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沙的功效和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拿體力精力與黃金鉆石比較,黃金和鉆石是無用的廢物?!别B(yǎng)生已經成為一個熱度越來越高的話題,養(yǎng)生已經不再是養(yǎng)身,同時也是養(yǎng)心。如何分辯關于中醫(yī)養(yǎng)生話題的對錯呢?急您所急,小編為朋友們了收集和編輯了“朱沙的功效和作用”,但愿對您的養(yǎng)生帶來幫助。
朱砂是一種發(fā)紅色的藥材,朱砂具有清熱解毒,清肝明目的作用,不過朱砂不要隨便弄到身上,弄到身上后是很難清理的,甚至可能還會導致患者的身上出現一些紅色的東西,長時間殘留,關于朱砂中的功效和價值,都需要了解的透徹一些。
朱砂的功效:
鎮(zhèn)心安神,清熱解毒,明目。通血脈,止煩滿、消渴,益精神,悅澤人面,除中惡腹痛,毒氣疥痿諸瘡??梢灾委煱d狂,驚悸,心煩,失眠癥,眩暈,目昏,腫毒,瘡瘍,疥癬。養(yǎng)精神,安魂魄,益氣,明目。
1、用于神志不安,心悸怔忡,失眠,驚癇等癥朱砂能鎮(zhèn)定心神,適用于各種神志不安的病癥。如心火亢盛、心煩不寐,可配合清心安神的黃連、磁石等藥同用;如高熱神昏,可配清熱、開竅的牛黃、麝香等同用;如痰熱驚癇,可配豁痰定驚的天竺黃、膽南星等同用;如血虛心悸、失眠,可配養(yǎng)血安神的丹參、地黃、當歸、柏子仁等同用。由此可見,朱砂隨不同配伍能用于實熱血虛等病癥,無不取其重鎮(zhèn)安神的作用。
2、用于瘡毒腫痛,口舌生瘡,咽喉腫痛等癥。
朱砂外用具有解毒功能,與雄黃、山慈菇、麝香、千金子等配伍,外涂治瘡毒腫痛;與冰片、硼砂、玄明粉等吹喉,治療口舌生瘡、咽喉腫痛等癥。
朱砂的作用:
1、用于神志不安,心悸怔忡,失眠,驚癇等癥。
朱砂能鎮(zhèn)定心神,適用于各種神志不安的病癥。
2、用于瘡毒腫痛,口舌生瘡,咽喉腫痛等癥。
朱砂能鎮(zhèn)定心神,適用于各種神志不安的病癥。如心火亢盛、心煩不寐,可配合清心安神的黃連、磁石等藥同用;如高熱神昏,可配清熱、開竅的牛黃、麝香等同用;如痰熱驚癇,可配豁痰定驚的天竺黃、膽南星等同用;如血虛心悸、失眠,可配養(yǎng)血安神的丹參、地黃、當歸、柏子仁等同用。
Ys630.com相關知識
茯苓是大家熟知的中藥,相比之下,人們對茯神是比較陌生的,其實這也是一種非常好的重要,茯神是一種低等的植物,這種植物主要寄生在松樹上面,朱茯神具有非常高的藥用價值,比如因為各種原因,很多人的脾胃功能出現問題,朱茯神對脾胃健康就很有好處,另外還有下列這些作用。
第一、朱茯神的功效與作用:
寧心;安神;利水。主驚悸;健忘;健忘失眠;驚癇;小便不利。適用于心悸怔忡、失眠健忘等癥。
1、《別錄》:療風眩,風虛,五勞,口干。止驚悸,多恚怒,善忘。開心益智,養(yǎng)精神。
2、《藥性論》:主驚癇,安神定志,補勞乏;主心下急痛堅滿,小腸不利。
3、《本草再新》:治心虛氣短,健脾利溫。
第二、茯神的藥用價值
1、治心神不定,恍惚不樂:茯神二兩(去皮),沉香半兩。并為細末,煉蜜丸,如小豆大。每服三十丸,食后人參湯下。(《百一選方》朱雀丸)
2、治心虛血少,神不守舍,多驚恍惚,睡臥不寧:人參(去蘆頭)、茯神(去木)、黃耆(蜜炙)、熟干地黃(洗,焙)、當歸(洗,焙)、酸棗仁(去皮,炒)、朱砂(別研,一半入藥,一半為衣)。上件各等分,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煎人參湯下。(《楊氏家藏方》茯神丸)
3、治虛勞煩躁不得眠:茯神(去木)、人參各一兩,酸棗仁(炒,去皮,別研)五兩。上三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以水一盞,入生姜半分,拍碎,煎至七分,去滓,空腹溫服,日二夜一。(《圣濟總錄》茯神湯)
