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頭孢唑肟鈉的適應癥有哪些?
養(yǎng)生適應哪些人群。
心亂則百病生,心靜則百病息。心靜才是養(yǎng)生之本。古今的人們對養(yǎng)生有很多相關的勸諭和詩句,藥物不能替代養(yǎng)生,只有觀念和行動結合的養(yǎng)生才是有效的。如何避免走入有關中醫(yī)養(yǎng)生方面的誤區(qū)呢?為此,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從網(wǎng)絡上為大家精心整理了《注射用頭孢唑肟鈉的適應癥有哪些?》,歡迎大家與身邊的朋友分享吧!
注射用頭孢唑肟鈉主要用來治療由過敏性感染細菌所引發(fā)的尿路疾病、敗血癥、骨和關節(jié)感染、腹腔感染、盆腔感染等疾病,另外也可以用來治療腦膜炎、單純性淋病等。專家表示,成人的一次服用1-2g,一天兩次,病情嚴重的話也可翻倍服用,嬰兒的話按照體重服用是最好的選擇。
一、注射用頭孢唑肟鈉的適應癥
本品用于敏感菌所致的下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腹腔感染、盆腔感染、敗血癥、皮膚軟組織感染、骨和關節(jié)感染、肺炎鏈球菌或流感嗜血桿菌所致腦膜炎和單純性淋病。
二、注射用頭孢唑肟鈉的用法用量
1. 成人常用量:一次1~2g,每8~12小時1次;嚴重感染者的劑量可增至一次3~4g,每8小時1次。治療非復雜性尿路感染時,一次0.5g,每12小時1次。
2. 6個月及6個月以上的嬰兒和兒童常用量:按體重一次50mg/kg,每6~8小時1次。
3. 腎功能損害者:腎功能損害的患者需根據(jù)其損害程度調整劑量。在給予0.5~1g的首次負荷劑量后,腎功能輕度損害的患者(內(nèi)生肌酐清除率Clcr為50~79ml/分鐘)常用劑量為一次0.5g,每8小時1次,嚴重感染時一次0.75~1.5g,每8小時1次;腎功能中度損害的患者(Clcr為5~49ml/分鐘)常用劑量為一次0.25~0.5g,每12小時1次,嚴重感染時一次0.5~1g,每12小時1次;腎功能重度損害需透析的患者(Clcr為0~4ml/分鐘)常用劑量為一次0.5g,每48小時1次或一次0.25g,每24小時1次,嚴重感染時一次0.5~1g,每48小時1次或一次0.5g,每24小時1次。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后可不追加劑量,但需按上述給藥劑量和時間,在透析結束時給藥。 本品可用注射用水、氯化鈉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溶解后緩慢靜脈注射,亦可加在10%葡萄糖注射液、電解質注射液或氨基酸注射液中靜脈滴注30分鐘~2小時。
ys630.coM延伸閱讀
現(xiàn)代疾病當中以炎癥的例子最多,因為嚴重是組織最容易感染的情況,一但出現(xiàn)炎癥就會給發(fā)病部位帶來較大的疼痛感覺。治療炎癥一般會選用消炎藥進行處理,而頭孢鈉就是一種極好的消炎藥藥物,能夠輕松的實現(xiàn)對炎癥部分的抑制作用。下面就來看看頭孢鈉的適應癥有哪些呢?希望大家能夠了解一下。
適應癥
注射用拉氧頭孢鈉,適應癥為用于敏感菌引起的各種感染癥,如敗血癥、腦膜炎、呼吸系統(tǒng)感染癥(肺炎、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癥、肺化膿癥、膿胸等),消化系統(tǒng)感染癥(膽道炎、膽囊炎等),腹腔內(nèi)感染癥(肝膿瘍、腹膜炎等),泌尿系統(tǒng)及生殖系統(tǒng)感染癥(腎孟腎炎、膀胱炎、尿道炎、淋病、副睪炎、子宮內(nèi)感染、子宮附件炎、盆腔炎等),皮膚及軟組織感染、骨、關節(jié)感染及創(chuàng)傷感染。
規(guī)格
1.0g(按C20H20N6O9S計算)
用法用量
靜滴、靜注或肌注,成人1天1~2g,分2次;小兒1天40~80mg/kg,分2~4次,并依年齡、體重、癥狀適當增減,難治性或嚴重感染時,成人增加至1天4g,小兒1天150mg/kg,分2~4次給藥。靜注時,本品0.5g,以4ml以上的滅菌注射用水,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鈉注射液充分搖勻,使之完全溶解;肌注時,以0.5%利多卡因注射液2~3ml充分搖勻,使完全溶解。溶解后,盡快使用,需保存時,冰箱內(nèi)保存于72小時以內(nèi),室溫保存24小時內(nèi)使用。
不良反應
本品不良反應輕微,很少發(fā)生過敏性休克,主要有發(fā)疹、蕁麻疹,搔癢、惡心,嘔吐、腹瀉、腹痛等,偶有轉氨酶(SOpT,SGOT)升高,停藥后均可自行消失。
各種細菌病菌每天都存在于我們的身邊,稍有不慎我們的身體便會被病毒入侵,誘發(fā)這樣或者是那樣的疾病。在治療這類疾病時,藥物的主要作用就是抗菌。臨床上常見的抗菌藥物就是頭孢唑肟鈉,它對于呼吸道感染和皮膚感染、敗血癥等都有療效。那么頭孢唑肟鈉應該吃多少最好?
