有當歸、熟地黃、茯苓這些藥材,更有助于發(fā)揮它的保健價值,如果消瘦、精神不振、病后虛弱的癥狀都可以合理的調(diào)理。但是用藥的量以及一些禁忌問題要遵守,用藥之后存在一些不適癥狀要立即停止。
? 從方劑組成上來說,人參養(yǎng)榮丸主要由人參、白術(shù)、茯苓、甘草、當歸、熟地黃、白芍、黃芪、陳皮、遠志、肉桂、五味子等幾味藥物所組成。
人參養(yǎng)榮丸的功效有哪些
由以上所介紹的藥物配伍而成,使得人參養(yǎng)榮丸具有溫補氣血的功效,主要用于心脾不足,氣血兩虧,形瘦神疲,食少便溏,病后虛弱。
臨床數(shù)據(jù)顯示,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病人24例,患者健康狀況逐漸恢復,療效明顯。
治療慢性腎小球腎炎94例,40例見效,有效率為42%,繼續(xù)治療31例有效,故總有效率達74%。
治療骨結(jié)核瘡口久不收斂189例,效果明顯。
治療心悸、失眠伴水腫患者2例,用藥10劑即見效果。
治療停經(jīng)數(shù)月患者,服藥10劑后即恢復正常月經(jīng)。
注意事項
服用此藥物時,需注意的是不宜喝茶和吃蘿卜以免影響藥效;因本品中有肉桂屬溫熱藥,因此出血者忌用。
服藥二周后癥狀未改善,或服藥期間出現(xiàn)尿少、頭面及手足心熱,血壓增高,頭痛,皮疹,發(fā)熱,胃脘不適,下瀉等癥應(yīng)去醫(yī)院就診。
按照用法用量服用,糖尿病患者,心、腎功能不全患者,小兒及年老體虛者應(yīng)在醫(yī)師指導下服用。
以上就是服用人參養(yǎng)榮丸,需要注意了解的一些問題雖然它們的功效價值比較高,有助于溫補氣血,但是也應(yīng)該注意在使用這種藥物是不可以吃蘿卜不能夠喝濃茶,而且孩子或者是年老體弱者,需要在醫(yī)生的指導下服用。
人參歸脾丸具有補氣補血的效果,現(xiàn)在常用于治療虛喘咳嗽內(nèi)熱消渴等現(xiàn)象,而且也可以起到健脾益肺的效果,還能夠緩解失眠等問題。對于解決女性月經(jīng)不調(diào)量多色淡等,所以對于人參歸脾丸的這些功效作用問題,大家也應(yīng)該更加的注重,這些功效才可以發(fā)揮它的保健價值。
人參歸脾丸用的是人參,
歸脾丸通常是黨參,人參比黨參補氣作用強很多, 另外人參性溫,用多會上火導致口干咽燥, ?黨參性平,不會上火,如果不是氣血過虛就可以用歸脾丸. 不過市場上的藥基本都差不太多,除非一些大的廠家比如同仁堂的藥,質(zhì)量比較好才可能吃出區(qū)別來,一般的我估計吃不出區(qū)別的。
人參:性平、味甘、微苦,微溫。歸脾、肺經(jīng)。功效:大補元氣,復脈固脫,補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
黨參:性平,味甘、微酸。歸脾、肺經(jīng)。功效:補中益氣,健脾益肺。用于脾肺虛弱,氣短心悸,食少便溏,虛喘咳嗽,內(nèi)熱消渴。
【人參歸脾丸】:,益氣補血,健脾養(yǎng)心。用于氣血不足,心悸,失眠,食少乏力,面色萎黃,月經(jīng)量少,色淡。
【功能主治】益氣補血,健脾養(yǎng)心。用于
(1)心脾兩虛證,癥見心悸怔忡、健忘失眠、多夢易驚、食少體倦、面色萎黃、舌淡苔白、脈細弱。
(2)脾不統(tǒng)血癥,癥見便血、吐血、女子月經(jīng)不調(diào)、量多色淡、崩漏或帶下、舌淡、脈細者。
以上就是人參歸脾丸的功效作用,可以起到補益氣血健脾養(yǎng)心的效果,如果是經(jīng)常出現(xiàn)失眠健忘,多夢的人群,合理地使用人參歸脾丸,也可以緩解這種癥狀,對我們的身體調(diào)理以及一些精神不振等問題,可以達到很好的治療效果。
你知道人參丸嗎?在對它沒有足夠的了解的情況下人們在選擇人參丸時會產(chǎn)生很多的猶豫和顧慮,例如它的效果如何?它應(yīng)該怎么吃?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做一個回答。
