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根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知生也者,不以害生,養(yǎng)生之謂也。”人類的發(fā)展歷史中,養(yǎng)生觀念不斷更新,勿以善小而不為,養(yǎng)生的“善”在于平日的積累。如何避免關于中醫(yī)養(yǎng)生的誤區(qū)呢?請您閱讀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輯為您編輯整理的《金剛根的功效與作用》,大家不妨來參考。希望您能喜歡!
金剛根,其實就是金剛藤。一般來說,我們會用金剛藤煮水喝。但是很多的人其實并不知道金剛根的功效與作用。今天我們給大家介紹一下,希望大家了解金剛藤的功效,然后在生活當中,合理的利用金剛藤。金剛藤都有哪些功效呢?下面我們來看一下。同時大家也要到正規(guī)的醫(yī)院購買金剛藤。
金剛藤是一種野生藤本植物,它的藤莖可以入藥,能舒筋活血也能止痛。其實金剛藤不但是藤莖能入藥,它的根也有很高的藥用價值,人們把它收取以后去掉泥沙曬干,切片以后能直接煮水喝,用金剛藤根煮出的水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和多種藥用成分,養(yǎng)生功效特別出色。
金剛藤根煮水的作用
1、清熱解毒
金剛藤根性質寒涼,平時直接用它煮水喝能清熱解毒可以防止熱毒瘀積,它最適合那些熱性體質的人群服用,它能清熱解毒預防上火,能減少口舌生瘡和目赤腫痛以及咽喉腫痛等多種常見疾病發(fā)生。www.cndadi.net
2、利濕消腫
金剛藤根煮水還能利濕消腫,它不但能提高腎功能,還能促進身體內多余水分的代謝,防止水滯留,平時人們出現小便不利或者身體浮腫時都能用金剛藤根煮水喝,它能讓人體出現的不適癥狀很快減輕。
3、防癌抗癌
金剛藤根煮水還能預防癌癥,這種中藥材中含有的生物堿能抑制人體內多種病毒的活性,可以減少它們對人體組織細胞的傷害以,阻止細胞癌變,另外金剛藤根煮水還能防止基因突變,能降低癌細胞生成和再生的機率,平時經常飲用能起到明顯的防癌抗癌作用。
4、消炎殺菌
金剛藤根中含有的生物堿是天然的抗菌成分,它能抑制人體內多種致病菌的活性,可以防止人體被細菌與病毒感染,能增強人體素質,防止多種疾病發(fā)生。生活中那些患有附件炎、盆腔炎以及尿路感染的人群多用金剛藤根煮水喝還能讓炎癥消退,能讓人們的身體盡快恢復健康。
擴展閱讀
金剛大是一種中藥,除了日常我們知道的功效外,其實金剛大還有很多其它方面的功效和作用的,我們馬上來看看。
【來源】藥材基源:為百部科植物黃精葉鉤吻的根及根莖。
【原形態(tài)】黃精葉鉤吻 多年生草本。根莖橫生,節(jié)多而密。莖直立,不分枝,高14-40cm,基部有鞘。葉3-5枚,互生于莖上部,葉具柄;葉片卵形或卵狀長圓形,長5-11cm,寬3.5-8cm,先端近急尖,基部淺心形而略向葉柄延,主脈7-9條,小脈網狀和近于橫出平行。花小,單生或2-4朵排成總狀花序;總花梗絲狀,下垂,長1.5-2cm;花梗長8-15mm;苞片小,絲狀;花被片4,黃綠色,寬卵形至卵狀長圓形,大小兒相等,長3mm或更長,寬2.5-3mm,邊緣反卷;雄蕊4,花絲粗、短,花藥黃色,橢圓狀拱形,斜內向;子房卵形而扁,具胚珠數顆。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谷林下。
【化學成份】根含粉藍黃楊胺(pachysamine)A,異萼金剛大定(croomionidine),異萼金剛大堿(croomine),二去氫異萼金剛大堿(didehydrocroomine)和β-谷甾醇(β-sitosterol)。
【性味】辛;涼;有毒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活血止痛。主咽喉腫痛;毒蛇咬傷;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內服:1.5-2.4g,嚼或磨碎開水沖。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通過本篇文章對金剛大功效的詳細介紹,我們可以從中了解到金剛大的幾大功效。這些功效對于體質差抵抗力低的人的確不失為一個調理的好方法。大家可以試一試。
金剛刺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中藥,對天一些體質不好的人來說,吃金剛刺可以讓我們更好的保健身體,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金剛刺。
【別名】金剛藤(《陜西中草藥》)。
【來源】為百合科植物 短梗菝葜 的 根莖 。全年可采。
【原形態(tài)】短梗菝葜,又名:黑刺菝葜。
【生境分布】生于低山灌叢或山谷溝岸。分布陜西、甘肅、湖北、四川、貴州等地。
【性味】《陜西中草藥》:"味苦辛,性平。"
【功能主治】《陜西中草藥》:"除風濕,活血,解毒,鎮(zhèn)驚息風,抗癌。治風濕腰腿痛,小兒驚風,腸炎,瘡癤,瘰疬,癌腫。"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2~3錢(大劑可用至一兩);或浸酒。外用:研粉、磨汁調敷或煎水洗。
【附方】治頸淋巴結核:金剛刺一至二兩,燉豬肉吃。(《陜甘寧青中草藥選》)
【備注】本植物的根莖,在陜西地區(qū)亦作威靈仙入藥。參見"威靈仙"條。
【摘錄】《*辭典》
通過本篇文章對金剛刺功效的詳細介紹,我們可以從中了解到金剛刺的幾大功效。這些功效對于體質差抵抗力低的人的確不失為一個調理的好方法。大家可以試一試。
世界上存在許許多多的藥材,難免有一些藥材是我們不認識的,但只要我們有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相信我們可以慢慢的知道更多的醫(yī)學藥材。那么對于金剛藤這種藥材你了解嗎?