第三、茯神的配伍應用
1、配茯苓
茯苓、茯神本于一體,如《本草綱目》曰:“《神農本草》止言茯苓,《名醫(yī)別錄》始添茯神,而主治皆同。后人治心病必用茯神,故潔古張氏謂風眩心虛非茯神不能除,然茯苓未嘗不治心病也。”茯神抱木而生,有取木助火之意,茯苓入脾腎之用多,茯神則多入心,相須為用,健脾益氣,利水消腫,兼能通心氣,安心神,用治水火不濟之心慌心悸,少氣懶言,夜寐不寧,多有良效。
2、配合歡花
治陰虛血少,心神失濡、憂郁不樂、虛煩不眠、多夢易醒等證。合歡花,甘平之品,開郁解憂,除煩安神,如《四川中藥志》曰:“能合心志……解郁,治心虛失眠。”茯神微溫甘淡,養(yǎng)血寧心,如《藥性論》曰:“安神定志,補勞乏”。二藥相伍,藥力平和,氣血兼顧,共奏養(yǎng)血解郁,寧心安神之功。
3、配桅子
除煩安神,茯神甘微溫,養(yǎng)血益氣,寧心安神,其性沉重,重可去怯除煩。二藥相合,一甘一苦,一溫一寒,補心血,泄心火,標本兼顧,寒溫并調,為血虛陰虧,心神不寧療治妙品。
4、配白芍
肝藏血,心主血,肝喜條達,心藏神明。營血不足,肝木失濡,心神失養(yǎng),可致肝氣郁結,心神不寧,焦慮恍惚,失眠不安。白芍味酸入肝,擅于養(yǎng)血柔肝,使肝體得濡,肝用復常,則肝氣條達。茯神甘以入心,善于益氣養(yǎng)血,心神得養(yǎng),相須為用,益氣養(yǎng)血,柔肝益心,定魄安神,心志和,肝體養(yǎng),令人歡樂無憂,精神歡暢。
各種疾病的侵襲是現代人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大多是因為生活工作壓力大造成的,也是生活習慣不規(guī)律的一個重要表現。而且也容易導致人體出現提前衰老的跡象。中藥方劑是一個幫您擺脫各類疾病的好方法。下面為大家講一下錦朱丸的做法。
【處方】乳香(研)1兩,朱砂(研)1兩,白礬灰(研)1兩,皂莢子(炮裂,為末)1兩,鉛白霜(研)1兩,鐵粉(研)1兩,半夏曲2兩。
【制法】上為細末,生姜汁面糊和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膈痰風厥,頭目昏痛,眼黑旋運,怔忪惡心,驚悸恍惚,夢寐不安,漸發(fā)冒昧,不知人事。
【用法用量】每服15-20丸,生姜湯送下;驚悸語澀,金銀湯或荊芥湯送下。
【摘錄】《御藥院方》卷五
看完了本文對錦朱丸的介紹之后,大家是不是在碰到類似的癥狀時學會去應用了呢,其實中藥相比西藥來說更加的治本,這也是很多時候人們往往都會選擇中醫(yī)的緣由。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不但對于各種食物都非常的了解,藥品也是人們日常生活中接觸很多的,其中朱蕉就是一種比較常出現的中藥材,鑒于還是有很多人對于朱蕉不怎么了解,下面我們就一起來詳細的看一下。
【別名】鐵樹、朱竹、鐵蓮草、紅葉鐵樹、紅鐵樹
【來源】藥材基源:為龍舌蘭科植物朱蕉的葉或根。
【原形態(tài)】朱蕉 灌木,高可達3m。莖通常不分枝。葉在莖頂呈2列狀旋轉聚生;葉柄長10-15cm,腹面寬槽狀,基部擴大,抱莖;葉片被針狀橢圓形至長圓形,長30-50cm,寬5-10cm,綠色或染紫紅,中脈明顯,側脈羽狀平行,先端漸尖,基部漸狹。圓錐花序生于上部葉腋,長30-60cm,多分枝;花序主軸上的苞片條狀披針形,下部的可達10cm,分枝上花基部的苞片小,卵形,長1.5-3mm;花淡紅色至紫色,稀為淡黃色,近無梗;花被片條形,長1-1.3cm,寬約2mm,約1/2互相靠合成花被管;花絲略比花被片短,約1/2合生并與花被管貼生;子房下位,3室。蒴果每室有種子數顆。花期7-9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多于庭園栽培。
