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苦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中醫(yī)養(yǎng)生之道,不在求仙丹靈藥,而首在養(yǎng)心調(diào)神,養(yǎng)心養(yǎng)性可稱是養(yǎng)生之道的“道中之道”!”社會在發(fā)展,養(yǎng)生也逐漸成為很多人的關(guān)注焦點,養(yǎng)生的道理大家都懂,但真正踐行的并不多。中醫(yī)養(yǎng)生有哪些好的理念呢?下面是由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硫苦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但愿對您的養(yǎng)生帶來幫助。
硫苦在注射后可以促使我們的血管擴(kuò)張,血壓下降,抑制人體的中樞系統(tǒng)起到鎮(zhèn)定止癢,降低顱內(nèi)壓的效果,同時還能保證我們的心腦血管得到舒暢,在平時對很多種問題都有一定的療效,不過在注射的時候,一定要了解好注意事項,成人和兒童的注射劑量是要區(qū)分好的。
藥理作用:注射給藥可使血管擴(kuò)張,血壓下降,抑制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有鎮(zhèn)靜、止痙、松馳骨骼肌的作用,也能降低顱內(nèi)壓,還可使心室肌復(fù)極趨于一致。內(nèi)服有增加腸內(nèi)滲透壓,使腸內(nèi)保有多量水分,刺激腸壁,而起導(dǎo)瀉作用,服藥后約4~6小時排出液體糞便,亦可使膽道口括約肌松弛,引起膽囊排空。外敷有消腫作用。劑型劑量:注射劑:10ml:1g、10ml:2.5g,溶液:50%。作用用途:注射可用于子癇、高血壓危象及補充鎂離子不足,也可用于尖端逆轉(zhuǎn)型室速,尤適用于高血壓、心室激惹、不宜用異丙基腎上腺素又不便電刺激起搏者。內(nèi)服可用于便秘、導(dǎo)瀉,亦用于利膽。外用可用于挫傷,蜂窩織炎,丹毒等,溫?zé)岷缶植繚穹?。用法用?口服。成人劑量:導(dǎo)瀉:每次5~20g,清晨空腹服用;利膽:每次2~5g,每日3次。小兒劑量:每歲每次1g。外用溫?zé)岷缶植繚穹?。肌注或靜滴。成人劑量:每次1~2.5g,靜滴用10%GS稀釋成10%,緩慢滴注,滴速每分鐘4ml;抗高血壓:每次1.25~2.5g(10mg/ml);抗心律失常:每次1~2.5g,以5%GS40ml稀釋后,在10min左右緩慢推注,然后每分鐘10mg靜滴。小兒劑量:鎮(zhèn)靜、抗驚厥:每次0.02~0.04g/kg;低鎂血癥:每次0.025g/kg;抗高血壓:每次0.05~0.1g/kg(10mg/ml),極量每次0.1g/kg。
Ys630.com相關(guān)知識
苦碟子相信大家并不是很清楚這是一種什么藥物,甚至我們生活中很多的人們根本也沒有聽說過的,其實它是我們生活中一種常見的中藥,熟悉中藥的人們還是知道的,但是由于生活中很多的人們并不是很了解,更不知道苦碟子的功效與作用了。那么苦碟子的功效與作用是什么呢?下面還是請相關(guān)的人士介紹苦碟子的功效與作用吧,在平時了解了,對于我們在使用時還是很有好處的。
山苦荬別名:苦菜、節(jié)托蓮、小苦麥菜、苦葉苗、敗醬、苦麻菜、黃鼠草、小苦苣、活血草、陷血丹、小苦荬、苦丁菜、苦碟子、光葉苦荬菜、燕兒衣、敗醬草。為菊科植物山苦荬的全草或根。早春采收,洗凈,鮮用或曬干。生于山地及荒野,為田間雜草。分布于中國北部、東部和南部。
主治:清熱解毒;消腫排膿;涼血止血。主腸癰;肺膿瘍;肺熱咳嗽;腸炎;痢疾疾;膽囊炎;盆腔炎;瘡癤腫毒;陰囊濕疹;吐血;衄血;血崩;跌打撈員傷。
清熱解毒,涼血,消癰排膿,祛瘀止痛。用于腸癰,肺癰高熱,咳吐膿血,熱毒瘡疔,瘡癤痛腫,胸腹疼痛,闌尾炎,腸炎、痢疾,產(chǎn)后腹痛,痛經(jīng)。
苦碟子相信大家?guī)缀跏菦]有聽說的,然而苦碟子是中藥中常見常用的一種,想必了解中藥的朋友還是有一定了解,但是對于日常生活中大部分的人們并不是很了解,甚至都沒有聽說的,更不知道苦碟子的功效與作用了,上述是針對這個問題的詳細(xì)解答,想要了解的可根據(jù)上述的知識進(jìn)行了解。
只要一提到半硫丸,大多數(shù)人都知道它是由幾種中藥材組成的,但你知道具體是哪幾種嗎?它們各自的量又是多少呢?大部分人肯定不太清楚吧,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別名】半桃丸(《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二)。
