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二黃酸腺苷蛋氨酸?
養(yǎng)生藥膳蛋。
千保健,萬保健,心理平衡是關(guān)鍵。千養(yǎng)生,萬養(yǎng)生,心理平衡是“真經(jīng)”。養(yǎng)生已經(jīng)成為一個熱度越來越高的話題,不注意平日的養(yǎng)生,好比千里之堤,潰于蟻穴。有效的中醫(yī)養(yǎng)生是如何實現(xiàn)的呢?為此,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從網(wǎng)絡上為大家精心整理了《丁二黃酸腺苷蛋氨酸?》,大家不妨來參考。希望您能喜歡!
女性在懷孕后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每一次產(chǎn)檢就像個坎一樣,每過一個坎心理的壓力就會放松一點,有些女性在懷孕的時候出現(xiàn)了膽汁淤積癥,其實孕期出現(xiàn)膽汁淤積癥是妊娠期的常見的并發(fā)癥,一般發(fā)病時是會危及腹中的胎兒的,治療孕婦膽汁淤積癥丁二黃酸腺苷蛋氨酸是常用的藥物,那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有什么作用呢?
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為白色凍干塊狀物,臨床上適用于肝硬化前和肝硬化所致肝內(nèi)膽汁淤積,也適用于妊娠期肝內(nèi)膽汁淤積。
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的通用名稱為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每瓶粉劑含500mg腺苷蛋氨酸,腺苷蛋氨酸是存在于人體所有組織和體液中的一種生理活性分子。它作為甲基供體(轉(zhuǎn)甲基作用)和生理性硫基化合物(如半胱氨酸,?;撬?,谷胱甘肽和輔酶A等)的前體(轉(zhuǎn)硫基作用)參與體內(nèi)重要的生化反應。
由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的藥理作用可知,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是一種肝病用藥,主要的作用是輔助治療肝硬化癥狀,防止肝內(nèi)膽汁郁積。一般而言,初始治療:使用注射用丁二磷酸腺苷蛋氨酸,每天500-1000mg,肌肉或靜脈注射,共兩周。靜脈注射必須非常緩慢。 維持治療:使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腸溶片,每天1000-2000mg,口服。
孕婦膽汁淤積的癥狀
1、瘙癢:無皮膚損傷的瘙癢是ICp的首發(fā)癥狀,約80%患者在妊娠30周后出現(xiàn),有的甚至更早。瘙癢程度不一,經(jīng)常呈持續(xù)性,白天較輕,晚上加劇。瘙癢一般從手掌和腳掌開始,然后漸漸向肢體近端延伸甚至可以發(fā)展到面部,這種瘙癢癥狀常出現(xiàn)在實驗室檢查異常結(jié)果之前平均約3周,也有長達數(shù)月的患者,多于分娩后24-48小時緩解,少數(shù)在1周或1周以上緩解。
2、黃疸:10%-15%患者出現(xiàn)輕度黃疸,一般不隨孕周的增加而加重。ICp孕婦有無黃疸與胎兒預后關(guān)系密切,有黃疸的患者羊水糞染、新生兒窒息及圍產(chǎn)兒死亡率都會顯著增加。皮膚抓痕。四肢皮膚出現(xiàn)因瘙癢所致的條狀抓痕。一般沒有明顯消化道癥狀,少數(shù)準媽媽會出現(xiàn)上腹不適,輕度脂肪痢。www.cndadi.net
ys630.COm精選閱讀
心絞痛的發(fā)病的原因是很復雜的,一般心絞痛這種疾病是會引發(fā)心腦血管方面的疾病,危及患者的生命,這種疾病是很容易引起猝死的,很多人提起心絞痛是有懼怕心理的,一般治療心絞痛比較常用的藥物有二丁酰環(huán)磷腺苷鈣,那注射用的用二丁酰環(huán)磷腺苷鈣功效好不好?
