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款夏季清熱粥療
夏季養(yǎng)生清熱。
物質(zhì)是健康的基礎,精神是健康的支柱,運動是健康源泉,科學是健康的法寶!隨著生活的提升,養(yǎng)生已經(jīng)成為社會性的關注焦點,養(yǎng)生不應只是延年益壽的投機,而應從年輕開始。日常生活中關于中醫(yī)養(yǎng)生我們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經(jīng)過搜集和處理,為您提供九款夏季清熱粥療,歡迎您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助益!
夏天來了,炎熱的夏天容易引起人們食欲不振,所以有些人會選擇喝些粥,那夏季喝什么粥最養(yǎng)生呢?下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這九款夏季養(yǎng)生粥。
荷葉粥
功效:適用于夏季中暑所致的頭昏惡心、腹脹便溏、不思飲食及吐血、鼻出血等病癥。
材料:新鮮荷葉一張、大米、冰糖、核桃、枸杞。
做法:
1、新鮮的荷葉洗干凈后,剪成幾大塊,然后放過里煮水,水開后大約煮上5分鐘即可,撈出荷葉,留水備用;
2、加入適量的大米,開始煮粥吧,夏天,額偏向煮稀粥,水與大米的比例一般10:1;
3、待粥煮至粘稠的時候再放入冰糖,等冰糖化了就好啦,盛一碗,撒上核桃和枸杞,好看一點點,葡萄干也不錯。
雞蛋花粥
功效:雞蛋花粥具有清熱利濕、解毒潤燥的作用。此粥是我國民間藥食兩用的保健食物,尤其小兒更為適宜,并對濕熱引起的下痢赤白、痢疾厚重及泄瀉等病癥有較好的療效。
材料:梗米100克,雞蛋1個,鹽適量。
做法:
1、將梗米淘洗干凈,雞蛋磕入碗內(nèi)。
2、將鍋置火上,放適量清水燒開,下梗米熬煮,粥將好時,把蛋液打散后均勻地倒入粥內(nèi),再稍熬片刻,加少許鹽,攪勻即成。
薏仁粥
功效:薏仁粥具有健脾除痹、利水滲濕的功效。適用于食欲不振、腹瀉、水腫及皮膚扁平疣等病癥。
材料:薏米(50克) 粳米(100克)冰糖(10克)
做法:
1、將薏仁、粳米淘洗干凈;
2、薏仁用冷水浸泡3小時,粳米浸泡半小時;
3、將薏仁、粳米分別撈出,瀝干水分;
4、鍋中加入約1500毫升冷水,將薏仁、粳米依次放入,先用旺火燒沸;
5、然后轉小火熬煮45分鐘;
6、見米粒爛熟時,加入冰糖拌勻,再稍煮片刻,即可盛起食用。
百合粥
功效:百合粥具有潤肺止咳、養(yǎng)心安神、滋陰清熱的作用。適用于老年慢性氣管炎、肺熱或肺燥干咳、涕淚過多、熱病恢復期余熱未消、精神恍惚、坐臥不安,以及神經(jīng)衰弱、肺結核、更年期綜合征等病癥。
材料:百合30 克,粳米100 克、白糖。
做法:
1、將百合洗凈,將粳米淘洗干凈;
2、放入鋁鍋內(nèi),加適量水,燒沸后用文火煮成粥,調(diào)入白糖即成。
赤豆粥
功效:赤豆粥具有消水腫、補血健脾的作用。適用于水腫、腳氣足腫、貧血等病癥。
材料:赤豆100克,大米500克,紅豆,大棗、白糖、冰糖或桂花。
做法:
1、將除凈雜質(zhì)的赤豆,用水洗凈放在鍋中,加水煮至六七成熟,再將大米倒入一起煮粥;
2、紅豆和大棗淘洗干凈,放入慢燉鍋中;
3、加入冷水,水和紅豆的比例大約是3:1;
4、慢燉鍋燉約五六個小時即可。
絲瓜粥
