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不納氣用什么中成藥
恢復腎氣的養(yǎng)生運動。
天天常笑容顏俏,七八分飽人不老,逢君莫問留春術(shù),淡泊寧靜比藥好。社會的發(fā)展,人們對養(yǎng)生越來越看重,很多人生活的不幸,源于沒有注意平日的養(yǎng)生。日常生活中關于中醫(yī)養(yǎng)生我們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為您收集整理“腎不納氣用什么中成藥”,僅供您在養(yǎng)生參考。
所說的腎不納氣其實是一種呼吸系統(tǒng)的疾病,其主要表現(xiàn)出來的癥狀就是氣短和氣喘、呼出的多吸入的少、當有一些動作的時候就會出現(xiàn)氣喘并且有大量的流汗等,往往患者看起來有面部虛浮或者是脈細的現(xiàn)象。在中藥中有很多的藥材是比較適合緩解該癥狀的,只要在醫(yī)生的指導下服用即可。
一、內(nèi)服方藥
1.基本方藥:(1)金匱腎氣丸加減:炮附片10克、肉桂末3克(沖服)、山茱萸12克、熟地10克、山藥10克、沉香末5克(沖服)、炒白術(shù)10克、補骨脂10克。本方適用于喘促而形寒肢冷者。
(2)七味都氣丸:熟地黃10克、山茱萸12克、山藥10克、茯苓12克、丹皮、澤瀉各10克、五味子10克。本方適用于喘促氣短不得以接續(xù)者。以上方藥,水煎煮,取汁250~300毫升,分2~3次溫服,每日1劑。
2.加減變化:若喘促日久,動則尤甚,氣不接續(xù),汗出跗腫者,于方(1)中加紅參10克(另燉)、蛤蚧粉12克(沖服)。若喘促面紅煩躁,口干咽燥,舌紅少津,脈細數(shù)者,于用方(2)中,加西洋參10克(另燉)、麥冬12克,若汗多氣逆者,再加龍骨、牡蠣各15克。若喘逆劇甚,張口抬肩,端坐喘促,或痰鳴心悸,煩躁不安,面青唇紫,汗出如珠,肢冷身涼,脈浮大無根或見結(jié)代,或模糊不清,宜急用人參、附子煎湯,送服黑錫丹、蛤蚧粉等。
二、外敷藥物
1.三子養(yǎng)親湯外熨:
蘇子60克、白芥子30克、萊菔子60克,將3味藥炒熱后燙背部肺俞穴處。
2.納氣散:
破故紙、小茴香各等分,共研為末,用扶陽膏藥撤以上藥末適量,貼于臍下。
3.消喘膏:
白芥子、玄胡各21克、細辛、甘遂各12克,共研細末,分3等分用姜汁調(diào)成膏狀,攤在6塊約1寸的油紙或紗布上。于夏季三伏天貼于肺俞、心俞、膈俞(均為雙側(cè))穴處,用膠布固定,每10天貼1次,每次貼4~6小時,連續(xù)3年。
三、飲食療法:
(1)蟲草鴨:老雄鴨1只(約1500克),冬蟲夏革5克、生姜、蔥各10克、精鹽6克、肉湯1500克,把蟲草插入鴨脯,姜蔥放入鴨腹,用大碗盛鴨,放入肉湯和鹽,大火上籠蒸3小時即成,食鴨飲湯。
(2)山藥粥:鮮山藥100克、糯米100克、白糖l0克。山藥去皮切丁與糯米用小火煮至湯稠,再加白糖,即可食用。
(3)核桃粥:核桃仁50克、粳米100克、生姜10克、精鹽3克。將以上四物放入砂鍋中,加清水1000毫升,用小火煮至米爛湯稠即可,隨意食用。
