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瘰疣螈的藥用價值
體育運動的養(yǎng)生價值。
“笑一笑,十年少,笑口常開,健康常在。愁一愁,白了頭,天天發(fā)愁,添病減壽?!睂τ陴B(yǎng)生,不乏很多流傳很廣的詩句與名言,養(yǎng)生不應(yīng)只是調(diào)侃或者賣弄,而是必須認真地踐行。如何在中醫(yī)養(yǎng)生方面行穩(wěn)致遠呢?為此,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從網(wǎng)絡(luò)上為大家精心整理了《紅瘰疣螈的藥用價值》,歡迎您閱讀和收藏,并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很多人都知道紅瘰疣螈屬于典型的兩棲動作,可是卻不知道紅瘰疣螈其實還是一種藥用價值價值十分大的產(chǎn)品,然而遺憾的是紅瘰疣螈這種動物正在瀕臨滅絕,其數(shù)量正在逐漸減少,事實上應(yīng)該說當(dāng)下很多人已經(jīng)不知道紅瘰疣螈究竟為何物了,更不會了解其藥性作用。
紅瘰疣螈就是一種兩棲動物,只是現(xiàn)在的數(shù)量在極速的進行減少,所以很多人都不知道紅瘰疣螈是一種什么樣的動物,更加就不知道這種動物還能夠有藥用價值,這種動物大部分都是作為觀賞的,大部分都是生長在云南,不過也有一部分的紅瘰疣螈被用做中藥材的,可以治療很多種疾病。
性味歸經(jīng):咸,平。歸肺、腎經(jīng)。
功效:補肺益腎,納氣平喘,助陽益精。
應(yīng)用:
1、肺虛咳嗽,腎虛作喘,虛勞喘咳。本品兼入肺腎二經(jīng),長于補肺氣、助腎陽、定喘咳,為治多種虛證喘咳之佳品。常于貝母、紫苑、杏仁等同出,治虛勞咳嗽,如蛤蚧丸(《圣惠芳》);或與人參、貝母、杏仁等同出,治肺腎虛喘,如人參蛤蚧散(《衛(wèi)生寶鑒》)。
2、腎虛陽痿。本品質(zhì)潤不燥,補腎助陽兼能益精養(yǎng)血,有固本培元之功??蓡斡媒品葱?或與益智仁、巴戟天、補骨脂等同出,如養(yǎng)真丹(《御院藥方》)。
有毒,但對人體無害!藥用價值大,民間用來治療泌尿系統(tǒng)方面疾病。屬于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用于今年干旱,在野外不易找到。
紅瘰疣螈俗稱娃娃蛇,在云南西部地區(qū)分布較廣,為當(dāng)?shù)靥赜械钠贩N,由于其除去內(nèi)臟的干制品稱“蛤蚧”,可入藥,又以其色斑艷麗,活體也被出售飼養(yǎng)觀賞,因此目前數(shù)量急劇減少,而且它肉質(zhì)鮮美,有很強的經(jīng)濟價值。
擴展閱讀
朱頂紅是一種觀賞性價值比較高的植物,花朵外形很相似于喇叭花,卻比嗽花要大并且為紅色并生長在植莖的頂端,所以起名叫做朱頂紅。朱頂紅一般都是做為家中觀賞的風(fēng)景價值存在的,但是大家所不了解的是朱頂紅也有一定的藥用價值,下面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
【藥名】:朱頂紅
【拼音】:ZHUDINGHONG 【來源】:為石蒜科朱頂紅屬植物朱頂紅的鱗莖。
【功效】:活血解毒、散瘀消腫。
【主治】:用于各種無名腫毒、跌打損傷、瘀血紅腫疼痛等。
【性味歸經(jīng)】:甘、辛,溫,有小毒。入肝、脾、肺三經(jīng)。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9一20克。外用:研末水調(diào)為膏涂敷患處。
【別名】:朱頂蘭(廣西藥用植物名錄)
【動植物資源分布】:原產(chǎn)南美秘魯,我國引種栽培,現(xiàn)南北地庭園常具栽培。
【拉丁名】:Hipeastrum vittalum (L’Her. ) Herb.-Amaryllisvittata Ait.