【別名】菝葜
【來源】為百合科植物 西南菝葜 的 根莖 。8~9月挖取。洗凈,切片,曬干。
【原形態(tài)】攀援木本,莖實心,無刺。根莖才;質,結節(jié)狀。葉長圓狀披針形,長5~8厘米,寬1~2厘米;葉柄長0.5~0.8厘米,鞘稍不明顯,長幾為葉柄的1/2,鞘端有1對卷須。傘形花序腋生,花序柄長1.5~2厘米,稍扁;花柄長7~8厘米;花單性,雌雄異株;花被片6。漿果熟時綠色。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林下。分布我國西南部及西藏等地。
【性味】性溫,味微辛。
【功能主治】祛風,活血,解毒。治風濕腰腿痛,跌打損傷,瘰疬。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3錢。
【摘錄】《*辭典》
上面是關于金剛藤的一個簡單的介紹,通過這些我們可以了解到金剛藤中含有各種各樣的營養(yǎng)元素,對于治療和預防一些疾病都有很大的功效。日常生活中大家可以在有關人士的指導下食用。
季節(jié)的交替容易引發(fā)一些疾病,讓人心情很低落。那么你知道有哪些中藥方劑有益健康呢?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一種方劑金剛丸。
【處方】萆薢 杜仲(炒去絲)蓯蓉(酒浸)菟絲子(酒浸)各等分
【制法】上藥為細末,酒煮豬腰子為丸。
【功能主治】填精補腎,強筋壯骨。治肝腎不足引起的筋骨瘺軟,四肢無力,步履艱難。
【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空腹時用溫酒或淡鹽湯送服。
【摘錄】《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卷下
【處方】萆薢、杜仲(炒去絲)、菟絲子(酒浸)、蓯蓉(酒浸)各等分。
【制法】上為細末,酒煮豬腰子為丸。
【功能主治】益精。主腎損骨痿,不能起于床。
【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空心酒送下。
【摘錄】《保命集》卷下
【處方】川萆薢、杜仲(炒)。
【制法】上酒煮豬腰子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腎損骨痿,不能起床。
【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空心鹽酒送下。
【摘錄】《赤水玄珠》卷四
【處方】鹿胎1具(酥炙),杜仲4兩(鹽水炒),蓯蓉4兩(酒洗,去甲),菟絲4兩,巴戟4兩(酒炒),萆薢2兩(鹽酒炒)。
【制法】上為末,紫河車隔水熬膏,搗為丸。
【功能主治】腎虛骨痿,脈緩澀者。
【用法用量】腎臟虛衰,精髓空泛,無以充骨榮筋,故骨痿,不能起于床。萆薢分清以化精化氣,杜仲補腎以健膝強腰,蓯蓉潤燥添精。巴戟溫腎益精,菟絲補腎臟填精室,鹿胎暖腎臟補先天。河車搗丸,取氣血之屬,大補其血氣也;參湯、米湯,調其胃氣,臨臥溫酒服,助行藥力。使腎液內充,則精血自足而筋榮骨澤,安有臥床不起骨痿之患乎!此補精添髓之劑,為骨痿不起之專方。
【摘錄】《醫(yī)略六書》卷二十四
看了這篇文章之后,應該就能了解金剛丸是什么了吧。金剛丸在中醫(yī)可以治療很多問題,是一種很有效的中藥方劑。
不認識金剛散的朋友們不會了解金剛散有什么功效和作用,金剛散是一種中藥材,很多人都只是在形態(tài)上認識,所以很難了解到金剛散真正能夠帶給人們的身體哪些好處,這些需要我們深入去認識金剛散這種藥材了。
【別名】紅十字創(chuàng)粉(《云南中醫(yī)驗方》),大接骨丹(《昆明民間常用草藥》),見腫消(《陜西中草藥》),紅赤葛、紅內消、赤葛(《四川常用中草藥》)。
【來源】為葡萄科植物 三裂葉蛇葡萄 的 根 或 根皮 。秋、冬采,曬干。鮮用全年可采。
【原形態(tài)】三裂葉蛇葡萄,又名:玉葡萄、楓藤、山葡萄、綠葡萄、耳墜果、飛蜈蚣藤、野葡萄。
【生境分布】生于低山、丘陵地區(qū)的路旁、林邊、河邊,或為栽培。分布云南、貴州、四川、陜西等地。產云南。
【性狀】根圓柱形,數條至數十條著生于短小的根莖上,長12~30厘米,粗約0.5~1.5厘米。栓皮菲薄,易脫落,外面暗褐色,內面紅褐色,多縱皺。皮部與本部常分離脫裂,皮部半徑約為木部的1倍。易折斷,斷的有粉塵,斷面的皮部呈顆粒性,木部纖維性。氣微,味腥而澀,久嚙有銹味。
