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三七和麥冬的區(qū)別
養(yǎng)生和健康的區(qū)別。
千保健,萬保健,心理平衡是關(guān)鍵。千養(yǎng)生,萬養(yǎng)生,心理平衡是“真經(jīng)”。養(yǎng)生從歷史上的玄虛傳說,已經(jīng)進入大眾百姓視野,養(yǎng)生不應(yīng)只是延年益壽的投機,而應(yīng)從年輕開始。面對中醫(yī)養(yǎng)生紛繁的話題,我們?nèi)绾握_認識呢?請您閱讀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輯為您編輯整理的《蘭花三七和麥冬的區(qū)別》,供大家借鑒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蘭花三七和麥冬都是屬于草本植物,但是區(qū)別卻很大,完全各不相同,蘭花主要是用來觀賞的,屬于長在地上的草本植物,數(shù)量會更多一些,三七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是不錯的中藥,麥冬性味微苦,可以潤肺清心,所以是不錯的中藥,可以用來搭配很多的重要食材。
蘭花(學名:Cymbidium ssp.):附生或地生草本,葉數(shù)枚至多枚,通常生于假鱗莖基部或下部節(jié)上,二列,帶狀或罕有倒披針形至狹橢圓形,基部一般有寬闊的鞘并圍抱假鱗莖,有關(guān)節(jié)??偁罨ㄐ蚓邤?shù)花或多花,顏色有白、純白、白綠、黃綠、淡黃、淡黃褐、黃、紅、青、紫。
中國傳統(tǒng)名花中的蘭花僅指分布在中國蘭屬植物中的若干種地生蘭,如春蘭、惠蘭、建蘭、墨蘭和寒蘭等,即通常所指的"中國蘭"。這一類蘭花與花大色艷的熱帶蘭花大不相同,沒有醒目的艷態(tài),沒有碩大的花、葉,卻具有質(zhì)樸文靜、淡雅高潔的氣質(zhì),很符合東方人的審美標準。在中國有一千余年的栽培歷史。
三七功效
散瘀止血,消腫定痛。
主治
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傷出血,胸腹刺痛,跌撲腫痛。
麥冬藥用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將麥冬列為養(yǎng)陰潤肺的上品,言其“久服輕身,不老不饑”。
《本草分經(jīng)》稱麥冬“甘、微苦,微寒。潤肺清心、瀉熱生津、化痰止嘔、治嗽行水”。
《醫(yī)學衷中參西錄》言其:“能入胃以養(yǎng)胃液,開胃進食,更能入脾以助脾散精于肺,定喘寧嗽?!敝嗅t(yī)認為,麥冬味甘、微苦,性微寒,歸胃、肺、心經(jīng),有養(yǎng)陰潤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煩的功效,用于肺燥干咳、陰虛癆嗽、喉痹咽痛、津傷口渴、內(nèi)熱消渴、心煩失眠、腸燥便秘等癥。
現(xiàn)代藥理研究也表明,麥冬主要含沿階草苷、甾體皂苷、生物堿、谷甾醇、葡萄糖、氨基酸、維生素等,具有抗疲勞、清除自由基、提高細胞免疫功能以及降血糖的作用。另外,麥冬有鎮(zhèn)靜、催眠、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抗腫瘤等作用,尤其對增進老年人健康具有多方面功效。
此外,麥冬還有促進胰島細胞功能恢復(fù)、增加肝糖原、降低血糖的作用,是糖友處方中的常用品。麥冬可代茶飲。取適量麥冬,開水浸泡,每天多服幾次,能有效緩解口干渴的癥狀。部分糖尿病患者氣陰兩虛,因此飲用麥冬水時,可搭配一點黨參,更能起到補氣的作用。
ys630.COm精選閱讀
參三七還有一個名字叫做三七參,它原來的產(chǎn)地是吉隆坡,也可以入藥。很多人都對參三七和三七傻傻分不清楚,其實從本質(zhì)上來看參三七就是三七,只是各個地區(qū)的叫法不同,導(dǎo)致了很多人以為參三七與三七是兩種藥材。實際上,參三七和三七一樣有止血化瘀的功效,一起來看看參三七和三七的功效究竟有哪些吧。