注射用二丁酰環(huán)磷腺苷鈣主要成分為二丁酰環(huán)磷腺苷鈣。它是化學合成的環(huán)磷腺苷的衍生物,屬蛋白激酶激活劑,對細胞的滲透性比環(huán)磷腺苷強,且能對抗機體內(nèi)磷酸二酯酶的降解作用,作用時間較為持久和迅速。藥理作用研究顯示,注射用二丁酰環(huán)磷腺苷鈣可改善心肌缺血、擴張冠脈、增強心肌收縮力,增加心排血量等。
有考察注射用二丁酰環(huán)磷腺苷鈣對穩(wěn)定型心絞痛的療效相關(guān)研究,其中治療組38例,對照組35例,兩組在常規(guī)擴冠、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治療基礎上,治療組以注射用二丁酰環(huán)磷腺苷鈣凍干粉針40mg加生理鹽水100ml靜脈滴注,每日1次,療程15天。結(jié)果顯示,治療組顯效19例,有效18例,無效1例,總有效果比率97.4%。對照組顯效10例,有效17例,無效8例,總有效果比率77.1%。兩組差異顯著(p0.01),提示二丁酰環(huán)磷腺苷鈣治療穩(wěn)定型心絞痛療效顯著。由此可見,注射用二丁酰環(huán)磷腺苷鈣對心絞痛的治療效果是比較明顯的。
此外,注射用二丁酰環(huán)磷腺苷鈣還可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輔助治療,亦可用于心肌炎,心源性休克,手術(shù)后網(wǎng)膜下出血和銀屑病,并可輔助其他抗癌藥治療白血病。
注射用二丁酰環(huán)磷腺苷鈣是一種新型的人體“第二信使”核苷酸類衍生物,它的主要成分為二丁酰環(huán)磷腺苷鈣,屬蛋白激酶激活劑,參與人體糖、脂肪、蛋白質(zhì)三大代謝,可調(diào)節(jié)各種酶的活性,促進新陳代謝,有舒張平滑肌,擴張血管、改善肝功能,促進神經(jīng)再生,轉(zhuǎn)化異常細胞,促進呼吸鏈氧化酶的活化,改善心肌缺氧等作用。對細胞的滲透性比環(huán)磷腺苷強,且能對抗機體內(nèi)磷酸二酯酶的降解作用,作用時間較為持久和迅速。
因而,注射用二丁酰環(huán)磷腺苷鈣可用于心絞痛、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療,亦可用于心肌炎、心源性休克、手術(shù)后網(wǎng)膜下血和銀屑病,并可輔助其他抗癌藥治療白血病。
然而,是藥三分毒,任何藥物在使用的過程中都會有一定的副作用的。而注射用二丁酰環(huán)磷腺苷鈣也不例外。不過,注射用二丁酰環(huán)磷腺苷鈣副作用是比較少的,一般來說,患者偶見惡心,乏力,嗜睡等的一般性可耐受反應,對肝,腎功能無影響。而上述的副作用一般在停藥后即可消失。因而,注射用二丁酰環(huán)磷腺苷鈣的應用是相對比較安全、有效的。不過如果在使用過程中出現(xiàn)其他癥狀時,建議患者立即到醫(yī)院就診,排除病因,以便得到及時的治療,盡早恢復健康。
您聽說過中藥方劑二黃散嗎?中藥方劑是一種中醫(yī)的治療方法,對很多癥狀有著非常好的改善效果,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處方】牛黃2.1克 胡黃連 山茨菇各6克 甘草4.5克
【制法】上藥研為細末。
【功能主治】主小兒遺毒,初生如點,次成爛斑。甚則口耳角、眼框、面、鼻及谷道等處均可出現(xiàn)。
【用法用量】每服0.6~0.9克,蜜湯調(diào)服。
【摘錄】《外科大成》卷四
【處方】大黃 黃柏
【制法】上藥為末。
【功能主治】主坐板瘡。
【用法用量】入豬油共鎢勻,搽患處。
【摘錄】《絳囊撮要》
【處方】大黃1兩(熬),生地黃3兩(熬)。
【功能主治】打損及傷墮,腹內(nèi)有瘀血,久不消。
【用法用量】上以水、酒2升,煮汁服之。
【摘錄】《普濟方》卷三一一
【處方】黃柏1斤,生軍8兩,玄明粉6兩,生石青4兩。
【制法】曬干為末。
【功能主治】紅腫外癥。
【用法用量】白蜜、清水和敷。
【摘錄】《內(nèi)外驗方秘傳》
【處方】川黃連3兩,黃柏3兩,赤小豆1兩,綠豆粉1兩,寒水石7錢,紫蘇7錢,漏蘆7錢。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熱瘡。
【用法用量】麻油調(diào)搽,每日3次。
【摘錄】《瘍醫(yī)大全》卷三十五