【處方】人參60克 桂心 牡蠣(熬)薯蕷 黃柏 細辛 附子(炮)苦參各22.5克 澤瀉37.5克 奏門冬(去心)干姜 干地黃各30克 菟絲子15克
【制法】上藥十三味,研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虛勞失精。
【用法用量】每服3丸,用酒送下。
【注意】服藥期間,忌食豬肉、冷水、生蔥、生菜、蕪荑。
【摘錄】《外臺秘要》卷十六引《深師方》
【處方】人參 茯苓 茯神 棗仁 遠志 益智 牡蠣各15克 朱砂7.5克
【制法】上藥研為細末,棗肉為丸。
【功能主治】寧心益智,安神固精。治心氣不足,驚悸失眠,多夢遺精。
【摘錄】《景岳全書》卷五十三
通過上文我們可以清楚的知道人參丸的功效和作用等,其實無論是食物還是方劑都是為了讓我們?nèi)ダ玫嚼锩嫠械臓I養(yǎng)成分,這樣才能發(fā)揮出更高的價值,所以我們要對它們有個很好的了解才行。
健脾丸大家了解嗎,它是一種中藥方劑,能夠讓我們的身體狀況得到改善,大家應(yīng)該都知道健脾丸功效是挺多的,對于具體的健脾丸的作用,我們來看看下面的介紹。
【處方】黨參200g 白術(shù)(炒)300g 陳皮200g 枳實(炒)200g 山楂(炒)150g 麥芽(炒)200g
【性狀】為棕褐色至黑褐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味微甜、微苦。
【炮制】上六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每100g粉末加煉蜜130~160g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健脾開胃。用于脾胃虛弱,脘腹脹滿,食少便溏。
【用法用量】口服,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小兒酌減。
【規(guī)格】大蜜丸每丸重9g
【貯藏】密封。
【摘錄】《中國藥典》
【處方】白術(shù)(炒)75克 木香(另研)黃連(酒炒)甘草各22克 白茯苓(去皮)60克 人參45克 神曲(炒)陳皮 砂仁 麥芽(炒,取面)山楂(取肉)山藥 肉豆蔻(面裹煨熟,紙包,捶去油)各30克
【制法】上為細末,蒸餅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健脾消食,瀉熱導滯。治脾胃虛弱,食積內(nèi)停,脘腹痞脹,飲食減少,大便溏薄,苔膩微黃,脈濡弱。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腹時用陳米湯送下,一日二次。
【備注】方中人參、白術(shù)、茯苓、甘草,即四君子湯,補益脾胃,山藥補中健脾;神曲、麥芽、山檀消食化滯;木香、砂仁、陳皮行氣寬中;肉豆蔻溫中澀腸;黃連清熱燥濕,諸藥相配,補消兼施,并有清化濕熱之效。
【摘錄】《證治準繩·類方》卷五
【處方】人參 白術(shù)(土炒)陳皮 麥芽(炒)各60克 山楂(去核)45克 枳實90克
【制法】上藥研為細末,神曲糊丸。
【功能主治】健脾消食。治脾虛氣弱,飲食不消。
【用法用量】每次10克,米飲送下,一日二至三次。
【備注】脾虛氣弱,不能運化,故用參、術(shù)補氣,陳皮利氣,氣運則脾健而胃強;飲食不消,須助共消化,故用山植消肉食,麥芽消谷食,枳實消積化痞。補消合用,飲食既消,而又不致傷氣。
【摘錄】《醫(yī)方集解》
【處方】白術(shù)(土炒)4兩,扁豆(炒)4兩,蓮肉(去心)4兩,茯苓4兩,薏苡仁(炒)4兩,麥芽4兩,山藥4兩,五谷蟲2兩,白芍(酒炒)2兩,遠志(去心)2兩,山楂2兩,神曲2兩,陳皮2兩,澤瀉2兩,甘草1兩6錢,砂仁6錢,桔梗1兩2錢。
【制法】荷葉煎水,老米糊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小兒食積。