(4)黑豆釀梨;雪梨2個、黑豆60克、冰糖40克。黑豆清水泡脹晾干,梨去皮,在梨柄處切開,挖去梨核,填入黑豆與冰糖,大火蒸1小時即成,吃梨食豆。以上各方均宜于肺腎虛而久咳喘者。
yS630.Com相關推薦
腎虛是很多人都有一種情況,其中會有很多不適的癥狀,比如會有頭暈目眩的情況;有的經(jīng)常發(fā)生耳鳴咽干的疾病;還有人不明原因的腰酸腿疼,甚至會經(jīng)常上火。而對于男性來說腎虛會有盜汗遺精的現(xiàn)象,對身體健康是十分不利,而要改善這些問題,可口服補腎納氣的中成藥,但要做好長期服用的準備。
常用腎陰虛藥物
大補陰丸 滋陰降火。用于陰虛火旺,潮熱盜汗,咳嗽咯血,耳鳴遺精。 口服,1次6克,1日2~3次。 針對陰虛火旺者而設,滋陰降火并用,而以滋陰為主。
歸芍地黃丸 滋肝腎,補陰血,清虛熱。用于肝腎兩虧,陰虛血少,頭暈目眩,耳鳴咽干,午后潮熱,腰腿酸痛,腳跟疼痛。 口服,水蜜丸1次6克;小蜜丸1次9克,大蜜丸1次1丸,1日2~3次。 臨床常用于肝腎陰虛之月經(jīng)不調(diào)等病。
二至丸 補益肝腎,滋陰止血。用于肝腎陰虛,眩暈耳鳴,咽干鼻燥,腰膝酸痛,月經(jīng)量多。 口服,1次9克,1日2次。 臨床常用于婦科血虛證病人。便溏者忌用。
六味地黃丸 滋陰補腎。用于腎陰虧損,頭暈耳鳴,腰膝酸軟,骨蒸潮熱,盜汗遺精,消渴。 口服,水蜜丸1次6克;小蜜丸1次9克,大蜜丸1次1丸,1日2次。
是治療腎陰虛的經(jīng)典名方。服后無腹脹便溏為合適。臨床尚有六味地黃軟膠囊,1次2粒,1日2次。
左歸丸 滋陰補腎,填精益髓。用于真陰不足,頭暈目眩,腰酸腿軟,遺精滑泄,自汗盜汗,口燥咽干。 同上 是治療腎陰虛的常用方。因是純補之劑,久服常用易滯脾礙胃,影響食欲。
麥味地黃丸 滋腎養(yǎng)肺。用于肺腎陰虧,潮熱盜汗,咽干咳血,眩暈耳鳴,腰膝酸軟,消渴。 同上 用于腎陰虛兼肺陰虛者,兼有潮熱盜汗、咽干咳血癥狀。
河車大造丸 滋陰清熱,補腎益肺。用于肺腎兩虧,虛勞咳嗽,骨蒸潮熱,盜汗遺精,腰膝酸軟。 同上 用于腎陰虛兼肺陰虛者,但補力較麥味地黃丸強。
杞菊地黃丸 滋腎養(yǎng)肝。用于肝腎陰虧,眩暈耳鳴,羞明畏光,迎風流淚,視物昏花。 同上 用于腎陰虛兼肝陰虛者。高血壓有陰虛陽亢時較常用。相同功效的還有明目地黃丸、石斛夜光丸。
知柏地黃丸 滋陰降火。用于陰虛火旺,潮熱盜汗,口干咽痛,耳鳴遺精,小便短赤。 同上 適用于腎陰不足兼舌苔黃膩或小便短赤等下焦?jié)駸嵴摺?/p>
七味都氣丸 補腎納氣,澀精止遺。用于腎虛不能納氣,呼多吸少,喘促胸悶,久咳咽干氣短,遺精盜汗,小便頻數(shù)。 口服,1次9克,1日2次。 腎陰虛引起的氣喘、咳嗽、呃逆等。外感咳嗽引起的氣喘忌服。
腎臟是我們身體內(nèi)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直接關系到我們的生活質(zhì)量。如果腎臟不好,不僅排便、性生活會受到影響,生活質(zhì)量也會大幅度下降。在中醫(yī)當中,關于腎臟最常見的病癥就是腎氣虧損,尤其是男性居多。那么問題來了,腎氣虧損的患者到底吃什么中成藥效果更好?