適應癥
敏感菌所致的下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腹腔感染、盆腔感染、敗血癥、皮膚軟組織感染、骨和關節(jié)感染、肺炎鏈球菌或流感嗜血桿菌所致腦膜炎和單純性淋病。
劑量與用法
1.成人常用量:一次1~2g,每8~12小時1次;嚴重感染者的劑量可增至一次3~4g,每8小時1次。治療非復雜性尿路感染時,一次0.5g,每12小時1次。
2.6個月及6個月以上的嬰兒和兒童常用量:按體重一次50mg/kg,每6~8小時1次。
3.腎功能損害者:腎功能損害的患者需根據(jù)其損害程度調整劑量。在給予0.5~1g的首次負荷劑量后,腎功能輕度損害的患者(內(nèi)生肌酐清除率Clcr為50~79ml/分鐘)常用劑量為一次0.5g,每8小時1次,嚴重感染時一次0.75~1.5g,每8小時1次;腎功能中度損害的患者(Clcr為5~49ml/分鐘)常用劑量為一次0.25~0.5g,每12小時1次,嚴重感染時一次0.5~1g,每12小時1次;腎功能重度損害需透析的患者(Clcr為0~4ml/分鐘)常用劑量為一次0.5g,每48小時1次或一次0.25g,每24小時1次,嚴重感染時一次0.5~1g,每48小時1次或一次0.5g,每24小時1次。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后可不追加劑量,但需按上述給藥劑量和時間,在透析結束時給藥。該品可用注射用水、氯化鈉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溶解后緩慢靜脈注射,亦可加在10%葡萄糖注射液、電解質注射液或氨基酸注射液中靜脈滴注30分鐘~2小時。
不良反應
1.皮疹、瘙癢和藥物熱等過敏反應、腹瀉、惡心、嘔吐、食欲不振等。
2.堿性磷酸酶、血清氨基轉移酶輕度升高、暫時性血膽紅素、血尿素氮和肌酐升高等。
3.貧血(包括溶血性貧血)、白細胞減少、嗜酸性粒細胞增多或血小板減少少見。
4.偶見頭痛、麻木、眩暈、維生素K和維生素B缺乏癥、過敏性休克。
5.極少數(shù)病人可發(fā)生黏膜念珠菌病。
6.注射部位燒灼感、蜂窩織炎、靜脈炎(靜脈注射者)、疼痛、硬化和感覺異常等。
頭孢哌酮他唑巴坦鈉是一種適用于靜脈注射的消炎藥,臨床上常被用來治療過敏菌所致的肺炎、急慢性支氣管炎、肺部膿腫感染、泌尿生殖系統(tǒng)感染、子宮內(nèi)膜炎、腹腔感染等,按照醫(yī)囑來服用的治療效果明顯,一般5天為一個療程,如果效果不佳需及時就醫(yī)治療。
一、頭孢哌酮他唑巴坦鈉的適應癥
用于治療由對頭孢哌酮單藥耐藥、對本品敏感的產(chǎn)β一內(nèi)酰胺酶細菌引起的中、重度感染。在用于治療由對頭孢哌酮單藥敏感菌與對頭孢哌酮單藥耐藥、對本品敏感的產(chǎn)β—內(nèi)酰胺酶菌引起的混合感染時,不需要加用其他抗生素。