【用法用量】每服1錢或2錢,食遠白湯服。
【摘錄】《慈幼新書》卷十
【處方】白術(shù)1兩(土炒),茯苓1兩,人參3錢,木香3錢,神曲5錢,山藥5錢,米仁5錢,楂肉1兩,廣皮5錢,扁豆5錢。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小兒脾疳。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據(jù)劑型,當作“健脾散”。
【摘錄】《幼科金針》卷下
【處方】人參2兩,白術(shù)4兩,茯苓2兩,山藥2兩,扁豆2兩,蒼術(shù)2兩,芍藥2兩,陳皮2兩,甘草5錢,砂仁5錢,木香5錢,黃連1兩,楂肉1兩。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小兒脾虛身熱。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據(jù)劑型,當作“健脾散”。
【摘錄】《痘疹傳心錄》卷十七
【處方】胃苓丸加山藥2錢,蓮肉2錢,木香8分,砂仁8分,白術(shù)1錢半,當歸1錢,麥芽(炒)1錢,神曲(炒)1錢。
【制法】棗肉為丸。
【功能主治】養(yǎng)脾進食,調(diào)理胃氣,和養(yǎng)榮衛(wèi)。主
【用法用量】米飲送下。
【摘錄】《育嬰家秘》卷三
【處方】厚樸1斤(去皮,切),棗2升(去核,切),生姜1斤(去皮,切)。
【制法】上藥先入鍋內(nèi),猛火炒勻,攪候紫焦傾出,為祖末;每末1斤,入良姜4兩,干姜4兩(炮裂),神曲4兩,附子2兩(炮,去皮臍),同為細末,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暖胃溫脾,增進飲食。主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空心米飲送下。
【摘錄】《普濟方》卷二十二引《經(jīng)效濟世方》
【處方】白術(shù)5兩,白茯苓3兩,白芍藥3兩,半夏(姜制)3兩,陳皮2兩,神曲2兩,山楂肉2兩,當歸(酒洗)2兩,川芎2兩。
【制法】上為末,煮荷葉湯,作米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健脾胃,進飲食,消化水谷。主噯氣。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白湯送下。
【摘錄】《東醫(yī)寶鑒·雜病篇》卷四引《必用全書》
【處方】人參2錢(烘),甜白術(shù)1兩(土炒),云苓1兩,五谷蟲5錢(炒),雞肫皮5錢(炒黃),陳皮3錢(炒),須黃連2錢(酒炒),炙甘草2錢,炒麥芽5錢,焦山楂5錢,神曲5錢(炒黑),蝦蟆皮3張(炙)。
【制法】上藥各為末,煉蜜為丸,如桂圓大;貧人無力用參,以黨參8兩熬膏為丸。
【功能主治】健脾長肌,調(diào)補精神。主小兒脾虛腹大,四肢消瘦,一切傷脾疳證。
【用法用量】每服1丸,或早或晚開水化服。
【摘錄】《慈航集》卷下
【處方】白術(shù)、建蓮肉、山藥、白茯苓、山楂肉、麥芽、白茯苓、神曲各等分。
【制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
【功能主治】健脾。主
【用法用量】每服3錢,白滾水送下。
【摘錄】《良朋匯集》卷五
【處方】枳實1兩(麩炒),白術(shù)3兩(麩炒),陳皮2兩,神曲1兩(炒),木香5錢,半夏(姜制)1兩,黃連(炒)1兩,黃芩(炒)1兩,厚樸(姜制)1兩,當歸(酒洗)1兩,香附子(去毛)1兩,大麥芽(炒)1兩,白芍(酒炒)1兩,白茯苓(去皮)1兩,川芎5錢。
【制法】上為細末,用荷葉煮糯米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傷食。
【用法用量】每服40-50丸,食后白米湯送下。
【摘錄】《魯府禁方》卷一