【處方】大黃(炒)、黃柏(火煅)。
【制法】上藥各為細末。
【功能主治】湯燙瘡。
【用法用量】以雞子清調(diào)之,搽上最妙。
【摘錄】《洞天奧旨》卷十二
【處方】大黃、樸消、硫黃、輕粉、烏頭尖各等分。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酒渣鼻。
【用法用量】用蘿卜汁調(diào)搽上,3次即愈。內(nèi)服雄豬膽汁1個,每日早以好酒調(diào)汁,熱服之,不過半月痊愈。
【摘錄】《外科啟玄》卷十二
【處方】黃丹3錢,雄黃3錢,乳香2錢,沒藥2錢,焰消1兩。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偏正頭疼,頸風眼痛,破傷風。
【用法用量】令患人噙溫水,吹藥于鼻內(nèi)。
【摘錄】《魯府禁方》卷二
【處方】大黃(燒存性)3錢,生地黃3錢。
【制法】上為末,作1服。
【功能主治】婦人室女經(jīng)脈不通。
【用法用量】空心好酒調(diào)下。
【摘錄】《古今醫(yī)鑒》卷十一
【處方】大黃(銼)1兩,黃連(去須)1兩,山梔子仁1兩,連翹1兩,白及1兩,青黛1兩。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一切惡瘡。
【用法用量】有膿干貼,無膿水調(diào)敷。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三二
【別名】陰陽黃
【處方】錦紋川大黃2兩(一半炭火煨,不可過性了,一半生),大甘草節(jié)2兩。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發(fā)背,癰疽,疔瘡,惡癤,一切無名腫毒,惡瘡異癥,焮熱疼痛,初起赤潰者。
【用法用量】每服1匙,空心溫酒調(diào)下,1-2服,以利為度,如無甘草節(jié)終效不速。
【各家論述】《串雅內(nèi)編選注》:用大黃治療癰疽歷代相習沿用,如晉·葛洪《肘后方》用大黃面和苦酒貼腫處,治療癰腫焮熱;《婦人經(jīng)驗方》用大黃、粉草(即甘草佳品)為面,好酒熬成膏,用絹攤貼瘡上,治療乳癰腫毒;《外科精要》方用大黃、粉草熬成膏,內(nèi)服治療一切癰疽,能消腫逐毒,使毒不內(nèi)攻。大黃苦寒,以活血祛瘀解毒見長,再佐以甘草之甘平,不但能緩和大黃苦寒傷胃之弊,且可補脾益氣,從而增強清熱解毒的功效。藥只2味,配伍得當,故可用于癰疽、發(fā)背等癥。
【摘錄】《醫(yī)便》卷三
【處方】硫黃、黃丹(炒)、白芷各等分。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鼻病,流臭水氣,腦冷漏下。
【用法用量】以少許吹鼻中,3-5次即愈。
【摘錄】《普濟方》卷五十七
【處方】黃芩半兩,大黃半兩,防風半兩,薄荷半兩。
【制法】上銼散。
【功能主治】胬肉攀睛。
【用法用量】每服3錢,水1盞半,蜜少許煎,食后、臨臥溫服。
【摘錄】《得效》卷十六
【處方】硫黃1兩,雄黃3錢。
【制法】上為細末,加入10仙丹內(nèi)。
【功能主治】止癢,殺蟲,去毒。主疳瘡搔癢。
【用法用量】每貼1匕。
【注意】小兒藥中勿用。
【摘錄】《走馬疳急方》
【處方】雄黃、雌黃各等分。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疔腫。
【用法用量】先用針刺四圍及中心,醋和涂之,一方加麝香少許,用羊骨針針破及刺四圍并涂之。
【摘錄】《濟生》卷六
【處方】黃柏皮、黃連各等分。
【功能主治】毒瘡,凍瘡。
【用法用量】上為細末,并不見火。先以甘草湯洗了瘡,用藥末3錢,輕粉少許,生麻油調(diào)敷之,稀稠得所。如瘡濕,不用麻油,只干摻之。
【臨床應用】凍瘡:余盛年冬月時,耳珠凍瘡,去靨則流血,偶吳道人過門,扣之,用此藥2日而愈。
【摘錄】《普濟方》卷三○○引《家藏經(jīng)驗方》
【別名】二黃湯
【處方】生地黃、熟地黃各等分。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懷孕胎漏下血,或內(nèi)熱哺熱,或頭痛頭暈,或煩躁作渴,或脅肋脹痛。
【用法用量】二黃湯(《醫(yī)方類聚》卷二二七引《醫(yī)林方》)。
【摘錄】《保命集》卷下