1、擴張血管、降低血壓,改善微循環(huán),增加血流量,抑制血栓形成,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粘度,促進血栓溶解,預(yù)防和治療冠心病、心絞痛、心機梗、高血壓、高血脂等與血液及心腦血管相關(guān)的疾病。
2、促進血液細胞新陳代謝,平衡調(diào)節(jié)血液細胞,增加骨髓紅細胞的數(shù)量和活性,達到促進造血的功能,調(diào)經(jīng)養(yǎng)顏,美容祛斑的作用。
3、雙向調(diào)節(jié)血糖、降低血脂、膽固醇、抑制動脈硬化。
4、止血和活血的雙向調(diào)節(jié):止血不留瘀,活血不出血。對吐血、嘔血、咯血、咳血、衄血、便血、尿血、瘀血等具有明顯效果,對于婦女不正常的子宮出血,經(jīng)血暴下不止或淋漓不斷的崩漏,產(chǎn)后血暈效果也十分明顯。
5、三七地上部份(三七花、葉、莖)對中樞神經(jīng)有抑制作用,表現(xiàn)為鎮(zhèn)靜、安定與改善睡眠等功用,三七葉總皂苷鎮(zhèn)痛以及鎮(zhèn)靜作用非常明顯;三七地下部分(三七根)能興奮中樞神經(jīng),提高腦力和體力,表現(xiàn)出抗疲勞性。
6、抗衰老:三七粉用蒸餾水調(diào)成糊漿,可使大鼠血液中脂質(zhì)過氧化物(LpO)的含量明顯減少,腦組織中的LOp減少最為顯著,具有抗衰老作用。
7、三七多糖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對治療腫瘤有一定的輔助作用;此外,三七中尚含有硒,β-欖香烯等具有抗癌活性的物質(zhì)。
8、抗炎癥:三七對急性炎癥引起的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炎性滲出、組織水腫、白細胞游走以及后期肉芽組織增生均有明顯的抑制作用。云南白藥的主要成分是三七,其對外傷的良好效果與三七的抗炎有關(guān)。
9、保護肝臟:三七能降低谷丙轉(zhuǎn)氨酶,對糖代謝有促進作用,使肝細胞糖元貯備增加,有利肝損傷的恢復(fù)。
沿階草和麥冬的區(qū)別是什么?有很多見過這兩種植物的朋友,都會有這樣的疑問,因為它們長的非常的相似,甚至有很多的朋友都認為沿階草和麥冬就是一種植物,其實這樣的認識是錯誤的,因為它們雖然外形非常的相似,而且同樣都屬于沿階草屬,但是它們其實是不同的植物。
而要說起沿階草和麥冬的區(qū)別,其實是非常復(fù)雜的,因為它們的屬性非常的相似,如果是按照不嚴格的意義來講的話,其實這兩種植物也可以算是一種。具體沿階草和麥冬的區(qū)別為:
麥冬花柱通常粗短,基部寬闊,略呈長圓錐形,花被片幾乎不展開,花莖通常比葉短得多。而沿階草花柱細長,基部不寬闊,圓柱形,花被片在華盛開時多少展開,花莖通常稍短于葉或兩者近等長。
麥冬(Ophiopogonjaponicus)又名沿階草、書帶草、麥門冬、寸冬,為百合科沿階草屬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須根較粗壯,根的頂端或中部常膨大成為紡錘狀肉質(zhì)小塊。以塊根入藥。沿階草草的學名為Ophiopogonbodinieri,兩者都是沿階草屬 Ophiopogon的。
兩者都是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成叢生長,高30厘米左右。葉叢生,細長,深綠色,形如韭菜。花莖自葉叢中生出,花小,淡紫色,形成總狀花序。果為漿果,圓球形,成熟后為深綠色或黑藍色。根莖短,有多數(shù)須根,在部分須根的中部或尖端常膨大成紡錘形的肉質(zhì)塊根,即藥用的麥冬。
以上就是沿階草和麥冬的區(qū)別所在,這兩者之所以要進行區(qū)分,是因為它們在入藥的時候藥性有一定的區(qū)別,因此要注意不要將沿階草以為是麥冬,如果是沒有區(qū)分開的話,入藥之后會影響整服藥的藥性,如果是這樣的話會變得非常麻煩的。
天冬和麥冬很多人都見過,生活中很多人都分不清天冬和麥冬,不僅是因為二者名字相似,天冬和麥冬的外形也有相似之處。但是天冬和麥冬也有明顯的區(qū)別,是兩種不同物品的物品,在應(yīng)用方面也要注意區(qū)分二者的區(qū)別,這樣可以更好的解決問題。那么天冬和麥冬的區(qū)別是什么?
