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星青霉素的注射方法是怎樣的?
做怎樣的運動是養(yǎng)生的。
“今天不養(yǎng)生,明天養(yǎng)醫(yī)生?!别B(yǎng)生已經(jīng)成為一個熱度越來越高的話題,很多人身體不好,和他們不注重養(yǎng)生有關系。怎樣才能實現(xiàn)科學的中醫(yī)養(yǎng)生呢?為此,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從網(wǎng)絡上為大家精心整理了《卞星青霉素的注射方法是怎樣的?》,供您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注射用芐星青霉素是一種處方藥,相信很多人都用過這種藥,人們經(jīng)常會聽說鏈球菌這種細菌,這是一種廣泛存在的細菌,會感染人體的多個部位,導致出現(xiàn)不同的炎癥,卞星青霉素對這種細菌感染的炎癥就有很好的治療作用,不過使用這種藥的方式一定要正確,一定要按照規(guī)定的量注射。
卞星青霉素的注射方法:
1.1芐星青霉素是治療梅毒的首選方法,使用前必須詢問過敏史,皮試結(jié)果陰性方可注射。每次注射240萬單位,雙側(cè)臀部各注射120萬單位,每周一次,連續(xù)三周為一療程。
1.2注射器及針頭的選擇
現(xiàn)在注射均采用一次性注射器。臨床實踐發(fā)現(xiàn),5毫升注射器推動活塞時遇到的阻力比10毫升注射器來得小,120萬單位的芐星青霉素用5毫升溶媒足于充分溶解,使用5毫升注射器和7號針頭即可順利注射。
1.3心理護理
患者在注射前因擔心注射帶來的疼痛感,多少會有焦慮、恐懼感。因此,在注射前多向患者解釋,并給與心理支持十分重要。可以向患者解釋肌肉放松更能減輕疼痛感。同時配于良好的態(tài)度,在操作中轉(zhuǎn)移患者注意力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1.4患者的體位
患者體位自然,肌肉放松,有利于藥液的順利推注,一次性注射成功率高?;颊吲P位時,垂直推注藥液,因重力作用,注射器乳頭端藥物溶度大于活塞端,容易造成針頭堵塞。
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
患者坐位時,水平推注藥液,注射器內(nèi)藥物溶度基本一致,不易堵塞針頭。因此,一般建議患者取坐位。
1.5不完全排氣
①在臨床實踐中發(fā)現(xiàn)不完全排氣有助于提高注射成功率。常規(guī)肌肉注射方法要求在注射前應排盡注射器內(nèi)所有的空氣,以免引起皮下氣腫。不完全排氣是在抽吸完藥液排氣時,只將藥液推至注射器乳頭處,然后更換注射針頭。這樣在注射針頭處留有0.1~0.2毫升空氣,空氣密度比芐星青霉素混懸液密度小,注射器內(nèi)的藥液始終處于運動之中,減少了藥液聚集,容易推注,有效避免堵塞針頭,且注入小量空氣,對人體沒有什么損害。提高注射成功率,減輕患者痛苦。②操作中,從藥瓶內(nèi)抽取完藥液后,直接在藥瓶內(nèi)排盡空氣,然后在抽取少量溶媒,充滿注射器乳頭及針頭。這樣能降低注射器乳頭及針頭出藥物濃度及粘稠度,就比較容易推注。而注射器后段的藥液在慣性作用下也能順利的推注完成。
1.6配藥
由于芐星青霉素顆粒較大,又是混懸液,如不充分搖勻就會產(chǎn)生渾濁的沉淀物,沉淀物容易堵塞針頭。溶解藥物時,先將藥粉充分搖散,注入溶媒時針頭沿著瓶壁周圍慢慢注入溶媒,向同一方向輕輕搖勻,使粉末充分溶解。溶解過程中避免劇烈震蕩,以免產(chǎn)生過多氣泡,影響排氣和造成藥液浪費。另外,芐星青霉素應現(xiàn)配現(xiàn)用,以免放置過久藥液膨脹,增加藥液粘稠度,導致注射失敗。
1.7注射
①調(diào)整程序由于芐星青霉素藥物本身的特點,通過調(diào)整注射程序來縮短藥物溶解到注射完畢的時間。首先安置好病人,給與心理護理,取坐位,選擇注射部位(成人一般選擇臀大肌和臀中?。?,常規(guī)消毒注射部位皮膚,配藥,隨即抽取藥液進行注射。②重視注射技巧芐星青霉素應進行深部注射,注射時講究“三快一均勻”,即抽藥、推注、拔針要快,推注速度要均勻,從溶解藥物到注射完畢時間不超過1分鐘。注射時繃緊注射部位皮膚,使肌纖維間隙增大,有利于提高注射成功率。
1.8用藥后的護理
①注射完畢,囑患者回家后做局部熱敷,或用馬鈴薯切成薄片敷在注射部位,以促進藥液吸收,減輕痛感,防止產(chǎn)生硬結(jié),為下一次的治療創(chuàng)造條件。②每次注射后均應觀察30分鐘,沒有不適方可離開。
ys630.COm精選閱讀
使用青霉素的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項有很多,比如注射青霉素之前要做皮試,因為青霉素本身就是一種過敏原,如果注射青霉素后出現(xiàn)過敏的話,情況會比較危險,甚至會導致死亡,所以需要及時得到有效的救治,這也是為什么注射青霉素后不能馬上離開醫(yī)院的原因,那么注射青霉素后可不可以喝酒呢?
