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屎藤功效禁忌有哪些
飲食養(yǎng)生的功效有哪些。
“今天不養(yǎng)生,明天養(yǎng)醫(yī)生。”古往今來,人們都普通注意養(yǎng)生!養(yǎng)生關(guān)系著你、我、他的生活質(zhì)量。有效的中醫(yī)養(yǎng)生是如何實(shí)現(xiàn)的呢?為此,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從網(wǎng)絡(luò)上為大家精心整理了《雞屎藤功效禁忌有哪些》,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請收藏。
雞屎藤一種中草藥,能夠起到活血祛風(fēng)的效果,而且有很好的止痛解毒作用,尤其是對風(fēng)濕痹痛或者是食積腹脹,小兒疳積等這些情況,那么正確的使用這些中藥的話,治療效果都是很好的,同時還能夠治療肝炎,肝脾腫大咳嗽,或者是跌打損傷等這些情況。
1、雞屎藤,中藥名。為茜草科雞矢藤屬多年生草質(zhì)藤本植物雞矢藤的全草及根。蔓生草本,基部木質(zhì)。葉對生,葉片近膜質(zhì),卵形,橢圓形、矩圓形至披針形。圓錐花序腋生及頂生,擴(kuò)展。分枝為蝎尾狀的聚傘花序;花白紫色。漿果球形。草黃色?!毒V目拾遺》云:“搓其葉嗅之,有臭氣,未知其正名何物,人因其臭,故名臭藤。”雞屎藤及諸“臭”、諸“屎”之名皆的義于其臭氣。雞矢藤在栽后9-10月除留種的外,每年都可割取地上部分,曬或涼干即成。或秋季挖根,洗凈,切片,曬干供藥用。具有祛風(fēng)除濕,消食化積,解毒消腫,活血止痛功效。
2、味甘、酸;性平。歸心;肝;脾;腎經(jīng)。祛風(fēng)除濕;消食化積;解毒消腫;活血止痛。主治風(fēng)濕痹痛;食積腹脹;小兒疳積;腹瀉;痢疾;中暑;黃疸;肝炎;肝脾腫大;咳嗽;瘰疬;腸癰;無名腫毒;腳濕腫爛;燙火傷;濕疹;皮炎;跌打損傷;蛇蛟蝎螫。
3、關(guān)于雞屎藤的功效與作用,大家都了解了吧,這樣我們就知道雞屎藤在治療什么疾病方面效果顯著。據(jù)專家介紹,雞屎藤不但內(nèi)服的效果好,而且外用的效果也很好,所以對于有以上疾病的患者就可以合理的運(yùn)用雞屎藤來治療。
擴(kuò)展閱讀
【出處】
出自1.《貴州民間藥物》。
2.《植物名實(shí)圖考》:臭皮藤,江西多有之,一名臭莖子,又名迎風(fēng)子。蔓延墻屋,弱莖糾纏。葉圓如馬蹄而有尖,濃紋細(xì)密。秋結(jié)青黃實(shí)成簇,破之有汁甚臭。土人以洗瘡毒。
【拼音名】Bi Jī Shǐ Tnɡ
【英文名】Herb of Tomentose Fevervine
【別名】飛龍接骨、青龍跌打。
【來源】
藥材基源:為葡萄科植物白粉藤Cissus repens ( Arn.