【炮制】采后洗凈曬干,切片。或采后洗凈抽去木心(木質部),曬干,磨為細末。
【性味】辛,平。
【功能主治】祛風活絡,消腫解毒,止血生肌。治風濕痹痛,跌打損傷,骨折,癰腫疔瘡。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5錢,或作酒劑。外用:鮮品搗敷或干粉調敷。
【附方】①治槍傷,水火燙傷:綠葡萄根研細,加入雞蛋清調勻外敷。(《云南中草藥》)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云南中草藥》。
相信通過上面的一些講解之后,大家對于中藥金剛散已經有更加深刻的認識了吧?其實很多的食物或者藥材都是一樣的,只有我們去了解它才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正確的食用,有效的幫助保健身體。
中藥材對疾病的治療,大部分都有著不錯的效果,比如西南金剛藤,下面我們就來對西南金剛藤的相關信息做一個基本的介紹。
【別名】金剛菜、菝葜
【來源】藥材基源:為百合科植物西南菝的根莖。
【原形態(tài)】西南菝 攀援灌木。具粗短的根莖。莖無刺。葉互生;葉柄長5-20mm,具鞘部分不及全長的1/3;有卷須,脫落點位于近頂端;葉片紙質或薄革質,長圓狀披針形、條狀披針形至狹卵狀披針形,長7-15cm,寬1-5cm,先端長漸尖,基部淺心形至寬楔形,最外側葉脈幾與葉緣結合。傘形花序生于葉腋或苞片腋部,具數朵至10余朵花,總花梗纖細,比葉柄長許多倍;花序托稍膨大;花單性,雌雄異株;花被片6,紫紅色或綠黃色;雄花內外輪花被片相似,長2.5-3mm,寬約1mm,雄蕊6,花藥長圓形或卵形,比花絲短;雌花略小于雄花,具3枚退化雄蕊;子房3室,柱頭3裂。漿果球形,直徑8-11mm,熟時藍黑色?;ㄆ?-7月,果期10-11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林下或灌叢中。
【性狀】性狀鑒別 根莖橫走,結節(jié)狀,有短莖基,表面灰黃色至灰褐色,凹凸不平,有不規(guī)則皺紋,栓皮脫落處呈深褐色,莖基的栓皮具橫裂紋。質硬,斷面深黃色。須根多已折斷,著生處呈圓錐狀隆起,基部直徑1-3mm,表面深褐色。質硬,斷面黃棕色。氣微,味微澀。
【性味】辛;溫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活血祛瘀;解毒散結。主風濕痹證;跌打腫痛;疔瘡瘰疬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g。
【摘錄】《中華本草》
以上介紹的關于西南金剛藤的知識,相信大家對于西南金剛藤的認識又會多一點了。我們在生活中可以食用西南金剛藤對身體進行調理和改善。
金剛口擺是一種可以治療很多疾病的藥材,科學健康地食用的話對我們的身體健康還有疾病治療是可以帶來很大功效的?,F在我們就具體去了解一下金剛口擺的功效作用以及食用方法吧。
【別名】黃梔子
【來源】為海桐科植物 狹葉海桐 的 果實 或 全草 。秋季采收。
【原形態(tài)】常綠灌木,高1~2米,全體無毛。葉散生或聚生于枝頂,呈假輪生,狹披針形或披針形,長6~22厘米,寬0.6~2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楔形,全緣,葉脈不明顯,中脈在上面微凹,下面隆起。傘房花序生于枝頂;花淡黃色,花梗細,長6~10毫米;萼片5,三角形;花瓣5;雄蕊5;雌蕊無毛。蒴果梨形或橢圓球形,成熟時裂為3丬。種子黃紅色,長5~7毫米。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林中。分布廣東、江西、湖南、貴州、四川、湖北、陜西南部。
【性味】味微甘,性涼。
【功能主治】清熱除濕。治黃疸,子宮脫出。
【附方】①治黃疸:金剛口擺果實或全草一兩。煨水服。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貴州草藥》。
以上就是對金剛口擺的功效與作用詳細介紹,對它的選擇,要根據自身需求進行,這樣對身體不會有損害,才能得到很好的改善疾病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