注射青霉素可以喝酒嗎?
青霉素類為最早用于臨床的抗生素,療效高,毒性低。主要作用是使易感細菌的細胞壁發(fā)育失常,致其死亡。人、哺乳動物的細胞無細胞壁,因此有效抗菌濃度的青霉素對人、哺乳動物機體細胞幾呼無影響,因而對人體副作用較少。臨床常用的青霉素類藥有:青霉素G、氨芐青霉素、羥氨芐青霉素(阿莫西林、阿莫仙)、苯唑青霉素等。那么,輸了青霉素可以喝酒嗎?
小編認為,輸了青霉素,不能喝酒,因為,青霉素可能在人體內(nèi)遇到乙醇會發(fā)生重要的生理反應,輕者使人感覺不適,有胸悶氣喘的感覺,重者使人呼吸困難,甚至停止呼吸。酒后死亡屢見不鮮,以前一直以為是飲酒者死于酒精中毒,或者死于心臟病高血壓等癥,其實真正的死因大多為酒前服用了抗生素。飲酒者千萬小心!用藥后,在辨不清是不是抗生素的情況下,不管是否用的解熱、消炎藥,都要切忌飲酒!牢記酒后不藥、藥后不酒!
青霉素是應用廣泛的抗菌藥物,它本身毒性很小,而較常見的卻是藥物過敏,引起不良的反應以致死亡。臨床應用青霉素類時,較多出現(xiàn)過敏反應,包括皮疹、藥物熱、血管神經(jīng)性水腫、血清病型反應、過敏性休克等,統(tǒng)稱為青霉素類過敏反應,其中以過敏性休克最為嚴重。過敏性休克多在注射后數(shù)分鐘內(nèi)發(fā)生,癥狀為呼吸困難、紫紺、血壓下降、昏迷、肢體強直,最后驚厥,可在短時間內(nèi)死亡。
各種給藥途徑或應用各種制劑都能引起過敏性休克,但以注射用藥的發(fā)生率最高。過敏反應的發(fā)生與藥物劑量的大小無關。對本類高度過敏者,雖極微量也能引起休克。對有青霉素過敏史的病人,宜改用其他藥物治療。
在應用青霉素前,應問清病人曾否用過青霉素,有無過敏反應史。對近期內(nèi)用過青霉素者應了解確切的時間。對于無青霉素過敏史的患者,成人在7日內(nèi)未用過青霉素者、小兒在3日內(nèi)未用過青霉素者均應進行青霉素皮試。
青霉素是一種很常見的藥品,無論是感冒或者是頭痛只要需要輸液,那么都會有青霉素的存在,甚至說拉肚子也會用到青霉素。青霉素是一種抗生素,它的毒性比較小同時有很好的殺菌能力,所以說青霉素的使用劑量非常的多,只要患者經(jīng)過皮試測量沒有出現(xiàn)過敏的反應,那么大多時候都會用到它。
青霉素是一種高效、低毒、臨床應用廣泛的重要抗生素。二戰(zhàn)宣傳畫:感謝青霉素,傷兵可以安然回家。它的研制成功大大增強了人類抵抗細菌性感染的能力,帶動了抗生素家族的誕生。它的出現(xiàn)開創(chuàng)了用抗生素治療疾病的新紀元。通過數(shù)十年的完善,青霉素針劑和口服青霉素已能分別治療肺炎、肺結(jié)核、腦膜炎、心內(nèi)膜炎、白喉、炭疽等病。繼青霉素之后,鏈霉素、氯霉素、土霉素、四環(huán)素等抗生素不斷產(chǎn)生,增強了人類治療傳染性疾病的能力。但與此同時,部分病菌的抗藥性也在逐漸增強。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科研人員目前正在開發(fā)藥效更強的抗生素,探索如何阻止病菌獲得抵抗基因,并以植物為原料開發(fā)抗菌類藥物。 [6]