1、外形不同
天冬是屬于一種攀援植物,它的葉子的形狀是非常的像松針的,而且是非常的富有光澤的,通常來說是每三枚葉子自動成一簇,在它的分支上也是有較短的刺的,是非常的明顯的。天冬的漿果成熟后也是紅色,而麥冬成熟后的果實是深綠色或者黑藍色的。所以僅僅從外形上面我們就可以明顯看出天冬和麥冬的區(qū)別。
2、功效與作用的不同
從功效與作用上來說,天冬的苦寒的性子是更強的劇烈的,所以它清熱和清火的功效是更加的顯著的,而且也是有很好的消腫的功效,對于治療一些小葉增生和一些乳腺腫塊等疾病有很好的功效。后者麥冬的性質(zhì)只是略微有一點苦寒,所以它清新安神的功效會更加好。一般如果失眠比較嚴重的話,我們可以用麥冬來治療,這個是天冬和麥冬的區(qū)別中明顯的一點。
來看看天門冬和麥冬的區(qū)別
3.其他
天冬性寒,味甘,微苦。具有養(yǎng)陰清熱,潤肺滋腎的功效。用于治陰虛發(fā)熱、肺癰、消渴等病癥。天冬含天門冬素、B-固甾醇、甾體皂甙,粘液質(zhì)、糠醛衍生物等成分。天冬有升高血細胞、增強網(wǎng)狀內(nèi)皮系統(tǒng)吞噬功能和延長抗體存在時間的作用。能使肌膚艷麗,保持青春活力。但寒性病癥及泄瀉忌用。麥冬味甘、微苦,微寒。有生津解渴、潤肺止咳之效,麥冬還有促進胰島細胞功能恢復(fù)、增加肝糖原、降低血糖的作用。中醫(yī)認為,麥冬歸胃、肺、心經(jīng),有養(yǎng)陰潤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煩的功效,一般麥冬都是用于輔助治療肺燥干咳、陰虛癆嗽、喉痹咽痛等這些病癥的。
對于中藥材我們國人一直抱著喜歡接受的態(tài)度,因為在很多時候中藥材對我們自身而言具有西藥所達不到的療效,但是喜歡不代表就了解,比如說三七粉和三七片,很多朋友雖然喜歡三七,但是大家并不能很好的說明兩者之間的區(qū)別,那協(xié)助大家做基礎(chǔ)了解下面就專門說說三七片和三七粉的區(qū)別!
三七片和三七粉之間的區(qū)別:
三七片,散瘀止血,消腫定痛。用于外傷出血,跌撲腫痛;“三七粉”是植物三七(學名:panax pseudo-ginseng)的根莖制品,是用三七主根打成的粉,是云南白藥的主要成分。
三七粉的主要禁忌:
1、孕期婦女禁止使用:女性在懷孕期間,禁止服用三七粉。這和孕婦不能服用很多西藥一樣的道理。
2、感冒期間:風寒感冒期間不能服用三七花,因為三七花性微涼,會加重風寒感冒,三七粉性溫,風寒感冒期間可以服用。而患風熱感冒則不宜服三七粉。
3、三七粉建議堅持常服:長期服用三七粉可活血通絡(luò)、軟化血管、降血壓、降血脂、治療肝纖維化等。
4、請勿過量:一般正常體質(zhì)的人,服用三七粉的一日總量在10克左右,分2次服用。
5、早上服用:早上起來服用三七粉3克左右,用溫開水送服。有增強免疫力、抗衰老等功能。
6、晚上服用:服用三七粉最好在飯前服用,有助于改善睡眠。如果在飯后服用請少量,最好不超過3克,晚上過量服用,有興奮作用。最好不要在睡前服用三七粉,因為服用三七粉容易口渴。
三七片食用禁忌:孕婦忌服。
三七粉對于治療疤痕疙瘩的效果不錯,所以對于想去除疤痕的朋友來說可以試試三七粉!