下呼吸道感染:由產(chǎn)β—內(nèi)酰胺酶的 銅綠假單胞菌、肺炎鏈球菌和其他鏈球菌、肺炎克 雷伯菌和其他克雷伯菌屬、 流感嗜血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敏感菌所致的肺炎、 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 急性支氣管炎、肺膿腫和其他肺部感染。泌尿生殖系統(tǒng)感染:由產(chǎn)β—內(nèi)酰胺酶的大腸埃希菌、變形桿菌、克雷伯菌屬、銅綠假單胞菌、葡萄球菌屬等敏感菌所致的 急性腎盂腎炎、慢性腎盂腎炎急性發(fā)作、 復雜性尿路感染、子宮內(nèi)膜炎、淋病和其他生殖道感染。腹腔、盆腔感染。
二、頭孢哌酮他唑巴坦鈉的用法用量
靜脈滴注。先用氯化鈉注射液或 滅菌注射用水適量(5—10m1)溶解,然后再加5% 葡萄糖注射液或氯化鈉注射液150-250ml稀釋供靜脈滴注,滴注時間為30-60分鐘,每次滴注時間不得少于30分鐘。療程一般7-10天(重癥感染可以適當延長)。成人用量:每次2g(2瓶),每8小時或12小時靜脈滴注1次。嚴重腎功能不全的患者(肌肝消除率30ral/min),每12小時他唑巴坦的劑量應不超過0.5g。
頭孢泊肟酯顆粒是一種常見類消炎藥,從臨床效果來看在治療上呼吸道感染,如急性中耳炎、扁桃體炎、咽喉炎等;下呼吸道感染,如慢性支氣管炎;單純性泌尿道感染,如膀胱炎等,一般情況下成人一次100mg,一天兩次,5-10天為一個療程,如果效果不明顯的話需及時就醫(yī)。
一、頭孢泊肟酯顆粒 的功能主治
1、上呼吸道感染,例如:耳、鼻和喉部感染,包括急性中耳炎、鼻竇炎、扁桃體炎和咽候炎等;
2、下呼吸道感染,例如:社區(qū)獲得性肺炎、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
3、單純性泌尿道感染,例如:膀胱炎;
4、單純性皮膚和皮膚軟組織感染:毛囊炎(包括膿皰性痤瘡)、癤、癰、丹毒、蜂窩織炎、淋巴管(結)炎、瘭疽、化膿性甲溝炎、皮下膿腫、汗腺炎、簇狀痤瘡、感染性粉瘤;
5、急性單純性淋球菌性尿道炎和子宮頸炎,由奈瑟氏淋球菌引起的肛周炎。
二、頭孢泊肟酯顆粒的用法用量
按標簽說明加水適量配制成混懸液,搖勻,口服。本品宜飯后服用。成人:1.上呼吸道感染包括急性中耳炎、鼻竇炎、扁桃體炎和咽候炎等100mg,個日二次,癤程5-10天 2.下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200mg,個日二次,療程10天200mg,一日二次,療程14天 3.急性社區(qū)獲得性肺炎 200mg,一日二次,療程14天 4.單純性泌尿道感染 100mg,一日二次,療程7天 5.急性單純性淋病單劑200mg 6.皮膚和皮膚軟組織感染 400mg,一日二次,療程7-14天兒童:急性中耳炎:10mg/kg一日二次,或5mg/kg一日二次400mg-200mg(每日最大劑量不超過400mg一日一次,或200mg一日二次),療程10天。扁桃體炎、鼻竇炎:10mg/kg/天,(最大劑量不超過200mg/天,分二次服用),療程5-10天。
注射用鹽酸川芎嗪是主要用來治療腦供血不足的問題的。注射用鹽酸川芎嗪是屬于腦血管類的處方藥,該藥品為白色塊狀,使用時也可能出現(xiàn)一些不良反應。但都不必緊張,是屬于正?,F(xiàn)象。注射用鹽酸川芎嗪也存在一定的用藥風險,一般患者使用是沒有問題的,但也有部分病患不適合使用該藥品,這就要求患者用藥前嚴格把握藥品機理以及注意事項了。下面就讓我來帶大家了解一下注射用鹽酸川芎嗪吧!