青霉素它不能耐受耐藥菌株(如耐藥金葡)所產(chǎn)生的酶,易被其破壞,且其抗菌譜較窄,主要對革蘭氏陽性菌有效。青霉素G有鉀鹽、鈉鹽之分,鉀鹽不僅不能直接靜注,靜脈滴注時,也要仔細計算鉀離子量,以免注入人體形成高血鉀而抑制心臟功能,造成死亡。[6]
青霉素皮試液劑量:每毫升含100~500U的青霉素G生理鹽水溶液為標準。即皮內(nèi)注射0.1ml,含青霉素10~50U. 鏈霉素皮試液劑量以每毫升含2500U的鏈霉素生理鹽水溶液為標準,皮內(nèi)注射250U/0.1ml. 先鋒v0.5g,先加入0.9%NS 5ml,然后從中抽取0.6ml再加0.9%ns 0.4ml到1ml, 推出0.9ml乘0.1ml再抽取0.9%NS 0.9ml到1ml就可以做試驗了. 鹽酸普魯卡因的皮試液配制:皮試液濃度0.25%, 即50mg:20ml=0.25%,鹽酸普魯卡因注射液2ml:40mg=0.2% TAT試驗液配制“要求每毫升皮試液含TAT 150 u”[1]。配制方法是用每支1 ml含1500 u的TAT藥液,抽取0.1 ml加生理鹽水稀釋到1 ml(含150 u),取0.1 ml(含15 u)做皮內(nèi)注射。
相信很多人都有過注射青霉素的經(jīng)歷,醫(yī)生給患者注射青霉素的時候會非常謹慎,要詳細詢問患者的相關情況,然后要認真做皮試,在注射完青霉素之后要告訴患者不能馬上離開,而且注射后如果有不良反應的話,一定要及時告訴醫(yī)生,另外還要控制好青霉素的使用量,那么過量使用青霉素會有什么危害呢?
青霉素過量會怎樣?
青霉素輸液過量(1600)萬,確實量有點大了,沒有過敏算好了
意見建議:建議多喝水,休息休息,最好在醫(yī)療機構(gòu)觀察1-2天吧,無事的話可正常工作了。
青霉素輸液過量根據(jù)量的大小,說的這量是大了點,估計不會導致嚴重后果,如果量很大的話有的出現(xiàn)青霉素腦病,可考慮脫水處理,這情況想不要這么治療。
意見建議:青霉素的半衰期是很短的,稀釋成水溶液后三、四小時就衰減只剩一半了??梢远嗪赛c水或輸點生理鹽水加快代謝排泄。估計問題不大。
青霉素是最常用的抗菌素,青霉素的不良反應主要是過敏反應,嚴重者可出現(xiàn)過敏性休克。
意見建議:青霉素的用量其彈性很大,輕度感染每天80-240萬u即可,重癥感染每天可達1000萬u-2000萬u甚至以上。所以不要過于擔心,只要不發(fā)生過敏沒什么問題的,不要做什么特殊處理。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體感染引起,主要是由性及血液傳播。
意見建議:梅毒感染,很多人梅毒特異性抗體是很難轉(zhuǎn)陰的,所以治療主要是參考梅毒滴度,一般治療主要是抗感染治療,一般首選擇長效青霉素,連續(xù)用藥四周,停藥三個月后復查,已夠療程,應停藥三個月后復查。
治療梅毒首先芐星青霉素,說的青霉素靜滴是沒有必要也沒有意義的。滴度還是較低的,積極肌肉注射是可以治愈的。
意見建議:情況堅持打針即可,說的同時使用也不能縮短病程的。建議打4個療程。
在平時的生活中,很多疾病的發(fā)生跟炎癥有著很大的關系,治療的關鍵就是進行消炎。青霉素是抗生素,這種藥物對于很多常規(guī)藥物治療效果不好的疾病具有很不錯的療效,而且在使用上有著很嚴格的要求。因為對青霉素了解的缺乏,不少人都認為青霉素是消炎的藥物。那么,青霉素是消炎的嗎?