【考證】:始載于《廣西植物志》。
朱頂紅的外形很像君子蘭,也有“君子紅”的美稱。天津以“胭脂穴”稱之,頗得妙意。現(xiàn)在世界各國廣泛栽培,除盆栽觀賞以外,配植露地庭園形成群落景觀,增添園林景色。朱頂紅葉厚有光澤,花色柔和艷麗,花朵碩大肥厚。適于盆栽陳設(shè)于客廳、書房和窗臺。
朱頂紅的藥用價值是什么已經(jīng)為大家做了全面的介紹,朱頂紅對于活血作用還是很有效果的,雖然說可以內(nèi)服與外用這兩種用法,但是對于內(nèi)服來說建議大家還是在醫(yī)生的建議下來執(zhí)行。另外雖然說朱頂紅是做為觀賞性的,但是養(yǎng)護方面也需要多加重視。
朱頂紅的藥用價值
1、功能主治
朱頂紅(學(xué)名:Hippeastrum rutilum)又名紅花蓮(海南植物志)、華胄蘭(華北經(jīng)濟植物志要)、線縞華胄、百枝蓮、柱頂紅、朱頂蘭、孤挺花、華胄蘭、百子蓮、百枝蓮、對紅、對對紅等。是石蒜科朱頂紅屬的多年生草本。藥材基源:為石蒜科植物朱頂紅的鱗莖。采收和儲藏:秋季采挖鱗莖,洗去泥沙,鮮用或切片曬干。朱頂紅可用于各種無名腫毒、跌打損傷、瘀血紅腫疼痛等。
生長期喜溫暖和半陰環(huán)境,喜中性或稍堿性土壤。適宜種植于沙土混合腐葉土及纖維較多的壤土。2-9月溫度要求18-23℃,冬季休眠期,要求干燥冷涼,溫度在10-12℃。冬季澆水過多,溫度過高,莖葉徒長,妨礙休眠,直接影響翌年正常開花,春季花期和夏季生長期供水要足,秋季應(yīng)減少澆水。朱頂紅鱗莖近球形,直徑5-7.5厘米,并有葡匐枝。葉6-8枚,花后抽出,鮮綠色,帶形,長約30厘米,基部寬約2.5厘米。花后抽出,鮮綠色,花莖中空,稍扁,具有白粉;花被管綠色,圓筒狀,花被裂片長圓形,頂端尖,洋紅色,略帶綠色,喉部有小鱗片。
朱頂紅原產(chǎn)巴西。1920年美國育出了珍貴的純白色品種。荷蘭和日本也在育種工作中取得很大成績。朱頂紅的園藝品種較多。另有原產(chǎn)秘魯安底斯山地的朱頂紅花,1769年傳入歐洲;原產(chǎn)南非好望角的孤挺花,于1633年傳入歐洲。在中國遍布大部分省份。
2、用法用量
2.1藥材基源:為石蒜科植物朱頂紅的鱗莖。秋季采挖鱗莖,洗去泥沙,鮮用或切片曬干。
2.2、性味歸經(jīng):甘、辛,溫,有小毒。入肝、脾、肺三經(jīng)。
2.3、功效:朱頂紅的鱗莖有活血解毒、散瘀消腫。
2.4、主治:用于各種無名腫毒、跌打損傷、瘀血紅腫疼痛等。
2.5、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9一20克。外用:研末水調(diào)為膏涂敷患處。
朱頂紅的副作用
朱頂紅一般沒有特殊副作用。
朱頂紅的醫(yī)學(xué)記載及附方
《新華本草綱要》:有散瘀消腫、解毒的功能。朱頂紅鱗莖有活血解毒、散瘀消腫作用。
導(dǎo)讀:中藥阿里紅的功效與作用專區(qū),為您詳細介紹阿里紅的功效與作用、阿里紅圖片、阿里紅的藥用價值、阿里紅的副作用等,要想知道更多阿里紅的功效與作用相關(guān)知識,不妨來關(guān)注一下。
阿里紅簡介阿里紅圖片阿里紅的功效與作用阿里紅的藥用價值阿里紅的用法與用量阿里紅的副作用阿里紅的臨床應(yīng)用阿里紅的生理特性阿里紅的產(chǎn)地分布阿里紅簡介
阿里紅,中藥名,為多孔菌科層孔菌屬植物苦白蹄的子實體。夏秋采,除去粗皮曬干或搓碎。
子實體多呈馬蹄形,或不規(guī)則瘤狀,與樹干著生面扁平,直徑8-30cm以上。表面淡黃色或灰棕色,較粗糙,有時可見同心環(huán)紋或不規(guī)則裂隙,邊緣鈍。管口面類白色或淡黃色,管口圓形,每1mm間3-4個??v剖面可見菌管多層。質(zhì)輕,疏松,易碎,并有粉塵飛出。氣微,味苦、微甘。
阿里紅圖片
阿里紅的功效與作用
溫肺化痰,降氣平喘,祛風(fēng)除濕,活血消腫,利尿,解蛇毒。用于咳嗽,哮喘,胃痛,胃酸過多,尿路結(jié)石,腎炎,慢性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jié)炎,咽喉炎,牙周炎,毒蛇咬傷。
阿里紅的藥用價值
1、治咳嗽,哮喘:阿里紅一錢,甘草二錢。水煎服。(《新疆中草藥手冊》)