我們經(jīng)常聽到田七和三七這樣的藥名,但是這兩種藥到底有什么差別呢,中藥是博大精深的,我們要學會區(qū)分中藥才行,如果弄錯了不但發(fā)揮不出中藥的功效和作用,而且可能還會導(dǎo)致出現(xiàn)反作用,所以我們必須認清楚中藥的外形和藥性才行。
三七我們又叫做是參三七或者田七,還有人將三七稱為是田三七,三七參等等,三七的功效和作用非常強大,被譽為是金不換,南國神草以及參中之王。
三七(拉丁學名:panax pseudoginseng Tseng)為傘形目五加科人參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狀莖短,肉質(zhì)根圓柱形,掌狀復(fù)葉,傘形花序頂生,花黃綠色;萼杯狀。
又名:參三七、田七、血山草、六月淋、蝎子草,古時亦稱昭參、血參、人參三七、田三七、山漆、三七參等。
三七主要分布于云南、廣西、江西、四川等地。三七是以其根部入藥,其性溫,味辛,具有顯著的活血化瘀、消腫定痛功效,有“金不換”、“南國神草”之美譽。因常在春冬兩季采挖,又分為“春七”和“冬七”。由于三七同為人參屬植物,而它的有效活性物質(zhì)又高于和多于人參,因此又被現(xiàn)代中藥藥物學家稱為“參中之王”。清朝藥學著作《本草綱目拾遺》中記載:“人參補氣第一,三七補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稱人參三七,為中藥中之最珍貴者?!睋P名中外的中成藥“云南白藥”和“片仔癀”,即以三七為主要原料制成。主治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傷出血,胸腹刺痛,跌撲腫痛。
③《本草再新》:入肺、腎二經(jīng)。
功能主治
止血,散瘀,消腫,定痛。治吐血,咳血,衄血,便血,血痢,崩漏,癥瘕,產(chǎn)后血暈,惡露不下,跌撲瘀血,外傷出血,癰腫疼痛。
①《綱目》:止血,散血,定痛。金刃箭傷,跌撲杖瘡,血出不止者,嚼爛涂,或為末摻之,其血即止。亦主吐血,衄血,下血,血痢,崩中,經(jīng)水不止,產(chǎn)后惡血不下,血運,血痛,赤目,癰腫,虎咬,蛇傷諸病。
②《玉揪藥解》:和營止血,通脈行瘀,行瘀血而斂新血。凡產(chǎn)后、經(jīng)期、跌打、癰腫,一切瘀血皆破;凡吐衄、崩漏、刀傷、箭射,一切新血皆止。
上文我們介紹了什么是三七,我們知道三七是一種非常珍貴的中藥,三七的營養(yǎng)價值很高而且藥性非常好,三七被我們叫做是參中之王和南國神草。三七能夠補氣和補血并且能預(yù)防很多疾病的發(fā)生,三七其實就是田七,田七和三七沒有區(qū)別。
天冬與麥冬的區(qū)別到底如何呢,我們先要從什么是天冬和什么是麥冬兩樣東西開始分析才可以。什么是天冬呢,天冬是一種草藥,天冬的功效和作用非常的全面,可以起到滋潤肺部和腎臟的功效。麥冬也是非常有藥性的,我們可以采用麥冬來起到清心的作用,而且還能養(yǎng)胃和生津呢。
那么天冬與麥冬的區(qū)別到底是怎么樣的呢,我們只有了解了天冬與麥冬的區(qū)別,以后才能合理的利用這兩種草藥,要不混淆了可能藥性不一樣會出現(xiàn)很多不好的影響,所以下文我們看看天冬與麥冬的區(qū)別。
(1)外觀區(qū)別:
天冬:攀援植物,多分枝叢生下垂。長80~120厘米,葉式叢狀扁形似松針,綠色有光澤,葉狀枝通常每3枚成簇,扁平或由于中脈龍骨狀而略呈銳三棱形,稍鐮刀狀,莖上的鱗片狀葉基部延伸為長2.5-3.5毫米的硬刺,在分枝上的刺較短或不明顯。