首先,我們來明晰一個概念,什么是炎癥。
“炎”字上下兩個火,我們自然而然可以想到紅腫,疼痛。炎癥是活體組織收到損傷和抗損傷的統(tǒng)一過程。炎癥反應最重要的功能是將白細胞輸送到損傷部位,因此白細胞游出是炎癥反應最重要的特征。
炎癥的表現(xiàn):
1. 組織發(fā)紅是由于局部小血管呈明顯而持續(xù)性擴張引起;
2. 腫脹的主要原因是局部炎癥性充血和滲出物積聚;
3. 局部發(fā)熱是因為發(fā)生于體表或接近皮膚的炎癥局部血流量增多,代謝增快,表面溫度升高;
4. 局部疼痛的原因可能是炎性介質(zhì)緩激肽和某些前列腺素直接作用神經(jīng)末梢時引起的疼痛。局部水腫和滲出物積聚引起組織內(nèi)張力增高也可能是疼痛的重要因素;
5.局部功能障礙是由于疼痛而反射性地抑制肌肉活動,以及局部水腫使活動受限所致。
炎癥的原因
任何能夠引起組織損傷的因素都可成為炎癥的原因。雖然致炎因子種類繁多,但可歸納為以下幾大類。
1. 物理性因子高熱、低溫、放射線及紫外線等。
2. 化學性因子包括外源性和內(nèi)源性化學物質(zhì)。外源性化學物質(zhì)有強酸、強堿等腐蝕性物質(zhì)及松節(jié)油、芥子氣等。內(nèi)源性化學毒物如壞死組織的分解產(chǎn)物及在某些病理條件下堆積于體內(nèi)的代謝產(chǎn)物如尿素等。
3. 機械性因子如切割、撞擊、擠壓等。
4. 生物性因子細菌、病毒、立克次體、支原體、真菌、螺旋體和寄生蟲等為炎癥最常見的原因。它們通過在體內(nèi)繁殖,產(chǎn)生、釋放毒素直接導致細胞和組織損傷,而且還可通過其抗原性誘發(fā)免疫反應導致炎癥。
另外,我們常說的一些疾病,比如過敏性鼻炎,醫(yī)學上稱之為超敏反應,過敏性鼻炎和哮喘為I型超敏反應,他是由一種免疫球蛋白IgE介導的炎癥。發(fā)作迅速、有明顯的病理生理效應,但很少有組織破壞,多數(shù)在短期內(nèi)即可恢復正常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過敏。
而感染指的是,病原微生物(細菌、病毒、支原體、衣原體等)以及寄生蟲等侵入機體并生長繁殖引起的病理反應及對機體造成的損害。治療感染,我們可以使用抗生素,抗生素也分β-內(nèi)酰胺類、四環(huán)素類、氨基糖大環(huán)內(nèi)脂。而青霉素和頭孢屬于β-內(nèi)酰胺類抗生素,紅霉素、阿奇霉素屬于大環(huán)內(nèi)酯類抗生素。不同的抗生素抗菌譜不同。另外還有一類抗菌藥,他們抗菌,但不屬于抗生素,例如磺胺類抗菌藥、喹諾酮類抗菌藥(通常是諾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等各種“沙星”)。
所以說,感染可以導致炎癥,而并非所有的炎癥都是感染引起的,炎癥和感染是兩個概念,抗生素對相應的細菌感染引起的炎癥有效果,但不適用于其他炎癥。
那么什么藥是消炎藥呢?我們最常見的消炎藥有阿司匹林(解熱鎮(zhèn)痛片),貝諾酯,布洛芬,尼松,這些藥屬于非甾體抗炎藥,具有解熱鎮(zhèn)痛,抗風濕等效果。說到非甾體抗炎藥,可能有些人會納悶,那甾體抗炎藥又是什么呢?甾體抗炎藥一般是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雄激素、雌激素類的藥品,例如地塞米松、潑尼松,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激素”,這類藥往往名稱通常是以“松”字結(jié)尾,(尼松是個例外,尼松是酮咯酸氨丁三醇的商品名,是第一個可以用于注射的非甾體抗炎藥)。
青霉素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激素,可以緩解人體的多種異常表現(xiàn),但是在注射青霉素的時候,大家應該要懂得一些調(diào)理的措施,促進身體的吸收,減少青霉素對人體的負面?zhèn)?。下面就是注射青霉素后注意事項,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合理采用青霉素,發(fā)揮更好的青霉素功效。
