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一般怎么吃見效快
中年女性養(yǎng)生一般吃什么。
千保健,萬保健,心理平衡是關鍵。千養(yǎng)生,萬養(yǎng)生,心理平衡是“真經”。生活中,不同年齡的人都開始關注如何養(yǎng)生,如果不需要我們的生活成悲劇,就必須注意養(yǎng)生。如何避免走入有關中醫(yī)養(yǎng)生方面的誤區(qū)呢?以下是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收集整理的“中藥一般怎么吃見效快”,僅供您在養(yǎng)生參考。
吃中藥主要就是為了幫助調理身體,解決身體存在的一些疾病問題,但是吃中藥的時候也要了解它的一些禁忌問題,因為想要發(fā)揮更好的效果,吃完中藥之后,有一些飲食禁忌一定要講究,比如不適宜再吃生蘿卜,還有吃生冷刺激的食物,同時也要忌油膩的食物。
1、忌蘿卜
服用中藥時不宜吃生蘿卜(服理氣化痰藥除外),因蘿卜有消食、破氣等功效,特別是服用人參、黃芪等滋補類中藥時,吃蘿卜會削弱人參等的補益作用,降低藥效而達不到治療目的。ys630.COM
2、忌生冷
生冷食物性多寒涼,難以消化。生冷類食物還易刺激胃腸道,影響胃腸對藥物的吸收。吃中藥時有哪些禁忌食物?故在治療“寒癥”服中藥如溫經通絡、祛寒逐濕藥,或健脾暖胃藥,不可不忌生冷食物。
3、忌濃茶
一般服用中藥時不要喝濃茶,因為茶葉里含有鞣酸,濃茶里含的鞣酸更多,與中藥同服時會影響人體對中藥中有效成分的吸收,減低療效。尤其在服用 “阿膠”、“銀耳”時,忌與茶水同服,同時服用會使茶葉中的鞣酸、生物堿等產生沉淀,影響人體吸收。如平時有喝茶習慣,可以少喝一些綠茶,而且最好在服藥 2~3小時后再喝。
4、忌辛辣
熱性辛辣食物性多溫熱,耗氣動火。如服用清熱敗毒、養(yǎng)陰增液、涼血滋陰等中藥或癰瘍瘡毒等熱性病治療期間,須忌食辛辣。吃中藥時有哪些禁忌食物?如蔥、蒜、胡椒、羊肉、狗肉等辛辣熱性之品,如若食之,則會抵消中藥效果,有的還會促發(fā)炎癥,傷陰動血(出血)。
5、忌油膩
油膩食物性多粘膩,助濕生痰,滑腸滯氣,不易消化和吸收,而且油膩食物與藥物混合更能阻礙胃腸對藥物有效成分的吸收,從而降低療效。服用中藥期間,如進食葷膩食物,勢必影響中藥的吸收,故對痰濕較重、脾胃虛弱、消化不良、高血壓、冠心病、高脂血癥、高血粘度以及肥胖病等患者更須忌食動物油脂等油膩之物。
Ys630.com相關知識
本文導讀:戒煙,如何戒煙呢?戒煙的中藥有哪些呢?下面就來了解一下戒煙見效快的中藥方劑。
中藥戒煙湯
1.魚腥草30克,地龍、遠志各15克,藿香、薄荷、甘草各10克,人參5克。水煎,每日1劑,分4~5次服用??梢韵錈煯a生的各種身體不適。
2.炙紫菀、炙款冬花各15克,破故紙、清半夏、枇杷葉、前胡、茯苓、橘紅、桔梗各12克,川貝、射干、罌粟殼各10克,干姜9克,肉桂6克,細辛3克。水煎服,每日1劑。一般服藥6~9劑,能使有10年以上煙齡或煙癮較大者將煙戒掉。
中藥戒煙酒