六味地黃丸
六味地黃丸源于宋代醫(yī)學家錢乙的《小兒藥證直訣》,是滋補腎陰的基礎方劑,配伍組方上具有“三補三瀉”的特點。治療男女腎虛癥候功效卓越,如頭暈耳鳴,盜汗遺精,口燥咽干,五心煩熱,腰酸膝軟等;對男性陽痿、遺精、早泄有良效,能明顯提高男性的性欲,增加男性的精子數(shù)和精液量,有效控制男性病的發(fā)生。
六味地黃丸主要是治療那些腎陰虛而陽盛的人,陽亢乃至強陽不倒,堅持服用六味地黃丸則一定能收到理想效果,但是現(xiàn)代人一般都是陰盛陽虛的體質(zhì),如果再服用六味地黃丸,只能使陰邪更盛,而陽氣更虛,外在表現(xiàn)就是這個人越發(fā)沒有力氣,做事情沒有精神,爬完樓梯都要喘半天。所以,使用六味地黃丸首先要辨清是腎陰虛還是腎陽虛,腎陽虛的人絕不可用,腎陰虛的人也不可多用,以服用后收到效果為準,食用過多也會傷害身體。
金匱腎氣丸
金匱腎氣丸由地黃、山藥、山茱萸(酒炙)、茯苓、牡丹皮、澤瀉、桂枝、附子(制)、牛膝(去頭)、車前子(鹽炙)組成,本品為黑褐色的水蜜丸;味酸、微甘、苦。
主治溫補腎陽,化氣行水。用于腎虛水腫,腰膝酸軟,小便不利,畏寒肢冷,口服,一次20粒(4g)-
25粒(5g),一日2次。目前還未發(fā)現(xiàn)有任何的不良反應。
歷代方書所載之延年益壽中成藥,以補腎者居多。蓋腎為先天之本,元陰元陽之所居,腎氣旺盛,則延緩衰老而增壽。
(1)八仙長壽丸(《壽世保元》)。
成分:懷生地、山茱萸、白茯神、牡丹皮、五味子、麥門冬、干山藥、益智仁。功能:滋補腎陰,適用于腎虧肺燥、腰膝無力、咳喘口干。用法:每服一丸,一日二次,溫開水送下。
(2)延壽丹(《丹溪心法》)。
成分:天門冬、遠志、山藥、巴戟天、柏子仁、澤瀉、川椒、生地、枸杞、茯苓、復盆子、赤石脂、車前子、炒杜仲、菟絲子、牛膝、肉蓯蓉、當歸、地骨皮、人參、五味子,功能:滋腎陰,補腎陽,主治腎氣不足所引起的腰酸腿軟、頭暈乏力、陽痿尿頻?!夺t(yī)學正傳》云:凡人于中年后常服,可以卻疾延年。用法:每服70粒,溫開水送下。
(3)還少丸(《奇效良方》)。
成分:山藥、牛膝、遠志、山萸肉、楮實、五味子、巴戟、石菖蒲、肉蓯蓉、杜仲、茴香、枸杞子、熟地。功能:補腎氣,主治真氣虛損、肌體瘦弱。目暗耳鳴、飲食無味等。用法:每服30粒,溫酒或鹽湯送下,日服三次,食前服。
(4)益壽地仙丸(《圣濟總錄》)。
成分:甘菊、枸杞、巴戟天、肉蓯蓉。功能:補腎清肝,適用于腎虛、目花耳鳴、大便秘結(jié)。原書云:久服清頭目,駐顏潤發(fā)。用法:每日空心鹽湯或酒下30粒。
(5)延令固本丸(《萬病回春》)。
成分:菟絲子、肉蓯蓉、天門冬、麥門冬、生地、熟地、山藥、牛膝、杜仲,巴戟、枸杞、山萸肉、白茯苓、五味子、木香、柏子仁、復盆子、車前子、地骨皮、石菖蒲、川椒、遠志肉、澤瀉。功能:益腎壯陽,主治諸虛百損,中年陽事不舉,未到五十須發(fā)先白。用法:空心溫酒下80粒。
(6)不老丸(《壽親養(yǎng)老新書》)。