【栽培】生物學特性 喜高溫多濕,冬季低溫臨界線為10℃,夏季要求半陰。忌堿性土壤。
【性狀】性狀鑒別 葉皺縮卷曲,展平后完整者呈長條形或長被針形,長20-48cm,寬3-8cm。上表面暗灰綠色,中脈明顯,稍下陷;下表面黃綠色,中脈突起,兩面?zhèn)让}較細,先端短尾尖,基部漸狹,不對稱下延;葉柄長10-14cm,腹面成槽狀,背面強烈突起,基部漸寬成鞘狀,基部斷面呈毛須狀。質柔韌,不易折斷。氣微,味淡。
【性味】甘;淡;微寒
【功能主治】涼血止血;散瘀定痛。主咳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胃痛;筋骨痛;跌打腫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鮮品30-60g;或絞汁。
【注意】孕婦慎服。
【摘錄】《中華本草》
本文介紹了藥材朱蕉的一些基本常識,朱蕉在治療人體的一些相關疾病的時候效果都非常好。而且朱蕉對身體還有一定的調理作用,平時可以適量食用。
中藥朱蘭對于大多人來說已經是很熟悉了。但實際上,了解中藥朱蘭的功效與作用的人并沒有多少,那么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
【別名】斬龍劍、雙腎草、祖師箭、青蛇劍
【來源】藥材基源:為蘭科植物朱蘭的全草。
【原形態(tài)】朱蘭,陸生植物。高12-25cm。根莖短小,生3-7條細長根。莖直立,纖細,中部或中部以上具1枚葉。葉片長圓狀披針形,急尖,長3-8cm,寬8-15mm。直立伸展?;?朵,淡紫色;苞片狹長圓形,先鈍或急尖,較子房長;萼片狹長圓狀近倒披針形,等長,長15-22mm,具5條脈;花瓣和萼片近等長,但較萼片寬,為3-4mm,具5條脈,唇瓣狹長圓形,基部漸狹,在中部以上3裂,側裂片較短,先端具少數鋸齒,中裂片長,舌狀,邊緣具流蘇狀鋸齒,從唇瓣基部至中裂片先端有2條縱褶片,褶片在中裂片上具明顯的雞冠狀突起;合蕊柱纖細,長約1cm,稍彎曲,上部邊緣稍微擴大?;ㄆ?-6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450-3000m的山坡林下或山坡草叢中。
【性味】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主肝炎;膽囊炎;癰疽瘡毒;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獨特的生存環(huán)境賦予朱蘭神奇的功效,經過上面內容的介紹,想必大家都有了一定的認識,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了解這方面的知識,在增長閱歷的同時,能夠解決生活中的困難。
朱茯神這種植物并不是那么常見的,所以很多人都不太清楚具體的功效和作用,但其實這是屬于一種中藥材的,是可以達到很好的治療效果,尤其是對于現在很多人都出現的失眠癥狀可以進行治療的,有安神的效果,在服用以后就可以改善睡眠治療的,而且還有一定保護肝臟的作用。
茯苓,俗稱云苓、松苓、茯靈,為寄生在松樹根上的菌類植物,形狀像甘薯,外皮黑褐色,里面白色或粉紅色。其原生物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多寄生于馬尾松或赤松的根部。產于云南、安徽、湖北、河南、四川等地。古人稱茯苓為“四時神藥”,因為它功效非常廣泛,不分四季,將它與各種藥物配伍,不管寒、溫、風、濕諸疾,都能發(fā)揮其獨特功效。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藥具有利水滲濕、益脾和胃、寧心安神之功用。現代醫(yī)學研究:茯苓能增強機體免疫功能,茯苓多糖有明顯的抗腫瘤及保肝臟作用。朱茯神的功效與作用1、治心神不定,恍惚不樂:茯神100克(去皮),沉香25克。并為細末,煉蜜丸,如小豆大。每服三十丸,食后人參湯下。