取魚腥草60克,遠志、甘草各20克,地龍、廣藿香、薄荷各15克,60度高粱白酒1000毫升。將上述藥物搗碎浸泡于白酒之中,7~15天即可服用。每日服8~12次,每次10~15毫升。
中藥戒煙糖
藿香60克,薄荷、甘草各30克,研粉末狀,調入葡萄糖粉20克、白砂糖15克,混勻備用,有煙癮時吃15克即可。
中藥戒煙茶
2.綠茶、薄荷、藿香、甘草各等份,砂糖少許,水煎當茶飲服。每日8~12次,連用2~3天。
總之,吸煙對人體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既然戒煙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那就是從預防開始,不要有想去抽煙的心理。另外,吸煙患者如果想戒煙一定要有恒心和毅力,不可半途而廢,可以嘗試各種戒煙方法同時進行。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有些朋友因為身體上的不適,就通過服用中藥來調理,那您知道中藥一般吃多久就能見效了呢,在服用中藥是要注意那些事項呢,您知道喝中藥的時間是什么時候嗎,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中藥一般吃多久見效
專家表示,因為每個人的體質不同,對藥物的吸收能力也不一樣所以這個時間不太好確定。具體的還是要看你這種病情的嚴重程度,如果病情比較輕的話,不用喝太久,如果病情比較重需要慢慢調理。
中醫(yī)講究辨證論治,看你服藥的效果,再對處方進行相應的變化。一般需要連服三個療程,七天為一療程,每服藥物早晚各喝一次,才能達到滿意的治療效果。如果病未好,就斷續(xù)堅持治療,如果病好了就該立即停藥!
另外,由于中藥調理在時間上相對會漫長一些,所以在調理期間應注意禁食辛辣、油膩、刺激性的食物,同時要注意勞逸結合,加強營養(yǎng),積極參加體育鍛煉。
喝中藥的時間
1、飯前服
一般在飯前30~60分鐘服藥。病位在下,應在飯前服藥,以使藥性容易下達,如肝腎虛損或腰以下的疾病。治療腸道疾病,也宜在飯前服藥,因為在胃空狀態(tài)下,藥液能直接與消化道黏膜接觸,較快地通過胃入腸,從而較多地被吸收而發(fā)揮作用,不致受胃內食物稀釋而影響藥效。
2、飯后服
一般在飯后15~30分鐘服藥。病位在上,應在飯后服藥。如治療心肺胸膈、胃脘以上的病癥,在飯后服用,可使藥性上行。
3、空腹服
具有滋補作用的湯藥,宜早晨空腹服用,以利于充分吸收。用于驅蟲或治療四肢血脈病的藥物也宜空腹服,這樣可使藥物迅速入腸,并保持較高濃度而迅速發(fā)揮藥效。具有瀉下作用的湯藥也亦如此,以增強藥效。
4、睡前服
一般在睡前15~30分鐘服用。補心脾、安心神、鎮(zhèn)靜安眠的藥物,以及有積滯、胸膈病等。
在生活中有很多胃病患者,胃病患者在發(fā)病的時候,不僅會感覺到胃痛,還會沒有食欲,長久下去就會造成患者的身體越來越弱,但胃病三分靠治七分靠養(yǎng),所以患者自身的調理也是比較重要,在調理的過程中,患者可以選擇按摩的方法,按摩一定的穴位就能夠緩解胃痛,那么胃痛按摩哪里見效快呢?
