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菱草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心亂則百病生,心靜則百病息。心靜才是養(yǎng)生之本。社會不斷發(fā)展,養(yǎng)生已經成為了社會性的話題,養(yǎng)生不應只是延年益壽的投機,而應從年輕開始。正確有效的中醫(yī)養(yǎng)生是如何進行的呢?考慮到您的需要,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編輯了“三菱草的功效與作用”,歡迎閱讀,希望您能夠喜歡并分享!
三菱草相信很多人都沒有聽過也沒有見過,三棱草其實是莎草科植物有喙紅根的帶根全草。它主要分布于華東、華南、西南各地。三菱草有很多功效,有書籍介紹說它“催生,解表。治婦人難產,小兒痧疹不出。”它是一種藥用價值很高的中藥藥材,那么它究竟是長啥樣的,又具體有哪些功效與作用呢?
一、形態(tài)特癥
塊莖圓球形,直徑1-2厘米,具須根。葉2-5枚,有時1枚。葉柄長15-20厘米,基部具鞘,鞘內、鞘部以上或葉片基部(葉柄頂頭)有直徑3-5毫米的珠芽,珠芽在母株上萌發(fā)或落地后萌發(fā);幼苗葉片卵狀心形至戟形,為全緣單葉,長2-3厘米,寬2-2.5厘米;老株葉片3全裂,裂片綠色,背淡,長圓狀橢圓形或披針形,兩頭銳尖,中裂片長3-10厘米,寬1-3厘米;側裂片稍短;全緣或具不明顯的淺波狀圓齒,側脈8-10對,細弱,細脈網狀,密集,集合脈2圈。
花序柄長25-30(-35)厘米,長于葉柄。佛焰苞綠色或綠白色,管部狹圓柱形,長1.5-2厘米;檐部長圓形,綠色,有時邊緣青紫色,長4-5厘米,寬1.5厘米,鈍或銳尖。肉穗花序:雌花序長2厘米,雄花序長5-7毫米,其中間隔3毫米;附屬器綠色變青紫色,長6-10厘米,直立,有時S形彎曲。漿果卵圓形,黃綠色,先端漸狹為明顯的花柱?;ㄆ?-7月,果8月成熟。
高可達1.5米,莖三棱型,輪生長矛狀葉,頂端生棕色花,結果后逐漸變黃;生長于各地的水地帶。剝皮后沸煮其堅硬的塊根,或者將塊根干碾成粉,可替代咖啡。
二、原生形態(tài)
有喙紅苞薹多年生草本。根莖短,橫生。稈簇生,高20~60厘米,三棱形。葉片線形,常與稈等長,寬約6毫米;有葉鞘。花單性,雌雄同株;花序通常長10~15厘米;小穗3~10,雄性小穗頂生,稍纖弱,長2~5厘米;雌性小穗側生,圓柱形,長2.5~5厘米;鱗片覆瓦狀排列,雌花的鱗片卵形,淡褐色,有脈3條,脊延伸成一長尖頭;雄蕊3;花柱2裂;囊苞卵形,有短喙,褐色。小堅果淡褐色,三棱形。抽穗期夏秋。生于山坡草叢中。
三、主治功能
催生,解表。治婦人難產,小兒痧疹不出。
ys630.COm精選閱讀
刺菱是中藥的一種,在某些疾病上對人體有著很好的幫助,而且這類藥物在使用上,也是比較廣泛,對刺菱選擇的時候,需要對刺菱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進行認識,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
【別名】野菱(《綱目》)
【來源】為菱科植物 野菱 的 果實 。
【原形態(tài)】一年生水生草本。浮生葉通常斜方形,或三角狀菱形,長2~5厘米,寬2~7厘米,上面光滑,下面的主脈上略有長絨毛,上部邊緣有銳齒,基部邊緣廣楔形,全緣;葉柄長5~10厘米。花白色,腋生。果實的四角或二角有尖銳的刺,綠色,上方兩刺向上伸長,下方兩刺朝下,果柄細而短?;ㄆ?~8月。果熟期10月。
【生境分布】野生于水塘中或田溝內。分布長江流域。
【性味】《綱目拾遺》:"味甘,性平,無毒。"
【功能主治】《綱目拾遺》:"生食補脾健胃,止渴生津,平肝氣,通腎水,益血消食。老者煮食,健脾,止泄痢。"
【摘錄】《*辭典》
以上就是對刺菱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一些介紹,選擇它的時候,需要對它的使用方法進行認識。
大家知道野菱是一種很常見的藥材,已經有很多年的歷史了,也能夠治療很多的疾病,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野菱的藥用價值吧。
【別名】刺菱、菱角
【來源】藥材基源:為菱科植物野菱和細果野菱的堅果。
【原形態(tài)】一年生水生草本。葉二型,浮生于水面的葉,葉柄長5-10cm,有海綿質的氣囊為長紡錘形或披針形;葉通常斜方形或三角狀菱形,長、寬各約2-4cm,上部邊緣有銳齒,基部邊緣寬楔形,全緣,上面深綠色,有光澤,下面淡綠色,無毛;沉水葉羽狀細裂。花白色,腋生。堅果三角形,很小,其四角或兩角有尖銳的刺,綠色,上方兩刺向上伸長,下方兩刺朝下,果柄細而短。花期7-8月,果熟期10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野生于水墉或田溝內。野生于水塘中。
【性狀】性狀鑒別:野菱果實扁三角狀,有四角,兩側兩角斜向上開展,寬2-3cm,前后兩角向下伸長,角較尖銳。表面黃綠色或微帶紫色,果殼木化而堅硬。果肉類白色,富粉性。氣微,味甜微澀。細果野菱果實較小,寬1-2cm。
【性味】味甘;性平
【歸經】歸脾;胃經
【功能主治】補脾健胃;生津止渴;解毒消腫。主脾胃虛弱;泄瀉;痢疾;暑熱煩渴;飲酒過度;瘡腫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0-60g。
【注意】不宜過食,以免腹脹。
【摘錄】《中華本草》
以上就是野菱的一些相關知識的介紹,是不是對它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呢?希望大家可以把野菱運用到生活中,為我們的健康服務。