2、治心虛血少,神不守舍,多驚恍惚,睡臥不寧:人參(去蘆頭)、茯神(去木)、黃耆(蜜炙)、熟干地黃(洗,焙)、當歸(洗,焙)、酸棗仁(去皮,炒)、朱砂(別研,一半入藥,一半為衣)。上件各等分,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煎人參湯下。
3、治虛勞煩躁不得眠:茯神(去木)、人參各50克,酸棗仁(炒,去皮,別研)250克。上三味粗搗篩。每服15克,以水一盞,入生姜半分,拍碎,煎至七分,去滓,空腹溫服,日二夜一。
茯神是植物茯苓的中藥制品,原植物多寄生于馬尾松或段木上,其生長發(fā)育可分為兩個階段:即菌絲(白色絲狀物)階段和菌核階段。菌絲生長階段,主要是菌絲從木材表面吸收水分和營養(yǎng),同時分泌酶來分解和轉化木材中的有機質(纖維素),使菌絲蔓延在木材中旺盛生長。第二階段是菌絲至中后期聚結成團,逐漸形成菌核(亦稱結等)。
朱蕉花是很多人都非常熟悉的東西,朱蕉花給我們帶來的功效是其他食物都不具備的。那么朱蕉花的功效有哪些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下。
【別名】鐵樹花
【來源】藥材基源:為龍舌蘭科植物朱蕉的花。
【原形態(tài)】朱蕉 灌木,高可達3m。莖通常不分枝。葉在莖頂呈2列狀旋轉聚生;葉柄長10-15cm,腹面寬槽狀,基部擴大,抱莖;葉片被針狀橢圓形至長圓形,長30-50cm,寬5-10cm,綠色或染紫紅,中脈明顯,側脈羽狀平行,先端漸尖,基部漸狹。圓錐花序生于上部葉腋,長30-60cm,多分枝;花序主軸上的苞片條狀披針形,下部的可達10cm,分枝上花基部的苞片小,卵形,長1.5-3mm;花淡紅色至紫色,稀為淡黃色,近無梗;花被片條形,長1-1.3cm,寬約2mm,約1/2互相靠合成花被管;花絲略比花被片短,約1/2合生并與花被管貼生;子房下位,3室。蒴果每室有種子數顆。花期7-9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多于庭園栽培。
【性味】甘;淡;涼
【功能主治】清熱化痰;涼血止血。主痰火咳嗽;咯血;吐血;尿血;血崩;痔瘡出血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
【摘錄】《中華本草》
相信通過本篇文章對朱蕉花的詳細介紹,大家可以了解到關于朱蕉花的功效和藥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說到金朱飲子有些人可能會感到很陌生,實際上它是 一種中藥方劑。今天大家就一起來聊聊金朱飲子的功效與作用等相關小常識。
【處方】川郁金(銼碎,皂莢水煮干,細者如膽肚極佳)半兩,天竺黃半兩,甘草(炙)半兩,牙消(別研)半兩,朱砂1分(研),蟬殼14個(水浸,去土),麝香少許。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除煩退熱。主小兒驚風,壯熱,傷寒伏熱,上焦虛熱,重舌,口鼻生瘡疹,致赤眼。
【用法用量】每服半-1錢,以蜂糖熟水調下。
【摘錄】《幼幼新書》卷五引《惠眼觀證》
通過上面對金朱飲子的介紹我們不難看出,中國人對中醫(yī)方劑非常推崇這話不假,方劑從古代便伴隨人們一直到現在。到了現在,各種各樣的方劑也被人們研究出來,并且大受人們的喜愛。這些非傳統的方劑,不僅天然無公害,而且還有這很好的養(yǎng)生功效呢。