【處方】半夏(湯浸七次,焙干,為細(xì)末)硫黃(明凈好者,研令極細(xì),用柳木槌子殺過)各等分
【制法】上藥以生姜自然汁同熬,入干蒸餅?zāi)嚭蛣?,入臼?nèi)杵數(shù)百下,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除積冷,暖元臟,溫脾胃,進(jìn)飲食。主心腹一切痃癖冷氣,及年高風(fēng)秘、冷秘或泄瀉等。
【用法用量】每次15~20丸,空腹時用溫酒或生姜湯送下,婦人醋湯下。
【摘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六
【別名】半桃丸、硫半丸
【處方】半夏(湯浸7次,焙干,為細(xì)末)、硫黃(明凈好者,研令極細(xì),用柳木槌子殺過)各等分。
【制法】以生姜自然汁同煎,加干蒸餅?zāi)┤刖蕛?nèi)杵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溫腎逐寒,通陽開秘,泄?jié)犰钐?,止瀉,潤大腸;除積冷,暖元臟,溫脾胃,進(jìn)飲食。主腎陽衰微,陰寒內(nèi)結(jié),命門火衰,陽氣不運所致虛人、老人虛冷便秘或陽虛久瀉;脾胃氣弱,津液停積,濕久濁凝,痰濁咳嗽吐逆;或濕阻三焦,二便不通;心腹一切痃癖冷氣,;痃癖冷氣吐逆;小兒泄瀉注下,或手足冷者,亦治咳嗽;濕凝氣阻,三焦俱閉,二便不通。
【用法用量】半桃丸(《三因》卷十二)、硫半丸(《良朋匯集》卷二)。
【各家論述】1.《溫病條辨》:濕阻無形之氣,氣既傷而且阻,非溫補真陽不可,硫黃熱而不燥,能疏利大腸,半夏能入陰。燥勝濕,辛下氣,溫開郁,三焦通而二便利矣。
【臨床應(yīng)用】虛風(fēng)便秘:吳,二氣自虛,長夏大氣發(fā)泄,肝風(fēng)鴟張,見癥類中,投劑以來諸恙皆減,所嫌旬日猶未更衣,仍是老人風(fēng)秘。半硫丸1錢,開水送下,3服。
【摘錄】《局方》卷六
通過本文,相信你學(xué)到更多的半硫丸食用方法了吧!半硫丸可以增強我們身體的抵抗力,調(diào)理各個系統(tǒng)的機(jī)能,了解了半硫丸這么多的功效,大家不妨試一試。
中藥方劑是傳統(tǒng)醫(yī)學(xué)的一個分支,是中醫(yī)體系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在治療疾病方面有著非常大的作用,礬硫丸就是中藥方劑的一種,一起來了解了解。
【處方】綠礬1兩,倭硫黃1錢,麥粉3兩,黑棗肉2兩。
【制法】上搗勻煉丸。
【功能主治】陽明病,瘀熱在里,熱不得越而成陽黃。癥見但頭汗出,而身無汗,齊頸而還,小便不利,渴飲水漿,腹微滿者,身必發(fā)黃,黃而鮮明,如橘子色,甚則面目金黃,間或口吐黃汁,甚則心中懊憹,或熱痛,溺赤黃濁,舌苔黃膩,糙而起刺,脈右滑數(shù),左弦滯。
【用法用量】每服3-5分,輕者,茵陳蒿湯送下;重者,梔子大黃湯送下。
【摘錄】《通俗傷寒論》卷五
通過小編介紹的礬硫丸的詳解,大家是不是對礬硫丸更有了解了呢?如果沒有很了解的話,大家可以多看幾遍哦,礬硫丸的功效與作用還有很多,適量的服用還是挺好的,可以使身體更健康呢。
中國古代很早已使用單味藥物治療疾病。經(jīng)過長期的醫(yī)療實踐,又學(xué)會將幾種藥物配合起來,經(jīng)過煎煮制成湯液,即是我們所說的方劑。今天為大家介紹艾硫丸這種方劑。
【處方】熟艾10兩(用糯米1升煎成粥,澆在艾上,用手拌令勻,于日中曬干),附子(炮,去皮臍)2兩,生硫黃(別研極細(xì))2兩,干姜10兩(炮)。
【制法】上為細(xì)末,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去邪養(yǎng)正,補真益脾。主髓冷血虛,腰疼腳弱,及傷冷心腹疼痛,霍亂吐利,自汗氣急,下元久虛,小便頻數(shù);婦人沖任不足,月水衍期,腹脅刺痛,崩漏帶下,全不思飲食;兼治傷寒陰證,手足厥冷,脈微自汗。
【用法用量】每服30丸或50丸,食前溫米飲送下。
【摘錄】《楊氏家藏方》卷九
從上面的介紹中我們知道艾硫丸有很多的作用與功效,它在生活中的應(yīng)用也是很好的,大家可以在平時多關(guān)注一下艾硫丸。
中藥方劑是種好東西,大自然界中的藥材經(jīng)過泡制等工序后都會變成養(yǎng)生的好利器,硫礬散也是其中之一。那么你知道硫礬散的功效與作用是什么嗎?