2、治胃痛,胃酸過多:阿里紅一錢五分,搓碎,水煎服。(《新疆中草藥手冊》)
3、治尿路結(jié)石,腎炎:阿里紅、纈草各一錢五分。水煎取汁,加蜂蜜服。(《新疆中草藥手冊》)
4、治慢性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jié)炎:阿里紅、刺糖各一錢。溫開水沖服。(《新疆中草藥手冊》)
5、治咽喉炎,牙周炎:阿里紅適量,煎水含漱。(《新疆中草藥手冊》)
6、治毒蛇咬傷:阿里紅適量,搓細末,醋調(diào)敷患處。(《新疆中草藥手冊》)
阿里紅的用法與用量
3-6g;或研末。外用:適量,研末,醋調(diào)服。
阿里紅的副作用
暫無副作用。
阿里紅的臨床應(yīng)用
治療慢性氣管炎:取阿里紅煎服,每次1.5~3錢,每日2次,連服10天為一療程。觀察105例,經(jīng)治五療程,結(jié)果近控13例(12.4%),顯效49例(46.7%),好轉(zhuǎn)36例(34.8%)。有效率93.9%。初步觀察,鎮(zhèn)咳、平喘效果較祛痰為好,對單純型療效較喘息型為好。
阿里紅的生理特性
子實體柄不明顯,菌蓋稍木質(zhì),馬蹄形,或為種種不規(guī)則的瘤狀,長2-12cm,直徑2-11cm,通常大如拳或更大,甚至有寬達40cm以上者;基部著生樹干上,稍下垂,表面白色或帶灰棕色或黃黑色,初有光滑的薄皮,后漸呈不規(guī)則裂紋,先端常有同心環(huán)帶,內(nèi)部白色粉質(zhì),老時疏松質(zhì)輕,易碎,可點燃;菌管多層,每層厚約3mm,管口白色,圓形,子實層生于管內(nèi),孢子卵形,無色,光滑。
阿里紅的產(chǎn)地分布
寄生于松及落葉松的樹干上。分布黑龍江、吉林、內(nèi)蒙古、河北、山西、新疆、四川、云南等地。新疆為主產(chǎn)地。
以上就是一些阿里紅的相關(guān)知識,如果想認識更多的中草藥,請繼續(xù)關(guān)注中醫(yī)養(yǎng)生頻道。
勝紅薊的藥用價值
勝紅薊別名咸蝦花、白花草、白花香草、白花臭草、檸檬菊、七星菊、白毛苦、貓屎草、膿泡草、勝紅藥、消炎草。菊科勝紅薊屬植物 藿香薊 Ageratum conyzoides L.,以 全草 或 葉 及 嫩莖 入藥。夏秋采收,洗凈,鮮用或曬干。
性味:辛、微苦,涼。
功能主治:祛風(fēng)清熱,止痛,止血,排石。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扁桃體炎,咽喉炎,急性胃腸炎,胃痛,腹痛,崩漏,腎結(jié)石,膀胱結(jié)石;外用治濕疹,鵝口瘡,癰瘡腫毒,蜂窩織炎,下肢潰瘍,中耳炎,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0.5~1兩。外用適量,鮮草搗爛或干品研末撒敷患處,或絞汁滴耳,或煎水洗。
勝紅薊的副作用
[點擊填充正文,內(nèi)容方向:副作用、人群禁忌、飲食禁忌等]
勝紅薊的醫(yī)學(xué)記載及附方
1、《福建民間草藥》:“消癰,逐瘀,解毒,殺蟲。治魚口便毒,筋骨扭傷腫痛,喉蛾?!?/p>
2.《泉州本草》:“清熱解毒,利咽喉,為喉科專藥。治一切咽喉證狀,癰疽腫毒。”
3、《廣東中藥》Ⅱ:“治子宮脫垂,子宮腫瘤?!?/p>
4、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治感冒發(fā)熱,外傷出血,瘡癤,濕疹。”
5、治喉癥(包括白喉):勝紅薊鮮葉一至二兩。洗凈,絞汁。調(diào)冰糖服,日服三次?;蛉□r葉曬干,研為末,作吹喉散。(《泉州本草》)
6、治癰疽腫毒:勝紅薊全草洗凈,和酸飯粒、食鹽少許,共搗爛,敷患處。(《泉州本草》)
7、治魚口便毒:勝紅薊鮮葉四兩,茶餅五錢。共搗爛,加熱溫敷。(《福建民間草藥》)
8、治筋傷骨扭腫痛:干勝紅薊全草一握,放在爐火中燒煙熏之。(《福建民間草藥》)
9、治感冒發(fā)熱:白花草二兩。水煎服。
10、治外傷出血:白花草適量,搗爛,敷患處。
11、治瘡癤成膿未潰:白花草、黃糖少許。搗敷患處。(⑤方以下出《廣西中草藥》)
12、治崩漏,鵝口瘡,疔瘡紅腫:勝紅薊三至五錢。水煎服。(《云南中草藥》)