【處方】黃柏1兩,黃蜀葵花1分,白及2錢,生干地黃半兩,青黛2塊。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痔。
【用法用量】先渫了,用樸消水調(diào)涂之。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四一
【處方】牛黃1錢(真者),雄黃2錢(透明),冰片1分。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癰瘍。
【用法用量】干摻。
【注意】戒房勞;忌湯火風氣之類。
【摘錄】《瘡瘍經(jīng)驗全書》卷三
【處方】雞子1枚(烏雞者佳,傾出清,留黃用),黃丹1錢(入雞子殼內(nèi),同黃攪勻,以厚紙糊牢,鹽泥固濟,火上煨干)。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妊娠下痢赤白,絞刺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2錢,米飲調(diào)下。
【摘錄】《濟陰綱目》卷九
【處方】雌黃(研)1分,雄黃(研)1分,密陀僧(煅、研)1分,定粉1分,膩粉1分。
【制法】上為細末,入乳香少許。
【功能主治】冷瘡不愈。
【用法用量】蜜調(diào)貼之。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三三
【處方】五靈脂、大黃、雄黃各等分(研,水飛)。
【功能主治】小兒傷熱吐逆。小兒未周歲,因乳母氣血勞動,或熱乳傷胃,以致吐瀉下血。
【用法用量】本方原名三黃散,與方中所用二黃不符,據(jù)《醫(yī)方類聚》引《吳氏集驗方》改。
【摘錄】《衛(wèi)生總微》卷十
現(xiàn)在大家知道了吧,二黃散的對疾病的療效有很多,對我們恢復健康很有幫助。
注射用二丁酰環(huán)磷腺苷鈣主要被用來治療心絞痛以及急性心肌梗死的輔助治療,還可用于治療心肌炎、銀屑病和手術(shù)后網(wǎng)膜下出血的治療,二丁酰環(huán)磷腺苷鈣在靜脈注射的時候,最好不要滴的太快,不然會對身體產(chǎn)生一些影響,二丁酰環(huán)磷腺苷鈣在使用的時候是需要注意一些事項的。
二磷酸腺苷鈣為蛋白激酶激活劑,可同時激活蛋白激酶A和蛋白激酶C(cAMp僅激活蛋白激酶A),蛋白激酶是一種別構(gòu)酶,由兩個催化亞基和兩個調(diào)節(jié)亞基組成,催化亞基具有催化蛋白質(zhì)(或酶)磷酸化作用。故二磷酸腺苷鈣可催化人體內(nèi)最基本的生物化學代謝——氧化磷酸化反應和三羧酸循環(huán),使大多數(shù)蛋白質(zhì)和酶類產(chǎn)生活性,激活人體各種反應,同時產(chǎn)生大量ATp,改善細胞和能量代謝,從而實現(xiàn)其促進神經(jīng)再生、轉(zhuǎn)化異常細胞、擴張血管、舒張平滑肌、改善心肌缺血等作用。
二丁酰環(huán)磷腺苷鈣用法用量
肌肉注射:本品20mg溶于生理鹽水2ml中,每日1-2次
靜脈滴注:本品20-40mg溶于250-500注射液中,每日1-2次。重癥者可酌情加量
心腦血管病人15天為一療程,牛皮癬病人可加量到60-80mg/天
二丁酰環(huán)磷腺苷鈣適應癥:心絞痛、急性心肌梗死的輔助治療,亦可用于心肌炎、心源性休克,手術(shù)后網(wǎng)膜下出血和銀屑病,并可輔助其他抗癌藥治療白血病。
不良反應:本品不良反應少見,偶見惡心、乏力,嗜睡等一般性可耐受反應,對肝、腎功能無影響。
禁忌:對本品過敏者禁用。
心絞痛的臨床表現(xiàn)
心絞痛以發(fā)作性胸痛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根據(jù)心絞痛的疼痛部位、性質(zhì)、時間等,心絞痛的臨床表現(xiàn)可以總結(jié)為以下幾方面:
心絞痛的臨床表現(xiàn)疼痛發(fā)生部位:
心絞痛發(fā)生時疼痛部位主要位于胸骨后或左胸前區(qū),有手掌大小范圍,甚至橫貫全胸,界限不很清楚。疼痛有時可表現(xiàn)為上腹部疼痛,有時會放射至下頜部,有時到腰腿部。另外,心絞痛發(fā)作時疼痛甚至可放射至左肩、左臂內(nèi)側(cè)達無名指和小指或整個左上肢疼痛。正是由于心絞痛的疼痛范圍廣泛,因此容易誤診。
心絞痛的臨床表現(xiàn)疼痛的性質(zhì):