麥冬:成叢生長。高30厘米左右。葉叢生,細長,深綠色,形如韭菜。
(2)漿果區(qū)別:
天冬漿果:成熟后為紅色。
麥冬漿果:成熟后為深綠色或黑藍色。
(3)花色區(qū)別:
天冬:花為多白色、淡綠色。
麥冬:花為淡紫色。
(4)來源區(qū)別:
相同:均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藥用部位均為塊根。
不同:天冬是攀援草本植物天冬的塊根,麥冬是草本植物麥冬的塊根。
(5)性狀區(qū)別:
相同:呈紡錘形。質(zhì)柔韌,半透明,有縱皺紋。
不同:
天冬:塊根呈長紡錘形或圓柱形,稍彎曲,長4-18cm,直徑0.5-2cm。表面黃白色或黃棕色,呈油潤半透明狀,有深淺不等的縱溝及細皺紋。偶有未除凈的黃棕色外皮,有粘性,中柱明顯。
麥冬:呈紡錘形,兩端略尖,長1.5~3cm,直徑0.3~0.6cm。表面黃白色或淡黃色,半透明,有細縱紋。中柱細小。
上文介紹了什么是天冬,什么是麥冬,上文分別介紹了這兩種草藥的功能和作用,從外表到果實的不同,從花的顏色到藥性這些方面,詳細的介紹了天冬與麥冬的區(qū)別,相信大家看后就會懂得如何區(qū)分開天冬與麥冬了吧。
冠心病,是一種比較復(fù)雜的心臟疾病。很多老年人朋友會患。治療冠心病的藥物很多,西醫(yī)方面自然不用多說。這里小編想介紹一個中醫(yī)偏方給大家,就是黨參麥冬田三七偏方。黨參麥冬田三七的處方很復(fù)雜,來看黨參麥冬田三七的用法!
功能主治
益氣通陽,養(yǎng)心活血,化瘀通脈。主治冠心病。
處方組成
黨參、丹參、朱茯神、郁金、麥冬各15克,桂枝3克,五味子、炙甘草各9克,砂仁6克,田三七1.5克。
用法用量
每日1劑,水煎服。6~8周后改為隔日1劑。
病例驗證
用此方治療冠心病患者36例,結(jié)果顯效13例,改善19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為88.8%。
冠心病的危險因素與誘因
冠心病的危險因素包括可改變的危險因素和不可改變的危險因素。了解并干預(yù)危險因素有助于冠心病的防治。
可改變的危險因素有:高血壓,血脂異常(總膽固醇過高或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過高、甘油三酯過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過低)、超重/肥胖、高血糖/糖尿病,不良生活方式包括吸煙、不合理膳食(高脂肪、高膽固醇、高熱量等)、缺少體力活動、過量飲酒,以及社會心理因素。不可改變的危險因素有性別、年齡、家族史。此外,與感染有關(guān),如巨細胞病毒、肺炎衣原體、幽門螺桿菌等。
冠心病的發(fā)作常常與季節(jié)變化、情緒激動、體力活動增加、飽食、大量吸煙和飲酒等有關(guān)。
結(jié)語:有關(guān)黨參麥冬田三七的功效和用法,這里就介紹這么多。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對黨參麥冬田三七已經(jīng)有了些認識了。這種中醫(yī)偏方的效果不錯的,以后大家如果發(fā)現(xiàn)身邊的人患有冠心病的癥狀,可以給他們試試。使用之前要記得向中醫(yī)師咨詢咨詢喲!