13、治瘧疾,感冒:廣馬草干品五錢至一兩。水煎服,日服二次。(《文山中草藥》)
14、治風(fēng)濕疼痛,骨折(復(fù)位固定后):鮮廣馬草搗爛敷于患處。(《文山中草藥》)
羊紅膻的藥用價值
羊紅膻,中藥名。為傘形科植物羊紅膻pimpinella thellungiana Wolff的根或全草。分布于華北地區(qū)、中原、內(nèi)蒙古及東北各地。具有溫中散寒,健脾益氣,養(yǎng)心安神,止咳祛痰之功效。常用于克山病,心悸,氣短,咳嗽。
別名:羊洪膻(《陜北草藥名》)、六月寒(《秦嶺植物志》)來源:為雙子葉植物藥傘形科茴芹屬植物缺刻葉茴芹的根或全草。
成分:
1、地上部分含芹菜-7-O-葡萄糖醛酸甙,木犀草素-7-O-葡萄糖醛酸甙,芹菜素-7-葡萄糖醛酸甲酯甙,木犀草素-7-葡萄糖醛酸甲酯甙。
2、根中含β-谷甾醇,γ-谷甾醇,羊紅膻根素。另含芹菜素-7-O-β-D-葡萄糖甙,羊細膻酯。
3、根中分離出甾醇類、萜烯類、黃酮類物質(zhì)及單糖等。根中主要含有揮發(fā)油;全草中含有黃酮苷。
性味:味甘;辛;性溫。
歸經(jīng):肺、脾、胃經(jīng)。
功能:溫腎助陽;溫中散寒;健脾益氣;養(yǎng)心安神;止咳祛痰。
主治:克山病,心悸,氣短,咳嗽。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9g。
作用:
1、對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作用:根及全草可抗凝血,全草能降壓、擴張冠脈、降血脂。
2、對免疫功能的作用:調(diào)節(jié)和改善作用。
3、抗缺氧作用。
4、促進生長發(fā)育。
羊紅膻的副作用
大劑量可致死。陰虛內(nèi)熱,肺熱咳嗽者忌用。
羊紅膻的醫(yī)學(xué)記載及附方
醫(yī)學(xué)記載:
1、《全國中草藥匯編》:“溫中散寒。治克山病,心悸,氣短,咳嗽?!?/p>
2、《陜西中草藥》:“祛寒宣肺,祛風(fēng)解毒,活血散瘀,消腫止痛?!?/p>
3、《陜西醫(yī)學(xué)雜志》:“治心悸,克山病。老慢支、陽痿、早衰等?!?/p>
4、《中藥通報》:“治療產(chǎn)后虛弱,陽痿不育,風(fēng)寒感冒,痰飲咳嗽等?!?/p>
附方:
1、治潛在型及慢性克山病: 羊紅膻根、細葉馬先蒿各3錢,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服。3一5天為一個療程,休息15一20天再進行第二個療程。(或用羊紅膻全草1兩,黃精5錢,水煎,1日分2次服亦可)。
2、治氣管炎:羊洪膻根3錢,或全草5錢,水煎服。陜西民諺家在羊洪膻,騾馬拴滿圈。當(dāng)?shù)囟嘤么似分委熂倚蟮膭趥⒎κ?每收良效。
紅瑞木的藥用價值
紅瑞木果,落葉灌木,高3m。樹皮紫紅色;老枝血紅色,無毛,常被白粉,cm;葉片卵形至橢圓形,長4-9cm,寬2.5-5.5cm;側(cè)脈5-6對。分辯率房狀聚傘藥序頂生;花小,黃白色;萼壇狀,裂片4,萼齒三角形;花瓣4,卵狀橢圓形;雄蕊4,著生于花盤外側(cè),花絲微扁,花藥淡黃色,2室,丁字形著生;花血墊狀;子房近于倒卵形,疏被貼伏的短柔毛,柱頭盤狀,寬于花柱。核果斜卵圓形,花柱宿存,成熟時白色東稍帶藍紫色,花柱宿存;核棱形,每側(cè)有脈紋3條?;ㄆ?-7月,果期8-10月。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止痢;止血。主濕熱痢疾;腎炎;風(fēng)濕關(guān)節(jié)痛;目赤腫痛;中耳炎;咯血;便血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6-9g。外用:適量,煎湯洗;或研末撒。
紅瑞木的副作用
暫沒有明確的副作用
紅瑞木的醫(yī)學(xué)記載及附方
【藥名】紅瑞木
【別名】椋子木
【漢語拼音】hong rui mu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wida alba Opiz[Cornus alba L.]