【處方】硫黃、枯礬各等分。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面紫風(fēng)刺癮疹。
【用法用量】用蜜調(diào)涂面部。
【摘錄】《仙拈集》卷二
【處方】硫黃93g,枯礬93g,煅石膏500g,青黛31g,冰片6g。
【制法】共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急性濕疹,初起(疒咅)皰,繼之破裂,潰爛流水,浸淫成片,瘙癢異常。
【用法用量】菜油調(diào)涂于患處。
【摘錄】《中醫(yī)皮膚病學(xué)簡編》
看完了上文關(guān)于硫礬散的簡單介紹,相信大家對硫礬散也有了一定的了解,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在服用硫礬散的時候,應(yīng)該按照正確的方法,這樣才能更好地發(fā)揮硫礬散的藥效 。
很多人到了一定年齡,就會患有一些疾病,因此在對藥物進(jìn)行選擇時,一定要注意不能隨意,對礬硫散這種中藥方劑也是一樣,需要先對它進(jìn)行很好的了解,下面我們來看一下。
【處方】枯礬半兩,硫黃半兩。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風(fēng)熱上攻陽明經(jīng),面鼻紫色,風(fēng)刺隱疹。
【用法用量】入丹染與色同,用津調(diào)涂敷。內(nèi)服防風(fēng)通圣散。
【摘錄】《醫(yī)統(tǒng)》卷六十六
【處方】白礬、硫黃、乳香各等分。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肺風(fēng),酒渣鼻。
【用法用量】用茄汁調(diào)敷。如無茄時,以荔枝殼煎汁代之,或用綿裹末擦之亦可。
【摘錄】《醫(yī)級》卷八
看完了本文對礬硫散的介紹之后,大家是不是在碰到類似的癥狀時學(xué)會去應(yīng)用了呢,其實中藥相比西藥來說更加的治本,這也是很多時候人們往往都會選擇中醫(yī)的緣由。
大家都知道硫礬丸對人的健康是非常有好處的,但是很多人卻并不了解它的功效。其實了解這些功效是很有必要的,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
【處方】硫黃4兩,明礬4兩(2味同入罐中,用豆腐漿煮1日夜,去腐渣,再慢火熬至干燥,連罐埋地下3尺,3日后取出,成紫金色,下層有泥渣不用),茯苓3兩,山藥3兩(2味同煮,曬干,露1宿),當(dāng)歸(酒洗,炒燥)4兩,白蒺藜(酒浸1宿,炒燥)4兩,烏藥(略炒)3兩,半夏(水浸1宿,入姜汁2兩,明礬5錢,角刺1兩同煮,用水煎干)3兩,杏仁(去皮尖,焙)1兩半,陳皮(去白)2兩,小茴香(炒燥)1兩。
【制法】共為細(xì)末,用膠棗肉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痧癥,發(fā)則叫喊暈死。山嵐瘴氣。
【用法用量】每服1錢半,清晨鹽湯送下,臨臥白湯送下。
【摘錄】《痧書》卷二十五
通過本篇文章,相信大家可以快速的了解硫礬丸的制作方法。其實,在生活中,通過方劑來養(yǎng)生要比吃西藥強上百倍。
硫附丸是一種中藥方劑,硫附丸的食用方法也有很多種,不同的食用方法對身體的效果也有可能存在差異,所以要根據(jù)自身的實際情況服用。
【處方】生附子尖2個,蝎梢7個,熟硫黃1錢。
【制法】上為末,生姜汁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助胃回陽。主厥冷,兼治慢脾風(fēng),肢冷。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米飲送下。
【摘錄】《醫(yī)學(xué)入門》卷六
【處方】附子1枚(重1兩),粉甘草5錢,硫黃(礬制)5錢。
【制法】將附子、甘草同入童便內(nèi)煮1日,以附子中心無白點為度,取出挖空,入硫黃在內(nèi),以木蓋蓋之,用面包裹,入火內(nèi)煨熟去面,取硫附同搗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虛風(fēng)癱瘓。
【用法用量】每服5-7分,以溫酒送下。
【摘錄】《醫(yī)學(xué)入門》卷七
以上就是對硫附丸配方的詳細(xì)介紹,是一個不錯之選,不過制作的時候需要適量,過多會造成資源浪費也對身體有很大影響。
不知道大家在生活中是否吃過苦蕌這種植物,這種植物的營養(yǎng)價值是特別高的,很多人吃苦蕌的時候都會選擇將它和綠豆燉在一起,因為綠豆本身的功效是用來去火清熱的,很多人在夏天都會囤一些綠豆粥喝,而苦蕌再去火這方面也有很好的效果,那么苦蕌都有哪些功效與作用呢?