采收和儲藏:秋季割取莖藤,切段,曬干或鮮用。
【原形態(tài)】白粉藤 草質(zhì)藤本,長達(dá)數(shù)米。卷須二叉狀分枝,與葉對生;小枝通常被白粉,枝稍帶肉質(zhì),綠色,橫切面為鈍四角形,有縱條紋,干時易在節(jié)上脫離。單葉互生;葉輛長4-5cm,無毛;托葉斜菱形,基部楔形;葉片膜質(zhì),心狀卵形或狹卵形,長5-10cm,先端漸尖,基部心形或截形,邊緣有疏銳小鋸齒或有時僅3淺裂,上面綠色,平時表面灰綠色,下面淺綠色,兩面無毛?;▋尚?,聚傘花序與葉對生,長約3cm,被疏柔毛,少花,第1次分枝呈傘形狀;花梗長約3mm,基部常有小苞片;花萼盤狀,全緣,外有微柔毛及睫毛;花瓣4,分離;雄蕊4,與花瓣對生;花盤杯狀,子房略短于雄蕊,花柱極短,近鉆形。漿果肉質(zhì),倒卵形或球形,長約6mm,熟時紫色。種子1顆?;ㄆ谙摹⑶锛尽?/p>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600m左右的山坡、路旁曠地或河谷兩岸的疏林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華南及臺灣、貴州、云南等地。
【性味】苦;寒
【歸經(jīng)】脾;肝;膽經(jīng)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解毒消腫。主濕熱痢疾;癰腫疔瘡;濕疹瘙癢;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0-15g,鮮品倍量,或絞汁飲。外用:適量,煎水洗或搗爛敷。
【各家論述】《貴州民間藥物》:根:治黃疸,腹痛,胃滯(消化不良)。全草:治瘧疾。
【摘錄】《中華本草》
導(dǎo)讀:中藥雞屎藤的功效與作用專區(qū),為您詳細(xì)介紹雞屎藤的功效與作用、雞屎藤圖片、雞屎藤的藥用價值、雞屎藤的副作用等,要想知道更多雞屎藤的功效與作用相關(guān)知識,不妨來關(guān)注一下。
雞屎藤簡介雞屎藤圖片雞屎藤的功效與作用雞屎藤的藥用價值雞屎藤的藥用附方雞屎藤怎么吃雞屎藤的副作用雞屎藤的栽培技術(shù)雞屎藤簡介
雞屎藤,中藥名,為茜草科雞矢藤屬多年生草質(zhì)藤本植物雞矢藤的全草及根。蔓生草本,基部木質(zhì)。葉對生,葉片近膜質(zhì),卵形,橢圓形、矩圓形至披針形。圓錐花序腋生及頂生,擴(kuò)展。分枝為蝎尾狀的聚傘花序;花白紫色。漿果球形。草黃色。雞矢藤在栽后9-10月除留種的外,每年都可割取地上部分,曬或涼干即成。或秋季挖根,洗凈,切片,曬干供藥用。
雞屎藤圖片
雞屎藤的功效與作用
祛風(fēng)除濕;消食化積;解毒消腫;活血止痛。主治風(fēng)濕痹痛;食積腹脹;小兒疳積;腹瀉;痢疾;中暑;黃疸;肝炎;肝脾腫大;咳嗽;瘰疬;腸癰;無名腫毒;腳濕腫爛;燙火傷;濕疹;皮炎;跌打損傷;蛇蛟蝎螫。
1、汪連仕《采藥書》:治風(fēng)痛腸癰,跌打損傷,流注風(fēng)火瘴毒,散郁氣。洗疝,合紫蘇煎湯。
2、《李氏草秘》:煎洗腿足諸風(fēng),寒濕痛,拘攣不能轉(zhuǎn)舒。
3、《生草藥性備要》:其頭治新內(nèi)傷,煲肉食,補(bǔ)虛益腎,除火補(bǔ)血;洗瘡止痛,消熱散毒。其葉擂米加糖食,止痢。
4、《綱目拾遺》:中暑者以根、葉作粉食之。虛損者雜豬胃煎服。治瘰疬用。裉煎酒,未破者消,已潰者斂。
5、《本草求原》:理腳濕腫爛,蛇傷,同米擂食并敷。
6、《植物名實(shí)圖考》:為洗藥,解毒,去風(fēng),清熱,散寒。敷無名腫毒,并補(bǔ)筋骨。
7、《草木便方》:補(bǔ)虛勞,調(diào)理脾胃元?dú)?,治病后虛腫、耳鳴。
雞屎藤的藥用價值
【中藥名】雞屎藤