功效:瓜粥具有清熱、化痰、涼血解毒的作用。適用于熱病、身熱煩渴、痰喘咳嗽、腸風痔瘺、崩帶、血淋、疔瘡、乳汁不通、癰腫等病癥。
材料:絲瓜150克,大米100克。
做法:
1、將絲瓜洗凈,切片;大米淘洗干凈,備用。
2、鍋內(nèi)加水適量,放入大米煮粥,八成熟時加入絲瓜片,再煮至粥熟即成。
ys630.coM延伸閱讀
在中國早上的餐桌上總是少不了粥的身影,可以說早上吃粥是最養(yǎng)生的方法。煮粥也是需要講究方法的,好的粥爽口粘稠。夏季祛暑清熱藥粥數(shù)款就是一道比較可口的美食,不僅做法簡單而且營養(yǎng)價值也很高、很滋補,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一下夏季祛暑清熱藥粥數(shù)款的做法。
夏季祛暑清熱藥粥數(shù)款
炎炎夏日,暑熱悶濕,多數(shù)人常感不適,食欲減退?,F(xiàn)介紹幾種祛暑清熱藥粥供參考。
梨粥
將梨子3個洗凈切碎,加水適量煎煮半小時后,撈去梨渣,加入大米適量,煮爛成粥,趁熱食用可治小兒風熱、肺熱咳嗽、食欲不振、頭昏等癥。
冬瓜粥
將冬瓜500克去皮除瓤,切成小塊,粳米100克洗凈。少許熟火腿切成碎米狀。取鍋上火,放入麻油燒熱,下蔥末熗鍋,加入冬瓜、火腿末、清水、粳米,旺火煮沸后,再改用小火煮至成粥,以鹽調(diào)味后食用。
此粥清熱、養(yǎng)胃、利尿。適用于治療暑熱煩悶、消渴、水腫、淋病等。
絲瓜粥
將嫩絲瓜250克洗凈削皮切成小塊,粳米100克洗凈待用。取鍋放入清水、粳米,煮至半熟時,加入絲瓜、精鹽,再續(xù)煮至粥即成。
此粥除熱利腸、涼血解毒。適用于身熱煩渴、痔瘡便血等。
西瓜皮粥
將西瓜皮250克削去硬皮及殘留瓜瓤,沖洗干凈,切成細丁,用鹽稍腌。取鍋放入清水、西瓜皮丁、洗凈的粳米100克,先用旺火煮沸后,再改用小火煮約15分鐘,以鹽調(diào)味后進食。
此粥消熱解暑、生津止渴、利尿消腫。適用于暑熱解渴、中暑神昏、小便短赤、腎炎水腫、糖尿病等。
薏苡仁粥
將薏苡仁50克洗凈,浸泡5小時后撈出,粳米100克洗凈備用。取鍋放入清水、薏苡仁和粳米,先用旺火煮沸后,再改用小火熬至粥成。
此粥祛風除濕,利水消腫。適用于風濕性關節(jié)炎、腳氣、水腫等。
通過上面的對于夏季祛暑清熱藥粥數(shù)款的功效和做法的介紹,我們可以知道夏季祛暑清熱藥粥數(shù)款是一種具有很高的營養(yǎng)價值的粥,也是我們中國人所喜愛的一種粥。
本文導讀:中醫(yī)認為,夏季食補應注重健脾利濕,開胃消食,而藥粥食療法既然可以補充氣候炎熱丟失的水分,既可護養(yǎng)脾胃,可謂一舉兩得。
脾主濕,濕為夏季的主氣,加之夏季氣候炎熱,汗出增多,消化液分泌減少,消化功能減退,會出現(xiàn)食欲不振、胃納呆滯、肢軟乏力現(xiàn)象。中老年人由于生理機能退化,所以上述癥狀更為明顯。如果不注重飲食調(diào)節(jié),人體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引發(fā)其他疾病。
民間用藥粥治療疾病的方子也很多,比如用紅棗煮粥治療身體衰弱,病后體虛,氣血雙虧,脾胃虛弱,貧血,血小板減少,過敏性紫痢等病癥。用白白扁豆粥治療脾胃虛弱,慢性久泄,暑濕瀉痢,夏季煩渴等癥狀均有療效。此外,還有溫補脾胃的 羊肉粥 豬肝粥 等。以下介紹幾種藥粥中老年人可在夏季服用。
清熱解渴的藥粥
(1)山藥大米粥:
山藥100克,大米100克。將山藥洗凈,切片;大米淘凈,與山藥同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共煮為粥食。山藥既是一味補益性中藥,又是日常佳蔬,早在《本經(jīng)》中已將其列為 上品 藥材,《本草綱目》言其可 益腎氣,健脾胃,止瀉痢,化痰涎,潤皮毛。
(2)炮姜白術粥:
炮姜6克,白術15克,糯米30克,花椒、大料少許。將上述四藥布包,先煮20分鐘,納入糯米,煮至粥熟,去藥包服食,每日1劑??蓽刂薪∑?,適用于脾胃虛寒所致的大便溏泄、脘腹脹滿、四肢無力等。
白扁豆50克,冰糖30克,荷葉1張,大米50克。先取扁豆煮沸后,下大米煮至扁豆粘軟時,下荷葉、冰糖,煮20分鐘后即成??汕迨罾麧?,和胃厚腸,適用于暑熱感冒,肢體重困,大便溏薄,口苦尿黃等?!侗静菥V目》言其 通利三焦,能化清降濁,故專治中宮病,清暑除濕而解毒也 。
以上是 清熱解渴的藥粥 的相關介紹,總之,吃粥可以增強藥物效力,減少副作用增加營養(yǎng),有利于中老年人的健康。(99健康網(wǎng)(.cn)專稿,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隨著生活的不斷加快和進步,很多養(yǎng)生的產(chǎn)品就慢慢出現(xiàn)了,就算在家里我們也可以進行養(yǎng)生。比方說養(yǎng)生粥就是一種可以調(diào)養(yǎng)體力,抗御外部疾病的好方法。就下來本文就為大家介紹一下藥粥療小兒夏季熱的功效和做法。
藥粥療小兒夏季熱
夏季熱是嬰幼兒時期的一種特有疾病。主要發(fā)生于3歲以下的嬰幼兒,發(fā)病季節(jié)多集中在6-8月份。多以嬰幼兒隨著夏季氣溫升高持續(xù)發(fā)熱不退、口渴、多飲、多尿、汗閉或少汗為主要表現(xiàn)。中醫(yī)認為是因為小兒臟腑嬌嫩,陰陽稚弱,機體調(diào)節(jié)未臻完善,兼之先天秉賦不足或病后虛弱,患兒不能耐受外界酷暑的熏蒸,暑邪乘虛侵襲而發(fā)病。本病病程較長,夏季持續(xù)發(fā)燒不退可導致患兒抵抗力下降,極易并發(fā)其他疾病和影響嬰幼兒生長發(fā)育,故家長必須重視?,F(xiàn)介紹幾則治療小兒夏季熱的藥粥方,不妨一試。
荷葉粥:取鮮荷葉兩大張,洗凈煎湯500毫升左右,濾取汁加粳米30克,煮成稀粥,添加白糖適量調(diào)味,可早晚服食。本方有清熱解暑之功,適用于夏季熱發(fā)燒不退者。
葛根粥:取葛粉20克與粳米50克加水適量煮成粥,早晚服食。本方有祛暑清熱,生津止渴之功,適用于夏季熱發(fā)燒不退、口干煩渴者。
荷葉綠豆粥:取鮮荷葉1大張,鮮竹葉20片,洗凈,二者煎水適量,取煎汁先煮綠豆20克至豆開花,再加粳米30克,煮成稀粥,早晚服食。本方有祛暑清熱,和中養(yǎng)胃之功,適用于夏季熱發(fā)燒口渴、食欲不佳者。
清暑益氣粥:取西洋參1克,麥冬6克,石斛6克,知母6克,粳米30克,冰糖適
以上就是對藥粥療小兒夏季熱做法的詳細介紹,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制作粥的時候要注意食材準備,而且不同食材在制作上時間也是不同。
肝臟是身體重要的排毒器官,腸胃所吸收的有毒物質(zhì),都要在肝臟經(jīng)過解毒程序變?yōu)闊o毒物質(zhì),再經(jīng)過膽汁或尿液排出體外。肝臟長期超負荷工作,太多的身體毒素無法及時排解出去。