【處方】白術(shù)(微炒)5兩,陳皮(洗凈,存白)3兩,半夏(泡7次,姜汁拌炒)3兩,神曲(炒)2兩,山楂(去子,蒸,曬)2兩,歸身(酒洗)2兩,白芍藥(炒)2兩,白茯苓(去皮)2兩,川芎(小者佳)1兩半,黃連(姜汁炒)1兩半,香附(童便浸)1兩,枳實(面炒)1兩,炙甘草1兩。
【制法】上為末,荷葉包老米飯,慢火上蒸飯為丸,如小赤豆大。
【功能主治】脾胃病。
【用法用量】每服80-90丸,食后滾白水送下。
【摘錄】《扶壽精方》
【別名】大健脾丸
【處方】白術(shù)(白者)2兩半(炒),木香(另研)7錢半,黃連(酒炒)7錢半,甘草7錢半,白茯苓(去皮)2兩,人參1兩5錢,神曲(炒)1兩,陳皮1兩,砂仁1兩,麥芽(炒,取面)1兩,山楂(取肉)1兩,山藥1兩,肉豆蔻(面裹煨熟,紙包捶去油)1兩。
【制法】上為細末,蒸餅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脾胃不和,飲食勞倦。食積。
【用法用量】大健脾丸(《不居集》下集卷九)。
【摘錄】《準繩·類方》卷五
【處方】人參(少者,以山藥2兩炒黃代之)1兩,黃耆(蜜炒)1兩,白術(shù)1兩,當歸1兩,茯苓1兩,神曲(炒)5錢,山楂肉5錢,白芍(酒炒)5錢,地骨皮5錢,白扁豆(炒,去皮)1兩,橘紅5錢,陳皮5錢,川黃連(炒)4錢,百合8錢。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麻后失調(diào),體瘦氣虛,或成疳疾,或生泄瀉。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據(jù)劑型,當作“健脾散”。
【摘錄】《會約》卷二十
【處方】白術(shù)4兩(土炒),山楂肉2兩,麥芽粉1兩,砂仁1兩,白芍2兩(酒炒),黃連7錢(酒炒黃色),陳皮1兩,蓮肉2兩(去心),甘草3錢,枳實1兩(麥麩炒),山藥2兩,木香2錢,薏苡2兩(炒)
【制法】上為末,老米糊為丸。
【功能主治】健脾。主
【用法用量】口服。
【摘錄】《墨寶齋集驗方》卷上
【處方】半夏曲1兩(炒),白術(shù)2兩(土炒),枳實1兩(麥麩炒),陳皮8錢,神曲7錢(炒),麥芽粉7錢(炒),卜子7錢(炒),砂仁3錢,白茯苓8錢,厚樸7錢(姜汁炒),木香3錢,白扁豆8錢(炒),白芍8錢(酒炒),山藥1兩(炒),甘草5錢,黃連7錢(姜汁炒),人參5錢,香附7錢(醋炒),山楂7錢,藿香7錢,滑石1兩5錢(如不善飛,六一散代之)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龍眼大。
【功能主治】飲食多進,生肌長肉。主小兒糞后紅。
【用法用量】每服1-2丸,不拘時候。
【摘錄】《墨寶齋集驗方》卷上
【處方】橘皮48兩,山藥48兩,白術(shù)(炒)72兩,黃耆24兩,厚樸(炙)24兩,甘草24兩,蒼術(shù)(炒)24兩,澤瀉24兩,豬苓24兩,扁豆(炒)24兩,桔梗24兩,白芍24兩,芡實(炒)24兩,茯苓24兩,苡米(炒)24兩,蓮子肉24兩。
【制法】上為細末,過羅,冷汗水為小丸。
【功能主治】理氣健脾,和胃祛濕。主飲食不節(jié),停食傷脾,食物不化,體倦神疲。
【用法用量】每服2錢,溫開水送下,每日2次。
【摘錄】《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處方】人參4兩,白術(shù)4兩,枳實3兩,山楂1兩5錢,麥芽1兩,陳皮1兩。
【制法】神曲糊為丸。
【功能主治】食后不便轉(zhuǎn)化,因而食少。
【用法用量】口服。
【摘錄】《醫(yī)學六要·治法匯》卷一
以上就是本文對于健脾丸這種方劑的介紹了,現(xiàn)代人在物質(zhì)水平提高了之后就開始關(guān)注養(yǎng)生了,這對于我們大家的身體還是非常好的。關(guān)于養(yǎng)生的方法是有很多的,大家一定要選擇一種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氣溫和濕度等的變化尤其會導致身體不適,更是需要在此時加強補養(yǎng),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種簡單的養(yǎng)生方劑人參再造丸的做法,希望能在大家需要的時候起到的效果。