(一)適應癥
用于治療缺血性腦血管病如腦供血不全,腦血栓形成,腦栓塞及其它缺血性血管疾病如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脈管炎等。1.心血管疾?。焊哐獕?、冠心病、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等。2.對缺血性腦血管病的急性期、恢復期及其后遺癥,如腦供血不足、腦血栓形成、腦栓塞、腦動脈硬化等均有較好療效,能改善這些疾病引起的偏癱、失語、吞咽困難、肢體麻木、無力、頭痛、頭暈、失眠、耳鳴、走路不穩(wěn)、記憶力減退等癥狀。3.呼吸系統(tǒng)疾?。悍涡牟?、肺動脈高壓、肺氣腫、肺纖維化、慢性呼吸衰竭、小兒肺炎等。4.其它:眩暈癥、慢生腎功衰竭、流行性出血熱、慢性活動性肝炎、頸椎病、突發(fā)性耳聾、紫癜性腎炎。
(二)用法用量
稀釋于葡萄糖或氯化鈉注射液中,靜脈滴注,一次80mg,緩慢滴注,每日一次,或遵醫(yī)囑。
(三)不良反應
偶有口干、嗜睡等。
(四)禁忌
1.對本品中任何成份過敏者禁用。
2.腦出血及有出血傾向的患者禁用。
(五)注意事項
1.腦水腫患者慎用。
2.靜脈滴注速度不宜過快,一般不超過30-40滴/分為宜。
(六)藥物相互作用
不宜與堿性注射劑一起配伍。
(七)藥物過量
尚缺乏藥物過量的研究資料和報道。一旦過量,應給予對癥和支持治療。
(八)藥理毒理
藥理作用:本品具有抗血小板聚集,并對已聚集的血小板有解聚作用。此外,本品尚有擴張小動脈、改善微循環(huán)和增加腦血流量,從而產(chǎn)生抗血栓和溶血栓的作用。注射用鹽酸川芎嗪,適應癥為用于治療缺血性腦血管病如腦供血不全,腦血栓形成,腦栓塞及其它缺血性血管疾病如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脈管炎等
(九)性狀
本品為白色或類白色疏松凍干塊狀物。
注射用五水頭孢唑林鈉是治療身體疾病的一種方式,而五水頭孢唑林鈉是一種比較常見的醫(yī)學用藥,可以有效治療身體感染和細菌性疾病,還可以有效治療耳鼻喉炎癥等疾病,對身體有很好的預防消炎作用,對于身體尿路感染也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注射用五水頭孢唑林鈉有哪些作用?
注射用五水頭孢唑林鈉,適應癥為適用于治療敏感菌所致的支氣管炎及肺炎等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皮膚軟組織感染、骨和關節(jié)感染、敗血病、感染性心內(nèi)膜炎、肝膽系統(tǒng)感染及眼、耳、鼻、喉科等感染。本品也可作為外科手術前的預防用藥。本品不宜用于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感染。對慢性尿路感染,尤其伴有尿路解剖異常者的療效較差。本品不宜用于治療淋病和梅毒。
適應癥
適用于治療敏感菌所致的支氣管炎及肺炎等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皮膚軟組織感染、骨和關節(jié)感染、敗血病、感染性心內(nèi)膜炎、肝膽系統(tǒng)感染及眼、耳、鼻、喉科等感染。本品也可作為外科手術前的預防用藥。本品不宜用于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感染。對慢性尿路感染,尤其伴有尿路解剖異常者的療效較差。本品不宜用于治療淋病和梅毒。
規(guī)格
1.0g(按頭孢唑林計算)
2.0g(按頭孢唑林計算)
用法用量
成人常用量:一次0.5-1g,一日2-4次,嚴重感染可增加至一日6g,分2-4次靜脈給予。
兒童常用量:一日50-100mg/kg,分2-3次靜脈緩慢推注,靜脈滴注或肌肉注射。
不良反應
1、應用頭孢唑林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靜脈注射發(fā)生的血栓性靜脈炎和肌內(nèi)注射區(qū)疼痛均較頭孢噻吩少而輕。藥疹發(fā)生率為1.1%。嗜酸性粒細胞增高的發(fā)生率為1.7%。單獨以藥物熱為表現(xiàn)的過敏反應僅偶有報告。