【別名】斑鳩飯、女青、主屎藤、卻節(jié)、皆治藤、臭藤根、牛皮凍、雞矢藤、臭藤、毛葫蘆、甜藤、五香藤、臭狗藤、香藤、母狗藤、白毛藤、狗屁藤、清風(fēng)藤、臭屎藤、雞腳藤、解暑藤、玉明砂、雞屙藤、雀兒藤。
【科屬分類】茜草科
【藥用部位】以植物的全草及根入藥。
【性味】甘酸;平
【歸經(jīng)】心;肝;脾;腎經(jīng)
【功能主治】祛風(fēng)除濕;消食化積;解毒消腫;活血止痛。主治風(fēng)濕痹痛;食積腹脹;小兒疳積;腹瀉;痢疾;中暑;黃疸;肝炎;肝脾腫大;咳嗽;瘰疬;腸癰;無名腫毒;腳濕腫爛;燙火傷;濕疹;皮炎;跌打損傷;蛇蛟蝎螫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0-15g,大劑30-60;或浸酒。外用:搗敷,或煎水洗。
【藥理作用】
1、鎮(zhèn)痛:雞屎藤注射液10-30ml/kg腹腔注射,小鼠熱板法試驗(yàn)有鎮(zhèn)痛作用。雞屎藤蒸餾液100:1濃縮液10-30ml/kg腹腔注射對小鼠電刺激法有鎮(zhèn)痛作用。
2、抗驚厥:雞屎藤蒸餾液對戊四唑引起的小鼠驚厥有抑制作用,并降低死亡鼠數(shù)。
【禁忌】脾冷人,不可食雞屎藤。孕婦忌服雞屎藤。
【來源考證】出自《生草藥性備要》
雞屎藤的藥用附方
1、治氣郁胸悶,胃痛:雞屎藤根一至二兩。水煎服。
2、治食積腹瀉:雞屎藤一兩。水煎服。
3、治小兒疳積:雞屎藤干根五錢,豬小肚一個。水燉服。(①方以下出《福建中草藥》)
4、治婦女虛弱咳嗽,白帶腹脹:雞屎藤根四兩,紅小芭煎頭四兩。燉雞服。(《重慶草藥》)
5、治紅痢:雞屎藤根四兩,路邊姜二兩。燉肉服。(《重慶草藥》)
6、治小兒脫肛:皆治藤近根之頭,老者,酒蒸曬十次,和羊腸煮食之。(《嶺南采藥錄》)
7、治關(guān)節(jié)風(fēng)濕痛:雞屎藤根或藤一至二兩。酒水煎服?!陡=ㄖ胁菟帯罚?/p>
8、治闌尾炎:鮮雞屎藤根或莖葉一至二兩。水煎服。《福建中草藥》)
9、治背疽:鮮雞屎藤二兩,酒水煎服;渣或另用鮮葉搗爛敷患處?!陡=ㄖ胁菟帯罚?/p>
10、治跌打損傷:雞屎藤根、藤一兩。酒水煎服。(《福建中草藥》)
雞屎藤怎么吃
雞屎藤可以做成雞屎藤餅,雞屎藤餅是一種很具有地方特色的小吃,在廣東是很出名的,它的味道卻是很美味的,和名字一點(diǎn)不符合的,而且還能夠治病,下面就介紹一下雞屎藤餅的做法:
1、把雞屎藤葉用水洗干凈,用石磨(可改用其他工具)把葉片磨成細(xì)碎狀。
2、曬干再與泡好的糯米同磨成濕粉。
3、然后把粉、紅糖(或者冰糖)、水等調(diào)成面團(tuán)。
4、煮至熟,加入糯米干粉。
5、再用傳統(tǒng)餅格壓制成魚、福字等寓意吉祥美滿的不同形狀的餅。
6、制成后,再用蒸籠猛火蒸10分鐘后即可出爐。
雞屎藤的副作用
吃多了,會引起胃腸道不舒服,建議適量吃。
雞屎藤的栽培技術(shù)
1、氣候土壤
喜溫暖濕潤的環(huán)境。土壤以肥沃、深厚、濕潤的砂質(zhì)壤土較好。
2、種植
(1)種子繁殖:3-4月按行、株距各約33cm開穴,深約7cm,每穴播種子10粒左右,澆人、畜糞水后,覆蓋草木灰或細(xì)土約1cm厚。
(2)扦插繁殖:2-3月選2年生的老莖藤,剪成20-30cm長,有3節(jié)以上的插條,在畦上按行、株距各約30cm開穴,深20-25cm,每穴波插條3根,每根要有1個芽節(jié)露出畦面,填土壓緊,注意澆水,保持土壤濕潤。
3、田間管理
種子發(fā)芽后,當(dāng)苗高7-10cm時勻苗、補(bǔ)苗,每穴留苗2-3株,結(jié)合中耕除草,追施人畜糞水。藤長30cm左右時,再中耕除草、追肥1次,同時插設(shè)支柱,以供攀援。9-10月收割后,再行中耕除草,追肥1次過冬。
4、病蟲害防治
蟲害有蚜蟲,可用樂果防治。
以上就是一些雞屎藤的相關(guān)知識,如果想認(rèn)識更多的中草藥,請繼續(xù)關(guān)注中醫(yī)養(yǎng)生頻道。