肝臟的主要功能是代謝,代謝功能出現(xiàn)異常,則會造成四肢乏力,懶言少動,即使吃的不多也會止不住地發(fā)胖,造成惡性循環(huán)。
如果肝氣不舒,人的周身氣血運行便會紊亂,女性就會變得暴躁易怒,胸脅疼痛,而且還帶有月經(jīng)失調(diào)的現(xiàn)象。
這里我們就來推薦六款“養(yǎng)肝粥”,您不妨試一試。
1、芹菜粥
原料:芹菜150克,粳米100克。
做法:將芹菜連根洗凈,加水熬煮,取汁與粳米同煮粥服用。
功效:上火頭痛、眩暈目赤,此病患者以及中老年人常吃些芹菜粥,對調(diào)養(yǎng)肝臟、降低血壓、減少煩躁有一定好處。
2、菠菜粥
原料:菠菜250克,粳米250克,食鹽,味精各適量。
做法:將菠菜洗凈,在沸水中燙一下,切段;粳米放鍋內(nèi),加水適量,煎熬至粳米熟時,將菠菜放入粥中,繼續(xù)煎熬直至成粥時?;?;再放入食鹽、味精即成。
功效:菠菜粥對因肝陰不足引起的高血壓、頭痛目眩、貧血、糖尿病等都有較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3、菊花粥
原料:菊花15克,粳米100克。
做法:菊花洗凈,粳米淘洗干凈。菊花、粳米放鍋中,加適量清水,加蓋,旺火煮沸,文火熬至成粥即可。
功效:該粥散風熱、清肝火、降血壓。適用于頭暈、頭痛、目赤、疔瘡腫毒、原發(fā)性高血壓等。
4、梅花粥
原料:白梅花5克,粳米80克。
做法:先將粳米煮成粥,再加入白梅花,煮沸兩三分鐘即可,每餐吃一碗,可連續(xù)吃三五天。
功效:梅花性平,能舒肝理氣,激發(fā)食欲。食欲減退者食用效果頗佳,健康者食用則精力倍增。
5、桑椹粥
原料:桑椹30克(鮮桑椹用60克),糯米60克,冰糖適量。
做法:將桑椹洗干凈,與糯米同煮,待煮熟后加入冰糖。
功效:該粥可以滋補肝陰、養(yǎng)血明目。適用于肝腎虧虛引起的頭暈眼花、失眠多夢、耳鳴腰酸、須發(fā)早白等。
6、決明子粥
原料:決明子10克,大米60克,冰糖少量。
做法:先將決明子加水煎煮取汁適量。然后用其汁和大米同煮,成粥后加入冰糖即成。
功效:該粥清肝、明目、通便。適用于目赤紅腫、畏光多淚、高血壓、高血脂、習慣性便秘等。
7、薺菜粥
原料:大米,芥菜
做法:大米加水煮沸后,加入適量薺菜,煮沸后轉文火熬煮成粥??擅咳帐?~2碗。
功效:此粥有涼血止血、清肝明目的作用,適合高血壓、熱淋、小便不利、尿濁、肝熱目赤以及女性月經(jīng)過多、崩漏者食用。
8、胡蘿卜粥
原料:大米,胡蘿卜
做法:將大米與胡蘿卜絲放入水中煮成粥,早、晚食用。
功效:此粥有利于消除煩躁和降低血壓,還有助于麻疹患者解表透疹。
9、豬肝綠豆粥
原料:豬肺,大米,綠豆
做法:將綠豆、大米洗凈后,放入鍋內(nèi)加水同煮,大火煮沸后再改用小火慢熬,熬至八分熟時,將切成片或條狀的豬肝放入鍋中同煮,熟后加入適量的鹽和味精即成。
功效:此粥具有補肝養(yǎng)血、清熱明目、美容潤膚的作用,適合臉色蠟黃、視力減退、視物模糊的體弱者經(jīng)常食用。
中醫(yī)認為,本病多為燥熱內(nèi)結、腸胃積熱,或熱病傷陰、腸道津枯或乳食積滯、結積中焦,或氣血不足、腸道失于濡潤等引起。當以通腑瀉熱、潤腸通便為治,可選用下列食療方。
酥蜜粥
用料:酥油、蜂蜜各30克,大米100克。