成分:人參、川牛膝、當歸、菟絲子。巴戟天、杜仲、生地、熟地、柏子仁、石菖蒲、枸杞子、地骨皮。功能:補腎壯陽、益氣安神,適用于腎虛所致頭昏頭痛,煩燥不安,精神疲憊,倦怠乏力?!镀嫘Я挤健贩Q贊此方說:補益五臟,和調(diào)六腑,滋充百脈,潤澤三焦,活血助氣,添精實體。用法:日服三次,每次15~30粒,空腹黃酒或鹽湯送下。
(7)龜齡集(《清代宮廷方》)。
成分:鹿茸、穿山甲、石燕子、小雀腦、海馬、紫梢花、旱蓮草、當歸、槐角子、枸杞子、杜仲、肉蓯蓉、鎖陽、牛膝、補骨脂、茯苓、熟地、生地、菊花、青鹽。功能:溫腎助陽,補益氣血,適用于陽痿、遺精、頭昏眼花、步履維艱、腰腿酸軟、神倦乏力等癥。本成藥以龜齡作名,取龜鶴長壽,喻可增壽之意。用法:每服五粒,黃酒送下。
胃氣不足在生活中屬于中醫(yī)的疾病范疇,生活中很多人的腸胃都是存在問題的,腸胃不好的人不論做什么都會受到影響。胃氣不足當然是抓緊治療才行,否則任其發(fā)展下去,還可能患上更嚴重的疾病。最簡單的做法就是吃一些藥物治療,那么,胃氣不足吃什么中成藥效果更好呢?
炙黃芪200g、黨參60g、炙甘草100g、炒白術(shù)60g、當歸60g、升麻60g、柴胡60g、陳皮60g
制法
以上八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另取生姜20g、大棗40g,加水煎煮二次,濾過,濾液濃縮。每100g粉末加煉蜜100~120g及生姜和大棗的濃縮煎液制成小蜜丸;或每100g粉末加煉蜜100~120g制成大蜜丸,即得。
腹脹——選用香砂和胃丸
對大多數(shù)脾胃不和的患者來說,脾胃虛弱、消化不良引起的食欲不振、腹部脹痛、大便不調(diào)等可用香砂和胃丸來調(diào)治。該方以香砂六君子湯為基礎,加理氣、消食、祛濕中藥組合而成,功效健脾開胃,行氣化滯,適用范圍較廣。但是,同時伴有口臭、惡心、大便秘結(jié)、舌紅苔黃等明顯實熱證患者及有口干、舌紅少津、大便干等陰虛患者不適用該藥。
胃寒——選用溫胃舒
如果患者胃部不適、經(jīng)揉按或保暖后減輕、乏力、手足不溫,可選用溫胃舒,顧名思義,其有溫胃暖中作用,適于胃脘寒涼,飲食生冷、受寒更痛。虛寒胃痛沖劑、胃氣止痛丸、附子理中丸也屬此類藥品。但如查看舌象發(fā)現(xiàn)有舌紅、苔黃或膩等濕熱癥狀及急性胃痛就不適用。
胃痛——選用牛黃清胃丸
胃痛伴胃酸增多和口渴愛喝冷飲、大便干、小便黃等熱象的胃熱癥狀,治療可瀉火清胃,可使用牛黃清胃丸。但此藥不可多用或長期應用,大量使用易傷脾胃陽氣,使人體虛。如服用后未見明顯好轉(zhuǎn),應去醫(yī)院專科診治。
胃熱腹痛——選用養(yǎng)胃舒
胃熱型脾胃病病史較長,一般特征的上腹部隱痛灼痛、口燥咽干、飲水不解渴、手足心熱、消瘦乏力,舌紅少苔等,選用養(yǎng)胃舒治療,可扶正固本,滋陰養(yǎng)胃,調(diào)理中焦,行氣消導。
如果一個人不好好注意保護自己的胃部的話,就可能會導致胃病的產(chǎn)生,但是胃病又有很多種不一樣得胃病類型,而每一種類型中又有著不一樣的癥狀表現(xiàn)。噯氣就是其中一種胃病類型的一個癥狀表現(xiàn),噯氣在人體上的通常表現(xiàn)就是胃部發(fā)脹和胃部積食。所以在治療噯氣的過程中,有哪些中成藥物可以使用?