綠豆燉苦蕌可以降火,有去除體內(nèi)毒素的作用。
苦蕌實為“薤白”,別名:薤根、藠子、野蒜、小獨蒜、薤白頭。具有清熱、消暑、降燥、開胃、健脾、排毒、養(yǎng)顏之功效,是夏季食用佳品。
歸經(jīng):肺;心;胃;大腸經(jīng)
主治:胸痹心痛徹背;胸脘痞悶;咳喘痰多;脘腹疼痛;泄痢后重;白帶;瘡癤癰腫。
性味:味辛;苦;性溫。
綠豆性涼味甘,有清熱解毒、止渴消暑、利尿潤膚的功效,還有一定的祛鉛毒功效,綠豆粉因其含有大量蛋白質(zhì)、B族維生素以及鈣、磷、鐵等礦物質(zhì),故有增白、淡化斑點、清潔肌膚、去除角質(zhì)、抑制青春痘的功效。
綠豆衣為綠豆的種皮,又名綠豆殼、綠豆皮。性味甘寒、無毒,功同綠豆,但涼血清熱解毒之功勝于綠豆,還可明目、利咽消腫。
1.膽囊炎:綠豆100克洗凈放入1個新鮮豬苦膽中,用細(xì)繩扎好口,掛在通風(fēng)陰涼處風(fēng)干。每次服綠豆15~20粒。每日服2~3次。
2.中暑:綠豆120克煮爛,搗成泥狀,加入30克紅糖調(diào)勻吃下?;蝻嬀G豆湯。
3.食物中毒:綠豆30克,甘草15克,食鹽(炒焦)12克,水煎,稍溫徐徐飲服。重患者可灌服。
4.腮腺炎:用生綠豆60克,置小鍋內(nèi)煮至將熟時,加入白菜心2~3個,再煮約20分鐘,取汁頓
服,每日1~2次。
5.小兒赤白痢:綠豆3粒,白胡椒3粒,大棗1枚去核,共搗敷臍上,膠布貼封,次日再換?;蚓G豆皮、白糖各15克,加水共煎服。
6.小兒水痘:綠豆100克,加水500毫升,煮湯代茶飲,服時酌加白糖。
7.便血:綠豆芽、紅糖、椿根白皮各120克,加水800毫升,煎成150~200毫升,早晚分服,每日1劑。
8.乳腺炎:綠豆淀粉與血余炭面(人發(fā)燒灰)各30克,用水調(diào)成糊狀,敷于患部。
9.痤瘡:綠豆粉溫水煮成糊狀,每晚臨睡前洗凈患部,涂抹之。
中醫(yī)在治病的時候都是需要用到中藥的,而作為中藥材一種的苦芥也是被經(jīng)常用到的,那么,下面就來說說苦芥的功效與作用是什么。
【別名】青菜、苦菜、紫苦菜。
【來源】藥材基源:為十字花科植物苦芥的基生葉和種子。
【原形態(tài)】苦芥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株高30-100cm。主根粗壯,圓錐形,有多數(shù)須根。莖直立,多分枝,無毛或基部有細(xì)剛毛。基生葉多數(shù),葉片寬倒卵形,長35-60cm,寬18-25cm,先端圓形,基部楔形而漸狹成柄,邊緣有大小不等的牙齒和重鋸齒,中脈扁平而寬;葉柄肉質(zhì)肥厚,有小裂片;莖中部葉長圓形或倒寬披針形,無柄;莖上部葉寬線形,無柄或具短柄,葉片均具粉霜??偁罨ㄐ蝽斏呋ǘ鄶?shù);要片4,邊緣膜質(zhì),外側(cè)2枚基部略呈囊狀;花瓣4,鮮黃色,倒卵形,具脈紋,長8-10mm,基部具爪;雄蕊6,4長2短,長雄蕊長7-7.5mm,短雄蕊長6-6.5mm;雌蕊1,子房圓柱形,柱頭頭狀。長角果圓柱形,長3-4cm,先端具喙。種子球形?;ㄆ?-4月,果期5-6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喜生長于排水良好,肥沃疏松及向陽的土地。
【化學(xué)成份】嫩莖、葉含蛋白質(zhì),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纖維;鈣,磷,鐵;胡蘿卜素,核黃素,煙酸,維生素C。又含異硫氰酸烯丙酯(allylisothiocyanate)。