有人想知道雄朱圓究竟有什么作用,其實雄朱圓的作用和功效有很多,下面我們來看一下它的主要功效和食用方法等。
【處方】雄黃(研)、朱砂(研)、龍腦(研)、麝香(研),各一錢。白僵蠶(去絲.嘴.生)、白附子(生)、天南星(洗.生)、烏蛇(去皮.骨.生),各半兩。
【炮制】上除研外,馀皆為末,煉蜜為圓,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中風涎潮,咽膈作聲,目眩不開,口眼斜,手足不隨。應是一切風疾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如中風涎潮,牙關不開,先用大蒜一瓣搗攔,涂在兩牙關外腮上,次用豆淋酒化一圓,揩牙齦上即開,續(xù)用薄荷酒化下一、兩圓。
【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看完了本文對雄朱圓的介紹之后,大家是不是在碰到類似的癥狀時學會去應用了呢,其實中藥相比西藥來說更加的治本,這也是很多時候人們往往都會選擇中醫(yī)的緣由。
中藥材對疾病的治療,大部分都有著不錯的效果,比如沙松果,下面我們就來對沙松果的相關信息做一個基本的介紹。
【別名】榧子、云南榧子、滇榧子、土榧子、杉松果
【來源】藥材基源:為紅豆杉科植物云南榧樹的種子。
【原形態(tài)】喬木,高達20m,胸圍達lm。樹皮淡褐色或灰褐色,不規(guī)則縱裂。一至三年生小枝綠色、淡黃色、黃色、淡褐色或淡黃褐色。葉基部扭轉排成2列;葉條形或披針狀條形,長2-3.6cm,寬3-4mm,上部常上彎,微呈鐮狀,先端漸尖,有刺狀長尖頭,基部寬楔形,上面光綠色,無明顯中脈,有2條縱槽常達中上部以下,下面氣孔帶褐色,與中脈帶等寬或稍窄,邊帶比氣孔帶寬2-3倍。雌雄異株,雄球花單生葉腋,卵圓形;雌球花成對生于葉腋,無梗。種子近球形,連同假種皮徑約2cm,先端有凸起的短尖頭,種皮木質或骨質,外皮平滑,內壁有2條對生的縱脊,胚乳深內皺,兩側各有一條縱凹槽,與種皮內壁的縱脊相嵌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2000-3400m的高山上,為常見的森林樹種,喜溫涼濕潤氣候及酸性棕色森林土壤。
【性味】澀;微苦;性平
【功能主治】殺蟲消積;潤腸通便。主蟲積腹痛;小兒疳積;便秘;痔瘡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5-10g。
【摘錄】《中華本草》
通過本篇文章對沙松果的詳細介紹,我們可以了解到關于沙松果的相關作用和食用方法等。沙松果的價值可以通過其功效中看出,充分的體現了沙松果的重要性。
沙拐棗的簡介
灌木,高25-150厘米。老枝灰白色或淡黃灰色,開展,拐曲;當年生幼枝草質,灰綠色,有關節(jié),節(jié)間長0.6-3厘米。葉線形,長2-4毫米?;ò咨虻t色,通常2-3朵,簇生葉腋;花梗細弱,長1-2毫米,下部有關節(jié);花被片卵圓形,長約2毫米,果時水平伸展。
果實(包括刺)寬橢圓形,通常長8-12毫米,寬7-11毫米;瘦果不扭轉、微扭轉或極扭轉,條形、窄橢圓形至寬橢圓形;果肋突起或突起不明顯,溝槽稍寬成狹窄,每肋有刺2-3行;刺等長或長于瘦果之寬,細弱,毛發(fā)狀,質脆,易折斷,較密或較稀疏,基部不擴大或稍擴大,中部2-3次2-3分叉。花期5-7月,果期6-8月,在新疆東部,8月出現第二次花果。
分布于我國東部(內蒙古)者,瘦果寬橢圓形,肋不明顯,不扭轉或微扭轉,每肋通常3行刺;刺稠密,較細,易脆。分布于西部(新疆)者,瘦果窄橢圓形,肋較明顯,不扭轉、微扭轉至扭轉;每肋刺2行,往往較稀疏,少數稍密,基部有時稍擴大。