【功效】清熱解毒;止痢;止血
【科屬分類】山茱萸科
【中藥化學(xué)成分】紅瑞木的紅色莖皮中含有矢車菊素3-半乳糖甙(cyanidin 3-galactoside)即越橘花青甙(idaein),大量的矢車菊素3-阿拉伯糖甙(cyanidin 3-arabinoside)以及微量的飛燕草素單葡萄糖甙(delphinidin monoglycoside)。
【主治】濕熱痢疾;腎炎;風(fēng)濕關(guān)節(jié)痛;目赤腫痛;中耳炎;咯血;便血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600-2700m的雜木林或針、闊混交林中。
【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切段曬干。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6-9g。外用:適量,煎湯洗;或研末撒。
【出處】《中華本草》
【附方】
1、生血清熱方
1、1當(dāng)歸川芎白芍(酒炒)生地黃牡丹皮桃仁(去皮、尖)紅花木香玄胡索香附甘草制法:上銼。功能主治:養(yǎng)血清…鹽津丸
1、2、入去皮江子7粒,濕紙裹煨,研為膏)、丁香、橘紅、木香、蓽茇、胡椒各等分。主治:五瘧八痞。用法用量…蠐螬丸
1、3、赤小豆1分,赤鯉魚鲊1兩,硼砂1錢,紅花木1錢。主治:金瘡。箭鏃在骨中,遠年不出。用法用…利肺湯
2、利肺湯:
2、1處方:茯苓、枳殼、川貝、力子、麥冬、橘紅、木香、桔梗、蔞仁、桑皮、甘草、南樸。功能主治:麻…參茸阿膠
2、2處方:驢皮當(dāng)歸川芎熟地黃白芍白術(shù)茯獲清半夏肉桂紅花木香人參鹿茸砂仁玉竹白芷陳皮香附地黃麥冬黨參甘…
一串紅在平時的時候我們也叫做夕陽紅、墻下紅,是一種觀賞性的植物,可以在地里栽培,也可以用來當(dāng)作盤景,是一種觀賞價值極高的植物,另外在家里我們也有好多朋友喜歡養(yǎng),可以起到點綴家的效果,特別是容易管理,那么一串紅的藥用價值有什么?通過下面的介紹我們來進行一下了解。
一串紅別名夕陽紅、墻下紅、草象牙紅、爆竹紅,全國各地均有栽培。一串紅為一年生草本。莖方形。唇形紅花,亦有深紅、紫、藍紫、白、純黃等色,多朵輪生,排成穂狀,總狀或圓錐形花序。小堅果,卵圓形?;ㄆ?-10月。
常用作花壇、帶狀花壇、花叢的主體材料,也常植于林緣、籬邊或作為花群的鑲邊。盆栽后是配置盆花群的好材料,在北方地區(qū)常作盆栽觀賞。
下面,介紹一串紅的藥用價值:
一串紅藥用部分為全草,生長期皆可采收,鮮用或曬干備用。
1、性味
甘,平。
2、功效
清熱,涼血,消腫。
3、主治選方
治療瘡初起:鮮一串紅適量,搗爛外敷。
通過上述的介紹,我們知道了一串紅的藥用價值有什么,一串紅的品種也特別多,每種紅也是不太一樣的,另外一串紅喜陽光,也可以在半陰的地方進行養(yǎng)殖,耐寒性比較的強,只是需要土肥沃,一般最適宜的溫度是20到25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