雞屎藤也被叫做斑鳩飯,女青等。它是一種中草藥。但是我們對于雞屎藤不太了解,也不太知道它是一種用于治療什么疾病的藥物。專家講,雞屎藤是能夠起到活血袪風(fēng)的效果,并且能夠止痛解毒的作用,可見那雞屎藤的功效與作用有很多。
作為中藥的雞屎藤除了具有活血,止痛的作用外,還可以起到消腫,除濕的效果,所以對于風(fēng)濕病而導(dǎo)致的疼痛,或是跌打損傷等都有著好的治療效果。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雞屎藤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
雞屎藤,中藥名。為茜草科雞矢藤屬多年生草質(zhì)藤本植物雞矢藤的全草及根。蔓生草本,基部木質(zhì)。葉對生,葉片近膜質(zhì),卵形,橢圓形、矩圓形至披針形。圓錐花序腋生及頂生,擴(kuò)展。分枝為蝎尾狀的聚傘花序;花白紫色。漿果球形。草黃色?!毒V目拾遺》云:“搓其葉嗅之,有臭氣,未知其正名何物,人因其臭,故名臭藤。”雞屎藤及諸“臭”、諸“屎”之名皆的義于其臭氣。雞矢藤在栽后9-10月除留種的外,每年都可割取地上部分,曬或涼干即成?;蚯锛就诟?,洗凈,切片,曬干供藥用。具有祛風(fēng)除濕,消食化積,解毒消腫,活血止痛功效。
味甘、酸;性平。歸心;肝;脾;腎經(jīng)。祛風(fēng)除濕;消食化積;解毒消腫;活血止痛。主治風(fēng)濕痹痛;食積腹脹;小兒疳積;腹瀉;痢疾;中暑;黃疸;肝炎;肝脾腫大;咳嗽;瘰疬;腸癰;無名腫毒;腳濕腫爛;燙火傷;濕疹;皮炎;跌打損傷;蛇蛟蝎螫。
關(guān)于雞屎藤的功效與作用,大家都了解了吧,這樣我們就知道雞屎藤在治療什么疾病方面效果顯著。據(jù)專家介紹,雞屎藤不但內(nèi)服的效果好,而且外用的效果也很好,所以對于有以上疾病的患者就可以合理的運(yùn)用雞屎藤來治療。
雞屎藤的藥用價值
1、功能主治
雞屎藤,中藥名。別名:主屎藤、卻節(jié)、雞矢藤、臭藤、斑鳩飯、女青、皆治藤、臭藤根、牛皮凍、毛葫蘆、甜藤、五香藤、臭狗藤、香藤、雞屙藤、雀兒藤 、母狗藤、白毛藤、狗屁藤、清風(fēng)藤、臭屎藤、雞腳藤、解暑藤、玉明砂。為茜草科植物雞矢藤的全草,夏季采收全草,曬干。生于溪邊、河邊、路邊、林旁及灌木林中,常攀援于其他植物或巖石上。分布于山東、安徽、江蘇、浙江、江西、福建、臺灣、廣東、廣西、湖北、湖南等地。其味甘、微苦,性平。具有祛風(fēng)利濕,止痛解毒,消食化積,活血消腫之功效。用于風(fēng)濕筋骨痛,跌打損傷,外傷性疼痛,肝膽及胃腸絞痛,消化不良,小兒疳積,支氣管炎;外用于皮炎,濕疹及瘡瘍腫毒。
2、用法用量
2.1、藥材類別:藤木類。
2.2、性味:甘酸;平。 ①《嶺南采藥錄》:味辛苦,平。 ②《上海常用中草藥》:甘酸,平。
2.3、歸經(jīng):心;肝;脾;腎經(jīng) 。
2.4、入藥部分:為雙子葉植物藥茜草科植物雞屎藤的全草及根。
2.5、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0-15g,大劑30-60;或浸酒。外用:搗敷,或煎水洗。
雞屎藤的副作用
一般沒有特殊副作用。
雞屎藤的醫(yī)學(xué)記載及附方
1、治氣郁胸悶,胃痛:雞屎藤根一至二兩。水煎服。
2、治食積腹瀉:雞屎藤一兩。水煎服。
3、治小兒疳積:雞屎藤干根五錢,豬小肚一個。水燉服。(①方以下出《福建中草藥》) 。
4、治婦女虛弱咳嗽,白帶腹脹:雞屎藤根四兩,紅小芭煎頭四兩。燉雞服。(《重慶草藥》) 。
5、治紅痢:雞屎藤根四兩,路邊姜二兩。燉肉服。(《重慶草藥》) 。
6、治小兒脫肛:皆治藤近根之頭,老者,酒蒸曬十次,和羊腸煮食之。(《嶺南采藥錄》) 。
7、治關(guān)節(jié)風(fēng)濕痛:雞屎藤根或藤一至二兩。酒水煎服。