制作:將大米淘凈,煮粥,待熟時調(diào)入蜂蜜、酥油,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劑,連續(xù)3~5天??裳a益氣血,潤腸通便。適用于氣血虧虛、腸燥便秘、大便干結難解。
黃芪芝麻糊
用料:黃芪5克,黑芝麻、蜂蜜各60克。制作:
制作:黑芝麻炒香研末備用。黃芪水煎取汁,調(diào)芝麻、蜂蜜飲服,每日1劑,連續(xù)3~5天??梢鏆怵B(yǎng)血,潤腸通便。適用于氣虛便秘、排便無力、便后疲乏、汗出氣短等。
蔗汁蜂蜜粥
用料:甘蔗汁100毫升,蜂蜜50毫升,大米50克。
制作:將大米煮粥,待熟調(diào)入蜂蜜、甘蔗汁,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劑,連續(xù)3~5天。可清熱生津,潤腸通便。適用于熱病后津液不足、肺燥咳嗽、大便干結等。
銀菊粥
用料:金銀花、杭菊花各10克,大米50克,白沙糖適量。
制作:將金銀花、杭菊花擇凈,水煎取汁,納入淘凈的大米煮粥,待熟時調(diào)入沙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劑,連續(xù)5天。可養(yǎng)血潤燥。適用于熱結便秘。
芝麻杏仁糊
用料:芝麻、大米各90克,甜杏仁60克,當歸10克,白糖適量。
制作:將前三味浸水后磨成糊狀備用,當歸水煎取汁,調(diào)入藥糊、白糖,煮熟服食,每日1劑,連續(xù)5天??绅B(yǎng)血潤燥。適用于血虛便秘。
柏仁芝麻粥
用料:柏子仁10克,芝麻15克,大米50克。
制作:將芝麻炒香研末備用,先將柏仁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為稀粥,待熟時調(diào)入芝麻,再煮一二沸即可,每日1劑,連續(xù)3~5天??绅B(yǎng)陰潤腸通便。適用于腸燥便秘。
香蕉粥
用料:香蕉2個,大米50克,白糖適量。
制作:將香蕉去皮,搗泥備用。取大米淘凈,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煮粥,待熟時調(diào)入香蕉、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劑,連續(xù)3~5天。可清熱潤腸,潤肺止咳。適用于大便燥結,肺虛、肺燥咳嗽等。
首烏百合粥
用料:首烏、百合各15克,枸杞10克,大棗5枚,大米50克,白糖適量,紅花3克。
制作:將首烏水煎取汁,同大米、百合、枸杞、大棗等同煮為粥,待熟時調(diào)入白糖、紅花,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劑,7天為1療程,連續(xù)2~3個療程。可益氣養(yǎng)陰。適用于心悸、口干少津、津虧腸燥便秘等。
豬肺粥
用料:豬肺100克,大米50克,調(diào)味品適量。
制作:將豬肺洗凈,加清水適量煮至豬肺七成熟時,取出切丁,將大米淘凈,加豬肺湯、豬肺丁及清水適量煮粥,待熟后,調(diào)入蔥、姜、椒、鹽、料酒等,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劑。可健肺補肺。適用于脾肺虧虛所致的咳嗽、氣短、納差、乏力、排便無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