中醫(yī)是非常博大精深的,而且中醫(yī)和西醫(yī)相比較的話,通常中藥的副作用是要小一些,尤其是對于一些慢性病的治療,選擇通過中醫(yī)的方法慢慢進行調(diào)養(yǎng),效果是非常不錯的,丹參和三七都是很常見的中藥材,都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對人身體健康都是有好處的藥材,但是很多人容易將圍著混淆起來,丹參和三七的區(qū)別是什么呢?
丹參和三七的區(qū)別?
三七和丹參都是臨床常用的活血化瘀的藥物,同時均具有養(yǎng)血補血的作用,然而又有所不同。三七又被稱為田七,人參三七,是五加科植物。 中醫(yī)學認為三七味甘,微苦,微溫。具有活血化淤,補氣養(yǎng)血,止血止痛的作用。相比著丹參,其補氣血以及止血定痛的作用均更優(yōu)。
丹參的作用不及三七,但是丹參價廉易得,這是丹參的優(yōu)勢。目前市場上有已經(jīng)大粉好的,三七粉,丹參粉,可以直接沖水口服,方便服用;如需服用,可優(yōu)先考慮。用現(xiàn)代醫(yī)學的功效解讀,都可以用于通血管,一般兩者一同服用,效果更好。能改善血管微循環(huán),常用于冠心病,心絞痛。
不管是三七還是丹參,對于通血管方面都有著非常好的表現(xiàn),而說到通血管,一是血管狹窄,二是血管閉塞。而血管出現(xiàn)狹窄時,需要根據(jù)血管的狹窄程度來采取不同的治療方案。如果屬于輕度狹窄,可以通過藥物來治療,如果屬于重度狹窄時,可能藥物的作用就不是那么明顯了,這時需要進行搭橋手術(shù),才保證使身體的血流量保持正常運轉(zhuǎn)。
而如果出現(xiàn)了血管閉塞時,那不管是三七還是丹參,還是基本的藥物,都很難把血管打通了,對于血管出現(xiàn)閉塞的情況,只能通過溶栓和介入治療,才能使血管保持正常運轉(zhuǎn)。如果已經(jīng)放了支架或存在腦梗、偏癱的患者來說,這時需要以見效快的西藥為主,因為中藥見效較慢,所以不能作為主要的治療手段,以免耽誤了治病的時機。
日常生活中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田七”這個詞,也都基本了解它是一種草本植物。而從醫(yī)學角度上看,還可以把它當做是一種藥材。但“三七”你聽說過嗎?其實,很多情況下我們常說的田七就是三七,但其中還是有所區(qū)別的?,F(xiàn)在就請專家?guī)ゾ唧w了解三七與田七的區(qū)別。
田七雖然很多人都聽說過,甚至還有人使用過,但卻有很少人了解田七這種植物的具體功效與作用。而對于三七相信就更少人了解了。那么,三七與田七是同一種植物嗎?三七與田七的區(qū)別又是什么呢?
三七又名田七,為傘形目五加科植物,主要分布于云南、廣西、江西、四川等地。中藥材三七是以其根部作為藥用部分,具有散瘀止血,消腫定痛之功效。主治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傷出血,胸腹刺痛,跌仆腫痛。
田七和三七乃一種藥也,三七為學名 ,田七為別名。因枝分三枝,為七片,故稱為“三七”,又名田七、金不換等,古時亦稱昭參、血參、人參三七、田三七、山漆、三七參等。屬五加科多年生草本,以根狀莖和花及葉入藥,性味與歸經(jīng) 甘微苦,溫。入肝、胃、大腸經(jīng)。具活血祛瘀、消腫止痛、止血降壓、止血、治吐血、咳血、衄血、便血、血痢、崩漏、產(chǎn)后血暈、惡露不下、跌撲瘀血、外傷出血、乳癰。無名腫毒。毒蟲螫傷等之功能。為我國廣西、云南特產(chǎn),近年長江以南、廣東也有很多縣生產(chǎn)。
對于田七花以及三七花市場會混淆模糊。那么,三七花和田七花的區(qū)別,怎么區(qū)別呢?