8、治闌尾炎:鮮雞屎藤根或莖葉一至二兩。水煎服。
9、治背疽:鮮雞屎藤二兩,酒水煎服;渣或另用鮮葉搗爛敷患處。
10、治跌打損傷:雞屎藤根、藤一兩。酒水煎服。(⑧方以下出《福建中草藥》) 。
白雞屎藤是一種中藥,白雞屎藤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對于一些疾病有很好的保健效果。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多藥物都是用白雞屎藤作為主要原料的,但服用白雞屎藤的時候還是需要注意很多的禁忌。
【別名】臭皮藤、臭莖子、迎風(fēng)子(《植物名實(shí)圖考》)。
【來源】為茜草科植物 毛雞屎藤 的 根 或 全草 。全年可采。
【原形態(tài)】藤狀灌木。小枝密被白色柔毛。葉對生,具柄,葉片卵形、卵狀矩圓形至披針形,長5~7厘米,寬3~4.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心臟形,兩面均密被白色柔毛;托葉卵狀披針形,老時脫落。圓錐花序腋生及頂生,分枝為蝎尾狀的聚傘花序;花白紫色,無柄;萼狹鐘狀,長約3毫米;花冠管長7~10毫米,被粉狀柔毛。果球形.黃色。花期秋季。
【生境分布】生林下、河邊陰濕處。分布廣西、廣東、貴州等地。
【性味】《貴州民間藥物》:"性平,味甘。"
【功能主治】治黃疸,痢疾,食積,痞塊,經(jīng)閉。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5錢。
【附方】①治黃疸:白雞屎藤根二至三兩,黃豆半升。共磨成漿,煮服。(《貴州民間藥物》)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1.《貴州民間藥物》。
上面就是白雞屎藤的一個介紹,通過這些介紹我們可以了解到,白雞屎藤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對于很多病癥都可以有效的緩解,但切記不要胡亂服用。
相信大家應(yīng)該都聽說過雞血藤這種藥材吧,它主要是一種生長在陰涼環(huán)境下的植物,對于我們治療腸胃消化不良以及祛風(fēng)活血等癥狀是非常有效果的,而且雞屎藤是有助于我們抑制腸肌收縮以及治療筋骨扭傷等,所以我們建議大家可以來了解一下雞屎藤的功效與作用主要有哪些。
雞屎藤,中藥名。為茜草科植物雞矢藤的全草,夏季采收全草,曬干。其味甘、微苦,性平。具有祛風(fēng)利濕,止痛解毒,消食化積,活血消腫之功效。用于風(fēng)濕筋骨痛,跌打損傷,外傷性疼痛,肝膽及胃腸絞痛,消化不良,小兒疳積,支氣管炎;外用于皮炎,濕疹及瘡瘍腫毒。
雞屎藤,祛風(fēng)活血,止痛解毒,消食導(dǎo)滯,除濕消腫。治風(fēng)濕疼痛,腹瀉痢疾,骯腹疼痛,氣虛浮腫,頭昏食少,肝脾腫大,瘰疬,腸癰,無名腫毒,跌打損傷。雞屎藤注射液和乙醚提取物對蟾蜍坐骨神經(jīng)腓腸肌標(biāo)本,均有傳導(dǎo)阻滯的局麻作用。
對平滑肌作用雞屎藤總生物堿能抑制腸肌收縮,并能拮抗乙酰膽堿所致的腸肌攣縮。消食化積;解毒消腫;活血止痛。主治風(fēng)濕痹痛;食積腹脹;小兒疳積;腹瀉;痢疾;中暑;黃疸;肝炎;肝脾腫大。瘰疬;腸癰;無名腫毒;腳濕腫爛;燙火傷;濕疹;皮炎;跌打損傷。
關(guān)于這篇文章介紹的雞屎藤的功效與作用主要有哪些,相信你們看完之后應(yīng)該都知道雞屎藤這種藥材在我們的生活中的價值是比較高的,可以讓我們止痛解毒以及消腫等,還可以讓我們緩解各種腸胃不適等,希望大家可以多了解一些關(guān)于雞屎藤的藥用價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