中脘穴
中脘穴是治療胃腸疾病中十分重要的穴位,它位于胸骨下端和肚臍連線的中央,大約在肚臍往上一掌處。指壓時仰臥,放松肌肉,一面緩緩吐氣一面用指頭用力下壓,6秒鐘時將手離開,重復10次,就能使胃感到舒適。在胃痛時采用中脘指壓法效果更佳。
天樞穴
此穴位于肚臍左右兩拇指寬處?;颊呖善教稍诖采?,用中間三個手指下壓、按摩此處約2分鐘。天樞穴的主治病癥包括消化不良、惡心想吐、胃脹、腹瀉、腹痛等。
足三里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橫指、脛骨邊緣。在膝蓋的膝蓋骨下面,可摸到凸塊(脛骨外側髁),由此再往外,斜下方一點,還有另一凸塊(腓骨小頭)。這兩塊凸骨連線為底邊向下作一正三角形。正三角形的頂點,正是足三里穴。按壓6秒鐘將手離開一次,重復10次,就可促進胃酸分泌,使胃感到舒服,而且還能起到止疼的作用。
緩解胃疼的其它方法
1、采用坐或臥式,雙手疊掌置臍下腹部,以臍為中心順時針方向按摩,約3—5分鐘,起身散步片刻,一般宜在飯后半小時進行。
2、胃寒的人常常是因為受了冷的食物的刺激而發(fā)作的,這個時候喝點熱水,或是用熱水袋敷一會兒胃部,效果也是比較明顯的。
3、雙腳分開與肩同寬站立,雙手輕放膝上,身體微向前彎。深吸一口氣,吐氣時緩慢收縮腹部肌肉,讓腹部肌肉呈凹陷狀,但不要勉強用力,否則會感到不舒服。保持該姿勢5~20秒,不要憋氣,然后順勢將肺部氣體排出,放松肌肉。重復4~7次。這個動作對緩解消化不良與便秘很有幫助。
4、胃痛常常是因為饑餓產生的,這個時候如果有軟質食物的話,吃一點,比如面包、餅干等是很管用的,也可以喝點水,特別是熱水。但不要喝牛奶,也不要吃硬的東西。平時可以買些蘇打餅干放在辦公桌里,以備不時之需。
疥瘡結節(jié)是一種傳染性極強的皮膚病,最明顯的癥狀就是瘙癢,甚至達到無法忍受的地步,必須積極治療。其中硫軟膏是最常用的藥物,適量涂抹,堅持一次性徹底治愈
1、用硫軟膏脖子以下全身涂抹,不管有沒有癥狀的部位都要抹到,疥瘡結節(jié)癥狀嚴重部位用量加大。
2、疥瘡結節(jié)治療一定要一次性徹底治療,避免斷斷續(xù)續(xù)的“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式的治療方式。否則,病情永遠也得不到有效的控制。
3、注意個人衛(wèi)生,對被污染的衣服、被褥、床單等要用開水燙洗殺滅疥蟲,如不能燙洗者,一定要放置于陽光下曝曬1周以上再用。
4、避免采用有副作用的藥物,如果治療疥瘡結節(jié)的藥物有毒或是有副作用會得不償失的。
5、凡是與疥瘡結節(jié)病人密切接觸的家屬與朋友應同時就診、治療。
6、疥瘡結節(jié)患者應自覺遵守一些公共場所規(guī)定,不去游泳池游泳,不去公共浴室洗澡,以免傳染他人。
7、飲食宜清淡,多吃蔬菜和水果不要吃過于辛辣的刺激物,如辣椒,川味火鍋,高度酒類等,以免加重瘙癢癥狀。
以上就是小編給大家介紹的關于疥瘡結節(jié)的相關知識。希望大家發(fā)現自己有上述癥狀的時候就要及時的去醫(yī)院做相關的檢查,患者要注意個人衛(wèi)生,這樣的話能及時的確定自己的病情,對治療也是很有幫助的。
女性朋友最容易患上體寒腎虛這種疾病,危害極大,甚至會造成不孕不育,因此積極調理是關鍵。日常生活中多吃蔬菜、多吃含鐵的肉類食物、堅持熱水泡腳等方法都可以調理體寒腎虛。
1、多吃蔬菜才是調理體寒的良藥