心絞痛發(fā)作時的疼痛不是強烈的銳痛,而是一種鈍痛,胸痛常有壓迫、緊縮、發(fā)悶、燒灼感,但不尖銳,不像刀扎或針扎樣疼痛。偶伴瀕死的恐懼感覺。發(fā)作時患者往往不自覺地停止原來的活動,直至癥狀緩解。
心絞痛的臨床表現(xiàn)疼痛發(fā)作時間及持續(xù)時間:
心絞痛的發(fā)作時間根據(jù)心絞痛的分類而不同。穩(wěn)定型心絞痛發(fā)作常無誘因;勞力性心絞痛常發(fā)生在勞力時或情緒激動時,包括飽餐、排便均可誘發(fā),有的發(fā)作時間較長,發(fā)作次數(shù)也較頻繁;變異性心絞痛常在午間或凌晨睡眠中定時發(fā)作。心絞痛發(fā)作的持續(xù)時間一般為3—5分鐘,嚴重者可達10—15分鐘。心絞痛可數(shù)天或數(shù)星期發(fā)作一次,也可一日內(nèi)發(fā)生多次。
春夏交際是人抵抗力最差的一個時刻,這個時候的我們很容易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出現(xiàn),中藥方劑在這些小病癥上的效果都是非常好的,下面我們來介紹一種中藥方劑二黃丸。
【處方】黃連(去須)1兩半,大黃(銼,炒)1兩,細辛(去苗葉)半兩,龍腦半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倒睫拳攣,目眥赤爛。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后、臨臥溫熟水送下,每日2次。小兒量減。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一○
【處方】黃耆、黃連各等分。
【制法】上為末,面糊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腸風瀉血。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米飲送下。
【摘錄】《普濟方》卷三十八引《肘后方》
【處方】黃連8分,黃柏8分,干姜8分,甘草(炙)8分,艾8分,烏梅肉(熬)8分,附子3枚,蠟一雞子大。
【制法】上8味搗篩,以蜜和蠟于鐺中熔之,其著蜜須候蠟熔盡,如干益蜜,為丸。
【功能主治】冷熱新舊痢。
【用法用量】空腹以飲服40丸,每日2次。漸加至50-60丸。
【注意】忌海藻、菘菜、豬肉、冷水。
【摘錄】方出《外臺》卷二十五引《深師方》,名見《普濟方》卷二○一
【處方】生砒黃1兩,豆黃末1兩。
【制法】上以釅醋2升,1處煎成膏,可丸取出;別入丹砂1錢,雄黃1錢,麝香1錢,研細和勻,眾手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瘧母。
【用法用量】每服5丸,未發(fā)前,煎生姜湯送下。
【摘錄】《圣濟總錄》卷三十五
【處方】黃柏(去粗皮)1兩,黃連(去須,炒)1兩半,羚羊角(鎊)半兩,赤茯苓(去黑皮)半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一切痢。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米飲或姜湯送下,1日2次。
【摘錄】《圣濟總錄》卷七十五
【處方】大黃(銼,炒)2兩,生干地黃(焙)2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打損,瘀血在腹中,久不消。
【用法用量】每服10丸,溫酒送下。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四四
【處方】青黛3錢,辰砂1錢,雌黃1錢,雄黃1錢,白礬1錢,信石1錢(并生用)。
【制法】上為末,淡豉100粒,湯浸去皮,研成膏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勞嗽。
【用法用量】每服3-5丸,臨臥茶清送下。
【摘錄】《普濟方》卷二三一
【處方】雌黃1錢,雄黃1兩。
【制法】上為極細末,熔黃蠟為丸,如彈子大。
【功能主治】停痰在胸,喘息不通,呼吸欲絕。
【用法用量】每服1丸,于半夜時,熟煮糯米粥,乘熱以藥投在粥內(nèi),攪和服。
【摘錄】《濟生》卷二
【處方】黃連(去須)2兩,黃柏(去粗皮)2兩,肉豆蔻2個,干姜1分(炮)。