產內蒙古中部西部、甘肅西部及新疆東部。生于流動沙丘、半固定沙丘、固定沙丘、沙地、沙礫質荒漠和礫質荒漠的粗沙積聚處,海拔500-1800米。蒙古也有分布。
沙拐棗的功效與作用
性味:味苦澀,性微溫。
作用:開花期干物質中含粗蛋白質6.25%,粗脂肪2.35%,粗纖維28.10%,無氮浸出物58.35%,粗灰分4.95%,鈣 1.15%,磷0.10%。適口性中等。夏秋季綿羊、山羊喜食嫩枝葉及果實,冬春采食較差。駱駝一年四季喜食,馬與牛不喜食。為一種先鋒固沙植物。
應用:沙拐棗除了含有很多蛋白質脂肪等人類必須元素外,在醫(yī)學上它也有其獨特的作用,沙拐棗味苦澀,性微溫。根治小便混濁,全草治皮膚皸裂。
1、治小便渾濁:沙拐棗根15-30克。水煎服。
2、治皮膚皸裂:沙拐棗全草,研末,調油膏外涂或煎水外洗。
沙拐棗的市場信息
1、沙拐棗的價格
20元左右。
2、沙拐棗的選購方法
藥材市場選購。
3、沙拐棗的保存方法
根夏、秋采挖,全草果熟期采收,曬干。
沙冬青的簡介
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 (Maxim. ex Kom.) Cheng f.),又稱蒙古黃花木、冬青、蒙古沙冬青。常綠灌木,高達2m,冠幅約3m。分布于內蒙古、寧夏和甘肅等地海拔1000至1200米低山地帶。為常綠超旱生植物。喜沙礫質土壤,種子吸水力強,發(fā)芽迅速?;ㄩ_4、5月,7月果熟?;哪貐^(qū)十分珍貴的孑遺種,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植物。
常綠灌木,高1.5-2米,粗壯;樹皮黃綠色,木材褐色。莖多叉狀分枝,圓柱形,具溝棱,幼被灰白色短柔毛,后漸稀疏。3小葉,偶為單葉;葉柄長5-15毫米,密被灰白色短柔毛;托葉小,三角形或三角狀披針形,貼生葉柄,被銀白色絨毛;小葉菱狀橢圓形或闊披針形,長2-3.5厘米,寬6-20毫米,兩面密被銀白色絨毛,全緣,側脈幾不明顯。
莢果扁平,線形,長5-8厘米,寬15-20毫米,無毛,先端銳尖,基部具果頸,果頸長8-10毫米;有種子2-5粒。種子圓腎形,徑約6毫米?;ㄆ?-5月,果期5-6月。
沙冬青的功效與作用
【富含物質】:
沙冬青嫩枝和葉中含生物堿,葉中含右旋3a-羥基羽扇豆堿(3a-hydroxylupanine),7-3ˊ-二羥基-4ˊ-甲氧基異黃酮(7,3ˊ-dihydroxy-4ˊmethoxyisoflavone),4-甲氧基異黃酮-7-β-D-吡喃葡萄糖甙(4ˊ-methoxyisoflavone-7-β-D-glucopyranoside),右旋蒎立醇(pinitol),水楊酸(salicylic acid),7-羥基-4ˊ-甲氧基異黃酮(7-hydroxy-4ˊmethoxyisoflavone),左旋黃花木堿(piptanthine)。本品還含白藜蘆醇(resveratrol),鷹爪豆堿(sparteine),右旋羽扇豆堿(lupanine),a-異鷹爪豆堿(a-isosparteine),黃花木堿,黃花木胺(piptamine),大豆素(daidzein),刺芒柄花素(formononetin),3ˊ-羥基刺芒柄花素(3ˊ-hydroxyformononetin),6,4ˊ-二羥基-7-甲氧基異黃酮(kakkatin),芒柄花甙(ononin)。
【功效作用】:
屬于活血藥, 祛風除濕,舒筋散瘀
凍瘡,慢性風濕性關節(jié)痛
沙冬青的市場信息
1、沙冬青的價格
價格為4-6元一株,種子可批量采購。
2、沙冬青的選購方法
沙冬青為夏、秋季采收,洗凈,鮮用或曬干。
3、沙冬青的保存方法
1、摸表面,濕潤而平滑的是好的沙冬青種子。
2、看外形,無蟲洞傷痕為好,光滑發(fā)亮的適合種植。
3、看重量。同樣大小的種子越重越好,說明養(yǎng)分足,發(fā)育好,適合種植。