【性味】苦;寒
【歸經(jīng)】脾;胃;膀胱經(jīng)
【功能主治】清熱涼血;利尿消積。主高熱;小便不利;積滯內(nèi)停;脘腹脹痛
【用法用量】內(nèi)服:葉,煮食或搗汁飲;種子,煎湯3-10g。
【注意】《滇南本草》:"不可多服。"
【摘錄】《中華本草》
所以,通過上面文章對于中藥苦芥的詳細(xì)介紹,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苦芥的功效與作用是有很多的,在養(yǎng)生保健方面的效果還是非常不錯的。
苦丁的簡介
苦丁,中藥名。為菊科植物臺灣萵苣Lactuca formosana Maxim.的干燥根或全草。分布于河北、山西、陜西、甘肅、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河南、湖北、四川、貴州等地。具有清熱解毒,祛風(fēng)濕,活血之功效。常用于疔瘡癰腫,咽喉腫痛,疥癬,痔瘡,蛇咬傷,風(fēng)濕痹痛,跌打損傷。
苦丁的功效與作用
苦丁的功效與作用非常明顯,中醫(yī)認(rèn)為,它具有散風(fēng)熱、清頭目、除煩渴的作用,可用來治療頭痛、牙痛、目赤、熱病煩渴、痢疾等。現(xiàn)代藥理研究則證明,苦丁中不僅含有人體必需的多種氨基酸、維生素及鋅、錳、銣等微量元素,還具有降血脂、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增加心肌供血、抗動脈粥樣硬化等作用,對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的頭暈、頭痛、胸悶、乏力、失眠等癥狀均有較好的防治作用,因此備受中老年人的青睞。
苦丁的市場信息
1、苦丁的價格
三級苦丁:28元/斤(大葉,紅湯) 二級苦丁:38元/斤(大葉,紅湯) 一級苦丁:85元/斤(大芽,綠湯) 特級苦丁:125元/斤(小芽,綠湯)。
2、苦丁的選購方法
看:苦丁的葉片較厚,多呈橢圓形,而且葉片比其他葉要稍微大些。如果是嫩芽葉制成的茶,則外形粗壯、卷曲,基本上不會有茸毛。正品苦丁茶光澤好,多呈墨綠色。顏色太深,呈黑色的茶一般是陳茶,盡量不要購買。
嘗:苦丁的滋味是先苦,然后有微甘味,沒有澀、辣、酸等異味。需要注意的是,苦丁最先釋放出來的苦是可以接受的,后來的甘味也只是口感甘醇,不是甜味。
3、苦丁的保存方法
冰箱存儲: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一般是將食品放入冰箱中進(jìn)行存儲,以延長其新鮮時間,苦丁也是可以用冰箱來保存的。保存時將苦丁茶茶葉密封包裝好,放入冰箱中,包裝袋要密封好,不能有異味。
鐵罐存儲:鐵罐存儲苦丁茶方法比較簡單,只需保證鐵罐內(nèi)干燥,沒有異味,同時鐵罐最好沒有銹跡。然后將茶葉包裝好放入其中,密封好鐵罐就可以了。
瓦罐存儲:苦丁也可以放入瓦罐中進(jìn)行保存,差不多和鐵罐存儲方式一樣,不過最好在瓦罐中放入定量的生石灰,這樣可以吸收瓦罐里面的濕氣和異味,保證品質(zhì),將瓦罐蓋上即可。生石灰差不多兩個月?lián)Q一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