祖國醫(yī)學的老胃病,泛指現(xiàn)代醫(yī)學的淺表性胃炎、糜爛性胃炎、疣狀胃炎、萎縮性胃炎、胃和十二指腸潰瘍、胃下垂等疾病。中醫(yī)有“胃痛”“胃痞”“嘈雜”“吐酸”“嘔吐”等病名,臨床以胃脘脹滿、疼痛、噯氣倒飽、燒心、反酸、大便或干或稀等為主要表現(xiàn)。
目前,市場上治療胃病的中成藥很多,人們又認為中藥無副作用,常常望名選用,不能正確選擇。殊不知如果藥不對癥,不但不能緩解痛苦,反而會使病情加重。因此,有必要對此類中成藥作一概述,以便大家合理選用。
1氣滯胃痛沖劑和舒肝止痛丸
既能疏肝理氣,又能和胃止痛,適用于情志不暢、肝氣犯胃所引起的胸肋脹滿、胃脘疼痛、痛連兩肋、嘈雜惡心等癥。舒肝止痛丸與氣滯胃痛沖劑相比,偏重于止痛。
2舒肝丸和沉香舒氣丸
與氣滯胃痛沖劑相比,側(cè)重于疏肝理氣,而和胃之力偏弱,多用于兩肋脹滿疼痛為主,兼有胃脘疼痛、嘈雜吞酸、惡心嘔吐等癥。
3加味左金丸
適用于肝氣郁結(jié),日久化火,肝火灼胃引起的胸脘痞滿,灼熱疼痛,急躁易怒,噯氣吞酸之癥。服藥期間忌生冷、辛辣、油膩等飲食。孕婦及體虛無熱者忌服。
4胃蘇沖劑
具有理氣消脹、和胃止痛的功效,適用于外邪侵襲,飲食不節(jié)等導致胃氣壅滯,胃失和降的胃脘脹滿、疼痛、噯氣、排便不暢等。
5溫胃舒和胃氣止痛丸
適用于因寒所致的胃痛。但寒有內(nèi)生寒和外感寒邪之分,應用時必須辨別清楚,溫胃舒由《脾胃論》中溫胃湯化裁而成,適用于脾胃虛寒所致的胃痛;胃氣止痛丸具有理氣散寒,安胃止痛的功效,適用于外感寒邪所致寒凝氣滯的胃脘脹痛、噯氣呃逆、不思飲食等。
6元胡止痛顆粒劑
適用于肝郁氣滯日久,從氣入血,導致氣滯血瘀而出現(xiàn)的胃痛。
7木香順氣丸
有行氣化濕、健脾和胃之功,適用于夏秋季節(jié),濕氣彌漫,困阻脾胃,阻滯氣機,胸膈痞悶,脘腹脹滿,惡心嘔吐者。
8藿香正氣丸
有芳香化濕、解表和中之功效,適用于頭痛頭漲、胸腹?jié)M悶、惡心噯氣、腹痛便溏,伴有發(fā)熱惡寒、周身困倦等癥。服藥期間忌食生冷、油膩食物。
9加味保和丸和大山楂丸、香砂枳術(shù)丸
能消食導滯,適用于饑飽失調(diào),素食停滯所致脾胃不和者,但臨癥又有區(qū)分。大山楂丸具有健脾胃、助消化等功能,適用于食積不化、腹部脹滿等癥,尤宜于小兒食滯癥,但胃酸分泌多者慎用。香砂枳術(shù)丸有消補兼施作用,能治胃下垂疼痛及泄瀉等癥,服藥期間忌食生冷、油膩食物,舌紅無苔、口干咽燥等陰虛者忌服。
10人參健脾丸和香砂六君子丸
適用于胃病日久或素體虛弱,脾失健運,飲食不化,氣機阻滯引起的脘腹脹滿、噯氣食少、大便稀溏、形疲乏力等癥狀。但在臨癥時應注意,前者側(cè)重于健脾和胃,后者偏重于行氣化滯。
肺部的健康是身體健康的基礎,因此,一旦肺部出現(xiàn)了問題就會導致身體發(fā)生嚴重的并發(fā)癥,導致呼吸困難等等,還有的人會出現(xiàn)肺氣嚴重的現(xiàn)象,這時候患者會出現(xiàn)持續(xù)性的呼吸困難,勞累等癥狀,對生活的影響非常大,因此,需要進行及時的治療,下面就來看看肺氣不足吃什么中成藥呢?