田七花的叫法有山漆、三七花、金不換、血參、田三七花、田漆。田七花和三七花的關(guān)系:三七花又叫田七花,民間史通常叫田七花,而現(xiàn)在通常叫三七花。所以我們可以知道,三七花和三七是一種植物的,花是開的花,三七是塊根。
三七花或田七花的功效:止血,散淤,消腫,定痛。治吐血,咳血,衄血,便血,崩漏,產(chǎn)后血暈,惡露不下,跌撲瘀血,外傷出血。具有鎮(zhèn)靜安神,抗炎鎮(zhèn)痛,降血壓等藥理作用,常用于治療高血壓,偏頭痛,失眠等癥。具有清熱解毒,平肝明目,減肥,降血脂,降血壓,消炎,止血,止痛,抗癌,養(yǎng)生抗衰,增強人提免疫力功能等功效。
三七花或者說是田七花有活血,逐瘀止痛,軟堅化結(jié),滋補強壯的作用,促進肌膚血液循環(huán)的同時舒緩皮膚暗瘡生長,三七中的微量元素(微量元素與人體的內(nèi)分泌有關(guān))具有幫助調(diào)節(jié)內(nèi)分泌的作用,三七是調(diào)經(jīng)養(yǎng)顏膠囊的重要成分。
從廣泛角度來看,三七與田七沒有什么的區(qū)別。但從細節(jié)上來,三七花與田七花又有著本質(zhì)的區(qū)別。而這里關(guān)于對三七與田七的簡單介紹,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在今后能幫助你對三七與田七的區(qū)別能做出判斷。當然,如果您需要使用到三七或田七,建議您在醫(yī)生指導(dǎo)下正確使用。
麥冬的功效:
養(yǎng)陰生津,潤肺清心。
用于肺燥干咳,虛癆咳嗽,津傷口渴,心煩失眠,內(nèi)熱消渴,腸燥便秘,咽白喉。
養(yǎng)陰生津,潤肺止咳:用于肺胃陰虛之津少口渴、干咳咯血;心陰不足之心悸易驚及熱病后期熱傷津液等證。
配沙參、川貝可治肺陰虛干咳。
麥冬的作用:
1、 治療暑天汗出虛脫用麥冬、人參各10克,五味子6克,水煎服,每日2劑。對汗出虛脫,心慌心悸,血壓過低,汗多口渴,體倦乏力有良效(編者注:此方為金代名醫(yī)李杲所創(chuàng),方名叫生脈散,已制成生脈口服液)。
2、治療腸燥便秘麥冬、生地、玄參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劑。有潤腸通便的作用,用于大便干燥。
3、治療冠心病心絞痛麥冬45克,加水煎成30~40毫升,分次服用,連服3~18個月。對緩解心絞痛、胸悶均有一定作用。
4、治療慢性胃炎麥冬、黃芪各9克,黨參、玉竹、黃精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劑。對胃陰不足者有良效。
5、治療糖尿病用蘆根30克,麥冬15克,知母12克。先用小火煎煮30分鐘,濾出煎液,藥渣再加水500毫升,大火煮開后改為小火煎煮20分鐘,去渣取汁,將兩次煎出的藥汁混合,每日1劑。用于糖尿病患者口渴咽干、多飲、心煩不寧,或見低熱,舌紅,脈細數(shù)。
6、治療急、慢性支氣管炎麥冬、天冬、知母、川貝母、百部各9克,沙參12克。水煎服,每日1劑。本方適用于急、慢性支氣管炎表現(xiàn)為陰虛燥咳者。
三七和黃芪都是中醫(yī)里面的藥材,三七其主要的功效是止血化瘀,是治療跌打損傷的重要藥材;而黃芪主要的主要的作用是補氣,既能滋補脾胃、滋潤肺部,還有助于排泄系統(tǒng)的運行,排出人體內(nèi)的毒素,抑制人體毒瘡惡化。那三七和黃芪詳細的功效以及服用要注意那些呢?