1.口服或注射給藥時忌與堿性藥物配伍,以免分解失效。
2.本品不宜與鹽酸四環(huán)素、卡那霉素、多粘菌素E、磺胺嘧啶鈉、三磷酸腺苷、輔酶A等混合靜滴,以免發(fā)生沉淀或降效。
3.氯霉素與青霉素一般不要聯(lián)用,因氯霉素為抑菌劑,而青霉素為繁殖期殺菌劑,聯(lián)用可影響青霉素的抗菌活性而降效。但這一問題尚有爭論,意見不一,因兩者聯(lián)用對革蘭陽性菌、陰性菌混合感染及顱內(nèi)感染臨床效果好。解決的辦法,如需聯(lián)用,宜先用青霉素2~3小時后再用氯霉素。
4.由于本品可抑制某些肝臟酶的活性,因此可干擾甲苯磺丁脲、苯妥英鈉和雙香豆素在人體內(nèi)的生物轉(zhuǎn)化,可增強甲苯磺西脲、苯妥英鈉的作用,對雙香豆素和華法林的抗凝作用均可增強。
5.嬰兒、肝、腎功能減退者慎用,妊娠末期產(chǎn)婦慎用,哺乳期婦女忌用。
應用青霉素前除做皮試外,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1.要到有搶救設備的正規(guī)醫(yī)療單位注射青霉素,萬一發(fā)生過敏反應,可以得到及時有效的搶救治療。在注射過程中任何時候出現(xiàn)頭暈心慌、出汗、呼吸困難等不適,都要立即告訴醫(yī)生護士。
2.注射完青霉素,至少在醫(yī)院觀察20分鐘,無不適感才可離開。
3.不要在極度饑餓時應用青霉素,以防空腹時機體對藥物耐受性降低,誘發(fā)暈針等不良反應。
4.兩次注射時間不要相隔太近,以4—6小時為好。靜脈點滴青霉素時,開始速度不要太快,每分鐘以不超過40滴為宜,觀察10—20分鐘無不良反應再調(diào)整輸液速度。
5.如果當天有注射青霉素史,在家中出現(xiàn)頭暈心慌、出汗、呼吸困難等不適,應及時送醫(yī)院診治。
?安卡青霉素是一種較為常見的,治療敏感菌所引起的各個身體系統(tǒng)炎癥的藥物。由于屬于廣類青霉素中的一種,所以在使用前都要進行一些簡單的過敏測試,如果身體有抗性或者過敏,則不能使用,以免造成不可預料的后果。那么,安卡青霉素的具體效果都有哪些呢?又對哪一些炎癥有比較好的效果呢?
?為半合成的廣譜青霉素,其游離酸含3分子結(jié)晶水,供口服用;其鈉鹽供注射用。對革蘭陽性菌的作用與青霉素G近似,對綠色鏈球菌和腸球菌的作用較優(yōu),對其他菌的作用則較差。對耐青霉素G的金黃色葡萄球菌無效。革蘭陰性菌中淋球菌、腦膜炎球菌、流感桿菌、百日咳桿菌、大腸桿菌、傷寒副傷寒桿菌、痢疾桿菌、奇異變形桿菌、布氏桿菌等對本品敏感,但易產(chǎn)生耐藥性。肺炎桿菌、吲哚陽性變形桿菌、銅綠假單胞菌對本品不敏感。正常人空腹口服0.5g或lg,血清濃度2小時達峰值,分別為5.2μg/ml和7.6μg/ml。肌內(nèi)注射0.5g,血清濃度于0.5?1小時達峰值,約為12μg/ml。體內(nèi)分布廣,在主要臟器中均可達有效治療濃度。在膽汁中的濃度高于血清濃度數(shù)倍。 透過正常腦膜能力低,但在腦膜發(fā)炎時則透膜量明顯增加。在痰液中的濃度低。進入體內(nèi)的藥物,有80%以原形由尿排泄,t1/2 1小時。主要用于敏感菌所致的泌尿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膽道、腸道感染以及腦膜炎、心內(nèi)膜炎等。注意事項:嚴重腎功能損害者,有哮喘、濕疹、蕁麻疹等過敏性疾病,均應慎用。用藥期間如出現(xiàn)嚴重的持續(xù)性腹瀉,可能是假膜性腸炎,應立即停藥,確診后采用相應抗生素治療。本品針劑應溶解后立即使用,溶解放置后致敏物質(zhì)可增多。本品在弱酸性葡萄糖液中分解較快,因此宜用中性液體作溶劑。
?我們可以看到,安卡青霉素作為廣譜青霉素中重要的一種,對人體各系統(tǒng)的炎癥是有非常好的治療效果的。但是,正如青霉素使用時的注意事項一樣,都要謹慎使用!因為安卡青霉素的藥性,所以我們也能了解到這種藥品對患有過敏性疾病的患者是相當危險的,所以,廣大患者們也要多加注意,以免產(chǎn)生誤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