【制法】上為細末,水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再曬干。
【功能主治】伏暑狂燥,及下血痢,泄瀉等。
【用法用量】每服30丸,溫熱水送下;患痢,甘草湯送下;水瀉,米飲送下。
【摘錄】《普濟方》卷一一七引《經(jīng)效濟世方》
【處方】雄黃3錢,雌黃3錢,信砒1錢,馬兜鈴3錢,杏仁7粒(去皮尖)。
【制法】上為細末,將皂角5挺,不蛀者,捶碎,挼取汁1盞,熬成膏子,和藥安乳缽內(nèi),燒皂角煙熏過,為丸如蘿卜子大。
【功能主治】喘嗽,哮呷氣急。
【用法用量】每服3丸,臨臥齏水送下。小兒1丸,1夜只1服。
【注意】孕婦不可服,喘退不可服。
【摘錄】《普濟方》卷一六三引《衛(wèi)生家寶》
【處方】黃連(去須,炒)半兩,黃柏(去粗皮,炙,銼)半兩,附子(炮裂,去皮臍)半兩,烏梅肉(炒)半兩,姜(炮)半兩,甘草(炙,銼)1分。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洞泄寒中。
【用法用量】每服15丸至20丸,空心米飲送下。
【摘錄】《圣濟總錄》卷七十四
看了上文對二黃丸的介紹,相信我們可以收獲很多。其實對于疾病,大多數(shù)人都是通過吃西藥來緩解,但這種方法治標不治本,其效果也是暫時的,關(guān)鍵還是在于擁有健康科學的生活方式。
二黃膏是一種應用非常廣泛的中藥方劑,對很多疾病都有不錯的效果,二黃膏可以說是醫(yī)者喜用,患者樂意接受的一味方劑,但運用不當,服食方法不對,療效會減弱。下面來談談二黃膏的主要功效與服用時候需要注意的事項,希望能夠為大家?guī)韼椭?/p>
【處方】清油3兩,巴豆20粒,黃蠟1兩,雄黃1錢,硫黃1錢。
【制法】清油煎巴豆微黑,去巴豆,入黃蠟化訖,研雄黃、硫黃,溫入成膏。
【功能主治】一切瘡痏,疹痘后瘡。
【用法用量】洗凈,抹敷2-3次。
【摘錄】《得效》卷十九
【別名】二黃散
【處方】黃柏、大黃各等分。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一切腫毒,坐板瘡。敷一切腫毒,熱浮在外,或時氣熱壅者。
【用法用量】二黃散(《絳囊撮要》)?!督{囊撮要》本方用法:為末,入豬油共搗勻,搽。
【摘錄】《癰疽驗方》
【處方】黃丹、黃蠟、香油。
【制法】先用香油4兩,鐵勺熬滾,入蠟1兩,再熬化提起,入黃丹,調(diào)得稀糊為度。
【功能主治】杖瘡。
【用法用量】以油單紙攤貼,外用帛束之。不過3日愈。
【摘錄】《醫(yī)統(tǒng)》卷七十九
【處方】雄黃(末)3錢,雌黃(末)3錢,川烏(末)3錢,松香3錢(末),亂發(fā)1團(燒存性)。
【制法】以豬油6兩熬,次入川烏、松香、亂發(fā)3味,煎至發(fā)消盡,以綿濾去滓,入二黃攪勻,瓷器盛之。
【功能主治】黃水瘡。
【用法用量】涂瘡上。
【摘錄】《痘疹傳心錄》卷十八
從上面的介紹中我們知道二黃膏有很多的作用與功效,它在生活中的應用也是很好的,大家可以在平時多關(guān)注一下二黃膏。
中藥方劑是什么呢?其實就是幾種中草藥按照一定的數(shù)量比例混合后制成的產(chǎn)品。二黃丹就是一種中藥方劑,你知道它的作用功效嗎?不清楚的話現(xiàn)在就來了解一下吧!
【處方】雄黃1兩,麻黃1兩。
【制法】上為細末,飲湯為丸。
【功能主治】悶瘄不出,及瘄已見,為風寒所閉,或傷冷不透,喘急悶亂。
【用法用量】10歲以上者服1錢,10歲以下的服5分。
【摘錄】《瘄疹選要》
【處方】硫黃31g,雄黃31g,冰片1.5g,樟腦1.5g。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疥。
【用法用量】香油調(diào)搽。
【摘錄】《中醫(yī)皮膚病學簡編》
【處方】黃柏5錢,輕粉1錢。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疥瘡膿窠痛甚者。
【用法用量】雞子黃熬油調(diào)搽。
【摘錄】《外科證治全書》卷四引孫真人方
二黃丹采用傳統(tǒng)的幾種純天然中藥材制成,對一些病癥有著極好的治療效果,而且無絲毫的副作用,對一些患者來說,的確是一種非常明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