【處方】蘄蛇(酒炙)120克 龜版(炙)30克 玄參(去蘆)30克 麻黃60克 香附(炙)30克 山甲(珠)60克 天竺黃 30克 白芷60克 地龍肉15克大黃(炙)60克 威靈仙75克 熟地60克 羌活30克 姜黃60克 烏藥 30克 首烏(炙)60克 茯苓60克 葛根75克 細辛 30克 草豆蔻60克 紫豆蔻60克 藿香60克 赤芍30克 黑附片30克 虎骨(炙)30克 杭菊24克 川芎60克 青皮(炒)30克 僵蠶(炒)30克 白術(shù)(炒)30克 黃耆6O克天麻60克 黃連60克 骨碎補30克 全蝎75克白附子(炙)60克 防風 60克 萆薢60克 桑寄生75克 黨參(去蘆)30克 沉香30克.肉桂(去粗皮)60克 松香(炙)15克 沒藥(炙)30克 乳香(炙)30克 血竭花24克 山羊血 S克 母丁香30克 甘草60克 當歸60克
【制法】上藥混合均勻,研細,煉蜜為丸,每丸重9克,金衣十六開,蠟皮封固。
【功能主治】舒筋活血,祛風化痰。治中風中痰,口眼喎斜,言語不清,手足拘攣,左癱右瘓,半身不遂。
【用法用量】每服1丸,日服二次,溫開水送下。
【摘錄】《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以上就是利用人參再造丸治療疾病的一些常見的方法和常識問題了,最后提醒一下在利用人參再造丸治療疾病的的同時一定注意日常的飲食習慣,這樣才能保證其治療的效果。
中藥方劑作為傳統(tǒng)醫(yī)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它所包含的種類包羅萬象,隨著現(xiàn)在應(yīng)用的越來越廣泛,人們對它也越來越熟悉,今天就向大家介紹介紹枳殼人參丸這種方劑。
【處方】枳殼(麩炒.一兩半) 人參(一兩半) 羌活(一兩半) 甘菊花(未開者良.微炒.一兩) 防風(去叉.二兩) 羚羊角(鎊.一兩半) 葛根(一兩) 熟地黃(焙.二兩) 升麻(二兩) 黃連(二兩) 桂心(一兩) 薏苡仁(炒.一兩)
【炮制】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偏風,手足一邊不隨,筋骨煩疼。
【用法用量】每服二十丸,漸加至三十丸,空心溫酒下,日再。
【摘錄】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今天給大家講解了一些關(guān)于枳殼人參丸的食療方法等,你是否有記住一些呢,其實如果生病的話不僅要積極配合醫(yī)生的治療,還應(yīng)該在飲食上多加注意,這樣才會讓身體更快的恢復健康。
琥珀人參丸對于人體是有很好的補充作用的,往往人們在生病的時候會選擇用琥珀人參丸,因為琥珀人參丸不僅對疾病有著非常好的療效,而且能為人體提供各種所需的營養(yǎng)物質(zhì)?,F(xiàn)在就來揭開它的神秘面紗吧。
【處方】人參 五靈脂各30克 琥珀 肉桂 附子(生)各15克 赤茯苓 川芎 沉香 穿山甲(煅)各9克
【制法】上藥為末,濃煎蘇木汁為丸。
【功能主治】治血蠱。
【用法用量】每服6克,早暮用溫酒各送一服。
【備注】原書云:“此人參與五靈脂并用,最能浚血,血蠱之的方也”。
【摘錄】《張氏醫(yī)通》卷十三
以上就是對琥珀人參丸這種中藥方劑的藥用價值的詳細介紹,在吃琥珀人參丸的時候,也是有著一些方式方法的,以上的吃法對調(diào)理人體各方面問題都是有著很好的幫助,因此可以放心進行。
人參潤肺丸是一種應(yīng)用非常廣泛的中藥方劑,對很多疾病都有不錯的效果,人參潤肺丸可以說是醫(yī)者喜用,患者樂意接受的一味方劑,但運用不當,服食方法不對,療效會減弱。下面來談?wù)勅藚櫡瓮璧闹饕πc服用時候需要注意的事項,希望能夠為大家?guī)韼椭?/p>