其實人的很多疾病的發(fā)生都是與飲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想要自己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食療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方法,其中各種中藥材發(fā)揮了十分關鍵的作用,今天我們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菱殼這味中藥。
【別名】菱皮(《滇南本草》),烏菱殼(《綱目》),風菱角(《醫(yī)宗匯編》)。
【來源】為菱科植物 菱 或其同屬植物的 果皮 。
【功能主治】治泄瀉,脫肛,痔瘡,疔腫,黃水瘡,天泡瘡。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外用:燒存性研末調敷或煎水洗。
【附方】①治脫肛:先將麻油潤濕腸上,自去浮衣,再將風菱殼水凈之。(《張氏必驗方》)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本草綱目拾遺》
菱殼作為一種常見的中藥材料,卻常常被人們所遺忘,其實他的功效和作用是你意想不到的,只有大家善于食用,用對方法,我相信,它對各位的身體一定會有很大的幫助的。
很多人都知道,菱蒂對一些疾病具有獨特的療效,其實,菱蒂的神奇的功效遠不止于此,下面就為大家詳細的講述一下菱蒂的功效。
【來源】為菱科植物 菱 或其同屬植物的 果柄 。
【功能主治】①《綱目拾遺》:"治疣子(俗名飯僖),用鮮水菱蒂搽一、二次即自落。"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鮮者1~1.5兩。外用:擦拭或搗汁搽。
【臨床應用】治療皮膚疣:取鮮菱蒂在患部不斷擦拭,每次約2分鐘,每天6~8次。治療青年扁平疣56例,全部治愈;尋常疣18例,17例治愈,1例無效;尖銳濕疣3例,2例治愈,1例無效;傳染性軟疣5例,4例治愈(中有1例復發(fā)),1例無效。有效病例一般在15天左右皮損完全脫落。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本草綱目拾遺》
上面就是菱蒂的一個介紹,通過這些介紹我們可以了解到,菱蒂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對于很多病癥都可以有效的緩解,但切記不要胡亂服用。
世界上存在許許多多的藥材,難免有一些藥材是我們不認識的,但只要我們有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相信我們可以慢慢的知道更多的醫(yī)學藥材。那么對于野菱根這種藥材你了解嗎?
【來源】藥材基源:為鞭科植物野菱和細果野菱的根。
【原形態(tài)】一年生水生草本。葉二型,浮生于水面的葉,葉柄長5-10cm,有海綿質的氣囊為長紡錘形或披針形;葉通常斜方形或三角狀菱形,長、寬各約2-4cm,上部邊緣有銳齒,基部邊緣寬楔形,全緣,上面深綠色,有光澤,下面淡綠色,無毛;沉水葉羽狀細裂?;ò咨?,腋生。堅果三角形,很小,其四角或兩角有尖銳的刺,綠色,上方兩刺向上伸長,下方兩刺朝下,果柄細而短?;ㄆ?-8月,果熟期10月。
【性味】味微苦;性涼
【功能主治】利水通淋。主小便淋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5g。
【摘錄】《中華本草》
野菱根的功效與作用多種多樣,我們應該根據體質癥狀的不同來選擇合適的食用方法等。在生活中,我們可以在有空的時候多了解一些這方面的知識。
說起三蕊草,很多人都知道它是一種中藥材,那么你對三蕊草的功效和作用了解嗎?它又該怎么吃呢?現在我們就來了解一下。
【來源】藥材基源:為野牡丹科植物三蕊草的全草。
【原形態(tài)】三蕊草 草本,高5-15cm。莖纖細,略四棱形,棱上具狹翅,被平展的腺毛及微柔毛。葉柄長1-3mm,被腺毛;葉片膜質,狹橢圓形至卵形,先端短漸尖,基部楔形,長(5-)10-25mm;寬(3-)4-7mm,邊緣具細鋸齒,齒尖有刺毛,葉面被星散的長粗毛,中、側脈微隆起,背面僅脈上具星散的長粗毛,其余無毛或具糠秕,中、側脈隆起,側脈2對,其中1對基出。蝎尾狀聚傘花序,頂生,有花2-5朵,長1-2.5cm,被平展的腺毛;總花梗長8-15mm,花梗長1-5mm,被疏腺毛,略三棱形;花萼鐘狀管形,長約4mm,略具三棱,具6脈,常僅脈上被疏腺毛,裂片極短,廣卵狀三角形;花瓣粉紅色、紫紅色或淺藍色,長圓狀橢圓形,頂端急尖,1側偏斜,外面中脈具疏腺毛;雄蕊3,等長,花絲與花藥近等長,花藥小,廣卵形,長約1.8mm,基部叉開,藥隔不延長;子房瓶形,先端膜質冠微3裂。蒴果柱狀圓錐形,略具3棱,長約4mm,寬2mm,與宿存萼貼生;宿存萼被疏腺毛,具6脈?;ㄆ?-10月,果期10-12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800-1800m的松林下、林間空地、林緣路邊草叢中及草地。
【性味】味甘;微苦;性平
【功能主治】補血活血。主血虛萎黃;崩漏;月經不調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5g。
【摘錄】《中華本草》
通過對于三蕊草的詳細介紹,相信大家都有了一定的認識,可以更好的提高我們的生活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