注意事項
1、交叉過敏反應:病人對一種頭孢菌素或頭霉素(cephamycin)過敏者對其他頭孢菌素或頭霉素也可能過敏。病人對青霉素類、青霉素衍生物或青霉胺過敏者也可能對頭孢菌素或頭霉素過敏。對青霉素過敏病人應用頭孢菌素時臨床發(fā)生過敏反應者達5%~7%;如作免疫反應測定時,則青霉素過敏病人對頭孢菌素過敏者達20%。對青霉素過敏病人應用本品時應根據(jù)病人情況充分權衡利弊后決定。有青霉素過敏性休克或即刻反應者,不宜再選用頭孢菌素類。
2、對診斷的干擾:應用本品和其他頭孢菌素的病人抗球蛋白(Coombs)試驗可出現(xiàn)陽性;孕婦產(chǎn)前應用這類藥物,此陽性反應也可出現(xiàn)于新生兒。當應用本品的病人尿中頭孢類含量超過10mg/mL時,以磺基水楊酸進行尿蛋白測定可出現(xiàn)假陽性反應。以硫酸銅法測定尿糖可呈假陽性反應。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堿性磷酸酶和血尿素氮在應用本品過程中皆可升高。如采用Jaffe反應進行血清和尿肌酐值測定時可有假性增高。
3、病人有胃腸道疾病史者,特別是潰瘍性結腸炎、局限性腸炎或抗生素相關性結腸炎(頭孢菌素類很少產(chǎn)生偽膜性結腸炎)者和病人有腎功能減退者應慎用頭孢菌素類。
注射用水頭孢唑林鈉主要是用來治各種感染類疾病的,對治療感冒,皮膚類的疾病也有一定的效果。特別要注意的是,注射水頭孢唑林鈉時一定要戒酒,因為部分患者對水頭孢唑林鈉和酒精的反應會中毒,嚴重者能引起死亡,注射水頭孢唑林鈉前一定要做過敏實驗。要在醫(yī)生指導下注射。
適應癥:適用于治療敏感細菌所致的支氣管炎及肺炎等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皮膚軟組織感染、骨和關節(jié)感染、敗血癥、感染性心內(nèi)膜炎、肝膽系統(tǒng)感染及眼、耳、鼻、喉科等感染。本品也可作為外科手術前的預防用藥。本品不宜用于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感染。對慢性尿路感染,尤其伴有尿路解剖異常者的療效較差。本品不宜用于治療淋病和梅毒。
性狀:本品為白色或類白色的粉末或結晶性粉末;無臭。
用法用量:可靜脈緩慢推注、靜脈滴注或肌內(nèi)注射。肌內(nèi)注射:臨用前加滅菌注射用水或氯化鈉注射液溶解后使用。也可用適量 5%鹽酸利多卡因注射液 2-3ml 溶解。靜脈注射:臨用前加適量注射用水完全溶解后于
3-5 分鐘靜脈緩慢推注。靜脈滴注:加適量注射用水溶解后,再用氯化鈉或葡萄糖注射液 100ml 稀釋后靜脈滴注。 成人常用劑量:一次 0.5~1g,一日 2~4 次,嚴重感染可增加至一日 6g,分 2~4 次靜脈給予。兒童常用劑量:一日 50~100mg/kg,分 2~3 次靜脈緩慢推注,靜脈滴注或肌內(nèi)注射。腎功能減退者的肌酐清除率大于 50ml/min 時,仍可按正常劑量給藥。肌酐清除率為20~50ml/ min 時,每 8 小時 0.5g;肌酐清除率為 11~34ml/ min 時,每 12 小時 0.25g;肌酐清除率小于 10ml/ min 時,每 18~24 小時 0.25g。所有不同程度腎功能減退者的首次劑量為 0.5g。小兒腎功能減退者應用頭孢唑林時,先給予
12.5mg/kg,繼以維持量,肌酐清除率在 70ml/min 以上時,仍可按正常劑量給予;肌酐清除率為 40~70ml/ min 時,每 12小時按體重 12.5~30mg/kg;肌酐清除率為 20~40ml/ min 時,每 12 小時按體重 3.1~12.5mg/kg;肌酐清除率為 5~20ml/ min 時,每 24 小時按體重 2.5~10mg/kg。本品用于預防外科手術后感染時,一般為術前 0.5~1 小時肌注或靜脈給藥 1g,手術時間超過 6 小時者術中加用 0.5~1g,術后每 6~8 小時 0.5~1g,至手術后 24 小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