肺氣不足的患者通常少氣乏力、運動就會氣喘吁吁;抵抗力低下,容易感染外邪,易感冒;易發(fā)作鼻竇炎;皮膚干燥、瘙癢;腎陽不足,經(jīng)常出現(xiàn)尿頻、尿不盡的現(xiàn)象。
治療肺氣不足的方法有很多,但是藥物治療是一種快捷、見效也快的方法,有很多治療肺氣不足的中成藥,在治療肺氣不足的同時,還能調(diào)理身體五臟六腑。
1.肺氣虛患者可以用人參保肺丸,此藥具有益氣肺,止咳定喘。適用肺氣虛弱所致的久咳、氣喘等。脈細數(shù),心動悸,面目浮腫,喘息短氣者禁用。
2.人參丸,益氣補肺,并且人參還能起到滋補的作用。
3.補中益氣丸,一般氣虛有內(nèi)臟下垂或大便肛門有下墜感的適合補中益氣丸。
4.歸脾丸,如果經(jīng)常容易出血或者用腦過度引起的氣虛可以用歸脾丸。
但是一定要記住肺氣不足患者用藥量一定要控制有度,不能一次性大量服用藥物。一般而言,肺氣虛者,宜食具有補益肺氣作用的食品;忌吃辛辣及煙酒,忌吃破氣耗氣之物,忌吃生冷性寒之物,忌吃炒炸烤爆之類香燥傷陰的食品,總的來說一切對身體有刺激的食物都不建議食用。
在平時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遇到腰膝酸軟、頭暈耳鳴、五心煩熱的問題,很多人會認為這是因為自己的工作學習太累了,但更多的原因是因為腎氣不足,這在男人們身上更常見。補腎的方法其實有很多,但最有效也是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吃一些中成藥,有如此作用的中成藥都有哪些呢?
1、芡實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記載芡實“補中除爆疾,益精氣”,認為具有良好的補腎補精收攝作用。《本草從新》亦云:“芡實補脾固腎,助氣澀精,治夢遺滑精?!背S糜诠棠I攝精、補脾止瀉等,被譽為“水中人參”,適宜夏季服用補腎。民間常用炒芡實60克,瘦牛肉100克,加調(diào)料煮爛食用;或用芡實60克,紅棗10克,花生30克,加入適量紅糖合成大補湯。
2、何首烏
補肝腎,益精血,用于更年期陰虧火旺,頭暈眼花,虛煩失眠,性情急躁。還可用于慢性腎功能衰竭??梢栽囋囀诪醺纹汉问诪?0克,濃煎取汁,豬肝100克,切片炒熟,加入首烏汁。
3、枸杞子
枸杞子的補腎作用還是比較強的,吃枸杞子主要把握的就是一個量,一般來講,一天吃一把就夠了,像吃葡萄干那樣嚼著吃就行。陰虛體質(zhì)的人應該注意枸杞的用量,因為枸杞性甘,溫和,用量過度能造成上火,尤其是生吃時更應減少用量。
4、蓮子
市場上的蓮子有紅蓮子和白蓮子之分,紅蓮子口感較硬,但補腎、補血效果更好;白蓮子口感香糯,健脾的功效更強。除了蓮子粥、紅棗銀耳蓮子湯、銀耳蓮子羹等傳統(tǒng)食用方法,用蓮子心泡茶去心火效果更佳,蓮子泡酒則固腎效果更為顯著。
5、南瓜子
南瓜子含鋅豐富的食物具有補腎的作用,有助于提高男性生育能力。南瓜子中含有大量的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精子質(zhì)量。所以男性到了老年,應多吃點南瓜子,以補腎氣不足。每天吃上50克左右炒熟的南瓜子,可有效地防治前列腺疾病,這是由于南瓜子富含脂肪酸,可使前列腺保持良好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