簡單描述三七的功效與作用:
功效一、降三高三七中所還有的三七皂甙和黃酮類等有效成分,有明顯的強心和軟化血管,增強冠狀動脈血量,降低動脈脈壓,減少心肌耗氧量的作用。對冠心病、高血壓、動脈硬化癥伴有血脂及膽固醇增高患者,其總膽固醇均有明顯下降。
功效二、活血化瘀,補血生新三七活血化瘀、消腫定痛很早以前已被世人熟知,家庭常備的云南白藥中就含有三七成分!人參補氣第一,三七補血第一。
功效三、增強免疫力能使過高或過低的免疫反應(yīng)恢復(fù)到正常,但不干擾幾頭正常的免疫反應(yīng)。
功效四、保護肝,抗炎癥醫(yī)理實驗證明,三七對多種原因引起的血管通透性增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具有較強的抗炎功效。
功效五、抗腫瘤、延緩衰老研究表明,三七中含有三七皂苷、微量元素硒等抗癌活性物質(zhì)功效。
黃芪的功效:補氣固表,利尿托毒,排膿,斂瘡生肌。用于氣虛乏力,食少便溏,中氣下陷,久瀉脫肛,便血崩漏,表虛自汗,氣虛水腫黃芪圓片,癰疽難潰,久潰不斂,血虛痿黃,內(nèi)熱消渴;慢性腎炎蛋白尿,糖尿病
黃芪的作用:
1增強免疫功能
2.對干擾素的作用
3.增強機體耐缺氧及應(yīng)激能力
4.促進機體代謝
5.改善心功能 6.降壓作用
7.保肝作用
8.調(diào)節(jié)血糖
9.抗茵及抑制病毒作用
10.激素樣作用
石斛麥冬湯這個名字其實很多人都比較陌生,但是一些會養(yǎng)生的人會經(jīng)常飲用。特別適合我們現(xiàn)代的人群,現(xiàn)在幾乎每個人都會熬夜,然后導(dǎo)致眼睛干澀肝火比較旺。石斛麥冬湯就能緩解我們的癥狀,雖然是兩種材料出來的藥膳湯,但是營養(yǎng)功效非常高。但是具體功效和作用有哪些呢?
一 作用
石斛味甘、淡、微苦,性微寒。歸胃、肺、心、腎經(jīng)。體堅質(zhì)潤。滋陰清熱,養(yǎng)胃生津,潤肺止咳,益腎明目。主治熱病傷津,虛熱不退,胃陰不足,口干咽燥、脘痛干嘔、肺燥咳嗽,腰膝酸軟,陰傷目暗。本品甘涼清潤,主入胃腎,作用重在中下二焦,既清胃熱生津止渴,又滋腎陰退熱明目,為津傷口渴、陰虛目暗良藥。
二功效
而麥冬的功效也是很高的,麥冬養(yǎng)陰生津,潤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虛癆咳嗽,津傷口渴,心煩失眠,內(nèi)熱消渴,腸燥便秘,咽白喉,心陰不足之心悸易驚及熱病后期熱傷津液等證。
作為石斛麥冬湯的輔料甘草,則具有緩急止痛,清熱解毒,補脾益氣,祛痰止咳,調(diào)和諸藥的功效。常用于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攣急疼痛,癰腫瘡毒,緩解藥物毒性、烈性。
綜上所述,這道石斛麥冬湯不僅營養(yǎng)價值豐富,它還能夠清胃熱,養(yǎng)胃陰,生津液,止渴飲,為日常熬夜、電腦超人、便秘、燥咳、酒醉不醒、體虛者和老幼婦孺的滋補佳品。麥冬性寒質(zhì)潤,滋陰潤燥作用較好,適用于有陰虛內(nèi)熱、干咳津虧之象的病證,不宜用于脾虛運化失職引起的水濕、寒濕、痰濁及氣虛明顯的病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