很多人都是很怕冷的類型。其中,女生由于體質的原因占據了大部分。而也有很多人都不知道如何去改善,體寒算不上一種疾病,那么就從食療上能有效的改善。多吃蔬菜,包括新鮮的、罐裝的(無佐料、脂肪、糖等其他添加劑)蔬菜;番茄醬。但蔬菜類不能和非核心類食物合并,比如油炸的蔬菜和豆類,油浸蔬菜、糖漬的蔬菜等都不是核心類食物。
2、含鐵肉食補血抗寒效果好
多食含鐵的肉食,有助于補血,而血旺則氣盛,氣血充足則有助血液循環(huán),從而有效緩解體寒怕冷。在人體分泌的激素中,腎上腺激素、甲狀腺激素等都具有生熱效應,尤其是甲狀腺激素能加速體內(除腦、腺、子宮外)絕大多數組織細胞的氧化過程,增加產熱,使基礎代謝率增高,皮膚血液循環(huán)加強,抗冷御寒。在日常飲食中,女性朋友可多吃牛肉、羊肉、海鹽、發(fā)菜。
3、 熱水泡腳
大家可以賊臨睡前用加了姜片的熱水泡腳十幾分鐘,也可多次加熱水,可保持水溫。這樣可以使血脈循環(huán)通暢。
如果有條件可以去有資質的養(yǎng)生館、洗腳店做精油按摩或開背。也可以去正規(guī)醫(yī)療機構拔火罐去濕氣寒氣。
體寒是由于體質和生活習慣的交錯而引起的癥狀,要想徹底治療體寒,需要一段較長的時間,但只要我們在生活中多留意,并且長久堅持健康的生活習慣,就能有效地防治體寒。
我們平常說的良藥苦口指的就是中藥,雖然它的味道是苦澀的,但是我們喝下去之后會產生好的效果,能夠治病。不過很多人在喝中藥的時候對中藥飯后多久吃產生了質疑,喝藥的時間是藥效好不好的一個關鍵因素,下面就讓中醫(yī)專家告訴大家正確的喝藥時間,希望每個人都能夠知曉,不會弄錯吃藥的時間。
值得提醒的是,如須長期服用中藥,服藥時間最好在飯后。方法如下:
1、中醫(yī)在配伍運用中藥時,講究“四氣五味”,常根據藥性的寒、熱、溫、涼,并參考辛、甘、酸、苦、咸五味來配伍組成方劑。當空腹服藥時,寒涼藥或者五味偏重的藥物都可能對胃黏膜造成一定的損傷。
2、不同類型的中藥湯劑,服用的時間是不同的。一般來說,肝、腎、腸道疾患,宜飯前服藥;眩暈、咽喉疾患宜飯后服藥;瀉下藥、滋補藥、驅蟲藥宜空腹服;安神類藥宜睡前服用。這些都是根據病情的不同和藥物作用的特點,對服藥時間做出的大致要求。
3、但在實際用藥時,醫(yī)生會根據就診者的身體變化隨證調整用藥,用藥的方子不會局限于某一類藥。再加上患者長期服藥,“是藥三分毒”,難免會對胃黏膜造成損傷,所以我們建議需要長期喝中藥湯劑的人,應該在飯后30—60分鐘內服藥,以減輕藥物對胃黏膜的直接刺激。
4、現代中醫(yī)學認為,原則上,服藥應該避開進食的時間,從飯前半小時到飯后1個小時都不要服中藥,以防食物影響胃腸道對藥物的吸收。
中藥什么時候喝最好?
END
注意事項
有三類藥物通常嚴格要求空腹服用:首先,治療胃潰瘍、胃黏膜糜爛時,常用海螵蛸、白芨等中藥,來抑制胃酸的分泌,并在胃內壁產生一層保護膜,這類藥物應盡可能選在飯前空腹服用。其次,一些瀉下的藥物,如治療便秘的大黃等,也應該空腹服用。最后,滋補類藥物也多建議空腹時服用。
具體服藥的時間選擇,還應考慮到藥物的性質和作用特點。安神類的應該選擇在睡前約1小時服用;驅蟲藥也應該在睡前服用,利用晚上時間充分殺蟲,次日可將蟲體排出體外。治療瘧疾的藥,應在有規(guī)律的發(fā)作前2小時服,這樣有利于殺死瘧原蟲,控制瘧疾的癥狀發(fā)作。
希望大家以后再喝中藥的時候能夠遵循上面的一些原則,這么堅持下去肯定是能夠達到很好的效果的。其實中藥飯后多久吃是有一定的規(guī)律的,只要大家把規(guī)律摸準,還是很好弄的。而且中藥相對于西藥不會對身體產生多大的副作用,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