【處方】人參 款冬花(去梗)細辛(去葉,洗)杏仁(去皮、尖,麩炒)甘草(爁)各120克 知母180克 肉桂(去粗皮)桔梗各150克
【制法】上藥研為細末,煉蜜為丸,如雞頭子大。
【功能主治】治肺氣不足,咳嗽喘急,吐痰不利,胸膈煩悶,涕唾稠粘,唇干口燥;及風壅痰實,頭目昏眩,精神不爽;或肺胃俱虛,久嗽不已,漸成虛勞,肢體羸瘦。胸滿短氣,行動喘乏,飲食減少。
【用法用量】每服1丸,食后細嚼,用淡姜湯送下;含化亦可。
【摘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四
通過上文介紹可知人參潤肺丸是由中藥材經(jīng)過一系列工藝制成的, 適合很多疾病的治療,而且由于 人參潤肺丸為純中藥制劑,對人體正常生理功能無不良影響,也無其它方面副作用,有需要的朋友不妨試一試。
相信大家對人參并不陌生吧,尤其是現(xiàn)在生活當中很多人都將人參作為幫助自己治療和調(diào)理解決一些疾病的保健藥物,因為它能夠更好地幫助我們強身健體,安神助眠,幫助男性起到很好的補腎功效。而且也能過增強身體的免疫力,緩解四肢困乏,精神不振的現(xiàn)象所以如若能夠合理地服用人參,對我們的健康可以帶來很好的保障。
甘、微苦、微溫。歸脾、肺經(jīng)。 人參味甘微苦,性癥偏溫,其功重在大補正元之氣,以壯生命之本,進而固脫、益損、止渴、安神。故男女一切虛證,陰陽氣血諸不足均可應(yīng)用,為虛勞內(nèi)傷第一要藥。
1.大補元氣 用于氣虛欲脫的重證。表現(xiàn)為氣息微弱、呼吸短促、肢冷汗出、脈搏微弱等。單用人參可大補元氣,強心救脫,如獨參湯。氣脫兼見亡陽,可配附子同用。
2.補肺益氣 用于肺氣不足,氣短喘促,少氣乏力,體質(zhì)虛弱。
3.益陰生津 治療津氣兩傷、熱病汗后傷津耗氣。
體質(zhì)虛弱者,高血壓、糖尿病、癌癥、肝炎、腎炎等慢性疾病患者,宜選用生曬參。生曬參性微涼,味甘,有補氣養(yǎng)陰、生津之功效。
虛寒癥、陽氣不足、冬季畏寒、四肢寒冷、老人早衰、婦女內(nèi)分泌紊亂者宜選用紅參。紅參性溫,味甘,香味較濃。
嚴重心血管疾病、術(shù)后極度虛弱、垂危病人宜選用野山參。野山參產(chǎn)量稀少,價格昂貴,但功效特別強,具有強心、安神等作用。
肺虛咳嗽、內(nèi)火虛升、肺結(jié)核初愈病人宜選西洋參。西洋參性涼,味微甘,有養(yǎng)陰清火、生津液、滋肺腎等功效。
上述詳細分析介紹了人參的功效以及作用,它可以更好的幫助我們補氣補血,尤其是對于身體虛弱,或者是高血壓,糖尿病以及一些腎炎等慢性疾病患者來說,服用西洋參可以幫助起到很好的調(diào)理以及輔助治療的功效。
現(xiàn)今藥物的種類比較多,在選擇時最好不要隨意進行,應(yīng)該先對藥物進行一定的了解,那么你對人參固本丸這種中藥方劑有了解嗎?
【別名】二黃丸(《壽親養(yǎng)老新書》卷四)。
【處方】生地黃(洗)熟地黃(洗再蒸)天門冬(去皮)麥門冬(去心)各30克 人參15克(經(jīng)驗秘方、良方、壽親養(yǎng)老新書各30克)。
【制法】上藥五味,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補血益氣,生精固本,延年益壽。治血虛精虧。須發(fā)早白,顏貌衰老;或脾虛煩熱,金水不足;或肺氣燥熱,作渴作嗽;或小便短赤,澀滯如淋,大便燥結(jié)等陰虛有火之證。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用溫酒或鹽場送下。
【摘錄】《簡易方》引《葉氏錄驗方》(錄自《醫(yī)方類聚》卷一五O)
上文是關(guān)于人參固本丸的介紹和分析,希望在大家的生活中能有參考的價值。另外 一定要合理的用藥,這才是保證生命健康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